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安心)B.庖丁刀对曰 (放下)
C.与郑人(结盟)D.其乏困(供给)
2021-10-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四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选项中没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是(     
A.因其固然B.然而不王者
C.约为婚姻D.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021-05-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仲尼之徒,无桓文之事者。     道:说,谈论。
B.臣之所好者,也。                  道:规律,法则。
C.芷阳间行。                            道:道路
D.贿秦而力亏,破灭之也。        道:方法
2021-05-2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通假字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采:通“彩”,“色彩”。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弃,违背。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黑白相间。
D.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晚上。
2021-05-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5 .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或师焉,或不焉。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021-04-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汉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                            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同“耻”
D.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出人:超过一般人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何陋之有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3.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段运用了三组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的恶劣习气。
B.语段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语段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语段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智力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结论。
2021-04-09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汉语文试题

7 .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
A.槁()𫐓使之然(róu)()()
B.(jiāo)(kuǐ)(jì)(zhǎo)
C.(lóu)()非异(xìng)(xué)
D.而望()而不舍()(áo)乎己(xǐ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木直绳 中:合于。B.虽有槁暴:晒干。
C.舆马者 假:借助。D.君子非异也 生:出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D.人强马壮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 𫐓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6.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021-03-19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下面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出心(设计、筹划)                 独具眼(聪慧、敏锐)
B.心安理(适合)                           流光彩(满溢)
C.呕心血(一滴一滴)                 美不收(胜利)
D.苦思想(潜心、专心)             神怡(开阔)
2021-01-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汉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黔驴技穷

黔无驴,有事者船载以入。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柳宗元集》卷一九)

1.对上面文章划线处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C.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D.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2.对文章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喜欢B.至:到C.蔽:弊端D.视:观察
2021-01-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那曲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 .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𫐓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句中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停止。
B.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长也 加:增加。
D.虽有槁暴槁暴:风吹日晒而干枯。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蓝而青于蓝 ②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
B.①故木受绳直 ②醉更相枕以卧
C.①吾尝终日思矣 ②人非生知之者
D.①蛟龙生②犹且从师而问
3.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020-12-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