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果以“品杜甫的身世之悲”为题写一则文学短评,请结合诗歌内容,列出评论要点。

2 . 下列对《琵琶行并序》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序言介绍了长诗所叙述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诗人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B.诗中写了三次琵琶声:先是诗人送客听到第一次琵琶声;第二次是诗人请出琵琶女为自己弹奏一曲,弹奏结束后琵琶女诉说了自己的身世经历,诗人被琵琶女的身世感动,又感慨自身经历;第三次是诗人再请琵琶女弹奏,为她翻作《琵琶行》。
C.第二次弹奏时,为突出琵琶声之绝妙,琵琶女琴技之高超,诗人运用了叠词和夸张手法,还用视觉形象加以描摹,侧面描写加以烘托,使得琵琶女弹奏的乐声非常具体形象。
D.因为诗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诗人从琵琶女的琵琶声中听出了哀怨凄凉的感情,进而想到自己的不公遭遇和坎坷仕途,自伤身世,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既同情琵琶女的遭遇,又悲叹自己的不幸。
2023-10-1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下列对《春江花月夜》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上明月共潮生”一句中一个“生”字,赋予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B.“江天一色无纤尘”八句由人见月、月照人,叹明月永恒,生命代代不息。
C.“玉户帘中卷不去”两句写月色撩人,具体表现出游子和思妇的绵绵愁绪。
D.“昨夜闲潭梦落花”八句诗人运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游子思归之情。
2023-10-1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4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域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京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2023-07-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国开中学、日照市莒县校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夜来幽梦忽还乡”,实写自己当年和妻子共度的甜蜜岁月;“小轩窗,正梳妆”,妻子的情态容貌,就在眼前。
B.“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想到爱妻华年早逝,远隔千里,表现了词人心情的沉痛。如果自己就在妻子的坟边,就不会如此伤心了。
C.词人将“不思量”与“自难忘”并举,利用这两组看似矛盾的心态之间的张力,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D.“十年生死两茫茫”,写词人与妻子生死两隔,恩爱夫妻,一朝永诀,转瞬十年了。
2023-07-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语文试题
6 . 下列关于陆游《书愤》一诗的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回顾年少时气涌如山,立下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如今看来,深感此志难成。
B.颔联一方面赞扬历史上两次辉煌的胜利,一方面追述平生最难忘的两段征战生涯。
C.颈联意气风发,暗用边塞名将李广、范仲淹自比,对于能够保国御敌,深感自豪。
D.尾联赞扬孔明;并藉古讽今,讥刺朝中无人主持北伐。
2023-07-1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线上期末语文试题
7 . 下列对课文文意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氓》与《孔雀东南飞》中的两位女主人公虽生活时代不同,但悲剧命运极为相似,均被丈夫无情抛弃后愤然反抗。
B.《蜀道难》与《蜀相》能代表李、杜的诗歌风格。《蜀道难》节奏促迫,一泻千里;《蜀相》一咏三叹,精细打磨。
C.《望海潮》与《扬州慢》均以城市为表现对象,一颂升平,一伤离乱,虽情感主旨差别显著,但表达方式大致相同。
D.《兰亭集序》与《归去来兮辞》均有对生死的思考。王羲之感慨快乐易逝、人生短暂,陶渊明则平静随化、乐天安命。
2023-06-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当时作者正在长江下游漫游求官。②此处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入世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双方是隐居和入世的不同选择。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点题。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寒冷,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
B.首联借景抒情,以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的深秋景象,引起客居思乡之情,很自然地进入颔联。
C.颔联“我家”一词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自豪,“遥隔”一词让人体会到诗人远离家乡而产生的深深哀伤。
D.颈联虚实结合抒发思乡之情。“乡泪客中尽”实写诗人的思乡;“归帆天际看”想象家人遥望天际归舟,盼望自己回家。
2023-04-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男子却变化无常,我的痛苦没有尽头”。
B.《离骚》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C.《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而以浪漫主义的手法结尾,使全诗产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D.《蜀相》中“何处寻”的“寻”字,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心思其人,才要寻其庙。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西河·和王潜斋韵

曹豳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

【注】①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劾无奈隐居乡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词一开篇,便慷慨激昂,直截了当地严厉责问,矛头所指,不言自明。
B.“漫漫白骨蔽川原”,形容白骨遍布川野,无边无际,与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异曲同工之妙。
C.“谩哀痛”,空哀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谩嗟荣辱”的“谩”相同,都包含着作者无尽的感慨。
D.词的下片词人生发感慨,在寂寞乡野之中,已经没有高洁、有才能的士人,也没有人再关心国家安危。
2.请分析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