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表现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8 道试题
1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阙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022-12-06更新 | 298次组卷 | 30卷引用:部编本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同步习题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2 . 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泪。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众人

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由吾身。

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指普通人,兼指变法反对者,面对他们的纷纭议论,作者态度很镇定。
B.诗的第三、四句用典,巧妙暗示自己的处境,点明圣贤标准,同时与尾句相呼应。
C.五、六两句说只有品行完备的圣人才能正确评价衡量人,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七、八两句面对圣人的批判,作者具有明确的立场和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其不凡的个性。
2.面对非议,王安石的态度与屈原在《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也就罢了,只要内心真正馥郁芳柔。)中表达的态度有何相近之处?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
2021-06-02更新 | 92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届高二3月第01期(专题4)-《新题速递·语文》

6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②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选自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请默写诗中所缺的句子。
2.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3.第②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音乐?
4.揣摩诗歌意境,将诗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扩展成60字左右的一段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2021-05-10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2019-2020学年跨地区职业学校单招考试一轮联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

黄庭坚

清洛思君昼夜流,北归何日片帆收?

未生白发犹堪酒,垂上青云却佐州!

飞雪堆盘脍鱼腹,明珠论斗煮鸡头。

平生行乐亦不恶,岂有竹西歌吹愁?


①清洛:清清的洛水,洛水可通扬州。②鸡头:芡实,俗称鸡头米。③竹西:亭名。在扬州城北西门外。歌吹:音乐演奏。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诗:“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歌的标题推断,先是王定国从扬州寄诗给黄庭坚,黄步其韵而成此诗,原诗也是以“愁”韵作结的。
B.古人常以流水作比,表达悠悠不尽的情思,这首诗的首句就是如此,用想象之景喻对朋友的相思之情。
C.在三四句中,诗人对朋友现在的处境表示了关切。“犹”“却”二字,转接有力,意思陡下,含有无限感慨。
D.五六句具体写王定国在扬州的生活,既是倒装句,又是比喻句,以引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充分联想。
2.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19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

梁园吟(节选)

李白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注】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空余汴水东流海。

宋中十首(其一)

高适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

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

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注】枚马:指汉代辞赋家枚乘和司马相如。
1.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先以反诘语气感慨一代名王梁孝王宫室已成陈迹,接着悲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业已作古,不见踪影。
B.高诗开篇力赞昔日梁孝王门下兴盛之极,策士门客富于才智,与李诗起笔情感基调极为相似,都是在讴歌古人。
C.李诗“舞影”二句将渌池、汴水等永恒的事物与易于消歇的舞影歌声相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表现得十分浓足。
D.高诗一“唯”字串起篇末十五个字,与诗歌前两句的内容形成了今昔之间的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同为咏叹梁园的怀古诗,李诗虚实结合,高诗欲抑先扬,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1-04-24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4.命题专家高考模拟尖卷4(精选母卷+专家打磨)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其一)

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吊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烈士心。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抗清复明义士,为人耿介绝俗。②《史记·封禅书》记载:相传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其物禽兽尽白,黄金银为宫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上海上空山,望海上秋光千里,身感气侵风吹。首联境界开阔,气势宏大。
B.诗中选取“天地干戈”“苍生吊哭”,巧妙自然地把社会现实与山海景物结合在一起。
C.颈联实写诗人看到的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苦难的世外桃源:白鸟悠悠飞翔,宫阙金碧辉煌。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慨叹,全诗对仗工整,情思飞扬,风格沉雄悲壮。
2.这首诗主要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秦城邻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反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秦城:泛指中原之地。秦城一作“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流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反侵略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繁华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陚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2.这首诗的首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其精妙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