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一种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言单位,它多为劳动人民口头创作,也有的来自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往往简练而形象,反映了人民生活经验、智慧和愿望。如:有志者事竟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枪打出头鸟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等。它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生活中人们也常常用俗话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俗话说得都对吗?

请选择一则常见的俗语,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2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现代文阅读第二则材料中,乔琳本来在美国一所大学攻读精算专业,面对家里工厂经营不下去的局面,她放弃了辛苦多年所学的专业,选择回国传承乔氏珐华制作技艺。

创新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乔琳在做好传承的同时也有很多疑惑:珐华的传承一定是百分百遵循传统技艺吗?还是说,可以突破时代的局限性?如果变化太多,那还是不是传统珐华?

(1)对于乔琳的人生选择,你是怎样看待的?请作为高中生的你给乔琳写一封信,体现你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认识与思考。

(2)请结合材料第二段,写一篇议论文,就“传承与创新”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1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春节期间,关于燃放烟花爆竹,是还是的讨论一度成为网络热点话题。一些城市或地区为保护环境和公共安全严格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另一些地方采取限时限地燃放的政策,以减少对居民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一些地方鼓励或推广使用环保型烟花爆竹,部分地区使用无人机进行巡逻和监控,以及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和防范可能的安全风险。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对此现象,《文化遗产》杂志准备开设环保、科技与人文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

1)向读者介绍一项春节文化习俗。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

2)作为一项历经千年的文化习俗,燃放烟花爆竹在保护环境的新形势下如何得到创新性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时代命题。请结合材料以及你的认识,谈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3)围绕春节的某项文化习俗,以科技与亲情为话题,讲述你与这种春节习俗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文化遗产的魅力。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8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名校联考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材料二启示我们: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视觉符号,凝结着先人非凡而卓越的智慧。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设计在与新兴科技的碰撞中突破了空间的束缚。未来,新技术与新观念的产生必将为汉字设计带来更加丰沛而鲜活的生命力,为汉字之美再添全新维度。

读了上面的材料,再结合高中三年的学习,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一定有所感受吧。假设你有一位外国朋友,想来中国学习中文,可是又深感汉字难学,写信向你抱怨说,如果汉字也能使用拼音文字就好了,你会怎样回答他?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说出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统一以“振华”名义署名;不少于800字。

2024-04-2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级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校思政小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其根本任务为育人,而社会大课堂是铸魂育人的大熔炉,许多学校思政课致力于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他们树立大理念、大视野,带他们从思政小课堂走入社会的大课堂。

对于以上材料中的“大”字,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想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材料一:现代文阅读Ⅱ(君不见)一文中,主人公年轻时参加革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年老后选择捐赠了自己的财物,而不是把它们留给子女,她认为这是我的权利,他们自己有手。像她这样无私贡献的革命英雄,在生活中还有很多。

材料二:当下有些青年人无视自己的责任和老人的权利,一味地啃老,使得老人们苦不堪言。这是现实问题,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1)对于“君不见”的人生选择,你是怎样看待的?请作为高中生的你给“君不见”写一封信,体现你对人生道路选择的认识与思考。

(2)假设“君不见”是你家乡的一位英雄,请以现代文阅读Ⅱ《“君不见”》一文为基本素材,发挥想象,为她撰写一篇人物通讯。

(3)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议论文,就“责任与权利”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僧取经的故事,流传久远。有人质疑,唐僧何必历经磨难去往西天,设法让如来佛给一部真经也同样达到取经的目的;有人认为,正是走过了取经的路,才让唐僧变成了唐僧。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024-03-0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金科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字记录时代最真实的逻辑与脉络,流行语是生活的晴雨表,社会的多棱镜。

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1.新质生产力;2.双向奔赴;3.人工智能大模型;4.村超;5.特种兵式旅游;6.显眼包;7.搭子;8.多巴胺××;9.情绪价值;10.质疑××,理解××,成为××。

这些流行语引发了你哪些感悟?请从中任选两个,使之形成有机关联,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0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学期学习的选择性必修教材中选择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部分同学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历史背景、文化差异、语言翻译……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很难读得进去外国作品。他们认为,在强调“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还是应该将有限的阅读时间放在中国的优秀作品上。全班就此问题发起了一次讨论。请将你的意见写成一篇申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2-2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勤俭节约,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古代名言都在告诫人们要勤俭节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督,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学校下周一国旗下的讲话,准备以“我说勤俭节约”为主题,现请你以高三(1)班学生代表江枫同学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