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北逐单于,破东胡,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1.下列对文本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B.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C.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D.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2.下列对文本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辇”,本义指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秦汉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车。
B.“禁中”,一指禁令所及范围之内,又指帝王所居宫内,此处指前者。
C.“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D.“节”,即符节,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使节出使外国所持的一种凭证。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听人提及赵将李齐的贤能,向冯唐询问他的看法时,因为冯唐的父亲跟李牧和李齐都曾交好,故此了解李齐比不上廉颇与李牧的将才。
B.冯唐和文帝交谈时无所避讳,他直接告诉文帝,纵使文帝得到像廉颇、李牧那样的将士,也不懂得任用,文帝听后很生气。
C.汉文帝待人宽厚,尽管冯唐说他不能知人善任而触怒了他,却并未因此而疏远冯唐,反而在怒气平息后耐心向冯唐问明缘由。
D.冯唐据理陈辞,认为因为谎报杀敌人数而对魏尚做出的处罚过重,并最终说服文帝赦免魏尚。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2)其后会赵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冯唐为什么认为文帝即使得到廉颇和李牧,也不懂得任用他们?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2024-02-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兴三年,桓玄之乱,刘裕与刘迈弟毅相与合谋起兵。玄使桓谦屯覆舟山(今南京城东北),裕与毅等分为数队,进突谦阵,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谦等诸军一时奔散。玄至寻阳,逼帝西上,刘毅等追之,战于峥嵘洲。毅乘风纵火,尽锐争先,玄众大溃。桓振袭陷江陵,刘毅等击破桓振军,迎帝于江陵。毅号令严整,所经墟邑,百姓安悦。毅性刚愎,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裕素不学,而毅颇涉文雅,故朝士有清望者多归之。毅既据上流,阴有图裕之志,求兼督交、广二州,裕许之。毅又奏以郄僧施为南蛮校尉,毛修之为南郡太守,裕亦许之。宁远将军胡藩言于裕曰:“恐刘毅终不为公下,不如因会取之。”裕曰:“吾与毅俱有克复之功,其过未彰,不可自相图也。”刘毅至江陵,多变易守宰,辄割豫州文武、江州兵力万余人以自随。刘裕以毅贰于已,乃奏之。安帝以诏书罪状毅。裕自率众讨毅,参军王镇恶请给百舸为前驱。至豫章口,去江陵城二十里,舍船步上,语所留人:“计我将至城,便鼓严,令若后有大军状。”镇恶径前袭城,与城内兵斗,自食时至中晡,遣人以诏及裕手书示毅,毅皆烧不视,督士卒力战。军士从毅来者,知裕自来,人情离骇。逮夜,镇恶引军出围金城,开其南面。毅虑南有伏兵,夜半,帅左右三百许人,开北门突出。毅夜投牛牧佛寺。初,桓蔚之败也,走投牛牧寺,僧昌藏之,毅杀昌。至是,寺僧拒之曰:“昔亡师容桓蔚,为刘毅所杀,今实不敢容异人。”毅叹曰:“为法自弊,一至于此!”遂缢而死。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九》,有删改)

【注】①元兴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在位期间的第二个年号,即公元402年至404年。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
B.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
C.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
D.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裕,小名寄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高度肯定其北伐的赫赫战功。
B.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其撰拟、颁发事宜均由皇帝亲自审议办理。
C.前驱,可以指前导、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在本文中意为先头部队、先锋。
D.中晡,“晡”泛指下午或黄昏,“中晡”是古代地支记时法,相当于下午四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毅刚猛果断有勇有谋,与刘裕起兵讨伐桓玄,以一敌百,屡立战功,同时治军有方,不许士兵侵扰百姓。
B.与不读书的刘裕不同,刘毅对文学颇有涉猎,吸引了很多有名望的士人,也暗中有了图谋刘裕权力的想法。
C.有人看出刘毅的不轨之心,建议刘裕先下手为强,但刘裕因为不忍心互相残杀,再三忍让刘毅的所作所为。
D.刘毅不甘屈居刘裕之下,依仗恢复晋朝的功劳,不断扩张势力,同时培养亲党,得寸进尺,最终兵败身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计我将至城,便鼓严,令若后有大军状。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苏轼《赤壁赋》)
5.刘毅为何死前感叹“为法自毙”?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请简要说明。
2024-01-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仁宗庆历四年三月乙亥,诏天下州县立学。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学,数言兴学校。宋祁等奏: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伤矣。先策论,则文词者留心于治乱矣;简程序,则闳博者得以驰骋矣;问大义,则执经者不专于记诵矣。帝从之。至是乃诏曰:今朕建学兴善以尊大夫之行,更制革敝以尽学者之才。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夏四月壬子,判国子监王拱宸等言:汉太学千八百室,生三万人。唐学舍亦千二百间,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诏以锡庆院为太学,置内舍生二百人。五月壬申,帝至太学谒孔子。故事止肃揖,帝特再拜。赐直讲孙复五品服。初海陵人胡瑗为湖州教授,训人有法、科条纤悉备具,以身率先,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视诸生如其子弟,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时方词赋,湖学独立经义治事斋,以敦实学。至是,兴太学,诏下湖州取其法,著为令式。瑗上书请兴武学,其略曰:顷岁吴育已建议兴武学,但官非其人,不久而废。今国子监直讲内梅尧臣曾注《孙子》,大明深义。若使尧臣等兼莅武学,每日令讲《论语》,使知忠孝仁义之道;讲孙、吴,使知制胜御敌之术。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之,则一二十年之间必有成效。臣已撰成《武学规矩》一卷,进呈。时议难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学校科举之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B.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C.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D.学者其务进德修业/无失其时/其令州若县皆立学/本道使者选部属官为教授/员不足/取于乡里宿学有道业者/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试/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时范仲淹意欲复古学”与“君更尽一杯酒”(《送元二使安西》)两句中的“劝”字含义相同。
B.“生三万人”与“郯子之”(《师说》)两句中的“徒”字含义相同。
C.“时方词赋”与“谢公宿处今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尚”字含义相同。
D.“选有智略者二三百人教之”与“六艺经传皆通之”(《师说》)两句中的“习”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仁宗与众位大臣讨论办学时,范仲淹与宋祁等人的意见不一致,范仲淹多次强调兴办学校,而宋祁等则认为教育的关键不在办学校。
B.宋仁宗听从大臣们的建议,下诏大力兴办州县等地方学校,改革科举制度,务求使学者充分展示才能,让读经的人不再只是死记硬背。
C.胡瑗在湖州教授学生,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师生之礼仪,即使在盛夏酷暑,也一定穿着整齐坐于堂上;宋仁宗以湖州办学为全国范例。
D.胡瑗上书宋仁宗建议兴武学,他撰写了一卷《武学规矩》进献给宋仁宗,又提出请梅尧臣等人来讲习《孙子》《论语》,教授制胜御敌之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
(2)诸生亦信爱如其父兄,从之游者常数百人。
5.为什么仁宗在太学谒孔子时要行再拜之礼?
2024-01-1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送别湖南部曲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

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注】①部曲:即部属。诗人被弹劾罢官,退居带湖。数年之后,他当年任湖南安抚使时创建的飞虎军中的老部下来拜访,临别时写了这首诗相送。②急急符:紧急命令。③薏苡yìyǐ: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带回一车薏苡,有人诬陷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④於菟wūtú:虎的别称,楚人“谓虎於菟”。

材料二:

乾道六年,辛弃疾为湖北转运副使,寻知湖南。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奏疏曰:“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盗,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进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湖南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作,乃复奏曰:“乞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庶使夷豫知有军威而慑服。”诏委以规画。经度费钜万,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如期落成,开陈本末,上遂释然。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居民家取瓦,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注释]①草窃:掠夺。②经度费钜万计:经营耗费数以万计。③俾(bǐ):使。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首联“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塑造了一位跨上骏马在万众欢呼中腾跃向前的勇猛的壮士形象。
B.古诗讲究炼字,颔联一个“愧”字,表达了诗人因为自己的才能有限而深感愧疚的谦虚胸怀。
C.颈联表明自己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有知人之明,自己国事,仗义执言。
D.全诗充满豪宕不平之气,显得悲壮而苍凉,雄健而沉郁,展现出作者光明磊落的英雄本色。
2.下列对文言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贪吏迫使为盗”中的“为”字在字典中的义项中有“做”“干”“发明”“治理”“成为”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此处应解释为“成为”。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中的“间”是“参与”的意思,以此推断,“草窃间作”中的“间”也可以解释为“参与”。
C.“又以湖南与溪峒蛮獠接连”和“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中的“以”意义和用法是不一样的。
D.说明或解释重大问题时,一般要分条陈述。颜师古注:“疏,谓条录之。”用这种方法写成呈奉给皇帝的建议即奏章,也称为疏。
3.下列对文言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B.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C.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D.疾受而藏之/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4.辛弃疾的好友陈亮说他“眼光有梭,足以照映一世之”。叶嘉莹老师曾说:“辛弃疾是最为了不起和不可及者,了解了他的人生经历会更觉其词人合一,得可及可敬。”辛弃疾的“”体现在哪里?请结合诗歌和文言文(各找出一处)具体分析。
2024-01-1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东方新高一语文期末考09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段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公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公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征拜议郎。

建安二年,张绣等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遇害。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初,公举魏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四年春,生擒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初,公为兖州牧,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之,为之流涕。既出,遂归吕布。及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摘编自《三国志·魏武纪》)

文段二: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何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诸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十六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

(摘编自曹操《求贤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B.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C.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D.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在君乎”中的“其”与“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中的“其”含义不同。
B.“公嘉之”中的“嘉”与“我有嘉宾”(《短歌行》)中的“嘉”含义相同。
C.“遂亡归吕布”中的“亡”与“今亡亦死”(《陈涉世家》)中的“亡”含义相同。
D.“苏秦岂守信邪”的“信”与“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信”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年少有为,为人看重。曹操年少时尚义任侠,机灵能干,善于随机应变,受到当时人追捧认可,尤其被桥玄、何颙看重。
B.曹操善于反省,知错就改。曹操深受张绣投降又反叛之害,自己中箭,长子被杀,他当众检讨剖析错误,并承诺不再犯错。
C.曹操重视人才,尊重人才。魏种和毕谌都曾离开过曹操,在将两人活捉后,曹操出于对人才的重视,不计前嫌,对两人继续重用。
D.《求贤令》和《短歌行》中均表达了曹操的“求贤若渴”之情,但二者在抒情方式上有较大不同,前者多直接表达,后者多用典故委婉含蓄地抒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此吾所求也。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
5.文段二中,对“有行”和“上进”的关系,曹操的观点是什么?他举了哪些例子去证明?请概括回答。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畿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年二十,为郡功曹,守郑县令。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护羌校尉,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太祖既定河北,而高干举并州反。时河东太守王邑被征,河东人卫固、范先外以请邑为名,而内实与干通谋。太祖谓荀彧曰:关西诸将,恃险与马,征必为乱。张晟寇崤、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河东被山带河,当今天下之要地也。君为我举萧何、寇恂以镇之。彧曰:杜畿其人也。于是追畿为河东太守。固等使兵数千人绝陕津,畿至不得渡。彧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河东有三万户,非皆欲为乱也。今兵迫之急,欲为善者无主,必惧而听于固。固等势专,必以死战。讨之不胜,四邻应之,天下之变未息也;讨之而胜,是残一郡之民也。单车直往,出其不意。固为人多计而无断。畿居郡一月,以计縻之。

会白骑攻东垣,高干入濩泽,上党诸县杀长吏,弘农执郡守,固等密调兵未至。畿单将数十骑,赴张辟拒守。会大兵至,干、晟败,固等伏诛,其余党与皆赦之,使复其居业。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少耗减。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韩遂、马超之叛也,弘农、冯翊多举县邑以应之。河东虽与贼接,民无异心。太祖征汉中,遣五千人运,运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终无一人逃亡,其得人心如此。

魏国既建,以畿为尚书。事平,更有令曰: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畿在河东十六年,常为天下最。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B.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C.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D.县囚系数百人/畿亲临狱/裁其轻重/尽决遣之/虽未悉当/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调动改派官职,且在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官和降职。体现古代官职变动情况的还有:拜,授予官职;黜,革职免官。
B.太祖是庙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别为他们定的一种名号。
C.尚书最早设于战国时期,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隋代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历代多有沿革。
D.字,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对人称名是出于礼貌和尊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畿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在被派往河东时,杜畿对形势作了详细的分析,没有“强攻”,而是采用“智取”,先用计谋困住了卫固。
B.杜畿临危不惧,成功平定河东。杜畿不顾生命危险,单身前去河东;叛军叛乱时,他单独率领几十名骑兵赶到张辟坚守,与大军一起打败叛军。
C.杜畿为政有道,深得百姓爱戴。杜畿治理河东郡的时候,推崇宽松惠民的政策,让百姓休养生息,促生产、行教化,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
D.杜畿才能出众,深受太祖赏识。杜畿既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又有突出的治理才能,以至太祖多次把他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萧何、寇恂相提并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晟寇崤、渑间,南通刘表,固等因之,吾恐其为害深。
(2)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5.杜畿在被太祖派遣镇守河东时为什么反对派大军征剿?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2024-01-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大眼,武都氐难当之孙也。少有胆气,跳走如飞。侧出,不其宗亲顾待,颇有饥寒之切。太和中,起家奉朝请。

时高祖自代将南伐,令尚书李冲典迁征官,大眼往求焉。冲弗许,大眼曰:尚书不见知,听下官出一技。便出绳三丈许,系髻而,绳直如矢,马驰不及,见者莫不惊欢。冲曰:自千载以来,未有逸才若此者也。遂用为军主

出为征虏将军、东荆州刺史。时蛮酋樊秀安等反,诏大眼为别将,隶都督李崇,计平之。大眼妻潘氏,善骑射,自诣军大眼。至于攻陈游猎之际,大眼令妻潘戎装,或齐镳战场,或并驱林壑。及至还营,同坐幕下,对诸僚佐,言笑自得,时指之谓人曰:此潘将军也。

大眼善骑乘,装束雄竦,擐甲折旋,见称当世。抚巡士卒,呼为儿子,及见伤痍,为之流泣。自为将帅,恒身先兵士,冲突坚陈,出入不疑,其锋者,莫不摧拉。南贼前后所遣督将,军未渡江,预皆畏慑。传言淮泗、荆沔之间有童儿啼者,之云杨大眼至,无不即止。王肃弟子秉之初归国也,谓大眼曰:在南闻君之名,以为眼如车轮。及见,乃不异人。大眼曰:旗鼓相望,嗔眸奋发,足使君目不能视,何必大如车轮。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又出为荆州刺史。常缚蒿为人,衣以青布而射之。召诸蛮渠指示之曰:卿等若作贼,吾政如此相杀也。又北清郡尝有虎害,大眼搏获之,斩其头悬于穰市。自是荆蛮相谓曰:杨公恶人,常作我蛮形射之。又深山之虎尚所不免。遂不敢复为寇盗。在州二年而卒。

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识。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竞不多识字也。

(节选自《魏书五·杨大眼传》)


【注释】①侧出:妾所生。②擐(huàn)甲:穿着铠甲。③穰市:人很多的集市。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诣军大眼                  省:照顾B.其锋者,莫不摧拉        当:抵挡
C.之云“杨大眼至”        恐:吓唬D.系髻而                         走:跑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不其宗亲顾待                                        君故
B.侧出                                                     人恒过,后能改
C.常作我蛮形射之                                     解忧
D.北清郡尝有虎害,大眼搏获之                 恍惊起长嗟
3.下列对文中语句省略部分补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用(杨大眼)为军主B.(王肃弟子)在南闻君之名
C.(荆蛮)遂不敢复为寇盗D.令作露布,皆(读书人)口授之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杨大眼身怀绝技,且善于推销自己,得到尚书李冲和众人的赞许。
B.杨大眼夫妇善骑射,大眼对妻子赏识有加,喜欢和她出征、狩猎。
C.当地哭闹的儿童听到杨大眼的名字也会停止哭泣,足见他深得民心。
D.杨大眼很聪明,巧用警告之法震慑荆蛮之人;听他人读书都能记住。
5.翻译下面的句子。
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
2024-01-0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乙]

伯夷、叔齐,孤竹君二子也。文王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之。及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司马迁《史记·伯夷叔齐列传》有删改)


注:①孤竹君:商朝孤竹国国君的封号。②谏: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③弑:指臣杀君,下杀上。④兵:用作动词,杀害,杀伤。⑤宗周:这里指归附周朝。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父               或王急宜B.扶而                    委而
C.居天下之广     面山而D.孤竹君二子也          跳往助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理解:景春认为公孙行和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这句话透露出景春对他们的羡慕甚至崇拜。
B.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翻译:得志的时候,百姓按他的要求去做:不得志的时候,要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理解:在孟子看来,大丈夫要信守承诺,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
C.太公曰:“此义人也。”
翻译:太公说:“他们是有道义的人啊!”
理解:这是太公对伯夷、叔齐由衷的赞叹,从侧面表现出伯夷、叔齐对道义的坚守。
3.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精神在伯夷、叔齐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2024-01-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城翟让为东都法曹,坐事当斩。狱吏黄君汉奇其骁勇,夜中潜谓让曰:翟法司,天时人事,抑亦可知,岂能守死狱中乎!让惊喜叩头曰:让,圈牢之豕,死生唯黄曹主所命!君汉即破械出之。让再拜曰: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何!因泣下。君汉怒曰:本以公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君但努力自免,勿忧吾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同郡单雄信,骁健,善用马槊,聚少年往从之。时又有外黄王当仁、济阳王伯当、韦城周文举、雍丘李公逸等皆拥众为盗。李密自雍州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弟,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曰:刘、项皆起布衣为帝王。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东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也。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庚戌,须陁引兵击让,让向数为须陁所败,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让不得已,勒兵将战,密分兵千余人伏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陁素轻让,方阵而前,让与战,不利,须陁乘之,逐北十余里;密发伏掩之,须陁兵败。密与让及徐世勣、王伯当合军围之,须陁溃围出;左右不能尽出,须陁跃马复入救之,来往数四,遂战死。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河南郡县为之丧气。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B.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C.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D.闻其来/大惧将/避之/密曰/须陁勇而无谋/兵又骤胜/既骄且狠/可一战擒也/公但列陈以待/密保为公破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曹,汉代指掌管邮递驿传的官署,也可指司法官署或掌司法的官吏。
B.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
C.和亲,文中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或者外国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一种政治联姻。
D.庚戌,“庚”是十二地支之一,“戌”是十天干之一,我国古代常用天干地支纪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翟让因犯死罪而被关进监狱,狱吏黄君汉认为翟让骁勇不同寻常,给翟让打开枷锁,把翟让放了出来,于是翟让逃亡到了瓦岗。
B.李密往来于义军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这些首领起初并不相信,后来逐渐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开始敬重李密。
C.李密通过王伯当的关系拜见翟让,给翟让出谋划策,武力收编其他的小股盗匪;翟让逐渐亲近李密,李密趁机劝说他起兵灭隋。
D.翟让领兵迎战须陁,李密派一千多人埋伏在大海寺后面的树林中:翟让兵败,李密命令伏兵袭击须陁,并联兵合围,最终杀死须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023-12-2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传

萧统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秣,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抬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连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有删改)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博学,善文(属:写)
B.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
C.贵贱之者,有酒辄设。(造:拜访)
D.渊明若先醉,便客(语:告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抬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B.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抬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C.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抬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D.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抬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径之资,比喻筹集隐居住所的费用。三径,因汉代隐士蒋诩在房前曾开三条小径,后人便以三径代称住宅庭院。
B.解绶,古人为官时将系有绶带的印信佩戴在身,解下印绶,即辞免官职。类似表示辞官的词语还有“解官”“解印”。
C.高祖,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世祖、太宗、文帝、武帝等。
D.元嘉,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为汉武帝首创,历代帝王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的粮食和肉,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B.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被当时人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又写了《归去来兮辞》。
C.陶潜仕途短暂。曾做过州祭酒,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著作郎等职。
D.陶潜性格率真。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酒酣之时就抚弄无弦琴以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2)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2023-12-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