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言实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

材料二: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

材料三: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


【注】①时:随时而变。
1.材料一中的“谅”意思是_________,材料二中的“狷”意思是_____
2.材料三中,孟子评价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请结合材料一、二说说孟子这样评价的理由。
2021-05-18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郡丞永康徐侯署昆山县惠政记

(明)归有光

昔永康徐公守吴郡,当武宗皇帝之末年。逆藩窃发,畿甸骚动,翠华南幸。吴,江南要郡,调兵食,城守储偫,以待乘舆之至。公不动声色,郡中宴然。公有宽大之政,先是,秩满当代,吏民上书乞留,诏以河南右参政复治郡,近世未尝有也。后迁江西左参政,官至工部侍郎。

自公去郡三十馀年,冢孙丞侯,太子家主簿出判吴郡,清廉闻于郡中。满岁,复迁今官。是时东南有倭奴之警,侯治凡海之事,防遏有法,海波不兴。会诸属县令缺,侯辄出视,所至拊循其民,近者阅月,远者一岁,民莫不怀慕之。郡之县有七,侯殆遍历其五。前年冬,至昆山,迄季春还郡。又以事数入郡,不颛居县。其所施于民,可以为吏师法者,往往可纪。

库子为县守藏,令廉则无扰,不廉辄费不赀。当侯时,分毫无取,民乃不知为此役。白银火耗一两,折阅多至三分,侯以京库盐钞、练兵义役多寡,参停取衷,定为一分。火耗小差羡馀,无虑千计,吏白以为当得者,侯无私焉。又粮长解运,官闭门默定,或贫富不相,富者得规免,而贫者倾其家。已定,无所复控诉。侯悉召至庭,使互相举应得等第,一夕而定,无不怗服。至于催科之害,民骈死杖下者,不可胜数。比侯之至,县庭寂然,不闻鞭笞之声,赋亦自办。又捐俸以助修学宫,及诸神祠之倾圮者,多有出于格令之外。大抵吴民赋调之繁,自昔患之,尝数更其法而弊日生识者以为不在于法而患吏之不廉吏廉矣法虽未尽而可以无弊。

念昔工部(即徐公)以仁惠拊吴,吴民至今思之,见侯之至,如公复来也。晋周访三世为益州,四十馀年,功名著于宁、益。侯年方富,而寄任日隆,必能光大前烈,吾吴民之赖远矣。侯之还郡也,国学进士陈志道等二十四人,相与列事,俾余记之。固以侯于吾党,恂恂然有爱人下士之风,然实因民之志,非有私也。用以告后之为政者云。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注】①白银火耗:指将零碎银两铸成银锭过程中的自然损耗。明代将征收的细碎银两重新熔铸为一定重量的银锭,存入国库,而将熔铸之耗损部分名曰火耗,亦称火耗银,由纳税者承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者                       阅:经历。
B.或贫富不相                    雠:相等,相当。
C.必能光大前烈                    前烈:前辈贤才。
D.吾吴民之赖远矣                 怙:依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太子家主簿出判吴郡             资政殿学士行
B.赋亦自办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如公复来也                    报养刘日短也
D.相与列                      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公和徐侯祖孙两人先后主政吴郡,虽然他们面对的具体的时代形势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能以卓越的才干安定一方,宽仁待民,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
B.徐侯不贪财,也不守财,他不仅从不贪墨公款,而且对郡守应当得到的“火耗小差羡余”,他也从不私自占有;相反,徐侯还捐出俸禄来修建学校和神祠。
C.作者坦言,促使自己写此文的动力有二:一是徐侯爱才惜才,礼贤下士,令同乡们偏爱;二是徐侯在吴郡百姓心中的崇高地位,令人们心生表达敬仰之情的愿望。
D.作为一篇“记”,本文以叙事写人为主,通过几个典型的事件,塑造了一个贤能而廉洁的官员形象,寄寓了人们对德才兼备的为政者的感恩、呼唤与期待。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尝 数 更 其 法 而 弊 日 生 识 者 以 为 不 在 于 法 而 患 吏 之 不 廉 吏 廉 矣 法 虽 未 尽 而 可 以 无 弊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先是,秩满当代,吏民上书乞留,诏以河南右参政复治郡,近世未尝有也。
(2)前年冬,至昆山,迄季春还郡。又以事数入郡,不颛居县。
2021-05-18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名校联盟3月新高考研究卷语文试题(二)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王庠

苏轼

轼启。远蒙差人致书问安否,辅以药物,眷意甚厚。自二月二十五日,至七月十三日,凡一百三十余日乃至,水陆盖万余里矣。罪戾远黜,既亲友忱,又使此两人者,跋涉万里,比其还家,几尽此岁,此君爱我之过而重其罪也。但喜比来侍奉多暇,起居佳胜。轼罪大责薄,居此固宜,无足言者。瘴疠之邦,僵仆者相属于前,然亦皆有以取之。非寒暖失宜,则饥饱过度,苟不犯此者,亦未病也。若大期至,固不可逃,又非南北之故矣。以此居之泰然。不烦深念。

前后所示著述文字,皆有古作者风力,大略能道意所欲言者。孔子曰: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达,止矣,不可以有加矣。《经说》一篇,诚哉是言也。西汉以来,以文设科而文始衰,自贾谊、司马迁,其文已不逮先秦古书,况其下者?文章犹尔,况所谓道德者乎?所论周勃则恐不然。平、勃未尝一日忘汉,陆贾为之谋矣。若如君言,先事经营,则吕后觉悟,诛两人,而汉亡矣。某少时好议论古人,既老涉世更变,往其言之过,故乐以此告君也。

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贾谊、陆贽之学,殆不传于世。老病且死,独欲此教子弟,岂意姻亲中,有王郎乎! 三复来贶,喜抃不已。应举者志于得而已。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未必得也。如君自信不回,必不为时所弃也。又况得失有命,决不可移乎! 勉守所学,以远业。相见无期,万万自重而已。人还,谨奉手启,少谢万一。

(有删改)

又答王庠书

苏轼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英俊如此贵望邪?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敷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节目文字才尘忝后便被举主取去今日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才强力,积学数年,自有可得之道,而其实皆命也。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佘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甚非速化之术,可笑可笑。

(选自苏轼《又答王庠书》,有删改)


[注]①王庠:苏辙女婿。这封信是绍圣元年(1094) 苏轼被连贬三次,最后落脚惠州,三年后,王庠派两人前往探视,等到两人返回时苏轼捎给王庠的。②贶(kuàng);赐予,赏踢。③抃(biàn):拍手,两手相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未病也                    遽:突然
B.陆贾为之谋               至:周到
C.以远业                         卒:完成
D.岂英俊如此责望邪        堪:能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既亲友忧                      击破沛公军
B.独欲此教子弟               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C.有王郎乎?                    今君亡赵走燕
D.但得其欲求者耳            重为乡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封信文字平凡质朴,情真意切,既对王庠的关心表达感激之情,也体现了作者身处逆境泰然处之的态度,还可看出作者对后辈的关切之情。
B.作者指出儒者的缺点在于多空话而少有实用之语,当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只是志在考中罢了,所作文章也是千人一律。
C.第一封信表现了苏轼对于晚辈的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视,也流露出他“得失有命,决不可移乎”的人生感悟,这体现了他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D.在作者看来,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尽天下所有的书,所以一定要专心,每次选定一个方面研读,这样与涉猎者就不能相提并论了。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大略 与近 岁 应 举 者 同 尔 亦 有 节 目文 字 才 尘 忝 后 便 被 举 主 取 去 今日皆无有 然 亦 无 用 也 实 无 捷 径 必 得 之 术 。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文章犹尔,况所谓道德者乎?若所论周勃,则恐不然。
(2)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2021-05-17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义乌市高三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李忠定公全集序

[明]李嗣玄

古忠臣拂士不遇于时,岂尽其主不知,知不用哉?盖有见察于青宫潜邸之中,而登诸枢庭揆席之上,使之呼吸御虏,草昧扶倾,如宋忠定李公者。亦既用辄效,效辄速,能使熛驰电发之虏有所遏而不得张,已弃之河北、河东,有所系维而不遽下,能使都城数十万众不期而合为之伏阙以鸣冤,布衣侠烈之士不识一面而甘为之死。然而为之君者方且猜惶惑,若不能顷刻容于朝者,于是再贬峡中,长流绝岛。临安播迁,恶逆可赦而独不赦公。噫,亦甚矣!

迨万里生还,公屏居闽海。荆湖云扰,则起公于荆湖,筠赣蜂屯,则又起公于筠赣。无兵无将,藏洗廪悬,公抚降纳叛,鼓舞激昂,廓清扫荡,而不知其功之所以成。阖辟化迁,雨金雨粟,神运鬼输,而不知其饷之所以足。公之能亦已见于天下矣。然而可外而不可内,可暂而不可久,荆湖数月,江右年余,露布朝驰,弹章夕下,急则呼大将如小儿,缓则摈孤忠若凫雁。若是者何哉?公盖见善明而用心刚者也见善明则贞邪之界分而小人无以容其奸用心刚则复仇之志切而人主无以客其惰夫刚明之与柔暗其不相入也久矣。是以毫社覆亡,父兄囚辱,神州赤县之陆沉,黠虏逆臣之轹,若皆以为可忍,而独不能忍忠臣拂士之匡持。“舍尔介狄,维予胥忌”,此公之所以愿为大夫文种,而且思为君用而不可得也。嗟乎!公之志亦足悲矣。

公著述甚富,世不概见。先君任郎署时,在御府抄得诗文二十八册归,而欲授未迨。壬申钞本为当道索去,余惧先志不彰,乃竟夜精选,募众手杂书之,半月而功竟。今年五溪周先生来自三山,快读选本,亟谋诸左令公,又加笔削,汰其稍缓者十之一。公之集始粹然,若丹九转而铅汞可,醴五齐而糟粕可弃矣。共为卷四十有八,为帙十有六。

窃惟当今奴虏流寇,外煽内讧,势虽嚣张,使有人马御之,亦何难灭此而朝食,顾寇食天下之半,虏岁入畿辅,了无龃龉。圣天子虚怀侧席,倘有忠定其人者出而应之,则云龙鱼水,千载一时,亦至使黠虏群寇,鸣镝扬鞭,谓朝廷无人哉!善乎左令公之言曰“扁鹊不世出,而方书不可不传”。然书传而扁鹊可代有矣。志士仁人得是集读之,其御虏平寇之方犁然具在,曷不举而措之?使用辄效,效辄速,以仰答不次之用、特达之知,无使千载后谓宋有忠定其人而不能用,今上能用而无其人,庶不负二三君子嘉惠表章意哉!余且跂足需之矣。

(有删改)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谥忠定。历北宋、南宋两朝,曾任兵部侍郎、尚书仆射兼中书侍郎、丞相等,力主抗金,几经浮沉,绍兴十年逝世于楞岩精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而为之君者方且猜惶惑                           阻:有隔膜、隔阂
B.黠虏逆臣之                                        陵:同“凌”,欺侮
C.而欲授未迨                                               梓:交付排印
D.若丹九转而铅汞可                                 捐:舍弃,抛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忠臣拂士不遇于时                                 客有吹洞箫
B.公抚降纳叛                                                今少卿教以推贤进士
C.余惧先志不彰                                        背负青天而莫夭阏者
D.亦至使黠虏群寇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段记述了忠定公李纲早受赏识而登上高位,为朝廷立下了赫赫功绩,建立了非同寻常的威望,却因君主的猜忌而屡遭贬谪的事实。
B.李纲善于运筹帷幄,能在兵力匮乏、钱粮紧缺的困境下依然打胜战。然而只要战争形势紧张,立刻就有弹劾他的奏章,朝廷对他猜疑重重。
C.文章从战功和著述两个角度,赞扬了李纲的过人才能,抒发对宋王朝知人不用、用人多疑的愤懑之情,寄寓了作者对李纲遭遇的深切同情。
D.尾段作者联系明代当下内忧外患的形势,希望时人能够研读李纲的军事策略,学以致用报效朝廷,辞真而情切,也点明了结集成册的原因。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 盖 见 善 明 而 用 心 刚 者 也 见 善 明 则 贞 邪 之 界 分 而 小 人 无 以 容 其 奸 用 心 刚 则 复 仇 之 志 切 而 人 主 无 以 容 其 惰 夫 刚 明 之 与 柔 暗 其 不 相 入 也 久 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使之呼吸御虏,草昧扶倾,如宋忠定李公者。
(2)顾寇食天下之半,虏岁入畿辅,了无龃龉。
2021-05-1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诸暨市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暨州重修州学记

(明)刘基

学校以教民明人伦,见于书传,肇自虞夏,以逮于今,莫不以先代圣人为师。圣人,人伦之至也。自太皞迄于孔子,圣人迭出,莫不以道德被民物,垂于后世。孔子既出,而天下翕然师孔子。自汉以来,释奠先师,皆于孔子。至唐太宗,遂诏州县学,悉立孔子庙,至今因之,无有间议。先孔子者,得志行乎当时,后世不获见闻其言行之详也,而欲学焉,何从而入哉?孔子独无位于时,而以其弟子,故论学至孔子而始备。微孔子师不知所以教弟子不知所以学往古之言行无所折衷而人不知轨范故至孔子而后大中之论定亘古今弥天地,不可易也。是故宰我、子贡、有若,孔子之弟子也,其论孔子,或曰贤于尧舜,或曰自生民以来未有也,而后世不以之为党。子思,孔子之孙也,其论孔子则曰譬如天地之无不覆帱,无不持载,而后世不以之为私。然则学校以孔子为师,谁得而议之哉!国家先代旧制,凡天下郡县莫不有学,学皆有孔子庙,立官设教,以作成贤能。至今百载。承平既久,天下忘危,于是盗贼窃发,而有事于师旅。为郡县者往往以戎事供给,告疲且怠,故学校多不举。

奏议大夫伯不花侯来监绍兴之诸暨州,即注意治学事。而州学不修久,墁瓦剥落,梁木蠹腐,且堕且压。侯大以为忧,亟谋新之。会同知张君守正,判官许君汝霖、吕君诚,俱以进士受命来佐是州。侯大喜曰:吾事成矣!乃与其知州元侯思中、同知张君友仁,及山长包君瑛,咸会于治事之堂,集吏民,劝儒户有田而于财者,俾以力高下供役,众皆愿听命。乃择木伐石,命之曰:必巩必完。自殿堂以及廊庑、斋居、灵星之门、先贤之祠,罔不毕葺。于是庙益邃以清,学益隆以严,弦诵蔼然,士气为之一新。经始于至正十五年五月,告完于是年七月。乃以其事请记于刘基。

昔者冉有问于夫子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国家自混一以来,以仁泽施于民,涵濡养育,蕃衍滋息,可谓庶且富矣。今乃至相率而为盗,庸非典教者失其职耶?夫民之所以敢犯法者,以其不知人伦也。圣人之教行,则人伦明矣。人伦既明,则为民者莫不知爱其亲,而不敢为不义以自累,为士者莫不知敬其君,而不敢自私以债国事,盗贼由而生?亦何由而滋蔓哉?诸君子可谓能知治道之本矣,可无述乎?于是乎为之记。

(选自《诚意伯文集》卷九《覆瓿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有间议                                间议:非议,指责
B.而以其弟子                         淑:教导
C.国家先代旧制                      仍:沿袭,继承
D.劝儒户有田而于财者            羡:羡慕,渴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莫不以道德被民物                      ②诚恐徒见欺
B.①自生民以来未有也                      ②夫晋,何厌
C.①至今百载                                   ②彼奚适也
D.①亦由而滋蔓哉                            ②不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议大夫伯不花侯为州学年久失修破落不堪的现状忧虑焦急,召集当地官吏商议修葺,勉励士民积极参与,最终成功修建州学。
B.先代教育尊圣人孔子为师,注重教化士民、培养贤能;而当代世风衰败,盗贼作乱,作者认为这与人伦教化的缺失紧密关联。
C.作者认为,教育乃“治道之本”,兴办学校不仅要宣扬道德仁义,使士民敬爱君亲,更应当强调经世致用,为国计民生服务。
D.本文叙议结合,多处运用正反对比手法,突出了伯不花侯勤政崇教的形象,阐明了作者的教育思想,显示了士大夫心忧天下的品性。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微孔子师不知所以教弟子不知所以学往古之言行无所折衷而人不知轨范故至孔子而后大中之论定亘古今弥天地。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庙益邃以清,学益隆以严,弦诵蔼然,士气为之一新。
(2)今乃至相率而为盗,庸非典教者失其职耶?
2021-05-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温州市5月普通高中高考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邓卫玉书

【清】郑日奎

阅来谕,其论次仆文,似多假借,不敢当。至谓仆以京华清署,日与诸名公卿负海内文章重望者游,以故风气日上,似有所师承云云,仆捧读之余,不胜悚息。以仆文为佳,固末也;谓有师承,则无之矣。夫长安人物所萃,巨公名流多在焉,则就地正有道,是其地;又仆前官翰林,文学臣也,近虽改部郎,部务亦甚简,与读书论文事不妨,是其时矣;又仆嗜诗文,尝乐得从胜己者游,非专己自是者比,是其人。以是三者,宜乎来谕云云乃尔也。抑知有大不然者乎?仆负性素拙且介,足下所知,雅不乐游尊显者门。或当迁除,朝参后,故例必往谒,不获己,问道已经,得状,赧甚,然不可免也。姑造焉,则必先贿阍者,为婉词求其通。阍者犹不遽达,直曰:方有公事,君且去。约以他日。既不敢强,复不敢违约。如期往,或不;值矣,则下马拱立门外,阍者将刺入,良久,始出报曰:属方倦,少憩也。或曰:甫进餐。或曰:某客谈未竟,君姑俟。乃引至别室中,几席略不备,苟然命坐。良久,口且燥,腹且饥,或疲欲就卧。当此之时,面目不可以告妻子,每愤起欲弃去不顾,度于理又不可,勉俟之。良久,阍者趋前曰:请见矣。急从之入。相见时,尊显者礼殊简贵;坐定,慰劳外,寥寥数语,都不及文章事。然公卿大臣,立功报主,是其职也。固不当仍话措大生计;乃修己治人之方,经时济物之道,略不一进教之,岂我辈未可与言耶?抑尊卑相见之礼,自古而然耶?茶罢,三揖别,如是而已。如是者一且甚,其可再乎?

夫今之负海内文章望者,大半皆居尊显、据要路者也。一旦以闲署郎官骤通其门,而曰余文章求教者也,谁则信者?今既无以阍者欲,初至必姑辞之;再则且箕踞以对:三往,鲜不笑且骂之矣。此虽主人之意必不然,然谒者之难,昔人已叹之,况我辈尚未得入其门,登其堂,奉其色笑,又安测主人意旨所在哉!仆性既拙且介,不工为佞,一旦作此举动,足未进,口未言,面已发赤;即使请益有获,所得几何,所丧已大,是以离群索居,不能坐进于此道,明矣。

且夫文章信有师承,抑师又何常之有乎?韩得于《左》,柳得于《国》,庐陵得于西汉,眉山父子得于《战国策》,固未尝亲炙其人,受其提命者也。昔有问善画马者以何师,答曰:厩马万匹,皆吾师也。是真善得师者今名公卿手笔固所景慕然得其诗若文读而私淑之足矣无已更进而求之古亦当有得。既万无所得,亦可无所失也,若如昌黎所云: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而内以欺于心,则岂郑子所敢出哉?

足下深于古者也,肯进而教之以匡所不逮,亟请得执鞭以从。


【注】①措大:旧时对读书人的贱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胜悚息                 悚息:恐惧叹息。
B.方有公事             属:适值。
C.如期往,或不       值:值得。
D.今既无以阍者欲   厌:满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获己、问道已经,得     孰能讥之乎?
B.方某客谈未竟                       落霞孤鹜齐飞
C.三揖                                 到则披草
D.余文章求教者也                    樊哙侧其盾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中先提出来信者的论点,认为作者在京任职,“日与诸公卿负海内文章重望者游”,因此必有师承,所以提高写作很快,作者也认同这一点。
B.作者指出诸名公卿骄人傲物,根本不能谈论写作之事。求见一次很困难,见到后又非常冷淡,表现了对上层统治集团的不满。
C.在谈到向人聆听、写作的师承问题时,作者主张另辟蹊径,反对摩拟,不要迷信那些有名气的人。
D.这封书信委婉曲折,说理透辟,作者善于用形象的叙述,代替概念化的论说,增加了书信的的文学性和说服力。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是真善得师者今名公卿手笔固所景慕然得其诗若文读而私淑之足矣无已更进而求之古亦当有得。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岂我辈未可与言耶?抑尊卑相见之礼,自古而然耶?
(2)况我辈尚未得入其门,登其堂,奉其色笑,又安测主人意旨所在哉!
2021-04-30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高三调研模拟卷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节用爱民疏

[明]庞泮

臣闻治世莫若爱民,爱民必先节用。盖用不节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欲求善治,不可得也。圣贤明训,陛下所熟闻而躬行心得久矣,奚俟臣言哉?但臣待罪言路,经年无补,偶有所见,岂敢缄默?

近该内宫监太监李兴等奏备弘治五年元宵灯火料物,已德音俞允,下之工部施行。臣尝观其奏词,亦欲减去十分之三,盖非不知无益而妄费也。但谓朝廷故事,特照常例奉行尔。

恭惟皇上去年因灾异修省,凡元宵放灯、端阳射柳之类,悉置不举,非惟节财省费,于国家有益;而凝神气,所以颐圣躬者,亦不少也。上格天意,下慰人心,岂不真为一代盛世事欤?

臣又伏睹圣祖神宗条章诏诰,凡所以爱养民命,撙节民财者,则拳拳不忘;至若无益等事,实所未。或者后世承平日久,偶一时举行,遂以为故事,此虽不遵可也。陛下今年裁之,明年革之,传之后世,亦将以为故事,而永不淫于乐矣。与其以侈费为故事,孰若以节俭?与其以游乐为故事,孰若以优勤之为愈哉?所费钱料,虽曰遽减,亦不下巨万数;一丝一忽,虽非民膏民脂,甚不可以不惜也。

臣又切念东南民力,亦已困竭甚矣。又兼之国家费用浩繁,锱铢必取,动辄差内宫催迫,星火奔驰;或织造缎匹,或印烙木植,前者未来,后者继至,道路喧传,地方愁骇。或苦于供亿之烦,或困于需索之急,纷扰百端,艰难万状。陛下深居九重,特未之见尔。若使见而知之,审而思之,必不能不为之虑忧也!

况今年各处灾伤,比之上年尤甚。地震南京,累日不已;星陨真定,红光烛天。浙江所属府县,并直隶、苏松等处,早潦为灾,生民饥困,本等租赋,尚未能充;奈何又于分外而加扰!当宁,优勤修省之日,未可以为安乐而忽之也。唐太宗有言:朕为小民之主,必欲轻徭薄赋,使之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亦其在中矣。父母斯民之心何如哉!

伏愿皇上悯生民之雕瘵,节财用之横流。今后凡元宵灯火无益等事,一切置而不举;欲举者亦当痛自刻损,毋徒滥为虚糜。差官印烙木植等项,一切禁不行;已行者亦当急为追还,勿令重致骚扰。如浙江等处被灾地方,乞敕该部查理行仰所在有司,急为措置赈恤,仍免其田租,宽其力役,如拯溺救焚,庶克有济。设使缓不及事,小民饥寒迫身,深山僻壤之中,又不知其何所为也,可不虑哉?臣狂妄言,不胜战栗恐惧之至。伏惟皇上曲赐优容少加采纳则非惟臣一身之幸天下生民之幸也缘系节用爱民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选自《庞石壁谏垣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德音俞允 蒙:受
B.实所未 著:明显
C.星火奔驰 星火:流星的光,比喻急速。
D.臣狂妄言 瞽:昏昧,不明事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所熟闻而躬行心得久矣       求人可使报秦
B.特照常例奉行             于是乘其厉声
C.此父母斯民之心何如哉       君亲谓予何
D.一切禁不行             不从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提出了治理国家以爱民为先,爱民就要节用的道理,然后再指出内宫监太监李兴等准备元宵节灯火物料,不知节俭的好处,立论高而针对性强。
B.作者称赞当今皇帝此前停办节日活动,不仅节财省费而且有益身心,也提到前代皇帝的制度诏命中爱民的拳拳之心,为全文的主张树立了正面的榜样。
C.作者陈说东南地区已经困窘,而国家支出沉重,税赋等负担使得地方上非常艰难,并列举多地灾情,然后引用唐太宗的话,点明轻徭薄赋才是皇帝应做之事。
D.作者既称赞皇帝有节俭之心,又直陈朝廷浪费之弊、征收之重,并明确建议所应执行的多项举措。奏章言辞恳切,节俭爱民之心可鉴,符合臣子身份。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伏惟皇上曲赐优容少加采纳则非惟臣一身之幸天下生民之幸也缘系节用爱民事理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与其以侈费为故事,孰若以节俭?
(2)陛下深居九重,特未之见尔。
2021-04-2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申左第五(节选)

刘知几

如谷梁、公羊者,生于异国,长自后来,语地则与鲁产相违,论时则与宣尼不接。安得以传闻之说,与亲见者争先者乎?譬犹近世,汉之太史,晋之著作,撰成国典,时号正书。既而《先贤》《耆旧》……竞造异端,强书它事。夫以传自委巷,而将班、马抗衡;访古老,而与干、孙并列。斯则难矣。彼二传之方《左氏》,亦奚异于此哉?其短一也。

《左氏》述臧哀伯谏桓纳鼎,周内史美其谠言;王子朝告于诸侯,闵马父嘉其辨说。凡如此类,其数实多。斯盖当时发言,形于翰墨;立名不朽,播于他邦。而丘明仍其本语,就加编次。亦犹近代《史记》载乐毅、李斯之文,《汉书》录晁错、贾生之笔。寻其实也,岂是子长稿削,孟坚雌黄所构者哉?观二传所载,有异于此。其录人言也,语乃龃龉,文皆琐碎。夫如是者何哉?盖彼得史官之简书,此传流俗之口说,故使隆促各异,丰俭不同。其短二也。寻《左氏》载诸大夫词令、行人应答,其文典而美,其语博奥,如僖伯谏君观鱼……其所引援,皆据《礼经》之类是也。述远古则委曲血课旺如存,如郯子鲁,言少昊以鸟名官……其事明白,非是厚诬之类是也。征近代则循环可覆。如吕相绝秦,述两国世隙……必料其功用厚薄,指意深浅,谅非经营草创,出自一时,琢磨润色,独成一手。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已也。如二传者,记言载事,失彼菁华;寻源讨本,取诸胸臆。夫自我作故,无所准绳,故理甚迂僻,言多鄙野,比诸《左氏》不可同年。其短三也。

案二传虽以释经为主,其缺漏不可殚论。如《经》云:“楚子麋卒。”而《左传》云:公子围所杀。及公、穀作《传》,重述《经》文,无所发明,依违而已。其短四也。

《汉书》载成方遂诈称戾太子至于阙下隽不疑曰昔卫蒯聩得罪于先君将入国太子辄拒而不纳《春秋》是之。遂命执属吏。霍光由是始重儒学。案隽生所引,乃《公羊》正文。如《论语》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夫子不为也。”何则?父子争国,枭獍为曹,礼法不容,名教同嫉。而《公羊》释义,反以卫辄为贤,是违夫子之教,失圣人之旨,奖进恶徒,疑误后学。其短五也。

……校兹五短,胜负之理,断然可知。

(唐·刘知几《史通》)


【注】①班、马,即班固、司马迁。②干、孙,即干宝、孙盛。干宝,字令升,东晋文学家、史学家。孙盛,字安国,东晋史学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乃龃龉             不协调,差失
B.郯子             访问
C.谅非经营草创       构思
D.无所发明             发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访古老                         闻斯行
B.彼得史官之简书            失强援,不能独完
C.其语博                      扣舷歌之
D.遂命执属吏                  醉则更相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为史论,虽是节选,但考究精核,义例严整,文字简古,议论慷慨,语言简洁扼要却包蕴丰富。
B.《公羊传》与《左传》丰俭不同,《谷梁传》与《左传》文野各异,而且二传重述经文,依违无所发明,有失圣人之旨,殊不可取。
C.刘知几认为,《史记》和《汉书》分别呈现乐毅、晁错等人的作品原文,体现了这两本史书的实录精神,左丘明编著的《左传》也有这一特点。
D.本篇文章通过考量《公羊传》《谷梁传》与《春秋》经旨的契合程度,以经学“理合名教”的标准评价二传,体现了刘知几“以经论史”的治学理念。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汉书》 载 成 方 遂 诈 称 戾 太 子 至 于 阙 下 隽 不 疑 曰 昔 卫 蒯 聩 得 罪于 先 君 将 入 国 太 子 辄 拒 而 不 纳 《春秋》 是 之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二传之方《左氏》,亦奚异于此哉?其短一也。
(2)斯盖当时国史已有成文,丘明但编而次之,配《经》称传而已也。
2021-04-22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嘉善徐君兴黔西橡茧

(清)黄本冀

朝廷设官,凡以为民也。或以利小而不必为,或以官卑而不能为,故设官虽众,有益于民者卒少。然利之大者,往往由纤细而兴,官之尊者,或不能久于其任,欲兴一利,民难遍,以致旋兴而旋废。不若利小则用力不劳,推而行之,易于久远;官卑则身与民近,指而导之,易于率从。要非具大本领负大经济者,不能感孚甚速而流誉于无穷也

若嘉善徐君兴橡茧之利于黔之正安,是真有益民者也。君之阶,一吏目耳。由吏目而上,正从之阶十数级,孰不欲为民兴无穷之利?然利未兴,而害辄随之。即使无害,亦且流弊百出,阻挠万端。非利之不可兴也盖所兴之利非切中民要以好名之心干违道之管故其利差创而不善因而其名亦可暂而不可久

橡茧之利,因土宜橡,故教民种橡;因橡之宜于蚕也,故教民饲蚕。而衣被之利,遂及四方。使必前人九州之土皆可蚕桑之说,谓茨充治桂阳,课民种桑,黔西之土独不可桑乎?是犹强民所难,而非因民之利而利之也。

且橡之为类,见于经典者,曰栩,曰栎,曰柞,曰杼,皆是物也。其材可为薪炭,其芽可代茗饮,其实可供染皂之用,可疗肠胃之疾,可充岁之粮,独未闻其叶可以饲蚕。自徐君兴一利而百利具焉,岂仅遵义橡蚕得与吴越桑丝比价乎?宜其庆流后裔,占籍于黔、楚、浙三省者,皆科名鼎盛。而黔人之食其利者,于百馀年后,犹尸而祝之。既私祀于社,复专请于朝,专祀名宦,报其功。是非具大本领负大经济,其能因一时兴利而能成不朽之令名乎?

君名阶平,字荀令,生平行事,具新化邓君显鹤所撰神道碑铭,不具述。


【注】①橡:栎树的果实。茧:蚕成蛹期前吐丝所做的壳。②正安;县名,属贵州省遵义府。③茨充:人名,光武时举孝廉,教民养蚕得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难遍                                           喻:明白
B.正从之阶十数级                              凡:总共
C.使必前人九州之土皆可蚕桑之说       泥:拘泥
D.可充岁之粮                                     俭:节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益于民者卒少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B.是真有益民者也     季氏将有事颛臾
C.因土宜橡               缙绅而能不易志者
D.报其功                  不赂者赂者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指出朝廷设置官吏的目的是为了管理百姓,并为百姓谋利,但由于种种原因,真正为民谋利的官吏很少。
B.作者认为很多官吏确实想兴利,但是他们许多人都沽名钓誉,所兴之利并不是人民最需要的,所以求得的名声也只是暂时的。
C.徐君在黔西大兴橡茧之利,使得遵义这个地方的橡树养蚕获得的利好超过了江浙一带,当地百姓都很感念徐君的恩德。
D.本文言浅而意深,赞颂了徐君能切中民要而为民兴利,不教民种桑而种橡的政绩,委婉地讽刺了一些以好名之心而扰民害民的官员。
4.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非利之不可兴也盖所兴之利非切中民要以好名之心干违道之管故其利差创而不善因而其名亦可暂而不可久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要非具大本领负大经济者,不能感孚甚速而流誉于无穷也。
(2)是犹强民所难,而非因民之利而利之也。
2021-04-15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弘玄先生自序赞

[明]归有光

赞曰:弘玄先生老而贫,日以著述为事;出无舆从,一童子挟书自随,步履如飞。间以所序生平示予者如此,可以知其志之所存矣。先生国子上舍生倅霍邑、夷陵。今世为官,耻不出进士,不肯为尽力。人亦以非进士待之,虽有志,终不获见。故予复述先生为两州之迹,其志有足悲者。使为进士,岂非世之所称才贤者哉?

初,山西旱饥,命先生赈河东芮、陆、猗三十州县,使一武官辇致银数万两。而怀仁王府禄米久,王使人篡入府,已剖鞘出银。先生使人言曰:“天子怜晋人饥,故空帑藏以活之。今民旦暮死,王奈何取以为己奉?天子闻,王以处?”王大惭惧,完鞘还武官。至,则出银堆排卓上,吏两旁立,称停裹纸,各书其人姓名,一不涉手,以次俵散。民欢呼歌舞,晋人以苏。敕下行省,有羊酒文绮赐。

王府在霍城中,宗室常数百人来索禄米。乘垣骑危,呼曰:“今日不得米,饥死矣。”先生之言,气和而刚。诸仪宾或曰:“判官言是也。盍少去,待司符下,给我米矣。”宗室皆曰“然”,相牵携而去。霍有荒田三千余顷,岁责逋赋里甲。先生发庾栗千石,予里甲代耕,岁大熟,收麦数千。监司诟之曰;“若何等官也,遂自擅命发廪耶?”然而钩考籍记甚明,不能加罪也。至今霍无逋赋,且人得私其赢以为利焉。

夷陵三四月多火灾。火发,有类若乌者,群飞街火至他屋,处处皆焚。先生夜梦一人,白袍乌巾,翘右足,旁有一人言曰:“此白将军也。”旦日,民列状请建火神庙。先生曰:“吾夜梦,乃秦武安君耳。”先是,州有四绰楔,通衢四出,皆已燔。先生建三重楼,设钟簴楼中,为武安君像祀之,火患遂息。楼上望西陵石鼻天柱诸山层峦叠𪩘如翠屏李太白所谓亚山夹青天者可以凭槛得之而飞帆荡浆出没于莲沱漩岛之间极荆楚之胜观矣。秭归治楚台山上。久雨,水坏石土,危域欲坠,议欲迁州。先生时摄守,为之刊山麓,决沮洳波沟纵横而出之水,工费而人不,州遂不迁。

《白将军楼》《归州街渠记》,皆先生自为文。

(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改)


[注]①弘玄先生:姓秦,名云,字起和,曾任霍州判官、夷陵州判。②上舍生:太学生的一种,可以不用通过科举考试进入职场。③仪宾:明代称亲王、郡王的女婿。④绰楔:官署牌坊。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无舆从   舆从:车马随从
B.而怀仁王府禄米久   逋:拖欠
C.天子闻,王何以处   即:即使
D.工费而人不   疲:懈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先生国子上舍生停霍邑、夷陵   口语遇遭此祸
B.有羊酒文绮   予犹记周公被逮
C.先生之言   况吾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为武安君像祀之   到则披草坐,倾壶而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玄先生因非进士出身而入仕,只是担任了副官,不被人重视,因此他的志向有值得悲叹的地方。作者认为假如弘玄先生是进士,世人就会称赞他有才华、有贤德。
B.怀仁王挪赈灾银两为俸禄,弘玄先生据理力争,使其又惭愧又害怕;面对索要禄米的宗室,弘玄先生语气平和刚强,宗案最终离开,显现弘玄先生不畏强权的魄力。
C.因鸟衔火到处焚烧,夷陵三四月间多火灾。百姓深受其苦,于是上书请求修建火神庙。弘玄先生梦到白起将军后,建楼造像来祭祀他,火患就此停息。
D.发放赈灾银两,公开透明;处置荒田,考核登记十分清楚,尽管擅发官仓,却不能加他罪名;治理秭归水患,保得州城不迁;这些都体现了弘玄先生的担当。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楼 上 望 西 陵 石 鼻 天 柱 诸 山 层 峦 叠 𪩘 如 翠 屏 李 太 白 所 谓 巫 山 夹 青 天 者 可 以凭 槛 得 之 而 飞 帆 荡 桨 出 没 于 莲 沱 漩 岛 之 间 极 荆 楚 之 胜 观 矣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怜晋人饥,故空帑藏以活之。
(2)先生发庾粟千石,予里甲代耕,岁大熟,收麦数千。
2021-04-10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2020-2021学年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