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场秋雨过后,溪水涨满,天光水色浑成一片,天上地下融为一体,清澈空阔。
B.临溪的屋宇清新宁静,仿佛平卧水上,岸上水痕被雨冲刷抚平,别有一番风致。
C.山映水中、草声细微,视听结合,以草声衬托环境之静,体物入微,极有趣味。
D.诗人希望芦苇不要长高,以免遮断欣赏溪月的视线,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024-05-18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阿丽亚,你要跑起来

贾志红

傍晚,我们站在布瓦布古原野的蓝天下,瞅着眼前的野燕麦和玉米,也瞅着我们正在勘测的红土路。金色的野燕麦、绿色的玉米、红色的土路,在瓦蓝的天空下,色彩鲜艳得像一幅油画。

“这幅画不完美,这幅画缺一个人。”姚所长语气遗憾地说。

“缺谁呢?”我追问。

“缺一个女人,这女人要穿裙子,裙摆要飘起来,画才是灵动的,才美。”姚所长发表这番审美感言时,瞟了我一眼。我明白他眼神的意味,显然在他眼里,我不是那个能入画的女人,我从来不穿裙子,搞工程的女人哪里有穿裙子的资格呢,耐磨耐脏的牛仔裤才是标配。

小赵在这个傍晚心情大好。他看着布瓦布古原野的天空说,晚霞可真好看啊。其实布瓦布古原野几乎天天都有好看的晚霞。有时候晚霞是玫瑰色的,像是无数玫瑰花瓣被堆砌到了天边,一层层翻卷着、重叠着:有时候晚霞是一缕一缕的橙红色与橙黄色,交织着,如香浓的橙汁被某个大力士泼洒到了天上,但却没有泼洒均匀,便任由它流动、流淌。

这个傍晚,小赵不仅发现晚霞是美丽的,还发现我们基地的厨娘阿丽亚其实是个不丑的姑娘。这天,阿丽亚戴明黄色的头巾,穿明黄色的裙子。非洲姑娘都有戴头巾的习惯,也偏爱选择与头巾同色系的裙子,她们天然懂得色彩的搭配。小赵第一次开口夸赞阿丽亚,他说“若力、若力”,翻译成汉语就是“美丽、美丽”的意思。阿丽亚有些吃惊,她羞怯地一笑,给小赵盛了满满一大碗米饭,又在米饭上放了一块大大的炖羊肉,那是晚餐的一锅炖羊肉中最厚实的一块,肥瘦均匀、汤汁浸润。

愉悦中的阿丽亚不知道小赵一年前说过一句刻薄话,小赵在看见阿丽亚的第一眼就说阿丽亚的样子让他食欲大减。话虽这么说,小赵这家伙可没少吃一顿饭。在我看来,阿丽亚根本就不丑,无非是太瘦。只是阿丽亚的瘦弱显然不是她主动选择的,当她有机会选择时,她毫不迟疑地选择吃饱肚子。满满一大碗浓稠汤汁拌米饭只是阿丽亚每餐饭的第一个回合。吃完后她放下碗,不敢去盛饭,察言观色,直到大家都放下了碗筷,她才再次默默地端起碗,开始下一个回合,直到再也吃不下,才恋恋不舍地放下碗。营养不良的小丫头阿丽亚在我们基地油汪汪的饭食的滋养下,日渐丰满、妩媚,脸颊也丰腴滋润起来。

阿丽亚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完成了蜕变,验证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句中国俗语。破茧化蝶后的阿丽亚做饭、洗衣、扫除、种菜、喂猪,在院子里忙碌。只是她依旧不爱多说话,像半个哑巴。她黑亮亮的大眼睛盯着我看的时候,我像看见湿漉漉的小鹿的眼睛——一头被追捕的小鹿的眼睛,有惊惶无措的光在那双眼睛中闪烁。我知道她是个特别的姑娘,姚所长介绍她来我们基地干活的时候,说她是个可怜的姑娘。关于阿丽亚的身世,姚所长选择沉默,我们便也不问,只好好待她。工资之外,经常给她一点儿小费。但她从不乱花钱,很少去赶集。她把每月四万西非法郎的工资都藏在她的小包袱里。小包袱藏在纸箱子里。纸箱子藏在木棉树下的小屋里。而这一切都藏在布瓦布古原野。原野最擅长保守秘密,它什么也不说。小赵也只是嘱咐阿丽亚尽管放开肚子随便吃饭,只是别撑坏了胃。阿丽亚羞涩地笑,长睫毛低垂着,再抬眼时,她的大眼睛里含着泪水。从那以后,阿丽亚放松了许多,但她仍然警惕而敏感,像竖起耳朵聆听大地动静的小鹿,随时准备着跳起、奔跑。所以,当有一天我听见了阿丽亚小声唱歌时,我惊讶的程度就像听见哑巴说话。小赵说,等她不再总是吃撑时,她或许就是个正常而快乐的姑娘了。

整个白天,基地院子里只有一人一狗一猪,其他人都去各自的工地干活了,傍晚才能回来。就连木棉树上的一群鸟也是白天离巢觅食,傍晚沐着霞光归来。木棉树在三月开出鲜红的大花朵,这鲜红的花朵在布瓦布古原野的晚霞中像一盏盏跳跃着火焰的明灯,它们交相辉映,让原本有几分苍凉的黄昏具有了烟火暖意。

这天傍晚,阿丽亚从红土路那端走来,明黄色的裙子和明黄色的头巾在太阳下明媚耀眼。阿黄跟在她身后,轻摇着尾巴。阿丽亚走进野燕麦地,去拔鼠尾草,一棵、两棵、三棵……一捧紫色的花穗斜靠在她的臂弯内。姚所长所说的不完美的画面此刻似乎正在接近完美,在偶然中走向完美。那个能让画面灵动起来的人——穿裙子的女人,进入了画面。只是,这会儿风竟然停止了,野燕麦、鼠尾草停止了摇动,原野安静得如同凝固,像被某位神仙喊了一声“定”给定住了。

凝固是被我打破的,我冒犯了神仙。我朝着阿丽亚喊:“阿丽亚,跑起来!你要跑起来,你的裙摆才能飘起来。”她回头望着我,一脸疑惑。为了让她明白我的用意,我在红土路上来回跑动,示范给她看,我用双手抖动我宽大的T恤衫,让衣衫动起来。阿丽亚,她竟然明白了我的用意,她开始奔跑,长长的左腿迈出去、右腿又跟上,收腹、扭腰、送胯。

裙摆动起来了。

裙摆飘起来了。阿丽亚,聪明的姑娘。阿丽亚,可怜的姑娘。她跑起来了。她可以看不懂其他暗示,却一定能看懂奔跑的暗示。她是原野的小鹿,时时刻刻准备着奔跑。

我得意地望向姚所长,像大导演刚刚完成大作品般沾沾自喜。农业科学家姚所长开怀大笑,他说,此时应有歌声,便唱了起来。歌曲的旋律我熟悉,正是阿丽亚经常哼唱的歌,只是我不知道歌词的意思。姚所长说这是一首班巴拉民谣。他用班巴拉语唱了一遍,又用汉语唱了一遍。

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香草

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茶叶

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蔬菜

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良药

卡拉多娜鼠尾草,你是穷人的,你是穷人的

曲调有微微的忧伤但却不失明亮,像在诉说一位名叫卡拉多娜的姑娘的身世,以及她的未来。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初小赵对阿丽亚的外貌有偏见,当他看到晚霞中的阿丽亚时,对她的外貌予以夸赞。
B.阿丽亚在基地友好关爱的氛围下能够吃饱饭,变得丰腴、妩媚,但还有些警惕和敏感。
C.“她的大眼睛里含着泪水”既有对小赵说出那番话的感激,也有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伤。
D.“似乎正在接近完美”是对开头“不完美”的回应,也是对“这幅画”是否完美的不确定。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重在色彩的搭配与对比,很好地描绘了布瓦布古原野令人震撼的美。
B.小说以“我”和小赵作为故事的叙述者,去看美丽的非洲草原和阿丽亚,更显真实而亲切。
C.小说最后的歌谣曲调忧伤而不失明亮,让画面更加丰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韵味无穷。
D.小说富有“诗化”色彩,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展现了自然美,也表现了人情美、人性美。
3.本文标题有何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本文的结构安排富有特点,请简要赏析。
2024-05-1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范氏水阁

洪朋

枕水凿疏棂,云扉夜不扃。

滩声连地籁,林影乱天星。

人静鱼频跃,秋高露欲零。

何妨呼我友,乘月与扬舲。

[注]①疏棂:栏杆上雕花的格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描写夜宿水阁所见所闻,画面野逸清瘦,境界和谐幽美,表达了诗人的欢喜之情。
B.颔联从听觉视觉的角度,描写滩头的秋声连续不绝、天上的星光凌乱一片,富有神韵。
C.颈联描写秋天夜深人静时,诗人听见水中鱼儿频频跳跃,露水欲零,静寂中蕴含生机。
D.尾联写出诗人的心理状态,表现诗人静极欲动,急于和友人融入到大自然中去的冲动。
2.洪朋诗作“辞义深厚,包孕丰富”,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岩(节选)

杨益言   罗广斌

下了公共汽车,成瑶匆匆忙忙地向中山公园走去。她尽量沉住气,有时又不自然地回头四顾,怕背后跟着尾巴

她不知道谁要找她,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事。从在学校里接到秘密通知时起,进城的路上,她一直默念着约会的时间和地点,唯恐忘记了或者错过了找她的人。她的情绪有些紧张,因为她对地下工作,还缺乏经验。

她走在公园里浓荫遮蔽的林荫道上,心里不住地告诉着自己:假山后面,第三条石凳。记住,第三条!前面就是假山了。她一条一条数过去,眼前不远处,就是第三条石凳。

成瑶谨慎地看看,石凳上果然坐着个人,可是,报纸遮住了他的脸,能看到的,只是那身灰绸夹袍和黑呢便鞋。这个人是谁呢?成瑶四边环顾着,看着没有人注意自己,便走了过去。她正盘算着,对这个陌生人怎样开口时,正好看报的人,放下了报纸,和成瑶打了个照面。

啊!李大哥!成瑶高兴地叫了一声。找她的人,正是二哥的好朋友李敬原。

瑶妹,你怎么这样慌张?李敬原递了块手绢给她,让她揩揩汗。

你不晓得,汽车挤得要死!成瑶掠了掠额上的刘海,差点还赶不上呢!

李敬原微笑了一下,慢慢站起来,带着成瑶离开林荫路,在公园里散步。他默默地走着,过了好一阵也不讲话。

成瑶自然不清楚李敬原的心境。她等了一阵,不见李大哥开口,心里难免有些纳闷。既然从沙坪坝把她找来,为什么见了面却不谈话。成瑶张了张嘴,想要问他,又不知怎样问起。这时李敬原似乎已看出她的急切心情,就低声地颇有深意地问:

成瑶,你相信自己是勇敢的吗?

什么?成瑶感到他问得奇怪,我什么都不怕!

不,我说的勇敢,还意味着坚定、顽强和果决。我告诉你一件事。我们有这样一个同志,他从来不怕困难,忠心耿耿,为革命工作,从不要求荣誉和酬劳;甚至连他最亲近的人也不知道他是一个共产党员。他担负着秘密的任务,连他的亲人也未必了解他的工作。后来,他不幸被捕了。当他被捕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党和同志的安全。敌人眼看就要破门而入了,他却神色不变地把约好的警号——一把扫帚,挂到窗口上去。他虽然被捕了,同志们却因此脱险。你说,这种忘我的无畏精神,是不是勇敢的表现?这位同志是不是一个勇敢的人?

李敬原的问话,引起了成瑶的担心,因为她的好朋友孙明霞,昨天下午到未婚夫刘思扬那里去了,约好今天上午回校开小组会,可是她竟没有回来,莫不是她遇到了危险?

因此她急切地问:这个勇敢的同志,叫什么名字啊?

他就是你二哥。李敬原注视着成瑶秀丽的眼睛,慢慢地说,你二哥今天被捕了。

啊?成瑶脸色一变,她不敢相信这件意外的事情。这个星期天,她留在学校里参加活动,没有回家,完全不知道二哥被捕的消息!心里一阵绞痛,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

对勇敢的人,泪水会玷污他的名字!

不,我没有哭!成瑶眼泪盈眶,可是她倔犟地抬起头来说,我是他的妹妹……我,我应该给他的名字增加光辉。

对。李敬原的声音带着激动,我们有这样的同志和亲人,应该感到自豪!

接着,李敬原又告诉她:除她二哥以外,还有几位同志同时被捕了。

许大哥?小余?成瑶反复念着熟悉的名字,不禁脱口说道,这……太可怕了。

唔?你说什么?

不,不,我是说太,太可惜了。成瑶心里阵阵紧缩,感到难忍的悸痛。我并不怕,我只是难过,我心里痛苦……

过了好一阵,成瑶才抑制着激动的心情,慢慢地说:许大哥、二哥、小余,都是我的哥哥……不久以前,我对二哥的谨慎还不理解。李大哥,我现在才明白,你为什么冒着危险找我……

我找你,并不是冒险,而是对同志,对党负责。李敬原从容地把有关成岗的情况,告诉成瑶。他一边谈着话,一边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周围的环境,他像父亲一样,挽着成瑶的手臂,慢慢走着,轻轻耳语着……

他讲的许多事情,对成瑶来说,全是初次听到。不过他没有提到在出事以前,党已决定成岗不再办《挺进报》,准备派他利用厂长身份,以及和总厂厂长的良好关系,去加强兵工厂的斗争。

你多么地了解他啊!李大哥,你心里一定比我更难过。

成瑶久久地默不作声,她咬着自己苍白的嘴唇,清楚庄重地说:我心里多么羞愧。现在我才知道,就是二哥,在印《挺进报》。她抬起明洁的目光,宣誓般地诉说着:不,我不能只是心里难过。我要像你……懂得深沉的爱和恨,我已经长大成人了,我应该自己走路,也能够自己走路了……《挺进报》不能停刊,李大哥,让我来做这项工作。

李敬原领着成瑶,又折向动物园。他没有正面答复成瑶的要求,却低声说:一个人的作用,也许是渺小的,但是当他把自己完全贡献给革命的时候,他就显示了一种高贵的品质。

成瑶默默地咀嚼着李敬原话里的含意。这句话,像一道甘泉,深深地注进她的心田;又像一道明朗的阳光,照亮她的灵魂,使她从沉重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感受到一种严格的要求和力量,也使她从今以后,在困难的环境里,永远不忘这庄严的启示。

沉默了一会,成瑶望着鬓发斑白的李敬原,低声地问道:

我们能和二哥他们通信吗?

暂时不行。李敬原说道,等打听到他们囚禁的地点,党一定会和他们联系上的!

李大哥!成瑶轻轻叫了一声,从她的声音和目光里透出一种强烈的感情,一种期待的感情。《挺进报》……

李敬原仍然没有回答。虽然成瑶急切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他严峻的脸上,他仍然深思地缓缓走着,什么也没有说。

李大哥!成瑶突然抓住深思中的李敬原的衣袖,使他终于转向这年轻的姑娘。他再次看了看直视着他的那对急切的无畏的眼睛,涌塞在脑际的思路中断了,却又深深地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

《挺进报》交给我办吧,继承二哥的工作,就是牺牲生命我也情愿!

成瑶终于站住了,固执地倔立在李敬原面前。她的眼眶里,凝着滚滚的泪珠,充满着庄严的、自我献身的激动。

在这时刻,李敬原外貌的平静虽然掩盖着内心的感情,但他明显地感到,这姑娘的一切,他已经完全了解,并且深深地喜爱了。

《挺进报》当然继续发行。我们的斗争更不会中断!李敬原说得满怀信心,强烈地鼓舞着年轻姑娘的斗志,但他接着又说道:

你二哥说过:一个人要么不参加革命,要参加革命就要不怕牺牲!你要记牢二哥的话。要成为和他一样勇敢无畏的革命者。但是,革命的目的不是自我牺牲,而是消灭敌人,发展自己!

李敬原突然严肃地问道:你曾经这样想过吗?

没有。成瑶坦白地承认。可是她立刻又说:在斗争中,我可以学会斗争!

李敬原点点头。终于把他的决定告诉了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瑶因为缺乏经验而内心紧张,却以汽车拥挤、怕耽误约会而急匆匆赶来为借口掩饰。
B.当李敬原说到被捕入狱的革命同志时,成瑶因为担心自己的朋友出事,表现得很急切。
C.虽然党已决定不让成岗办《挺进报》,但是成岗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一直努力坚持着。
D.李敬原在与成瑶的交流中不断考察她,而成瑶也在李敬原的话中逐渐明确前进的方向。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几乎没有环境描写,但在对成瑶和李敬原的描写过程中,读者能够明显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气氛。
B.“这……太可怕了”,能看出成瑶内心既害怕又难过的复杂心理,准确地塑造了成长中的青年形象。
C.“瑶妹,你怎么这样慌张?”为下文李敬原对成瑶的试探和对她的办报请求产生犹豫都埋下了伏笔。
D.李敬原的话坚定刚毅,表现出一种崇高的革命品质,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激励成瑶追求进步。
3.在两人的对话过程中,成瑶有哪些心理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请简析小说情节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注】,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

【注】云烟畔,指诗人闲居的江西铅山乡间居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词人将官场斥为“臭腐场”,“掩鼻”这一动作充分展示了词人品格高洁和对官场的厌恶。
B.一、二句的“臭腐场” “酒偏香”形成鲜明对比,面对污秽的官场,词人忧愤难当,唯有借酒解忧。
C.三、四句写词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喜悦之情,也暗含对当时统治者沉迷于歌舞升平生活的批判。
D.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写词人邀老友共赏秋色,菊花却未绽放,和标题相呼应。
2.这首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都有“黄花”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感情各有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2024-01-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蛮子大妈

【法】莫泊桑

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岁。他从军去了,留下他母亲单独住在这所房子里。

那是坐落在树林子边上并且和村子相隔很远的一所房子。她并不害怕,这位蛮子大妈在她的茅顶房子里继续过着通常生活。每周,她到村子里走一次,买点面包和牛肉以后就仍旧回家。当时大家说是外面有狼,她出来的时候总背着枪,她儿子的枪,锈了的,并且枪托也是被手磨坏了的。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大家都晓得这个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那是四个胖胖的少年人,虽然他们到了这个被征服的国度里,脾气却也都不刁。早上,有人看见他们四个人穿着衬衣绕着那口井梳洗,而蛮子大妈这时候却往来不息,预备去煮菜羹。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的那一个,每天,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他们用德国口音说着不规则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后来,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了许多小的照顾。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当地的人谈到蛮子大妈家里的那四个德国兵,总说道:“那是四个找着安身之所的。”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乡村邮差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他拿出一张折好了的纸头交给她:

蛮子太太,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我们在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当天告诉您。现在我亲切地向您致敬。

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

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至于并不伤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现在被人打死了。”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到眼眶里了,悲伤侵入她的心里了。各种心事,难堪的,使人痛苦的,一件一件回到她的头脑里了。

但是这时候,她听见一阵嘈杂的说话声音了。正是那几个普鲁士人从村子里走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袋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擦干了眼睛,用平日一般的神气安安稳稳接待了他们。

她和那四个兵同桌吃饭了,但是她却吃不下,甚至于一口也吃不下,他们狼吞虎咽般吃着并没有注意她。她一声不响地从旁边瞧着他们,满脸那样的稳定神情。

忽然,她问:“我连你们的姓名都不晓得,然而我们在一块儿又已经一个月了。”他们费了好大事才懂得她的意思,于是各人说了各人的姓名。这办法是不能教她满足的;她叫他们在一张纸上写出来,还添上他们家庭的通信处,末了,她在自己的大鼻梁上面架起了眼镜,仔细瞧着那篇不认得的字儿,然后把纸折好搁在自己的衣袋里,盖着那封给她儿子报丧的信。

入夜,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层阁楼上,她对他们说明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四个德国人都踏上那条每晚给他们使用的梯子,爬到他们那四面都是草墙围着的舒服寝室里了。那块做楼门用的四方木板一下盖好了以后,她就抽去了上楼的梯子。她赤着脚在雪里一往一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什么也听不见,她不时细听着那四个睡熟了的士兵的鼾声,等到她判断自己的种种准备已经充分以后,就取了一束麦秸扔在壁炉里。它燃了以后,她再把它分开放在另外无数束的麦秸上边,随后她重新走到门外向门里瞧着。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照明了那所茅顶房子的内部,随后那简直是一大堆骇人的炭火,一座烧得绯红的巨大焖炉,焖炉里的光从那个窄小的窗口里窜出来,对着地上的积雪投出了一阵耀眼的光亮。一阵旋风样的火焰冲上了阁楼,烧穿了茅顶,如同一个巨大火把的火焰一般升到了天空;最后,那所茅顶房子整个儿着了火。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红色的银布似的闪闪发光。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人,有些是德国军人。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坐在一段锯平了的树桩儿上,安静的,并且是满意的。

一个德国军官问她:“您家里那些兵到哪儿去了?”

她用一种洪亮的声音回答:“在那里面!”

大家团团地围住了她。那个普鲁士人问:“这场火是怎样燃起来的?”

“是我放的。”

大家都不相信她,以为这场大祸陡然教她变成了痴子。她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口里说道:“这张是给威克多报丧的。”又拿起另外一张,偏着脑袋向那堆残火一指:“这一张,是他们的姓名,可以照着去写信通知他们家里。您将来要写起这件事的来由,要告诉他们的父母说这是我干的。请您不要忘了。”

一道口令喊过,立刻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

她那只拘挛不住的手里,依然握着那一页满是血迹的报丧的信。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写普法之间正式宣战,为小说创设了时代背景,并把主人公放置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交代了这个平淡无奇的普通人的生存现状。
B.小说用“疼爱”一词概述蛮子大妈对四个敌人的照顾,主要是想体现他们会让她联想到自己也在外征战的儿子。
C.蛮子大妈在听到士兵们回来时,把信藏起来、把眼泪擦干,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其实复仇的序幕在此时已经拉开了。
D.儿子的战死终于唤醒了蛮子大妈作为一个法国人民的斗志,她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设计烧死了住在她家的敌人,捍卫了自己民族的尊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多处设下伏笔,比如蛮子大妈以保暖为由,当晚给四个德国士兵睡的阁楼搬了许多干草,并在离开时抽走梯子,就是为后文放火烧死他们埋下了伏笔。
B.蛮子大妈“架起了眼镜,仔细瞧着那篇不认得的字儿,然后把纸折好搁在自己的衣袋里,盖着那封给她儿子报丧的信”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体现了她复杂而痛苦的内心活动。
C.故事结尾处蛮子大妈拘挛的手仍紧握的报丧信,和《百合花》结尾的“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都是小说的线索,结尾再次出现,设计精巧,深化主题。
D.《百合花》和《蛮子大妈》都是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但作者选材都非常讲究,没有正面去描写战场的惨烈,而是把故事安置在战场背景下的前沿包扎所和农村茅草屋。
3.请赏析文中画线部分对“火”的描写。
4.小说中蛮子大妈的性格有何变化?请根据这一变化概括小说主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兵列传

汪曾祺

我们为了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威震后山的骑兵营的情况,访问了黄司令员——当年的黄营长。后山是呼和浩特人习惯的说法,泛指大青山以北地区。没想到,这位妇孺皆知,叱咤风云的将军竟是这样一个人:中等以下的身材,长眉秀眼,高高的额头。近六十的人了,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嘴整齐的白牙。衬衫,军裤,青鞋,白袜。这位将军非常寡言。他是江西永新人。这天,他一共没有说几句话,只是抽烟,喝茶,点头,微笑。最后,他说:你们要了解骑兵营,去找找杨如意吧。他还活着。

一个年轻同志向我们介绍:他家很好找,下了灰腾梁,听见哪里哗啦哗啦地响,那就是他的家。

车过灰腾梁,我们禁不住要下来看看。这地方的景色真是特别。上了山顶,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地。那么大,那么平!有的地开垦了,种了莜麦,麦苗正在成熟,随风摇摆,一片闪着银光的翠绿的海。有的地方还荒着,长着茎叶都很坚硬的劲草,草丛里开着高寒地区特有的紫蓝色的野花。听说灰腾儿蒙语的意思是寒冷。这个地方是够冷的。我们在山下穿的是衬衫,在山顶立了一会,就都披起预先借来的棉大衣。风,真硬。

下了梁,我们的吉普车一直开进了一个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的院子。这哗啦哗啦的声音是一个风车弄出来的。

我们推开门,一个长着一对鹰眼的中年人斜着眼睛把我打量了一遍。我们说明是黄司令员介绍来的,他立刻改变了态度:请进!上炕吧!

我们知道他爱喝酒,给他带来了两瓶二锅头。他用牙咬开瓶盖,倒了几碗,又从酸菜缸里捞出几个蔓菁。这地方的蔓菁很有名。别处的蔓菁是青皮的,这里的蔓菁的皮是大红的,——里面的肉雪白,非常鲜嫩。他掏出蒙古人吃肉用的刀,把蔓青切成碎块:本来应该给你们搞一点手抓羊肉,我现在这个处境……来,喝!

我们说明了来意,他放下酒碗,皱起眉头:你们问我是怎样参加革命的?——我小名叫个如意,从小可不如意。我虚岁十五上就揽了工,那年来了八路军。您们这儿也成立了抗联会。有一天晚上,有人叫我。我以为是找我干点零活。原来是抗联会敛了一批军鞋,要送给八路军去。他们问我敢不敢去。我说:‘咋不敢!’,八路军挺和气,还给好的吃。我说:‘下回再有这事,我还去!’去了几次,就熟了,后来就参了军。后来就调成排长,七转入转,我就成了连长,在骑兵营三连。

三连是白马连!”“对。

你就是白马连的连长?

对。——你们是不是听过一些白马连的故事?群众那么传,有些是夸大了的。

有个萨克亚你认识不?

那还不认识!

这是个传奇人物!听说他打枪打得很准?

很准!他能骑在马上把枪拆开,再装上。耍得太多了。叫他总结打枪的经验,他说只有一条:‘只要你不害怕,枪就跟你走。’这话是不错的。这家伙真是个傻大胆。他经常一个人跟鬼子干。有一回,他骑了一匹驳花马,把鬼子的骑兵队冲得稀里哗啦,砍下鬼子好些胳臂。

白马连像萨克亚一样的人还有吗?

你是说枪法还是胆量?

都算上。

俺们连特等射手有二十个,一等射手有四十个,不过称得神枪手的,只有三个人。

都是谁?

一个是王振东。他的打法和萨克亚不一样。萨克亚是横冲直撞,越乱越准。他不。他总是选择好有利地形,趴下来一枪一枪地打。有一回,给他一个任务,保护电台。忽然,鬼子围上来了。他叫所有的人都往下撒,他一个人顶在那里打。鬼子呜呜啦啦地上来了,他不慌不忙,点起了烟灯。‘啸——’,吸一口,‘砰——’,撂倒一个鬼子。……这人死了。

怎么死的?

有一次他去执行侦察任务,叫鬼子咬住了。他骑着马,一边还枪,一边还唱,唱了半句爬山调,‘吃了一颗麻籽’……一颗子弹钻进了他的后脑勺。

杨如意接连抽了好几口烟,用羊皮擦着烟灯,说:这盏灯就是他的遗物。

他说的第三个神枪手呢!不用问,就是他自己。

……胆子这东西是锻炼出来的。我跟你们说一个人罢。这人叫杨玉山。这个杨玉山算是个神出鬼没,胆大包天的角色。就是他,他自己说,头一次参加战斗,浑身发抖,怎么也上不去马,尿不停地流出来,洋相大了!所以说,胆子这东西是锻炼出来的。

你们那时经常遇到危险?

危险,那还不危险!俺们经常和敌人只隔三五里。有时他们行军过去,俺们又来,他们留下的马粪还冒热气。……你就说黄营长,他要死,也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有一次,就在我这间屋子里,天刚刚亮,鬼子搭上来了。黄营长还在炕上。他的马又不在。我一脚踢开后窗户,叫他骑上我的马快走。他跳上马,一只脚穿鞋,一只脚只穿了袜子。那次是真险!黄营长后来对我说,那次不是我,他就完了。唉,说这干什么。你替我死,我替你死,都一样。俺们那会有一句话形容同志之间的关系,就叫做‘替生替死’。骑兵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战友牺牲了,他留下的马,谁也不忍骑,每天还是照样喂、饮、遛、刷。那会儿牺牲比请个假还要简单。杨玉山说,他是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的。两条:一是不当俘虏:一是一枪完事,不要挂彩——就像王振东那样死法。

雷声隆隆,大雨要下来了。我们要告辞了。杨如意说:本该给你们弄点山韭菜包饺子吃,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今天是不行了。我跟他要两个蔓菁。他说:行,送你一缸也行!我说:一缸我可搬不动。我只想带两个回北京,让人们见识见识这种红皮的蔓菁。

(载于一九七九年第十一期《人民文学》)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竟是这样一个人”和“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平地”中两个“竟是”意思相同,都表明大大出乎作者的意料。
B.“让人们见识见识这种红皮的蔓菁”中“红皮的蔓菁”,不仅照应上文,也象征着白马连的精神跨越时空,绵绵流长。
C.“茎叶都很坚硬的劲草”“紫蓝色的野花”“风,真硬”,不仅突出了环境特点,也渲染出了一种苍凉的氛围。
D.“那会儿牺牲比请个假还要简单”“一枪完事,不要挂彩”,这些看似平常的话语,却表现出勇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
2.关于文中谈论“白马连的故事”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连长,杨如意认为对白马连的故事“群众那么传,有些是夸大了的”,表现了他实事求是的性格特点。
B.“俺们连特等射手有二十个,一等射手有四十个”,既说明白马连优秀射手多,也暗含杨如意的自豪之情。
C.“有一句话形容同志之间的关系,就叫做‘替生替死’”,既表明战友间友谊深厚,也表现他们的献身精神。
D.王振东和萨克亚都是神枪手,两人打法不一样,说明两人性格经历不同,而杨如意更欣赏王振东的打法。
3.杨如意讲述故事多用生动形象的情境化语言,请从文中举出两个例子并加以分析。
4.“列传”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体裁之一,为司马迁首创。作者以“骑兵列传”作为小说题目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明天(节选)

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隔壁的单四嫂子,她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她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①们呜呜的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啊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她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她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抡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竿,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她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单四嫂子抱了宝儿等着;宝儿忽然擎起小手来,用力拨她散乱着的一绺头发,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这一日里,蓝皮阿五简直整天没有到;咸亨掌拒便替单四嫂子雇了两名脚夫,每名二百另十个大钱,抬棺木到义家地上安放。王九妈又帮他煮了饭,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饭。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显出要回家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她一面哭,一面想:想那时候,自己纺着棉纱,宝儿坐在身边吃茴香豆。那时候,真是连纺出的棉纱,也仿佛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着。但现在怎么了?现在的事,单四嫂子却实在没有想到什么。——我早经说过:她是粗笨女人。她能想出什么呢?她单觉得这屋子太静,太大,太空罢了。

但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她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她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这时红鼻子老拱的小曲,也早经唱完;跄跄踉踉出了咸亨,却又提尖了喉咙,唱道:我的冤家呀!——可怜你,——孤另另的……蓝皮阿五便伸手揪住了老拱的肩头,两个人七歪八斜的笑着挤着走去。

单四嫂子早睡着了,老拱们也走了,成亨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节选自鲁迅小说《明天》有删改)

【注:】①老拱:泛指普通百姓。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四嫂子,夫丧子幼,只能靠纺纱来维生。半夜不熄的灯光不仅是她生活艰辛的表现,也是她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生活的一线希望。
B.文中两次提到“纺车静静的立着”,正与单四嫂子回忆往昔自己纺纱,宝儿吃茴香豆的情景形成对比,暗示宝儿的死亡使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C.宝儿死后因单四嫂子的哭声而出现的众人,尤其是蓝皮阿五之类,没事的时候凑热闹,有事的时候“整天没有到”,他们并不是真心想帮助单四嫂子,只是为了鉴赏单四嫂子的悲哀。
D.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神、许愿、吃单方,到最后甚至寄希望于何小仙,小说借此表达了因迷信导致人生悲剧的主题。
2.下列对这篇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四嫂子询问病情热切焦虑,何小仙却慢条斯理、半吞半吐,对话简短,但个性鲜明,有力地表现了两者不同的身份、性格和心态。
B.作者善于用传神的细节描摹人物,文中的单四嫂子“慌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与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一样,都是以典型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C.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单四嫂子的心理也有不同,令读者一步步感受到她在无奈中接受了残酷的事实,最后又生出对生活的无限希望。
D.本文采用了全知视角,视野开阔,按时间顺序讲述了单四嫂子丧子的故事,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全方位表现了一个病态社会的冰冷和无情。
3.文中反复提到,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的女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4.作品写了寡妇单四嫂子痛失独子的悲惨故事,却以“明天”为题,其用意是什么?请结合内容简要探究。
2023-08-0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天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324次组卷 | 56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云初记(节选)

孙犁

春天,把新鲜的色彩和强烈的情感,加到花草树木的身上和女孩子们的身上。春儿跑了一阵,看看还是追赶不上队伍,就慢慢地走起来。小道两旁,不断有水车叮当响动。有一个改畦的女孩子,比春儿稍微小一点,站在那里,扶着铁铲柄儿打盹。水漫到小道上来了,那匹狡猾的小驴儿也偷偷停下,侧着耳朵,单等小主人的吆喝。

“喂,开了口子了!”春儿站住,叫醒那女孩子。

女孩子一愣,睁开眼四下里看了看,笑着跑过来,慌忙把水堵住,一边吆喝动牲口,一边看着春儿身上的枪支手榴弹说:“检阅完了吗?哪村的第一呀?”

“我们的第一,”春儿说,“四区子午镇!”

“我们村里第几呀,小王庄?”改畦的女孩子指一指身后的村庄。

“小王庄?”春儿仰脖儿想了一想说,“我记不清了,反正不大靠前吧!”

“丢死人了!”改畦的女孩子使劲儿挖开一个畦口,把水引进去,说,“去的时候敲锣打鼓,我看怎么回来见人吧。”

“你怎么不去?”春儿说,“你不是妇女自卫队员吗?”

“为什么不是?”女孩子说,“我要是去了,就不能落个这样。是我爹不让我去,他叫我浇园,他是个出名儿的老顽固!”

“下次检阅的时候,你务必去吧!”春儿安慰她说,“可热闹哩!”

“就是吧!”女孩子笑着说,“等几天,咱姐妹两个在大会场上见面儿吧!这么热天儿,你不喝口新井水,歇息一下再走吗?”

“喝口就喝口,”春儿跑到井边上,扎下脖子喝了一阵凉水,直起身来擦擦嘴儿,在小驴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才走开了。

一路上,红皮的枣树枝上吐出嫩芽儿来,葫芦蔓儿刚刚爬到架边上,就仰起头来,开了第一朵花。一只怀孕的野兔儿,在麦垄儿里悄悄地跑过,从山地飞到平原来的蓝靛儿鸟,在一片金黄的菜籽地里一起一落。

春儿也忽然困倦起来。她靠在道边一棵大柳树坐下,眼皮打起架来了。

这地方离黄村不远,野地里,有几个小孩子,追赶一只虎不拉鸟儿。他们估计虎不拉鸟儿要在这棵柳树上落脚,一个小孩子就提着拍网奔这里跑来。这孩子长得像个小墩子鼓,来到树下,呼哧呼哧的,在拍网的信子上套上一个大蝼蛄,就往地下一按,正按在春儿的怀里。

“你这是干什么呀?”春儿一惊睁开眼,紧紧抱着她的枪支。

小孩子说:“你挪挪地方睡去吧,我要在这里下网!”

“我碍着你下网了吗?”春儿揉着眼,不高兴地说,“吵了人家的觉,还叫人家给你挪地方!”

“这是我们黄村的地方,”小孩子说,“要睡觉到你家炕头儿上睡去!那里没人撵你!”

“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霸道?”春儿说。

小孩子一擦鼻子,“快点儿动动吧,鸟儿就要飞过来了!”

春儿勉强站起来,把枪使劲往肩上一抡,虎不拉鸟儿飞过来,刚要落树,吃了一惊,一展翅儿,像箭一样飞到崔家老坟那里去了,小孩子跺起脚来,那几个也围上来叹气,春儿说:“抗日时期,你们不好好上学,却满世界跑着玩儿!”

“跑着玩儿?”小墩子鼓儿说,“我们这是练习打游击战,看看就要把全部敌人,包围歼灭在这颗柳树下面,想不到完全叫你给破坏了!你是哪村的?干什么背着枪?有通行证吗?”

“没有。”春儿掏掏挂包和口袋儿,笑着说。

“那就到团部去吧!”小墩子鼓儿镇静地说。

“什么团部?”春儿忙问。

“黄村儿童团团部。”孩子们说着围了上来。

春儿有些着慌,她赶紧解释,说是参加检阅去来,小墩子鼓儿说:“那你为什么不和队伍一块行动?不是打算开小差,就是犯了自由主义。”

叫他们逼得没法儿,春儿打算到村里去,这时通城里的道上,跑来一匹马,春儿笑得张开了嘴儿,认出那马背上的人是芒种。

芒种跳下来,问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儿,说:“小同志,你们不认识她呀,今天全县妇女自卫队检阅,她考了第一名!”

“看不透。”小墩子鼓儿说,神色上已经对春儿表示着尊敬。

“我给她证明,”芒种笑着说,“把她交给我吧!”

“那没有问题,”小墩子鼓儿说,“我们认识你。不过我们要给这位女同志提个意见:你在全县的检阅上考了第一,这自然是好,可是根据刚才的事实,你还有两个缺点。”

“哪两个缺点?”春儿问。

“第一,脱离队伍,单独行动,这证明你的组织观念不强。第二,带着武器,在大道旁边睡觉,这证明你的警惕性不高。站在同志的立场上,我们提出这两点意见,不知道你虚心不虚心,接受不接受?”

“接受,我虚心。”春儿笑着和芒种走了。

走出了一截,芒种说:“你是在那里等着我吗?”

“闲话!我怎么知道你来哩?”春儿说,“是和李县长说话儿耽误住了,又叫这群孩子们缠了一阵。你这是干什么去?”

“给司令部送信。你累了,骑上去吧。”芒种把马拉住。

“过了村儿吧!”春儿笑着说。

过了黄村,就着崔家老坟旁边的石头人儿,芒种把春儿扶上马去,春儿试着叫马跑了几步,震得肠子肚子生疼,赶紧停下来。

“怎么这样颠得慌呀?”春儿皱着眉说,“我在上面坐不住。”

“骑几遭就好了,”芒种说,“身子放活一点儿,不要光叫马随你,你也要随着它一点儿。”

到了子午镇村边,春儿笑着说:“站住。我下去吧,你骑上办你的公事儿去。”

她从马上跳下来,两腿酸疼,一拐一拐地走,在快进街口的时候,遇见了一个邻舍家的老大娘。大娘从地里回来,提着满满的一篮野菜,里面有马勺菜、老鸹锦、乍乍菜和苣苣菜。

“大娘!”春儿说,“又到哪里弄了这么些新鲜菜来?”

“在崔家老坟那里!”大娘说,“不光菜新鲜,我还看见了桩新鲜事儿哩。”

“什么新鲜事儿呀?”春儿问,“是小孩子们到那里赶雀儿了吗?”

“啊,是一对雀儿哩!”大娘瞅着春儿的脸说,“沿着大道飞过来的!”

“我就没有看见。”春儿说。

“你哪里就看见了,”大娘笑着说,“你只顾骑人家的大马了!”

“唉!”春儿红了脸说,“大娘真会逗笑儿!”

“西庄的花轿铺,把花轿全都拆了。”大娘又说,“你知道吗?”

“不知道呀,”春儿说,“那是为了什么?”

“人家说,以后娶媳妇的,没人再坐花轿了。”大娘说,“打你这兴起,都改成骑大马了!”

“她愿意坐什么就坐什么!”春儿笑着说,“我晚上还没菜吃哩,大娘给我一把苣苣菜!”

“多抓点儿,”大娘把篮子放在地上说,“咱娘儿俩这叫不说不笑,不笑就不热闹。”

春儿怀里抱着一把根儿像奶汁一样白的、叶儿上还带着露水的苣苣菜,跑回家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孩子怪她爹是个老顽固,不让她去参加检阅,表达了她对自己父亲强烈的愤慨之情。
B.小墩子鼓儿对春儿一再追问表现了他的警惕和对春儿影响他们练习打游击战的不满。
C.春儿不仅欣然接受小墩子鼓儿提出的两个缺点,并且对他的这种做法感到有趣和欣慰。
D.大娘所说的“看见新鲜事儿”,话里有话,暗指春儿在道上骑着芒种的大马被她看到了。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孩子提意见语言严肃、一本正经,小孩语言大人化,生动有趣,意味深长,也写出了人们的普遍觉悟。
B.在小驴的屁股上拍了一巴掌,“拍”这个动作表现了春儿检阅拿到第一名的兴奋,也能看出春儿的性格。
C.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展现了春天独有的生命气息,烘托小说的人物形象,也暗示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
D.小说未聚焦抗日战争的紧张激烈、断壁残垣、尸横遍野,而以舒缓的节奏、轻松的氛围表现出乐观自信。
3.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春儿这一人物形象。
4.孙犁的作品富有美感,请结合本篇小说谈谈你的理解。
2023-04-2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