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传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詹荣,字仁甫,山海卫人。嘉靖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郎中。督饷大同,值兵变,杀总兵官李瑾。总督刘源清率师围城,久不下。荣素有智略,善应变。叛卒掠城中,无犯荣者。外围益急,荣密约都指挥纪振、游击戴濂、镇抚王宁同盟讨贼。察叛卒马升、杨麟无逆志,乃阳令宁持官民状诣源清所,为叛卒乞原,而阴以荣谋告,请宥升、麟死,畀三千金,俾募死士自效。会源清已罢,巡抚樊继祖许之。升、麟遂结心腹,擒首恶黄镇等九人戮之。荣乃开城门,延继祖入,复捕斩二十六人。录功,擢光禄寺少卿,再迁太常寺少卿。

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鲁迷贡使留甘州者九十馀人,总兵官杨信驱以御寇,死者十之一。荣言:“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诏夺信官,槥死者送之归。番人感悦。逾年,以大同巡抚赵锦与总兵官周尚文不相能,诏荣与锦易任。俺答数万骑入掠,荣与尚文破之黑山阳,进右副都御史。寇复大举犯中路,参将张凤等阵殁。荣与尚文及总督翁万达严兵备阳和,而遣骑邀击,多所杀伤,寇乃引去。代府奉国将军充灼行剽,荣奏夺其禄。充灼等结小王子入寇,谋据大同。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馀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帝立从焉。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奏行秋防十事。已而翁万达入为尚书,遭母丧,荣复当署部务,辞疾乞休。帝怒,夺职闲住。越二年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八》,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赍/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
B.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赍/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
C.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
D.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召还理部事/进左/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事务。
B.巡抚,明清时官职,以“巡行天下、抚军安民”而名。一般主管一省军事、吏治、刑狱等。
C.贡使,进贡的使臣;贡,进贡,即古代藩属国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呈献礼品。
D.黑山阳,古人把山北水南称为“阳”,黑山是山名,“黑山阳”是指黑山的北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荣颇有智慧谋略。他在总督刘源清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用计谋收买了叛军中的人,通过他们擒获叛军头目并杀掉。
B.詹荣善待外国使者。他得知杨信驱使鲁迷国使者上前线作战,将此事上奏朝廷。朝廷下诏用棺材装殓战死者送归鲁迷国,鲁迷国的人很受感动。
C.詹荣具有军事才能。他多次击败进扰之敌,并修建了大同御敌工事,因地制宜地实施了强军策略。
D.詹荣深受皇帝信任。先后担任了太常寺少卿、右佥都御史,官至兵部尚书,仅是因为年老略有消沉而触怒皇上,才被夺官赋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2)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 ,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败魏于华,魏王且入朝于秦。周訴谓王曰:今王之事秦,尚有可以易入朝者乎?愿王之有以易之,而以入朝为后。魏王曰:子患寡人入而不出邪?许绾为我祝曰,入而不出,请殉寡人以头。周訴对曰: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二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今秦不可知之国也,犹不测之渊也;而许绾之首,犹鼠首也。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且无梁孰与无河内急?王曰:梁急。”“无梁孰与无身急?王曰:身急。 曰:以三者,身,上也;河内,其下也。秦未索其下,而王效其上,可乎?王尚未听也。支期曰:王视楚王。楚王入秦,王以三乘先之;楚王不入,楚、魏为一,尚足以捍秦。王乃止。王谓支期曰: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支期曰:王勿忧也,臣使长信侯请无内王。支期说于长信侯。长信侯曰:吾内王于秦者,宁以为秦邪?吾以为魏也。支期曰:君无为魏计,君其自为计。王急召君,君不行,血溅君襟矣。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

长信侯入见王,王曰:病甚奈何!吾始已诺于应侯矣,意虽道死,行乎?长信侯曰:王毋行矣!臣能得之于应侯,愿王无忧。

明年,将使段干崇割地而讲。孙臣谓魏王曰: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魏王曰:善。虽然,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也。对曰:王独不见夫博者之用枭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今君劫于群臣而许秦,因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枭也!魏王曰:善。乃案其行。

(节选自《战国策 ·魏策三》,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B.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C.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D.如臣之贱也/今人有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臣必不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泛指黄河中游北面地区,与《寡人之于国也》“河内凶”的“河内”含义不同。
B.不行意思是不去,与《陈情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的“不行”含义不同。
C.奈何意思是怎么办,与《鸿门宴》“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的“奈何”含义相同。
D.期年指满一年,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的“期年”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军在华阳被秦军打败后,魏王准备人秦朝拜,因为入秦朝拜可能存在有去无回的风险,周訴和支期先后劝魏王不要去秦国。
B.周訴未能劝止魏王入秦,而支期得以劝止,是因为支期拿楚王来说事,劝魏王伺机而动,并让其看到了楚魏联合抗秦之可能。
C.魏王打消了入秦朝拜的念头之后,仍有因违背承诺而失信的忧虑,支期则巧妙设计利用长信侯成功地解除了魏王的忧虑。
D.魏国将要割地给秦国时,孙臣认为这是群臣私心所致,他用抱薪救火的比喻说服魏王,并劝魏王可以抓住主动权割地予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内王于不可知之秦,而殉王以鼠首,臣窃为王不取也。
(2)且见王,支期先入谓王曰:“伪病者乎而见之,臣已恐之矣。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施琅,字琢公,福建晋江人。康熙元年,迁水师提督。二十年,郑锦死,子克塽幼,诸将刘国轩、冯锡范用事。内阁学士李光地奏台湾可取状,因荐琅习海上事,上复授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谕相机进取。琅至军,疏言:“贼船久泊澎湖,悉力固守。冬春之际,飓风时发,我舟骤难过洋。臣今练习水师,又遣间谍通臣旧时部曲,使为内应。俟风便,可获全胜。”给事中孙蕙疏言宜缓征台湾。七月,彗星见,户部尚书梁清标复以为言,诏暂缓进剿。琅疏言:“臣已简水师精兵二万、战船三百,足破灭海贼。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并请调陆路官兵协剿。”诏从之。

二十二年六月,国轩踞澎湖,环二十余里为壁垒。琅乘楼船突入贼阵,流矢伤目,血溢于帕。旋以百船分列东西,遣总兵陈蟒、魏明率兵东指鸡笼峪,西指牛心湾,分贼势。琅自督五十六船分八队,以八十船继后,扬帆直进,取澎湖,国轩遁归台湾。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人谓琅必报父仇,将致毒于郑氏。琅曰:“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台湾平,自海道报捷。上旌琅功,曰:“朕特加擢用,尔能不负任使,举六十年难靖之寇,殄灭无余。”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琅疏辞侯封,乞得如内大臣例赐花翎,部议谓非例,上命毋辞,并如其请赐花翎。

遣侍郎苏拜至福建,与督抚及琅议善后事。有言宜迁其人、弃其地者,琅疏言:“明季设澎水标於金门,出汛至澎湖而止,台湾原属化外,土番杂处,未入版图。然其时中国之民潜往生聚,已不下万人,及崇祯元年,芝龙就抚,借与红毛为互市之所。若弃其地、迁其人,以有限之船,渡无限之民,非阅数年,难以报竣。倘渡载不尽,窜匿山谷,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此地原为红毛所占,乘随复踞,必窃窥内地,鼓惑人心。盖筹天下形势,必期万全,台湾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与刘国轩、冯锡范等俱诣京师。诏授克塽公衔,国轩、锡范伯衔,俱隶上三,馀职官及桓等于近省安插垦荒。寻苏拜等疏亦用琅议,并设县三、府一、巡道一,上命允行。三十五年,卒于官,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傅,赐祭葬,谥襄壮。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B.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C.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D.克塽大惊/遣使诣军前乞降琅/疏陈/上许之八月/琅统兵入鹿耳门/至台湾/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花翎,清代的一种冠饰,多为皇室贵族和朝廷高官所佩戴,是“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
B.互市,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贸易的通称。隋唐以后,各王朝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C.旗,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上三旗由皇帝直接统辖。
D.太子少傅,教习太子的副职,与太子少师、太子少保合称“东宫三少”,为“九卿”之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施琅精于谋略,长于用兵。面对台湾守军的严防死守,施琅联络旧部作内应;澎湖之战中,他精心谋划,排兵布阵,大获全胜。
B.施琅骁勇善战,厥功甚伟。攻台过程中,施琅被流箭射中眼睛也毫不退缩;他平定台湾,使之回归清廷,稳定了东南局势。
C.施琅坚持己见,力排众议。面对是否缓征台湾的不同意见,施琅坚持攻台;面对台湾弃留的争论,他说服朝廷将其纳入版图。
D.施琅深明大义,尽忠为国。平定台湾之后,他将国家利益置于私仇之上,释放郑克塽,并劝其投诚,为其请封,安抚了人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请趣督抚治粮饷,但遇风利,即可进行。
(2)琅又疏请克塽纳土归诚,应携族属与刘国轩、冯锡范等俱诣京师。
2022-10-1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王使李从以车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车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事,复相魏。张仪欲穷陈轸,令魏王召而相之,来将梏之。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齐王曰:“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因以鲁之车迎之。


【注】①犀首:战国魏官名。公孙衍曾为此官,故借称公孙衍。②陈轸时在楚国做事,说话很有分量。以往张仪游说楚王时,曾遭陈轸反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B.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C.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D.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犀首谢陈轸”中的“谢”是谢绝,与《孔雀东南飞》中“多谢后世人”的“谢”相同。
B.“乃倍李从”中的“倍”是背弃,与《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的“倍”相同。
C.“令四国属以事”的“属”是委托,与《琵琶行》中“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属”不同。
D.侯,中国古代五等爵位之一,五等爵位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侯爵为其中第二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轸路过魏国时求见公孙衍,公孙衍起初并不想见他,陈轸问公孙衍为何没有政事可做,陈轸为其出谋划策,要把天下的政事移交给公孙衍。
B.陈轸让公孙衍坐在李从出使楚国的车上,从而让魏王生疑,然后再对魏王说要去拜见燕国、赵国的国君,并向魏王要求准备车辆整治行装。
C.当各个诸侯国客居魏国之人把公孙衍出使燕、赵的消息告诉各国国君后,齐、燕、赵、楚把政事委托给公孙衍,魏王让公孙衍做了魏国相国。
D.张仪钦佩陈轸的才华,就让魏王召他来做相国,陈轸想要去,但他的儿子认为这件事情谋划得很深,不可以不详察,希望父亲能认真考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
(2)郢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何如?”对曰:“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为旘,楩、枫、豫章为题凑,发甲卒为穿圹,老弱负土,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韂其后,庙食太牢,奉以万户之邑。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优孟曰:“请为大王六畜葬之。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

此知可以言时矣。

(节选自《史记·滑稽侯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B.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C.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D.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尺,最初的尺指妇女手伸展后从拇指到中指的距离,原文中的含义与之相同。
B.题凑:古代天子的椁制,也赐用于大臣,椁室用大木累积而成,木头皆内向为椁盖,上尖下方,犹如屋檐四垂,称题凑。
C.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中国祭祀等级中,诸侯用少牢,上大夫用特牲,下大夫、士用特豚,皆有脯醢醴酒。
D.封,本义是种树,古代诸侯受命建国后,即在所封疆土的边界上培土种树,文中是指楚庄王把寝丘这个四百户之邑赐给孙叔敖的儿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孟,是楚国的乐工。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用委婉幽默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讽谏效果颇佳。
B.优孟用“欲擒故纵”的方式,顺着楚王的意思,要求厚葬死马,接着顺势推出荒诞结果,使楚王恍然醒悟。
C.楚庄王认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让他做楚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天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对自己的后代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病肥死,使髃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2022-06-0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八月,上北狩,太后诏立皇长子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命郕王辅之。郕王临午门,言官大臣次第宣读弹劾王振启章。王起入,众随拥入。有令旨籍没振,遣指挥马顺往。众曰:“顺,振党也。宜遣都御史陈镒。”时太监金英传旨,令百官退。众欲殴英,英脱身入。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于是众竞喧哗,班行杂乱,无复朝仪。百官既殴杀顺,益恟惧不自安。王亦屡起,欲退还宫。兵部侍郎于谦直前揽王衣,曰:“殿下止。振罪首,不籍无以泄众愤。且群臣心为社稷耳,无他。”王从之,众拜谢出。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既出,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而叹曰:“朝廷正藉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太后命以于谦为兵部尚书。二十九日,太后遣金英传旨:“皇太子幼冲,郕王宜早正大位,以安国家。”郕王即皇帝位,遥尊上为太上皇。

十月,也先以送上皇还京为名,与其脱脱不花寇紫荆关,京师戒严。朝野汹汹,人无固志。侍讲徐呈请幸南京。于谦上疏抗言,固守之议始决。谦闻寇迫关,思各处刍粟数万计,恐为敌资,急遣使焚之,然后奏闻。或请姑待报,谦曰:“寇在目前,若少缓,彼将据之,适以赍盗粮耳!独不见宋牟驼岗事乎?”众皆是之。

己卯,也先长驱至京城西北关外。时众论战守不一,主将石亨欲尽闭九门,坚壁以避贼锋。谦曰不可。乃率先士卒,躬擐甲胄,出营德胜门,以示必死。泣以忠义谕三军,人人感奋,勇气百倍。十一月,以寇退,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谦固辞,不许。有颂谦功者,辄谢曰:“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今但不城下盟,何功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景帝登极守御》)


【注】①牟驼岗也称“毛驼岗”,北宋皇家养马场。靖康元年,金将完颜宗翰率军攻开封,驻军于毛驼岗,养马场内万余马匹尽归金人。第二年冬,开封城破,赵宋王朝灭亡,毛驼岗逐渐荒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B.马顺从旁叱百/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C.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D.马顺从旁叱百官去/众争殴之/立毙顺/众又索振党内使毛王/二人亦击杀之/曳三尸陈东安门/军士犹争击不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太子,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在朝中地位仅次于皇帝,所居之地称“东宫”。
B.吏部,尚书省六部之首,通常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长官为吏部尚书。
C.汗,即可汗,是中国古代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对其统治者的称号。
D.卿大夫,原指西周、春秋时天子及诸侯所分封的臣属,后借指高级官员。本文中是借指。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英宗被掳到北方去后,太后先下诏让郕王辅佐年幼的皇太子,后又为了使国家安定而传旨让郕王早日登基。郕王即位后尊英宗为太上皇。
B.百官群起弹劾王振,并当场打死王振的党羽马顺等三人而引发骚乱。郕王惊慌欲逃,于谦稳定了乱局,让吏部尚书王直自叹弗如。
C.也先的进逼让大明朝野人心动摇,甚至有人提议放弃京城逃往南京,于谦坚决反对并积极备战,得到朝廷同意后烧掉数以万计的粮草。
D.于谦反对主将石亨紧闭城门、避敌锋芒的策略,换上戎装出营,以必死之心和忠义精神感动了三军将士,士气大涨,退敌后也不居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
(2)寇在目前,若少缓,彼将据之,适以赍盗粮耳!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秦时用为南海龙川令。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秦为无道,天下苦之,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共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会病甚。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郡中长吏无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即移檄告横浦、阳山、湟溪关曰:“盗兵且至,急绝道聚兵自守!”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为南边患害,与长沙接境。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于是佗乃自尊号为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败数县而去焉。高后遣将军隆虑侯灶往击之。会暑湿,士卒大疫,兵不能逾岭。岁余,高后崩,即罢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越,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

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奏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乃召陆贾以为太中大夫,往使,因让佗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陆贾至南越,王甚恐,乃顿首谢,愿长为藩臣,奉贡职。陆贾还报,孝文帝大说。遂至孝景时,称臣,使人朝请。

(《史记·南越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
B.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
C.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
D.及孝文帝元年初/镇抚天下/使告诸侯/四夷从代来即位意/喻盛德焉/乃为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常称“姓氏”,但有些古籍中“姓”“氏”是两个概念,“氏”指姓的分支,本文指后者。
B.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
C.从,堂房亲属,意为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如父亲的兄弟称为从父。“从昆弟”指的是堂兄弟。
D.顿首,古代跪拜礼之一,行礼时,施礼者跪而头叩地,稍顿即起,为“九拜”中最隆重的礼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嚣去世前对赵佗表明自己想趁天下大乱立国称帝,因病重无法实现,嘱咐赵佗帮他完成遗愿。
B.汉朝关闭南越边境铁器买卖一事,促使赵佗自立为帝,并发兵攻打了与南越接壤的长沙边邑。
C.高后死后,没了汉朝的牵制,赵佗野心进一步扩大,用手段使周边部族依附自己,建制称帝。
D.孝文帝派陆贾出使南越后,赵佗终愿做汉朝的藩臣,之后直到孝景帝执政,南越都信守诺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
(2)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
2022-05-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崇左市高三三模(5月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初,纲再贬宁江,金兵复至,渊圣悟和议之非,召纲为开封尹。行次长沙,被命,即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至是,召拜右相,趣赴行在所。中丞颜岐奏曰: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罢之。章五上,帝曰:如朕之立,恐亦非金人所喜!岐语塞而退。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论纲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帝亦不听。汪伯彦、黄潜善自谓有攀附之劳,拟必为相,及召李纲于外,二人不悦,遂与纲忤。纲行至太平,上疏曰: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太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愿陛下以汉之高、光,唐之太宗为法。六月,李纲至行在,入见,涕泗交集。纲言于帝曰:邦昌僭逆,臣不可与邦昌同列,当以笏击之。陛下必欲用邦昌,第罢臣。帝颇感动。汪伯彦曰:李纲气直,臣等所不及。帝乃出纲奏,责授邦昌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邦昌后至潭州,伏诛。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陛下纵未能行上策,犹当且适襄、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读者感泣。纲尝侍帝,论及靖康时事,帝曰:渊圣勤于政事,省览章奏至终夜不寐,然卒至播迁,何也?纲对曰:人主之职在知人,进君子,退小人。因勉帝以明恕尽人言。帝嘉纳之。纲所论谏,其言切直,帝初无不容纳。吕中曰:“自纲之入相也,以英哲全德勉人主,抗忠数疏,中时膏肓,僭逆之罪正而士气作,幸都之谋定而人心安。”朱子谓李纲入来,方成朝廷者,正为此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李纲辅政》)


【注】①渊圣:宋钦宗的尊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B.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C.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D.兴衰拨乱之主/非英哲不足以当之/英则用心刚/足以莅大事/而不为小故之所摇/哲则见善明 足以任君子/而不为小人之所间/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午,本文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是中国古代术数的基础。
B.中书侍郎,是古代中书省的副职长官,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务,汉代始设置。
C.朔,指每月农历初一,由于“朔”为一月之始,所以“朔”也引申出“初始”等义。
D.靖康,宋钦宗的年号,也是北宋的最后一个年号。文中的“渊圣”即宋钦宗的尊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丞颜岐五次呈上奏章,要求罢免李纲的右相之职,高宗以自己为例予以反驳。
B.李纲向高宗直接表明不能和张邦昌同朝为官的坚决态度后,张邦昌被降职直至处死。
C.李纲侍奉宋高宗辅政以来的议论劝谏,言辞切要率直,一直被宋高宗接受采纳。
D.吕中和朱熹都认为李纲入朝担任宰相以来,对高宗时期的朝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次长沙,被命,即帅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至而京城失守。
(2)渊圣勤于政事,省览章奏至终夜不寐,然卒至播迁,何也?
2022-04-30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宗建炎三年,冬十月,金兀术分兵南寇。辛未,兀术由马家渡渡江,陷太平,长驱至建康。杜充无制敌之方,渡江遁真州,不敢入营,拜兀术于马首。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彼出我入,彼入我出,此兵家之奇也。甲戌,知徐州赵立闻诏诸路以兵勤王,乃将兵三万趋行在。金人邀立于淮阴,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于是率众径进。立中箭贯两颊,口不能言,以手指麾诸军,憩歇定,方拔箭出之。辛巳,金人攻常州,守臣周杞迎岳飞移屯宜兴。时兀术将趋杭州,遂进攻广德军。飞闻之,邀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其将王权。会金复遣兵攻常州,飞复追至,四战皆捷。乙酉,兀术自广德过独松关,见无戍者,谓其下曰:南朝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遽度哉!遂犯临安。守臣康允之弃城走,钱塘县令朱跸率弓手土军,前路拒战,两中流矢,犹奋勇而进,力竭死之。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待金使。又谓张俊曰:若能捍敌成功,当加王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各从便去。帝曰:士大夫当知义理,岂可不扈从!若然,则朕所至乃同寇盗耳。于是郎官以下多从卫。癸巳,帝舟次昌国县。戊戌,金人犯越州,安抚使李邺以城降,金人琶八守之。卫士唐琦袖石伏道旁,伺其出击之,不中,被执。琶八诘之,琦曰:欲碎尔首,我即死,为赵氏鬼耳。琶八曰:使人人如此,赵氏岂至是哉!又问:李邺为帅,尚以城降,汝何人,敢尔?琦曰:邺为臣不忠,恨不得手刃之,尚言及斯人耶!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金人渡江南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B.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C.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D.癸酉吕颐浩进航海之策/其言曰/敌兵多骑/必不能乘舟袭我/江浙地热/必不能久/留俟其退去/复还二浙/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在,也称为“行在所”,古代天子所在的地方,常常用来专指帝王巡幸所居住的地方。
B.临安,古代指临安府,是南宋的首都,原为五代时期吴越国的西府,现在是陕西西安。
C.爵,爵号,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将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
D.郎官,官名,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为君主侍从之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金兵进逼建康府时,杜充毫无作战方略,慌忙渡江逃到江北的真州,到达后却又不敢进入军营,随即向金兵投降。
B.赵立带兵勤王,被金人半路拦截,战斗中被箭贯穿两颊,不能说话,他仍用手指挥作战,直到休息时才把箭拔掉。
C.钱塘县令朱跸在守臣康允之弃城逃离后,毅然率领弓手民兵等到前线负险固守,抵御抗击,被乱箭射中后,当即身亡。
D.吕颐浩奏令从官以下去留从便,皇帝认为士大夫应知义理,随驾官员若不侍从,那么皇帝所到之处便如遭侵扰劫掠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立麾下劝立不如还保徐州,立奋怒,嚼其齿曰:“回顾者斩!”
(2)诟骂不少屈,琶八趣杀之,至死不绝口。
2022-04-21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B.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C.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D.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均称为进士。
B.禄养,以官俸养亲。古人认为官俸本为养亲之资。与“祠禄”不同,祠禄是宋代大臣退职后仍然享受待遇。
C.馆阁,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龙图阁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
D.熙宁,与“嘉祐”均为北宋时期宋仁宗的年号。王安石在嘉祐年间未得重用,而在熙宁时期主持变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酷爱读书,也擅长写文章,欧阳修读过他的文章后便到处为他传播声名,结果他考中了进士第一名。
B.王安石放弃报考馆职的机会,而到鄞县担任知县,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做了一些实事,积累了执政的经验。
C.欧阳修多次举荐王安石到京城任职,但他都推辞了,却恳求做地方官员,以致朝廷不敢轻易给他授予京官。
D.王安石性格刚果自用,曾向宋仁宗呈递“万言书”,要求对国家进行全面改革,以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
(2)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2022-04-08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高三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