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61 道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令为,自称曰

初,燕人宋无忌、羡门子高之徒,称有仙道、形解销化之术,燕、齐迂怪之士皆争传习之。自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皆信其言,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云此三神山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风引船去。及始皇至海上,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焉。始皇还,过彭城,齐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能渡。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迤而北。师于外十余年。

三十四年,丞相李斯上书曰: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发北山石椁,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因徙三万家骊邑,五万家云阳,皆复不事十岁。

三十六年,有陨石于东郡,或刻其石曰始皇死而地分。始皇使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燔其石。

三十七年,始皇出游,左丞相斯从,右丞相去疾守。秋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入则心A非B出则巷C议D夸E主以为名F异G趣以H为高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的意思是暴露,“暴”与《六国论》中“暴霜露,斩荆棘”的“暴”含义相同。
B.“阙”的意思是宫殿,“阙”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的“阙”含义不相同。
C.丙寅,在天干地支中顺序为第三个,干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文中用于纪日。
D.丞相,官职名,秦时设左、右丞相。其职能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愿为小相焉”的“相”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始皇到东海时曾派遣徐市到海上寻找仙山,以失败告终。经过彭城时,为了在泗水寻找周鼎,便虔诚地进行斋戒祷告祭祀,最终也没有寻到。
B.蒙恬率领大军驱逐了匈奴,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地区。为了防范敌人,修建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长城。还率军渡过黄河,不断向北连绵延伸。
C.李斯认为,所有的读书人都应当学习国家的法令规章。而且国家应当焚毁除了秦国以外的所有书籍,只保留了部分医药、种植等书籍。
D.始皇认为咸阳城里人口太多,而先王的宫廷又窄小,于是建造了阿房宫。在关中共计兴建三百座宫殿,在关外建造四百座,还为迁徙的百姓减免了十年的赋税。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云此三神山在勃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风引船去。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秦始皇暴政有哪些表现,请简要说明。
2024-04-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

(选自《春秋左氏传》,有删改)

【注】①娣:妹。古代诸侯娶妻,妻妹可随姊同嫁。②嬖()人:低贱而受宠的人。这里指宠妾。③zhěn):克制。④石子:石碏。⑤莅():治理,处置。⑥宰:管家。獳(nòu)羊肩:人名。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将A立B州吁C乃D定E之矣F若犹G未也H阶之为祸。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之以义方”与“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方”字的含义不同。
B.“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与成语“不速之客”中“速”字的含义不同。
C.“难以济矣”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济”字的含义不同。
D.“厚从州吁如陈”与“沛公起如厕”(《鸿门宴》)两句中“如”字的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庄公很宠爱妾生的儿子州吁,州吁喜欢动武弄兵,卫庄公也不禁止他,庄姜很厌恶州吁。
B.石碏认为,骄傲、奢侈、淫荡、逸乐是人们走上邪路的缘由,其产生的原因是宠爱太过分。
C.石碏向庄公各列举了逆礼和顺礼的六种表现,对比鲜明,道理阐述透彻,但谏言没有被采纳。
D.石碏认为,州吁杀害君主,暴虐地对待百姓,不建立美德却想通过祸乱取得成功,定会遭受祸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2)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5.石碏是如何设计除掉州吁和石厚的?请简要说明。
2024-04-2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选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①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②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招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③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④征拜东海太守,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选自班固《汉书》)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人如恐不胜(     )       (2)数十人(     )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晋,何之有       厌:满足             半山雾若带然       居:停留
B.刀而藏之       善:揩拭                           于寡妻       形:做榜样
C.当在是乎       咎:灾祸                           而贪取       滋:更加
D.帷西向立       披:分开                         辞廷尉于定国       过:路过
3.材料二第①段划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奴 客 持 刀 兵 入 市 斗 变 吏 不 能 禁 及 翁 归 为 市 吏 莫 敢 犯 者
4.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5.同样是有胆有识,尹翁归与樊哙形象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2024-04-2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建平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材料二: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左传·秦晋崤之战》)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杞子自郑A使告于秦B曰C郑人使我掌D其北门之管E若潜F师以来G国H可得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古代的诸侯、君主在失德后的自称,后来成了他们的谦称。古代帝王的自谦词还有孤、不谷等。
B.乃,于是,就,与《庖丁解牛》中“乃中《经首》之会”的“乃”意思不同。
C.见,看见,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百姓之不见保”的“见”意思不同。
D.拱,意为两手合围。在文中的意思为:如果你在中等年纪的时候就去世的话,现在你坟墓上的树都长得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B.材料一中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但他能够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晓之以理。
C.材料二中“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这里“谁”虽为泛指,实际上指的是郑国。蹇叔指出:秦军偷袭郑国,会遭到郑国伏击。
D.材料一的结果是,秦国一方面失掉了灭郑而分一杯羹的好机会,另一方面使“秦晋之好”名存实亡,为材料二中其后发生的“崤之战”埋下了隐患。
4.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烛之武和蹇叔都对秦穆公进行了劝诫,为何结果却截然不同?请简要概括其中原因。
2024-04-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罪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孙叔赦者,楚之处士也。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玉以自代也。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令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材料二:

汉兴之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凡事简,禁罔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民作“画一”之歌。孝惠垂拱,高后女主,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皆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少时为舒桐乡齑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笤辱人。存问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迁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广延茂士,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敞远守剧郡,驭于绳墨,匈臆约结,固亡奇也。虽有,亦安所施?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梁肉。何则?有亡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须魏倩而后进;韩信虽奇,赖萧公而后信。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则此人不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共九族乡党,家亡余财。

(节选自班固《汉书·循吏传》)

【注】①次行:秩序。②顷:表示时间。③游心太古:向往远古圣明之风。④匈臆约结,固亡奇也:心胸郁结,难有更大的抱负。⑤伊尹:商朝贤相。吕望: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三得相A而不喜B知C其材自得之也D三去相E而不悔F知G非己之H罪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劝,鼓励、勉励之意。与《劝学》题目中“劝”的意思相同。
B.以为,认为的意思。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意思相同。
C.易,简单、简易之意。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以羊易之”中“易”意思不同。
D.因,通过、经由之意。与《鸿门宴》中“因击沛公于坐”中“因”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司马迁眼中,法令是用来引导百姓的,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作恶的,他对循吏的评价是积极的,认为这些官员能够促进国家治理。
B.楚庄王实行货币改革,百姓携带起来很不方便,孙叔敖急百姓所急,积极进谏,楚庄王虚心采纳,下令恢复旧币制,后来市场秩序如初。
C.朱邑理解张敞来信的意思,极力举荐人才,并给予他们多方的帮助。朱邑身为列卿,但生活节俭,所得俸禄和赏赐都与族中人共享。
D.张敞任胶东国相,此地偏远难治,他常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难以施展抱负,于是他写信给朱邑,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朱邑身上。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什么样的官员才可以被称为“循吏”,在这个问题上,司马迁和班固有哪些看法?请简要概括。
2024-04-2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6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 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摔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1]之事是已。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序》)

材料二: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1]唐昭宗:唐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任内励精图治,颇有作为。终因积重难返,被节度使朱温所杀。

1.下列填入材料一空格处合适的词是(       
A.且B.固C.而D.乃
2.赏析材料一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材料一、材料二都提到君主如果治国不当,就会有“身死国灭”的危害。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两处画直线句的差别。
2024-04-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时(郭)崇韬领真定,上欲崇韬镇汴州,崇韬辞曰:“臣内典枢机,外预大政,富贵极矣,何必更领藩方?臣无汗马之劳,徒以侍从左右时赞圣谟致位至此常不自安。今因委任勋贤,使臣得解旄节,乃大愿也。且汴州关东冲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非所以固国基也。”上曰:“深知卿忠尽,然卿为朕画策,袭取汶阳,保固河津,既而自此路乘虚直趋大梁,成朕帝业,岂百战之功可比乎?今朕贵为天子,岂可使卿曾无尺寸之地乎?”崇韬固辞不已,上乃许之。

帝性刚好胜,不欲权在臣下,入洛之后,信伶宦之谗,颇疏忌宿将。郭崇韬素疾宦官,尝密谓魏王继岌曰:“大王他日得天下,騬[1]马亦不可乘,况任宦官!宜尽去之,专用士人。”由是宦官皆切齿。时成都虽下,而蜀中盗贼群起,布满山林。崇韬恐大军既去,更为后患,以是淹留未还。帝遣宦者向延嗣促之,崇韬不出郊迎,及见,礼节又倨,延嗣怒。李从袭谓延嗣曰;“今诸军将校皆郭氏之党,王寄身于虎狼之口,一朝有变,吾属不知骨何地矣!”因相向垂涕。延嗣归,具以语刘后,后泣诉于帝。前此帝闻蜀人请崇韬为帅,已不平,至是闻延嗣之言,不能无疑。帝阅蜀府库之籍,曰:“人言蜀中珍货无算,何如是之微也?”延嗣曰:“臣闻蜀破,其珍货皆入于崇韬父子,故县官所得不多耳。”帝遂怒形于色。及孟知祥将行,帝语之曰:“闻郭崇韬有异志,卿到,为朕诛之。”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庄宗纪》)

材料二:

史臣曰:庄宗以雄图而起河、汾,以力战而平汴、洛,家仇既雪,国祚中兴。虽少康之嗣夏配天,光武之图受命,亦无以加也。然得之孔劳,失之何速?岂不以骄于骤胜,逸于居安,忘栉沐之艰难,徇色禽之荒乐。外则伶人乱政,内则牝鸡司晨。靳吝货财,激六师之愤怨;征搜舆赋,竭万姓之脂膏。大臣无罪以获诛,众口吞声而避祸。夫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成有之,不亡何待!静而思之,足以为万代之炯诫也。

(节选自薛居正《旧五代史·后唐·庄宗纪》)

[注][1]騬(chéng):被阉割后的马。

1.写出加点词在句中意思。
(1)上欲崇韬镇汴州(            )     (2)吾属不知骨何地矣(            )
(3)光武之图受命(            )        (4)成有之(            )
2.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开,请用“/”断句。
                                                   
3.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汴州关东冲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非所以固国基也。
4.薛居正认为庄宗失天下“足以为万代之炯诫”,请结合材料概括对后世有哪些警诫。
2024-04-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格致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8 .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从兄孝从光武,因荐异。得召见。异曰: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光武曰:。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敬从子计。即开门奉牛酒迎。光武署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及王郎起,光武自蓟东南驰,至饶阳无蒌亭,时天寒烈,众皆饥疲,异上豆粥;及至南宫,遇大风雨,入道傍空舍,异复进麦饭。因复度滹沱河,使异别收河间兵,从破王郎,封应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士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从平河北,诸将并劝光武即帝位,异遂与诸将定议上尊号。时赤眉暴乱三辅,乃遣异讨之。拜为征西大将军,与邓禹共攻赤眉。异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异久在外,人有章言异专制关中,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帝使以章示异。异上书谢曰:臣充备行伍,过蒙恩私,位大将,爵通侯,受任方面,以立微功。见所示臣章,战栗怖惧。诏曰:将军之于国家,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赐以珍宝衣帛。异稽首谢曰: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明年夏,与诸将攻落门,未拔,病发,薨于军,谥曰节侯。

(节选自《后汉书•冯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B.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C.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D.臣今愿国家无忘河北之难小/臣不敢忘巾车之恩/后数引宴见/定议图蜀/留十余日/令异妻子随异还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B.从事,文中指官职,亦称“从事掾”,为汉刺史的佐吏;现代指干某项事业。
C.尊号,指古代尊崇皇帝、皇后而上的称号,如“光武”“太皇”“文帝”等。
D.稽首,古代跪拜礼,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片刻,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礼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异慧眼独具,投身明主。他赞赏刘秀不虏掠的行为,为其风采气度所折服,认定此人值得托付,苗萌深表认同,和他一起归顺了刘秀。
B.冯异领兵有方,鞠躬尽瘁。他带领的队伍,进退有度,军容严整;他为刘秀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惜在攻打落门时,出师未捷便病死军中。
C.冯异为人谦和,受人尊崇。宿营时诸将聚在一起评议功劳,他没有参与而选择独处树下;在军中调整队伍部署时,将士都愿意追随他。
D.冯异忠心为主,获得信任。有人构陷冯异,冯异得知此事后,上书向皇上表明忠心并且主动认罪,最终刘秀顾念旧日的恩情而宽恕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异间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从兄孝从光武,因荐异。
(2)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
5.冯异是如何打败赤眉军的?请简要说明。
2024-04-2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模拟测验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改)

材料二: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轘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为汉王。汉王令良厚遗项伯,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遂得汉中地。良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③畔:同“叛”。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括号内。

秦兵A尚强B未可C轻D臣闻E其将F屠者子G贾竖H易动以利。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善留侯张良”与“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善”字词义不同。
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与“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之”字词义不同。
C.“不从必危”中的“危”字与现代汉语的成语“正襟危坐”中的“危”字词义不同。
D.子房,张良字子房,西汉开国功臣,被封为“留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把项伯送来的消息告诉了刘邦,刘邦很吃惊。在张良的邀请下,项伯进来见刘邦,刘邦对项伯说日日夜夜盼望着项王的到来,不敢背叛项王。
B.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他的祖父、父亲做过五代韩王相国。韩国灭亡了,张良把全部家财用来为韩国报仇。
C.沛公听从张良的建议,使用疑兵之计并成功收买了秦军将领。沛公又在张良的建议下袭击秦军并打败他们。秦王子婴请沛公来到咸阳,向其投降。
D.在得到了汉中土地之后,张良建议汉王烧毁经过的栈道,断绝回去的道路。汉王前行,随后烧毁断绝经过的栈道,项王因此没有了西忧汉王之心。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两则材料都涉及项伯,与项伯有关的主要有哪几件事?请简要说明。
2024-04-2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无忘乃父之志!”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五代史伶官传序》)

材料二:

予闻长老为予言:“明宗虽出夷狄,而为人纯质,宽仁爱人。”于五代之君,有足称也。自初即位,减罢宫人、伶官;废内藏库,四方所上物,悉归之有司。广寿殿火灾,有司理之,请加丹臒,喟然叹曰:“天以火戒我,岂宜增以侈邪!”岁尝旱,已而雪,暴出庭中,诏武德司宫中无得扫雪,曰:“此天所以赐我也。”数问宰相冯道等民间疾苦,闻道等言谷帛贱,民无疾疫,则欣然曰:“吾何以堪之,当与公等作好事,以报上天。”吏有犯赃,辄置之死,曰:“此民之蠹也!以诏书褒廉吏孙岳等以风示天下其爱人恤物盖亦有意于治矣。其即位时,春秋已高,不声色,不乐游畋。在位七年,于五代之君,最为长世,兵革粗息,年屡丰登,生民实赖以休息。然夷狄性果,仁而不明,屡以非辜诛杀臣下。至于从荣父子之间,不能虑患为防,而变起仓卒,卒陷之以大恶,帝亦由此饮恨而终。

当是时,大理少卿康澄上疏言时事,其言曰:“为国家者有深可畏者六:贤士藏匿深可畏,四民迁业深可畏,上下相徇深可畏,廉耻道消深可畏,毁誉乱真深可畏,直言不闻深可畏也。”识者皆多澄言切中时。若从荣之变,任圜、安重诲等之死,可谓上下相徇,而毁誉乱真之敝矣。然澄之言,岂止一时之病,凡为国者,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本纪·唐本纪第五》)

【注】①明宗: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李嗣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养子,在后唐庄宗李存勖死后称帝。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诏书褒A廉吏B孙岳等C以风D示天下E其爱人F恤物G盖亦有意H于治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助词,表祈使语气,与《师说》“其出人也远矣”中“其”用法相同。
B.明宗,李嗣源的庙号,他死后被供奉时的名号。又如李世民的庙号为太宗。
C.迩,接近,与《论语》“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中“迩”的用法不相同。
D.病,弊病、弊端,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中“病”词义不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受命为父报仇,因智勇过人,灭掉燕、梁,统一北方,但称帝后骄傲自满、安逸享乐,沉溺于音律戏剧中,宠用伶人,最终导致被灭族的可悲下场。
B.明宗即位,减少宫人和乐官,撤销内藏库,所收贡品,交给有司管理,居安思危,拒绝奢侈逸乐,关心民生疾苦,战争基本停止,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C.欧阳修认为李嗣源因为出身少数民族,性格果决,虽然仁爱却常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多次因为不分清罪过就诛杀臣下,使得君臣离心,这是他治政的污点。
D.秦王李从荣兵变,任圜、安重诲等人被诛杀,可以说是朝廷上下徇私舞弊、诋毁赞誉都以假乱真弊病的外显,所以康澄的奏言能够切中明宗王朝的弊端。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2)吏有犯赃,辄置之死,曰:“此民之蠹也!”
5.两则材料在论述庄宗、明宗两位帝王的功与过时使用的方法有何不同?
2024-04-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