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存进,本姓孙,名重进。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注]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从讨王行瑜,以功授检校常侍,与李嗣昭同破王珙于河中。天复初,破氏叔琮前军于洞涡。庄宗初嗣位,入为步军右都检校司空,师出井陉,破汴军于相乡,论功授邠州刺史,转检校司徒。出师收慈州,授慈、沁二州刺史。十二年,定魏博,授天雄军都巡按使。时魏人初附,强杰难制,存进沈厚果断,犯令者枭首尸于市,诸军无不惕息,靡然向风。

十六年,以本职兼领振武节度使。时王师据德胜渡,汴军据杨村渡在上流。汴人运洛阳竹木,造浮桥以济军。王师以船渡,缓急难济,存进率意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笮大艑,两岸石仓铁牛以为固,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乃课军造苇笮,维大舰数十艘,作土山,植巨木于岸以缆之。初,军中以为戏,月余桥成,制度条直,人皆服其勤智。庄宗举酒曰:存进,吾之杜预也。赐宝马御衣,进检校太保。

十九年,汴将王瓒率众逼北城,为地穴火车,百道进攻,存进随机拒应,或经日不得食。汴军退,加检校太傅。王师讨张文礼于镇州,阎宝、李嗣昭相次不利而殁。七月,存进代嗣昭为招讨,进营东垣渡,夹滹沲为垒,沙土散恶,垣壁难成。存进斩伐林树,版筑旬日而就,贼不能寇。九月,王处球尽率其众,乘其无备,奄至垒门。存进闻之,得部下数人出斗,驱贼于桥下。俄而贼大至,后军不继,血战而殁,时年六十六。同光时,追赠太尉。存进行军出师,虽无奇迹,然能以法绳其骄放,营垒守战之备,特推精力,议者称之。

(节选自《旧五代史·唐书》)


【注】 武皇:李克用谥号为武皇帝,故称武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B.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C.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D.重进初仕岚州刺史汤群为部校/献祖诛群/乃事武皇/从入关/还镇太原/署牙职/景福中/为义儿军使赐姓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并非地方官职,后逐渐成为一州最高长官的别称,成为地方官职。
B.赐姓名,一般可分为赐姓、赐名,或两者皆有之。皇帝赐姓名给臣民以示褒宠、安抚或惩罚,以示褒宠的占多数。
C.庄宗,是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早在商朝就已设立。
D.追赠,是在人死后授予某种官职或称号。一是帝王加尊称于其父祖,二是朝廷对含冤死去的官员恢复原职或授予新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存进军事才能突出。他参加了许多战争,立下一系列军功,担任过刺史、检校太保、检校太傅、太尉等职。
B.李存进有智谋和主见。在不具备造浮桥条件时,他未听从反对意见,而是拿定主意,发挥才智,建成了浮桥。
C.李存进倍受帝王赏识。李克用、李存勖都十分赏识李存进,李克用赐姓名以示恩宠;李存勖把他比作名将杜预。
D.李存进结局悲惨。他在六十六岁时还要领兵作战,在敌人援兵大至后,自己的援军没有赶到,他力战而死。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进沈厚果断,犯令者枭首尸于市,诸军无不惕息,靡然向风。
(2)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乃课军造苇笮,维大舰数十艘,作土山,植巨木于岸以缆之。
2021-11-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义字文仲,少以父任为郎,年二十出为南阳都尉。宛令刘立与曲阳侯为婚,又素著名州郡,轻义年少。义行太守事,行县至宛,丞相史在传舍。立持酒肴谒丞相史,对饮未讫,会义亦往,外吏白都尉方至,立语言自若。须臾义至,内谒径入,立乃走下。义既还,阳以他事召立至,以其贼不辜,部掾吏夏恢等收缚立,传送邓狱。恢亦以宛大县,恐见篡夺,白义可因随后行县送邓。义曰:欲令都尉自送,则如勿收邪!载环宛市乃送,吏民不敢动,威震南阳。

数岁,平帝崩,王莽居摄,义心恶之,乃谓姊子上蔡陈丰曰:新都侯摄天子位,号令天下,依托周公辅成王之义,且以观望,必代汉家,其渐可见。方今宗室衰弱,外无强蕃,天下倾首服从,莫能亢捍国难。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欲举兵西诛不当摄者,选宗室子孙辅而立之。设令时命不成,死国尤可不惭于先帝。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丰许诺。义遂与东郡都尉刘宇、严乡侯刘信等结谋。募郡中勇敢,部署将帅,立信为天子。义自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以东平王傅苏隆为丞相,中尉皋丹为御史大夫,移檄郡国,言莽鸩杀孝平皇帝,矫摄尊号,今天子已立,共行天罚。郡国皆震,比至山阳,众十余万。

莽闻之,大惧,抱孺子会群臣而称曰: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群臣皆曰:不遭此变,不章圣德。莽于是依《周书》作《大诰》,曰: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害我孺子,罪深于管蔡,恶甚于禽兽。 于是吏士精锐遂攻围义于圉城,破之,义与刘信弃军庸亡。至固始界中捕得义,尸磔陈都市,卒不得信。莽尽坏义第宅,污池之。发父方进及先祖冢在汝南者,烧其棺柩,夷灭三族。

(节选自《汉书·翟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B.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C.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D.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尉,战国赵、魏、秦等国已置,秦灭六国后在六国置郡,设郡尉。汉景帝时改秦之郡尉为都尉,其职责为辅佐郡守并掌全郡的军事。
B.宗室,指宗庙,也指同宗族之人,特指帝王的宗族。文中指“皇族”。
C.孺子,可指幼儿、幼童,也可以指天子、诸侯、世卿等的继承人。文中指的是幼童。
D.《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是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的史事的纪传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义有胆有识,扬威郡内。刘立轻慢翟义,因罪被翟义拘押,后翟义又令属下夏恢用囚车载着刘立绕宛县城示众,对南阳吏民直到了震慑作用。
B.翟义洞悉形势,心忧社稷。平帝驾崩后,他分析了王莽号令天下、效仿周公辅佐成王之举,指出王莽以辅佐之名行夺权之实。
C.翟义忠于汉朝,起兵拥刘。他与刘宇、刘信结谋起义,拥立刘信为天子,自称大司马柱天大将军,昭告郡国,称王莽毒害平帝,号召天下讨伐王莽。
D.翟义兵败身亡,祸及宗族。翟义在固始被王莽的追兵逮捕,后被陈尸示众,其住宅被王莽破坏,其父亲及先祖的坟墓棺柩也尽数被毁。最终翟义三族被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幸得备宰相子,身守大郡,父子受汉厚恩,义当为国讨贼,以安社稷。
(2)于是吏士精锐遂攻围义于圉城,破之,义与刘信弃军庸亡。
2021-10-21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十八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自雍州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曾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曰:“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让乃令密建牙,别统所部,号“蒲山公营”。密部分严整,凡号令士卒,虽盛夏,曾如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用。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李密说翟让曰:“今东都空虚,若将军能用仆计,天下可指麾而定也。“乃遣其党裴叔方觇东都虚实。留守官司觉之,始为守御之备,且驰表告江都。密谓让曰:“事势如此,不可不发。今百姓饥懂,洛口仓多积栗,去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庚寅,密、让将精兵七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

朝散大夫时德散以尉氏应密,前宿城令祖君彦自昌平往归之。君彦,博学强记,文辞赡敏,著名海内,吏部侍郎薛道衡尝荐之于高祖,高祖曰:“是歌杀斛律明月人儿邪?朕不须此辈。”密素闻其名,得之,大喜,引为上客,军中书檄,悉以委之。丁未,密使其幕府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祖君彦之辞也。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B.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C.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D.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襁负,以带系财货负之于背,文中指年老与年轻的人背负兴洛仓的粮食。
B.海内,即国境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C.移檄,古代官方文书的合称,用于征召、晓谕和嘉奖,文中指发布文告。
D.炀帝,指隋朝的皇帝杨广,“炀”是他的谥号,即去礼远众,逆天虐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从雍州逃出来后,往来于各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逐渐获得这些首领的信任与尊重,被认为有志气。
B.因为翟让实力强大,李密拜见翟让,给他出谋划策,武力征服其他小股盗匪,让他们归顺翟让,趁机劝说翟让起兵消灭暴君。
C.李密听从翟让的命令建立自己的营署,统帅自己的部众,他的部队纪律严明;李密将珠宝全赏赐给部下,人们乐于为他效命。
D.李密劝说翟让攻打洛口仓,他们率领精兵从阳城北出发,越过方山,从罗口袭击,攻破兴洛仓,打开粮仓,听任百姓取粮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遣其党裴叔方觇东都虚实。留守官司觉之,始为守御之备,且驰表告江都。
(2)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彭越,昌邑人,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越谢曰:“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斩之。皆笑曰:“何至是?请后不敢。”于是越引一人斩,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莫敢仰视。乃行略地,收诸侯散卒,得千余人。

沛公击昌邑,彭越助之。汉二年,沛公与诸侯击楚,彭越将其兵三万余人归汉,拜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定梁地。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汉三年,越往来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汉四年,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越下睢阳、外黄十七城。汉五年秋,项王南走,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项籍已死。立越为梁王,都定陶。

十年秋,陈稀反,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微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洛阳。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道见彭王。彭王为吕后泣涕,自言无罪,愿处故昌邑。吕后许诺,与俱东至洛阳。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徙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于是吕后令其舍人告彭越复谋反。廷尉王恬开奏请族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

(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注】①青衣:县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B.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C.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D.岁余/泽少年/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少年强请/乃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君主时代的官吏,也指官吏对君主的自称,有时还可以表示谦卑时自称。
B.相国,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各国都设相,称相国、相邦,为百官之长。
C.舍人,王公贵人的亲信或门客的通称,主要职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
D.夷,古代一人犯死罪而诛灭其亲属的刑罚制度,通常犯谋反罪的人会受此刑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彭越为人冷静,富有管理才能。陈胜起义,少年劝他效仿,他没有此想法,成为首领后,他明确命令坚定执行,确立了威信。
B.彭越助汉灭楚,立下汗马功劳。在楚汉之争中,彭越帮助刘邦攻楚,曾截断过楚国粮道,还攻下很多城池,最后被封为梁王。
C.彭越拒绝出兵,引来高祖责备。汉高祖率兵讨伐陈稀,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只派将领带军队到邯郸,高祖派人责备他。
D.彭越坚持己见,未听造反建议。彭越害怕高祖怪罪,本想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建议他发兵反叛,可彭越并未听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王败彭城,越复亡其所下城,将其兵北居河上。
(2)有司治反形已具,请论如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崇,应州金城人。重厚寡言,有方略。初名崇威,避周祖名,止称崇。父祖俱代北酋长。崇弱冠以勇力应募为卒。后唐清泰中,为应州骑军都校。

晋祖割云应地入为契丹,崇耻事之,奋身南归,历郓、河中、潞三镇骑军都校。开运中,戍太原。会汉祖起义,以崇为前锋。入汴,改护圣左第六军都校、领郢州刺史,改领富州。

从周祖平河中,以功果州防御使、领护圣右厢都指挥使。周祖镇邺,以崇领行营骑军兼天雄军都巡检使。

乾祐三年冬,崇从周祖平国难,与李筠拒慕容彦超于刘子陂,走之,以崇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遣冯道等迎湘阴公赟于徐州,将立之。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崇阵于牙门外,赟惧,登门楼呼崇曰:“汝等何遽至此?”崇曰:“澶州军变,遣崇等来卫乘舆,非有他也。”赟召崇升楼,崇未敢登,即遣道下与语,崇乃登,具言军情有属,天命已定,赟执崇手泣,俛首久之。俄而赟所领卫兵都校张令超以众归崇,赟亲将贾、王等数怒目视道,将害之。赟曰:“汝辈勿草草,此非关令公事。”崇即送赟就馆舍。

广顺初,领定武军节度,又为京城都巡检使、修城都部署兼知步军公事。未几,复升陈州为节镇,以颍州隶焉,命崇为节度。周祖亲郊,加同平章事,出镇澶州。周祖不豫,促还镇所。

世宗立,并入侵潞州,命崇与符彦卿出固镇以御之。世宗亲征,又副彦卿为行营都部署。师还,加兼侍中。冬,移真定尹、成德军世度。四年,世宗征淮南,契丹出骑万乘余掠边,崇率师攻下束鹿县,斩数百级,俘获甚众。五年,天清节,崇来朝,表求致政,不允,赐袭衣、金带、器币、鞍勒马,遣之。世宗平关南,至静安军,崇来朝。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师。

宋初,加兼中书令。崇追感周室恩遇,时复泣下。监军陈思诲密奏其状,因言:“常山近边,崇有异心,宜谨备之。”太祖曰:“我素知崇笃于恩义,盖有所激发尔。”遣人觇之,还言崇方对宾属坐池潭小亭饮博,城中晏然。太祖笑曰:“果如朕言。”未几来朝。时命李重进为平卢军节度,重进叛,改命崇为节制。乾德三年,卒,年五十八。太祖闻之震悼,赠太师。

(选自《宋史》)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B.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C.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D.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B.弱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格未壮,故称弱冠。
C.不豫:“豫”本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往往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D.致政:也就是致仕,古时指官吏解除政务职务,辞官退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崇原名郭崇威,由于要避周祖的名讳,就只用单名一个“崇”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代北的酋长。
B.湘阴公刘赟由于澶州军变而没能被拥立为皇帝,他迁怒于冯道,派亲信贾、王等将领杀了冯道,郭崇也没劝住他。
C.晋祖割地给契丹后,郭崇耻于归顺契丹,毅然南回后晋,历任郓、河中、潞三镇的骑军都校尉。
D.监军陈思诲向宋太祖告密,说郭崇有异心,要谨慎防备郭崇,可是太祖相信郭崇是知恩图报、重信守义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宗征淮南,契丹出骑万乘余掠边,崇率师攻下束鹿县,斩数百级,俘获甚众。
(2)崇追感周室恩遇,时复泣下。监军陈思诲密奏其状,因言:“常山近边,崇有异心,宜谨备之。”
2021-06-1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各题。

刘元振字仲举,黑马长子也。随父入蜀,立成都。会商、邓间有警,命黑马往镇商、邓,以元振摄万户,时年方二十。既莅事,号令严明,赏罚不妄,麾下宿将皆敬服之。宪宗伐宋,驻驿钓鱼山,以元振与纽邻为先锋。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廉希宪、商挺奏以为成都经略使总管万户。宋沪州守将刘整密送款求降,黑马遣元振往受之。诸将皆曰:刘整无故而降不可信也。元振曰:宋权臣当国,赏罚无章,有功者往往以计除之,是以将士离心;且整本非南人,而居沪南重地,事势与李全何异,整此举无可疑者。遂行。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效死乃其分也元振至泸,整开门出迎。元振弃众而先下马,与整相见,示以不疑。明日入城。元振释戎服,从数骑,与整联警而入,饮燕至醉,整心服焉。献金六千两、男女五百人,元振以金分赐将士,而归还其男女。宋泸州主帅俞兴率兵围泸州,昼夜急攻,自正月至五月,城几陷,左右劝元振曰:事势如此,宜思变通,整本非吾人,与俱死,无益也。元振曰:人以诚归我,既受其降,岂可以急而弃之?且泸之得失,关国家利害,吾有死而已!食将尽,杀所乘马犒将士,募善游者赍蜡书至成都求援,又权造金银牌,分赏有功。未几,援兵至,元振与整出城合击兴兵,大败之,斩其都统一人,兴退走。捷闻,且自陈造金银牌罪。帝嘉其通于权变。赐锦衣一袭、白金五百两。入朝,又赐黄金五十两、弓矢、鞍辔。黑马卒,元振居丧,起授成都军民经略使。至元七年,时议以勋旧之家事权太重,宜稍裁抑,遂降为成都副万户。十一年、命兼潼川副招讨使。十二年卒,年五十一。

(节选自《元史·卷一百四十九》,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沪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
B.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
C.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沪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
D.黑马戒之曰/刘整宋之名将/泸乃蜀之冲要/今整遽以泸降/情伪不可知/汝无为一身虑事/成则为国家之利/不成则当效/死乃其分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略使,唐朝始设,初为边防军事长官,后多以节度使兼任,元朝有时也设此职。
B.蜡书,又称蜡信,是古代的一种保密书信,将书信封在蜡丸里,兼有防潮防水的作用。
C.居丧,也称丁忧,古代官员在亲人去世后需卸职守丧,期间须停止娱乐活动以示哀悼。
D.路,起源于宋,最初具有监察区的性质,后转化为行政区域,元代在行省之下设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元振洞悉时势。他认为宋朝赏罚不明致使将士离心,又结合刘整的情况,判定刘整是真心请降,于是前往泸州。
B.刘元振关心将士。他曾经将刘整所献的六千两金分赐给将士们;在食物将尽之时,他杀掉所乘的马来犒劳将士们。
C.刘元振有大局观。俞兴围攻泸州时,虽情势危急,但他认为刘整以诚归降且泸州关乎国家利益,所以仍坚持守城。
D.刘元振善于变通。守泸州城时,他私作金银牌以激励将士;其父去世后,他意识到自家权势太重,宜降职以自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莅事,号令严明,赏罚不妄,麾下宿将皆敬服之。
(2)元振释戎服,从数骑,与整联警而入,饮燕至醉,整心服焉。
7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言文段(一)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之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文言文段(二)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崩,后八年卒,谥号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1.下列对文言文段(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古代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广大黄河流域。战国时,除秦以外的六国都在山东,因此山东有山东六国之称。山东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关中的秦人,称崤山或华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B.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以六合为家”是说秦始皇把天下当成了世袭的私有财产。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土地孕育五谷,古时帝王都祭祀“社”和“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谥号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扬性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
3.对文言文段(一)的分析,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振长策而御宇内”及后四句写其守天下的威势,“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写秦疆域的广大、国势的强盛。
B.秦由攻天下转为守天下后实施的治国之策,主要有愚民政策、弱民政策、暴力专制政策。
C.第一段全从秦单方面写,把秦始皇的势力和野心描绘的淋漓尽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
D.第二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重点写陈涉起义。极写陈涉的平凡,与秦的盛势,形成鲜明的对比。
4.把文言文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021-03-3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十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亮身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厉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初,亮自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B.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C.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D.至有街亭违命之阙/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府,在本文中指高级官员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汉朝三公、大将军可以开府。
B.旄钺,又称白旄黄钺。白旄是一种军旗,黄钺是以黄金为饰的斧,旄钺指君主。
C.屯田,古代生产组织形式,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而组织的集体耕作。
D.疏,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的意见书,如文中“上疏”之“疏”;表,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如文中“自表”之“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忠心辅佐,深得刘备信任。刘备告诉诸葛亮如果刘禅没有才能,就可以取而代之。刘备又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可以说把蜀国托付给了诸葛亮。
B.诸葛亮勇于认错,主动承担责任。当手下的将领打了败仗,他认为自己身居高位,责任应完全在自己,向皇帝要求贬职三级,来惩罚自己的过失。
C.诸葛亮治军严谨,敌人为之感叹。被他安排去屯田的士兵,和百姓混杂着居住在一起,却不会去扰民。看了蜀军的营垒,魏将司马宣王忍不住称赞。
D.诸葛亮生活简朴,严格约束自己。他的个人生活用品,都是来自官府;在成都,他的家人依靠桑园和薄田为生,他从不经营其他产业为自己谋取私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2)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2021-03-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文科)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盛度,字公量,举进士第,补济阴尉,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契丹寇边,从幸大名,数上疏论边事。奉使陕西,因览疆域,参质汉、唐故地,绘为《西域图》以献。尝奏事便殿,真宗问其所上《西域图》,度因言:“酒泉、张掖、武威、敦煌、金城五郡之东南,自秦筑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碣,延袤万里。有郡、有军、有守捉襟带相属,烽火相望,其为形势备御之道至矣。唐始置节度,后以宰相兼领,用非其人,故有河山之险而不能固,有甲兵之利而不能御。今复绘《河西陇右图》,愿备上览。”真宗称其博学。尝请建四科以取士,曰: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明晓法律能按章覆问科。复为翰林学士、史馆修撰,迁给事中。尝受诏与御史中丞王随议通解盐,听商旅入钱算盐,语在《食货志》。寻进承旨以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召问边计退而条十事上之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时王曾、吕夷简为相,度与宋绶、蔡齐并参知政事,曾与齐善,夷简与绶善,惟度不得志于二人。及二人俱辞相,仁宗问度曰:“王曾、吕夷简力求退,何也?”度对曰:“二人腹心之事,臣不得而知,陛下询二人以孰可代者,则其情可察矣。”仁宗果以问曾,曾荐齐,又问夷简,夷简荐绶,于是四人俱罢,而度独留。迁知枢密院事。章得象既相,以度尝位其上,即拜武宁军节度使。复知扬州,加资政殿学士、知应天府。暴感风眩,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文肃。度好学,家居列图书,每归,未尝释手。

(节选自《宋史•盛度传》)


【注】①守捉,唐时在边地设置的驻军机构,大者称军,小者称守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寻进/承旨以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召问边计/退而条十事上之/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
B.寻进承旨/以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召问边计/退而条十事上之/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
C.寻进/承旨/以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召问边计/退而条十事上之/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
D.寻进承旨/以礼部侍郎兼端明殿/学士召问/边计退而条/十事上之/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唐朝始设进士科目选拔人才。
B.节度,官名,最初掌管军粮,后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宋代削弱了其军、政、财权,以加强中央集权。
C.致仕,也称“致事”“致政”“休致”,即辞官退休,一般是年龄至七十岁的官员向朝廷自行申请。
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盛度博学多闻,受到皇帝称赞。他考察疆域,实地勘测,绘成《西域图》《河西陇右图》进献,为朝廷了解边疆地形提供了可靠资料。
B.盛度目光长远,注重为国选材。他认为唐时边疆节度所任非人,会使有险要河山而不台旨固守;他建议朝廷开设儒学、吏治、军武、审讯四科取士。
C.盛度恪尽职守,促进盐法改革。《食货志》记录了他曾经将皇帝的诏书交给御史中丞王随,并让王随开通盐路,进而向商旅征收盐税的事情。
D.盛度精明多谋,扭转不利局面。王曾、吕夷简主政时,他不得志,二人辞相时,仁宗问他的看法,他建议仁宗询问二人的继任之人,为自己争取了机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契丹寇边,从幸大名,数上疏论边事。
(2)襟带相属,烽火相望,其为形势备御之道至矣。
2021-02-05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理科)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张守约,字希参,濮州人。以荫主原州截原寨。为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二年四诣阙,陈南方利害,皆见纳用,欧阳修荐其有智略、知边事,擢知融州。峒将吴侬恃险为边患,捕诛之。修复荐守约可任将帅,为定州路驻泊都监,徙秦凤。居职六年,括生羌隐土千顷以募射手,筑硖石堡、甘谷城,第功最多。

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夏人张两翼来,守约挺身立阵前,自节金鼓,发强弩殪其酋,敌遂退。河州羌率众三万屯于敦波,欲复旧地,守约度洮水击破之,取窖粟食军。羌老弱畜产走南山,左右欲邀之,云可获万万。守约曰:“彼非敢迎战,逃死耳,辄出者斩!”鬼章围岷州,守约提敢死士鸣鼓张帜高山上,贼惊顾而遁,遂知岷州,降其首领千七百人。迁西上阁门使、知镇戎军,徙环州。慕家族颉佷难制,摇动种落,勒兵讨擒之,余遁入夏国。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从征灵武,至清远军,劝高遵裕令士众护粮饷,以防抄掠,不听,果以败还。守约有捍海南咸平之功,亦不录。

进为环庆都钤辖、知邠州,徙泾原、鄜延、秦凤副总管,领康州刺史。夏人十万屯南牟,畏其名,引去。知泾州,泾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堤堰,费不赀,适岁饥,罢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祷而迁诸北,以杀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遂为沙碛。以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召还,道卒,年七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守约传》,选入时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B.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C.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D.夏人万骑来寇/守约适巡边/与之遇/简兵五百逆战/众寡不侔/势小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金鼓,即四金和六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铜锣和军鼓,代表行军与战斗的信号,“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C.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D.擢,拔也,指拔官,提升官职,《后汉书•公孙述传》中有“程乌、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拜(提拔授官)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守约卫国戍边,恪尽职守。任广南走马承受公事,两年四次入朝陈述南方形势,都被采用;提拔为融州知府,捕杀峒将吴侬,扫除边境祸患。
B.张守约治军严明,禁杀无辜。河州羌人军队被击败后,老弱的羌人带着牲畜和财产逃命,张守约向全军发布严禁部下前往截杀、劫掠的命令。
C.张守约通晓边务,胆大心细。难以节制的慕氏家族鼓动部落滋事,他率军征伐,将其斩首;高遵裕征讨灵武,不听他防劫劝告,结果兵败而归。
D.张守约足智多谋,出奇制胜。鬼章包围岷州,张守约率领敢死队在高山上击响战鼓,竖立战旗,虚张声势,贼兵惊慌得四处张望,仓皇而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守约驻师境上,檄取不置,居数日,械以来,斩于市。
②或曰:“如水害何?”守约曰:“歉岁劳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图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