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任务驱动型作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推出的“盛唐密盒”表演火爆出圈。该表演由两位扮演“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工作人员出题,并随机挑选游客上台参与答题。从历史典故到诗词歌赋,从加减乘除到脑筋急转弯……两位穿越而来的唐朝名仕,化身“接梗小能手”,幽默风趣的脱口秀问答令人忍俊不禁,“演艺+体验”的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欲罢不能。“房谋杜断”组合配合默契、谈吐风趣,与游客的互动更是“爆梗”不断,表演视频也在网络上受到广泛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说“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作为新时代青年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

2024-05-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理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朋友,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理智。

——罗素

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像你们这样的当代中国青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用血性来浇铸与锻造自己的意志与灵魂。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

“理性”和“血性”,一个理智冷静,客观审慎;一个正气浩荡,奋勇争先。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理性”和“血性”。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主流媒体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受众只是信息的接收者;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面对海量信息,每一个用户都成为自己的“把关人”,需要拥有独自筛选信息和辨别信息的能力;随着算法推荐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融合算法使我们迈入了“技术把关”的新时代。

信息洪流面前,到底应该由谁来“把关”?请结合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与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性适应测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先秦时期的一些经典语句至今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做出辨析或阐释,从上面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3-2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不尽,匠心不止。匠心是一种对事物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态度,是一种对理想和初心恪守的操守和信念……当工匠精神与青春梦想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同学们作为中国新时代征程的青春力量,紧跟时代大潮,应怀有一颗匠心,摒弃浮躁,拒绝躺平,以青春之火淬炼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青春的赛道上争做新时代的“匠系青年”。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青春匠心”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交叉路口,红灯亮起。120急救车被前方按规定停车的私家车挡住。由于病人情况危急,急救车驾驶员不断鸣笛,私家车司机见状,看准绿灯方向暂无车辆通行,果断闯红灯左拐,为急救车让出一条通道,急救车顺利通过了路口,为抢救病人争取了足够的时间。按照新交规,私家车接受了记6分、罚款200元的处罚。相关视频流传到网上后,广大网友积极点赞,呼吁取消处罚,并广泛征求应急处理方案。交警收到网友反馈后,通过查看监控录像,特事特办,马上取消了对私家车司机的处罚。

在这支共同谱写的“爱”的协奏曲中,私家车司机、交警、网友,你对谁的感触最深?请综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4-02-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商鞅变法、五四运动、遵义会议、改革开放,无数的在历史长河中改变着我们民族的命运,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耕读传家、扶弱安贫、追祖怀远、不畏艰险,无数的不变在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延续着我们民族的精魂,让华夏儿女虽千里万里仍血脉相依。但间歇式孝顺、刷屏式过年、淡漠式邻里关系,这些让我们沉思;而故步自封、陈陈相因的不变也谈不上坚守。

在如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变与不变”是当代青年人必须思索的时代课题。对此你有何想法?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赤壁的明月与清风让贬谪黄州的苏轼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荷塘的月色与荷香让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偷得片刻的宁静与欢愉,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让残疾而困顿的史铁生领悟到生命的活力……在人生旅途中,总会有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让人心生感慨并难以忘怀。

以上材料对你有何启示?请你以“生命·瞬间”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传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离不了泥土;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乡村哲学家刘亮程的散文透过对村庄事物的观察,展现了乡土世界中独异的精神地图。

材料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

上述材料分别出自20世纪40年代的学术著作,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文学,党的二十大报告。请据此围绕“乡土文化与乡村发展”主题写一篇发言稿,用于学校“时代青年讲坛”发言。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一小长假,淄博烧烤火速出圈,借助短视频和社交媒介的推介,进淄赶烤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让无数游客不远万里前来打卡,相关话题量迅猛增涨,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当地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市民群众。志愿者走上街头细心引导、烧烤店老板诚信经营、各基层的工作人员把服务做实做细、普通群众更是自发地为外地游客送礼物做向导——在这场以美食为媒介的温暖奔赴中,我们看到这种城市暖实力的巨大力量,充分展现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汇聚起来的强大合力。

有人认为,在我们国家迅速提升硬实力”“软实力的同时,当今更需要这种暖实力,因为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此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1-05更新 | 186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