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儒家的理想结构中,国与家是同质的。家是国的微型形态,国是家的扩大形态。由家到国是有一段距离的,既有地理的距离,又有制度的距离。由家走向国,一方面须士人努力追求,另一方面要由朝廷来决定是否录用。家国的距离要经过一个“游”的过程。先秦的士基本上是游士,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四处奔走,游说诸侯。唐代的求仕者明确地自名为“宦游人”。游,处于家国之间,它包含着两种可能性:进入政治层和进不去。这里暗伏着产生多种悲剧意识的可能。其中最重要的是欲进不得,欲退又不甘,只能留滞他乡,满怀羁旅之愁。儒家理想培养的对家的浑厚情感始终在游子的心里波荡,儒家理想对士人的终极要求又使游子的心魂欲归难归。国与国之间的游主要指儒家理想之游:宦游。就整个文化而言,还有其他各种事游:商贾、行役、战争、公事、私事等。游子之心都深受儒家伦理情感的影响。“游”使中国文化产生了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呈现出“伤别”“乡愁”“闺怨”“相思”等系列悲剧意识模式。

儒家理想是建立在农业社会血缘宗法制上的以伦理为中心的人生理想,它要实现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秩序和政治伦理秩序。这个自我实现的理想是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然发展愿望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的产物,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的内在要求。它明显地忽视爱情的重要性。爱情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追求安定、和平、持久的中国文化来说,则必须用礼规范住爱情的破坏性冲动。由修身马上进入齐家,修身的正、诚、修,就是要征服和压抑各种不符合文化之礼的意识。但如果被压抑的意识本身具有内在的合理性的话,它会不断地以变形的方式冲冒出来,形成独特的爱情悲剧意识:追求者与礼冲突的悲,被追求者在恋人与礼之间的选择之悲。

(摘编自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材料二:

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建基于柏拉图的“理念说”。柏拉图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念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理念是人认识的目标。这开启了“主——客”式思想的先河,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主客二分成为西方哲学的主导。在柏拉图看来,理念世界是完美的、整一的、绝对的善,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有限的;在笛卡尔看来,“我思”的背后还有一个“上帝”,上帝是更完善的、无限的观念,是不可怀疑的,“我”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我的完善依存于上帝本身。从西方传统哲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是不可能把握真理的,人类永远处于通向真理的途中,只有无限的接近真理而不可能占有真理。人因自身的有限而对无限产生渴望;因自身的不完善而向往完善的世界;因希望超越变动不定的现实世界而渴求进入永恒的理念世界。然而,人类自身的不完善却使人类自身与理念、现实与理想、有限与无限产生了巨大的对立和反差。悲剧意识就源于这种对立和反差之中。

在这种哲学思想支配下的希腊人,不怕神谕,不怕超越人世法则的惩罚,不把自己融和于自然之中,不去欣赏那和谐的秩序;反而是去颠覆这种和谐,为了征服自然,为了获得“美”,他们宁愿冒死一试。这样面对苦难、正视自我困境的人生态度演变成为了改变境遇的行动;这样悲剧意识成为了可能,行动成了古希腊悲剧的核心。这样,在古希腊的悲剧意识中体现出的是“人的自觉”,在“我是什么?”“我该怎么做?”“世界是什么?”这样一系列形而上学的追问思考中,形成了自我的心路历程。至文艺复兴,歌德的《浮士德》体现了欧洲人不断上升追求的历程,正如浮士德所说:“只要我一旦躺在逍遥榻上偷安,那我的一切便已算完。”应该说,不断发现、认识自我及自然社会的历程就是悲剧意识不断显现的过程,而这多是外在的压力。

基督教文化把古希腊以来悲剧意识的外在性转向了内在性。早期的基督教是认可自由意志和选择善恶的能力,亚当偷吃禁果正是自由意志的体现,仍然可以获得上帝的救赎。问题是自由意志可能背离善而趋向于恶,它可以入天堂也可以下地狱。在基督教看来,人的自由意志引诱人走向堕落和罪恶,人要获得永生只能信仰基督。这样基督教就内在地具有了否定现存秩序和世界合理性的因素,这与悲剧意识源于现实的缺陷与不完善就具有某种同构因素。这样,莎士比亚悲剧中充满的道德情感和对自由意志的质问,就内蕴了道德的悲剧意识。反观上帝缺席的西方大地,人性被物化,个人失落于荒原之中。焦虑与恐惧成了现代人的病症。

从古希腊到现代西方,悲剧意识在人性的丰富性中得以完整的展现,人与神、人与道德、人存在的冲突不仅内在于悲剧意识中,并且超越了自身,发展了中国文化所缺乏的悲剧精神。

(摘编自张黎明《西方文化与悲剧意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游”是由“家”到“国”所需经历的过程,既包括宦游,也包括商贾、行役、私事等事游。
B.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自然本性与自然发展愿望相互对立,生成了儒家的人生理想。
C.柏拉图的“理念说”在西方哲学中具有开创先河的作用,确立了西方文化的悲剧意识。
D.西方传统哲学的哲学家认为,悲剧意识产生于人类自身的不完善所带来的落差和对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求仕者进入仕途后,仕途顺畅,欲进则进,欲退则退,中国文化独有特色的悲剧意识也可能产生。
B.柏拉图认为,现实的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而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有限的,人不可能占有真理。
C.古希腊的悲剧意识之所以能体现出“人的自觉”,与西方哲学中的“主——客”式哲学思想不无关系。
D.在基督教看来,人的自由意志会引诱人走向堕落和罪恶,这一认识对西方悲剧意识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诗句不属于中国文化独有特色悲剧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C.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D.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4.如何理解文中加点词“外在性”和“内在性”?
5.中西方文化中的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民政部统计,2002 年至2012年,我国自然村由360万个锐减至270万个,平均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就有几百个。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我们将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村落消失了,儿时的山丘被推平了,“小桥流水人家”不复存在了,乡愁又能寄托于何处呢?

曾经生生不息的传统村落既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一部分。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是大势所趋,把城市建设得很美好,契合公众的期待。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偏远农村就应该选择性遗忘,就应该任其自生自灭。相反,随着人口的减少,很多偏远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分布也更加零散,很多日渐凋零的村落,固有的村民自治也形同虚设。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治理投入不仅不能削弱,相反还应该加强。留守老人需要关心,孤寡鳏独需要照顾,那些遗留在村庄的人需要给予更多关注、关心。

我们呼吁保护传统村落,是提醒人们看到它作为一种乡愁载体、一种历史遗存、一种传统生活样式的重要文化意义就精神价值,并不是主张人们还生活在那种穷苦中。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我们乐见城镇化改变了人口结构和城乡格局,让很多人过上了更富足的生活。但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成果,不应该只惠及城市人口,也应该适当反哺乡村,最大程度呼应“留守者”改善生活品质的合理诉求。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人们看到了农村焕发全新生机的可能性,也对心中那个久远的小村落寄予深情。更加关爱还留守在村落的人,尽最大可能保存好乡村风貌,那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所在才可能一直等在那里,我们才可能回得去。

(摘编自李思辉《不能把“最后的村民”遗忘在繁华之外》)

材料二:

乡村振兴这种整体性的战略安排与过去提出的“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也有所不同。它是以城乡融合为根本理念的,应当说,“城乡融合”是对“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和超越。“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着眼的是以工补农和以城统乡,农村成为各种政策和补贴的接受者,这种思路虽然比城乡对立的理念有所进步,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所裨益,但从发展理念上讲这仍然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按照这种思路也不会改变总量发展下城乡结构差距拉大的情况。

城乡差距既然是新时代解决主要矛盾的主攻方向之一,那么,强调乡村与城市是共存共荣、互相推动的两个空间发展布局,着重发展乡村的独立性和自主发展格局,这种思路就成为必然选择。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城乡融合”理念在国家实践层面的具体实施,着眼的是农村发展与乡村振兴,使农村发展形成与城市发展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的自主发展格局,最终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因此,无论从“三农”问题本身来看,还是从消除城乡发展差距来看,乡村振兴战略都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消除城乡差距的政策交汇点,通过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发展差距问题。

(摘编自王立胜等《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材料三:

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典型代表,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促进乡村发展的积极实践,通过立法为各项财政支持政策提供法律支持,建立城乡共生的一体化模式,在解决农民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美两国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经济制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站在长期和宏观的角度,可以发现两国的乡村发展受共同的经济规律的支配,美国的乡村发展历程对中国来说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参照作用。

以目前的发展趋势,中国要达到美国现阶段的城乡发展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深入解读美国的乡村发展政策,可以了解美国乡村问题演变和政策调整的过程,特别是能够总结学习美国在面临城乡失衡、乡村经济停滞等问题时进行的政策创新和处理方式,系统全面提升对乡村价值和乡村建设的理解与认识。

从历史的角度看,乡村与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更为严峻。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时间较长,在这一过程中消化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使得城乡结构矛盾得以缓解。而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新城市缺乏吸收农村人口的能力,国家又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加之政府的“城市主义”倾向,导致城乡分离、对立的问题十分突出。

在理论研究方面,二战后西方经济学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和二元经济结构进行了广泛的学术探讨。以Lewis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乡村的衰败与凋零是市场经济的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会促使二元经济结构消减,政府没有必要对此进行干预。随后,研究者们逐渐认识到,Lewis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现实并不一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会给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他们论证了乡村建设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提出了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工农协调发展的政策主张。

(摘编自胡月、田志宏《如何实现乡村的振兴?—基于美国乡村发展政策演变的经验借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消失的速度很快,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B.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历史遗存、传统生活样式、文化根基,以此让城市反哺农村,改善农村的生活品质。
C.城乡融合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理念,是让乡村不再成为城市的依附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的发展格局。
D.以Lewis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无须干预,后来又发现城乡差距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合公众期待的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以及农村人口到城市打工等是造成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没落的原因。
B.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发展思路、发展目的上有所不同。
C.材料一中有关城镇化发展的理念和材料二中的乡村振兴理念在看待乡村和城市的地位方面的观点有区别。
D.三则材料都涉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材料一列举现象,材料二、三分别论述了不平衡的原因和有关乡村发展的经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化、城镇化满足了公众的期待,寄托乡愁的乡村风貌满足的是公众的精神需求,二者要协调发展、相互匹配。
B.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国对城乡关系问题形成了新的认识成果,这个成果是以“城乡融合”理念为基础的。
C.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促进乡村发展的实践活动,可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定的经验。
D.以城带乡、以城补乡的理念促进了乡村发展,是目前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最好的方式,这个理念强调了城乡的共同发展。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角度简要说明。
5.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如何才能使乡村振兴。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国文教员

金克木[注]

我上小学时白话文刚代替文言文,国语教科书很浅,没有什么难懂的。五六年级的教师每星期另发油印的课文,实际上代替了教科书。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了,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

他选的文章极其杂乱,古今文白全有,有些过了六十多年我还记得。不是自夸记忆力好,是因为这些文后来都进入了中学大学的读本。那时教小学的教员能独自看上这些诗文,选出来并能加上自己的见解讲课,不是容易的事。现在零星写几段作为闲谈。

记得五年级上的第一篇油印课文是蔡元培的《洪水与猛兽》。文很短,又是白话,大家背完了还有点时间。老师就问:第一句是‘两千多年前有个人名叫孟轲。为什么不叫‘孟子’?你们听到过把孔夫子叫作‘孔丘’吗?那时孔孟是大圣大贤,是谁也不敢叫出名字的。我在家念的《论语》里的字都少一笔而且只能念成字。对孟子轻一点,轲字不避讳了,但也不能直呼其名。老师的问题谁也答不出,于是他讲,这第一句用一个字就是有意的,表示圣贤也是平常人,大家平等。这就引出了文中的议论。

还有一篇也是白话,是《老残游记》的大明湖一段。这篇较长,背书时堂上有许多人站着。他们会高声唱古书,不会背长篇白话。好在选的还是文言多白话少。有一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从他讲课中我第一次听到桐城派、阳湖派、不立宗派的名目。课文背完了,老师说了一句:希望你们长大了不要做病梅。刚说完,铃声响了,他立即宣布下课。

他也教诗词。教了一首七言古体诗,很长,题为《看山读画楼坐雨得诗》,写雨中山景变化。诗中提到不少山水画名家。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名字,我就是从这篇诗知道的。当然那时我们谁也无福见到古画。教词,他选了两首李后主的,两首苏东坡的。背完了,他又提出问题,说,罗衾不耐五更寒高处不胜寒,两个有什么不同?一个怨被薄,是皇帝。一个说太高,是做官的。为什么一样寒冷有两种说法?他还没发挥完,下课了。有意思的是他选了《史记》的鸿门宴。文较长,教得也较久,还有许多人背不出,站着。老师说,重念重背,第二天背完有时间了,他又高谈阔论了。他说,起头先摆出双方兵力,刘邦兵少得多,所以项羽请他吃饭,他不能不去。不能多带人,只带一文一武:张良、樊哙,这就够了。司马迁讲完这段历史,最后一句是立诛杀曹无伤”。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有人回答是立刻,又问:为什么着重立刻?自己回答:因为这是和项羽通消息的内奸,非除不可,还要杀得快。项伯对刘邦通消息,又在席上保护刘邦,也是内奸,为什么项羽不杀他?反而把自己人曹无伤告诉刘邦,难道想不到刘邦会杀他?从这一个字可以看出司马迁要指出刘邦有决断。项羽有范增给他看玉玦也决断不下来。刘邦是聪明人,所以兵少而成功。项羽是糊涂虫,没主意,办事犹犹疑疑,所以兵多将广也失败。他把自己手下的韩信、陈平都赶到刘邦一边去了,太史公司马迁不仅叙述历史还评论历史,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字字句句都再三斟酌选用,所以是头一位大文人,大手笔。看书做文,必须这样用心思。不背不行,光背也不行,这位教师引我进了文字,而我也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我究竟应不应该感谢他?自己也不知道。

文本二:

评曰:这些小品文算不算小说?绝不是从外国介绍进来的essay,那种散文的标准是法国蒙田和英国培根的议论短文以及英国兰姆的随笔文章。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汉书·艺文志》说小说家者流出于稗官,是九流之外的第十流,但仍旧是出于王官即中央政府部门,不过气派不大,所以比作小稗子。《世说新语》也是这一类小说。尽管里面的大人物有名有姓,但其言行查考起来,还是传闻居多。若不叫小说而叫世说,那就既好听又符合《汉书》里关于稗官小说的说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清末民初所谓社会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的分类多指长篇,短篇的叫作笔记小说,把唐人宋人的一些短文有点故事的都算进去,不论所记是真是假,外国到了现代,小说的体裁也够包罗万象了,所以这里的一些小文收入小说集不能算错。好在都没有列出姓名,是真是假,也就无须考证了。

注:金克木(1912-2000),著名学者。晚年曾写有多篇回忆性的短文,集为化尘残影随笔集,并附自评。文本一《国文教员》为化尘残影之一,文本二即化尘残影自评。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文教员在教科书之外自编讲义,在课堂上又往往“随意谈话”,文章重在塑造他潇洒率性的先进知识分子形象。
B.国文教员讲授课文时的“发挥”,不但有他本人对诗文的独到见解,而且含有指点学生读书作文的方法。
C.这篇“闲谈”文章回忆国文教员的课堂言行,清淡中有深意,其行文体现了国文教员潜移默化的影响。
D.尽管也曾因为文字而经历波折,被文字纠缠了一辈子,作者始终对引领他走上文字生涯的国文教员心存感念。
2.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蔡元培《洪水与猛兽》一文称孟子为“孟轲”,既表达了“五四”时期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更符合白话文的文体需要。
B.《老残游记》中大明湖听说书一段,是精彩的白话小说片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来渲染王小玉说书时激烈紧张的气氛。
C.司马迁的《鸿门宴》写出了刘邦的决断与项羽的糊涂,直接影响到后世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一诗时贬项扬刘的态度。
D.金克木的“化尘残影”,在命名上同鲁迅的“朝花夕拾”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追溯往事的独特意味。
3.作者自评“这些小小说倒像是中国的老传统”。请结合文本二,分析作者心目中传统小说的特点。
4.如欲以“一则‘新世说’”为题写一则《国文教员》的小评论,请结合文本,列出评论要点。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在这种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节选自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二: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节选自《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

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节选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作中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而不是单凭热情工作,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B.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下,就是要有目的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
C.毛泽东同志用“有的放矢”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应该用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的实践,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人应从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出发,去研究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2.根据材料二、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其化学特性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元素周期表才被证实为真理。
B.当勒维烈根据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确实发现了海王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成为公认的真理。
C.人在观察现象时,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主体性是重要的,同时它也是正确的。
D.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可以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因此可以说改造世界是对世界进行正确认识的基本条件。
3.以上三则材料涉及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夸夸其谈B.无的放矢C.纸上谈兵D.知行合一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继美国GPS、欧盟GALILEO、俄罗斯GLONASS之后又一较为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仅具有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还具有短报文通信等功能。其建成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我国重要基础设施的时空基准自此不再依赖国外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地面、用户三部分构成。其定位工作流程是:地面控制站发射信号到空间卫星,空间工作卫星接收信号后,运用转发器传输信息到用户端,服务区用户对工作卫星所发出的信号进行回应;地面控制站接收到用户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数据解析,将处理得到的数据发送给空间卫星,空间卫星接收用户坐标资料,将数据返回给用户,从而完成整个定位过程。定位”“导航经常并提,但二者的概念并不相同。定位是导航的基础,导航是定位的应用。定位是告诉你在哪,导航是告诉你如何从现在所处的位置,去你想要去的地方。导航需要在定位之后,再结合地图和算法来规划到达目的地的路线。

授时就是给出准确的时间,对一些仪器设备来说就是进行时间校准。北斗的授时精度可达到10纳秒级,与GPS相当。时间基准是一个国家安全的保障,如高铁、电网、股市、网络通信等,都需要时间同步。时间同步是指设备都工作在同一时间下,不能有毫秒甚至微秒级的差异。这样便于记录事件发生的时刻,在出问题时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发生点。

短报文通信使北斗成为首个通信一体化的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它将数据经由北斗的空间站进行中转,具有覆盖范围广、无通信盲区和数据传输加密等优势,可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通信手段使用。北斗具有双向通信的功能,具体来说就是点对点的信息交互,用户在知道自己位置的同时也能够告诉别人自己的位置。另外,用户能够将信息传递给多人,为各种平台应用提供了极大便利。该功能可以在灾区移动通讯中断、电力中断或移动通信无法覆盖的情况下,实现与现场人员的信息交互。不仅能显示位置信息,还能快速传递调度信息。据统计,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期间,救援队伍通过北斗发送了70多万条信息,抢在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结束前,成功搜救出大量人员,体现了北斗的技术优势。

(取材于罗晶心等人的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现行的卫星导航系统都具有定位、导航、授时和短报文通信功能。
B.导航是指先确定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规划从起点到达目标的路线。
C.时间同步可以实现追根溯源,这是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
D.在电力中断的通信盲区,可通过北斗实现与现场人员的信息交互。
2.在学校科技节的宣传活动中,需要用示意图直观地说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工作流程。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将下面示意图的信息补充完整。
   

材料二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海上作业、森林火灾预防、环境管理监测等领域应用广泛,可以满足军队、公安、海关等单位的特殊指挥调度要求,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小型分布式电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因受到成本、地理位置和通信网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电力系统的通信条件大多无法满足常规要求。而具有中国北斗特有的RDSS短报文功能的北斗盒子,实现了在无人区、弱信号地区使用北斗终端和短信、微信互通的功能。在紧急时刻,用户还能通过北斗盒子上的SOS键发送求救信号,以提高救援效率,减少损失。

北斗为维护和管理无移动信号覆盖海域的航标,提供了一种新的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可以降低航标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解决了海员、渔民在海上无公网信号区域与亲友联系困难的问题。目前已有的北斗短报文产品,如实现即时通讯的北斗海聊,具有通信稳定、性价比高的特点。一般的海事卫星电话费用为1分钟几块钱,而北斗海聊发送一条短信只需0.29元,其微信海聊信箱则无需通信费用。

智能驾驶也是北斗非常重要的应用领域。2019年11月,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启动的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活动中,上汽集团首批L4级智能驾驶重型卡车实现了一次性精准停车、近距离自动列队行驶,提升了洋山港智能转运效率和东海大桥运行能力。在山城重庆,市区9000辆公交车的车道级定位的位置数据,都已传输至管理后台,以保障运营安全,提高运营效率。市民可以获得公交车更精确的到站时间,城市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监管超速行驶、滞留站点、违规越线等驾驶行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模块可以植入航空、高铁和公路系统,使空中运输更安全,高铁运行更高效,公路交通管理更有序。

北斗系统还能为智慧城市、精细农业、数字渔业等提供位置和时间信息,为国家坐标系统维持与更新提供自主的高精度监测,为地壳形变监测、滑坡监测等提供精密的位置变化信息。

(取材于杨元喜等人的文章)

3.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型分布式电站的数量增长明显受限于地理位置和通信网络等因素。
B.港口货物转运效率的提升,取决于精准停车与自动列队行驶的实现。
C.对公交运营的监测可以由管理后台通过北斗提供的位置数据来完成。
D.国家坐标系统的高精度监测旨在为地壳活动监测提供位置变化信息。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斗系统可以在海上作业、灾难救援时发挥重要作用。
B.北斗系统有助于种植户对农作物的生产进行动态监测。
C.相对定位、授时、导航功能来说,短报文功能更重要。
D.在“驴友”群体中,北斗相关产品可能有普及的趋势。
5.综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通信方面的技术特点和应用优势。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于梁、柱、门、窗、墙、瓦、槛、阶、栏杆、斗拱、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1.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限制下,创造的多样性有所减弱,而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C.“文法”在文中指中国建筑在两三千年里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中国建筑将朱红色用在建筑物屋身、门窗等地方,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这些都是“文法”使用的大胆之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文法”的一项是(     
A.古建筑保持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构架制。
B.古建筑在立柱与横梁接头处设“斗拱”。
C.中国古建筑采用的水泥是“精米灰浆”。
D.古代建筑群重左右对称和中轴线原则。
3.根据上文及《红楼梦》第三回节选的文字,说明“荣国府”所体现的中国建筑“文法”的特点。

(黛玉)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桥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空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画眉等鸟雀。

2021-01-22更新 | 429次组卷 | 4卷引用:分层基础练-中国建筑的特征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想在这里提出来讨论的是我们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这社群普通被称为大家庭的。可是我现在看来却觉得这名词并不妥当,比较确当的应该称中国乡土社会基本社群作小家族。我们普通所谓大家庭和小家庭的差别决不是在大小上,不是在这社群所包括的人数上,而是在结构上。

家庭这概念在人类学上有明确的界说:这是个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指它的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这社群的结合是为了子女的生和育。但是生育的功能,就每个个别的家庭说,是短期的。家庭这社群因之是暂时性的。从这方面说,家庭这社群和普通的社群不完全一样。学校、国家这些社群并不是暂时,因为它们所具的功能是长期性的。

但是在任何文化中,家庭这社群总是赋有生育之外其他的功能。夫妇之间的合作并不因儿女长成而结束。如果家庭不变质,限于亲子所构成的社群,在它形成伊始,以及儿女长成之后,有一段期间只是夫妇的结合。夫妇之间固然经营着经济的,感情的,两性的合作,但是所经营的事务受着很大的限制,凡是需要较多人合作的事务就得由其他社群来经营了。

在西洋,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可是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这社群里的分子可以依需要,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构成这个我所谓社团的分子并不限于亲子。但是在结构上扩大的路线却有限制。中国的家扩大的路线是单系的。就是只包括父系这一方面;除少数例外,家并不能同时包括媳妇和女婿。

这种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社群,在人类学中有个专门名称,叫氏族。我们的家在结构上是一个氏族。但是和普通我们所谓族也不完全相同,因为我们所谓族是有许多家组成,是一个社群的社群。因之,我在这里提出了这个小家族的名词。

家族虽则包括生育的功能,但不限于生育的功能。依人类学上的说法,氏族是一个事业组织,再扩大就可以成为一个部落。氏族和部落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我们的家也正是这样。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在中国乡土社会中,不论政治、经济、宗教导功能都可以利用家族来担负,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为了要经营这许多事业,家的结构不能限于亲子的小组合,必须加以扩大。而且凡是政治、经济、宗教等事物都需要长期绵续性的,这个基本社群决不能像西洋的家庭一般是临时的。家必须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而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于是家的性质变成了族。氏族本是长期的,和我们的家一般。称我们这种社群作小家族,也表示了这种长期性在内,和家庭的临时性相对照。

中国的家是一个事业组织,家的大小是依着事业的大小而决定。但不论大小上差别到什么程度,结构原则上却是一贯的、单系的差序格局。

以生育社群来担负其他很多的功能,使这社群中各分子的关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大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既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普通的感情是和纪律相对照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这些都是事业社群里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古代家族共同体靠子孙躬事农桑和家族副业结合,自立更生,很少依靠大社会分工,而是家内分工,并尽力与商品货币经济绝缘。甚至婚姻悉取农家,非其类拒不与通,但是商品经济终将侵蚀大家族,成为其变异和分化的有力杠杆。

同时,中国历史过程中选择和保持下来的意识形态一直对基层社区结构与家庭组织范式加以强力模塑。同居共财、孝悌和理学三者的结合下,兼之有政权力量做后盾,不管人们自愿或勉强,家族共同体必然会盛行起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的确足中国家该发展史上的一大特点。于是在中国历史上我们总是看到与西方社会近现代进程的文化上的差异,即不是由一种技术的革命和立法创造了和规划了不断更新的社会结构,而总是呈现一种由意识形态和政治威慑力推动和模塑的持久的农村社区常态。

古代大家族存在下去的另一个文化因素以往很少受到注日。如公开场合男女不杂坐叔嫂不通问、夫妻相敬如宾的说法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人的家训中。其原因是中国大家族的父子血缘关系上的情感交流,应凌驾于小家夫妇间的情感。根据父系继嗣原则,前者是根本,后者须防范。

(摘编自庄孔韶《银翅》)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例(     
A.人类学上一般将一个只有公婆儿媳四个人的家称为“小家庭”
B.学校、国家这些社群因为长期存在,所以具有了长期性的功能。
C.任何文化中,家庭都不仅具有生育的功能,不因儿女长成而结束。
D.中国的家可沿亲属差序向外扩大,直至把媳妇女婿全集合在其中。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小家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家族”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它相当于其他文化中所称的“大家庭”。
B.“小家族”在结构上与“氏族”具有相似性,也是根据单系亲属原则组成的社群。
C.“小家族”与“氏族”都是绵续的,不因个人的长成面分裂,不因个人的死亡而结束。
D.“小家族”是个事业社群,父子是它的主轴,夫妻是它的配轴,夫妻关系是临时性的。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内容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乡土社会,家族的事业需要排斥了普通感情,夫妻间相敬却情感淡漠。
B.乡土社会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大家族难以变异和分化的重要原因。
C.“男女不杂坐”等说法到近代成为了中国人的家训,有力维系了大家族的存续。
D.两则材料都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都谈及家庭结构模式对社会情感定向的影响。
4.请梳理材料内容,简要比较中西社会“家庭”的异同。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全球第三长河,国家战略水源地,是货运量位居全球内河第一的黄金水道,在维护我国生态和水安全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是新时期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我国走绿色发展之路的重要示范。习近平同志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改革开放后的很长时间内,长江沿线省市曾过度追求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忽视了长江流域生态容量的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的脆弱性。经济发展目标与生态发展目标长期不平衡,导致长江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严重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生态“账户”透支严重。长江流域已遭到破坏的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效恢复。更严峻的是,在长江生态需求与生态供给重新实现平衡之前,长江生态“赤字”仍会持续增长。因此,“大开发”带来的后果必须通过“大保护”来弥补,而且刻不容缓。

“不搞大开发”,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加强自律。自律意味着取舍,背后是对生态价值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一些地方之所以面临转型困难,本质上是因为还在传统的发展路径上一意孤行。对这些地方而言,当务之急是严格以生态红线为标尺,明确什么不能做。减掉一项破坏生态环境的政策,就是增加一项建设生态文明的举措;这种“减法”正是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开端。

“共抓大保护”,要求长江流域各省市加强沟通合作,形成保护长江生态的合力。长江经济带涉及11个省市,是全世界人口最多、产业规模最大的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因长江而构成了统一的生态整体。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在长江生态环境破坏中独善其身,也无力独自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因此,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绝不能以行政区划为壁垒。各省市在加强自律的同时,必须同其他省市精诚合作。

(取材于周亚敏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东到上海江苏浙江,西到云南四川贵州,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经济带,跨越11个省市,面积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经济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

长江经济带生态地位突出,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的累积效应和缺乏科学的空间开发管控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形势严峻,严重威胁长江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和重要生态支撑带的地位。

受生产和运输“亲水”特性的影响,长江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沿岸高风险企业聚集。目前,沿江有62个工业园区,其中,全国40%的造纸、43%的合成氨、81%的磷铵、72%的印染布、40%的烧碱产能聚集在该区域,尤其是重化工企业密集分布,生产和运输的危化品多达250余种,由此导致环境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威胁所在地及下游地区的供水与生态安全。

2008——2018年,长江经济带共发生环境突发事件2574起,约占全国总数的53.6%;其中,上海、江苏和浙江的环境突发事件占整个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总数的80%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8年)

材料三

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进一步解开思想认识上的结。不搞大开发,并非不发展。长江是资金、人口、资源等多要素流动的大动脉,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这三大坐拥黄金水道的动力引擎在城市发展群上进行了探索。

据产业转移促进中心(商务部上海基地)统计,近十年间,该中心直接支持上海179个项目,投资1360亿元的产业转移,去向绝大部分是武汉、合肥、重庆、成都等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产业转移初期以制造业为主,近年来电子信息类项目越来越多。

在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同在长三角的湖州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大力发展以物流、金融、科技、商务服务为代表的绿色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态旅游、文化、家庭服务等绿色消费性服务业。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咸宁市,纺织服装、冶金建材、森工造纸等占比较高的传统产业逐渐“变脸”,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健康等千亿产业集群正在这座拥有128公里长江岸线的城市崛起。

从产业合作到川电入渝,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到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从成都东进到重庆西进,随着川渝两地能源、信息、开放通道等方面一体化不断提升,成渝城市群从概念逐渐走向现实。

(取材于李亚彪、徐海波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含文意的一项是(     
A.长江作为战略水源地,在维护我国生态和水安全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
B.长江生态环境的恶化反映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急功近利的问题。
C.“不搞大开发”,意味着取舍,取的是良好生态环境,舍的是经济发展。
D.“共抓大保护”,要求沿线省市共同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
2.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账户: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另B.赤字:生态需求远小于生态供给
C.红线: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底线D.壁垒:行政管理清晰分明的界限
3.下列对材料二中图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与全国大体一致。
B.2009-2013年,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呈持续上升趋势。
C.2010年,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占全国总数的70%左右。
D.从2015年开始,长江经济带环境突发事件数量显著下降。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搞高强度开发,长江经济带生态需求与供给重新实现平衡则指日可待。
B.空间开发管控的非科学性是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形势严峻的最主要原因。
C.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状况恶化与沿江人口稠密、产业规模大有一定关系。
D.为保障长江经济带沿线饮用水安全,沿江省市必须彻底关停高风险企业。
5.请你围绕“长江经济带发展”这一话题,以编辑的身份写一段导语,帮助读者整体把握上面三则材料的内容及其关系。
2021-01-20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运用5G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新型关系。

以往用户只能依靠打电话或是登门询问的方式去图书馆查找自己想要的文献。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也有一些图书馆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检索查找该图书馆是否有自己想要的文献。若围书馆能够融入5G技术,无疑将进一步拉近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建设网络书籍信息查阅系统,及时更新馆藏书籍信息,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查阅渠道,用户足不出户便能查阅到自己想要的馆藏文献;同时依托5G技术,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形式也会大大丰富,如图书馆可以与教育融合,建设用户在线教育系统,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等,使得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图书馆的资源,实现自我发展。

运用5G技术也能够改善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方便馆员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首先,5G技术的融入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在5G时代,馆员必须积极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必须提高自身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其次,5G技术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结合5G技术支持下的云计算或者大数据平台中不同用户的个人信息以及相关阅读情况的分析,面对不同用户,馆员也能够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推荐相关书籍或者检索某类型信息,进而满足他们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取材于王辉《5G时代我国图书馆智慧服务发展研究》)

材料二


   

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分析图(单位时间使用:人数)

(取材于新疆农业大学白克尔吾马尔《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材料三

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应该积极调整服务模式,重视大数据的收集、存储、利用。图书馆员应积极学习大数据技术和工具使用,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原有的向导式和指南式的用户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图书馆需要向知识型、服务型转变,为用户提供更深层次、更智慧的学科分析与知识服务,并进一步扩大用户服务范围,提升用户服务质量,获得用户对图书馆服务的认可。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图书馆信息服务趋向移动化、智能化、数据化、个性化态势。大数据技术出现前,不全面、不细致的数据无法使图书馆获得用户的准确资源需求。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用户与资源之间的联系,寻找用户行为规律,精确分析不同环境、不同层次、不同类型读者的隐性需求,融合推荐、可视化等技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匹配不同的资源,让资源精准配送到每一位用户。

后信息时代下读者资源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特点以及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无时空与地域限制的特点,都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分析技术可通过对用户使用轨迹、用户偏好,用户社交关系捕捉到用户行为、用户心理甚至用户情感等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分析、提取进而挖掘有价值的用户需求。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以数据驱动服务和发展,以用户需求指导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优化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工作。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图书馆的各系统间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困难,信息孤岛问题一直制约着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图书馆应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独立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迅速、准确、全面地提供给用户。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将为图书馆带来一场变革,建设全新的开放、互联的智慧型图书馆。

(取材于高雅奇《大数据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用户行为分析与研究》)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图书馆能够融入5G技术,将使用户与图书馆间的距离进步缩小。
B.5G技术的融入能够促进馆员自身发展,也将使得馆员与用户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
C.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情况不平衡,绝大多数用户使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D.在图书馆主页数据库使用情况中,“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利用率不到“中国知网”的30%。
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国各高校中,图书馆主页数据库的使用方便了学生的检索、借阅,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孤岛”的问题。
B.5G时代的到来,迫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进行心理调整和适应,进而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
C.图书馆与教育融合,可以使用户在线上接受远程教育,实现自我发展,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教育负担。
D.运用5G技术,可改善图书馆与用户、馆员与用户的关系,构建智慧型图书馆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3.下列做法不符合“智慧图书馆”特点的一项是(     )
A.图书馆给老人提供纸质的借书卡片,方便查询,实现借阅。
B.学生如果借阅某一图书馆的图书失败,可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查询其他图书馆的藏书情况以实现成功借阅。
C.馆员利用智能书车(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进行高效率归架。
D.民众通过图书馆相关公众号或者客户端实现网站检索,借阅。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

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近年,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物馆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用户体验,强化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加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中,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宫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还比较少,缺乏像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二

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

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

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

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

材料三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摘自《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
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
C.材料二指出“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可见中国文化要想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困难比较大。
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优势研究
B.数字技术与中国文化遗产关系研究
C.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结合方式研究
D.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国际化研究
4.结合材料内容,给“盗火者”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