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广德元年秋七月,吐蕃入大震关,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城,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置朔方等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成卒,开屯田,军城戍逻,万里相望。及安禄山反,边兵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

吐藩之初入寇也,边将告急,程元振皆不以闻。冬十月,吐藩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过邠州,上始闻之。寇奉天、武功,京师震骇。诏以雍王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以御之。子仪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骑而行至咸阳吐藩帅吐谷浑等族二十余万众弥漫数十里已自司竹因渡渭循山而东子仪使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入奏,请益兵,程元振遏之,竟不召见。上方治兵,而吐藩已渡便桥,仓猝不知所为。出幸陕州,官吏藏窜,六军逃散。郭子仪闻之,遽自咸阳归长安,比至,车驾已去。上才出苑门,渡浐水,射生将王献忠拥四百骑叛还长安,胁丰王李珙等十王西迎吐藩。遇子仪于开远门内,子仪叱之,献忠下马,谓子仪曰:今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耳。子仪未应。珙越次言曰:公何不言!子仪责让之,以兵援送行在。上至陕,百官稍有至者。郭子仪引三十骑自御宿川循山而东。过蓝田,得兵近千人。于仪与王延昌谋曰:清兵至商州,官吏必逃匿而人乱。使延昌自直径入商州抚谕之。诸将方纵兵暴掠,闻子仪至,皆大喜听命。子仪乃泣谕将士以共雪国耻,取长安,皆感激受约来。

(《通鉴纪事本末·吐蕃入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子仪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骑而行/至咸阳/吐蕃帅吐谷浑等族二十余万众弥漫/数十里/已自司竹园渡渭/循山而东/
B.子仪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至是召募/得二士骑而行/至咸阳/吐蕃帅吐谷浑等族二十余万众/弥漫数十里/已自司竹园渡渭/循山而东/
C.子仪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骑/而行至咸阳/吐蕃帅吐谷深等族二十余万众弥漫/数十里/已自司竹园渡渭/循山而东/
D.子仪闲废/日久部曲离散/至是召募/得二十骑/而行至咸阳/吐蕃帅吐谷浑等族二十余万众/弥漫数十里/已自司竹园渡渭/循山而东/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战国、秦、汉时称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也可以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B.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开。文中借指沦陷为异族统治。
C.幸陕州,文中指皇帝逃到陕州。在我国封建时代,皇帝亲临某处叫作“幸某处”。
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社”,土神,“稷”,谷神,后借指帝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禄山造反,守卫西北地区的精锐部队调入内地支援官军,胡虏趁机进行蚕食,数年间,西北几十州相继被胡虏占据。
B.吐藩刚刚入侵时,边将就向朝廷告急,但程元振充耳不闻:后来郭子仪请求援兵又被程元振阻止,致使京城沦陷。
C.王献忠胁迫丰王等人迎接吐蕃,遇到郭子仪,王献忠想废君主,被郭仪拒绝,郭子仪让士兵护送诸王到皇帝所在的地方。
D.郭子仪认为败军到了商州会引起混乱,派王延昌去安抚,将士们听说郭子仪到了,都愿意听命,郭子仪激励将士们为国雪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吐蕃寇泾州,刺史高晖以城降之,遂为之乡导,引吐蕃深入。
(2)郭子仪闻之,遽自咸阳归长安,比至,车驾已去。
5.唐朝从武德年间以来,是如何加强西北地区统治的?请简要回答。
2022-05-03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三模(4月调研)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产业。尝犯法配隶镇兵,以骁勇累迁裨校。朗州众乱,推衙将刘言为留后,言以行逢为都指挥使。行逢以众情表于璟,请授言节钺,璟不从。召言入金陵,言惧,遣副使王进逵、行军何景真与行逢帅舟师袭破潭州,行逢等据其城。言遣使上言周祖长沙兵乱,焚烧公府,请移治朗州。周祖即以言为朗帅,王进逵为潭帅,行逢为潭州行军司马、集州刺史。未几,进逵寇朗州,害刘言。周祖即以进逵为朗州节度,以行逢领鄂州节度、知潭州军府事。

显德中,世宗将用师淮甸,诏朗州王进逵出师入鄂州界,进逵遣裨将潘叔嗣领兵五千为先锋行及鄂州界叔嗣及回戈袭进逵进逵闻之倍道先入武陵。叔嗣攻其城,进逵败走,为叔嗣所杀,迎行逢为节度。行逢至,即斩叔嗣以徇。世宗乃授行逢郎州大都督、武平军节度、制置武安静江等州军事兼侍中,尽有湖南之地。

行逢在镇,尽心为治,辟署官属,必取廉介之士。有女婿求补吏,不许,返给以耒耜,语之曰:吏所以治民也,汝才不能任职,岂敢私汝以禄邪姑归垦田以自活。其公正多此类。条教简约,民皆悦之。然性多猜忌,左右少有忤意者必置于法,麾下之人重足累息。有何景山者,为王进逵记室,常狎侮行逢。及行逢为帅,署景山益阳令,数月,缚投于江。又馆驿巡官邓洵美与翰林学士李昉同年进士,会昉使行逢,召至传舍,与话终日。行逢疑其泄己阴事,黜为易俗场官,潜遣杀之,由是士流不附。

妻潘氏,行逢为帅,不为屈,不入府署,躬率奴仆耕织以自给,赋调必先期输送。行逢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

建隆三年十月,行逢,追封汝南郡王。

(选自《宋史·周行逢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进逵遣裨将潘叔嗣领兵/五千为先锋/行及鄂州界/叔嗣乃回戈袭进逵/进逵闻之倍道/先入武陵
B.进逵遣裨将潘叔嗣/领兵五千为先锋/行及鄂州界/叔嗣乃回戈袭进逵/进逵闻之/倍道先入武陵
C.进逵遣/裨将潘叔嗣领兵五千为先锋/行及鄂州界/叔嗣乃回戈袭进逵/进逵闻之/倍道先入武陵
D.进逵遣裨将潘叔嗣领兵五千为先锋/行及鄂州界/叔嗣乃回戈袭进逵/进逵闻之/倍道先入武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领,兼任。一般是本职之外兼任较低官职。
B.刺史,“刺”为“检核问事”之意,“史”为“御史”之意;秦时中央设置,目的是监察百官,维护皇权,澄清吏治。文中即此意。
C.建隆,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古代用帝王年号来纪年,是纪年法的一种。
D.卒,死亡。古代一般指大夫死亡,后来成为死亡的代称。
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行逢少年品行不端,不务正业。他年少时游手好闲,不愿从事生产,曾因犯法而被充入镇兵营。
B.周行逢骁勇善战,屡次升迁。他协助攻破潭州并占据潭州城,后又掌管朗州,从一员镇兵逐步升迁到湖南主政。
C.周行逢主政富有个性,深得民心。他主政时期,招收属官,一定要品行廉洁正直之士;施政法律条文简约,百姓都觉得很好。
D.周行逢为人性格多疑,心狠手辣。因何景山曾经轻视侮慢过自己,就把何景山沉江;仅仅是怀疑李昉泄露自己的私事,就对李昉痛下杀手。
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吏所以治民也,汝才不能任职,岂敢私汝以禄邪?
(2)会昉使行逢,召至传舍,与话终日。
5.结合文意分析周行逢妻子潘氏的性格特点。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礼部尚书杨玄感,骁勇,便骑射,好读书,喜宾客,海内知名之士多与之游。玄感见朝政日紊,而帝多猜忌,内不自安,乃与诸弟潜谋作乱。帝方事征伐,玄感自言:“世荷国恩,愿为将领。”帝喜曰:“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固不虚也。”

帝伐高丽,命玄感于黎阳督运,遂与虎贲郎将王仲伯等谋,故逗遛漕运,不时进发,欲令渡辽诸军乏食;帝遣使者促之,玄感扬言水路多盗,不可前后而发。时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以舟师自东莱将入海趣平壤,玄感遣家奴伪为使者从东方来,诈称护儿反。六月,乙巳,玄感入黎阳,以讨护儿为名,各令发兵会于仓所。郡县官有干用者,玄感皆以运粮追集之,以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玄感选运夫少壮者得五千余人,丹阳、宣城篙梢三千余人,刑三牲誓众,且谕之曰:“主上无道,不以百姓为念,天下骚扰,死辽东者以万计。今与崐君等起兵以救兆民之弊,何如?”众皆踊跃称万岁,乃勒兵部分,唐祎自玄感所逃归河内。

玄感送引兵向洛阳,遣杨玄挺将骁勇千人为前锋,先取河内。唐祎据城拒守,玄挺无所获。祎又使人告东都越王侗与樊子盖等勒兵为备。修武民相帅守临清关,玄感不得度,乃于涿郡南渡河,从之者如市。使弟积善将兵三千自偃师南缘洛水西入,玄挺自白司马坂逾邙山南入,玄感将三千余人随其后,相去十里许,自称大军。东都遣河南赞治裴弘策将八千人拒玄挺。弘策出至白司马坂一战败走弃铠仗者太半玄挺亦不追弘策退三四里收散兵复结陈以待之 玄挺徐至,坐息良久,忽起击之,弘策又败,如是五战。丙辰,玄挺直抵太阳门,弘策将十余骑驰入宫城,自余无一人返者,皆归于玄感。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弘策出/至白司马坂/一战败走/弃铠仗者太半/玄挺亦不追/弘策退三四里/收散兵/复结陈以待之/
B.弘策出/至白司马坂/一战败走/弃铠仗者太半/玄挺亦不追/弘策退三四里/收散兵复结陈/以待之/
C.弘策出/至白司马坂/一战败走弃铠仗者/太半/玄挺亦不追/弘策退三四里/收散兵/复结除以待之/
D.弘策出/至白司马坂/一战败走弃铠仗者/太半/玄挺亦不追/弘策退三四里/收散兵复结陈/以待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北魏始置,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贡举等政务。
B.将门,指世代为将的人家,即将帅家门。用来比喻父辈有才能,子孙也身手不凡。
C.遭运,中国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D.三牲,是指古代祭祀用的羊、猪和鸡供品,古代祭天地、宗庙时有杀三牲习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玄感发现皇帝对他很猜忌,就下定决心和弟弟们谋划反叛,于是主动请求担任征伐的将领,而皇帝一点也没察觉,竟然还称赞他。
B.杨玄感为实现在征伐途中起兵反叛,先故意不按时发运军资,当皇上催促发运军资时,又因水路有很多盗贼而延误了时机,最终未能按时发运军资。
C.杨玄感率兵向洛阳进发时,曾被杨玄感任命为怀州刺史的唐祎率部众凭借城池据险坚守,并通知留守东都的越王杨侗和樊子盖率军前来防备。
D.杨玄挺与表弘策虽交战多次,但裴弘策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只带着十余名骑兵驰马逃入宫城,此外再没有一人逃回,全部归降了杨玄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郡县官有干用者,玄感皆以运粮追集之。
(2)玄感不得度,乃于涿郡南渡河,从之者如市。
5.杨玄感起兵时是怎样来说服大家的?请简要陈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