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与例句推理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A.只有杂种水稻二代才会出现分离,某种水稻后代发生分离,所以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二代。
B.“送来”就是“抛给”,即经济或文化侵略;鸦片、废枪炮、香粉等是“送来”的,所以是侵略。
C.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023-09-1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统测语文试题
2 . 下列关于课文相关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党八股》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为党八股画像,态度鲜明,语言诙谐幽默。
B.《拿来主义》一文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道理,是本文写作上突出的特点。比如将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比作“鸦片”,告诫国民应销毁,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C.《师说》作者从古学师道中提出观点,接着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再以孔圣崇道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圣人”无常师。
D.《读书:目的和前提》主要论述了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2023-08-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根据《乡土中国》一书的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章中,作者认为推行“文字下乡”并不十分迫切,因为文字和语言,是人们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乡土社会中,人们也可以通过“眉目”等其他方式来传递情感。
B.杜甫自称“京兆杜甫”,史书又说他是襄阳杜氏,说明相较血缘而言,籍贯与地缘的关系更加密切。
C.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相同。
D.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是如同石头丢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涟漪格式,是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扩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这种以“己”为中心的表现可以说是自我主义,亦即所谓的个人主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博物馆说》网络短视频推广活动正式上线。全国143家顶级博物馆、美术馆方队精心选择1件(组)馆藏经典文物,讲述文物蕴含的历史内涵、文化精神、当代价值,并通过主流媒体形成传播矩阵,让博物馆之声     

近些年,让文物“活”起来,成为文博界乃至社会的热点话题,以文物为主角的荧屏视听节目      。《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以各具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引来网友点赞,让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博物馆说》栏目的重磅上线,为“文博热”又添一把火。

通过屏幕,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各地珍贵文物,更可以由此见人、见馆、见中华文明、见中国精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的军号》,作为战争年代的珍贵     ,蕴含着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精神密码;中国美术馆藏方增先中国画《粒粒皆辛苦》,表现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为观众不仅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激起共鸣与共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熟能详                  层出不穷                  蔚为大观                  写照
B.深入人心                  屡见不鲜                  蔚然成风                  见证
C.耳熟能详                  屡见不鲜                  蔚为大观                  写照
D.深入人心                  层出不穷                  蔚然成风                  见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不仅为观众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激起共鸣与共情。
B.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不仅为观众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激起共鸣与共情。
C.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不仅为观众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引发共鸣与共情。
D.一部部短视频,打开了一个个新空间,将人们拉回历史现场,让文物走入当代生活,为观众不仅带来艺术与审美享受,更引发共鸣与共情。
3.排比具有“增文势”“广文义”的作用,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排比句进行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什么即使拔了手机卡,行程码还是能找到你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路上立着又尖又高,带有移动标志的铁塔,这就是通信基站。基站可以通过天线来进行消息的收发,能够保证我们的移动设备随时随地都能连接信号,保证手机的网络、通话等功能的正常使用。我们的手机都是通过基站接收信号,它的被动技能就是不停地寻找基站交换位置,即使你把手机设置成了飞行模式或者断网,甚至 ,手机依然在与基站交换位置。

而且,在有信号的情况下,(       )。当然,如果你将手机关机,那么基站是搜寻不到你的。但是现在有些手机在内置了一个超低功耗的芯片后,就能,在手机关机的情况下基站也能找到你的位置,除非你拔掉电池或摔坏手机。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手机没有手机卡,你也可以直接拨打110来求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
B.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直接拨打110来求救,并且手机没有手机卡
C.即使手机没有手机卡,你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也可以直接拨打110来求救
D.你也可以直接拨打110来求救,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即使手机没有手机卡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22-12-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墨子号”依靠传输光量子来实现信息传递,光量子是光的最小单位。“墨子号”每秒要分发上亿个姿态万千的光量子。___①___,星地实验就相当于从万米高空飞行的飞机上,不断地把上亿个硬币逐个准确地投入到地面上一个不断旋转的存钱罐里。准确投入的难度可想而知。

量子自身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物理特性,使它能实现信息的高速传递。这其中,___②___。量子纠缠,就是在特定条件下,当两个微观粒子处于纠缠态,不论距离多远,对其中一个粒子的量子态做任何改变,另一个就会立刻感受到并做出相应改变。量子纠缠就像孙悟空和他的分身,无论他们距离多远都能做到“心有灵犀”。

这颗代表着世界最先进量子通信水平的卫星,___③___?其实,墨子还被称作“科圣”。墨子最早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了光的直线传播,并第一次对光直线传播进行了科学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为现在的量子通信发展打下了基础。“墨子号”的命名就是我们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次回顾,追溯先贤探索自然的足迹和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不忘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追求美好生活的初心。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画线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当相信科学、使用科学蔚然成风时,我们应对风浪侵袭就有了理性的“压舱石”。
B.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C.后来,被俘日军愿意留下来的越来越多,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反战同盟”支部。
D.能有如此突出的表达效果,与诗句“违背逻辑”的表达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022-11-25更新 | 36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下列选项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是(     
A.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
B.晏子使楚,驳齐人善盗之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C.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D.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022-11-1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下列生活现象,不能体现“乡土性”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一项是(     )
A.进城住进楼房的李大姨每到春天都要在小区的空地里种点蔬菜。
B.小赵出国前,母亲将自家院子里的一抔土装在坛子里,放在他的行李箱中。
C.小王与妻子吵架,经村里德高望重的李叔劝说,才缓和了关系。
D.小张大学毕业后,发现了生态农业的商机,于是他回到老家创业,搞起了农产品互联网营销。
9 . 下列有关余华小说《活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贵亲历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的离世,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活着》就是福贵一家人的一部死亡史,是福贵一生的苦难史,是一部真正关注人生苦难及苦难中生命个体生存意义的写实力作。
B.小说主体是福贵以第一人称视角,用生动的语言,饱含沉痛的语调,讲述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亲人的死亡,但自己依然坚强地活着。全书表现出一种从容而坚毅的力量。
C.家珍的出场,伴随着福贵整日整夜的豪赌和彻夜不归。后来,家珍生了软骨病,最后连针都提不起来。但是她努力地不拖累这个家,不拖累福贵。文中很多细节都体现出家珍对于丈夫、对于家庭的无私爱意。
D.凤霞在福贵被抓去当壮丁的时候,因为高烧变成哑巴。她比同龄人承受着更多的不公平。闹饥荒的时候,她挖到了一个珍贵的地瓜。可是因为无法言语,竟被村里的王四污蔑是她抢了王四的地瓜。凤霞的一生是饱含对生活的期望、信心与坚守的一生。
2022-11-0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大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比拉彗星自1826年被命名后,一直在预计回归的年份准时出现。1846年比拉彗星形成了两颗小彗星 (1) ,并各自逐渐产生彗尾。这是人类第一次真切地观测到彗星分裂的现象。然而,1852年比拉彗星如期回归后,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无论天文学家如何 (2) 地计算,无论世界各地的天文台和天文爱好者们如何 (3) 地寻找,全世界再没有人观测到比拉彗星。直至1872年11月27日,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一场意外又异常壮丽的流星雨造访地球,从黄昏到黎明,天空中流星 (4) ,如焰火般盛放。据估计,这一夜可见的流星总数约16万颗,是一场真正的“流星暴雨”。而这天正是地球穿过原比拉彗星轨道的日期。天文学家们醒悟过来:分裂后的彗星已经碎解为颗粒尘埃,(       )——人们终于发现了流星雨真正的成因。确实,大多数流星雨都与彗星瓦解或喷发的产物密切相关,至今天文学界已经证实有十多个颗粒尘埃流星群与彗星的轨道相合。

1.请在文中横线处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一分为二     千锤百炼     煞费苦心     接踵而至
B.一刀两断     千锤百炼     挖空心思     川流不息
C.一分为二     精益求精     煞费苦心     川流不息
D.一刀两断     精益求精     挖空心思     接踵而至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
B.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C.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
D.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
B.正是由于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而出现这场流星雨
C.这场流星雨正是因为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碰上了地球面出现
D.这场流星雨正是由于地球碰上了比拉彗星轨道上运行的颗粒尘埃而出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