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一不小心拍到语文课本封面”在全网刷屏。从北国的落雪飘飘到南疆的花开陌上,从东海的粼粼波光到西域的巍巍山峦,其中有自然的(     ),也有人文的(     ),将山川美景嵌入“语文课本封面”,毫无违和感的“混搭”让人直呼“适配度拉满”。

这场特殊的旅行让人们找到了(     )书本与现实、心灵与自然的桥梁。当你驻足北京会联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当你畅游洞庭会吟咏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当你流连西湖会沉醉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当你登临泰山会感受到“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当美景与文字(     ),人们认识到,______。朋友们,让我们带着热爱出发,与生活美好相遇。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巧夺天工             别具一格             联结             交相辉映
B.鬼斧神工             独具匠心             连接             相映成趣
C.巧夺天工             独具匠心             连接             交相辉映
D.鬼斧神工             别具一格             联结             相映成趣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旅行不是为了走近自然、欣赏风景,而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B.旅行不仅是为了欣赏风景、走近自然,更是为了感悟人生、体验生活
C.旅行不是为了欣赏风景、走近自然,而是为了感悟人生、体验生活
D.旅行不仅是为了走近自然、欣赏风景,更是为了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3.下列与选文中诗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现代

B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望岳》

杜甫

C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望海潮》

姜夔

D

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登泰山记》

姚鼐

A.AB.BC.CD.D
2024-04-22更新 | 50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________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________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________,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抛弃     铸造     息息相关B.遗弃     铸造     休戚与共
C.抛弃     铸就     休戚与共D.遗弃     铸就     息息相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自信。
B.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C.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自信,是更持久、更深沉、更基本的力量
D.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深厚、更广泛的力量,是更持久、更深沉、更基本的自信。
3.下列和文段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
B.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颗明珠,从流派上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代表作家分别是苏轼和李清照等。
C.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元杂剧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
D.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四大名著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魏晋之际,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名士,他们放浪形骸、任诞不羁,遨游于山水之间,酣饮于林泉之下,或清谈吟咏,或弹琴长啸,以潇洒的风貌显示了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这就是“竹林七贤”。__________。

从来没有人把审美放在生命之前。嵇康临刑,要求把他的琴拿来,他要在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弹一弹琴,临死前不是(     )生命,而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这是他对音乐的审美,以此表达自己的生命哲学。

在文学上,他们继“三曹”“七子”以后,又创造了诗学新的辉煌。钟嵘《诗品》里将“竹林七贤”中的阮籍诗列入上品。阮诗继承了《小雅》的现实情怀“怨诽而不乱”。文学之外,影响更大的是“竹林七贤”的思想、生命哲学和他们(     )的风度;他们过人的才气、过人的至情和清新脱俗的风韵,都永远让后人景仰。

“竹林七贤”标志着人的自然观的改变。竹林与诗人的关系,诗人与诗的关系,文学中的自然物我的融合、人与自然的嬉戏、心与精神的(     )让中国诗歌美学从此有了新的形而上的维度,并充分展示了人性的智慧、与山水的亲善和绝对的优美。

中国历史上如果没有“竹林七贤”,魏晋时代如果没有“竹林七贤”,没有嵇康和阮籍,整个时代都将(     )。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吝啬       洒脱不羁       契合       黯然失色
B.吝惜       放荡不羁       契合       黯然神伤
C.吝啬       放荡不羁       翱翔       黯然神伤
D.吝惜       洒脱不羁       翱翔       黯然失色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竹林七贤”在当时和后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B.“竹林七贤”在后世和当时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在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C.“竹林七贤”在后世和当时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对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D.“竹林七贤”在当时和后世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在文化上的意义,对于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
3.下列关于音乐与文学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与嵇康一样,南宋词人姜夔既是文学家,也是音乐家。他首创《扬州慢》词牌,聚焦维扬城今昔盛衰的对比,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
B.曹操是“三曹”之一,他的代表作《短歌行》,用的就是乐府旧题。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重要的诗歌类型,而乐府本是管理音乐的机构。
C.元曲中的本色派与“竹林七贤”的寄情自然不同,本色派更关注现实生活。王国维称赞其代表人物关汉卿的名作《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D.诗歌的音乐性来自于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新月派诗人主张节奏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其代表诗人闻一多的《红烛》,诗句长短错落体现了节奏美。
2023-03-28更新 | 57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天下集响应
A.外连衡而诸侯B.匈奴七百余里
C.序八州而同列D.赢粮而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5 . 对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辟四窗,垣墙     周:围绕B.旧时栏楯,亦遂增   胜:美
C.吾家读书久不          效:有效果D.去,以手阖门          比:比较
整本书阅读-简答(单) | 适中(0.65) |
6 . 以下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的部分细节,请找出五处与原书情节、人物、主题设定不一致的词句,写在横线上。

AI:在我的续写中,黛玉与宝玉的爱情最终得到圆满的结局。宝玉在王熙凤的阻挠下被送到南京读书,但他坚定的心意最终使他与黛玉重逢。王熙凤为了阻止他们的结合,试图通过毒害黛玉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但贾宝玉及时发现并将王熙凤绳之以法。在此之后,宝玉与黛玉结为夫妻,并在贾府中渐渐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王熙凤因其阴险狡诈的手段而为众人所憎恶,最终被废黜出家,无处可去。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一。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词。“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D.《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中的一些情节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实,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2021-03-04更新 | 151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统练(二)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①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蝶飞蜂忙的景象,表现了山房春日的勃勃生机。
B.其一的三、四两句借柳枝与山花来写风,彰显出诗人观察的细微与笔力的不凡。
C.其二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萧条的主画面背景上添上几笔艳丽的色彩,构思精巧。
D.两首诗的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近于田园诗,迥异于岑参为人所熟知的边塞诗风。
2.两首诗均写了山房春光,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
9 . 请指出下面材料描写的是大观园中哪座院落,其主人是谁?结合环境描写分析此人物的形象特点。要求100字左右。

(1)“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面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儿盘旋而出。”(《红楼梦》第十七回)

(2)“一进门,只见两边翠竹夹路,土地下苍苔布满,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路。……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红楼梦》第四十回)

(3)“满地下竹景参差,苔痕淡淡。”(《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 ①张舜民,北宋人,做过监察御史,因党争遭贬。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者被贬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②长安:此指汴京,为北宋都城。
(1)下面选项中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十分斟酒敛芳颜”中,“十分”二字,形容酒斟得很满,也说明满怀敬意。“敛芳颜”,即敛眉、敛容,写女子之动情,可谓极宛极真。
B.“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是因为词人此时南迁郴州,不像元二出使安西,受朝廷重用,这两句含自我解嘲之意。
C.“醉袖”二字,用得极妙,与前面的“十分斟酒”暗相呼应。“天淡云闲”四字以淡语、闲语间之,既写出悠然的景色,又写出词人淡泊闲适的心境。
D.结尾两句写即将上路,回首眺望夕阳中的长安,作者借此表达内心复杂的情感,意蕴深厚。
(2)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费衮评价“此词用白乐天《题岳阳楼》诗‘换骨’”,后人评价“全词跌宕起伏,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请概括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