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9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 . 按要求选择。


(1)假如大观园里下发过年物资,下列人物因最后收到并且品质不好而埋怨,人物与语言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我就知道,不是发别人最后剩下的,也不给我。
B.探春:什么道理,同是自家姐妹,发东西还要分个三六九等。
C.薛宝钗:我倒是不觉什么,只怕他人笑你们的待客之道。
D.宝玉:轮到我倒好,免得给其他人,白白惹她不开心。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亚里士多德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对他人惨败的同情几乎全都是因为我们强烈地意识到
②我们也会非常容易地遭遇与他们相同的悲惨经历
③一旦把我们置于特定的环境中
④我们对他们的同情就会大打折扣
⑤一旦他人的行为看起来是那些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有的行为的时候
A.①③②⑤④B.③②④⑤①C.①⑤④③②D.⑤①④③②
2023-10-16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南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跳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1.解释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1)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       孔道:
(2)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俨然:
2.结合两处画波浪线句子内容,简析“过渡人”与“管渡船的”的心理。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地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跌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1.解释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1)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       孔道:
(2)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       俨然:
2.文中画横线句可以改写成:“这人家只有爷孙二人和一只黄狗。”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3.结合两处画波浪线句子内容,简析“过渡人”与“管渡船的”的心理。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就是以元春省亲、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等重大事件为分水岭,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贾府里宝钗、凤姐、宝玉、贾母四个生日的安排,都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爱情婚姻悲剧和家庭衰败的过程。甚至整个大观园的景色,也随着贾府的盛衰和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而变化。

1.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线索可以从这幅天然的织锦中抽得出来
②条理清晰,首尾连贯
③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
④把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人物组织起来
A.④③②①B.③①②④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2.学校话剧社准备在艺术节表演《红楼梦》,拟在《红楼梦》剧中编入能体现“差序格局”典型场景的几出戏。下列是编剧李华打算选编的场景,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雨村判案B.元春省亲C.香菱学诗D.探春理家
3.学校戏剧节排演《红楼梦》,请你为林黛玉的扮演者租借一套戏服。租借处只剩大红、纯白、淡绿的三套,你会选择哪一套?请选择并说明理由,要求:阐释色彩内涵,解说黛玉形象或经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某校举办的“《红楼梦》知识竞赛”活动的部分文字记录。请阅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主持人:《红楼梦》这部恢弘伟大的巨著,它那________的情节,伏脉千里的结构,玩味不尽的谜题暗语,_______的语言,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又往往令我们_______,不知该如何下手。

品味经典,要从最基本之处入手,不可________,好高骛远。今天,我们举办《红楼梦》知识竞赛这个活动,旨在督促大家熟悉文本,脚踏实地,做一个真真正正的红楼梦中人

接下来,我们进入知识竞赛环节。

我先宣布一下比赛规则:①答题时,每组各派一名代表负责回答,其余组员可以查阅资料予以帮助,答题时间为十秒钟。②不可抢答,务等主持人念题完毕之后才能作答。③答案说出后就不可改动。④一组答题时,其他各组要保持安静,不得说话。⑤答对每一题得一分,全部题目回答完毕之后,分数最高的组即为胜者。⑥若出现最高分并列,则加赛一个抢答题,争夺冠亚军。

题分为必答和抢答,下面必答开始。

(1)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说的是谁?请第一组的选手作答。

第一组选手:(     

(2)林黛玉喜欢的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句诗是谁写的?请第二组的选手作答!第二组选手:(     

(3)元迎探惜四春的丫环各有一个名字取琴棋书画之意,迎春的丫环是谁?请第三组的选手作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波澜壮阔   美不胜收   望而生畏   眼高手低
B.波澜壮阔   琳琅满目   望而却步   眉高眼低
C.波谲云诡   美不胜收   望而生畏   眉高眼低
D.波谲云诡   琳琅满目   望而却步   眼高手低
2.主持人说的比赛规则中,有的表达有误,有的听起来有歧义,下列对相关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②句中“务”改为“必须”,以避免和“勿”同音。
B.④句中“一组”应改为“一个组”,“不要说话”删去。
C.⑤句中,“答对每一题得一分”应改为“每答对一题得一分”。
D.⑥句中“若出现最高分并列”改为“若出现最高分并列的情况”。其它部分无误。
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选手们的答案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   孟浩然   抱琴B.林黛玉   李商隐   入画
C.贾宝玉   李商隐   司棋D.贾宝玉   孟浩然   侍书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6 . 按要求选择。


(1)红楼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下列选项中与回目相对应的一项是(     

袭人娇嗔箴宝玉 平儿情掩虾须镯    晴雯病补雀金裘    紫鹃情辞试莽玉

A.勇、贤、俏、慧B.俏、慧、勇、贤
C.慧、勇、贤、俏D.贤、俏、勇、慧
(2)填入下列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中国》)


①我想我们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②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③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④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⑤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A.②③⑤④①B.⑤③②④①C.⑤②③①④D.③④⑤②①
2023-04-03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中无论是才貌双全的黛玉,德才兼备的宝钗;还是旷达豪放的_________,聪慧果敢的探春,__________的熙凤……几乎个个都不得善终。更有含辱投井的__________,蒙羞撞墙的司棋,___________的尤二姐……她们的人生,无一不是以悲剧收场。而拉开了红楼女儿悲剧序幕的,就是学诗的香菱。她在《红楼梦》开卷就向我们款款走来,其原名甄英莲,谐音“真应怜”——经历被拐,被抢,三次改名,但无损她如莲清志。

在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趁薛蟠外出而暂随宝钗搬入大观园小住,一入园她就向宝钗求教——香菱笑道:

“好姑娘,趁着这个工夫,你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的,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随后,她又向黛玉求教——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惜春   胆大泼辣   玉钏   吞金自尽
B.湘云   世故圆滑   玉钏   悬梁自尽
C.湘云   胆大泼辣   金钏   吞金自尽
D.惜春   世故圆滑   金钏   悬梁自尽
2.面对香菱学诗的请求,宝钗黛玉给出的答案大不相同,试分析造成这个不同的原因。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伸手在上头取了一本,册上写着《金陵十二钗正册》。宝玉拿着一想道:“我恍惚记得是那个,只恨记不得清楚。”便打开头一页看去。见上头有画,但是画迹模糊,再瞧不出来。后面有几行字迹,也不清楚,尚可摹拟,便细细的看去,见有什么“玉带”,上头有个好象“林”字,心里想道:“不要是说林妹妹罢?”便认真看去,底下又有“金簪雪里”四字,诧异道:“怎么又像她的名字呢?”复将前后四句合起来一念,道:“也没有什么道理,只是暗藏着她两个名字,并不为奇。独有那‘怜’字‘叹’字不好。这是怎么解?”

(摘自《红楼梦》第116回)


宝玉所提到的“怜”“叹”二字,隐含了小说对两个人物的评判,请简要分析。
2022-11-1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9 . 按要求选择。
(1)下面人物描写中选出最切合薛宝钗形象的一项(     
A.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
B.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C.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D.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①“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
②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③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④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
⑤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A.④③②①⑤B.②③⑤④①C.①②④⑤③D.②④①⑤③
2022-10-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警幻仙子命仙女们为宝玉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其中有一句曲词:“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曲词中涉及了小说中哪几个人物?暗示了宝玉怎样的性格和命运?请根据原著简要分析。
2021-10-1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凤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