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先生名鼐,姬传,一字梦谷,世为桐城姚氏,端恪公文然元孙也。少家贫,体羸多病而嗜学。四库馆开,刘文正公、朱竹君学士咸荐先生,遂为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书成,当议迁官。文正以御史荐,记名矣。会文正,先生乃乞养归。

归里后,主梅花、钟山、紫阳、敬敷诸讲席,凡四十年。所至,士以得及门为幸。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皆亲服。纪文达撰《四库书目录》,颇诋宋儒,先生直斥其妄。先生貌清臞,神采秀越,澹荣利,有超世之志。王兰泉称其蔼然孝弟,有儒者气象,而文名尤重天下。礼恭亲王薨,遗教必得姚某为家传。自望溪方氏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推文家正轨,刘海峰继之。论者谓:“望溪之文质恒以理胜海峰以才胜学或不及先生则理与文兼至。”三君皆籍桐城,故世或称“桐城派”。

(节选自《清先正事略选·卷一》)

材料二:

安庆府治,始于南宋嘉定年,黄勉斋先生之所营建。此府学之兴,亦必始勉斋矣。恭维我列圣御宇,以朱氏之学训士,而勉斋,朱子之高弟也。其守此郡,以朱子之学教于一方。虽当时支撑江、淮,戎马之间,不竟其志事,而其意可思也。

昔当朱子时,有象山、永嘉之学,杂出而争鸣。至明而阳明之说,本乎象山,其人皆有卓出超绝之姿,而不免贤智者之过。及其徒沿而甚之,乃有猖狂妄行,为世道之大患者,夫乃知朱子之教之为善也。近时阳明之焰熄,而异道又兴。学者稍有志于勤学法古之美,则相率而竞于考证训诂之途,自名汉学,穿凿琐屑,驳难猥杂。其行曾不能望见象山、阳明之伦,其识解更卑于永嘉,而辄敢上诋朱氏之学,非今日之患哉?

安庆府学,历代屡有损坏修复。今某来抚此土,又值其年久功敝,乃合官民计量,出财而修之。自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毕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门庑阶砌及旁附祠,靡不整饬。吏民请志其事,余幸当海宇清晏、庠序大兴之日,临勉斋之旧治。余仰企勉斋道德,而渺不可追,惟近推圣天子崇教之心,而远循朱子勉斋之旧训。愿诸生入是学者,一遵程朱之法,以是为学,毋迁异说。至其修建兴革之细碎者,则不足载云。

(节选自姚鼐《安庆府重修儒学记》)

【注】①望溪、海峰分别是清代文学家方苞、刘大櫆的号,震川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号。②象山:陆九渊,因其讲学于象山书院(今江西贵溪西南),被称为“象山先生”,创立“心学”,与朱熹“理学”相异。永嘉:即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成鼎足之势的学术思想流派。③阳明: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明代思想家。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望溪之文A质恒B以理胜C海峰D以才胜E学F或不及G先生H则理与文兼至。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有名有字,一般来说,名是他人称呼时用,字自称用,也供同辈或长辈称用。
B.薨,指人病逝,用于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还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皇子公主等。
C.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文风不重堆砌辞藻,力求“清真雅正”。
D.庸,表示反问语气,与《师说》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的“庸”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鼐幼年时家贫,自己体弱多病,但十分好学;四库馆开设后,他被举荐为纂修官。
B.当时的评论者认为,刘海峰的文章则以才华见长,但他在学识上可能比不上姚鼐。
C.安庆府学由朱熹的得意弟子黄勉斋所建。他作为郡守忙于军政事务,最终无法实现以朱子之学教化一方的志向。
D.姚鼐认为,陆九渊、王阳明等人都有卓越的才能,但仍然不免犯下贤智之人的过错,他们的学徒甚至给世间带来祸患。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兰泉称其蔼然孝弟,有儒者气象,而文名尤重天下。
(2)愿诸生入是学者,一遵程朱之法,以是为学,毋迁异说。
5.姚鼐修缮安庆府学的背景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2023-10-28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

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痛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诗闻行在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

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客有以《按乐图》示维者,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对曲果然。

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为、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请舍宅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王维》)

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岁知        属:连缀,接连
B.同九公主第     诣:到
C.召梨园诸工合乐        悉:尽、全
D.后请舍宅以为寺     表:列表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年少多才,深得岐王器重,在参加科举考试前,岐王建议他把好作品送给九公主。
B.九公主原先就很熟悉《郁轮袍》,但她一直以为是古人之作,现在才知是王维的作品。
C.安史之乱中,王维被安禄山叛军所擒,被逼吃下了失声之药,后到洛阳任原来的职务。
D.有宾客拿了《按乐图》给王维看,王维说图中所画的应是《霓裳》第三叠最初的节奏。
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   
(2)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   
4.请简要概括文中王维的形象特点。   
2023-10-1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伏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袭沿。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至甫,浑涵汪芒,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甫A又B善C陈D时E事F律G切H精I深J至K千L言M不N少0衰P世Q号R诗S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奇之”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其用法与《沁园春·长沙》“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是一样的。
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相同。
C.“未有如子美者”的“如”可理解为“比得上”,与《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不同。
D.“《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是杜审言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之地漂泊。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之后困居长安。
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大力赞扬自己。
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为受他的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严武因为和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他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
(2)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
5.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该受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王斗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世主,岂可胜道哉!

(选自《史记·孟轲荀卿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三》)

材料三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

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唯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驎騄耳,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稷下,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这里指稷下学宫,当时汇集了天下贤士如孟轲、淳于髡、荀子、王斗等。②騄耳:良马名,周穆王八骏之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B.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C.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D.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淳于髡等人著书立说“以干世主”的“干”即“干仕”,是战国时谋臣策士的一种通常的做法,意为“干预朝政”。
B.谒者,官名,原为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后泛指传达、通报的奴仆。材料三中“谒者”就是齐宣王传达近侍。
C.“尺縠”为古代一种丝织品,做帽子的布料,质地轻薄纤细。文中用“尺縠”类比,说明齐宣王所爱非当。
D.便辟亦作“便嬖”,指阿谀逢迎受君主宠爱的近臣。材料三中“左右便辟”和《齐桓晋文之事》中“便嬖不足使令于前”的“便嬖”是同一类人。
3.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直言进谏,或著书立说,稷下先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以干世主”,是齐国强大的原因之一。
B.齐王听了淳于髡的劝谏,就下令停止出兵,因为一旦发兵攻打魏国,秦楚两国就会坐收“田父”之利。
C.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安定周朝王室内乱,所以周天子赐给封地,承认他为诸侯领袖,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D.从亲自迎接王斗、向王斗道歉、听从谏言休养将士等行为,可以看出齐宣王是个爱惜人才、愿听谏言的明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
(2)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
5.稷下学宫的先生勇于谏言,针砭时弊,但彼此的论说之术又各有不同。请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淳于髡与王斗论说的不同之处。
2023-06-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传(节选)

[东汉]班固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诵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娃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

(选自《汉书》)

1.不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因犯罪被处死
B.霍光其奏,免武官                       寝:睡觉
C.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             故事:过去的典章制度
D.子前坐事死,上                       闵:同“悯”,同情,怜惜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D.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B.朔望:古代对农历一个月中某些特殊的日子有特定的名称。农历每月第一日叫“朔”,十五日叫“望”,十六日为“既望”,最后一天为“晦”。
C.祭酒:本为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后成为学官名,较为有名的有博士祭酒、国子祭酒等。文中指祭祀。
D.左右:古代指在旁侍候的人,近侍。或者在书信中称对方,不直称其人,仅称他的左右以示尊敬。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是霍光把廷尉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容、尊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了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5.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2)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023-05-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强化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侯、秦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乡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乙)

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对曰:夫君子能勤小物,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又弗备,曰‘不敢兴难’,无乃不可乎!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狂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则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桓子曰:无故索地,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B.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C.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D.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按周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甲乙两文中的“秦伯”和“智伯”的“伯”意义相同,都是爵位。
B.邑,会意字,上表疆域下表人口,泛指城镇。“万家之邑”属于规模较大的邑。
C.大夫,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依次设卿、大夫、士,大夫有封地。
D.《周书》,《尚书》的组成部分。《尚书》与《诗》《礼》《易》《春秋》合称“五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郑国危在旦夕,而烛之武的牢骚却引出了郑文公的自责,使故事富于变化。
B.甲乙两文都是优秀的历史散文片段,都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塑造人物形象,既突出人物形象,又不失历史真实。
C.乙文中智伯治理国家,与韩康子、魏桓子饮宴,智伯行事不得体;智国听说此事,就来劝告,智伯不采纳他的意见。
D.乙文中司马光认为智伯灭亡是因为他的才胜过了德,治国治家的人,既要懂得才与德的先后,又要担心失去人才的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
5.甲乙两文都有进行言语上的辩说劝告,相比于乙文的不采纳,甲文的烛之武成功劝退了秦师,试分析烛之武打动秦穆公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

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殚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服阕,起故官。

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榜掠。血肉狼藉,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

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

爵之初入狱也,帝令东厂伺爵言动,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谴。先后系七年,日与怡、魁切削讲论,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

(节选自《明史·杨爵传》)

【注】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B.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C.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D.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即除去丧礼之服,称为服阕。
B.“帝意不测”的“不测”意思是难以揣测,与《过秦论》中“临不测之渊”中的“不测”含义相同。
C.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最高长官是工部尚书。
D.“比三人至”的“比”意思是等到,与《项脊轩志》中“比去,以手阖门”中的“比”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爵出身贫寒,读书年龄较晚,没有蜡烛照明就烧柴代替。他发奋学习,跟随同郡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闻名。
B.杨爵陈述在湖广见到的百姓悲惨生活的景象,来表达礼仪并非为政之要的意见,得到皇帝认可。
C.杨爵因为上书劝谏被投入监狱,遭到严刑拷打。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便不准杨爵的家人给杨爵送饭,杨爵几乎死去。
D.杨爵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获释才十天,校尉又来逮捕他,杨爵知道自己不久还会被释放,也就没有认真安排家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
(2)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
5.杨爵为官颇有作为,即使在狱七年,也未失意沉沦,请概括他在狱中的作为。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绍兴六年十二月,左司谏陈公辅请禁程氏学,从之。先是,崇宁以来,禁锢元祐学术。帝渡江,复尊尚程颐之学。至是,公辅上疏,言其弊害。七年五月,胡安国闻陈公辅请禁程颐之学,乃上疏曰:孔、孟之道不传久矣,自颐兄弟始发明之,然后知其可学而至。今使学者师孔、孟而禁从颐学,是入室而不由户也。夫颐于《易》,因理以明象,而知体用之一原,于《春秋》,见于行事,而知圣人之大用。诸经、《语》《孟》,皆发其旨,而知其入德之方,则狂言怪语,岂其文哉?孝弟显于家,忠诚动于乡,非其道义,一介不以取予,则高视阔步,岂其行哉?自嘉祐以来,西都有邵雍、程颢及其弟颐,关中有张载,皆以道德名世,著书立言,公卿大夫所钦慕而师尊之。及王安石、蔡京等曲加排抑,故其道不行。愿下礼官,讨论故事,加之封爵,载在祀典。疏入,公辅论安国学术颇僻,安国遂辞召命。

孝宗淳熙十五年六月,除朱熹为兵部郎官。先是,熹以周必大荐为江西提刑,入奏事,或要于路曰:正心,诚意之论,上所厌闻,慎勿复言。熹曰: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及入对,上迎谓之曰:久不见卿,卿亦老矣。渐东之事,朕自知之。今当处卿以清要,不复以州县烦脚。奖谕甚渥,遂除兵部郎官。熹以足疾乞祠。兵部侍郎林栗与熹论《易》《西铭》不合,遂论熹本无学术,徒窃张载、程颐之绪馀,为浮诞宗主,谓之道学,妄自推尊。所至辄携门生数十人习为春秋战国之态妄希孔孟历聘之风绳以治世之法则乱人之首也。今采其虚名,俾之入奏,将置朝列,以次收用。而熹闻命之初,迁延道途,邀索高价,门徒迭为游说,政府许以风闻,然后入门。既经陛对,得旨除郎,而辄怀不满,傲睨累日,不肯供职。是岂程颐、张载之学教之然也。望将熹停罢,以为事君无礼者之戒。帝谓栗言过当,而大臣畏栗之强,莫敢深论,乃命熹依旧江西提刑。

宁宗庆元十二月,削秘阁修摆朱焘官。

嘉定十三年,追谥程颐曰正。理宗宝庆三年春正月,诏赠熹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二年九月,改封朱熹徽国公。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至辄携门生\数十人习为春秋战国之态\妄希孔孟历聘之风绳以治世之法\则乱人之首也
B.所至辄携门生数十人\习为春秋战国之态\妄希孔孟历聘之风绳以治世之法\则乱人之首也
C.所至辄携门生\数十人习为春秋战国之态\妄希孔孟历聘之风绳以治世\之法则乱人之首也
D.所至辄携门生数十人\习为春秋战国之态\妄希孔孟历聘之风\绳以治世\之法则乱人之首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司谏,门下省左司谏省称。掌管规谏讽谕,官阶七品。明代以后所司之职及品阶多有变化。
B.“发其微旨”的“微”是精深微妙的意思,与“祸患常积于忽微”中的“微”字含义相同。
C.“讨论故事”中的“故事”是旧例、先例,现在已演变成双音节词,词义转移了。
D.正月,别称月、开岁、端月等。“隙”即“隙皆”,是二十八宿之二的营宿、壁宿,《离骚》诗句“摄提贞于孟陬兮”中的“隙”也是正月,诗人自称降生于寅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高宗时期,左司谏陈公辅请求禁止程颐之学,胡安国得闻此事后,呈递奏疏,条分缕析,以期君主不被谗谣之语蒙蔽。
B.宋孝宗时期,朱熹由周必大举荐出任江西提刑一职,刚正不阿,秉道直行,有人劝其明哲保身,朱熹断然拒绝。
C.宋孝宗免去朱熹浙东提刑一职,改授兵部郎官,朱熹以腿脚有病自请退职,后兵部侍郎林栗因与朱熹言论不合而构陷于殿前,孝宗于是免去朱熹一应职务。
D.程朱道学在宋朝历经推崇贬黜,二程、朱熹等人也多有浮沉;期间有人因个人恩怨而被中伤,有人因论道不一而遭诋毁,但终能诚心如一,体现中国传统士子的德行操守。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今使学者师孔、孟而禁从颐学,是入室而不由户也。
5.请根据胡安国的分析,推断出陈公辅奏疏以及皇帝诏书的内容。
2023-03-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性重厚方正,动遵礼法。父岳,后唐太常卿。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清泰中,为左拾遗。以母老乞归就养,改监察御史。晋初,入为主客员外郎。少帝开封尹,奏为巡官,命典文翰。少帝即位,拜刑部郎中,赐金紫。初,岳仕后唐,尝居内署,至是温叟复居斯任,时人荣之。

周初,迁礼部侍郎,知贡举,得进士十六人。有谮于帝者,帝怒,黜十二人,左迁太子詹事。温叟实无私,后数年,其被黜者相继登第。建隆元年,拜御史中丞。丁内艰,退居西洛,旋复本官。三年,兼判吏部铨。一日晩归,由阙前,太祖方与中黄门数人偶登明德门西阙。前驺者潜知之,以白温叟,温叟令传呼如常过阙。翌日请对,具言:“人主非时登楼,则近侍咸望恩宥,辇下诸军亦希赏给。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太祖善之。

宪府旧例,月赏公用茶,中丞受钱一万,公用不足则以赃罚物充,温叟恶其名不取。开宝四年被疾,太祖知其贫,就赐器币,数月卒,年六十三。太宗在晋邸,闻其清介,遣吏遗钱五百千,温叟受之,贮厅西舍中,令府吏封署而去。明年重午,又送角黍、执扇,所遣吏即送钱者,视西舍封识宛然,还以白太宗。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命吏辇归邸。是秋,太宗侍宴后苑,因论当世名节士,具道温叟前事,太祖再三赏叹。

雍熙初,子炤罢徐州观察推官待选,以贫诣登闻求注官。及引对,太宗问谁氏子,炤以温叟对。太宗愀然,召宰相语其事,且言当今大臣罕有其比。因问:“炤当得何官?”宰相言:“免选以为厚恩。”帝曰:“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擢炤太子右赞善大夫。温叟子炳、烨并进士及第

(选自《宋史·刘温叟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B.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C.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D.太宗曰\我钱尚不用\况他人乎\昔日纳之\是不欲拒我也\今周岁不启封\其苦节愈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乞归,请求辞职回乡,请求交给。表示此类意义的词还有“乞归养”“乞骸骨”“致仕”“致政”“休政”等。
B.领,有兼任之意。古代表示兼职、代理官职的同义词有“权”“兼”“摄”“迁”“署”等。
C.丁内艰,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按照中国古代的制度,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如若死去都需要回家居丧。
D.进士及第,科举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温叟为人厚重方正,遵循礼法。他在任御史中丞时,因为母亲去世,退居西洛,守丧完毕后恢复本官。他先后担任过左拾遗、刑部郎中、御史中丞等官职。
B.刘温叟清廉传家,受到嘉奖。他的儿子被罢官待选,因家贫到朝廷请求审查劳绩,皇帝因其父亲的名誉而重新任用他。最终,其子炤被提拔为太子右赞善大夫。
C.刘温叟清正廉洁,抵制腐败。御史府的规矩,每月赏给公用茶,御史中丞得钱一万,公用不足可以用追赃处罚的财物补充,刘温叟厌恶脏罚之名,因而不取用。
D.刘温叟正直无私,唯才是举。他负责科举时,被人诬陷,皇帝怒将其录取进士中的十二人废黜,他也因此被贬为太子詹事,从此以后被罢黜的人再不得录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登楼也。
(2)其父有清操,录其子登朝,庶足示劝。
10 .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

臣闻利或生害,害亦生利。国家有天下,园囿八荒,而万机百揆之中,最难消息者,唯吐蕃与默啜耳。今吐蕃请和,默啜受命,是将大利中国。若图之不审,则害亦随之;如防害有方,则利亦随之。

今钦陵所论,唯分裂十姓地界,抽去四镇兵防,此是钦陵切论者。若以为可允,则当分明断决之;若以为不可允,则当设策以羁縻之。终不可直拒绝以阻其意,使兴边患也。

臣窃料此事,关陇动静之机,岂可轻举措哉?使彼和望未绝,则其恶意亦不得顿生。请借人事为比:设如人家遭盗,一则攻其内室,一则其外落,主人必不先于外寇而忧在内室矣。何则?以内患近而外患远也。今国之外患者,十姓四镇是也;内患者,甘、凉、瓜、肃是也。关陇之人,久事屯戍,向三十年,力用竭矣。脱甘、凉有不虞,岂堪广调发耶?臣实病之。不知朝廷以为何如。夫善为国者,当先料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

今议事者,舍近患而靡恤,务远患而是贪。臣愚驽,罔识厥策。必以四镇殷重,事不可依,何不言事以答之?如钦陵云,四镇诸部与蕃界接,惧汉密近兰鄯,此为汉患,实在兹辈,斯亦国家之所要者。今宜报钦陵云:国家非吝四镇,本置此以扼蕃国之尾,分蕃国之力,使不得并兵东侵。今顿委之于蕃,恐蕃力强,易为东扰。必实无东意则宜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当以与蕃如此足塞钦陵口而和事未全绝。如后小有乖,则曲在彼。兼西边诸国,附岁久,论其情义,岂吐蕃同日而言?今未知其利害,未审其情实,迳有分裂,亦恐伤诸国之意,非制驭之。待筹损益,知其利便,续以有报。如此,则亦和未为绝,更使彼蕃悬情上国,是亦诱人之方。伏愿省择,使无遗算,以惠百姓也。

(唐·郭震《论去四镇兵疏》)

(二)

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帝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


【注】①默啜:唐时东突厥可汗。②钦陵:唐朝时期吐蕃将领,政治家、军事家。③四镇:指唐时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有天下            奄:覆盖,包括。
B.一则其外落            寇:侵犯。
C.附岁久                  款:缓慢。
D.非制驭之               算:策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是将大利中国            ②当其欣所遇
B.①今顿委之于蕃            入前为寿
C.①岂吐蕃同日而言        ②夫六国秦皆诸侯
D.①觇虏情                      坐法华西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在国家形势开始向好的背景下,更应该审慎行事,警惕因大意而产生祸患。并指出若对吐蕃和东突厥之事处置不当,可能使利害形势发生逆转。
B.吐蕃大将钦陵要求朝廷从西域四镇撤出守军,并求取十姓地界。对此,朝廷犹豫不决。郭震认为,四镇具有“分蕃国之力”的战略价值,绝不可以轻易放弃。
C.郭震既善于分析双方形势,又善于分析对方心理,他提出的交换条件切中要害,实为缓兵之计,这样既可以让后辈小人乖顺,也可以避免伤害西边诸国之心。
D.从两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唐蕃双方的博弈不仅限于战场对决,还有外交中政治智慧的较量。若外交策略得当,亦可瓦解对方阵营,削弱对方力量,收到奇效。
4.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必实无东意则宜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当以与蕃如此足塞钦陵口而和事未全绝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脱甘、凉有不虞,岂堪广调发耶?臣实病之。
(2)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2022-05-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二中等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