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下题。

夹江张先生序

[明]归有光

昔者天下初定,士之一材一艺,威思所以奋起树立,以自见于世。而上之所以甄别进退、激扬风励之者靡不至。天下之小官,其名尝达于天子之庭。朝而为善,夕以闻于朝,而旌擢之命加焉;夕而为恶,朝以闻于朝,而诛削之令加焉。故怀不肖之心者,惧而不得逞;有一命之寄者,皆以自爱而不轻弃其身。夫是以能鼓舞变化一世之人材,而贤者恒自下僚崛起,卓然为天下之望;蹋冗无能之徒,终身沉沦而不敢有分外之思。

承平既久,士无贤不肖,率以资叙。交驰横骛,布列天下之要位,以行其恣睢之意。穷阎之民,愁苦吁告;而扳援凭藉,巧文掩护,时得忠勤之褒。至于仁人志士,不幸偃赛于卑服,竭力以行其所志,而蒙其恩者交口赞颂,上之人犹掩耳弗闻,而独以其意制轻重于其间。公论在于下而上弗知,有识之士所以掩郁丧气而长叹也。

吾师夹江张先生,邑之教。宽和乐易,不设防吟,而介然之操,不为势利之所沮屈。周知士之所急,时以从容数语,洞析其情。而先生之爱士,与士之爱先生,不啻如家人父子。邑之人,自荐绅先生,下至于市井之童稚,皆知其贤。乃者有同州之命,莫不咨嗟叹息,为之遍访士大夫之宦游长安者,知其风土之不吾吴中,而以为忧。又以为先生之贤,宜得显擢,使出于格例之外;而顾复奔走于常调,是所以益抱无涯之恨,而伤公论之未明也。夫天下之官,上自公卿,下至于州县之吏,其等级不知有几。而数之至于学官,此岂有意知其可否而黜陟进退之者?然则又乌能知吾邑人之情之如此也哉?

予为弟子员,事先生于学官者四年。见先生再遭子壻⑥之丧,孀女寡妇,年老抚抱幼孙,客居万里之外。先生之官,又世之所谓穷苦寂寞而无者,而处之裕如,未尝有愠色。则区区计较于毫毛之间者,非先生之情;独予与邑人之情,不能已者如此也!

(选自《震川先生集》)


[注]①夹江;县名,属于蜀地。②-命之寄:指受任微小的官职。周代官阶从一命到九命,一命为最低的官阶。③荐绅:同“招绅”。④乃者:近时。⑤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带,离长安不甚远。⑥壻:同“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旌擢之命加焉 旌擢:褒奖提拔
B.邑之教 司:古代官署,此处指官员
C.知其风土之不吾吴中 逮:赶上
D.又世之所谓穷苦寂寞而无者 聊:依靠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初定时,对人才非常重视,惩恶扬善,用人机制合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B.承平既久,在用人上论资排辈,为了当官而纵横骋骛,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C.夹江张先生全邑都知道他贤能,近来要到同州效命,却得不到破格提拔。
D.张先生屡遭家庭不幸,但都能从容应对,不曾有怨怒之色,这次计较实属无奈。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天下初定,士之一材一艺,威思所以奋起树立,以自见于世。
(2)宽和乐易,不设防吟,而介然之操,不为势利之所沮屈。
4.归有光认为张先生的“贤”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020-09-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中学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察罕,西域人也。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委裁决,且令诸子受学焉。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泸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诣军门自陈无罪,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从奥鲁赤移治江西。宁都民言:“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焉,视之玉玺也。不以兵取,恐为居人所有。”众惑之。察罕曰:“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成宗大德四年,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剌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除武昌。广西妖贼高仙道以左道惑众,平民诖误者以数千计。既败,湖广行省命察罕与宪司杂治之,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众难之。察罕曰:“吾独其责,诸君无累也。”以治最闻,擢河南省郎中。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曰:“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于殿下,纵自苦,如宗庙太后何?”仁宗辍泣曰:“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吾欲发府库以赈鳏寡孤独若何?”曰:“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识者谓得大臣体。初,察罕生于河中,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曰:“是儿必贵。”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者,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众。故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游八年,以寿终。

(节选自《元史·察罕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师泸江          次:驻扎B.除武昌             竟:最终
C.吾独其责       当:承担D.昆弟贫来       归:回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问,元代各行中书省所属有理问所理问与副理问,明、清承宣布政使司沿置。
B.浮屠,亦作浮图,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又称佛塔为浮屠。文中指的是佛教徒。
C.参知政事,中国古官职名。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参与政事,秦始皇始设此职。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察罕天资聪颖,博闻强识。他读书多记忆好,通晓多国文字,奥鲁赤让孩子拜他为师。
B.察罕善于辞令,明于事理。他怒斥安南王子,使其哑口无言;他劝仁宗以国事为重。
C.察罕明察秋毫,断案公允。他在江西及时识破谣言,在广西区别处置妖术惑众之人。
D.察罕善良友爱,德行深厚。他把田宅分给兄弟,接济贫苦兄弟,并释放奴婢为平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屈,世子举众逃去。
(2)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
2020-02-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四)语文试题
9-10高三下·江西赣州·期中
3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部。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寻招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缰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也。”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安石性强忮,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已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诎。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
1.对下列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堤堰,决陂塘决:疏浚
B.后安石当国当:掌管
C.众不能诎诎:通“屈”,使屈服
D.人言不足恤恤:体恤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货谷与民,出息以偿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B.修以其须禄养言于朝苏子与客泛游于赤壁之下
C.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D.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安石提倡变法的一组是(       
①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②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果于自用
③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④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⑤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意
⑥甚者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A.②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④⑤⑥
4.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记忆力超群,文思非常敏捷,写的文章非常精妙,而且口才非常好,在辩论时常常旁征博引,把对手说得心服口服。
B.王安石任签书淮南判官期满后,并没有像其他官员一样,按照惯例进献文章要求考试馆阁职务,这表现出他特立独行的性格。
C.王安石任地方官时就采用把官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息偿还等做法,积累了许多变法的经验,这体现了王安石务实的工作作风。
D.王安石很早就有变法的思想,他在当政后就推行变法,变法虽遭到了朝廷中许多官员的反对,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变法的决心。
2016-11-18更新 | 10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10年靖安中学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