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驿舍

陆游

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唯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①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晋代陶潜《投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家累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闲坊”“古驿”“空堂”来描写“驿舍”,营造了一种荒凉幽寂的气氛。
B.颔联化用“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来表明诗人不与世俗同流的归隐之法。
C.尾联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起句“闲坊古驿”,首尾回环。
D.这首诗叙写诗人重到古驿舍的所见所感,折情气氛凝重,感情沉郁而强烈。
2.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021-07-15更新 | 2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2 .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对于写作者来说,就是选择那个最能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字眼:对于阅读者来说,就是品味那个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字眼。请参考下面的示例,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示例:清风细腰
“扶”字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使诗句更有韵味。
(1)人比黄花——李清照《醉花阴》
(2)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
2021-07-09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鲍老

侯德云

一大早,我被手机铃声唤醒,迷迷瞪瞪接了。等我弄清电话那端的人是鲍老,赶紧做热情状。

鲍老二十年前就退休了,我几乎把他给忘了,没想到他还记得我。

鲍老比我更热情,一句一句把我全家都问候到了,之后,似乎有点不好意思,支吾了片刻才说,那什么,你知不知道李光辉的手机号呀?

原来这才是鲍老的正题。我说,知道啊,鲍老,我给你查哈,查完告诉你,你把电话挂了吧。

我放下手机一看,嗨,才五点刚过。

很快就查到了。我给鲍老回话,听见手机里说:该用户已将手机设定为来电提醒模式。也就是说,我什么时候能跟鲍老通上话,没个准数。我给鲍老发了一则短信,倒头又睡。我平常都是七点后才起床的。

鲍老再无任何动静。

这是七天前的事。谁知过了三天,还是一大早,鲍老又打来电话。鲍老说,你在哪儿呢?我说在家啊。鲍老说,我去看看你好不好?我吓了一跳,赶紧哼哼哈哈地打岔,说那什么,我怎么敢劳鲍老大驾来看我呀,改日我去看你哈,再说……

打了几声哈哈之后,我转入正题,鲍老,有事你尽管说哈,我能办的指定去办。鲍老又有点不好意思,连嗓门都软了下来,说,我就是想问问李光辉的手机号。我赶紧说,鲍老,我给你发过短信了呀。鲍老说,短信?我不会用短信啊。

我说,鲍老,我再给你查哈,一分钟后,你给我打电话。

鲍老说,几分钟?

我说,一分钟。

几分钟?

一分钟。

如此往来七个回合,我濒临绝望,改口说,两分钟。

鲍老说,好的,两分钟。

这回很顺利,两分钟后,也可能是三分钟后,我把李光辉的手机号当面汇报给鲍老。

我认识鲍老已经很多年了,那时我还不到三十岁,在一家新闻单位里混饭。鲍老经常给我们写稿子。鲍老退休前在市委宣传部主抓精神文明工作,笔杆子上有些功夫。早年他就是靠着这功夫,才从乡下调进瓦城的文宣系统。

鲍老跟我们混熟了,喜欢开些玩笑。

鲍老说他刚进城那几年,整夜在灯下苦熬,熬得不行不行的。鲍老给自己编了一套顺口溜:省老婆费灯泡,掉头发尿黄尿,一宿写了个大材料,领导看了吓一跳。说完嘎嘎大笑起来。我们也笑。看我们笑得东倒西歪,鲍老谈兴更浓,说起他在城郊住瓦房期间的种种趣事。

趣事很多,都跟过年有关。

过年了,杀猪、蒸馒头、蒸豆包、做豆腐,除了这些物质层面的准备,精神层面也不能没有,比如年画、香烛、福字、对联、鞭炮,都得有。民俗嘛,跟迷信扯不上关系的。鲍老家每年的对联,都是他自己拟词自己写。院门、家门、屋门,都贴上。都是好词儿,发家致富、幸福安康……用很黑的墨汁,很粗很壮地写上去,瞅着壮实,还喜庆。鲍老家的鸡窝、狗窝上,也都贴着对联。这些对联的内容每年都一样。鸡窝上贴的是:金鸡满架蛋满窝,鸡蛋水我天天喝。横批:连下大蛋。狗窝上贴的是:白天打盹夜不眠,忠心耿耿保家园。横批:金睛火眼。

我们报社几个小编辑一次又一次笑得东倒西歪。我笑着说,鲍主任,你这对联,不对仗啊。鲍老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有那么个意思就行了,对不对仗不要紧。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放鞭。鲍老放鞭,别有一番情趣。起初,他放的是两毛钱一百响的小红鞭,后来改成一千响的大地红,都不是一次性放完。谁家都没放,他先放,噼啪噼啪噼啪,放了前半截。后半夜,等所有人家都放完,他把后半截拿出去,噼啪噼啪噼啪,再放一通。鲍老说,这样显得咱家放得多啊。我当时以为鲍老说的是实话。现在不这样想了。很有可能,鲍老只是随口说说,逗我们玩儿。

两年前,鲍老为离世的老伴写了一篇长长的怀念文章,加上儿女写的三篇短文和全家人的几十张黑白、彩色照片,自费印成一本书。鲍老坐到老伴坟前,抚着书的封面,哭了很久。哭过之后,鲍老把书投进火堆,烧给老伴。那天是他老伴的一周年祭日。

昨天岳父岳母到我家做客,饭桌上不知怎么谈起鲍老。我这才知道,为了打听李光辉的手机号,鲍老费了老大的劲,先找到我岳父,再找到我岳母,又找到我夫人,最后想到我。

那么着急找李光辉干嘛?

岳母说,鲍老的外孙女,三十大几了还单着,听说李光辉的儿子也没成家,他想撮合一下。

噢,是这样。岳母说,其实两人几年前谈过一回,互相看着不顺眼,黄了。

我说这扯不扯,几年前看着不顺眼,现在就能顺眼?

岳母很严肃地说,那可说不定,此一时彼一时,一旦现在顺眼了呢。

(选自《小说选刊》2021年第三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鲍老两次不好意思地向“我”打听李光辉的手机号,又不立即交代缘由,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小说以“我”与鲍老的交往交流为线索,串连起鲍老的生活趣事,情节虽然并不复杂,但是曲折有致,颇能引人人胜。
C.小说多角度刻画了鲍老的形象,既有对他所言所行的正面描写,又通过他人之口侧面描写,使其形象如在眼前。
D.小说选材贴近日常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如写贴对联、放鞭炮等趣事;小说的语言也清新典雅,读来如话家常。
2.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鲍老的形象。
3.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三段是“蛇足”,应当删去。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耶律楚材,字晋卿。生三岁而孤,母杨氏教之学。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

太祖定燕,闻其名,召见之,处之左右。帝西讨回回国,祃旗之日,雨雪三尺,帝疑之,楚材曰:“玄冥之气,见于盛夏,克敌之征也。”庚辰冬,大雷,复问之,对曰:“回回国主当死于野。”后皆验,楚材日见亲用。帝自经营西土未暇定制,州郡长吏,生杀任情,取货财,兼土地。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太宗即位。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网,而国法无赦令,楚材议请肆宥,帝从之。咸得卜以旧怨,尤疾楚材,谮于宗王曰:“耶律中书令率用亲旧,必有二心,宜奏杀之。”宗王遣使以闻,帝察其诬,责使者,罢遣之。属有讼咸得卜不法者,帝命楚材鞫之。奏曰:“此人倨傲,故易招谤。今将有事南方,他日治之未晚也。”帝私谓侍臣曰:“楚材不较私仇,真宽厚长者,汝曹当效之。”帝南征,下汴梁。楚材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宫。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

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甲辰夏,楚材薨于位,年五十五。后有谮楚材者,言其在相位日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皇后命近臣麻里紥覆视之,唯琴阮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后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节选自《元史·耶律楚材传》)

1.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
A.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B.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C.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D.燕蓟留后长官石抹咸得卜尤贪暴/杀人盈市/楚材闻之泣下/即入奏/请禁州郡/非奉玺书/不得擅征发/囚当大辟者必待报/违者罪死/于是贪暴之风稍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是庙号,庙号是古时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起源于商朝。
B.庚辰是“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相配,组成60个基本单位以此循环纪年。
C.琴阮,我国传统弹拨乐器,形似月琴,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而得名,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
D.《元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清代钦定为“正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耶律楚材博学多识,能够未卜先知。太祖征伐回回国,盛夏下雪三尺,楚材说是克敌好征兆,冬季打雷,他认为回回国王将死于野外,后皆应验。
B.耶律楚材匡佐蒙古进谏治国之道。太祖征伐西夏法度未定,长吏残暴,楚材谏言禁止郡里的官吏擅自征发杀戮,使贪暴之风稍敛。
C.耶律楚材宽宏大量,不计个人恩怨。咸得卜曾诬告楚材图谋不轨,后有人举报咸得卜犯法,而耶律楚材说不会计较个人私仇,趁机报复咸得卜。
D.耶律楚材尊孔崇儒,兴盛文化事业。元兵攻下汴梁后,楚材优待孔子后代,征召名儒给太子、大臣子孙讲解圣人学说,设立编修所和经籍所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中原甫定,民多误触禁网,而国法无赦令,楚材议请肆宥。
(2) 楚材当国日久,得禄分其亲族,未尝私以官。
5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蝉

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

一催衰鬓色,再动故园情。西风殊未起,秋思先秋生。

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今朝无限思,云树绕湓城。


注: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年),写作于《琵琶行》次年,白居易时任江州司马。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六月初七日”,言语浅白,乍看不觉有何诗意,实则含有作者听到早蝉先秋鸣叫时内心的震动与惊悸。
B.时值夏季,让作者意外的是,竟然在江边听到蝉鸣之声,这连绵不断的蝉声,引发了作者的悲慨之情。
C.“西风”即秋风。古时人常习惯于将春夏秋冬四季之风,分别以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称之。西风未起意即还没有到秋天。
D.“忆昔在东掖,宫槐花下听”,“东掖”,宫中东侧的旁门。唐时为门下省的代称,亦称左掖,与称右掖的中书省对称。此联表现作者不无对昔日在宫城槐下听蝉的美好回忆。
2.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深湾夜宿

王勃

津涂临巨壑,村宇架危岑

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调砧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道路。②岑:小而高的山。③堰:拦河蓄水的土坝。④砧:捣衣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2.诗的第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胡扯;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得抄袭、套作。(3)书写清楚、工整,卷面整洁。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①

黄庭坚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浅染饱霜兔③。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注释: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黄斌老画竹的心情,同时又是诗人以此自道郁愤不满之情。
B.黄庭坚作诗善炼句,“卧龙偃蹇雷不惊”一句,表现了横竹苍劲挺拔、处变不惊,传神逼真,也是黄斌老个人品格的写照。
C.第三联宕开一笔,由眼前之竹想象斌老作竹之景,虚实相生。
D.尾联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斌老之竹的夭矫、灵气,颇具栩栩如生之感。
2.诗人是怎样表现黄斌老画竹独具一格的风格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2020-10-13更新 | 392次组卷 | 3卷引用:古诗词诵读《登快阁》(同步习题)-【新教材精创】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左光斗,字遗直,桐城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中书舍人。选授御史,巡视中城。捕治吏部豪恶吏,获假印七十余,假官一百余人,辇下震悚,出理屯田,因条上三因十四议,诏悉允行,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邹元标尝曰:“三十年前,都人不知稻草何物,今所在皆稻,种水田利也,”阉人刘朝称东宫令旨,索戚畹废庄,光斗不启封还之,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阉人愤而去,杨涟劾魏忠贤,光斗与其谋,又与攀龙共发崔呈秀赃私,忠贤暨其党咸怒。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忠贤诇知,先二日假会推事与涟俱削籍。群小恨不已,复构文言狱,入光斗名,遣使往逮。父老子弟拥马首号哭,声震原野,缇骑亦为雪涕。至则下诏狱酷讯。许显纯诬以受杨镐、熊廷弼贿,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诸人俱自诬服,光斗坐赃二万。忠贤乃矫旨,仍令显纯五日一追比,不下法司,诸人始悔失计。容城孙奇逢者,节侠士也,与定兴鹿正以光斗有德于畿辅,倡议醵金,诸生争应之。得金数千,谋代输,缓其狱,而光斗与涟已同日为狱卒所毙,时五年七月二十有六日也,年五十一。光斗既死,赃犹未竟。忠贤令抚按严追,系其群从十四人。长兄光霁坐累死,母以哭子死。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忠贤既诛,赠光斗右都御史,录其一子。已,再赠太子少保。福王时,追谥忠毅。

(节选自《明史·左光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B.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C.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D.及忠贤逐南星/攀龙/大中/次将及涟/光斗/光斗愤甚/草奏劾忠贤及魏广微三十二斩罪/拟十一月二日/上之先遣妻子南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辇下,又称为辇毂下,意恩是在皇帝的车驾之下,常常用作京都的代称。
B.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文中用来借指太子。
C.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丞相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D.追比指旧时地方官吏严逼限期办事,逾期以杖责等表示警惩,继续追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光斗为人刚直,大力整肃史治。他字为遗直,正与他的性格相符;他担任御史时,捕治吏部恶吏,起获假印,揭露假官,引起极大震惊。
B.左光斗勤于政事,反对无理要求。他的建议得以施行,水利大兴,百姓得利;刘朝以东宫名义索取戚畹废庄,他将信件原封返还,坚决拒绝。
C.左光斗揭露赃私,受到小人陷害。他与人弹劾魏忠贤,揭发崔呈秀,引起魏忠贤及其党羽的愤恨,魏以先发制人的手段,绕过法司,害死光斗。
D.左光斗饱受迫害,死后得以平反。他家中受到株连,母亲、兄长以及同家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直到魏忠贸被诛,他才受到追赠,谥为忠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
(2)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疏趣之,由是诸人家族尽破。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阅读是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近年来,我国为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做了大量工作,但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公平,还需探索更多路径,找到更好方法,_________________,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偏僻乡村孩子与中心城市孩子拥有一样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在同一起跑线上。有学者认为,_________________,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处于最佳地位。让所有学生能够和伟大经典对话,用阅读填平生活沟壑,正是推动阅读的意义所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