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4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尧雄,字休武,上党长子人也。祖暄,魏司农卿。父荣,员外侍郎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永安中,宣威将军、给事中、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仍为都督,从叱列延讨刘灵助,平之,拜镇东将军、燕州刺史,封城平县伯,邑五百户。义旗初建,雄随尔朱兆败于广阿,遂率所部据定州以归高祖。时雄从兄杰,尔朱兆用为沧州刺史,至瀛州,知兆败,亦遣使归降。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于时禁网疏阔,官司相与聚敛,唯雄义然后取,复能接下以宽恩,甚为吏民所怀附。梁将李洪芝王当伯袭破平乡城侵扰州境。雄设伏要击,生擒洪芝、当伯等,俘获甚众。梁司州刺史陈庆之复率众逼州城,雄出与战,身被二创,壮气益厉,庆之败,弃辎重走。

后庆之复围南荆州,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因其空虚,攻之必克,彼若闻难,荆围自解,此所谓机不可失也。”遂率众攻之,庆之果弃荆州来。未至,雄陷其城,擒梁镇将苟元广,兵二千人。梁以元庆和为魏王,侵扰南城。雄率众讨之,大破庆和于南顿。寻与行台侯景破梁楚城。雄虽武将,而性质宽厚,治民颇有诚信,为政去烦碎,举大纲而已。抚养兵民,得其力用。在边十年,屡有功绩,豫人于今怀之。又爱人物,多所施与,宾客往来,礼遗甚厚,亦以此见称。兴和三年,征还京师,寻领司、冀、瀛、定、齐、青、胶、兖、殷、沧十州士卒十万人,巡行西南,分守险要。四年,卒于邺,时年四十四。赠使持节、都督青徐胶三州军事、大将军、司徒公、徐州刺史,武恭。子师嗣。

(节选自《北齐书·尧雄传》)

1.文中画浪线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写在答题卡上。
梁A将B李洪芝C王当伯D袭E破F平乡城F侵扰州境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员外侍郎,古代官职之一,杜甫曾经做过员外郎,故又称杜员外郎。
B.拜,指叩拜,拜见。
C.疏阔,意为豪爽大度,不拘小节。
D.谥,谥号,这里指尧雄死后被追谥为武恭。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尧雄豁达大度,轻财重器,在同辈中很有威望,并被倚重。
B.尧雄虽是武将出身但却性质宽厚,成功俘虏擒获敌军首领。
C.皇帝十分赏识尧雄,尧雄也猜测北面重镇被困,要围城打援。
D.尧雄镇守边境十余年,很有功绩,老百姓都很怀念他。
4.根据上述材料请分条概括尧雄的性格特征。
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雄少骁果,善骑射,轻财重气,为时辈所重。
(2)高祖以其兄弟俱有诚款,便留杰行瀛州事,寻以雄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以代杰。
2024-04-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孝经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与奢也宁俭。昔者管仲相齐桓,霸诸侯,有九合一匡之功,而仲尼[注]谓之不知礼,以其奢泰侈拟于君故也。夏禹卑宫室,恶衣服,后圣不循。由此言之,之盛也,德优矣,莫高于俭。

(选自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有删改)

[注]仲尼:孔子。

材料二: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又曰‘以约失之者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来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有删改)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器皿非满A案B不敢C会宾友D常量E月F营聚G然后敢H发书。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治,安定太平,与《屈原列传》中“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的“治”含义相同。
B.固,简陋,与《过秦论》中“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的“固”含义不同。
C.“以约失之者鲜矣”中的“鲜”字与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寡廉鲜耻”中的“鲜”字含义相同。
D.“今人乃以俭相诟病”与“乃作《怀沙》之赋”(《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乃”的用法和意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光出身卑微,家风清廉,不喜奢华浪费,他以自己考取科举后,不戴花而被人劝说这一细节为例,说明要节俭,现身说法,亲切动人。
B.司马光的心里以节俭朴素为美,虽然人们都讥笑他,但他认为这没有什么不好,而认为今人把古人看重的节俭美德丢掉是不对的。
C.司马光的父亲在担任群牧司判官的时候,非常注重节俭,而近来士大夫宴请宾客追求物质的华贵并成为风尚,遭到居高位的人的指责。
D.司马光引用御孙的话并加以解说,指出人们生活俭朴了,那么私心杂念也就少了;相反人们生活奢侈了,私心杂念也就多了。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仲尼谓之不知礼,以其奢泰侈拟于君故也。
(2)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5.材料一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要节俭的观点?请简要概述。
2024-04-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夏主击秦将姚献,败之。遂遣其叔父北平公韦伐帅众一万攻南安。城中大饥。秦侍中、征虏将军出连辅政,侍中、右卫将军乞伏延祚,吏部尚书乞伏跋跋,逾城奔夏。秦王暮末穷蹙,舆榇出降,并沮渠兴国送上邽。秦太子司直焦楷奔广宁,泣谓其父遗曰:大人荷国宠灵,居藩镇重任。今本朝颠覆,岂得不率见众唱大义以殄寇雠!遗曰:今主上已陷贼庭,吾非爱死而忘义,顾以大兵追之,是趣绝其命也。不如择王族之贤者,奉以为主而伐之,庶有济也。楷乃筑坛誓众,二旬之间,赴者万余人。会遗病卒,楷不能独举,亡奔河西。

檀道济等进至济上,二十余日间,前后与魏三十余战,道济多捷。军至历城,叔孙建等纵轻骑邀其前后,焚烧草谷,道济军乏食,不能进。由是安颉、司马楚之等得专力攻滑台,魏主复使楚兵将军王慧龙助之。朱脩之坚守数月,粮尽,与士卒熏鼠食之。辛酉,魏克滑台,执脩之及东郡太守申谟,虏获万余人。

于是魏南鄙大水,民多饿死。尚书令刘絜言于魏主曰:自顷边寇内侵,戎车屡驾。天赞圣明,所在克殄。方难既平,皆蒙优锡。而郡国之民,虽不征讨,服勤农桑,以供军国,实经世之大本,府库之所资。今自山以东,遍遭水害,应加哀矜,以弘覆育。魏主从之,复境内一岁租赋。

檀道济等食尽,自历城引还。军士有降魏者,具告之。魏人追之,众恟惧,将溃。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覆其上。及旦魏军见之谓道济资粮有余以降者为妄而斩之。时道济兵少,魏兵甚盛,骑士四合。道济命军士皆被甲,己白服乘舆,引兵徐出。魏人以为有伏兵,不敢逼,稍稍引退,道济全军而返。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注]①夏主:十六国大夏皇帝赫连定。②秦:西秦,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族政权。③檀道济:南北朝刘宋开国元勋,曾率军攻北魏。

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旦A魏军B见之C谓道济D资粮E有余F以降者G为H妄而斩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文中意思是到,与《屈原列传》“明于治乱”中的“于”含义不同。
B.事,文中指大事,与《苏武传》“臣事君”中的“事”含义不同。
C.辛酉,文中指辛酉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D.“军士有亡降魏者”与“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过秦论》)中的“亡”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夏攻打西秦,西秦君主投降,秦太子出逃,与其父商量对策,其父拒绝接受皇位,要秦太子另外寻找贤人继承大秦的皇位。
B.檀道济攻打北魏,多次与北魏作战,多半获胜,北魏叔孙建等人焚烧了檀道济军队的粮草,阻止了檀道济前进,后导致刘宋军队大败。
C.北魏尚书令刘絜认为战事已经平息,应该妥善抚慰和可怜这些受灾的百姓,弘扬朝廷一向保护和养育百姓的恩德,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檀道济的士兵中有逃亡北魏的,把刘宋军中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檀道济采用瞒天过海之策,保全了军队,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4.把课文中的文言句子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五代史伶官传序》)。
(2)道济命军士皆被甲,己白服乘舆,引兵徐出。
5.西秦最终被大夏大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024-04-11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名校质检联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秦谓齐王曰:“齐、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王曰:“尊秦。”“释帝则天下爱齐乎?且爱秦乎?”王曰:“爱齐而憎秦。”“两帝立,约伐赵,孰与伐宋之利也?”王曰:“伐宋利。”对曰:“夫约与秦为帝,然而天下独尊秦而轻齐;齐释帝则天下爱齐而憎秦伐赵不如伐宋之利故臣愿王明释帝,以就天下;倍约傧秦,勿使争重;而王以其间举宋。夫有宋则卫之阳城危;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有济西则赵之河东危;有阴、平陆则梁门不启。故释帝而贰之以伐宋之事,则国重而名尊,燕、楚以形,天下不敢不听,此汤、武之也。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愿王之熟虑之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有删改)

材料二:

苏秦说齐王曰:“臣之所闻,攻战之道非师者,虽有百万之军,北之堂上;虽有阖闾、吴起之将,禽之户内;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间;百尺之冲,折之衽席之上。故钟鼓竽瑟之音不绝,地可广而欲可成;和乐倡优侏儒之笑不乏,诸侯可同日而致也。名配天地不为尊,利制海内不为厚。故夫善为王业者,劳天下而自佚,乱天下而自安。……佚治在我,劳乱在天下,则王之道也。锐兵来则拒之,患至则避之,使诸侯无成谋,则其国无宿忧矣。”

(选自《战国策·齐策五》,有删改)

[注]①两帝,齐称东帝,秦称西帝,齐、秦结盟约定,伐赵而分其地。②傧,同“摈”,摈弃。③梁门,大梁之门。④阖闾、吴起,春秋时,吴王阖闾善于用兵,故此处把他和名将吴起并举。⑤尊俎,尊以盛酒,俎以放肉,借指宴会。⑥倡优侏儒,指歌舞杂技艺人。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齐A释帝B则天下C爱齐D而憎秦E伐赵不如F伐宋之利G故臣愿王H明释帝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建立了秦朝,自称“始皇帝”。
B.“燕、楚以形服”与“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服”含义不同。
C.“此汤、武之举也”与“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两句中的“举”含义相同。
D.“故名配天地不为尊”与“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两句中的“故”含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苏秦的询问,齐王认为:现在齐国和秦国都已称帝,天下诸侯会尊重秦国;如果齐国放弃帝号,那么天下诸侯会亲近齐国而痛恨秦国。
B.苏秦劝谏齐王,如果齐国放弃帝号,与秦国交好结盟而攻打宋国,那么齐国就可以名震天下诸侯,天下诸侯都不敢不听齐国的指挥。
C.苏秦游说齐王说,攻战之道不在于用兵,就算对方拥兵百万,也可败之于庙堂之上;而歌舞杂技艺人在堂前表演不断,诸侯也会归顺。
D.苏秦进一步游说齐王说,名配天地也不算尊贵,富甲天下也不算富有;强敌来攻就抵抗,祸患来了就避开,让诸侯不能对自己有所图谋。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敬秦以为名,而后使天下憎之,此所谓以卑易尊者也!
(2)故夫善为王业者,劳天下而自佚,乱天下而自安。
5.两则材料都写苏秦劝谏齐王,但劝谏的主要内容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4-04-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东周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谓韩王曰: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案兵而勿出,可以德东周,西周之宝可尽矣。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如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温人之周,周不纳,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囚之。

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而诵《诗》,《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

周文君免工师籍,相吕仓,国人不说也。君有闵闵之心。或谓周文君曰: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己,誉在上。宋君夺民时以为台,而民非之;无忠臣以掩盖之也。子罕释相为司空,民非子罕而善其君。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之;管仲故为三归于家,以掩桓公,非自伤于民也。《春秋》记臣弑君者以百数,皆大臣见誉者也。故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也。故众庶成疆,增积成山。周君遂不免。

(节选自《战国策·东周》)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周A君B天下C则我天D子之臣E而又为F客哉G故曰H主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周、西周,指两个诸侯国,即《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的“二周”。
B.“吏因囚之”与《屈原列传》中“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的“因”含义相同。
C.司空,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文中地位低于“相”。
D.非,批评、责备,与《苏武传》中“如惠语以让单于”的“让”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周与西周开战,韩国要出兵救助西周。有人替东周对韩襄王说,如果韩国按兵不动,既可获得东周的感激,也可尽享西周的宝物。
B.齐明建议东周国君派人离间西周与韩、楚,说如果没有东周军队的紧逼,西周就不会向两国献宝,因此楚、韩应支持东周进攻西周。
C.苏子的出使,既帮东周解决了种稻的水源问题,又帮西周设计了控制东周的计谋,这种两面讨好的手法使苏子从双方获益。
D.吕仓做相国遭非议,周文君怜悯他的处境。有人列举大量史实证明忠臣把骂名揽于自身以代君主受过,打消了周文君免吕仓相位之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
(2)国必有诽誉,忠臣令诽在已,誉在上。
5.游说周文君的人在替吕仓说情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024-04-1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庄宗既好俳优,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

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

材料二: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

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老子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昔者卫候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曰:“卫侯辟疆。”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煅,然后受之。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

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

(节选自贾谊《新书·审微》)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大功始A就B封赏C未及D于一人E而先F以伶人为G刺史H恐失天下心。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指犒劳,慰劳,与《屈原列传》“故劳苦倦极”中的“劳”字含义不相同。
B.格,指搁置,推脱,与《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中的“格”字含义不相同。
C.伐,敲击,与《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中的“伐”字含义相同。
D.墨子,墨家创始人,善辩,主张“兼爱、非攻”,对古代逻辑学形成有重要贡献。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宠幸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去了,唐庄宗因此而兴兵伐梁,灭梁后救出周匝并重赏了他。
B.郭崇韬认为若先封赏伶人会丧失人心,庄宗虽认可此言,但执意封赏,可见他刚愎自用。
C.人们登上高处喜欢眺望,看到了深渊就想去探看,其实这并非人性使然,而是地势作用。
D.管仲、老子和俗语三者表达了相同意思,即要扼杀事物可能出现的不良苗头,防患未然。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
(2)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
5.材料二中说“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此观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2024-04-0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一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郭骚踵门见晏子,曰:“窃悦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晏子使人分仓粟府金而之,辞金而受粟。有间,晏子疑于景公,出奔。北郭子召其友而告之曰:“吾悦晏子之义,而尝乞所以养母者。吾闻之曰:‘养及亲者身更其难。’今晏子见疑,吾将以身死白之。”遂造公庭,求复者曰:“晏子,天下之贤者也,今去齐国,齐国必侵矣,方必见国之侵也,不若先死,请绝颈以白晏子。”逡巡而退,因自杀也。公闻之,大骇,乘驲而自追晏子及之国郊请而反之晏子不得已而反,闻北郭子之以死白己也,太息而叹曰:“婴不肖,罪过固其所也,而士以身明之,哀哉!”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所立者亦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却臣于君;朝廷之吏,亲危臣于法;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非桃李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吴赤市使于智氏,假道于卫。南文子具纻缔三百制,将以送之。大夫豹曰:“吴虽大国也,不壤交,假之道,则亦敬矣,又何礼焉?”南文子不听,遂之。吴赤市至于智氏,既得事,将归吴,智命造舟为梁。吴赤市曰:“吾闻之:天子济于水,造舟为梁,诸侯维舟,大夫方舟;方舟,臣之职也,且敬大甚,必有故。”使人视之,则用兵在后矣,将以袭卫。吴赤市曰:“卫假吾道而厚赠我,我见难而不告,是与为谋也。”称疾而留,使人告卫,卫入警戒。智伯闻之,乃止。

(选自《说苑卷六·复恩》)

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乘驲而自追A晏子B及之国C郊D请而反之E晏子F不得已G而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仓粟府金而遗之”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字含义不同。
B.“晏子见疑于景公”与“半壁见海日”《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见”字含义不同。
C.“遂致之”与“而致千里”(《劝学》)两句中的“致”字含义相同。
D.伯,是一种爵位,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郭骚品行高洁。晏婴曾派人将仓库中的金钱和粮食分拨一些送给他,北郭骚却没有接受金钱。
B.北郭骚知恩图报。晏婴曾经给北郭骚奉养母亲的粮食,在遇难时,北郭骚用生命来为他洗刷冤枉。
C.赵简子聪慧有远见。他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阳虎为什么会遭受到自己所培养出来的人的排斥。
D.赤市有自知之明。赤市明白大夫渡水是把两条船并在一起,天子渡水是把几条船连接在一起,自己受到的礼敬不符合自己的身份,肯定有别的缘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悦先生之义,愿乞所以养母者。
(2)卫假吾道而厚赠我,我见难而不告,是与为谋也。
5.阳虎培养出许多人才,却受到他们的排斥与迫害,这是为什么?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羊祜,字叔子。文帝为大将军,辟祜,未,公车征拜中书侍郎。时高贵乡公好属文,在位者多献诗赋,汝南和逌以忤意见斥祜在其间不得而亲疏有识尚焉。帝将有灭吴之志,以祜为卫将军。祜率营兵出镇南夏,开设庠序,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时长吏丧官,后人恶之,多毁坏旧府,祜以死生有命,非由居室,书下征镇,普加禁断。

祜以孟献营武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吴人之资,石城以西,尽为晋有。自是前后降者不绝,乃增修德信,以怀柔初附,慨然有吞并之心。每与吴人交兵,克日方战,不为掩袭之计。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吴将邓香掠夏口,祜募生缚香,既至,宥之。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祜出军行吴境,刈谷为粮,皆计所侵,送绢偿之。每会众江沔游猎,常止晋地。若禽兽先为吴人所伤而为晋兵所得者,皆封还之。于是吴人翕然悦服,称为羊公,不之也。

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时谈以为华元、子反复见于今日。抗每告其戍曰: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孙皓闻二境交和,以诘抗。抗曰: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于祜无伤也。

(选自《晋书·列传》,有删改)

材料二:

孙皓闻羊陆和交以诘于抗,抗曰:臣不如是,正足以彰其德耳,于祜无伤也。或以祜、抗为失臣节,两讥之。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羊陆以将帅之职而修国家之事,此论者所以讥其失御也。窃谓不然。兵固多术矣,有以力相倾者,有以智相倾者,有以德相倾者。秦汉以来,惟知诈力,而不知所谓以德相倾者,是亦出奇而已矣。何名为失节哉?

(选自唐庚《三国杂事》,有删改)


【注】①孟献,即孟献子。春秋时鲁国外交家、政治家。②晏弱,即晏桓子,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汝南和逌以忤A意见B斥C祜D在其间E不得而亲F疏G有识H尚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祜,未就”与“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两句中的“就”词义不相同。
B.庠序,指古代地方学校,商代称为“序”,周称为“庠”,后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C.“不之名也”中的“名”与“合抱之木”(《〈老子〉四章》)中的“木”,两者用法相同。
D.过,超出,与“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中的“过”词义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羊祜镇守南方时,善于为政,他开设了学校,安抚远近,听便投降的吴人留下或离开,禁止长吏忌讳前任而经常毁坏旧官府。
B.羊祜派孟献、晏弱进占吴国险要之地,开建五城,收取肥沃的土地,每次与吴人打仗,公开交战,不实施偷袭的计谋。
C.羊祜割了吴国百姓的谷子做军粮会据实补偿;打猎不过本国地域,若猎物先被吴人打伤而被晋兵得到就归还吴人,吴人都心悦诚服。
D.羊祜为人有雅量,当敌方将领陆抗生病时,羊祜赠其药,大多数的陆抗部下不相信羊祜好意,只有陆抗坚信羊祜不会下毒。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帅有欲进谲诈之策者,辄饮以醇酒,使不得言。
(2)亲仁善邻者,国家之事;出奇克敌者,将帅之职。
5.材料二中一般人对“羊陆和交”的看法与作者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2024-01-2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欺;无往,恐秦怒,昭睢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缗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注]①昭睢:楚国的将领。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太子陵杀A寡人B之重C臣D不谢E而亡F去G寡人诚不胜H怒I使兵侵君王之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表被动,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为所”用法相同。
B.亢礼,与“分庭抗礼”中的“抗礼”意义相同,古代宾主相见时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C.市,本义为集中交易的场所。文中意为“做交易”,与《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市”意义相同。
D.社稷,与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意义相同,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太子与一位秦国大夫争斗,杀死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发兵攻楚,楚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和解。
B.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想不去,内心犹豫不决。
C.昭睢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武关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还是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国扣留。
D.昭睢不同意楚国大臣另立怀王庶子为王的议策,就派人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立太子横为君,封他为顷襄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2)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5.鲁迅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2024-01-2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七年,秦大夫有私与楚太子斗,楚太子杀之而亡归。二十八年,秦乃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眛,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破楚,楚军死者二万。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昭王遗楚王书曰:“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为质,至欢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秦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以闻下执事。”楚怀王见秦王书,患之,欲往,恐欺;无往,恐秦怒,昭睢曰:“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怀王子子兰劝王行,曰:“奈何绝秦之欢心!”于是往会秦昭王。昭王诈令一将军伏兵武关,号为秦王。楚王至,则闭武关,遂与西至咸阳,朝章台,如蕃臣,不与亢礼。楚怀王大怒,悔不用昭子言。秦因留楚王,要以割巫、黔中之郡。楚王欲盟,秦欲先得地。楚王怒曰:“秦诈我而又强要我以地!”不复许秦。秦因留之。

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乃欲立怀王子在国者。昭睢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缗王谓其相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或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曰‘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太子横至,立为王,是为顷襄王。乃告于秦曰:“赖社稷神灵,国有王矣。”

(节选自《史记·楚世家》)


[注]①昭睢:楚国的将领。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太子陵杀A寡人B之重C臣D不谢E而亡F去G寡人诚不胜H怒I使兵侵君王之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表被动,与《鸿门宴》中“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为所”用法相同。
B.亢礼,与“分庭抗礼”中的“抗礼”意义相同,古代宾主相见时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
C.市,本义为集中交易的场所。文中意为“做交易”,与《木兰诗》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市”意义相同。
D.社稷,与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意义相同,社是土神,稷是谷神,社稷常用来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太子与一位秦国大夫争斗,杀死秦大夫后逃回楚国,秦发兵攻楚,楚怀王惊恐,就派太子到齐国做人质以求和解。
B.秦昭王写信给楚怀王说明秦楚的关系,并希望和他相会。楚怀王看到信后,既想赴会,又想不去,内心犹豫不决。
C.昭睢与子兰对楚怀王前去武关的态度截然不同,但楚怀王还是听取了子兰的劝说去会见秦昭王,结果被秦国扣留。
D.昭睢不同意楚国大臣另立怀王庶子为王的议策,就派人到齐国迎回当人质的太子横,立太子横为君,封他为顷襄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毋行,而发兵自守耳。秦虎狼,不可信,有并诸侯之心。
(2)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而今又倍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
5.鲁迅盛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2024-01-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