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推着走追着走是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推着走,指被人推着前行。有人认为这是懈怠,是被动;也有人认为这是借力、是智慧。

追着走,指自己追随某种事物或人物前行。有人认为这代表积极、主动;也有人认为这代表盲目、缺乏主见。

“推着走”与“追着走”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喜欢怎样的生活状态?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2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卷文言文材料二《忠经》中说到,马融提出了四种报国之道:一是向国家举荐贤才,二是为国家出谋划策,三是建功立业,四是为国家增加收入,为民谋利。

同学们,距离高考结束还有23天,我们将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此时此刻,你觉得这四种报国之道有什么新的内涵?请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两点,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2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第三次模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中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时代背景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要求: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致知在格物。

2024-04-22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去往一个地方时,往往有许多路可以选择。有一些路需要绕一些弯,我们称之为“弯路”;有一些路很近,但是很难发现且充满变数,我们称之为“捷径”;更多的人会选择大家平时习惯走的一条路,这样的路不会错,但也缺乏变数,我们称之为“常路”。

学校为高三学生开展以“选择·青春·启航”为主题的成人仪式系列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1)在成人仪式上的演讲稿。(2)参加成人仪式后写给家人的信,讲述你的青春故事。(3)参加成人仪式后的观后感,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明初文学家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得必失。”“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慧。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心理学三元关系是指人际关系中的三个要素:自我、他人和环境。这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基础,决定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发展。其实,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上,在更为广泛的领域,这三个要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青年学子,你对于“自我·他人·环境”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上大概有两种人,一种人毕生致力于拥有,另一种人毕生致力于追求有所作为。一心渴望拥有, 一旦没有达到目的,就会失落、痛苦和绝望;心无旁骛,专心于事业的追求,就会忘掉许多烦恼,找到许多努力过程中的快乐。默默耕耘的人其实是最智慧的人。

——黑格尔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的人生成长以启示,请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3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陕西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拥有5000年的历史。在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每一份民俗文化都代表着陕西的地方特色,如:岁时节庆、饮食起居、乐舞社火、传统技艺、庙会等内容,全面展示丰富多姿的陕西地方文化。

2024年春节期间,咸阳各地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喜庆热闹的民俗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学校校刊准备开设“民俗文化”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具体方向包括以下三种:

①向读者介绍一项民俗文化。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其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

②陈述某一项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

③通过讲述你与某种民俗文化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民俗文化的魅力。

请选定一个方向完成文章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材料①②③都是唐代名篇中蕴含哲理的佳句,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精神气象。请自选二句或三句,形成内在联系,写一篇作文,分析其能给当代青年的人生启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2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是后疫情时代经济重启的元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合作交流不断加强,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3年是你新旧交替的一年,高二学习结束,高三生活开始,这一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或者词语概括你心中的2023年,你会选择哪一个呢?

请根据2023年度社会热点或个人生活经历,以“我心中的年度词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