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6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于乡土中国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学者提出了新乡土中国这一概念。事实上,我们不难从纵向的时间维度上理解,新乡土中国,在于较之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今天的中国乡村已然呈现的开放性和市场性特征。同时,我们也不难从横向的空间维度上发现,较之城市的市场化和现代化程度,中国乡村社会仍然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保留着大量并未在现代市场经济浪潮冲刷中完全丧失的乡土本色,这也正是新乡土中国仍有乡土之谓的原因所在。简言之,新乡土中国是一个现代性的乡土社会。如果说,乡土伦理的传统形态和特征基于其乡土特性,那么,伴随着乡土中国新乡土中国的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既蕴涵现代价值又不失乡土本色的新乡土伦理如何生成?

毋庸置疑,以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已不可逆转地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乡村社会不再是世外桃源。由此,传统乡土伦理蕴涵的封闭性和稳定性被打破,市场化进程为新乡土伦理注入了开放、平等、变革等鲜活的时代价值血液,从而为其提供了实现转型的现代之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此种现代转型视为对乡土伦理传统的绝对消解。应当看到,新乡土伦理终究脱胎于传统乡土伦理,从而使后者成为其历史之根。试图与乡土伦理的传统彻底决裂,只会使新乡土伦理丧失其根基而成为空洞无物的概念构架或悬置无用的道德说教。概言之,寻求乡土伦理历史之根现代之源的成功嫁接,是新乡土伦理成功建构的理论前提和实践路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发展极不平衡,区域性和地方性特点丰富多样,不同地区的地域伦理文化传统亦有很大差异。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新乡土伦理现代之源的现代市场意识和价值观念,已日渐成为市场化乃至全球化进程中具有普适性意义的现代性的伦理话语,而作为新乡土伦理历史之根的乡土伦理传统,却因区域伦理文化的丰富多样而以种种极具差异性的地方性道德知识作为其基本内涵。由此,新乡土伦理建构中传统现代的紧张与调适又转化为地方性知识普适性意义的冲突与整合。诚然,某一区域独特的自然条件及与此相对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必然使其地域伦理文化显现出自身的地域特殊性。传统乡土社会的封闭和稳定甚至将这种地域伦理文化异质性的空间距离缩小到了紧邻的不同村落。由此,乡土伦理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碎片化的地方性知识合集——虽有共同之处,但更多依然是相互的隔绝甚至排斥。问题在于,面对现代化进程中新乡土社会日渐开放的基本态势,一味强调地方性知识的地域特殊性并固守区域伦理传统而拒斥对外来先进伦理文化的合理汲取,只会使自己因偏执保守而丧失应有的活力。与此相反,无视乡土伦理文化的地域传统,试图将所谓现代性的伦理话语变成放之中国乡村而皆准普适价值,则无异于为自己打造一张伦理的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其后果只能是:无数地方性知识因其不合而被一一终结,普适性意义却终究成为一张无以安放的空床。从一定意义上说,转型期新乡土社会的伦理空场及其所引发的乡村社会诸多道德困惑与矛盾,正是此种地方性知识普适性意义的冲突所致。易而言之,新乡土伦理应当实现地方性知识普适性价值的有效整合,在承继地域伦理传统和吸收外来伦理文化两者间的紧张中寻求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不断优化。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建构新乡土伦理的关键在于在历史之根现代之源地方性知识普适性意义的冲突中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如果说,乡土伦理是在封闭和稳固中实现自身的平衡,并以此成为传统乡土社会的伦理根基,那么,新乡土伦理则应顺应开放和变革的时代背景实现一种动态平衡。换言之,新乡土伦理绝不是某些一成不变的伦理范式或道德规范,而是在不断借鉴和融合现代理念和其他地方性道德知识中先进成分的基础上实现自身伦理文化的提升与优化。唯此,新乡土伦理方能既显其之内涵,又不失其乡土之本色,也才能真正成为中国乡村发展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摘编自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乡土中国”是一个相对概念,相较于传统乡村它有现代性,故曰“新”;相比于城市它留有“乡土本色”,故谓之“乡土”。
B.“新乡土中国”由“乡土中国”发展演变而来,相应地,新乡土伦理不可能脱离传统乡土伦理另起炉灶,后者是前者的“根”。
C.鉴于中国乡村的区域性和地方性特点,新乡土伦理的构建需要进行“地方性道德知识”与乡土伦理传统普适性意义的有效整合。
D.与乡土伦理的封闭和稳定不同,新乡土伦理是一个开放和变革的体系,能够在不断的借鉴和融合中实现其自身的提升与优化。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逆转,意味着中国乡村社会终将完全丧失“乡土本色”。
B.如果乡土伦理“历史之根”与“现代之源”不能成功嫁接,那么新乡土伦理必定沦为空谈而不能成功建构起来。
C.中国的地域伦理文化差异很大,甚至相互隔绝和排斥,因此乡土伦理可说是碎片化的“地方性知识”的“合集”。
D.新乡土伦理吸收外来伦理文化,既指借鉴融合现代理念,也包括借鉴融合其他“地方性道德知识”中的先进成分。
3.下列各项的论述均出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不属于“传统乡土伦理”的一项是(     
A.“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因为这是规矩。
B.人对人得互相尊重权利,团体对个人也必须保障这些个人的权利,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发生了宪法。
C.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
D.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
4.文章第三段使用了“普洛克路斯忒斯之床”“空床”“空场”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2024-01-3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受访基层干部的工作动机

2:基层干部工作动机对工作态度的影响(多选)

(摘编自贺胜兰《调查报告:群众眼中的基层干部与基层干部眼中的自己》)

材料二:

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过程。王传喜说,我在代村奋斗了快20年,每年都是一年忙到头,包括大年初一。别人问苦不苦,其实我们感觉不到,我们在享受着这个过程,我们一直在奋斗。看到群众期盼的目光和群众满意的笑脸,我们心里的幸福是满满的。

奋斗是时代的召唤。龙书伍所在的十八洞村是湖南湘西大山深处的一个苗族村寨,以前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在国外打工的龙书伍得知消息后坚定了回乡致富的信心,说服妻子一同辞工回乡。回村后,龙书伍先后开过农家乐,当过村里的会计,2017415日,他高票当选新一任村支书。

党员干部的奋斗,是为群众谋幸福的奋斗。“4年来,党员干部和全村群众一起加油干,十八洞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均年纯收入从不到1700元增长到10180元。龙书伍说,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十八洞村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只要我们与群众心心相印,团结奋斗,就能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摘编自罗旭《基层干部: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有删改)

材料三:

关于国家治理,有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如果把国家比作人体,那么中央是心脏和大脑,基层政府是毛细血管,通过基层工作这种微循环,血液得以遍布全身,人体得以完成新陈代谢。从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到杨波、余留芬等,广袤大地上涌现出的最美基层干部见证了国家的发展,续写着时代的荣光。

虽然已经干了4个驻村任期,在当初人均年收入不足1600元的穷地方扎根了7年,但因为村里还有20户村民没脱贫,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海嘎村第一书记杨波说,想在海嘎一直干下去。为了挽救村集体经济,他忍痛收了亲哥哥的矿点;创业为村民谋福利,他不捞半点儿好处;不顾血癌术后虚弱,连夜冒雨步行抢修设备。这样的基层群众带头人还有很多,如范振喜、毛丰美、程扶摇等,他们用生命的光亮为一方百姓照亮前程。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很多基层干部信心饱满,热情迸发,不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相继公布,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发展斗志。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基层干部的噪音、杂音,有些人对基层干部群体做出极端负面评价,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客观地说,囿于政策水平和管理艺术等原因,加之适逢改革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期,一些地方确实有个别领导干部在实践中未能妥当处理多种问题和关系,有的甚至身涉贪腐,把自己绊倒在基层。这不仅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的紧张和疏离,而且也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和落实程度。对此,如何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畅通学习路径,让基层干部队伍素质跟得上发展的需要和群众的期待等问题,必须尽早解决。但个别人的不合格不应无限扩大为对基层干部群体的概括性评价,尤其是在某些自媒体的传播下,群体极化效应直接导致社会对该群体的观感进一步偏离真实面目,这是值得警惕的。

有意或无意的误读,对扎根大地、勤勉工作、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和工作者是不公平的,对实际工作有害无益,被误读背后,基层干部晋升空间小、压力超负荷等深层次问题也随之产生。保护好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艰苦奋斗精神,有助于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误解,也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基层,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效果。

(摘编自莫洁《别让基层干部被误读》,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超过七成受访干部的工作动机是“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超过六成的受访干部表示其工作动机是“工作稳定,待遇有保障”。
B.不足四成受访干部的工作动机是“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这表明基层面貌的改变、当地民生的改善还需更多干部转变工作动机。
C.不足五成的为了“有权力,有资源”的受访干部,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够端正,也不追求尽善尽美,他们一心只想“完成任务”。
D.相比抱有其他工作动机的基层干部,工作动机为“为了当地群众过得更好”的受访干部最不愿意把工作仅仅当作“完成任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列举了一些数据,叙述了王传喜、龙书伍等党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先进事迹,赞颂他们“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的奋斗理念。
B.材料三主要叙述了杨波等众多基层群众带头人的先进事迹,目的是说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催生了大量优秀的基层干部。
C.材料三辩证地分析了当下基层干部队伍的长短处,指出基层干部群体被概括性负面评价的危害,并提出消除危害的具体对策。
D.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家就像人体,焦裕禄、杨善洲、孔繁森等基层干部是毛细血管的组成部分,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和发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传喜认为“奋斗的过程也是幸福的过程”,因此在他看来为群众服务是幸福感满满的,不仅不觉得苦,反而是一种享受。
B.鉴于十八洞村是出了名的穷山沟,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后,龙书伍马上说服妻子一起回乡创业致富。
C.扎根海嘎村7年、干了4个驻村任期的基层群众带头人杨波,用生命的光亮为百姓谋幸福,在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D.社会上关于基层干部群体的负面评价,有意无意地对扎根大地、勤勉工作等的基层干部群体造成不公平,不利于他们开展工作。
4.怎样才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基层好干部?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5.基层干部被“误读”,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骄傲的人总是孤独的

哲贵

父亲六十多岁就去世了。父亲每顿能喝一斤白酒,连感冒药也没有吃过,怎么可能跟死亡发生联系?在梅巴丹的记忆中,父亲一直是满头银丝。她觉得父亲生来就是个“白头翁”,父亲这个形象是永恒的,如他的作品一样不朽,她以此为荣。对于梅巴丹来说,父亲突然弃世是个分界线,她的人生由此划分为两段。

父亲一直是沉默的。父亲像一块巨大的木头,对,是一块巨大的木头。虽然父亲像木头一样沉默,但梅巴丹不怵他。梅巴丹从他的眼神看出来,他看她的眼神是柔和而温暖的。

他们家在信河街丁字桥巷,有个独立小院子,人称梅宅。后院有个仓库,堆满从山上搜来的各种各样的木头。仓库出来有一个工作间,工作间也堆满木头,但跟仓库里的木头已大不一样、这些木头已被锯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木块。工作间有一张大工作台,占了工作间一半位置。那些木料、半成品和成品大多散摆在工作台上。工作台上还有各类雕刻工具,有锯、尺子、敲槌、垫布、方凿、圆凿、斜凿、三角凿、针凿等等。工作间边上是陈列室,陈列室有两排大柜子,隔成大小不一的格子,每个格子里摆着雕刻好的人物、有关公、张飞、刘备、诸葛亮、苏东坡;也有观音菩萨、弥勒佛、南极仙翁、钟馗;还有一类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物,如骑在牛背上的牧童、江上的渔夫、晚归的农人、浣衣的妇人等等等等。

梅巴丹从小在工作间玩,她见父亲雕木头,也拿凿子在木头上乱凿,父亲雕什么,她便凿什么。她将凿出形状的木头递给父亲看,父亲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

一年之中,父亲会带她出一趟远门,去一个叫神农架的地方。父亲带着她,转了一趟又一趟车,最后,没车可转,他们便下去步行。

他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峰。梅巴丹问父亲:“我们去哪里?”

父亲抬头看了看四周,伸手朝天上一朵白云指了指,说:“去那里。”

梅巴丹看了看那朵白云说:“白云飞得那么高,我们上得去吗?”

父亲没有回答。

梅巴丹走不动了,脚底磨出两个水泡,双腿发酸,不停颤抖。父亲背着她继续翻山越岭。梅巴丹趴在他背上,虽然脚上的水泡还在发热发痒,她心里甚至突然喜欢起它们来。她用手箍住父亲的脖子,温暖从父亲身上传来,弥漫她的身体,让她忘记了身体的存在。她喜欢这种感觉,身体越来越轻,越飞越高,飘到云朵上去了。而父亲如一只大鸟,在天地间飞行。

梅巴丹大学毕业后,在信河街文化馆当馆员,具体工作是收集和整理信河街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她很快明白,信河街非遗项目多得像夏天的蚊子,有黄杨木雕、渔鼓、布袋戏、舞龙、做酒、吹打,甚至有哭丧等等等等。根本弄不清楚嘛。梅巴丹兴趣索然。就是嘛,物以稀为贵,你弄得遍地都是,谁稀罕?梅巴丹所在的办公室每天有人找上门,自称是非遗传承人,打草鞋的,修篾的,剃头的,做圆木的,也有做豆腐的,都想报,一旦评上,每月会有一定补助资金。这当然是好事,为什么不报呢。梅巴丹不管这些事,她只负责收集材料。她不愿意坐办公室,有时去露个脸,有时连个脸也不露。

梅巴丹突然“决定”跟父亲学黄杨木雕。她没有将这个“决定”告诉父亲。这是她的事。她从懂事起,便拿着凿刀跟随父亲乱划乱刻,父亲从没有指点过她,可是,她哪里需要父亲的指点呀,对她来说,雕刻这些木头如吃饭喝水睡觉一样自然,日常生活而已,木雕就像她身体里流淌的血液,与生俱来。

当梅巴丹整个人沉浸到黄杨木雕里,才发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结构不同,纹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更是不同。这么说吧,如果说世界是圆形的,人生和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圆搭建而成,那么,黄杨木雕就是一个方形。它是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它不与外部世界为伍,不人云亦云,即使沉默,也是为了坚持自己的声音。

瓯江江堤上的塑胶跑道上多了一个身影。每天东方透出第一缕亮光,梅巴丹便一身轻装从家里出发。街道上几乎没有人,显得空旷又萧条。所有人都像死一般地睡着。梅巴丹跑过马路,跑过一条街道,来到了瓯江边。梅巴丹调整了一下呼吸,撒开了步伐,身体笔直,微微前倾,手臂有序摆动,向东方飞驰而去。三公里之后,她忘记了身体的存在,只听见脚步声。再过不久,脚步声也消失了,只剩下呼吸声。再跑下去,潮水声悄然退去,也不是退去,而是那声音变成了无边无际的气流,这气流将她托起来,使她飘浮在上面。她飞翔了起来,世界又重新出现了,却变得很小很小,如一颗尘埃。她要忘了这颗尘埃,也要忘记了自己。她这时只有一个念头:一直跑下去,一直跑到海的尽头。她不愿意就此停下来,她要继续飞翔,飞翔到遥远的不可知的地方。可是,她每一次都是在塑胶跑道的尽头落回到现实世界,无可奈何地返身往回跑。

半年之后,梅巴丹出现在了人来人往的望江路,她开的是一辆用黄杨木做成的小汽车。最后,小汽车被交警拦住了,交警让她出示行驶证,梅巴丹也没有。交警扣留了小汽车,让她去交警队处理。梅巴丹什么话也没有说,离开小汽车,转身回家,再也没有出来。

又过了半年,梅巴丹骑着一匹黄杨木做的木马出现在望江路。木马精神极了,浑身上下散发出七彩光芒,特别是它的眼睛,只要与它对视一下,魂魄立即被吸走。它有一股非凡的魅力,不像人世间应该有的。梅巴丹骑着她的木马,走上了江堤,在江堤上奔驰。半路上,又被上次那个交警拦下了,交警告诉梅巴丹,城市里不准骑马。

半年后,梅巴丹用黄杨木造了一条小木舟,她坐着这条小木舟,顺着瓯江水一路向东,刚刚进入东海,被一个浪头掀翻了。幸好有一条渔轮经过,将她捞起来。小木舟一沉下水,了无影踪。

半年以后,一天早晨,天微微明,有人看见梅巴丹骑着一只黄杨木做的大鸟,从家里翩然飞出,那大鸟有桑塔纳汽车那么大,两只翅膀像飞机一样张开来,像老鹰在空中飞翔。看见的人说,那一天,梅巴丹一身白衣,骑在大鸟上,绕信河街上空一圈,然后朝东飞去,再也没有回来。

(有改动)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之所以让梅巴丹从懂事起就跟着自己乱划乱刻,是因为想让梅巴丹能够继承自己的手艺。
B.父亲生性孤独,住的是独立小院,连带女儿出趟门,都要选择路途遥远、人迹罕至的神农架。
C.父亲一直是沉默的,梅巴丹在沉浸到黄杨木雕里之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父亲沉默的原因。
D.梅巴丹青出于蓝,技艺胜过父亲,她能用黄杨木做成汽车、木马、木舟以及载人飞翔的大鸟。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内容上多有呼应。后文写梅巴丹决定学黄杨木雕时,“哪里需要父亲的指点”,其实前文已有相关交代。
B.文章写到梅巴丹在信河街文化馆当馆员的内容,这增加了叙事的宽度,同时,也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C.小汽车被扣,木马被拦,小木舟被掀,反复写梅巴丹的失败,更好地体现了梅巴丹意志的笃定,态度的决绝。
D.全篇按时间顺序来写人叙事,表现了梅巴丹的成长,塑造了一个用行走和飞翔的方式来反抗孤独的人物形象。
3.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塑造父亲形象的。
4.文章题目为“骄傲的人总是孤独的”。请从梅巴丹的角度谈一谈你对本文中“骄傲”和“孤独”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桔梗

熊君红

算起来,桔梗算是白老爷的义子。

行医的白老爷没事就喜欢写写画画。

那天见无人买药,白老爷摊开纸墨练书法。

突然发现干净的纸面上多了个脏兮兮的小手印——①这……这!这是咋回事儿?

然后便看到一个脏兮兮、黑黝黝的小男孩正拉着自己宝贝女儿的手——哪里来的小毛贼!白老爷几乎要喊出声了。抢过女儿抱在怀里,就喊:轰出去!

白芷哭着挣脱:我要哥哥。娘,娘!听到女儿喊娘,白老爷两眼潮湿,挥手让奶娘带小黑孩下去。白老爷听不得女儿喊娘。夫人过世早,这是他自己都难治愈的一块心病。

老爷。一个稚嫩童音打断了白老爷的回忆。

眼前,一位白白净净的小男孩,白牙一闪算是微笑。

嗯,是个灵光孩子。白老爷点头道,那就留下吧,取名桔梗。

白芷拉过桔梗的手往后院跑。

且慢,既入我家,家有家规,即日起,跟我学制药。

白老爷吩咐奶娘,着人请私塾先生来家。小姐该上学堂了,桔梗也跟着认字。

白老爷看着自己幼小的女儿,不禁长叹一声,又挥笔写道——

廉洁行医两袖清风昭后世,贪图钱财一朝失足愧今生。

想想不对,自己并非贪财之人,这不是骂自己吗?于是团掉重新再写——

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

嗯,有点儿味儿了。不过还不好,再来——

清如秋菊何妨瘦,廉如梅花不畏寒。

这气质,这笔法!白老爷终于有点儿自得了。

然后再看一边的桔梗,人家也有模有样写道——

无德者不能为医,有品者方能济世。

——这估计是学堂上从教书先生那里学的。

啧啧,这小子倒是学得快,不过这字还差自己八百里远呢。想到这儿,②白老爷的自得又涨了一番。

有一回,桔梗蒸药,多蒸了半炷香工夫。白老爷抬手掀起蒸笼把药抛地上,其中有一坨药飞向作坊门外。看着珍贵的药材散落一地,③桔梗抬脚又止,眼神痛楚。

转眼十年过去。这年农历四月初,白老爷接江西老药户来信,说送药材的伙计病倒,一时半刻请不到人替换。可这边库房见空。

咳,咳……白老爷心一急,差点一口气接不上来。

老爷,您歇歇!桔梗把细麻线捆扎好的药包递给来人,倒上一盏茶水递过来。白老爷眼睛一亮,面前的桔梗像一尊铁塔,浓眉大眼。④十年过去,切、研、捣、蒸、晒,桔梗这些鼓捣药材的手法,就连奶娘看了都不由得直啧啧

桔梗后退一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说:请老爷吩咐,桔梗定将全力以赴,不负养育之恩!

白老爷嘱咐一番,给足盘缠。桔梗当日启程。

桔梗走后,白老爷搬着指头盘算归期。人坐柜台内,耳朵朝屋外耸立,一有马蹄声,抬腿奔大门口张望。

夏至已到,仍不见桔梗踪影。四乡突起一种怪病,三五天时间,积善堂药铺门口坐坐躺躺好些病人。白老爷想不起爷爷的爷爷有没有叮嘱过,反正没听到爷爷讲积善堂遇到这种病。白老爷把脉把得指尖发麻。一时间药材吃紧。账房的钱都去了江西。白老爷急得卖田卖地,着人四处寻找救命药。积善堂日夜熬煮药汤分发给病人服下,白老爷吩咐不得收钱。有异乡人专寻积善堂来看病,这是后话。

奶娘说:桔梗该不会自立门户了吧?这一马背的药材……

白芷听了暗自落泪。打从省城学校回来过端午,她整日惴惴不安,难以成眠。到后来,她连说话都没劲儿。

转眼小暑到,白芷的病总不见好。白老爷配了三七二十一服药,奶娘熬了六七四十二罐药汤,冰糖燕窝隔天一盏子,可白芷还是一副病恹恹画中人的模样。

这天,忽闻来了桔梗音信,白芷从藤躺椅上一跃而起。

白老爷,江西老表盛传一位郎中救治伤员的义举。来人说郎中名叫桔梗。押送药材行至九江,遇一场激战,两军伤亡惨重。桔梗就地架锅熬煮药汤。不分对错,只要是伤者都医治。仗打完,桔梗婉谢红军挽留,渡江赶路。端午这天,江水浪大,过江时,驮药材的马受惊从船上跃向江面。郎中毫不犹豫跳江捞药救马,被江水冲跑。

小姐,小姐,老爷!

白老爷几步绕过花梨屏风。白芷已晕倒。

大暑,与积善堂遥遥相望的山坡上耸立一座如牛卧马驰的新坟,立墓碑曰:良医白桔梗之墓。白老爷率家人披麻戴孝,望墓高歌:点香,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上香,跪拜,再跪拜……

转年端午,郁郁葱葱的山坡上,白芷正和奶娘采收药材,恍惚间一转身,看到一个黑影健步如飞就到了眼前,还没瞅清楚脸呢,便看到白牙一闪一闪地带着笑意……

桔梗哥哥——

白芷颤着音喊,奶娘撩起衣襟擦去眼里蓄满的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夫人早年去世,所以白老爷非常疼爱女儿白芷,正是顾及女儿对桔梗的态度,白老爷才最终下决心收留了这个孩子。
B.桔梗写出的那副对联,既道出了为医之人应坚守的品质,也成为下文白老爷和桔梗两人制药行医义举的真实写照。
C.桔梗懂得感恩,在江西老药户送药困难时主动请缨,为白老爷分忧;渡江时又义无反顾地跳江救马捞药,勇于担当。
D.江西老表盛传桔梗救治伤员的义举,让白老爷心灵受到震撼,墓碑上的名字表明白老爷心中已把桔梗当成了自家人。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感叹号透露出白老爷的吃惊和气愤,问号写出他对脏手印的疑问,极富表现力。
B.句子②“又涨了一番”是对白老爷自得的描摹,也为后来写桔梗制药术的高超埋下伏笔。
C.句子③通过桔梗的动作和眼神,侧面烘托出白老爷对徒弟严厉的要求和一丝不苟的制药态度。
D.句子④写桔梗处理药材技艺精湛,这也是后文白老爷放心他独自外出处理事务的原因之一。
3.从听了奶娘对桔梗的猜疑到桔梗归来,白芷的心理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内容简析。
4.小说的结尾可以是喜剧,也可以是悲剧。本文的结尾方式引发了读书小组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样写皆大欢喜,有人则认为不如以“白老爷率家人披麻戴孝,望墓高歌”结尾更有震撼力。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礼和乐相互配合,用以治理国家,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它的内容是,也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规范;是内在的熏陶和感发,它的内容是,也就是调和性情,使人保持和谐悦乐的状态,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以及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人与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叫做大乐与天地同和,这是中国古代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

乐者,和也,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重要思想,它所突出的正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中国人的礼乐文化传统,其实就是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秩序的传统,音乐被当作达至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节选自叶朗、朱良志《以乐治国》)

材料二

大部分情况下,普通人听音乐并不以受教育或者学习为目的,而是为了娱乐。当人们处于某种亢奋的状态中时,会歌唱;紧张的工作之余,会欣赏一首轻松快乐的歌曲;茶余饭后,会借音乐来调剂自己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使人们可以放松自己,忘掉不快,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

音乐可以娱人,同样也能够自娱。音乐并不仅仅指那些广为传唱的经典,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别旋律,它还包括诸如劳动号子和民间小调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在人们日常的劳动生产过程中,民歌和号子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赶走疲劳,从而得到身心上的舒缓,能够减少工作带来的乏味感、枯燥感,消除疲劳,鼓舞干劲。通过音乐的欣赏,释放出人们现实中的郁闷和压力,达到精神的宁静和安乐。从这个意义而言,音乐消解了社会个体的压力,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安定。

音乐是思想的载体,因而在音乐中,能传达出乐章所包含的神韵。人们能与音乐中所蕴神韵互交,这一互动过程,可谓之乐能动神,神可感乐。恰如其分的音乐,可以鼓舞人的斗志,提振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潜力。例如古代行军作战,都备有战鼓。临战时,鼓声震天,士气如虹。一首《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了多少热血志士奋发向前,每当我们行注目礼,目睹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耳闻雄壮的国歌徐徐奏响,有谁不心潮澎湃?有谁能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奋进?音乐能通过自身内蕴催人奋进,这方面具体的例子,不遑多举。哪个时代都不乏这样催人向前、催人奋进的音乐,它使得社会中有志之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了共同的目标拼搏不懈。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团结、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音乐另外一个重大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在于道德教化。中外诸多先贤,对此都有过深入分析、研究和论证。汉代《毛诗序》讲道: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在古代,诗、乐、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节选自史其威《论音乐的社会功能》)

材料三

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使音乐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专业的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今年以来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从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化蝶》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调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形式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

歌者以自身对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艺术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当下,一部分人更为看重节目制作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传统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

(节选自于溟跃《音乐类综艺节目应守住中国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礼”的内容是“序”,“乐”的内容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古代礼乐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
B.音乐可以娱人、自娱,欣赏音乐可以使人释放郁闷和压力等消极情绪,必然会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C.音乐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使人与它的神韵互交、砥心砺志,还具有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
D.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应坚守“中国味”,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力回击西方元素的流行音乐。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音乐作为美的形式的存在,给予人们无限的精神享受。如劳累一天的人们坐下休息时听一段旋律轻柔的音乐,可以一定程度上驱散疲劳,身心得到舒缓。
B.恰如其分的音乐,无论简洁与否都能对人产生影响,如两军阵前对垒之时激扬的鼓声,就能够激发战士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
C.现在一些人更重视节目制作带来的市场和流量,迎合了市场的需求,融入了本土的艺术元素,承担起了向大众普及传统艺术精华的重任。
D.材料三以风靡电视圈的两个音乐类综艺节目音乐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为例,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的一项是(     
A.《礼记·乐记》:“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B.司马迁云:“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
C.《晋书·乐志》语:“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
D.欧阳修《送杨寘序》:“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4.请分析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在当代社会怎样才能实现音乐功能的最大化?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儒惭而去。中官过者,继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闻母丧,立出,止驿亭下,尽廨中器物付有司。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服除,以右金都御史巡抚顺天。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按行关塞,武备大饬。星变,应诏陈言,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出镇者,益为权贵所嫉。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人服其鉴。

(节选自《明史·杨继宗》)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众惧请于继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民间子弟八岁不学者       砺则利
B.继宗以菱芡、历书       小学而大
C.天下不钱者             其子
D.尽廨中器物付有司       杯盘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坚守清苦,一心为民。他就任嘉兴知府时,只有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住宅简陋冷清;时常召集当地的老人,询问生活上的困苦,并想办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B.杨继宗为民说话,得罪权贵。御史孔儒清查军队,却把多位里老鞭挞致死,杨继宗张贴告示调查此事,惹怒孔儒;杨继宗又当面指责孔儒越职行事,让孔儒非常恼恨。
C.杨继宗清廉自守,抵制腐败。任嘉兴知府时,他的官署和住所很简朴;宦官路过他那里,向他要钱,他只送了普通物品,要金子则要求对方出示印券,巧妙拒绝了宦官。
D.杨继宗独具慧眼,善识人才。他监考乡试时,发现两份优秀试卷,非常郑重地说这两位考生将是天下的一流人才,后来,这两位考生相继考中状元,人们佩服他有眼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出镇者,益为权贵所嫉。
(2)为浙江按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2024-01-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山兄弟

卞毓方

天生一个小可怜。貌似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但头顶光光,一毛不生。眼皮耷拉,遮住瞳仁,仅仅露出一条缝,乡人形容是用芦柴篾子划的。个头矮小,六七岁了,看上去只有三四岁,走路倒蛮快,落地无声,穿檐过屋如风,状如小老鼠。衣服嘛,衫不像衫,裤不像裤,是他娘捡邻家孩子穿剩的破烂。老家是阜宁陈良,三岁时,也就是1953年,随父母搬来合德。都说这是新兴的镇子,有奔头,有发展,没承想四岁那年,父亲患食管癌病逝,撇下他和十二岁的哥哥、三十出头的娘。

政府济弱扶倾,每月无偿划拨五斤白砂糖,供小山的娘制成糖球销售,赚点糊口钱,哥哥四处打小工。他稍微长大点,便每天挎个竹篮,上街捡煤渣,捡烟头。早饭是没得吃的,中饭、晚饭有一顿没一顿地凑合着。

“小山,你来。”西邻大妈叫他。

他嗖嗖地跑过来了,他知道准有好事。

“今天煮鱼,帮我上街买五分钱糖色酱。听清,三分钱酱,两分钱糖色。”大妈递过来一角钱。

那多出来的五分,就是跑腿费了。

小山的娘去码头洗衣服,西邻大妈随即跟过来,洗青菜、萝卜、山芋,临了,总会往小山娘的洗衣盆里塞点儿杂七杂八的东西。

小山捡的煤渣,一斤卖二分钱,捡的烟头,剥出烟丝,晒干,一包卖五毛钱。他常把煤渣分给西邻大妈,烟丝分给西邻老爹,不要钱。

后来,娘改嫁。再后来,他与娘随继父下放陈洋镇开洋村。临走那天,向西邻告别,细细的眼角噙着豆大的泪珠。

这是我童年的往事。西邻大妈是我的母亲,西邻老爹是我的祖父。记得祖父曾把小山叫过来,在纸上写下他的名字“刘古山”,一字一字地教他认,末了叮嘱:“记住了小山,你的名字,就是你的脸面。”

过了一年,我也离开合德,北上京城求学。从此尘海茫茫,音断信绝,然内心深处,始终晃动着那个羸形垢面的“小可怜”。

小山后来怎样了?

后来,他还有后来吗?

“后来”来了,癸卯三月返乡,一天晚上,我和从前的邻居张长庚兄弟小聚,提起刘古山,长庚说,他已搬回合德,就住在我家后边。我拉了长庚,冒雨前去寻找。

二层小楼,临街。敲门,无人应。街坊大嫂热情,帮忙拨打他的手机,终于接通电话,下楼开门。

我先发制人,一把拉住他的手,问:“你还认得我吗?”

他愣了一下,定睛,左瞧,右瞧,惊呼:“卞三哥!卞毓方!”

笑容和热泪霎时涌出,他是,我也是。

屈指算来,这一别,整整一个甲子。

他能认出我,证明我变化不大。

我却无论如何也认不出他。你怎么看,都看不出他是昔日那个“小可怜”。灯光下,他如霜的白发,宽阔的前额,轩昂的鼻梁,方挺的下巴,衬上酡红的脸庞,透出一股神气、福气。

坐定,环顾室内,这是一家汽车出租公司,装潢考究,四壁挂满了锦旗。我顾不上寒暄,单刀直入,问:“古山兄弟,看来你后福不浅,你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三哥,不瞒你说,刚到农村那会儿,苦哇!”古山讲,“娘和我,属于弱劳力,干一天活儿,工分值很低。过年,连块豆腐也买不起。亏得古才哥哥从合德带来两斤茨菰,勉强过个春节。”

“你是如何转运的?”我问。

“人家怕苦,我偏找苦。我人瘦,但身子结实;我块头小,但脑瓜聪明。第二年,我专挑重活、难活,别人不干的,我上。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伙儿评我为劳动积极分子。”

劳动,这是实打实,硬碰硬。看不出他精头细爪,骨瘦如柴,竟有金刚之魄、罗汉之魂。赞!

“学习‘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我没念过书,不识字,但记性好,人家读,我听,三篇文章,听几遍,就背上了。我又加背了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村里轰动,树我为典型,我成了市里的学习标兵,后来又加入村里的文娱宣传队。”

“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听你谈话,肚里已有些墨水。”我满怀兴味,“你是怎样摘掉文盲帽子的?”

“我能背,自然就会照着‘老三篇’一字一字认。‘老三篇’认完了,再认《反对自由主义》。四篇认全了,文化就有了基础。”

高,这是“曲终收拨当心画”,这最后的一“画”落在了文化。

“当到市里标兵,领导培养我入党,让我抓队里生产,抓财务管理。我不懂账务,就跟县里一位专业会计学习借贷记账法。后来村里考会计,一百分的卷子,实践部分占四十分,借贷部分占六十分,几位老会计拿了前面四十分,我拿了后面六十分,我得了第一,当了总账会计。”

总账会计,这是真本事!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今话则要说“穷不过二代”。古山十八岁结婚,妻子是老家陈良人。岳母嫌他眼睛小,他就去医院动了手术,改变了因不良发育而被掩盖的明眸,开始睁大眼睛看世界。生两子,随时代的节拍,出息成了商界精英,一个在盐城,一个在合德。孙辈有四,大孙子本科毕业后去国外读硕士,两个孙女,都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最小的孙子在读初中。如今,老两口退休无事,在镇上帮二儿子照应门市。

曾经,看“山”是“山”;如今,看“山”不是“山”;站远一步,站高一步,看“山”又是“山”。

(摘自《光明日报》2023年9月8日,有删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的描写,不仅刻画出古山骨瘦精干的特点,也交代了他年少时的贫穷困顿。
B.古山把煤渣和烟丝分给西邻大妈和西邻老爹,体现了邻里友好和睦和古山知恩图报。
C.“我”拉着长庚冒雨前去寻找古山,体现了“我”急切地想知道古山后福不浅的原因。
D.“下放”“工分”“老三篇”等词,有时代印记,使故事发生的背景更加贴近真实生活。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对话的形式,以“我”与古山之间的对话叙述其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紧凑。
B.小说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事,让故事更加真实,我和古山的深厚情谊更显真切。
C.小说采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等多种人物刻画手法,使古山这一人物更加形象可感。
D.小说整体上采用对比手法,古山的前后命运形成强烈反差,表达“我”的同情与欣慰。
3.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古山就是这样一个动人的劳动者。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古山身上可贵的劳动者品质。
4.请赏析小说结尾的精妙之处。
2024-01-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浙江嘉兴人,元代散曲作家。②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灯花,棋未收”,从视觉角度入手,灯花垂落,残棋未收,化用宋诗赵师秀的《约客》却又翻出新意。
B.“三更”点出“归梦”难成;“归梦”承上启下,既补叙了愁因,又为下文梦醒的描写作了必要的铺垫。
C.“江南二老忧”,作者巧妙运用对面落笔的手法,落笔于江南的父母,表达父母对自己的担忧思念之情。
D.此曲善用数词,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妥帖又自然,毫无雕琢痕迹,作者笔力深厚。
2.“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和李清照《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
2024-01-3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法兰克福的《论不平等》认为:经济平等并不具有道德性,经济上的不平等并不具有道德上的不正当性,刻意追求经济平等不但无益于事,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法兰克福抽丝剥茧地梳理出平等主义的论辩漏洞或逻辑缺陷,展开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精湛分析,并创造性地赋予某些概念和词汇以学术和学科的规范意义,澄清了很多习以为常但其实是错误性的认知,使得其为不平等的辩护以及关于平等与尊严等相关问题的辨析,获得了充分的证成。

②一是“充足主义”概念的提出。在传统论述中,平等主义尤其是经济平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平等主义携手大众民主阔步前行,势不可当。但法兰克福认为,追求平等不等于消除贫困,甚至会产生贫困,而贫困情况下的平等同样不具有正当性。因此,关键不是平等与否,而是经济上的“充足”,促使贫穷之人越来越少,富足之人越来越多,“充足主义”才是正道。这样一来,平等的道德价值理念就失去了它的强大吸引力,不平等的污名论也会得到某种消解。某种意义上,不平等意味着差距,反而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提高社会财富的增加。在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随着“充足主义”概念的介入,鸡同鸭讲的悖论可以得到克服,对立的两派在“充足主义”方面能够获得长久共识,即社会公约数不是追求平等也不是追求不平等,而是促进社会的“充足主义”最大化提高,消除贫困问题导致的社会乃至个人的不幸与灾难。

③二是边际效益问题。关于平等主义的一种经济学支持理论,来自边际效益原理。按照这派理论,由于富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边际心理感受方面是递减的,所以,在经济政策方面要求富人们拿出效益递减的部分分配给弱势群体,达到经济平等,显然具有道德正当性。对此,法兰克福认为,这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福利经济学是有问题的,误导了大众的认知和政府的经济政策。作者指出,人获得某种满足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一种难以评估的感受,不能从量上予以划定。它们分为不同的多种类型,相互之间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了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的感受递减,是很不实际的。金钱固然是一个标准,但经济上的递增可能导致的其他充足感的追求,很可能是无限的。所以,边际效益递减难以为平等的经济学提供理论依据。

④三是平等的外在价值。平等主义的道义论很少受到挑战,追求平等,尤其是经济平等,从来就是理直气壮的,他们占据道德话语权。对此,法兰克福予以强有力的辨析,他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属于外在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因为,所谓平等与不平等,只是人们之间相互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诉求,作为独立的自主的个体,是自由而完备的,并不需要通过与他人的比较,尤其是经济层面的比较,而获得自己的证成。平等并不具有价值的优先性,不平等也不具有价值的低劣性,它们本身与价值无关。所以,根据相对的非根本性的价值来制定的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都是外在价值,只有基于人的独立本性而成就的价值才具有价值优先性。

⑤那么,平等的追求是否就完全不具有道德性呢?对此,作者另辟通道,形成某种转换,即若把平等转化为尊重,问题就获得了一定的解决。尊重问题成为道德价值论的焦点,在平等与尊重的问题上,尊重比平等更为根本。如果平等不是纠结于财富或经济上的平等与否,而是转化为对于个体的权利尊重,那么,它就具有了道德的优先性,超越了平等与不平等的话题。尊重之所以高于平等,在于尊重基于每个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内在的价值属性。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权利资格的尊重问题,远比经济平等与否更为重要和根本,因此也就具有更高的正当性。在法兰克福看来,平等与尊重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的,他试图打开两者的联系渠道,从平等开出尊重的路径,把追求平等引向相互尊重的道路上,这是《论不平等》的又一理论贡献。过往的论述大多是通过论证平等的道德正当性,从而导向社会变革,不是制度上的重大革命,至少也是福利政府的理性构建。作者的论证路径则相反,它通过揭示平等的外在价值性,一方面提出了充足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正视不平等的并非不道德属性;另一方面,则提出一个价值的转化路径,把平等的外在价值转变为尊重的内在价值,引导人们从反对不平等,追求平等,过渡到正视不平等,超越平等与否,从而进入多元社会甚至经济不平等社会的彼此尊重,通过尊重,树立每个人的价值自主性。最深刻的价值是道德上的自我完备,是权利保障,也是维系自己的自由权利。

⑥诚如作者所指出:把经济平等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目标,实际上往往是有害的,但经济平等也并非毫无意义,它通过某种方式也是可以重新获得道德性的,那就是把平等与尊重联系起来,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

(摘编自高全喜《超越平等主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贫困情况下的平等不具正当性,而经济上的“充足”,促使贫者越来越少,富者越来越多,“充足主义”才是正道。
B.法兰克福认为,从某种意义上,不平等能够激发人们从事经济发展与创新,增加社会财富,它比平等作用更重要。
C.满足感是千差万别的,设立每个经济财富上的某个门槛,以为超出这个门槛就会导致富足感递减,是很不实际的。
D.法兰克福认为,经济平等只是一种相对的比较价值,并不具有内在的价值性,这一观点是对平等主义道义论的挑战。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传统论述中,平等主义具有强大的道德正当性,诉求经济平等是社会进步的基本标志,这一观点与大众民主具有一致性。
B.在思想史上,关于经济平等主义的论战双方一向各说各话,但对立的两派在“充足主义”概念所主张的观点上获得了共识。
C.法兰克福不认同平等具有道德正当性,因此,他反对根据平等主义这种非根本性价值来制定社会经济和福利政策。
D.把经济平等视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和目标往往有害,但通过追求平等实现人的相互尊重的权利自主性是有意义的。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三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帕累托最优:在不减少一方的福利时,通过改变现有的资源配置提高另一方的福利。
B.马斯洛理论:一个人满足了较低水平的需求,然后会向高一层次发展,形成行为动力。
C.贝勃定律:当一个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
D.成功命题:一个人的某一特定行动越是得到报酬,他就越有可能再次进行类似行动。
4.第⑤段围绕“平等转化为尊重”展开论述,请简要概括论述的要点。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024-01-3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艺术精神及其审美理想,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温柔敦厚”。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以偏概全。除了“温柔敦厚”,中国艺术里也有很多其他风格,比如说还有“怒目金刚”式的。但是我这里指的主要是一种艺术理想。中国的一种最理想化的、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作品通常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

中国艺术“温柔敦厚”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儒家道家,一动一静,组成了中国艺术的“温柔敦厚”。

第一个层面是政教的态度,“温柔敦厚”有一种道德评价。你讲一件艺术品,比如一首诗“温柔敦厚”的话,里面包含着一种道德评价,是一种政教的态度。这是中国艺术精神自先秦以来一脉相承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乐通伦理”“文以载道”。比如说《诗经·毛诗序》里对于诗歌的主题就有如此的界定:“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孔子也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意思就是说,《诗》三百篇的那种情感和情调都是“无邪”的,即在道德上是非常纯洁的。我们去阅读《诗经》,确实有这样的感觉。虽然这其中也有些哀怨、矛盾、冲突,但总的来说其风格都是非常敦厚和温柔的。所以对于自然万物,中国艺术精神总是忘不了有一种道德评价。例如中国人在审美方面经常喜欢用玉来打比方,君子比德于玉。这种用玉来比喻,就是一种道德评价。中国人对自然界万物的评价之中,对于玉是最为珍视的和最珍贵的。所谓“冰清玉洁”。中国很多人都把玉作为他的名称,比如《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凡是中国人的审美理想中都有一种把玉推崇到极高的境界的倾向。专门有人写过这方面的文章,研究中国人为什么如此看重玉。其实,玉的价值算起来并不如钻石。西方人非常重视钻石,西方人对玉石的评价肯定不如钻石那么高,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却相反。中国人对于玉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评价。对于自然界万物如花木、石头、山川等的评价在中国人心目中都有一种道德评价。孔子“见大水必观”,对于大江、大海、大河,孔子是一定要去看的。他的这种“看”就是用一种道德的眼光去看。

这种思想在儒家是这样,在道家来说也是如此。玉在道教徒心目中也是具有很崇高的地位的,他们的头饰、腰带上都镶嵌着玉,只是道家对于“道”和“德”的理解和儒家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对于人的德性均是很看重的,而且把艺术看作是对人道德的一种熏陶方式,或者说是看作一种做人(成人)的方式。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诗和乐最后都是导向成人的。中国有所谓“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画如其人”或者“字如其人”等等这样的说法,这些都包含有一种政教的态度在里面。就是诗歌、艺术、审美等都不是为了它本身,它本身是没有什么的,最主要的方面是可以通过这些东西使人获得一种修养,在人性方面获得一种丰满。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就是一种“静观”的态度。政教的态度是动态的,就是要培养人向善,把人熏陶为真正的君子。“静观”的态度表现在中国艺术标榜的那种理想:清高、脱俗、质朴、天真。中国艺术特别推崇这样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状态。例如《庄子》中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子·天道》)“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刻意》)道家强调素朴、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认为这是万物之本。佛家和道家在这方面是相同的。又如司空徒对于诗“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等这样赞誉的描述,都是达到了美的极致的。儒家也是这样,比较强调静观、强调内心平静且没有冲动,如孔子讲:“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还有“怨而不怒”。“乐而不淫”是说快乐但不放纵,“哀而不伤”是悲哀而不到伤神的地步,“怨而不怒”指你埋怨可以,但是不要愤怒。强调要把握好“度”“中庸”“中和”,这是“温柔敦厚”的要求。你的情感表达是可以的,但是要求温柔敦厚。

所以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他们都是崇尚于“静”,强调内心的平静。以静为美,达到了它的极致就有它的表现。儒家的“静”是一种“温静”,这是从儒家的“中和”的伦理观得出来的,认为美的极致就是一种“温静”;道家的“静”是一种“虚静”,这是从道家的“天道无为”的自然观得出来的;佛家从“空寂”的人生观得出来的“静”是一种“寂静”。我将其称为儒、道、佛的“三静”——温静、虚静和寂静。三家均体现出一种静观的态度。这种静观的态度和政教的态度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和精神,这就是温柔敦厚。

(摘编自邓晓芒《中西艺术精神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是中国艺术精神及其审美理想,中国艺术作品虽然其他风格也多,但往往并非最理想的。
B.中国艺术精神包含一种政教态度,强调“乐通伦理”“文以载道”,以至于看待自然万物,也有一种道德评价。
C.儒家道家虽对于道德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二者都很看重人的德性,而且把艺术审美看作一种做人或成人的方式。
D.“温柔敦厚”这种中国艺术精神深刻影响了儒家和道家,因此二者都比较强调静观、强调内心平静且没有冲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例子,意在指出中国艺术精神对自然万物有一种道德评价。
B.文章以中西方对玉石与钻石的价值作比对,意在指出中国人对于玉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道德评价。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从儒家政教的态度和道家静观的态度分析了温柔敦厚这风格的形成。
D.文章引用司空徒“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句子,意在证明佛家和道家对极致之美有相同的认识。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温柔敦厚”的一项是(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B.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4.从儒家来看,艺术追求“温柔敦厚”有哪些原因?请简要概括。
5.下面鲁迅的这个说法,是否与邓晓芒的观点矛盾?请结合文本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鲁迅说:“自己放出眼光看过较多的作品,就知道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
2024-01-29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学校2023 ~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