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解重要句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念地坛(节选)

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音,如空谷回音。

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了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了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变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葳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过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现在我看虚空中也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坛里没有人世间的喧嚣,却不乏大自然四季的歌咏,作者喜爱的正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静。
B.地坛是作者在痛苦的思索后走向“安静”的地方,是作者写作道路上的一次零度,因此作者想念地坛。
C.“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此句句式整齐,简洁有力,批评了世人追逐强权和豪华的心态。
D.地坛在作者心中已成为一种象征,作者想念地坛,实际上是对一种远离尘嚣的精神境界的想念。
2.统观全文,地坛的“安静”具有怎样的特点?
3.结尾处“地坛在我”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2020-09-18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课时分层作业15 我与地坛(节选)—2020年秋高中语文统编版上册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2 . 为什么“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
2020-09-1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七单元《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训练习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3 . 《我与地坛》中作者对蜂儿、蚂蚁等的描写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2020-09-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七单元《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训练习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4 . 第二节中有一段话:“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想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上帝的考虑也是对的。”其中画线部分有何深刻意蕴?
2020-09-1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七单元《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训练习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5 . 《我与地坛》中作者为什么说那些小昆虫和自己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
2020-09-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七单元《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训练习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6 . 文章最后一句说:“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撤,有过我的车撤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人生体验?
2020-09-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七单元《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训练习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7 . 第一节最后一段,作者说“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哪些东西不能改变?仅仅是这些具体景象本身吗?写出一二条具体的体验。
2020-09-1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七单元《我与地坛》——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训练习题
20-21高一上·全国·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对这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常的自己”指被哀愁困苦的自己。
B.“另一世界”是指超脱了困苦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C.“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是指因美好的景象熏陶,自己也觉得超脱了许多。
D.整个句子流露出作者希望借对眼前幽雅淡静景色的欣赏,来摆脱心中苦闷的感情。
2020-09-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第七单元《荷塘月色》——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后训练题
20-21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莱特》节选部分,完成各题。

节选一

(注:哈姆莱特去见母后,途中巧遇正在祈祷上帝宽恕的国王克劳狄斯)

哈姆莱特 他现在正在祈祷,我正好动手;我决定现在就干,让他上天堂去,我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他的独生子,却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报怨了。他用卑鄙的手段,在我父亲满心俗念、罪孽正重的时候乘其不备把他杀死;虽然谁也不知道在上帝面前,他的生前的善恶如何相抵,可是照我们一般的推想,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愤怒之中,或是在乱伦纵欲的时候,有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我的母亲在等我,这一副续命的药剂不过延长了你临死的痛苦。(下。)

节选二

(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

哈姆莱特: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给我们钝剑。来。

雷欧提斯:来,给我一柄。

……

雷欧提斯: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钝剑都是一样长吗?

奥斯里克: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

哈姆莱特: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雷欧提斯: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好,再来。

国王: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王: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王后: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来,哈姆莱特,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的胜利了,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好妈妈!

国王:乔特鲁德,不要喝。

王后: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

国王:(旁白)这一杯酒里有毒;太迟了!

哈姆莱特:母亲,我现在还不敢喝酒;等一等再喝吧。

王后:来,让我擦干你的脸。

雷欧提斯: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国王:我怕你击不中他。

雷欧提斯:(旁白)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

哈姆莱特:来,该第三个回合了,雷欧提斯。你怎么一点不起劲?请你使出你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里。

雷欧提斯:你这样说吗?来。(二人比剑。)

奥斯里克:两边都没有中。

雷欧提斯:受我这一剑!(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

国王:分开他们!他们动起火来了。

哈姆莱特:来,再试一下。(王后倒地。)

奥斯里克:哎哟,瞧王后怎么啦!

霍拉旭:他们两人都在流血。这是怎么回事,殿下?

奥斯里克:您怎么啦,雷欧提斯?

雷欧提斯:唉,奥斯里克,正像一只自投罗网的山鹬,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这也是我应得的报应。

哈姆莱特:王后怎么啦?

国王: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后: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死。)

哈姆莱特: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欧提斯倒地。)

雷欧提斯: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莱特: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众人:反了!反了!

国王: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哈姆莱特: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

雷欧提斯: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哈姆莱特: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可是就随它去吧。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的疑惑。

霍拉旭: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一些毒药。

哈姆莱特: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天啊!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怎样的损伤!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雷欧提斯不敌哈姆莱特,被哈姆莱特刺死。
B.在比赛开始时,哈姆莱特第一回合赢了雷欧提斯,国王赐毒酒给哈姆莱特。
C.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都中了毒剑,原因是哈姆莱特的剑上涂了毒药。毒药是哈姆莱特自己涂的。
D.王后明知道酒有毒,还是替哈姆莱特喝下了毒酒。
2.下列对剧中台词动作性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惨酷的机会吧”表明哈姆莱特在经历了激烈的内心冲突之后,理智最终战胜了复仇的冲动。
B.哈姆莱特虽然表面上对雷欧提斯说“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但心里对雷欧提斯并不信任。
C.“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王后揭露了国王的谎言,怀着对儿子的不舍死去,剧情由此急转直下。
D.“啊!我可以告诉你们——”,哈姆莱特本想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人们,但死神在召唤,他已经没有气力讲述复仇的始末根由了。
3.在“这一次友谊的比赛”中,哪几件事及后果让哈姆莱特完全没有想到?
4.王子哈姆莱特为什么非要等到国王阴谋被彻底揭穿之后才断然复仇?完成复仇使命的哈姆莱特还有什么遗憾托付好友霍拉旭?请结合两部分节选内容简要说明。
2020-09-17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6 《哈姆莱特(节选)》(同步习题)-【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统编版必修下册)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师(节选)

双雪涛

母亲还在的时候,我就跟着父亲出去下棋,父亲走在前面,我在后面给背着板凳。母亲常说:儿子,你也不学好,让你妈还活不活?我说:妈,作业也写完了,去看大人玩,算个什么事儿啊。你好好活着。就背上板凳跟着父亲走。父亲从不邀我,也不撵我,愿意跟着走就走,不跟着也不等,自己拿起板凳放在自行车后座,骑上车走。只是看了两年,父亲的棋路还没看懂,大树下,修车摊,西瓜摊,公园里,看父亲下棋,大多是赢,有时也输,一般都输在最后一盘。终于有一天,我好像明白了一些,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雪,我把板凳抱在怀里,肩膀靠着父亲的后背。我说:爸,最后一盘你那个“仕”支得有毛病。到了家,父亲拿出象棋,说:咱俩来三盘,不能缓棋,否则不下。那次我输了个痛快,每一盘棋都没有超过十五分钟,我心中所想好像全被父亲洞悉,而父亲看起来的闲手全都藏着后续的手段,每个棋子底下好像都藏着一个刺客。父亲说:现在来看,附近的马路棋都赢不了你,但你还是个臭棋,奇臭无比。今天教你仕的用法。

现在我回想起来,那个夜晚特别长。

从那以后出去,背上了两个板凳。我十一岁的时候,有人从新民来找父亲下棋。那人坐了两个小时的长途车,到父亲常去的大树底下找他。“黑毛大哥,在新民听过你棋好,来找你学学。”那人戴着个眼镜,看上去不到三十岁,穿着白色的衬衫,汗把衬衫的领子浸黄了,用一块手帕不停地擦着汗。

眼镜不是第一个。从各个地方来找父亲下棋的人很多,高矮胖瘦,头发白的黑的,西装革履,背着蟑螂药上面写着“蟑螂不死,我死”的,什么样子的都有。有的找到棋摊,有的径直找到家里。找到家里的,父亲推开一条门缝,说:辛苦辛苦,咱外面说。然后换身衣服出去。一般都是下三盘棋,都是两胜一负,最后一盘输了。有的人下完之后说:知道了,还差三十年。然后握了握父亲的手走了。有的说:如果那一盘那一步走对了,输的是你,我们再来。父亲摆摆手说:说好了三盘,不能再下了。不行,对方说,我们来挂点东西。挂,就是赌。所谓棋手,无论是入流的还是不入流的,都有人愿意挂,小到烟酒,大到房子、金子和存款,一句话就订了约的有,找个证人签字画押的也有。父亲说:朋友,远道而来别的话不多说了,我从不在棋上挂东西,你这么说,以后我们也不能再下了,刚才那三盘棋算你赢,你就去说,赢了黑毛。说完父亲就站起来走。还有的人,下完棋,不走,要拜父亲当师傅,有的第二天还拎着鱼来,父亲不收,说自己的棋,下可以,教不了人,瞧得起我就当个朋友,师徒的事儿就说远了。

那天眼镜等到父亲,拿手帕擦着汗,说要下棋,旁边的人渐渐围过。父亲坐在板凳上,树上的叶子哗啦哗啦地响,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老了,酒又伤脑子,不下了。那年父亲四十岁,身上穿着我的校服,胡须长了满脸,比以前更瘦,同时期下岗的人,有的人已经做生意发达了,他却变成一个每天喝两顿散白酒,在地上捡烟蒂抽的人,话也比过去少多了,只是终日在棋摊泡着,确实如他所说,半年来只是坐在板凳上看,不怎么出声,更不下场下棋。

眼镜松开一个纽扣说:我扔下学生,坐了两小时汽车,又走了不少路,打听了不少人,可是你不下了。父亲说:是,脑袋坏了,下也没什么用。眼镜用手帕擦着汗,看着围着的人,笑了笑,说:如果新民有人能和我下,我不会来的。父亲想了想,指着我说:朋友,如果你觉得白来了的话,可以和他下。眼镜看了看我,说:你儿子?父亲说:是。眼镜在眼镜后面眨了眨眼,说:你什么意思?父亲说:他的棋是我教的,你可以看看路子,没别的意思,现在回去也行,我不下了。脑子坏了。眼镜又看了看我,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说:你几岁了?我说:十一。他说:你的棋是你爸教的?我说:教过一次,教过仕的用法。大伙儿笑了。眼镜也笑了,说:行嘞,我让你一匹马吧。我说:别了,平下吧,才算有输赢。大伙儿又笑了。眼镜蹲下,我把板凳拉过去,把棋子摆上。到了残局,我一车领双兵,他马炮单兵缺仕象,被我三车闹仕赢了。眼镜站起来,从兜里掏出一支钢笔放在我手上,说:收着吧,自己买点钢笔水,可以记点东西。父亲说:钢笔你拿回去,他有笔。我们下棋是下棋。眼镜看了看父亲,把钢笔重新放进兜里,走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后座上想着那支钢笔,问:爸,你真不下了?父亲说:不下了,说过的话当然是真的。又说,你这棋啊,走得太软,应该速胜,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在学校不要下棋,能分得开吗?我说:能,是个玩嘛。父亲没说话,继续骑车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母子之间的对话,间接表明父母的关系已因父亲痴迷于下棋而变得紧张。
B.父亲下棋多在街头,这表现出一个民间高手始终得不到正式认可的郁郁不得志。
C.“我”拒绝“眼镜”让马,表现的是孩子下棋时的心理,既充满自信,又在意输赢。
D.“眼镜”是个温和友善的人,又是个和父亲一样的棋痴,他们相互理解彼此尊重。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写回忆父亲教“我”用仕的“那个夜晚特别长”,表述虽然平淡,却写出了“我”的心理感觉,以及对父子雪夜论棋那一场景深深的怀念。
B.本文在“眼镜不是第一个”话头之后,插入一段下棋人众生相的描写,烘托了父亲的“大师”形象,为下文“眼镜”与父亲对弈的高潮做了铺垫。
C.父亲评价儿子的棋“走得太软”,但又说这样也好,看似不无矛盾的态度中,包含着父亲对儿子下棋之道及处世之道的指点。
D.本文的叙述整体而言沉静克制,偶尔出现的幽默语句,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写出了追忆中的少年时光那不乏温情轻松的一面。
3.本文多次提到“板凳”,这是富有意味的细节。请分析这里“板凳”的用意。
4.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2020-09-16更新 | 638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阶段达标测评卷(二)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