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谓中国传统色?早在春秋时期,《尚书》便下了定义,“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赤、黄、青、黑、白为基础色,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对应起来,其中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地谓之“玄黄”。五种颜色各有不同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稳居中心方位的黄色,与黄金、皮肤、大地同色,象征着尊贵和中正,为历代帝王所尊崇,被奉为皇家专用色;青色虽然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实际颜色却让人(       )不透,有时可以表示为蓝色,有时又可以是绿色,无论什么色都富有美好寓意;玄即为黑,道家将黑色列为众色之首,秦统一六国后,无论是帝王、大臣抑或兵士,服饰、铠甲均以黑色为主;白,最初的颜色,被古人视为各种颜色的基础色,万物之始,大道为简,简简单单的颜色成为百搭色,即使大面积留白也有无穷意境。

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先民,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并能够运用颜色。20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       )在各处发现颜料。此外,还发现各种彩绘陶器如俗称的红顶碗,陶器上的朱书、墨书等,这些都表明中华文明中颜色应用的渊源。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寓意   琢磨   断续B.意蕴   捉摸   断续
C.寓意   捉摸   陆续D.意蕴   琢磨   陆续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赤色,华夏之正色,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B.赤色,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华夏之正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C.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赤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华夏之正色
D.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赤色,华夏之正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3.下列与颜色相关的文学常识及相关词语的解释,对应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纨素:洁白精致的绢《孔雀东南飞》
B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如丹:像朱砂色一样《登泰山记》
C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翠幕:青绿色的帷幕《望海潮》
D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既白:天色微明的样子《后赤壁赋》

A.AB.BC.CD.D
2023-04-09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那么___。

也许因为我特殊的生活经历吧,我是那么喜欢哀愁。我从来没有把哀愁看作是颓废、腐朽的代名词。相反,真正的哀愁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可以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酵母。

人的怜悯之心是___在哀愁之中的,而缺乏了怜悯的艺术是不会有生命力的。哀愁是花朵上的露珠,是水上的一片湿润而灿烂的夕照,是情到深处的一声知足的叹息。可是在这个时代,充斥在生活中的要么是欲望膨胀的____,要么是麻木不仁的冷漠。此时的哀愁就像丧家犬一样流浪着。生活似乎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新信息___,几达爆炸的程度,人们生怕被扣上落伍和守旧的帽子,疲于认知新事物,应付新潮流。于是,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愚钝,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的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亢奋   包含   嚎叫   接踵而至
B.亢奋   裹挟   嚎叫   纷至沓来
C.兴奋   裹挟   号叫   纷至沓来
D.兴奋   包含   号叫   接踵而至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的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愚钝。
B.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的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
C.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迟缓,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D.我们的脚步在不断拔起的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间变得机械和愚钝,我们的心灵在第一时间获知了发生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新闻时却变得茫然和焦渴。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谏逐客书》是战国末期李斯的一篇优秀公文,这里的“书”与《答司马谏议书》《与妻书》一样,都是书信。
B.《过秦论》中提及六国的策略是“连横”,战国四公子是齐国田文,赵国赵胜,楚国黄歇,魏国魏无忌,吴起、孙膑、田忌、廉颇等负责沟通各国意见。
C.提出诗歌“三美”主张的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律吕”,指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后来用来作为音律的统称。
D.“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是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揶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装在套子里的人》《复活》作者均为俄国作家。
2023-04-30更新 | 3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二模(毕业班联考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我们的祖先创作的诗歌精品,已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歌是以高度凝练的艺术语言负载着深挚情感的有韵律的文学样式。它所抒发的感情比散文更浓烈、更醇厚,讲究(     )、语近情遥,具有一种简约含蓄之美。

古典诗歌要求在限定的字数里,尽可能表达由丰富的内容,文字要最大限度地向内浓缩,而意蕴应最大限度地向外延展。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寥寥数语中,包孕着无穷的意蕴,含而不露,(     )。

由于追求简约含蓄之美,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所谓诗歌鉴赏,就是要披文入情,含英咀华,反复吟味,用艺术再创造去填补空白、垫平壑谷,真切而深刻地(     )诗作的意境之美。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言简意赅            意犹未尽            领会
B.言简意赅            余味绵长            领略
C.言之有物            余味绵长            领略
D.言之有物            意犹未尽            领会
2.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表达题旨
B.使得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传达题旨
C.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传达题旨
D.使得诗人往往舍弃铺陈直叙或直接抒情,而通过勾勒之笔来表达题旨
3.下列与文段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又称曲子词、长短句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李清照等。
B.辛弃疾,有“词中之龙”之称,被后入赞为“南宋最勇猛的文人、最抒情的将军”。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C.《登高》和《蜀相》都是杜甫所做的怀古诗。怀古诗常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寄托情思。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其中“雪”的意思一致,都指似雪的白色浪花。
2023-05-28更新 | 3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九校高三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       )的古代文献典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古籍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仅以北京大学为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给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探望哲学家汤一介先生,了解《儒藏》编纂进展情况;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与人文学科的多位学者亲切交流,与曾翻译《论语》《孙子兵法》等古籍的美籍汉学大师安乐哲教授交谈,希望他更多向国外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不仅为北京大学做好古籍工作提供了不竭动力,也为相关高校共同做好古籍保护、整理、出版等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___________。古籍工作不仅仅是少数人文学者(       )的职业,更是一项事关(       )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建设文化强国、助力民族复兴的重要事业。进入新时代,研究阐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古籍工作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卷帙浩繁     韦编三绝     因袭
B.卷帙浩繁     皓首穷经     赓续
C.车载斗量     韦编三绝     赓续
D.车载斗量     皓首穷经     因袭
2.下列填入文中划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高校是涵养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识传承创新的家园更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B.高校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涵养精神文化的殿堂和知识传承创新的家园
C.高校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园,也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D.高校是推动古籍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知识传承创新的殿堂和涵养精神文化的家园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李密的《陈情表》、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是历代奏议类文本的典范。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史记》《汉书》《新五代史》是纪传体史书;《诗》是经书,《左传》是古代解释《春秋》的著作。
C.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辰,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黄昏”“人定”对应现代时间分别为19时至21时、21时至23时。
D.《哈姆莱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社会问题剧,老舍的《茶馆》是20世纪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
2023-04-06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南开区高三一模(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漂泊在外的游子,若与故乡人(     ),欢喜之外也会生起几分落寞,这便是乡愁。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于是乡愁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感情。“若为化得千身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是柳宗元的期盼;“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的告白;“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是白居易的思念;“洛阳城里见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是张籍的恋;“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的深情。中国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从古至今,人人不免,留下的乡愁文字浩如烟海。戴望舒笔下的乡愁是“几架书、两张床、一瓶花的旧居”;冰心笔下的乡愁是“十五之夜,满月的银光”;席慕蓉笔下的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

________。人都是恋家的,故乡是生命的根。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人们背井离乡,为开辟新的美丽家园而(     ),成为了社会发展繁荣的强大动力。在今天实现共同富裕的宽阔道路上,大多数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可一旦远离家乡,乡愁还是来了。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成为道地的城里人,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     )。近十来年,生活快速发展变化,人们的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懂得乡愁,记住乡愁,也便有了家国情怀、世纪情绪。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萍水相逢     废寝忘食     记忆犹新B.不期而遇     废寝忘食     历历在目
C.萍水相逢     宵衣旰食     历历在目D.不期而遇     宵衣旰食     记忆犹新
2.填入文中画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它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
B.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它几乎培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C.故乡是人类建造并寻找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文化与历史。
D.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人们在此繁衍,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
3.下面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在晚唐又出现了两位重要的诗人,被称为小李杜。他们是李贺与杜牧。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世称“元白”。
C.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D.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是继孔子、孟子后,儒家集大成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孟二圣的思想,认为“人性本善”。
4.下列各项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B.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022-02-12更新 | 34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个冬天,围炉煮茶悄然走红。古色古香的院落中,生一炉火、烧一壶茶、放两把干果、烤几颗橘子或柿子,与三五好友围炉而坐,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笔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情景。都达夫在《江南的冬景》中也曾写道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其实,围炉煮茶古已有之。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在《茶经》中记录了煮茶的过程,到了宋代,又出现了点茶、分茶、斗茶等技艺,绵延千年的茶文化毋庸(     )地成为了围炉煮茶的基因和底蕴。在古代,围炉煮茶与流筋曲水同为文人雅事,一茶一酒,(     ),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浪漫。围炉煮茶在现代人中的流行,是(     )火热的传统文化回归生活的又一例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不仅是陶渊明的追求,也是都市人(     )的心之所向。           。围炉,不只煮茶饮茶,细品的是文化,慢煮的是生活。茶炉前氤氲的香气,构筑起消弭寒意的诗和远方,在人间烟火中体味诗意生活,围炉煮茶,能饮一杯无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置疑   殊途同归   连续   返璞归真B.质疑   殊途同归   连续   洗尽铅华
C.置疑   异曲同工   持续   返璞归真D.质疑   异曲同工   持续   洗尽铅华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
B.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还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
C.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不仅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还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
D.不仅能品味其他娱乐方式无法提供的文化审美,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还能满足消费者的休闲、社交、品饮需求
3.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代表作《琵琶行》《卖炭翁》等。
B.郁达夫,原名郁文,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故都的秋》写出北平秋天的清、静、悲凉,表达了他对故都之秋的浓浓深情。
C.流觞曲水,语出王羲之《兰亭集序》,是古时上巳节的一种饮宴风俗,高逸雅致。
D.“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陶渊明《饮酒》组诗中的名句,表达了对回归田园的向往。
2023-03-25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0239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开幕。杭州亚运会会徽,中心设计图案是一个扇形。杭州亚运会扇子的寓意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理念,象征着杭州特色、中国风韵,以及杭州走向世界的国际风范。扇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扇子的国家。扇子的用途最初不是扇风,而是为帝王遮阳挡尘的“仪仗扇”。到了西汉,扇子用以纳凉消暑,在民间渐成(     )。

伴随着扇子在生活中的普遍使用,扇子文化也逐渐形成,_________。杜牧有诗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而在扇面上作画,宋代(     )。宋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南宋都城临安的夜市,就有专门代人画扇面的小摊,题材以仕女、山水、花鸟鱼虫以及诗文名句为主。在我国戏曲史上,有许多故事情节也与扇子有关,如《红楼梦》《包公案》等;还有许多以扇子为戏名的,如《桃花扇》《买花扇》《檀香扇》等。如今,扇子还是戏曲、舞蹈等演出的道具。千百年来,经过劳动人民的不断创新,扇子的制作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民间普及的有竹扇、蒲扇、草扇、蔡扇等,五花八门。其中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广东新会火画扇、四川自贡竹丝扇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扇。由于扇子被不同身份与爱好的朋友选用,从古到今,民间便产生了不少(   )的扇谜。“合起像把尺,展开如半月”“有风我不动,一动我有风”……这些谜语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情趣。小小一把扇,蕴藏着古老而深邃的东方文化神韵。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气   空前绝后   俯拾即是B.风尚   盛况空前   脍炙人口
C.风气   盛况空前   俯拾即是D.风尚   空前绝后   脍炙人口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扇诗”和“扇画”是唐宋时期最有特色的。
B.“扇画”和“扇诗”的特色在唐宋时期最有代表性。
C.其中唐宋时期的“扇画”和“扇诗”最有特色。
D.其中最有特色的当为唐宋时期的“扇诗”和“扇画”。
3.下列与文段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在出行、服饰、祭祀等方面,都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牛、豕,没有羊。
B.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C.元代是我国戏曲史上杂剧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其代表作分别是《窦娥冤》《墙头马上》《倩女离魂》《汉宫秋》。
D.《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2024-04-23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九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鲲鹏”这一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然而,《逍遥游》中的鲲鹏想要翱翔于九万里高空,必须依赖狂风,依然有所待,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魏晋文人不能忘怀世俗,追求身名俱泰;又要越名任心,追求任诞逍遥。这种内在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平衡。因此,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的鲲鹏,也就成为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他们试图通过对鲲鹏的哲学内涵世俗化、意象内涵诗意化的转换,(     )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到了唐代,鲲鹏意象的内涵彻底完成了转换。鲲鹏由有所待才能展翅高翔的文学意象,转化为绝对自由、搏击万里的文学意象。由有限地发挥庄子描述的鲲鹏意象,展示魏晋(     )的内涵,转化为以庄子鲲鹏为载体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崭新内涵的审美意象,成为壮阔雄浑的盛唐气象的代表。

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结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种何必不然,或(     ),如《左传》记载春秋时的赋诗言志;或引申说理,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借晏殊、柳永、辛弃疾词,说明古今成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或自由创造,只截取文学名篇的一个既定意象,按照文本审美表达的需求,自由创造。       。文学创作者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识的误读,使鲲鹏意象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审美意象。这也使鲲鹏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具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象。

(摘编自刘运好《鲲鹏意象的误读》)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维持 风度 只言片语B.重构 风度 断章取义
C.维持 气度 断章取义D.重构 气度 只言片语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后代的大鹏意象,不但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而且是就文学创作来说的审美创造。
B.后代的大鹏意象,不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而是就文学创作来说的审美创造。
C.后代的大鹏意象,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是“误读”;就文学创作来说,则是审美创造。
D.后代的大鹏意象,就文学创作来说,是审美创造;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则是“误读”。
3.下列与文段内容相关的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作者相传为春秋时的左丘明。
B.庄子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我们学过他的《庖丁解牛》。
C.词又称曲子词、乐府、长短句、诗余等,风格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晏殊、柳永、辛弃疾都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
D.魏晋文人强调精神自由,拥有自身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这从我们学过《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项脊轩志》中都可以感受到。
2022-04-18更新 | 3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高三线上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率文化,叱咤风云,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的精神之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C.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D.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行》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抒情诗,“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的音节和格律都比较自由。
B.元代的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关汉卿是中国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中的“壬戌”属天干地支纪年法,这指宋神宗元丰五年。纪年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庆历四年春”;年号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D.狄更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大卫·科波菲尔》《双城记》等,他的作品善于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
2023-05-30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庄子对世界那种既恼又怜的丰富神情简直使人(     )。他对世界,在极端的(     )里有细致的体察与回忆,在极端的怜惜里有失望与无奈。他仿佛当众把一切都掷在脚下,作践给我们看,并遏制不住地冷笑;                      。庄子是表情古怪的,这是因为我无法想象他的形象。孔子似乎是宽厚仁爱的;孟子是正气凛然的;韩非子是(     )的;但庄子呢?他的表情太丰富了,一会儿是尖锐无比的人生解剖师,一会儿又是沉湎往事的诗人;一会儿是濮水上的泛舟者、闲钓者,一会儿又是土屋前闲坐无聊的穷汉;有时他去远游,有时他又安坐家中洋洋洒洒地记录着他的思想。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不可理喻     蔑视     冷峭阴沉
B.捉摸不透     包容     冷峻深沉
C.捉摸不透     蔑视     冷峻深沉
D.不可理喻     包容     冷峭阴沉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当众人散去,又收拾起这一切,他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B.当众人散去,而他收拾起这一切,又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C.而当众人又散去,他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D.而当众人散去,他又收拾起这一切,把它们拥在胸前失声痛哭
3.选文中涉及了先秦诸子,下列与之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采用语录体的方式,言简意赅。该书内容丰富,其中,曾皙表达了充满诗意的志向,其子曾参认为士应当“弘毅”,有远大的志向和坚强的意志。
B.《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较系统阐发了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提出了“四端”的观点。
C.《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五石之瓠》中庄子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了大葫芦的独特价值。
D.庄子对后世影响深远,创造了许多成语,如“切中肯綮”“游刃有余”“目无全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发明了独到的思想观念,如“一死生,齐彭殇”;还引申出了许多有趣的典故,如“庄生梦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