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3 道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1 . 《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个情节中,借助林黛玉的视角为读者详细地介绍了贾府的环境。请结合下面三个语段,简要介绍一下贾府的环境有哪些特点?

①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②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③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2 . 某同学在学习成语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查找资料写下以下几个结论。其中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司马青衫”用来形容极度悲伤,出自《琵琶行》。作者白居易为唐代诗人,字乐天,曾倡导过“新乐府运动”。
B.“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出自《赤壁赋》。作者苏轼为北宋文学家,字子瞻,位列“唐宋八大家”。
C.“锲而不舍”现常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出自《劝学》。作者为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D.“传道受业”指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出自《师说》。作者为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被曾巩赞誉为“文起八代之衰”。
2022-12-09更新 | 49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赤壁赋》作者苏轼是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是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
C.朱自清的散文写得独具匠心、别具一格,比较著名的散文作品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春》《匆匆》《济南的冬天》。散文集著名的有《背影》和《欧游杂记》等。
D.郁达夫,原名郁文,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其小说代表作是《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薄奠》等。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继承)故业,因遗(政策)       ②然后(践行)华为城,因河为(护城河)
③秦人开关(迎击)敌       ④序八州而(使……朝拜)同列
(可靠)臣精卒陈利(军队)而谁何       ⑥才能不(如)中人
⑦试使山东(崤山以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⑦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一)《过秦论》节选

贾谊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二)《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B.追亡逐                                      北:败逃
C.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
D.方其系燕父子以                         组:丝绳、绳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然秦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②则遣从事一少牢告庙
B.①尔无忘乃父之志。                    ②吴起……廉颇、赵奢之伦制兵。
C.①而身死国灭,天下笑。             ②然后以六合家,崤函为宫。
D.①合从缔交,相为一。                 尔三矢。
3.对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②此三者,吾遗恨也                  ③梁,吾仇也
④请其矢,盛以锦囊             ⑤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⑦智勇多困于所溺
A.①④⑤/②③/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④/②③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4.下列句句中加点词活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梁君臣之首,
B.外连衡而诸侯//忧劳可以国,逸豫可以亡身
C.秦孝公据崤函之//一夫呼,乱者四应
D.会盟而谋秦//天下集响应
5.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牢,祭祀用的牲畜。
B.黔首,秦朝对百姓的称呼。黔,黑色。秦朝百姓用黑色头巾包头,故称“黔首”。
C.《过秦论》作者贾谊,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论积贮书》《陈政事疏》,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
D.《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作者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反对浮靡的时文,名列唐宋八大家中。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秦论》是史论,本文总论了秦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充分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给汉文帝改革政治提供借鉴。
B.《过秦论》通篇采用对比论证手法,集中表现在第五段。秦国的过去和现在比,陈涉与九国之师比,秦强盛之久与秦灭亡之速比,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C.《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作者立论的依据是“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五代史伶官传序》意在借古讽今,告诫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023-12-14更新 | 42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田家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B.王怒而疏屈平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国风》好色而不淫
2023-01-12更新 | 72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咸水沽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多)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节选自《红楼梦》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黛玉叹道:“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心里藏奸。从前日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像前日的话来教导我。怨不得云丫头说好……可知我竟自误了。”

……

黛玉道:“如何比我?又有母亲,又有哥哥,这里又有买卖地土,家里又仍旧有房有地。不过是亲戚的情分,白住了这里,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半个,要走就走了。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1)下列选项的画线人物哪一个是选文中黛玉说的“你”? (     
A.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B.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C.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D.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2)请从林黛玉和“你”中任选一位,根据选文情节,分析其性格特点。
2024-04-28更新 | 51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网上发起了一个有趣的读书活动:从自己的书架上抽出第28本书,翻到第23页,然后数到第4行,将这一行的文字摘录下来,并作解释。耀华中学的小轩和小涵参与了这项活动,他们抽到的书分别是《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想制作一页帖子发到网上,请你帮助小轩或小涵填充下面的内容。

小轩:我抽到的是《乡土中国》,第23页第4行写的是:“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全书有很多指称乡土社会的概念,它们与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相互对应。比如,指称其他社会的概念“团体格局”“两性恋爱”“地缘社会”,分别对应乡土社会的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涵:我抽到的是《红楼梦》,第23页第4行写的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这句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她的美丽中透着聪慧,全书中能体现该人物“聪慧”特点的情节有很多,比如:_________。(请举一例,30字左右)

2023-05-17更新 | 4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子相集》序

(明)王世贞

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夫以于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镀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碱。余则无以子相也。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与物境会。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藩落。属有岛寇事,在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一方冠。既又佐其案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铎,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其曾偶持论若此。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期节)


【注】①宗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②矩钱:犹规则、法度。③碱:似玉的石头。④考功郎:吏部官员。⑤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⑥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叩之泠然五声中:符合。
B.余则无以子相也难:诘问。
C.字不得句累:积累。
D.以不能附会附会:依附(权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气有所不相入相为用。至无所见犹不欲归
B.夫以于鳞             夫人相与
C.与物境会不赂者路者丧
D.规摹一方冠君我呼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出参闺藩”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
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2019-06-09更新 | 2455次组卷 | 15卷引用:天津天武清区和城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
10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如贾谊《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B.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如蒲松龄《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C.古人以农历每月二十九日为上九,初九日为中九,十九日为下九。下九,置酒为妇女之欢。如《孔雀东南飞》:“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D.行,近体诗的一种体裁。常见近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如白居易的《琵琶行》。
2022-04-24更新 | 5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统练(三)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