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6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书愤(其三)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对镜照容,已是两鬓苍苍,但炽热不减当年,存“壮心未与年俱老”之意。
B.颔联,“戎衣窄”写出自己年老体衰的迟暮之态;宝剑寒光闪烁,则流露出奋争的情怀。
C.颈联,实写诗人十年戍边的经历,为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驰聘万里疆场。
D.尾联,关河自古战事不断,可诗人如今只能袖手旁观,悲痛苍凉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2.本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诗人之“愤”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元翁从王夔玉借书

黄庭坚

为吏三年弄文墨,草莱心径失耕锄。

常思天下无双祖【注】,得读人间未见书。

公子藏山真富有,小儒扪腹正空虚。

何时管钥入吾手,为理签题扑蠹鱼。

【注】无双祖:禅师名,诗人曾随其学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随好友元翁拜访高士王夔玉,并依元翁所作之诗的韵和用韵次序写下了此诗。
B.在第一句中,诗人自言为官多年,忙于处理公务,暗含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C.诗人说自己无暇读书,心径长满荒草,为写羡慕王家藏书丰富、渴望借书做铺垫。
D.诗人用“常思”“得读”二词,表达了自己对无双祖和曾经读书生活的深切怀念。
2.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读书、借书的渴望的?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瞳孔里的古城

王鼎钧

我并没有失去我的故乡。当年离家时,我把那块根生土长的地方藏在瞳孔里,走到天涯,带到天涯。只要一寸土,只要找到一床干净土,我就可以把故乡摆在上面,仔细看,看每一道褶皱每一个孔窍,看上面的锈痕和光泽。

故乡是一座小城,建筑在一片平原沃野间隆起的高地上。我看见水面露出的龟背,会想起它:我看见博物馆里陈列在天鹅绒上的皇冠,会想起它,想起那样宽厚、那样方整的城墙。

城墙比河堤更高,把八百户人家严密地藏在里面;从外面仰望,看不见一角楼,看不见一根树梢,只见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在阳光下金色灿烂。对这个矩形的图案,我是多么熟悉啊!春天,学校远足,从一片翻滚的麦浪上看它的南面,把它想像成一艘巨舰。夏天,从外婆家回家,绕过一座屏风似的小山看它的东西,它像一座世外桃源。秋天,我到西村去借书,穿过萧萧的桃林、柳林,回头看它,像读一首诗。冬天,雪满城头,城内各处炊烟袅袅,这古老的城镇,多么像一个在废墟中刚刚苏醒的灵魂。

故乡是一个人童年的摇篮,壮年的扑满,晚年的古玩。

据说,我的祖先,从很远的地方迁移来此。祖先们本来住在低洼近水的地方,那里盛产又甜又大的桃子。那时,他们家家正在桃林里摘桃子。不知怎么,他们的鞋子湿了。不知怎么,有些人的脚踝浸在水里了。一只黄狗从村中窜出来,游入桃林,望着树上的主人狂吠。有一个人,大概是祖先里面最果敢的人物吧,他高喊一声“快逃命啊!”

祖先们把旧家园抛在脑后,迈开沉重的脚步,踢起一片黄尘。

在那座小城里面,靠近南墙的一隅,有我的第一母校,一所小学。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是地方上的大事,老族长亲自来看新生的一代,银发飘摆,满座肃然。典礼完毕以后,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是老族长带着毕业生由东走到西,由南走到北,在每个有故事的地方停下来,述说先人的嘉言懿行。“天降洪水”的传说,就是从他老人家那里听来的。

我小学毕业的那一年,老族长已经相当衰老,但仍坚持那一年一度“毕业旅行”,他说,他要让这些即将长大成人并且可能离乡背井的孩子,对自己的“根”有清楚深刻的记忆。他一息尚存,必定亲临。

他叮咛校长:即使他一病不起,这个节目仍然要由活着的人年年举行,不可简化或免除,校长只好派人去找一轿子,我们跟在轿子后面出发,望着起伏跳动的轿顶蜿蜒而行。坦白地说,我们那时都没有多少历史感,我们爱东张西望,爱交头接耳,爱拧别人的耳朵,爱走出队伍去无缘无故猛敲人家的大门。

老族长的声音喑哑微弱,他的精神已经不能贯注我们全体,所以我们是散漫的、不经心的。老族长说些什么,我大半没有听,不过有一件事我永远不忘记:他带我们去看祖先挖成的第一口井。

好久好久以前,祖先们以劫后余身,漂流旷野,寻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安身立命。终于来到这块高地。祖先们先挖一口井,看看能不能挖出水来,如果有水,那就是天意。

破土之前,他们有一个简单的仪式。当开井的人全身湿淋淋地爬出井口,大叫“有水、水很甜”时,四周有几百人同时诵念叩拜。

井水上升,水中出现了一组又一组人影。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的影子轮流倒映在井水里。

但是,我们来时,井水已涸,只有井旁一棵老槐树依然枝叶繁茂,亭亭如盖。那天天气炎热,我们都往树荫里挤,都站在井旁,看清楚了荒草间有一个黑黝黝的破洞。我也看清楚老族长一脸的虔诚。

古井虽涸,祖宗英灵不昧,当初憔悴褴褛的先人如今已繁衍成衣冠楚楚的大族,荒凉的土丘经营成坚固安全的城堡。站在宽可驰马的城墙上内望,望不尽鳞次栉比的瓦脊檐,望不尽结满知了麻雀的槐柳。那飘着歌声的地方是我们的学校,年年有人在这儿长大,年年有人从这儿跟着族长绕行全镇,认识自己的历史,走在街心,吸两旁门窗散发出来的气味。

烤红薯的香味:

腌肉的香味:

青菜的香味;

陈年老酒的香味。

倘若命运的轮盘就此停住,我们赢定了。②可是轮盘要命地转着,转出一个久久不雨的夏季来。

这时,我在故乡三千里外,道路多坐,亲朋无字,早突的消息是得自零碎模糊的传闻。我听说整个夏季,③故乡的天气异常晴朗,晴朗得可以敲出声音来。我听说池塘干涸了,所有的井也都干了,家家到西郊的小河里挑水。我听说在这要命的时刻,族人疯狂地挖井,挖出来的只是飞尘。当初祖先们惊魂甫定,满脑子都是水灾的恐怖,没料到后世子孙受这般无情的煎熬。

他们中间有一个人,经过祖先留下的那口废井旁边,又看见那棵槐树。古槐已经枯死,那时,城墙里面所有的树都成枯枝。这人大概是族人中间视力最好的一个,他看出老槐似乎又带几分绿意,他用指甲去挖树干,挖掉表皮,里面滑溜溜,黏答答,藏着生命的讯息。

他大叫一声,飞驰而去,完全不顾他要损失多少水分。他说服了那些奄奄一息的壮男来淘这口溜井。他相信井下有水。大家忍死工作,惊恨地说,倘若徒劳无功,他们要杀死提议淘井的人。

这口古井是一个奇迹,它果然冒出水来,复活的泉,大自然的秘密精力,放活了老槐树,救活了全城全族。忽然看见水,人们多么疯狂,多么满足!妇女们把水桶装满,手浸在里面,把婴儿浸在里面,④先是嘻嘻地笑,后来呜呜地哭。

我想,这次大旱,一定给故乡留下许多烙痕,等着我去凭吊、抚摩。可是我不能,我在三千里外,只能捕捉一些道路传闻。

故乡,对于我,又进入传说的时代!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乡小城建在平原沃野间隆起的高地上,从外面仰望是看不到城里的楼和树的,但是一年四季都能引发“我”美好的联想。
B.“我”的祖先因为居住的地方低洼近水,遭遇洪灾,不得不舍弃旧家园,以劫后余身源流旷野,艰苦跋涉,寻找安身之地。
C.毕业典礼后,老族长带领学生们“毕业旅行”,讲述先人的嘉言懿行,但孩子们对老族长的乡土观念和陈旧思想不感兴趣。
D.在旱灾肆虐的时候,有个族人从古槐的绿意中推断出废井可能有水,他们淘出的井水救活了全族,给故乡增添了神奇色彩。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紧承上文内容,是作者对故乡的形象表达,而且单独成段,表达情感强烈。
B.句子②“要命地转着”意在突出时序更替、季节变换,自然引出下文对旱灾的叙述。
C.句子③运用顶真和通感的手法,突出故乡那年夏季异常晴朗、干旱无雨的天气特点。
D.句子④用“嘻嘻”“呜呜”两个拟声词,生动形象写出人们找到水后情绪波动之大。
3.作者回忆故乡时,花费大量笔墨写井,对此你如何理解?
4.有评论说,这篇文章营造了一种“时空的距离感”,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文学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新乐府?人们通常依据的是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其收录标准说得明白:一是唐世,二是新歌曲。但由于郭茂倩依据了丰富的音乐文献,且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其界定的具体依据,今天我们是无从得知的,这就给后人造成了困扰,比如,哪些作品曾经是唐代的新歌曲?《乐府诗集》收录的新乐府并不完整,究竟应该如何界定、补辑,一直处在争论之中。

早在1995年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一文,对新乐府应该如何界定做出了深入的探讨,她对唐世之新歌予以绝对的认可,据此进一步提出新乐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乐府指从旧题乐府中派生的新题,或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取法汉魏古乐府,形成以”“”“”“为主的新题歌诗。狭义的新乐府指广义的新乐府中符合兴谕规刺内容标准的部分歌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歌辞性标题只能是代表了一部分的乐府,有些乐府并不具有典型的歌辞性标题,如白居易的新乐府中绝大部分就不是这类题目,所以若以此衡量恐怕会遗漏一批新乐府辞;有些诗题虽带有”“”“等标志,但未必就是乐府诗,如刘禹锡的《城西行》就不在其乐府卷中。因此,此标准仍然有待完善。其后,人们纷纷尝试制订更为具体的判定标准。人们之所以不断探讨新乐府判定标准,就是因为看到了新乐府蕴含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其中反映时事、为民请命、总结一代之兴亡经验教训的乐府作品,体现了新乐府诗人的艺术成就和社会良知,具有珍贵的历史与文学价值。采用新乐府的形式记录历史、反映现实民生、追求理想政治,也是中国古代士人艺术理想与政治理想的完美结合。

然而由于人们对《新乐府序》的解读不同,新乐府的界定标准产生了很大的争议,拟定的标准或过于宽泛,或过于狭窄,都不能完美诠释唐代新乐府,这里就给研究者留下进一步开拓的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还有新题乐府的概念。新题乐府侧重于表达题目的创新,其实和新乐府是一回事。根据实际创作情况来看,唐人所说的新乐府很丰富,既包括如元(稹)白(居易)新乐府那样揭露现实、批评政治的作品,也包括如娱乐场合演唱的作品。至于唐后,历代不乏题为新乐府的作品,都属于诗人的拟作了。

(摘编自张煜《新乐府相关问题辨析》)

材料二:

认为新乐府概念不明而质疑新乐府运动存在的观点,主要源于对郭茂倩《乐府诗集·新乐府序》的误解: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常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人们在解读时,基本是将通假为,认为是未尝被于声。如2017年版中华书局点校整理本的《乐府诗集》,在其出版说明中直说新乐府辞是辞拟乐府而未配乐。有的学者在引用该文献时,也是径直改为未尝被于声,如黄耀堃《音乐与讽刺——新乐府考》等。据此理解就导致唐世之新歌未尝被于声互相矛盾,导致乐府与诗的边界也不清晰,其未诏伶人者,远之若曹陆依拟古题之乐府,近之若唐人自撰新题之乐府,皆当归之于诗,不宜与乐府淆溷也(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事实上,这是一种误解。张煜《新乐府辞研究》指出,在文献出现的不同场合有不同含义,郭茂倩对新乐府辞的界定是有其标准的,而新乐府辞是当时已经入乐演唱的或是清唱的乐府歌辞2017年,乐府学研究用力最深的吴相洲先生又对这段话重新进行解读,并在《文学遗产》发表《论郭茂倩新乐府含义、范围及入乐问题》,该文认为‘唐世之新歌’,意为唐代乐府新歌辞,名称来自《乐府新歌》等歌录;‘辞实乐府’,是说其乐府性质确切无疑;‘未常被于声’,意为不经常表演,而非从不表演。这就解决了郭茂倩关于新乐府的界定前后矛盾的问题。

从现存文献来看,《乐府诗集》所录新乐府,部分确有入乐的记载。如李峤《汾阴行》,孟棨《本事诗》所载,云:天宝末,玄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阕。有唱李峤诗者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其他如刘禹锡的《泰娘歌》《捣衣曲》等。

因此,新乐府是以歌辞性质被收录于《乐府诗集》的,这些歌辞虽不常配乐演奏,但仍有被采入乐府机构演唱的机会,从而实现乐府诗的相应功能,实现创作者的心理期待。白居易的《新乐府》组诗正反复表达了这种被采诗的愿望。

(摘编自万紫燕《论新乐府的歌辞性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郭茂倩对新乐府的界定标准是正确的,但他所依据的音乐文献大多失传,因此按照郭茂倩的标准很难界定新乐府。
B.尽管葛晓音对如何界定新乐府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且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但这一标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C.对新乐府的界定始于郭茂倩,其后人们不断尝试制订新的界定标准,但都不尽如人意,仍需进一步开拓研究。
D.对“未常被于声”中“常”字的不同解读导致人们对郭茂倩的新乐府界定的不同理解,直到吴相洲确定为“尝”后,这一问题才解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人们对郭茂倩新乐府的界定有误读,但材料一并没有对此给出自己的解读。
B.有些唐代诗歌标题中虽然有“歌”“行”等标志,但仍不属于新乐府,因此新乐府的标准仍然有待完善。
C.按照《乐府诗集》“出版说明”对“未常被于声”的解读来界定乐府,可能会使乐府与诗的边界不清晰。
D.材料二认为,新乐府作品有的已人乐,有的未人乐,但创作者们还是有被采诗入乐的心理期待。
3.下列选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论证新乐府具有歌辞性质观点的一项是(     
A.“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李忱《吊白居易》)
B.“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任华《寄杜拾遗》)
C.“文人乐府,亦有不谐钟吕,直自为诗者矣。”(冯班《钝吟杂录》)
D.“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旧唐书·李贺传》)
4.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将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归入新乐府的理由。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正公,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已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沟中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节选自《古文观止•义田记》,有删改)

材料二

范仲淹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急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三日而去。

(《宋史•范仲淹传》,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写答案。
公既殁A后B世C子孙修D其业E承F其志G如公H之存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正,谥号,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范文正公即范仲淹,谥号“文正”。
B.为,“成为”,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为”字,意思不同。
C.堪,“经得起、忍受”,与李清照《声声慢》“如今有谁堪摘”的“堪”字,意思相同。
D.斋,斋戒,指古人祭祀前整洁身心等。范仲淹去世后,羌族首领斋戒三日,表示崇敬与怀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买了靠近外城能常年丰收的一千亩良田,叫作“义田”,用它来养活、周济众多同族的人。
B.范仲淹去世时,遗体没有好衣服装殓,儿子也没有钱办好丧事。数百人像失去父亲一样为他痛哭。
C.许多身居三公高位的人,享受着优厚俸禄,可族人却不能进他们的大门,这与范仲淹形成了对比。
D.范仲淹为政多年,到过的地方留下了恩德。范仲淹死后,当地百姓画上他的像并建立祠堂祭祀他。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2)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骆宾王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干。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侠客,旧指急人之难、言出必信、见义勇为的人。尾联中的“燕丹客”即荆轲,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侠客,诗题中的“侠客”指郑少府。
B.首联中,“边烽警榆塞”,突出东北边陲军情紧急;“侠客度桑干”,则突出友人临危不惧,慷慨赴敌之举。两者对照,强化了友人豪迈的气概。
C.颔联中的“银镝”,指装饰精美的箭头。“柳叶开银镝”即“银镝开柳叶”,意思是银箭贯穿柳叶,这是以“百步穿杨”之典赞友人箭法之精。
D.颈联“满月”“连星”二句,是说星月之光映照着弓剑,其中也有弯弓如满月,挥剑如连星之意,形象地写出了两军对阵、战事激烈的场面。
2.荆轲常以英雄的形象出现在诗人笔端,这首诗中诗人却跟友人说“不学燕丹客”,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邹子之属。

齐有三邹子。其前邹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

其次邹衍,后孟子。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德,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

是以邹子重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襒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太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邹衍其言虽不轨,倘亦有牛鼎之意乎?

(选自《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受业子思A之门B人C道D既通E游事F齐宣王G宣王H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文中意思是“在”,与《兼爱》中“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的“当”含义相同。
B.连衡,文中指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
C.“是以邹子重于齐”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四章》)两句中的“于”含义不同。
D.不轨,超越常规,不合法度。与现代汉语成语“图谋不轨”中的“不轨”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读《孟子》,读到君王追求功利的文字曾产生感慨,认为追求功利是祸乱的源头,孔子为了防备祸乱的源头,就很少提到功利。
B.邹忌生活在孟子之前,邹衍生活在孟子之后。邹忌和邹衍在当时都受到了君王的重视和重用,而孟子却未能受到当时君王们的青睐。
C.邹衍看到当时的诸侯越来越荒淫奢侈、不崇尚德政的现象,认为诸侯应该先整饬自己,再推行到百姓,于是开始著书立说。
D.司马迁在文中虽对邹衍有些批评的言论,但总体上还是以对他的赞颂为主,赞颂了他的仁政思想和学术才气以及高尚的人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
(2)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身亲往师之。
5.从原文看,孟子为什么不受当时君王的重视?请简要回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氏月洲村  

南帆

①父亲为我取名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张帆”遭遇如此之多的重名。多年前,正是因为某天突然发现另一些“张帆”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立即决定赐予自己一个笔名。干脆把“张”字拿掉,取名“南帆”。本名也罢,笔名也罢,无非称呼个人的符号,不必大惊小怪,我似乎从未真正将名字视为家族的微号。那个时候,“家族”这个概念没有在心里留下印记。背起一副行囊,独自浪迹江湖,大漠风沙,长河落日,我意识不到身后存在一个张姓的家族——直到月洲村的出现。

②月洲村之行是一次例行的公务拜访,它位于福州市区几十公里外的永泰县。汽车沿着盘旋的山路驶向月洲村时,我丝毫未曾意识到与这个村庄的血缘关系。下车之后,周围有人告诉我,这是张姓聚居的村庄,而福州的张姓多半是从这儿出来的。我正忙着看河滩上摇曳的芦苇和路边李树上密密麻麻的粉白花朵,对这句话充耳不闻。一伙人说说笑笑地走到了张氏宗祠门口,一阵鞭炮突然炸响。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村长郑重地送给我一部沉甸甸的张氏族谱。这本精装书籍握在手中的重量,突然让我意识到,周围这些面孔黝黑的农民都是我的宗亲,我们的身躯之中流淌着相同的血脉。

③一种异样的感觉掠过内心。

④所有的人都这么说,月洲村之名来自桃花溪。一条清澈的溪流进入村庄后绕了个弯,仿佛在地面写了一个“月”字,溪流两旁绿树杂沓,竹林婆娑,树荫之中小鸟啁啾;离开村子的时候,溪流又在村子边缘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一脚踩下去,沙子柔软而温润。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月洲村之称始于唐末,当然是我们老张家祖先取的名。

⑤我曾经见过一张月洲村芦川桥的相片。夕阳之中,一座三孔桥倒映在水面上,如同一张油画。那一天驾车进月洲村的时候曾经从桥上经过,桥面似乎显得狭窄。车子从公路拐进来,驶到它跟前时,还得稍稍倒车一下,否则角度太小,无法通行。我迟迟没有意识到,芦川桥的“芦川”与张元幹的《芦川词》《芦川归来集》之中的“芦川”是同一个词。而作为宋词大师,这个张元幹,就是月洲村人。许多人津津乐道,宋、明、清三个朝代,月洲村出了一个状元、两个尚书、近五十个进士;对于张姓的子弟说来,这算不上什么,而宋朝的张元幹,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月洲村增添重量的大人物。

⑥张元幹的词风激昂豪迈。许多人觉得,苏轼与辛弃疾之间就醒目地站着一个张元幹。他的两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和“曳杖危楼去”不仅名垂词史,而且张贴在月洲村的墙上。站在村委会门口默诵张元幹的句子“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内心忽然涌过一阵热浪。以前读过几首张元幹的词,从未想到他或许是一个亲戚。当然,如同苏轼一般,这个亲戚也会有卿卿我我的缱绻,也写得出“寒犹在,衾偏薄,肠欲断,愁难著”“想小楼、终日望归舟,人如削”这种缠绵。

⑦“百忍堂”是张姓祖上一个著名的典故。大约是河南濮阳的一户张家,九代同堂,九百多口人和睦相处,穿统一制作的服装,共享相同的餐饮。开饭的时刻击鼓号令,男女分席,长幼有序。治家犹如治国,唐高宗李治慕名到张家视察,向家长张公艺询问治家方略。张公艺写了一百个“忍”字:一切纠纷,忍让为重,这即是“百忍堂”的来历。温良恭俭让是张家性格的组成部分。唐高宗想考一考张公艺,御赐张家两个梨子,看看九百人如何公平分享。公艺命家人将梨子放在石臼中捣烂,而后置于水缸之内,注满一缸的清水,鸣鼓召集全家,每人舀一小匙。不患寡而患不均,张公艺家长清楚世事人心的症结所在。儿时曾经听父亲说过这个典故,不怎么喜欢。如果张姓的人只能如此隐忍地生活,唯唯诺诺,那么,又有什么必要兢兢业业地维持那个“九世同堂”的躯壳?

⑧因此,张元幹慷慨悲凉、落拓不羁的词风让我大为宽慰:张氏性格之中仍然存在血性与浪漫的基因,这或许是一个比文学史排名远为重要的事情。据说张元幹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是,他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张元幹投身于李纲—一个闽籍宰相——的麾下,竭力主张抗金御敌;李纲遭受宋高宗的罢免,张元幹怒不可遏,赋词《石州慢·已酉秋吴兴舟中作》。“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是倾出一腔壮志的长啸。宋高宗退避临安之后,秦桧当政,张元幹愤而辞官返回闽地。绍兴八年,秦桧再度筹划向金国议和纳贡,李纲上疏反对,张元幹的“曳杖危楼去”一词即是对李纲的声援。几年之后,另一个秦桧的政敌胡铨被贬途经福州,张元幹再度出面饯行,并作“梦绕神州路”一词,直陈抑塞磊落之气。这些举动彻底得罪了秦桧,张元幹被捕入狱,除名削籍。多年之后出狱,张元幹已经是一个白发苍鬓的老者。他没有再回月洲村,而是在江浙一带漫游,不知所终。张元幹的词赢得了诸多志士仁人的激赏,这没有什么可奇怪的,我想说的是,月洲村的张氏拥有另一份额外的庆幸: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始反复写“我意识不到”“我丝毫未曾意识到”,后又写“突然让我意识到”,突出强调了张氏月洲村给“我”的情感冲击。
B.文章从作者的姓氏谈起,写自己一开始对张姓家族的认识不深,表达了“我”对忽略家族概念的深深愧意,自然引出了月洲村。
C.“他遗传给我们一份大丈夫的血脉”,既是对张元幹一扫张氏软弱怯懦家风的赞扬,也是作者对张氏月洲村和家族感情的升华。
D.作者不吝笔墨写张元幹投身于李纲麾下、主张抗金御敌、遭秦桧打压等,是为了介绍张元幹创作爱国主义词作的历史背景。
2.关于文章第④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绿树杂沓”和“小鸟啁啾”,有声有色;写溪流“从容地围出一片沙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传神。
B.“只有张姓的人才能发现如此清幽的地方”,虽不合常理,但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产生了情胜于理的效果。
C.最后一句中“当然”一词虽然用在不经意之间,但客观表现了村落的历史悠久和张氏祖先的审美情趣。
D.借写月洲村之名的来历,过渡到描写溪流绕村的美丽景致,每处景语都透着情语,亲切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3.文章在写到张元幹时穿插了关于“百忍堂”的典故,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4.作者主张散文要有“自由随意的气息”,本文是如何体现他自由随意的散文创作观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1-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节来临,烟花爆竹的话题重新被捡起,是禁是放,各有说辞。有人建议,应该以立法的方式禁止中心城区燃放烟花,以缓解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还有人建议,至少应该严格规范行政审批,对烟花爆竹的运输、燃放等行为进行控制。

事实上,近些年来,这一话题几乎每年都会引发激烈争议。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对燃放行为进行规范,固然是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对于爆竹声中辞旧岁的传统风俗,还需要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来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要改变风俗和习惯,不应当单纯依靠法律,否则便可能是一种粗暴的行为。

传统农业社会中,燃放烟花爆竹寄托了人们辟邪、行好运的心愿,也给孩子们添了乐趣,给大人带来了喜气儿。但在现代高密度生活的大都市,情况显然不同:一方面,人们已不堪喧嚣,他们更希望已经浑浊的城市空气能清爽一些,繁忙工作之后的假日能安静一些;而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丰裕,使人们对年味儿有更高的文化期待,甚至赋予其文明传承与传统复兴的意义。过年成了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乡愁,一串小小的爆竹是禁是放,也因而承载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文明的价值评判,变得沉甸甸起来。

春节的文化转型中,能不能找到一种方式让大家各得其所?能否在重建春节习俗的过程中,同时加强文化认同和公共意识? 比如,在一些国家民俗中,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形式,体现出社区和团体的存在,通过不限于家庭亲人的群体活动,构建出丰富的公共生活领域,在更大的程度上培养对社会、国家、民族的归属、认同与公益心。

因此,立法者和执法者应该有更多的文化关怀,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既维护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法定权利,又为传统文化留下生长的空间,使之成为促进民族认同和强化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节点。比如,能否通过科技手段,降低烟花爆竹的污染、噪声和火灾隐患? 舞狮舞龙扭秧歌,能否通过居民自治和民主协商的方式选择时间和地点,既保留年味又培养自治意识? 社会组织能否行动起来,举办一些体现组织性、开放性和集体性的节庆活动?

自省促进文化创新。这些看似是小事,却有助于形成开放的公共生活领域,帮助国家将社会编织起来,有助于在复杂、分化的转型社会中增强归属、凝聚共识,更好地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从而体现传统民俗正风俗、饬人心之教化正俗的美意。因此,尽管我们的民俗已经有着极为充实的形态,但完全还可以运用法治的手段和法治的方式,进行更丰富美好的文化创新,从而成为中国梦清雅却丰富的底色。

(摘编自支振锋《法律要为年俗留下空间》)

材料二:

民俗文化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紧密相关。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节日文化、日常饮食等风俗趣尚各不相同。这些民俗文化代代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弘扬优秀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当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民俗也随之呈现出多维度、立体化特征,展现出生动、活态的变化。过去的春节,全家围着火塘听长辈讲故事,一起张罗年夜饭,亲朋好友间互相走访拜年;随着电视文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年俗活动增加了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通过电话短信拜年等内容;当下,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祝福点赞、制作拜年表情包、发布拜年短视频。虽然年俗形式发生变化,但阖家团聚、共享天伦、祈福新年的春节文化内核并没有改变。民俗文化要增添新的时代内涵,民俗要适应新的时代语境。许多新民俗的产生,与居民消费升级、互联网蓬勃兴起的进程同步,反映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景象。民俗文化创新形式,激活了民俗中的中华文化基因。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渐趋多样,传播渠道日益丰富。文化体验类节目《2018中国记忆》探寻二十四节气和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记录影像呈现文化体验,开展线上活动,立体展现立春打春牛、春分酿酒拌醋、立夏尝三鲜等节气仪式。这种极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民俗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在场不在场的妙合、历史与当下的连缀,观众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可以说,新的媒介形式让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彼此交流、相互对话,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民俗的传播主体更加丰富,民俗的接受者同时成为民俗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近年来,网络上兴起了共创新风俗画:创作者将传统文化与网络元素相结合,勾勒出市井风俗画的框架,然后邀请普通人在屏幕上创作,共同参与到民风民俗的讲述中。这样的形式融观看、参与、体验为一体,令人兴致盎然。

民俗作为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日常的器物、技艺、仪式制度中。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节日、仪式、图案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记忆和独特的审美符号依然持续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民俗的传播方式、传播渠道渐趋丰富多样,民俗的创造、传承、接受交融交汇,让传统民俗在新的时代有了多维诠释空间。

(摘编自毛巧晖《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闪耀着新的光彩——新媒介与民俗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重建春节习俗其实就是加强社会对春节的文化认同和公共意识,从而更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发展。
B.材料一指出立法者和执法者应以自省促进文化创新,在小事中继承发展传统民俗,发挥其教化正俗的作用。
C.材料二认为,我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传承民俗文化、弘扬民俗文化可以帮助增强民族凝聚力。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民俗的文化转型,并提到了要运用法治手段和方式,进行更丰富美好的文化创新。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科技的助推下,我国的民俗文化发生了很多本质变化,呈现出多维度、立体化的特征。
B.新的时代语境和时代内涵会催生一些新的民俗,这有助于激活民俗中的中华文化基因。
C.民俗文化的传播渠道日益丰富,不断与时俱进,甚至可以突破传统民俗的传播时空限制。
D.网络时代,作为民俗的传播主体,每个人都有可能既是民俗的传播者又是民俗的接受者。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从针对烟花爆竹燃放的不同建议写起,继而直接表明要创新文化传承的形式的观点。
B.材料一第三段抓住现代都市生活这一背景,对部分城市人抵制燃放爆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C.材料二第二段通过介绍过去和当下春节民俗的不同,论证了互联网蓬勃兴起对民俗的影响。
D.材料二剖析了某档文化体验类节目的特色,既巧妙地衔接了上文,也有力地支撑了论点。
4.时代在发展,人们所处的环境在变化,年俗也需要改变,对此材料一提出了哪些主张?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龙年元宵节,社区准备筹办一场富有民俗意味又切合现代生活的活动。假如你是活动策划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安排此次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的想法。

10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我东地五百里,乃子。子不与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齐王归楚太子。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王令群臣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子良出,昭常入见,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曰:“不可与也。虽然,王身出玉声,许万乘之强齐也,而不与,负不义天下。楚亦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王乃遣子良北献地于齐立昭常为大司马使守东地又遣景鲤西索救于秦。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命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其缩甲则可不然则愿待战。”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

(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

材料二:

秦人留之(楚怀王),楚大臣患之,乃相与谋曰:“吾王在秦不得还,要以割地,而太子为质于齐;齐、秦合谋,则楚无国矣。”欲立王子之在国者。昭雎曰:“王与太子俱困于诸侯,今又王命而立其庶子,不宜!”乃诈赴于齐。齐得王召群臣谋之,或曰:“不若留太子以求楚之淮北。”齐相曰:“不可。郢中立王,是吾抱空质而行不义于天下也。”其人曰:“不然。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予我下东国,吾为王杀太子。不然,将与三国共立之。”齐王卒用其相计而归楚太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材料一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王乃遣A子良北B献地于齐C立昭常D为大司马E使守东地F又遣景鲤G西索H救于秦。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与”,意指给,给予,同《六国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字含义不同。
B.“乃归子”的“归”指让……回去,与《蜀道难》“使人听此凋朱颜”的“凋”字用法相同。
C.“欲立王子之在国者”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异乎三子者之撰”句式相同。
D.“倍”,指违背。跟《鸿门宴》“愿臣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怀王死后,在齐国做人质的楚国太子向齐王请辞回楚国,但齐王阻扰,提出放归条件,楚太子采纳了慎子的建议,答应了齐王的条件。
B.楚太子回国继位,齐王派使臣来索取土地,楚襄王不愿献地,向群臣问计,集思广益,最后解除了危机,说明楚襄王善纳言。
C.秦国指责齐国行为不当,告知若不收兵就和齐军决战。齐王请子良出使秦国,解决了燃眉之急,最终齐国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东地。
D.材料一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楚太子答应献地给齐国。材料二表述齐王放归楚太子是因为怕空有人质,还在天下落下个不义之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2)郢中立王,因与其新王市。
5.楚襄王不愿献地给齐王,向子良、昭常、景鲤三人问计,三人在割让东地的问题上有何不同意见?请简要说明。
2024-01-22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