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62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明月皎夜光①

《古诗十九首》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②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③。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④。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注】①此诗为诗人游宦京华,久寓客中所作。②玄鸟:燕子。③翮():代指鸟的翅膀。④轭:车辕前横木,牛拉车则负轭,不负轭是说不拉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悲秋起兴,从秋景写起,以时节变易引发对人情如纸、世态炎凉的感慨。
B.前八句描写秋景,中间四句直陈事实,后四句抒发内心感慨,三部分互不连属。
C.“昔我”八句由悲秋转入对自身境遇的慨叹,连用比喻,失意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D.“南箕”二句中“斗”与“牛”与《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一样,都是指天上的星宿。
2.本诗与《涉江采芙蓉》在情与景的处理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得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

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炼、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这些语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都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语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

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身得来。《诗品序》说:“‘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

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所能唤起的生活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而典型地被歌唱出来。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

正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他的生活,也渊源于他的文化传统。从《小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能学习的就更多了。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鹉山头宿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形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汇,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所谓:“渭城朝雨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之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叠的歌唱。而从此“渭城”也就被赋予鲜明的诗意,所谓:“生寻野渡寻无归,雁带斜阳入渭城。”

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汇,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是唐诗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普遍荣誉的重要原因。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反映了当时丰富健康的生活,这种生活本身就是诗。
C.随着唐代语法的发展,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都体现并促进了诗歌语言的诗化。
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谚语虽不是严格的诗句格式,但能说明“柳”到今天仍然贴近我们民族的生活经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时期,社会从乱局转入大一统,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以此为基础,诗歌的语言也迎来大发展。
B.作者赞同《诗品序》对“思君如流水”等诗的分析,认为有诗意的词汇往往既要借鉴经史典故,又取材于现实生活。
C.一代代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不断累积经验和感受,当唐人读到诗中的“风”“月”“关”“山”,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
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创造和吸取这些词汇,使得唐诗语言既高度诗化又广阔鲜活。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四段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D.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4.请结合材料梳理“柳”这一形象诗化的过程。
5.杜甫的《登高》体现了唐诗语言高度诗化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什么是美?这个问题看似十分简单,一朵花、一片晚霞、一首诗、一曲音乐,我们觉得美;穿的衣服,用的家具,我们都会用审美的眼光,来说他们美不美。但是如果认真追问一下:究竟什么是美?我们却往往会瞠目结舌,不知所答。

在对美进行追问的过程中,首先碰到的,是把美和美的东西混淆在一起,把美的东西当成美。这是因为我们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差不多总是先碰到具体的美的东西,然后再从美的东西概括出来美的概念来。

古希腊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谈论美的专著。其中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希庇阿斯就混淆了美和美的东西,用一位漂亮的小姐、一匹漂亮的母马、一只漂亮的汤罐等等,来回答“什么是美”。苏格拉底坚决反对这一回答,说他所要探讨的,不是“什么东西是最美的”,而是“什么是美”。“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面,就那件事物成为美。”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探讨了许久,最后不得不感叹地说:“美是难的。”

这个讨论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他要我们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从千千万万美的东西中,去寻找美的普遍规律。关于美本身,所要研究的是作为普遍规律的美,也就是美的本质,而不是芸芸总总的美的现象、美的东西。把美的东西当成美,会造成许多困难。

首先,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而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例如漂亮的小姐,就只能说明漂亮小姐的美,而不能说明漂亮的母马的美、漂亮的糖罐的美。美的东西千千万万,但它们都各有其美,而不能用以相互说明,更不能相互等同。桃花的美不同于梅花的美,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或是唐诗的美,也是各异其趣,迥不相同。美是从各种各样的东西当中所总结出来的普遍规律,它从现象上升到本质,它能说明任何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原因,但它本身并不就是美的东西。

其次,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们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美的东西与人处在某种关系当中,它是美的;处在另外的关系当中,它就可能不美或者变成另外的一种美。例如西湖,当晴光潋滟或是山雨空蒙的时候,条件不同,它就具有不同的美。而当杜甫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时的雨,可以说是美的。可是当杜甫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时的雨,你又能说是美的吗?因此任何美的东西的美,都随着它与人的关系而变化,我们很难把美的东西永远当成是美的。

第三,美的东西不仅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从自然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艺术,无不有美的东西存在,在这样众多的美的东西中,你要把美说成是一种东西,当然不可能。同一种东西,可以是美的,也可以是不美的;不同的东西,它们却可以都是美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东西,也可以都是美的。

第四,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不是一种“东西”,我们又怎么能够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呢?谈到味,它有酸甜苦辣;谈到色,它有红黄蓝白;谈到声,它有清浊高低。凡此,都是一定的物质因素构成的,它们都表现为某种物质的东西,但是美却不然,你能说美是由哪些物质的因素构成的呢?你只能说,美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它又不仅仅只是某种固定的物质条件。例如美必须和味、色、声发生联系,但美又不在于味、色、声本身,而在于味外之味、色外之色、声外之声。这样,你又怎么能够用某种固定的东西,固定的味、色、声,来说明美呢?

美不是美的东西,它是什么呢?我们说它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

(摘编自蒋孔阳《美和美的东西》)

材料二:

瑞士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拉善用简洁的函数表达真理,欧拉公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具美感、最有魅力的公式之一。他还曾写下《音乐新理论的尝试》,将数学与艺术美结合在一起。这位天才给后人有益的启示:探究真理的动力中饱含着对美的追求,科学之美可诱发出科学家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但不难看出他们对科学之美的肯定和重视。英国数学家和哲学家罗素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中“读出音乐般的美妙”,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从达尔文《物种起源》中“见出生物世界无与伦比的统一之美”。科学家杨振宁则用高适在《答侯少府》中的诗句“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来描述狄拉克反粒子理论带来的精神震撼。他还以虹与霓为例描述科学之美:小时候看虹和霓,被极美的表面现象所吸引,长力懂得测量后发现这种现象的物理原因,体会到了一种极深层的理论架构的美。

在这些大科学家眼里,科学美是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是人们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是从科学和谐统一的思想中产生的愉悦自由的心理体验,是促使他们勇攀科学高峰的重要原动力。

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的。比如狄拉克的“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物理学家卢瑟福探索原子结构时有种直觉,感到原子核是一颗“小太阳”;哥白尼在观察太阳系运动时这样描述“太阳乘坐宝座率领着它周围的行星家族”。正是这些审美想象,启发了科学家的灵感,引导着他们前往成功的彼岸。

反观我们的现实,科学美却被有意无意地冷落甚至剥夺,近乎一件奢侈品。备受推崇的奥林匹克竞赛,已异化为机械的题海战术,孩子们很难在大量做题中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在科研领域,不少人急功近利,失去了探寻更高层次的科学美的机会。

正如但丁所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漠视科学的美感,就很难探寻到真理的内核。在教育中,如果先让孩子欣赏“虹与霓”的现象美,再引导他们去探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是否更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在科研中,少一些功利、多一份对美的追寻之心,把单调枯燥的实验变成美的探险,或许更容易到达真理的彼岸。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星辰闪耀、遥望火箭腾空而起的美感体验,可能会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科学本来就是美的,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应是充满新奇体验的美的旅程。

(摘编自《发明与创新》)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通过探讨,最终解决了“美是什么”的问题。
B.材料一说美的东西都各有其美,不能用以相互说明。这和我们欣赏诗词时,不能用“纤云弄巧”的婉约美去衡量“乱石穿空”的豪放美是一致的。
C.材料一“味外之味”的第一个“味”是指人品尝到的味道,第二个“味”是指超越于具体味道之上的事物的美。
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围绕“美”这个话题展开,但前者意在分析“美”的概念,后者重在强调“美”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狄拉克的反粒子理论具有唐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般的境界。
B.欧拉的《音乐新理论的尝试》以数学美与艺术美的结合呈现了科学美。
C.只有在科普活动中多一些日升月落之类的美感体验,才能让不从事科学活动的普通人更加崇尚自然,走近科学。
D.奥林匹克竞赛机械的题海战术使孩子们很难享受数学的韵律之美,也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用例证法,将“美不是美的东西”的相关抽象表述具体化,让读者易于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B.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的结构论证,先提出论点“美”和“美的东西”不能混为一谈,再从四个方面阐述二者不同,最后总结归纳。
C.材料二论证中正反对照,有力地论证了“对科学之美的追求能诱发创造力,有助于探寻到真理的内核”的观点。
D.材料二第三段运用排比,表述了科学美的本质、主客体表现形式和对科学发现的作用,既论述全面,也强调了科学美的重大意义。
4.两则材料在论证过程中均引用了唐诗,请简析其作用。
5.在古诗文学习研讨中,甲同学说:“我发现同是草木葱茏,‘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在陶渊明眼中就是美景,而‘城春草木深’却让杜甫悲从中来。”乙同学说:“我觉得这两句诗都太美了,让我感动!”请结合材料一的原理,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做简要分析。
2024-02-1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庸》慎独的前提是道不可须臾离也,也就是说在道面前人的言行都是敞开的,都是没有秘密的。《大学》讲究正心,心是知晓一切的,因而要诚恳。忏悔是佛教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在佛教徒的修行生活中无处不在,可见人在佛面前是无法隐瞒过错的。在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人在上帝面前是无法隐藏的。无论是中国儒家、佛教的忏悔还是西方的忏悔,都是因为人无法隐瞒过错,而选择了忏悔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显露。

对于过错的认识,不同的文化和不同思想家会有所不同。如果认定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过错的产物,则人生来就有原罪,则人人需要忏悔自己的罪过,这样人才能成为神性的生命。《圣经》记载着亚当和夏娃吃禁果犯了罪的故事,人与神的关系破裂,个人找不到依存对象,丧失了秩序和确定性等绝对尺度,此即人之原罪状态。人们对罪的界定不再依据行为是否违背某种道德或价值准则,罪不再是人们羞于道德的一种取向,而具有一种宗教和存在的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忏悔观由道德选择的价值上升为一种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辨精神。

相比于西方的忏悔意识,儒家和佛教对罪过的忏悔意识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中缺乏西方的宗教精神和原罪感,中国人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做到问心无愧就没有犯罪,更不必认罪,而人只需要为自己的过错忏悔。虽然中西方不同文化和不同思想家对过错的认知不同,但是忏悔的内容都是罪或过错,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忏悔的发生离不开内和外两种因素。外在的因素可以是一面镜子,其构成了忏悔的对象,因为把自己和对象相对照,而发现自己的过错、自己的不足。忏悔总是涉及谦卑。但是单纯的外在对象并不一定能造成忏悔,忏悔总是涉及内心的某种认识,涉及对自我的认识。一般来说,自我感知力强的人羞愧感强烈,乞求改过的忏悔意识也相对强烈。反之,自我感知力不强的人羞愧感相对较弱,忏悔意识也相对薄弱。但内外不是截然对立的,忏悔会导致自我谦卑感和对某种境况优越感的产生。

——支克蓉《中西方忏悔观再探》

材料二:   

对于俄罗斯文学来说,两个因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是爱,一个是罪。在俄罗斯大师的情感世界里,对人和万物的爱,也具有高于一切的意义。这是一种博大而深刻的爱。它因为跨越了一般爱的狭隘性和局限性而臻达宗教的境界。这种爱,我称为圣爱。有了圣爱的心灵,一个人常常是敏感、谦卑和痛苦的,因为,他不能容忍任何虚要的自大,也不能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心怀圣爱者是用悲悯的眼睛看一切的。他视别人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甚至觉得他人的不幸和罪恶里也有自己的责任。这种及于万物的同情之心愈切,则他们对自己的罪责愈加敏感,反省亦愈加自觉和彻底。而由罪感导致的焦虑和不安,更是经常性地折磨着俄罗斯作家的灵魂。这样,便形成了俄罗斯文学忏悔的情感倾向和特殊气质。

俄罗斯文学的忏悔意识如此自觉,而列夫·托尔斯泰则将忏悔叙事推进到惊心动魄,令人赞叹的高度。

在托尔斯泰几乎所有作品里,忏悔伦理都是具有灵魂意义的精神力量。在他的作品中,也总是有一个或几个可以被称作良心的人物。这些人物大都正直、善良,心地单纯,富有同情心,是社会中高尚而纯洁的道德力量。他们中间,有的尽管从来没有做过错事,始终保持着道德、健康的生活状态,但是,他们的良心仍然是痛苦的,不安宁的。他们为社会的不公和弱者的不幸而痛苦,自愿担荷社会的罪责,把为他人谋求幸福当作自己的责任。有的虽然做过错事,但是他们最后都经过痛苦的精神炼狱,经过痛苦而虔诚的忏悔,完成了从的精神澡雪,完成了从罪犯到赤子的人格升华,托尔斯泰《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物。

但在俄罗斯作家的忏悔叙事中,即使那些作为良心和正义代表的人,也没有在道德上表现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而是怀着痛苦、不安的心情,去爱那些犯罪的人。在《复活》里,西蒙松对玛丝洛娃的爱,则是毫无功利目的地实践了这种爱。他告诉聂赫留多夫:我是把地当作一个很好的、少有的、苦难深重的人那样爱地的。我对地一无所求,只是非常想帮助地,减轻她的厄运……当然,人在忏悔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感觉。侠罗斯的忏悔伦理似乎并不赞赏这种轻飘飘的满足感。托尔斯泰甚至认为,聂赫留朵夫因为发现自己作为精神的人的觉醒而流出的泪水,都是坏的泪水因为这是自恋自爱的泪水,是为自己的美德所感动的泪水。这一事象体现了俄罗斯文学叙事中的忏悔伦理在道德上的彻底性。

——节选自李建军《忏悔伦理与精神复活一论忏悔叙事的几种模式》

1.对于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不管中国还是西方,人因为无法隐瞒过错,所以必须选择忏悔这种方式进行自我显露。
B.西方认为人生来就有原罪,所以人不管有没有违背道德或准则,都需要忏悔自己的罪过。
C.缺少自我感知力的人不会有羞耻感,也就不会有改过的忏悔意识,因此这种人不会忏悔。
D.东西方在忏悔意识上的最大差异在于二者对过错的认识完全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A.依据材料一,东方人没有“原罪感”,所以比西方人缺少忏悔意识。
B.依据材料二,聂赫留朵夫流出的“泪水”是“坏的泪水”,他并未真正忏悔。
C.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若无过错没必要有忏悔意识。
D.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忏悔可以带给人心理满足感。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举《中庸》《大学》《忏悔录》,论述东西方文化都认为过错无法隐瞒。
B.材料二作者提出“圣爱”观念,意在揭示俄罗斯文学忏悔意识产生的根源。
C.两则材料都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材料一东西对比,材料二中作品主人公对比。
D.两则材料都围绕“忏悔意识”展开,一个偏重文化观念,一个偏重文学表现。。
4.材料二提到托尔斯泰作品中的“‘良心’的人物”,聂赫留朵夫是否属于这样的人物?请简要分析。
5.我们是否应该增强忏悔意识?请结合材料说明你的看法和理由。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骑 马

梁 衡

我与马最亲密的一段接触是在大学毕业后到农村去劳动的一年。在内蒙古河套,那是个半农半牧,又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村除种地用马,又多养了一些马,所以不像中原农区对马管得那样严格,干活时牵之于地,收工后系之于槽。这里的马相当自由,大部分是不干活的游走之徒。少量干活的也是一收工就摘掉笼头脱缰而去。于是常有大量的散马,在村外的沙滩上或收割过的庄稼地里幸福地撒欢、嘶鸣,有一口没一口地伸长脖颈吃着地上青草。

自从上年来村落户,已经与村民混得很熟了。一天,马倌小李子,突然问我们敢不敢骑马?“敢!”我们七八个男女生齐声答道,并踊跃地举手,要求给一匹马。马的骑法有两种,一是骑鞍马,就是整齐地备上鞍子,套好笼头,手握缰绳,双足踩蹬,这是正规骑法。逐有一种野路子,就是什么也不要,人骑马上,手抓马鬃,乘风而去。一般放马的人特别是男孩子惯用此法,俗称骑光背马。但是当地土话叫骑“产”马。这个字该怎么写,没有人去考证。这个“产”马的“产”直到多年后我才在一本旧字典里查到,应写作“骣”,也是这个音,释义为:“骑马不加鞍辔。”就是骑光背马。这使我大吃一惊,这么一个偏僻的方言竟上接千载,直通古文,有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等到你基本上能驾驭马让它开走时,也有两种情况。一是马走慢步,或碎步,四个蹄子前后交错地踏行。步子走得好的马被称为“走马”,人坐其上稳如坐轿。二是马慢跑,直至飞奔起来。当地的孩子称之为“抹奔子”。这也是一个极形象又专业的方言。“奔子”好理解,奔腾之意。妙在这个“抹”字上。因为马奔腾起来后,你的双手抓着马鬃或缰绳,像是在顺着马的长脖颈从前往后来回抹动,十分传神。我从一听到这三个字就立即在脑子里把它写了出来。待我们能初步掌握了马时,小李子和他的伙伴们就大喊:“抹奔子!抹奔子!”意即让马跑起来,飞起来。这时马就不是四条腿交错着地了,而是像饿虎扑食一样,两前腿齐向前扑出,刚一落地后两腿又跟上来点地弹出,波浪式飞跃。这才是骑者最享受的时刻,人如在浪尖上荡滑板,一波接着一波;如雄鹰展翅,上下翻腾。难怪西方的神话总是给马的两肋和天使的腋下加一双翅膀。但这里说的是理想状态,是熟练的骑手。作为新手只是稍微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自己惊喜,而且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原来,人的屁股与马背是一对矛盾。你向下压它,它就向上顶你。静止时这矛盾还不明显,马一颠起来,就把人弹了上去;人再落下来,屁股就重重地摔在马背上,就这样来回对撞。而马背是什么?就是一条硬硬的大脊梁骨。李贺写马诗云:“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它硬如铁、窄如刀,就这样一下一下地砍在你的屁股和尾椎骨上,这怎么受得了,所以正规的骑马一定要备鞍子。而骡骑的要领是必须人马一体,就像有什么东西把你和马粘在一起,人即马,马即人,永是上下一起动。这时二者已不是一对矛盾,而合为矛盾的同一方,共同去对付另一方——大地,或踏地而行,或点地而飞。而这个任务,人就不必管了,交给马去完成,它天生就是干这个的,你就坐享其乐吧。耳边呼呼秋风过,眼观四野花草香。但这种人马合一的状态要非常纯熟的骑手才能做到,或者如小李子这样从小和马一起玩大的孩子。

那天我们痛痛快快地“抹”了一回“奔子”,可是到了晚上就甜尽苦来,乐极生悲。先是腰和两腿酸痛,因为骑马的时候双腿要用力夹紧马背,腰也前后晃动扭曲。这还是其次,最难堪而又难言的是,屁股连同尾椎骨经马背这把“骨刀”上下地砍剁,晚上退下裤子,已是皮破肉绽,渗出血水,火辣辣地疼。四个人在炕上辗转反侧,喊爹叫娘。一边又窃笑着,猜想现在后面院里的那四位女生,又该如何?聊着,聊着,大家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处境,忽然觉得我们就是一群骡马。人靠衣裳马靠鞍,我们本来以“骣马”之身入学,经过五年的大学教育,毕业时学校都给配了不同“鞍具”:天文、生物、化学、历史、建筑………等等。但一出校门就一律被摘鞍除蹬,不分专业,不问对口,轰到这黄沙窝子里来与草木共生同乐。这样想着又不觉悲从中来。于是再不多想,就说:睡觉!睡觉!迷迷糊糊不觉东方之既白。

第二天,我们碍于面子照样出工,只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村里几个调皮的男人故意追着女生问:“大学生,昨天的马骑得过瘾吧。”我们就连忙大声喊:“队长,今天派什么活?”这种难言之痛,大约过了一周才慢慢康复。但我们还是照骑不误,西风骏马本无价,秋风黄沙皆有情,天赐之乐何能放过。而且臀底功从磨砺出,骑马乐从苦中来,之后也就渐渐痛少乐多了。套用李白的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好马骑无人!一年后政策落实,劳动结束,男女同学都分数各地。只知多年后这中间出了一位天文学家、一位中学校长,余皆未能细考。

那次骑马之后过了三十年,我到四川九寨沟又得了一次骑马的机会。主人是一个下海文人;先做汽车生意,玩腻了钢铁的“宝马”“悍马”,又来做山水旅游,就自己买了一匹有血有肉、红鬃白蹄的真宝马,金辔银鞭,豪华一回。那天他邀我们同登青、甘、川三省之交的一座山头,遥望黄河从天际而来,在茫茫草地上划过它出世以来壮美的第一湾,龙蛇一道,闪烁明灭。顿觉风展衣袖,天地入胸,欲扶摇而去。回程时,主人将他的宝马借我一骑,我踩蹬翻身,一抖缰绳,顺着弯弯的山道直冲而下。耳旁风声呼呼,绿树花草倒退而去,我又找回了当年“抹奔子”的感觉。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蒙古河套地区有大量的散马,这里的马相当自由,大部分是不干活的游走之徒,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交代了有骑马机会的原因。
B.马倌小李子在文中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用野路子方法骑马,让城里来的大学生羡慕,还热情鼓励大学生“抹奔子”,开朗单纯而不会“悲从中来”。
C.当村里几个调皮的男人故意追着女生闷骑马后的感受,我们感觉到了蔑视,就连忙大声喊:“队长,今天派什么活?”一副青春不服输的样子。
D.一年后政策落实,多年后同学中出了一位天文学家、一位中学校长,其他的乏善可陈,那个时代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不被重视,作者感到惋惜。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大量使用仿词与仿句,有时还故意改动成语和名句,幽默风趣,读起来饶有兴趣。
B.文中虚写了四位女生,进一步强化了“抹奔子”对身体的伤害程度,也颇具青春气息。
C.登上青、甘、川三省之交的一座山头时看到壮美的景象,情景交融让作者不禁要骑马。
D.全文句式整散结合,书面语与口语交替,语气节奏随父意跌宕起伏,足显用语的功力。
3.作者考证“骣马”的“骣”字写法,其用意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作者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描述“抹奔子”,赋予了“骑马”不同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024-02-05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史前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较早注意到史前文化边缘发展现象,1968年就提出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随着狩猎采集群体的人口增加,社群终将分裂,部分群体不得不进入文化适应的边缘地带。为了生存,这些群体开始广谱利用资源,进而强化利用部分有驯化潜力的物种,驯化由此发生。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计逐渐从狩猎采集转向农业。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我们熟知的适合农业的平原地带并不是农业的发生地,农业是从森林边缘地带开始的。这个地带是森林草原生态交错的地带,也是部分驯化作物祖先分布的边缘地带,尤其体现在水稻的分布上。野生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其分布的北部边缘。

在中国北方,农业起源的前奏是细石叶技术的起源,这种技术的过程是,以间接打击法生产形制标准的细石叶,然后将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刀等不同类型的工具。细石叶标准化程度高,轻便易携带,用途广。此后华北地区一系列遗址的考古发现表明,该技术的出现就在末次盛冰期的到来前夕,即距今2.6万年前后。

除了这两个现象之外,早在人类起源阶段,就可以看到边缘发展现象。人类灵长类祖先原本生活在热带雨林环境中,黑猩猩、大猩猩至今仍然如此,但是随后出现的气候变化,让部分地区变成了热带稀树草原。对于人类祖先而言,这就是边缘环境,他们不得不改变体质以便适应,发展更好的直立行走姿态,减少阳光下曝晒的面积;以出汗的形式,更高效地散热。同时,旱季时为了利用埋在地下的植物根茎与死亡的动物,发展出挖掘与切割工具,人类从此走上了文化适应的道路。按照“撒哈拉泵”假说,当气候适宜的时候,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人类可以利用的环境,部分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这里,然后随着气候的变干,他们又被迫离开。部分人群无法回到原处,向北走出撒哈拉,人类由此走出非洲,正是边缘条件造就了人类的扩散。

(摘编自陈胜前《中华文明起源中的边缘发展现象》)

材料二: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在经历“双转型”。一方面,当前,国际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面临调整,各国受国际机制的制约;另一方面,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许多新兴经济体正在充分利用其影响力,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一直以来,“中心-边缘”理论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并用于解释发展的动力结构,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多斯·桑托斯、萨米尔·阿明、沃勒斯坦,都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由于劳动分工不同,“中心国家”同“边缘国家”间存在不平等的结构,彼此具有支配与依赖的关系;在不平等的结构基础上,“中心国家”借由其政治及经济上的优势对“边缘国家”进行剥削,并以此将自身危机转嫁于“边缘国家”。

自 2013 年以来,“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实践,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开辟了一条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经济挑战、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因此,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动力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既顺应了国际体系转型潮流和国家角色变化的历史背景,又为超越传统“中心-边缘”体系提供了基于中国自身发展经验和价值理念的切实性方案。

近代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中心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使其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的制定力,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一方面以原有资本为核心驱动力,另一方面力图构建统一的市场、规则、相关技术标准和人力配置模式。进而形成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这种刚性的规范体系一旦形成,其他国家和地区则自动成为全球化发展的被动卷入者,他们不得不使用统一的通用标准,以保障社会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全球化轨道已经建成,各国参与全球化的前提是接轨既定的规则。相对而言,处于高势位置的“中心国家”,在各个方面持续输出与影响处于“边缘”的其他国家,巩固其中心位置与规制权力。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位于边缘的许多国家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自然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逐渐延伸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而构建为一种国际秩序。

在全球化的新浪潮中,世界经济进入深刻转型期,“一带一路”倡议全面铺开,深入实施,国际规则处在推陈出新的历史拐点,国家间、地区间围绕国际规则制定权展开新的竞争。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 RCEP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TPP)、“一带一路”等都是对现有区域治理规则和体系的完善。但全球规则体系本质上仍由发达国家主导,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地区经济合作的潮流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掌握提升全球规制性话语权和主动权的重点区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功开展经济合作的新范式无疑将在未来全球制度体系的制定中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对新型地区合作机制的追求。“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始终坚持开放透明包容,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具体合作中因地制宜,尊重和照顾不同国家的国情特点和实际需要,有效避开“中心国家”权力主导的规则体系,制定适合新兴国家利益需求的规则机制。“一带一路”作为一种发展导向的国际合作倡议与实践,不仅是对既有国际制度加以适时的补充与革新,也是弥补现有国际合作机制对“边缘国家”制度支持的缺失与不足,这有利于提升“边缘国家”在国际规则体系重塑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利于指向一个真正多元主体的多元、多维世界。

(摘编自黄佳家《“一带一路”理论对“中心-边缘”理论的超越思考》)

1.下列对材料里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撒哈拉泵”是一种形象化的假说,随着气候变化,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类进到或逃离撒哈拉沙漠。
B.“双转型”指各国既在国际机制的制约下面临调整,也在寻求调整国际规则和创建新的国际机制。
C.“中心国家”特指拥有更强的能量和实力,从而具有更大的全球化规制制定力的资本主义国家。
D.“全球化”开端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力图构建全球一体的规制体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68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农业起源始于边缘地带的观点,史前中国农业首先出现于山麓、小盆地区域,经历了从山麓走向平原的发展过程。
B.细石叶技术促进了农业的起源,将形制标准的细石叶镶嵌粘接在骨、角片的凹槽处,组成矛,万等工具,标准化程度高,且轻便易于携带。
C.“中心-边缘”理论被运用于阐释国际关系与全球结构的发展问题,以中心和外围的结构要素为基础,其所在的不同位置指向其不同功能。
D.在以实力为核心的“伞状型”架构下,边缘国家应该没有选择余地,只能接受或被迫学习在国际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体制和法则。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灵长类祖先跟野生水稻原本都生活在热带环境中,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水稻随一部分人类灵长类祖先扩展到热带之外。
B.从“中心-边缘”论的视阈来探讨“一带一路”,可看出切实性的中国经验和顺应潮流的中国理念可超越传统的“中心-边缘”体系。
C.全球化轨道既然已经建成,各国要参与全球化就只能永久地接纳“中心国家”所制定的规则,容忍“中心国家”的规制权力。
D.对“边缘”的作用,材料一认为“边缘”可以促进人类走上文化适应的道路,材料二却反对让“边缘国家”离开全球一体化体系。
4.人类在史前史阶段的“边缘发展现象”是怎么回事?请根据材料举例说明。
5.“一带一路”对“边缘国家”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简要回答。
2024-02-05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育才中学校高三上学期一模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老樵

【宋】吕南公

何山老翁鬓垂雪?担负樵苏清晓发。城门在望来路长,樵重身羸如疲鳖。皮枯亦复汗淋沥,步强遥闻气呜咽。同行壮俊常后追,体倦心烦未容歇。街东少年殊傲岸,和袖高扉厉声唤。低眉索价退听言,移刻才蒙酬与半。纳樵收值不敢缓,病妇倚门待朝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问句开篇,避免了平铺直叙;老人“鬓垂雪”的特点呼应诗题中的“老”字。
B.全诗以老樵口吻叙事,叙述中充满感情;各事件叙述以时空变化为顺序,条理清晰。
C.诗中善用对比手法,老樵与街东少年的对比,突出了老樵的卑微特点及卖樵的艰辛。
D.诗中的细节描写,如少年的“厉声唤”、老樵的“退听言”等,增强了叙述的生动性。
2.前人认为末句“病妇倚门待朝爨”是点睛之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轴胪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美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材料二:

秋月泛湖,游之上者,未有若周君山游者之上也。不知古人曾有是事否,而余平生以为胜期,尝以著之诗歌。今丁卯七月望夜,始得一为之。

初发棹,自龙口向香炉。月升树端,舟入金碧。偕者二僧一客,及费甥、坡孙也。南崖下渔火数十星,相接续而西,次第过之,小船捞虾者也。开上人崖一树曰:“此古樟,无虑十数围,根抱一巨石,方丈余。自郡城望山,见树影独出者,此是也。”然月下舟中仰视之,殊不甚高大。余初识之,客黎君曰:“苏子瞻赤壁之游,七月既望,今差一夕尔。”余顾语坡孙:“汝观月,不在斗牛间乎?”因举诵苏赋十数句。

又西出香炉峡中,少北。初发时,风东南来,至是斜背之。水益平不波,见湾确,思可小泊。然且行。过观音泉口,响山前也。相与论地道通吴中。或说有神人金堂数百间,当在此下耶?夜来月下,山水寂然。湘灵、洞庭君,恍惚如可问者。

又北,入后湖,旋而东,水面对出灯火光,岳州城也。云起船侧水上滃滃然平视之已做横长状,稍上,乃不见。坡孙言:“一日晚,自沙觜见后湖云出水,白团团若车轮巨瓮状者十余积,即此处也。”然则此下近山根,当有云孔穴耶?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数客舟泊之,皆无人声。转南出沙觜,穿水柳中,则老庙门矣。《志》称山周七里有奇,以余舟行缓,似不翅也。

既泊,乃命酒肴,以子鸡、苦瓜拌之。月高中天,风起浪作,剧饮当之,各逾本量。超上人守荤戒,裁少饮,啖梨数片。复入庙,具茶来。夜分登岸,别超及黎,余四人循山以归。明日记。

(节选自吴敏树《君山月夜泛舟记》)

【注】①费甥、坡孙;吴敏树的外甥名费,孙子名坡。②上人:对僧人的尊称。“开”与下文“超上人”中的“超”均是僧人之名。③吴敏树;湖南岳阳人,清道光十二年举人,后辞官专治古文,中国样湖文派的创始人。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云起A船侧B水上C滃滃然D平视之E已做F横长G状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意为断绝。与《劝学》中“而绝江河”的“绝”字义不同。
B.横,意为横执。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的“横”字义相同。
C.材料中画横线句子“正襟危坐”和“开上人指危崖一树”中的“危”字义不同。
D.次第,意为一个接着一个,表示迅速和众多。而《声声慢》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次第”是光景,状况的意思。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
B.材料一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
C.材料二以泛舟的线路为顺序来进行记叙的,看去似乎是信笔所至,而实际上却讲究剪裁的功夫。
D.两个材料题材颇为相近,但在风格和章法上有所不同。材料一行文豪健,侧重于议论;材料二则沉郁顿挫,侧重于表达一种静穆幽深的境界与情趣。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山后无居人,有棚于坳者数家,洲人避水来者也。
5.请简要分析两则材料中“水”“月”所寄托的作者情感。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回忆

孙犁

那是个冬天,该是一九四一年的冬天,我打游击打到了这个小村庄,情况缓和了,部队决定休息两天。

我每天到河边去洗脸,河里结了冰,我登在冰冻的石头上,把冰砸破,浸湿毛巾,等我擦完脸,毛巾也就冻挺了。有一天早晨,刮着冷风,只有一抹阳光,黄黄的落在河对面的山坡上。我又登在那块石头上去,砸开那个冰口,正要洗脸,听见在下水流有人喊:

你看不见我在这里洗菜吗?洗脸到下边洗去!

这声音是那么严厉,我听了很不高兴。这样冷天,我来砸冰洗脸,反倒妨碍了人。心里一时挂火,就也大声说:

离着这么远,会弄脏你的菜!

我站在上风头,狂风吹送着我的愤怒,我听见洗菜的人也恼了,那人说:菜是下口的东西呀!你在上流洗脸洗屁股,为什么不脏?

你怎么骂人?我站立起来转过身去,才看见洗菜的是个女孩子,也不过十六七岁。风吹红了她的脸,像带霜的柿叶,水冻肿了她的手,像上冻的红萝卜。她穿的衣服很单薄,就是那种蓝色的破袄裤。

十月严冬的河滩上,敌人往返烧毁过几次的村庄的边沿,在寒风里,她抱着一篮子水沤的杨树叶,这该是早饭的食粮。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时心平气和下来。我说:我错了,我不洗了,你在这块石头上来洗吧!

她冷冷地望着我,过了一会才说:你刚在那石头上洗了脸,又叫我站上去洗菜!

我笑着说:你看你这人,我在上水洗,你说下水脏,这么一条大河,哪里就能把我脸上的泥土冲到你的菜上去?现在叫你到上水来,我到下水去,你还说不行,那怎么办哩?

怎么办,我还得往上走!

她说着,扭着身子逆着河流往上去了。登在一块尖石上,把菜篮浸进水里,把两手插在袄襟底下取暖,望着我笑了。

我哭不得,也笑不得,只好说:你真讲卫生呀!

我们是真卫生,你们是装卫生!你们尽笑话我们,说我们山沟里的人不讲卫生,住在我们家里,吃了我们的饭,还刷嘴刷牙,我们的菜饭再不干净,难道还会弄脏了你们的嘴?为什么不连肠子肚子都刷刷干净!说着就笑的弯下腰去。

我也觉得好笑。可也看见,在她笑着的时候,她的整齐的牙齿洁白的放光。

对,你卫生,我们不卫生。我说。

那是假话吗?你们一个饭缸子,也盛饭,也盛菜,也洗脸,也洗脚,也喝水,也尿泡,那是讲卫生吗?她笑着用两手在冷水里刨抓。

这是物质条件不好,不是我们愿意不卫生。等我们打败了日本,占了北平,我们就可以吃饭有吃饭的家伙,喝水有喝水的家伙了,我们就可以一切齐备了。

什么时候,才能打败鬼子?女孩子望着我,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

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也许十年八年。可是不管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总是要打下去,我们不会悲观的。我这样对她讲,当时觉得这样讲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了。

光着脚打下去吗?女孩子转脸望了我脚上一下,就又低下头去洗菜了。

我一时没弄清是怎么回事,就问:你说什么?

说什么?女孩子也装没有听见,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她端着菜走了,我在河边上洗了脸。我看了看我那只穿着一双踢倒山的鞋子,冻的发黑的脚,一时觉得我对于面前这山,这水,这沙滩,永远不能分离了。

第五天,我穿上了新袜子。

女孩子的父亲是个生产的好手,现在地里没活了,他正计划贩红枣到曲阳去卖,问我能不能帮他的忙。部队重视民运工作,上级允许我帮老乡去作运输,每天打早起,我同大伯背上一百多斤红枣,顺着河滩,爬山越岭,送到曲阳去。女孩子早起晚睡给我们做饭,饭食很好,一天,大伯说:同志,你知道我是沾你的光吗?

怎么沾了我的光?

往年,我一个人背枣,我们妞儿是不会给我吃这么好的!

我笑了。女孩子说:沾他什么光,他穿了我们的袜子,就该给我们做活了!

又说:你们跑了快半月,赚了多少钱?

我们一同数了票子,一共赚了五千多块钱,女孩子说:够了。

够干什么了?大伯问。

够给我买张织布机子了!这一趟,你们在曲阳给我买架织布机子回来吧!

大家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我们到了曲阳,把枣卖了,就去买了一架机子。大伯不怕多花钱,一定要买一架好的,把全部盈余都用光了。我们分着背了回来,累的浑身流汗。

这一天,这一家人最高兴,也该是女孩子最满意的一天。这像要了几亩地,买回一头牛;这像制好了结婚前的陪送。

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

当她卸下第一匹布的那天,我出发了。从此以后,我走遍山南塞北,那双袜子,整整穿了三年也没有破绽。一九四五年,我们战胜了日本强盗,我从延安回来,在碛口地方,跳到黄河里去洗了一个澡,一时大意,奔腾的黄水,冲走了我的全部衣物,也冲走了那双袜子。黄河的波浪激荡着我关于敌后几年生活的回忆,激荡着我对于那女孩子的纪念。

开国典礼那天,我同大伯一同到百货公司去买布,送他和大娘一人一身蓝士林布,另外,送给女孩子一身红色的。大伯没见过这样鲜艳的红布,对我说:多买上几尺,再买点黄色的。

干什么用?我问。

这里家家门口挂着新旗,咱那山沟里准还没有哩!你给了我一张国旗的样子,一块带回去,叫妞儿给做一个,开会过年的时候,挂起来!

他说妞儿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像小时那样,就是喜欢新鲜东西,说什么也要学会。

(选自《白洋淀纪事》,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对女孩的斥责虽心生怒火,但考虑到八路军战士应该与百姓搞好关系,于是对女孩便心平气和起来。
B.女孩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仍用所剩不多的布料给“我”做袜子,表现出她热情慷慨的一面。
C.小说中“我们的房,叫他们烧过两三回了!”写出了敌人的凶残,也表现了老百姓对敌人的痛恨。
D.袜子是女孩在自家物资极为匮乏的情况下为“我”缝制的,是老百姓对革命队伍的支持与信任,是军民鱼水情的象征。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血腥,而是描写饶有趣味的日常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B.小说和《哦,香雪》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从“我”的视角和见闻出发,增添了真切感和主观抒情气氛。
C.小说叙述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形式来展开,既巧妙交代小说的时代背景,又展现了人物性格。
D.小说以小见大,把送袜子、做国旗等平凡生活琐事,与国家和民族情怀紧密联系起来,细枝末节中凸显时代光芒特点。
3.铁凝认为:那些女孩子们,就是“美”与“善”的化身。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4.孙犁《白洋淀纪事》和铁凝《哦,香雪》、茹志娟《百合花》,因其独特的风格,被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小说,从选材、人物形象、情感等角度,谈谈对这种文体特征的理解。
2024-02-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点明地点和时间,给人以万物复苏之感,奠定了本诗的基调。
B.颔联“垂处绿”“末梢红”写出了春天到来时柳树、桃树的显著变化,体现了“动人春色不须多”的特点。
C.诗中展现了家乡的人们在早春暖日和风中的居室及出游活动,传达出融洽的春意。
D.本诗借景抒情,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样,有着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2.以病老之躯观春,常有感伤之念,而此诗超越自身,具有温暖而积极的格调。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4-02-01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