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体现在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也反映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选自习近平《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

在我看来,要真正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当我们讨论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时,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是指什么?作为中国文化的内核的中国的价值观念又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指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这显然是很成问题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演化,形成了一幅众多流别争芳斗艳的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即使是其中最主要的流派即儒释道诸家的价值观念也是各不相同的。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其中还杂着许许多多的封建糟粕、甚至奴隶制的思想残余,因而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是不堪其用的。再次,如果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解为使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那么,即使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们对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表示理解和尊重,也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实现了价值论意义上的走出去,因为这种文化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并不是当代中国人所真正秉持的价值观念。

我们要推动其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只能是当代中国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形象,也只有对这种文化我们才有理由寄寓充分自信。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化的根本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当代中国文化是一种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并因而能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化也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整体和现成形式而言在今天已不堪其用,但其中有很多珍品,特别是其在漫长演进中沉淀下来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革故鼎新的发展观、刚健有为的人生观、知行合一的实践和认识理论、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集中地体现着传统社会里中国人的生命体验和独特智慧,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正是在利用这些宝贵思想资源的过程中,当代中国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发扬光大,也使自身的民族特色不断增强。

(摘编自汪信砚《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族以强大的创造力铸就了悠久灿烂的文艺历史,诗经、楚辞、唐诗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B.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以滋养和想象空间,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上每个民族。
C.中国传统文化生长于有天然缺陷的传统农业土壤,杂着许许多多封建的糟粕和奴隶制思想残余。
D.当代中国文化利用传统文化的珍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并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特色。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坚定文化自信,既关乎国运,也是作家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作品的重要前提
B.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既需要我们以史为鉴,也需要我们与之交流,汲取智慧
C.中国传统文化中众多流别争芳斗艳、色彩斑斓,作为其主要流派的价值观念也难以统一
D.没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文化,就不能够成为科学的大众的、具有无限开放性的先进文化。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现代化之路——共和国的七十年”展览,向全世界展现新中国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B.玄幻电视剧《长相思》故事取材于古籍《山海经》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虚构世界”。
C.三星堆遗址祭区考古发掘的文物“跪坐石虎”造型奇特,超出常人想象,具有三星堆文化的“新、奇、特”特点。
D.台湾40余座妈祖宫庙赴福建进香,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岸宗教文化交流盛事,推进了中国妈祖文化的交流。
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选项对相关词语解说的逻辑顺序不符合文本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文化重要作用 →→ 文化自信内涵→→ 坚定文化自信
B.民族精神:杰出创造活动→→   产生不朽作品→→ 感受自信自豪
C.历史传承:树立正确史观→→   依托艺术规律→→ 经受历史检验
D.中华文艺:扎根民族土地→→   屹立世界之林→→ 转化学习超越
5.如何塑造好中国文化的形象?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行兵之法,斥候为先。平易用骑,险阻用步。每五人为一甲,人持一白旗,远则军行前后左右,接续候望。若见贼兵,以次转近,告白主将,令众预为之备。法曰:以虞待不虞者胜。

汉宣帝时,先零诸羌叛,犯边塞,攻城邑,杀长吏。时后将军赵充国,年七十余,上之,使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亡逾于老臣者。上遗问焉,曰:将军度羌虏何如,当用几人?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预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上笑曰:诺。充国至金城,须兵满万骑,欲渡河,恐为虏所遮。即夜遣三校街枚先渡,渡辄营阵。会明,遂以次尽渡。羌数十百骑来,出入军傍。充国曰:吾士马新至困倦,不可驰逐。此皆骁骑难制,又恐为其诱兵也。击羌以殄灭为期,小利不足贪。令军中勿击。遣骑候望四望峡中,无羌。夜半兵至落都,召诸校、司马,谓曰:吾知羌戎不能为矣。使彼发数千人守杜四望峡中,兵众岂得入来!充国常以远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先计而后战。遂平先零。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先零、罕、开皆西羌种,各有豪,数相攻击,成仇。匈奴连合诸羌,使解仇作约。充国料其到秋变必起,宜遣使行边预为备。

初,罕开豪靡当儿使弟雕库来告都尉曰:先零将反。后数日,果反。雕库种人颇在先零中,都尉赵充国即留雕库为。充国以为亡罪,遣归告种豪:大兵诛有罪,毋取并灭,能相捕斩者,除罪:斩大豪有罪者一人,赐钱四十万,中豪十五万,下豪二万,大男三千,女子及老小千钱。又以所捕妻子财物与之。兵至罕地,令军毋燔聚落刍牧田中。罕羌闻之,喜曰:汉果不击我矣。豪靡忘来自归充国赐饮食遣还谕种人时羌降者万余人

(节选自《智囊全集》)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豪靡忘来A自归B充国C赐饮食D遣还E谕种人F时G羌H降者万余人。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文中指“认为……年纪大”,与《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老”用法不同。
B.金城,文中指前线,与《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金城”意思不同。
C.出入,文中指出没,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意思相同。
D.质,文中指人质,是古代被一方派到另一方或者被一方扣留的人,用以保证或迫使履行某项条件。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兵法强调要根据地形安排相应的侦察兵,彼此互相配合,把信息传递给主将,让军队预先做好准备。
B.宣帝询问平息先零诸羌叛乱的人选时,赵充国推荐了自己,表现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无与伦比的自信。
C.四望峡易守难攻,羌人却没派兵把守,让汉军得以由此进入落都谷,赵充国由此认为羌人不善用兵。
D.先零、罕开等羌族内部纷争不断,后来匈奴人解除他们与羌人之间的仇恨,并订立盟约,对抗汉朝。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羌戎小夷,逆天背叛,灭亡不久,愿陛下属之老臣,勿以为忧。
(2)大兵诛有罪,毋取并灭,能相捕斩者,除罪。
5.请结合材料,概括赵充国成功平定先零作乱的主要原因。
2024-04-26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外边月亮很明,也比平日悬得高。前面又下来一个重伤员。屋里铺位都满了,我就把这位重伤员安排在屋檐下的那块门板上。担架员把伤员抬上门板,但还围在床边不肯走。一个上了年纪的担架员,大概把我当作医生了,一把抓住我的膀子说:“大夫,你可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治好这位同志呀!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匾!……”他说话的时候,我发现其他的几个担架员也都睁大了眼盯着我,似乎我点一点头,这伤员就立即会好了似的。我心想给他们解释一下,只见新媳妇端着水站在床前,短促地“啊”了一声。我急拨开他们上前一看,我看见了一张十分年轻稚气的圆脸,原来棕红的脸色,现已变得灰黄。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可谁知道反动派不知从哪个屋顶上撂下颗手榴弹来,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跟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

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节选自茹志鹃《百合花》)

文本二:

香雪在一张堆满食品的小桌上,发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它的出现,使她再也不想往前走了,她放下篮子,心跳着,双手紧紧扒住窗框,认清了那真是一只铅笔盒,一只装有吸铁石的自动铅笔盒。它和她离得那样近,如果不是隔着玻璃,她一伸手就可以摸到。

一位中年女乘务员走过来拉开了香雪。香雪挎起篮子站在远处继续观察。当她断定它属于靠窗那位女学生模样的姑娘时,就果断地跑过去敲起了玻璃。女学生转过脸来,看见香雪臂弯里的篮子,抱歉地冲她摆了摆手,并没有打开车窗的意思。不知怎么的她朝车门跑去,当她在门口站定时,还一把扒住了扶手。如果说跑的时候她还有点儿犹豫,那么从车厢里送出来的一阵阵温馨的、火车特有的气息却坚定了她的信心,她学着“北京话”的样子,轻巧地跃上了踏板。她打算以最快的速度跑进车厢,以最快的速度用鸡蛋换回铅笔盒。也许,她所以能够在几秒钟内就决定上车,正是因为她拥有那么多鸡蛋吧,那是四十个。

香雪终于站在火车上了。她挽紧篮子,小心地朝车厢迈出了第一步。这时,车身忽然颤动了一下,接着,车门被人关上了。当她意识到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时,列车已经缓缓地向台儿沟告别了。香雪扑在车门上,看见凤娇的脸在车下一晃。看来这不是梦,一切都是真的,她确实离开姐妹们,站在这既熟悉又陌生的火车上了。她拍打着玻璃,冲凤娇叫喊:“凤娇!我怎么办呀,我可怎么办呀!”

列车无情地载着香雪一路飞奔,台儿沟刹那间就被抛在后面了。下一站叫西山口,西山口离台儿沟三十里。

三十里,对于火车、汽车真的不算什么,西山口在旅客们闲聊之中就到了。这里上车的人不少,下车的只有一位旅客,那就是香雪。她胳膊上少了那只篮子,她把它塞到那个女学生座位下面了。

在车上,当她红着脸告诉女学生,想用鸡蛋和她换铅笔盒时,女学生不知怎么的也红了脸。她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还说她住在学校吃食堂,鸡蛋带回去也没法吃。她怕香雪不信,又指了指胸前的校徽,上面果真有“矿冶学院”几个字。香雪却觉着她在哄她,难道除了学校她就没家吗?香雪一面摆弄着铅笔盒,一面想着主意。台儿沟再穷,她也从没白拿过别人的东西。就在火车停顿前发出的几秒钟的震颤里,香雪还是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迅速离开了。

(节选自铁凝《哦,香雪》)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负罪”一词,表现了担架员悲痛、自责的心理,因为是他们的过失造成了战友的牺牲。
B.百合花图案的被子有烘托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白色百合花可以看作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化身,象征了他们美好的品质。
C.文本二刻画的人物性格鲜明,如通过描写香雪独自上火车追求铅笔盒,有月下步行30里回家,表现了香雪坚定的性格特征。
D.文本一和文本二有着相近的风格,即不以情节取胜,小说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但力求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清新美好。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通讯员衣肩上的“破洞”、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有着丰富的内涵,“破洞”主要表现他的节俭,“馒头”主要表现他对“我”的关爱。
B.香雪用四十个鸡蛋与矿冶学院的女生换铅笔盒,表现出山里姑娘们对物质的向往与追求,也呈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山村人的精神风貌。
C.文本一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人,不仅巧妙地在通讯员和新媳妇之间穿针引线,而且将“牺牲”“献被”等情节连接起来,结构严谨有序。
D.两则文本表现了不同时代感人的青春情怀,前者侧重写战争年代的军民深情,后者侧重写改革开放时期女学生和香雪之间的美好情感。
3.细节是作品的灵魂。请结合新媳妇为小通讯员“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和香雪“猛然把篮子塞到女学生的座位下面”这两处文本细节,简要分析它们的共同作用。
4.文本一结尾“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中,用“青年人”比用“小通讯员”和“小同乡”表达效果好,为什么?
2024-04-22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注]①闽国:指今福建一带。②渭水:发源于甘肃,横贯陕西,流经长安郊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诗人望月怀远,“闽国”点明与友人分别之地,“亏复圆”强调了分别时间之长。
B.五、六句转入虚写,诗人回顾长安聚会的情形,“寒”字兼写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感受。
C.结尾“未返”与开头“去”相照应,突出了诗人因友人音讯全无只能遥望海云的无奈。
D.全诗围绕标题中的“忆”字反复勾勒,内容高度集中,笔墨厚重饱满,语言生动自然。
2.《唐诗成法》称赞本诗的三、四句为“盛唐佳句”,试作简要赏析。
2024-04-19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颂

张炜

老文公等待儿子一家从海外归来,独自住了很久。陪伴他的是一只叫橘颂的猫。

冬日将尽,春天就要到了。入夜之后,屋里有些冷。我是一个老家伙了,身上没有火力,所以更需要火炉。他这样说时,橘颂跳到了膝上,你就是我的火炉。

他坐在桌前,拥着橘颂,把灯苗捻大。端详了一会儿屋子,觉得墙上光光的,应该贴点什么。我要写一张大字了。他说着,起身弓腰,下巴压在橘颂额上,去一个角落翻找笔墨和宣纸。蘸了饱墨,想想要写的字。最后写了八个字: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署上名字,盖了印章。贴在墙上,退远些看。意犹未尽,再写一张:青黄杂,文章烂兮。橘颂站在刚贴好的大字下面,仰脸看着。老文公念了两遍,对它说:这是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诗啊,他在赞美一棵橘树。

入睡前大洋那边来了电话。因为诸多原因,一家人的归期又要拖延。

一夜睡睡醒醒。总是响着孙子纯稚的声音。①梦中有一双小手搂住颈部,睁眼一看是橘颂。

上午九时,太阳好极了。老文公站在门前,看对岸那片石屋。它在阳光下变幻,从山腰到岸边,高高低低呈现不同色泽,向阳的一面金色闪烁。我如果是个画家,会一遍遍画这个村子。

他一想起幢幢石屋都是空置的,就一阵沮丧。他不会原谅那些离去的人。

身上晒暖了,他要回屋了。

每天十至十二时,是老文公最好的工作时间。他在日历上标出醒目的周末,这一天如果无风无雨,就要去河岸游走。这是橘颂最愉快的时刻。

他一想到这条河、这片山地属于自己的祖居地,就有一种异样的亲近感。这是一代接一代开垦出来的。他不明白为什么老辈人选中了这里。为什么筑起这么大一片石屋。屋子从河的南岸盖起,一直爬向高坡,幢幢相挨,全由一块块石头垒成。那需要多少血汗劳苦,还有耐心。他从来没有进入十字街口那些高大的石屋内部。那是自己的家族老宅,是太爷爷亲手设计修建的。

老文公背着橘颂,在一条条石板路上走着。穿行宽街,迈进窄巷。不知踏向多少石阶,钻过多少胡同,它们曲折回环,让人迷路是很容易的。我如果在小时候,会多么迷恋这种地方。他对橘颂感叹。

现在也不算晚。他觉得只要胸和腰没有发出抗议,还能在这里钻进钻出。这些拱门、石柱、门上的雕刻,真是美极了。这全是用凿子一下下琢出来的。

一只壁虎在石缝间蹿动,橘颂跳过去。石墙上垂下一棵小蓟,它的刺叶掩护了壁虎。再过一段时间,小蓟粉茸茸的丝瓣就绽放了。

高高的梧桐,桐花正含苞待放,它们垂直向上,每一束都像待燃的灯烛。榆树生出了密密的榆钱,可惜太高,无法采摘。那是真正的美味。他仰脸看着树冠说。

橘颂跟在身后,并不跑远。老文公早就迷路了,只好不时抬头看看太阳。街巷多得数不清,因为全是石头垒成,所以极陈旧极结实,面目相似。②石块被一代代抚摸和踩踏,许多地方泛着瓷亮。

身上出汗了。转出一个巷口,老文公一眼看到了那个瘦高的老人,他依旧站在台阶上,身边挨紧了那个小男孩。他呼唤一声:棘拐老哥!

瘦高的老人转过脸来,拐杖捣捣石阶,算是应答。

橘颂一看到水根,就爬到了老文公的背上。

他和橘颂跟上爷孙俩,一起往前走着。老文公不再担心迷路了。

走了一会儿,一连下了几个台阶,看到了前边的十字街口。我答应过,要领你看你太爷爷盖起的大屋,这就去吧。老棘拐往前指指,从腰上摸出一串钥匙。

随着挨近那儿,老文公的脚步也在变快。他一直盯着老棘拐手中那串长长短短的钥匙。

门打开了。门板很厚,门槛很高。院内是石板地,磨得很亮。一进院就是长长的厢房,有雕花小窗,窗前有一棵正在变绿的苍老石榴树。从小窗往里望,什么都看不清。

正屋高敞。屋内梁木很粗,颜色有些深。老文公想在屋里待一会儿,吸着淡淡的松脂气味。老棘拐先一步走出,站在阳光里等他。院里是彩色卵石铺成的图案,那是大丽花瓣,还有一只凤凰。院子左右各有一个月亮门,通向分开的两个小院。这里栽了海棠和丁香,还有不认识的树。太静,花香太浓。

这两个小院,再加前边的大屋,以前做过学校。老棘拐声音沉沉的,看着水根。

老文公明白,水根该上学了。

老棘拐一连打开几间屋子,里面都是堆积的桌凳。墙上有黑板。③老文公走到跟前,看着上面残留的几个大字:天、地、山、水。

老文公揪紧橘颂的两只胖爪,转身对老棘拐说:如果您不嫌弃,我可以每周抽出两个下午,教水根识字。还有,简单的算术。

老棘拐的眼睛变得尖亮:真是这样?

老文公点头。

老棘拐把水根揪紧,让他站到老文公对面,说:鞠躬!

出了小院是长长的有顶盖的回廊,曲曲折折通向不同的石屋。我走糊涂了,这又是一个捉迷藏的好地方。老文公惊奇于这座建筑,也惊奇于一直走在前面的老棘拐:这人比自己大,腿脚还这么灵便。

从院里出来,老棘拐告诉老文公:村头儿是自己的远亲,所以才将大石屋的钥匙留给他。人都去了镇子和城里。我不走。村子有几百年了,这里才是家。

老文公点头:村里还有李转莲。

老棘拐的目光转向西南方。那边的高坡上,一幢幢石屋在阳光下闪亮。他点点头:一个好人。

一直是她自己?

她十八岁,男人去支边,一走再没音信。后来有个弹棉花的男人,一走又没音信。

她的命真苦。

老棘拐的目光从石屋那儿收回,看着他:是那两个男人命苦。他们走了,再也喝不到这儿的好水了。

老文公低下头。他在想李转莲,想那个田垄整齐的小院、海棠树、鸡和鹅。那两个男人再也看不到这些了。他在心里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文公在石头村书写大字,穿街走巷,入访祖屋,与留守村民李转莲、老棘拐及其重孙水根多次交流。
B.石头村幢幢空置的冷清石屋、欣欣向荣的早春风光和那些已经背井离乡的村民,这使老文公感到沮丧。
C.老文公祖居地的这一大片石屋是老辈人的杰作,他在这里探访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村子的古老与新生。
D.文章通过老文公的见闻折射石头村的变迁,平缓的叙述中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哲思。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梦境与现实结合,老文公梦见了孙子,醒来却只有橘颂,突出他生活的孤单和对亲人的想念。
B.句子②中石块“泛着瓷亮”的细节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村民留下的生活痕迹,使村庄有浓厚的历史感。
C.句子③中黑板上的大字象征着村民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老辈人对子孙远离城市、回归田园的期望。
D.句子④表达的语气坚定,与前文老文公的感叹形成对比,反映了老棘拐对待去留问题的价值取向。
3.屈原在《九章·橘颂》中赞美了橘树“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精神,请结合文本解读小说标题“橘颂”的内涵。
4.作者认为“比较明显的、强烈的诗性,这极有可能是当代所有好小说所必备的品格”,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的“诗性”是如何体现的。
2024-04-19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材料二:

社会结构影响着文化存在的表达形态,社会结构转变了,其外在的文化形态自然也会随之改变。随着技术对人们生活空间的不断介入,人们的整体行为模式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由此而来的必然会是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的改变。

费孝通先生曾极为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乡村发展的“三级两跳”:从农业化到工业化,从工业化到信息化或者后工业化。第一跳的转型还没有真正完全实现,作为第二跳的由工业化向信息化的转变就紧随其后发生了,并叠加在了原有的乡村工业化的基础上,以极为迅捷的发展步伐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生活模态。

从乡土中国到工业化中国的转变,根本上还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是实际生活的物质改变;而到了第二跳,便更多的是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了,即从曾经的物质性的“实”的层面转换到了精神性、文化性的“虚”的层面上来,这对人自身的存在而言显然意味着一种根本性的转变。这一转变可以说构成了理解中国当下文化转型的一个新的维度,也意味着在乡村生活中要有更多价值和观念层面的新变化。

最值得强调的是,工业或者机器、技术以及产业的下乡,更多还是属于经济或生计意义上的。此时,乡村生活的基调或其基本结构仍旧还是以农业为主、辅之以工业的。只是先前的那种“工”的存在会更多地体现在农业以外的手工劳作上,而现在的“工”则更多是机器大生产的模式。乡村中的家庭结构依旧是相对稳固的,而乡村的工业化生产则是离土不离乡的模式,人们在农业的基底上借助乡村工业化去实现物质生活面貌的根本改观。

而一旦到了文化下乡这一新的发展阶段,那便无可避免地触及到人们的观念、价值、精神和意义诸层次。那些从城市落入乡村的事物更多会属于人的精神观念或思想意识上的,因此它显然更多地触及到了人们对于新出现的生活方式的认同与选择。一方面,留存在村里的人会因为更多精神性意义的触动而尝试生活样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种种观念或思考会对乡村自身构造出来的新发展模式产生驱动和影响,使得乡村从精神意义上被重新塑造,成为有似于陶渊明所描述的“桃花源”意义上的理想生活之地,甚至让能够在乡村的环境中生活也成了人们在精神意义上追求的对象,这种不同于农工相辅的“牛郎织女”模式的新式乡村发展模式、我们不妨称之为“桃花源模式”。这种模式更注重于精神性意义的追求,这显然也是在我们的文化观念中所旧有的、从来都不缺乏的另一种对于乡村生活的想象。它是富有艺术以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无形地跟更多人所选择的闲暇生活的乡村旅游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甚至更成为新时代里一种艺术以及艺术家的乡村介入的意义引领。而所有这些从根本上而言,也是当下的人们在一种文化自觉意识的牵引之下的新乡村发展道路的选择。由此使得文化进入到了乡村,附带着城市人的休闲旅游进入到了乡村,同时那些艺术家们也因此而介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和建设之中来。

(摘编自赵旭东《从工业下乡到文化下乡》)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流动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是孤立和隔膜,这种孤立和隔膜不是绝对的。
B.在乡村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具体目标,分工协作,形成“熟悉”的社会。
D.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虽用得很好,但带着对中国人的几分藐视的意味。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结构与文化样态互为影响,后者会随着前者的改变而改变,前者会基于价值观念的文化向度而做出相应改变。
B.“三级两跳”是费孝通先生对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观察分析后做出的判断,是对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的形象概括。
C.属于观念性或精神性的文化下乡现象与属于物质层面的工业下乡现象有本质的区别,对人类的贡献也有根本性的不同。
D.乡土性中国体现的不流动是从人与空间的关系着眼,孤立隔膜是从社区之间的关系着眼,这两个特点都是相对的。
3.下列描述,最符合材料所界定的“桃花源模式”生活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B.一轮满月升起来,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秋日的败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香雪手中那只发光的小盒子。(《哦,香雪》)
C.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保持着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乡土中国》)
D.夜幕降下,灯光亮起,与空中的明月交相辉映。民宿中的人们三三两两,或坐或躺,或闲聊或赏景,惬意极了!(《乡村月夜》)
4.臧克家的现代诗《三代》:“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这首诗,短短几行字,刻画出了一部华夏民族的生存史。一代又一代,在土地上无休无止地循环上演着“同一个故事”。请结合材料一分析在乡土社会中,为什么“同一个故事”的反复上演能成为常态。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请依据材料观点,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三代之衰,学废道不明,然后诸子出。自老子厌周之乱,用其小见,以为圣人之术止于此,始非仁义而诋圣智。诸子因之,益得肆其异说,至于战国,荡而不反。然后山渊、齐秦、坚白异同之论兴,圣人之学,几乎其息。最后荀卿子独用《诗》《书》之言,贬异扶正,著书以非诸子,尤以劝学为急。荀卿,楚人,尝以学干诸侯,不用,退老兰陵,楚人尊之。及战国平,三代《诗》《书》未尽出,汉诸大儒贾生、司马迁之莫不尽用荀卿子,盖其为说最近于圣人而然也。

荥阳郑昊,少为诗赋,举进士已中第,遂弃之曰:“此不足学也。”始从先生长者学问,慨然有好古不之意。郑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辅以强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师焉,无不至也。将更其名,数以请,予使之自择,遂改曰荀。于是又见其志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尝亲见圣人徒读其书而得之。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轻之。使其与游、夏并进于孔子之门,吾不知其先后也。世之学者,苟如荀卿,可谓学矣,而又进焉,则孰能御哉!余既嘉君善自择而慕焉,因为之曰叔希,且以勖其成焉。

(选自欧阳修《郑荀改名序》)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于是又见A其志之果也B夫荀卿CD未尝E亲见F圣人GH读其书而得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废而道不明”与《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的用法不同。
B.徒,同类的人,与《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中的“徒”词义相同。
C.及,赶得上,与《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中的“及”词义不同。
D.字,取字,与《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渔樵”的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遵循老子的理念,各自阐述奇谈怪论,以致于圣人学说几乎荡然无存。
B.汉朝的大儒贾谊、司马迁等人,受益于荀子,因为荀子的论说最接近圣人大道。
C.郑昊年少学习诗赋,因想考中进士,开始追慕古人,跟从饱学的先生探究学问。
D.郑昊性情淳厚聪明,有志于学,想更改名字,多次请求欧阳修,最终改名为荀。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2)最后荀卿子独用《诗》《书》之言,贬异扶正,著书以非诸子,尤以劝学为急。
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郑荀向荀子学习到了什么?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陶归园田居(其一)

苏轼

环州多白水,际海皆苍山。以彼无尽景,寓我有限年。东家著孔丘,西家著颜渊。市为不二价,农为不争田。周公与管蔡,恨不茅三间。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门生馈薪米,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我适物自闲。悠悠未必尔,聊乐我所然。

[注]①本诗作于苏轼被贬惠州时。②周公与管蔡:管叔鲜、蔡叔度曾发动叛乱,周公旦率军平叛,杀死管叔鲜,囚禁蔡叔度。③华颠: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四两句与《赤壁赋》中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都包含风景无尽而人生短暂之意,所表达的情感颇为相似。
B.周公与管、蔡虽然是仇人,到了惠州后也恨不得搭建三间茅屋来做邻居。此处用夸张与调侃的口吻,表现当地的民风淳朴。
C.“薇蕨”是两种野草,其嫩叶是贫苦者日常所食,“厨无烟”则指家里缺少粮食,揭不开锅,这些细节写出东坡生活十分清苦。
D.本诗有意使用陶渊明诗的韵脚原字,追求与陶诗相似的诗风,彰显东坡的才华;在内容写法上又翻出新意,体现东坡的个性。
2.陶渊明的“复得返自然”与本诗的“聊乐我所然”都表达诗人的愉悦之情,但是二者的原因并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11月底,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使用者完成一系列任务。

在技术方面,ChatGPT本质上运用的是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技术,是直接可以输出内容的,目前以文本内容为主,这也是它和搜索引擎很大的区别。以往我们熟悉的AI基本运用的是决策式模型。以文本类的决策式AI为例,第一步往往是判断文本的内容和要求,第二步是判断自己的任务,第三步是检索相关的内容;而ChatGPT这类的生成式AI在解决问题时还会再多进行一步,那就是生成全新的内容,而这需要对提问者的偏好和想法等进行预测,还要能够生成合理、流畅、有意义的文本,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在学习和判断机制方面,决策式AI一般用的是条件概率模型,即一件事情发生后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概率。个人感觉这种学习机制比较像我们从课本上学习技能类、知识类内容。这类知识是有准确答案的,学习的模式就是背题记答案。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准确,极大概率不会出错;坏处就是可以生成的决策数量、输出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当没有对应的问题或者问题的表述有误时,就无法输出答案。而生成式AI往往用的是联合概率,即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的概率,并以此将文本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内容。这种学习模式更像是人类最初学习语言的机制,靠联想和模仿,比如小时候,当汽车这个物件和汽车这个词同时出现的频率多了之后,我们就自然而然会明白汽车这个词指代汽车这个物件。因此,ChatGPT非常适合文本内容生产,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在模仿人类的语言机制。这种模仿式学习的好处是很灵活、不死板,可以生成大量的内容。问题是很不准确,很多时候内容是模糊的,甚至会出现不懂装懂”“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

AIGC其实是一个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的技术,之前的各项进展也都没有出圈,停留在专业领域。而现阶段ChatGPT却引起了广泛热议,很多人认为它的出现会代替人类很多工作,导致大量失业,这可能是因为ChatGPT在模仿人类回答这一领域确实表现得太优秀了。

(摘选自《ChatGPT给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机会大于冲击——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云松》,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226日)

材料二:

以ChatGPT为代表的最新一代人工智能产品自上线以来,在各国学界掀起巨大反响。通过搜索发现,进入2023年以来,已经有超过500篇学术论文与ChatGPT有关,涉及数学、医学、计算机科学、语言学、伦理学、教育学、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综观论文内容,部分学者肯定ChatGPT给科学研究带来的多重便利性,但是对ChatGPT能否颠覆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范式,学术界还普遍持谨慎态度。

202212月起,有学者利用ChatGPT修改论文,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这些学者认为,最新的语言处理模型不但可以捕捉学术文本中的概念并进行高质量的修改,还能提升学术论文的整体思路,使其变得更加清晰。甚至有学者认为,ChatGPT与其他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帮助科研工作者提高研究效率。还有学者已经在日常的科学研究和教学中使用语言处理模型,如检查代码、收集资料、撰写科研资助申请等。

相对于一些积极的观点,麻省理工学院修辞学教授爱德华·斯卡帕(Edward Schiappa)和蒙特福特共同撰文提出,在大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理解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的能力和局限性。面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借助ChatGPT写作的现象,斯卡帕和蒙特福特认为,学生将并非自己写的文章当作自己写的文章提交,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被接受,但是在学术领域,这种写作不应该被授权,因为这无法帮助教师推进学习目标,并使教师评估学生成绩变得困难。此外,目前人工智能和大型语言模型技术给学生写作提供的帮助是模糊的,与教师提供的帮助相差甚远。写作和口语技能一直是学术成功的基础,如果本科阶段的学生没有在这两方面做好准备,日后也无法成为有效的沟通者。学生应该从日常学习中锻炼书写和口头交流中的核心技能,如创造性、风格、语法、逻辑能力、论据构建等。

谈到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人文学科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和机构应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核心价值观和技能时,特拉斯说,无需担心ChatGPT对高等教育造成的影响。教育者需要设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过程的教学任务,这是ChatGPT无法代替学生完成的。现代教育还包括引导学生接触新工具,批评、审视并驾驭它们。教育者和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与科技和谐共存,而不是抗拒科技的进步,故步自封。

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的声明提到,在撰写手稿、制作图片或图形元素以及收集和分析数据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作者,必须在论文的某一部分明确披露如何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以及使用了何种工具。作者要对其手稿的内容负全部责任,也必须对任何违反出版道德的行为负责。金斯利表示,显然,人工智能未来将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即使当下ChatGPT作为论文作者的身份不被承认,也无法阻止研究人员在未来的研究中使用此类工具。学术界迫切需要为此制定相关指导原则,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摘选自《ChatGPT科研无法代替人类》,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22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ChatGPT能够学习人类语言,与其进行对话互动,甚至能独立完成一系列任务。
B.ChatGPT是运用AIGC输出文本内容的技术,这也是它和搜索引擎最大的区别。
C.人们在肯定ChatGPT给科学研究带来多重便利的同时也对它普遍保持谨慎态度。
D.可能是ChatGPT在“模仿人类回答”领域表现太优秀,很多人认为它会代替人类工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学习和判断机制方面,生成式AI都远远优于决策式AI。
B.利用ChatGPT修改论文的学者认为,ChatGPT在提升论文思路、捕捉学术文本概念甚至进行高质量修改方面都非常出色。
C.ChatGPT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有限,教育者和学生必须学会与科技和谐共存,不要故步自封。
D.无论将来ChatGPT作为论文作者的身份是否被认可,都无法阻止研究人员在目前的研究中使用此类工具。
3.根据材料内容,选出不属于学生借助ChatGPT写作危害性的一项是(     
A.输出的文本内容不准确且模糊,易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现象。
B.不能帮助教师推进学习目标,令评估学生成绩变得困难。
C.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技能,为学术成功打好基础。
D.不利于学生将来成为学习和生活中的有效沟通者。
4.请简要概括生成式AI解决问题的步骤。
5.某校进行了一场“ChatGPT科研能否代替人类”的辩论赛,请你结合本材料站在反方的角度,找出两个分论点予以反驳。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赏心亭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①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奉召从四川回临安,是年秋天路过建康。②瓜步:即瓜步山。与建康隔长江相对。③迁都:南宋初年,主战派主张建都建康,主和派主张建都临安,建都问题成为两派斗争的一个焦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回忆引出,写了自己外放四川、陕南,备尝艰辛,度过了不平常的岁月,以及奉召东行见孝宗,为自己将有再进忠言的机会而喜。
B.颔联中的一个“稳”,一个“醉”,呈现出诗人经险如夷、平安归来的心境。诗人因安然乘舟渡过黄牛峡,而深感幸运,故饮至半醉半醒。
C.颈联写诗人眼前所见为一派肃杀凄凉的秋景,面对的又是“瓜步”和“石城”这两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此景此地,使诗人忧从中来。
D.本诗前四句由“兴”字点出,后四句为“忧”字包孕。“兴”为诗人赴阙召对,或宿愿得偿;“忧”则是诗人面对现实,希望渺茫的表现。
2.本诗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是登楼抒怀之作,皆写了“涕流”的情状。试比较这两首诗中“涕流”原因的不同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