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富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民之所归也;粟者,财之所归也;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财产何得不                       枯竭
B.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                 通“疲”,疲乏
C.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安抚
D.终岁之利无道相                    过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失时不雨,民狼顾                  四体康
B.国胡相恤                                十五城请易璧
C.先王者善民除害兴利               若属皆且所虏
D.粟,民之所归也                      后之览,亦将有感于斯文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B.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C.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4.《汉书·食货志》中的各句全属于其作者赞同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仓廪实而知礼节                                                  ②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③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④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⑤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⑥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书·食货志》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治举措,提出了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
B.《汉书·食货志》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C.《管子·治国》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能“兴利除害”则能得到民心归附。
D.两篇文章都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了发展国家的建议。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远方之能拟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2)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7.甲乙两文在论述“粟多”的作用方面有何共同点?
2023-11-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芦苇花的精魂》,完成下面小题。

芦苇花的精魂

付秀宏

①芦苇花随风飘逸,那一片片的风景摇曳在家乡的冬春季节。轻柔的芦苇花,温煦中有些苍凉,像一轴一轴的黄云在斑驳的绿海中涂抹,又像一盏又一盏古战场的旌旗。芦苇花不似苇海里枝叶那般喧闹,只是在微凉的感觉中,送一丝丝润滑过来。也许那种润泽的梦,那种柔情的恬,都活在那里。

②我站在芦苇荡旁边,眼看、心感,总觉得芦苇花有一种说不清的精魂在那里飘拂。真的,很少有植物的花带给人这种感觉。即便是飒飒秋菊,也要输给芦苇花。秋菊还带有些艳的颜色,芦苇花的朴素与柔细像极了祖国母亲,历经无数沧桑还是那般亲切。她的眼里透射出慈祥的光芒。

③芦苇花的质朴温暖和坚韧不拔,让芦苇荡获得了达观、博爱的人文意趣。芦苇荡撤退时,某些芦苇花还在用热烈真挚的爱心——把生命的残酷和悲凉改写成诗的礼赞。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将微笑的种子播撒得无边无际。

④芦苇花在无声的大自然中,在冷冷暖暖的颠簸之间,不断与时间赛跑着。这让我想起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第一线坚守,得知也是医务人员的妻子感染了病毒被隔离治疗,他说:我怕的哭了。

⑤当时,分身乏术的张定宇不能陪在妻子身旁,有时一连三四天都看不上妻子一眼。谈到自己的渐冻症,张定宇没有半点害怕。但他说,在开车去看妻子的路上,自己害怕的哭了,心里怕失去他。所幸,他的妻子感染后已经康复。

⑥张定宇的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会慢慢失去知觉。因自己的身体会渐渐被这种罕见的病魔住,所以他对时间特别敏感。他曾说,只有自己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一定要把重要的事情做完;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一点点在我的心扉展开,似有一个声音在呢喃和诉说,一点点将生命的抗争,用毛笔在天地间——一笔一划的写着、写着,就像慢镜头一样。

⑧天暗得几乎让人窒息,午夜下起了小雪。清晨,日光没有从天际的那边射过来。一切在肃杀中隐隐约约变得朦胧。生命的楷书似在风中随芦苇花随意翻动。冬春时节,芦苇花像一个奔跑的孩子,似雪花在空中任性的飞舞。这正是:忽忽百年行欲半,茫茫万事坐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⑨那飘荡在苇秆上的花呀,一直铺展在我们的心房。每年三月烧芦苇作草木灰,触目即逝的芦苇花颜将不复存在,过去的艰涩和荣光只有芦苇根知道。有人说,秋天的芦苇花开了,就意味着生命光华铺设,那便是高峰闪现。青青芦苇嬗变成白茫茫的芦苇花,这乃成熟冷峻的美,然后直至枯萎。内心质朴的人们却一直把芦苇花装在心头,阳光透过指缝进入瞳孔。似乎新苇在眼前努力地生长。

⑩一个人的良知何处来?生于良心;那么,良心又从何处来?生于不灭的心性。凝思一想,芦苇秆做到了心要虚,无一点儿渣滓;而芦苇花做到了爱无边,无一丝欠缺。宁静、忍耐、安详、谦虚、奉献、涵容——芦苇荡里的芦苇花,让我懂得冬天不是寂寞冷落,早春也并非万物凋敝,这是芦苇花写在时空里的不灭精魂啊!

1.阅读文章①~④自然段,分条概括芦苇花的特点。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划线句。
早春依然挺立的那些芦苇花,像张定宇一样,如同一面面旗帜,站在芦苇荡的那头,遥遥照耀而来,拉出一片片暖意。
3.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②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芦苇花与秋菊对比,突出了芦苇花与秋菊一样面对困境坚韧、朴素的特点。
B.第③段中“可想而知,这些芦苇花,终将被风吹尽,将经历无数悲苦,而它却将微笑的种子播撒得无边无际”意思是生命如同芦苇花一样,饱经风霜苦难,却要始终以微笑面对生活,用热情去点燃人生的希望。
C.第⑨段“铺展”一词形象地写出了芦苇花在我们心中的位置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D.第⑩段总结全文,点明“人的良心生于不灭的心性”的主题,引人深思。
E.本文综合运用描写、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芦苇花的精魂及如芦苇花样的人的赞美之情。
4.本文以“芦苇花的精魂”为题,有何作用?
2023-01-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初高中衔接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泥火盆儿

江山千里雪,炉火一点红。展望北方的苍茫原野,总让我想到童年那一盆红彤彤的炉火,炉中闪耀的火光,照亮了我的冬日情怀。记忆中的火炉不是那种婉约的小火炉,而是朴素简约的泥火盆儿。温暖的火盆儿,是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

童年的北方,冬天格外冷。大雪囤着一座座村庄,整个长冬都不肯化去。晌午,阳光强烈,屋里生火做饭提升些温度,屋瓦上才变得柔和些,滴滴答答的屋檐水垂落下来。日头稍稍偏西,屋檐下就又挂上了长长的冰棱。这时,祖父掖了掖宽大的棉袄,用一根带子把腰勒紧,推开风门,从南墙根儿端来一个泥火盆儿——那是乡下人冬季的宝物——放在屋檐下,往盆里装了碎草,盖上细碎的玉米秸,点燃。碎草抽抽噎噎地燃起,一股青烟被北风扭得四下流窜。祖父不急不躁,好像任由顽皮的孩子尽情打闹,在旁边不紧不慢地吸着他的烟锅。烟吸透了,青烟没了,火红的炭骨窜着短粗的火苗儿,在火盆里活力四射。祖父用他粗糙的大手,小心地捧起暖烘烘的火盆,(甲)笑吟吟地回屋。片刻,屋里就温暖如春天一般。

那时候的乡下,几乎家家有一两个火盆儿。火盆儿是秋天就做好的。它制作起来很简单,到村外岭畔挖些干净的粘性黄泥,拌上麦糠,和成厚泥巴。粘土有时候是会裂的,为了让火盆儿品质好,还要把一些破布片儿、旧绳头儿绞碎,拌进泥里,这样火盆儿就有了筋骨,可以更好地成型,不易碎裂。拿一个旧脸盆做模子,倒扣在平展的地上,盆面擦一层——爷爷从灶底掏出的草木灰。然后,一层层往上糊泥巴。开始时泥巴打滑,拍打几下就好了,泥巴糊上去要轻轻拍打,拍打得火盆儿瓷实且四壁均匀。做好的火盆儿就像一个丰满厚重的大脸盆,放在背阴的地方慢慢地阴干,急了会有裂纹。祖父总是去查看火盆儿,有小裂缝马上用细泥封住、抹平。火盆儿干透了,小心翻转过来,从中间把脸盆抽出——一只丰满的泥火盆儿就(乙)笑吟吟地端坐在墙角,等待着北风紧、雪纷飞,等待着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隆冬的到来,那时,它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乡村取暖,大都用做饭的灶火,烧热屋里的火炕,叫暖屋热炕。但炕的热度远远抵御不了隆冬的严寒。尤其屋里有老人孩子,他们抵挡不住大寒的侵袭。严寒时节,大雪培住屋子,即使炕烧得热鏊子一样烙屁股,屋里仍然凉气刷脸,清晨,你会发现脸盆里结了冰碴子。北方还有一句话——针鼻儿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冬日里,一点儿小缝隙就能夺走屋里好不容易积攒下的热量。于是四处寻找凉气来源,不断用碎石锤紧老鼠洞;将门帘挂在堂屋和卧房的门外;而且用高大的茅草和芦荻垒一扇独扇的风门挡在堂屋门外。尽管如此,四九天气,还是到了寒气逼人的时候。

是时候请泥火盆儿出场了。每一餐灶火,总要剩些热炭,从灶膛里拣几块红彤彤的木炭置于火盆儿内,端到屋子里,屋里顿时就腾起一股暖流。带着小火苗的炭火在火盆儿里热腾腾地跳跃,老人在炭火的上方烤烤手,说,暖和!孩子的小脸儿被炭火映红,暖暖地笑。在炕上绣花的姑娘,把积劳而僵硬的双手拢在火盆边儿烤烤搓搓,绣出的花就更显灵性。远归的人,拿笤帚扫下一身硬邦邦的雪粒子,坐在暖融融的火盆儿前,顿时感到无限温暖冬季,在火盆儿边,多少英雄变得儿女情长,被这一小盆红通通的炭火拴住了出去闯荡的脚步;多少游子又在日思夜念老家炕头上泥火盆儿那冒着火苗的温馨。冬日,家里来客串门,最热情的招呼就是拉到火盆边说:来,烤烤火!围着火盆儿拉呱着日子,闲话着岁月,一天天地向年关迈进,向春天迈进,向新的生活迈进。火盆的微红,映着庄户人一脸的安详、满足和期盼、向往。

泥火盆儿,是温暖的使者,还是美食的源地。一把黄豆,一撮苞米粒,几个花生,祖父就变戏法一样把它们变成香喷喷的美食。瘦小的苞米粒埋进去,过一会它就蹦跳着出来,变成一个爆米花。祖父一边欣喜地用拨火的钎子挑出爆米花,一边看着我说:看看,女大十八变,小丫头转眼就变成大姑娘了。有时候,祖父悄悄把地瓜埋进深灰里,慢慢地热。闻到甜香味儿,小孩子馋猫一样到处找,直到那滋滋地冒着油的地瓜被祖父从灰里掏出来,小孩才恍然。于是,趁家人送客去了,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把地瓜悄悄埋在火炭里就上街玩了。待到家人闻到一股焦糊味儿,那火盆里只剩了一块黑乎乎的糊炭儿。最温馨的是祖父就着火盆儿喝酒。黑色的烫壶倒上半壶白酒,酒壶底部埋进火盆的炭灰,伸手从屋脊挂钩子上摘下小小的腊条提篮,拿出几条小干鱼,祖父用铁筷子夹着干鱼在火盆儿上慢慢地烤。鲜味首先惊醒了炕头小猫,喵喵叫,围着祖父转。祖父拿过猫食碟子,把鱼头、鱼鳞和杂刺、肚腹之物分享给猫。

泥火盆儿前的时光是温馨的。听北风敲窗,几片干树叶在窗外飒飒轻响;看雪花飘飞,给院中的草垛披上斗篷。守着泥火盆儿的炕头上,绵绵的是祖父那些久远的故事和传说。火盆前的祖母戴着老花镜悠悠地在绣一副鞋垫,或者补几双袜子,或者就那么比划几片布片,拼接成她需要的枕头套、小肚兜。故事也像手中的线一样绵绵不断。冬天日短,不觉中日影就从窗户棂上没尽了,火盆儿里的火也暗淡下去,小孩子打一个长长的哈欠,灶屋里响动锅碗瓢盆的序曲。祖父就着火盆儿里微微露红的炭苗点燃了烟袋锅,烟雾缭绕里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恬静安详。

常常,火盆儿边的情景像一幅静物写生画,永恒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祖父背倚着炕头上高高的被卷闭着眼睛,是在打瞌睡,还是在想久远的往事?火盆边小弟睡得小脸红彤彤,拨浪鼓在枕头边寂寞着;祖母双手插在宽大的衣袖里,眼睛似乎在看向窗台上阿姐的算盘。猫儿从静物里走出,它先是在火盆边伸伸懒腰,扭扭捏捏地走到窗户边,透过封窗纸上的小玻璃片,看窗台上的麻雀……祖父醒来,引过猫儿,抱在怀里,祖母轻拍窗棂赶走了麻雀……

此刻,火盆儿里也许只剩下些热炭灰,堂屋里,锅碗瓢盆又响动起来,风箱慢悠悠响起,炕头接续着火盆的暖,又热起来。

(取材于张金凤同题散文,《光明日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作者笔下,泥火盆引发了作者对艰苦却温暖、恬静的生活美好的回忆。
B.本文融记事、写景、忆人于一炉,行文变换交错,笔法灵活,语言质朴而又不失灵动。
C.祖父的形象很丰满,他本领大、不怕苦、满心慈爱,但心里也有无法出去闯荡的遗憾。
D.文中三处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写出了泥火盆儿带给我们一家人的温暖,因为有了泥火盆儿时光是温馨的、恬静的。
E.文章的结尾,既是对眼前现实生活实境的叙写,又寄寓着强烈的感情,可谓寓情于境。
2.请分别写出(甲)(乙)两处“笑吟吟”在表达上的妙处。
3.结合全文,请分析以“泥火盆儿”为题的好处。
2023-01-0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湖底的书香

白荣敏

①湖泊是造化的眉眼。那一汪清凌凌绿莹莹的湖水,给粗犷的大山增添了一些柔媚。翠屏湖,让汉子一样的闽东山区县古田,有了诗性的润泽。

②翠屏湖是一个人工湖。我们造访的时节,它还未进入汛期,发电用水使翠屏湖水位降低,露出了一溜儿黄色的土棱。新建的溪山书画院就在景区的入口处附近,看着崭新的建筑,我体味到当地政府和有识之士的用心,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旧溪山书院已没在湖底的某一处。

③我的目光投向了烟波浩渺的湖面,那碧澄澄的深处还依稀闪现着朱子的身影。

④宋宁宗庆元二年,韩侂胄发动了反对道学的斗争,称道学为“伪学”,进而列“逆党”名单五十九人,朱熹名列第五。朝廷对与“伪学”有牵连的人进行打压。原来与朱熹交游的朋友和跟随朱熹的门人,贬的贬,逃的逃,叛的叛。庆元三年,年近古稀的朱熹遭受奸党迫害,为避“伪学”和“党禁”之难,应古田门人邀请,从闽北建阳来到了古田。

⑤贫病交加、仇怨相攻的朱熹行走在古田的土地上,大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一般人到了这样的境地,也就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孤凄、绝望,还能有什么作为!但穿透几百年的历史,我们看到,当年那个年迈的身影在今日翠屏湖的湖底却脚步从容,目光坚定。他在溪山书院讲学,为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

⑥这位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杰出的教育家,其一生为学“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在古田期间,他以溪山书院和地处杉洋镇的蓝田书院为轴心,来往于古田境内的螺峰、谈书、魁龙等多个书院,巡视教务,设帐授徒,宣讲理学,培育后秀。这是一个性格倔强的老头,我行我素;又是一位宅心仁厚的长者,心无旁骛,一心教学。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的暗夜里,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

⑦站在翠屏湖畔,望着这群山环抱中的浩瀚湖水,我似乎有所明白,朱子在困厄中坚持行走,在绝望里坚持理想,源自他站位的高蹈、学问的高深;而像这湖水一样柔软的坚强,也正是支撑生命前行的力量。据说,溪山书院的前身是古田县东北的双溪亭。自朱熹遣高足林用中至此地讲学,亭宇始得开拓。不久,朱熹为亭题匾曰“溪山第一”。溪山书院于明嘉靖年间圮于水,崇祯年间按原貌重建。20世纪50年代,政府修建古田溪水库,书院被淹没于湖底。没于湖底的,当然还有整个古田县城。但我知道,对于古田人民,这溢满书香的湖底,依然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县城的建筑可以淹没,但是经过漫长时光培育起来的文化信仰、精神底蕴已和深深的湖水融为一体。

⑧古田安顿过朱熹晚年一段困厄的时光。朱熹在古田的门人,表现出了对理学的坚定信念和对朱熹的一片忠心,他们和朱熹患难与共,险夷不变其节,给朱熹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而朱子的过化,为古田培育了浓浓书香。古田的士人学子靠着正宗师承,人才脱颖而出,单南宋时期就出了大约100名进士。

⑨时至今日,蓝田书院得以重修,朱熹的“蓝田书院”石刻被罩以玻璃进行保护,而且书院不时会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国学班;还有人提议从水库中的溪山书院旧址里抢救朱熹碑刻。

⑩这湖底的书香,已随着源源不断的电流,点亮了这片土地。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运用比喻、拟人等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翠屏湖的柔媚与诗意,引出下文将要写的朱熹以及溪山书院等内容。
B.第⑤段引用朱熹为溪山书院前的欣木亭题诗“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写出了朱子在孤绝之境中陶然自乐的达观情怀。
C.文章写20世纪政府因修建古田溪水库淹没书院,与现在新建溪山书院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暗含了作者对书院被淹没于湖底的不满。
D.朱熹的门人及士子大都对理学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缅怀朱子的功绩,继承朱子的事业,使古田的文脉源远流长,从未中断。
E.文章描述朱熹的悲凉处境只是为了表达对朱子困厄的同情。
2.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朱熹的形象特点。
3.理解划线句子的含义。
他在随时有暴风雨降临的暗夜里,把自身当作火把,点燃同行者的希望。
4.文章写湖底的书香,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2023-01-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礼仪的出现、演化,本身是人与自然关系博弈、平衡的产物。当远古人们认识到应对宇宙天地心存敬畏时,便有了祭祀活动。由此而演化来的“礼”与“仪”正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对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认识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拱手礼在“礼”的层面,首先体现的是人类敬天的思想,即人类对赖以生存又可敬可畏的自然的臣服与膜拜。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便是伸出双手,束手就缚,以自身为天地的祭品。进而将这正式而严谨的祭祀礼仪拓展、渗透到对同类的尊敬、礼让。因而拱手礼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便体现着人际关系信息,形成和巩固着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以及塑造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形态。中国传统社会阶级之间从行拱手礼的不同规范就可反映出不同阶层的尊卑、亲疏。《周礼·秋官·司仪》:“昭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所以别亲疏内外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正如李为香博士所论:“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拱手礼亦然。追求拱手礼的精神核心,便是“敬天”“尊人”,是与自然相处时要放低姿态,谦恭敬天;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礼遇他人。这种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敬天”“尊人”的思维才是拱手礼在其礼制背后所反映的核心价值。

在“仪”的层面,拱手礼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仪表原则。如行礼时,应双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如遇凶丧,反之等。这些仪式现象看似繁文缛节,却是“敬天”“尊人”这些精神内核的极好保障,通过这些程式化的仪式,强化了对天、对人的敬意,确立了对天,对人的秩序。若在国家层面上将这些规范固定下来,就有了典章制度,就成了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为一定阶段社会运行提供法则,成为历代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普通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在人际交往中和社会运行中执行这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拱手礼仪式,使每个人按既定的身体仪式行事,既可“敬天”“尊人”,同时也是“自敬”“自尊”。人若“敬天”,天则“爱人”,人与自然平衡和谐。人若“尊人”,施之以拱手礼仪,对方也会还礼,这便是“敬人”的同时巩固和彰显了自身的身份地位。《礼运》:“夫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社会成员若按照规范得当的礼仪相施,人们按照恰当得体的拱手礼相见,人人相敬,人人相亲,则国家的秩序自然就通畅井然了。

拱手礼的“仪”与“礼”,一表一里,共同传递着中国传统社会“敬天”“尊人”的思想,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

(摘编自张丽娟《中国传统拱手礼及其对现代礼仪体系构建的作用》)

材料二:

握手礼不科学者有四,繁而不周者有三。易传染疾病;多握之后易疲劳;握后常不能及时洗手,给健康带来隐患;明知有传染病却因害怕失礼而不得不握;此四者为不科学。十数人须一一握手颇费时间,数十人不能遍握而于无意中造成亲疏之别,群众场合只能握其代表;此三者为繁而不周。有此四不科学三不周,握手礼作为相见礼应当废除。

拱手礼可以全面避免上述“七累”,此为显明之理,不再具论。其实,拱手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礼记·曲礼上》:“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而握手礼是近代的舶来品,既然存在诸多弊端,不如重行拱手礼。

拱手礼的好处至少有五条。其一,避免了上举“七累”,已是于我民族功莫大焉。其二,当前疫情严重,需要全面防治,不但需要有医疗保障,有诸多净化环境的科学措施,还要有改礼惠民的人文措施。废“握”改“拱”,不费一钱一物,可谓“一举手之劳”,而风气所开,顿可“防患于未然”。其三,今后若有甲肝、乙肝或其他接触传染的病毒、细菌,至少不会因每日几十亿人次的相互握手而辗转传播,害我人民。其四,拱手礼作为传统礼节,有很高的文化认同度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五,拱手礼颇有特点,潇洒自如,仪态端庄而礼意浓切,颇具中华文化的魅力,若能成为“国礼”,则为又一朵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礼花”。

(摘编自项纯文《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

材料三:

从握手礼进入中国成为流行的相见礼仪,已经上百年的时间。但在这百年之间,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百年间中国的国力却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巨变,中国人正在走向富裕,中国人的文明素养不断得到整体性的提升,追求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成为广大中国人的整体性共识。与此同时,在改革开放40年后,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正在由“输入型现代化转换为辐射型现代化”,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去,旅游、学习、工作……中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也需要来一个全新的重塑和传播,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历史,也需要在新的全球化语境中得到更为深广的认知。在此语境下,从文化意义来说,将相见礼仪予以革新,以拱手礼逐渐取代握手礼,则正逢其时。变革的窗口已经再一次出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原有的生活、工作节奏,可以预见,疫情将无差别地改变各国人们的固有思维、行为习惯。

推行拱手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根本的分歧不在于其是否要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的形式,而在于如何以当代的需要,创造性地改造传统的形式,让它既有传承的印记,又更加契合时代气质,为大众所接受,为丰富、提升当下的生活品质而服务。

(摘编自张承良《握手礼还是拱手礼——疫情背景下相见礼节变革的文化审思》)

1.下列对材料中“拱手礼”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拱手礼的“礼”与“仪”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它 一表一里,共同传承着中国传统社会经典的礼仪文化。
B.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并没有“尊人”的思想内核,经拓展后才有着对人本身的期望 和宽容、对社会秩序的协调等更多的社会价值。
C.拱手礼的好处有五条,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在当前环境之下,可“不费一钱一物”, 用“一举手之劳”“防患于未然”。
D.拱手礼的回归是一种文明生活方式的回归,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养,有助于展现 中国的国家形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程式化的仪式,确立秩序,就形成了典章制度,即礼制。礼制一旦确定,就成为 一定阶段社会运行之法,成为统治者为国治政之本,社会成员安身立命之道。
B.拱手礼的正确手势,正如《拱手礼》歌词中所唱“右拳握如日,左掌弯如月”一样, 可以是双手合抱于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C.敬天祭地可以用拱手礼来表达敬意,逢年过节、祝贺庆典、相逢离别也可以相互行拱 手礼来表达情意。
D.国际通行的握手礼从 20 世纪初引入中国并逐渐流行至今,但人们对握手礼的思考和争议没有中断过。
3.下列关于材料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多处采用引用论证,其中从《周礼·秋官·司仪》和《左传·隐公十一年》相 关内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尊卑有序,亲疏有别。
B.材料一主要是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论礼的,作者指出拱手礼和其他的礼俗一样, 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和谐的追求,都是传统文化中的良礼美俗。
C.材料二的论证语言颇具特点,文白夹杂;论证方法多样,用道理论证、引用论证、比 喻论证等方法,积极倡导以拱手礼代替握手礼。
D.材料三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论证了推行拱手礼的原因,指出了人们的固有思维和行为 习惯都将会有改变的事实。
2023-01-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信一口井

明嘉靖十三年,被流放云南,“永远充军烟瘴”的大诗人杨慎来到建水拜访他的朋友,西南边陲的建水城令他大吃一惊并留下了数篇文字。令我惊讶的是,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在着,“少年社火燃灯寺”,燃灯寺还在,依然在响着木鱼。寺院门口的那口井依然清冽,杨慎如果在燃灯寺喝过寺僧沏的茶,茶水应当就是这口井里的水。

如今建水县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见送水的马车。马车上绑着一只铁桶,里面装着井水。马车驶进小巷,将井水送给各家各户。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城市里还有送井水的人,除了建水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是一份古老的工作,我三十年前来建水的时候,就见过这些送水的马车。现在,马车已经被汽车包围了,依然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在汽车中间,没有被取缔,可以说是一个奇迹。送水的人骑在桶上,吆喝着湿淋淋的马车跑过建水城,就像童话里的人物。马车一到,接水的人们心怀喜悦,开门出来,提着一桶芳香四溢的清水回家去。井水渗入人们的生活习惯中,没有这桶水,一天的生活便无法开始。

马车送来的水,取自大板井。建水民谣说:“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如果没有这口井,建水城不会建在此,文明不会兴起。至今,大板井的水依然清冽甘醇,一位前生产队的老会计守护着它,老伯已经70多岁了,终日坐在井后面的小庙里,他后面是供着龙王的神龛。水井对于建水人来说,不仅仅是水源,而且是来自大地的保护神,每一口水井都具有神的地位。许多井的旁边,都盖着庙,里面供奉着龙王、水神,终年香火不绝。

建水立城以来,一直靠井水滋养。喝井水的人,已经死去无数,运送井水的人,也死去无数。但新一代的送水人仍通过送水而生活,这是一种故乡经验。井水是一种“信”,这不仅是源于生活习惯的依赖,更是祖传的“信”,每个建水人都收到过这个“信”。井水令一代一代建水人信任大地,安居乐业。生生之谓易,送水人不会怀疑,跟着祖先送水就行了。这一眼,令他成了一个保守派。破旧立新、怀疑旧物是这个时代的风气,改天换地,人们已经不再信任大地,不再道法自然了。送水的人必须守旧,大地之水是旧的,从来没有进步过一滴。这个时代的目标是“先富起来”,送水的人像井一样,天然地自甘落伍。送水只能维持温饱,年复一年地送水,做这个活计更得不为所动。但是,只要水在,他就不会失业,也不必担心成本。人们信任他,只要他的马车一到,各家各户就提着桶走出来,仿佛他是一个大地派来施水的使者。井水维系着这座小城中人与人之间的“信”。建水的送水人诚实地信任着祖传的井,就像祖先们信任大地之水、开始之水。他通过日复一日运送这口唯一的井里的水,立其诚。送水的人像写诗一样,送的是大地的现成,大块假我以文章。这个工作微不足道,没有技术含量,有力气就能干。但是,必须有人干,不能须臾或缺。他的职业精神,就是每一次送水都要恭恭敬敬的,忠实于一口井。看建水人如何取水,送水人站在马车上,用瓢将桶中的水慢慢舀出,车旁的人双手捧着盆,捧至眼前,瓢里的水跃入盆中,如天地孕育出的精灵。送水人与取水人不说话,但凭借青色的一缕完成了最神秘的交流。偶尔,水沾湿额头,有一点凉,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地之凉。

说实话,大板井的水与自来水管里流出来的没有多少区别,如果用技术检测的话,成分也不会有多大差异。但这是一种“信”,这种“信”非常古老,这是对起源、开始的“信”。人们迷信的是这个开始,通过对开始之水的迷信,人们永远记着祖先为什么在这个地方定居。从科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迷信。科学只看到水的分子构成:水(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科学不知道这种“信”来自时间、经验、细节。井是文明照亮的,水不是一般的水。水中有 “信”,是人们对于祖先和神灵的一种态度,水井唤起的是感激和敬畏。大板井的旁边不仅有龙王庙,还有无数的传说、诗歌,无数来自祖母们的自生自灭的箴言……没有人会为自来水公司建一座庙,虽然它的有无也生死攸关。人们喝水管里的水只是因为契约、抵押、担保、制度,所以不会对一个水表、一份供水合同恭恭敬敬。人们提心吊胆,担心着毁约。大地不会毁约,大地就是诚实。人们与大地的关系是“信”,不是契约。

黎明,马蹄嗒嗒响起,送水的人来了,这是一个喜讯。有部电影叫作《都灵之马》。

大风,灰沙弥漫,疯狂之马,最后几颗土豆,一群吉普赛人在荒野中找到一口干了的井。在整个世界上,井越来越少,一口接一口地少下去,现在,井就像诗一样卑贱而金贵。许多井已经不被信任,封了填了。有一次我在苏轼老家的井边跪下去,像信任他的诗那样信任着,捧起一口来喝掉,旁边的导游大喊:“喝不得!”他不信了。大地藏着毒药,不再信任井,这是一种新的觉,人类从来没有如此觉过,耶稣、佛陀、庄子、老子等的觉都是:井是好的,井就是诚实,可以信任、依靠。井藏着毒药,这种可怕的想法已经萌生。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建水城可以信任,看啊,送水的马车来了!

马车从我身边经过, 我坐在燃灯寺前,像五百年前的杨慎一样,端起茶碗,品着井水,品着“信”的滋味。

(选自于坚《建水记》,中信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描写了云南小城建水,以井为主体,让读者感受到了小城的传统与淳朴。
B.文章引用民谣“先圈大板井,后建建水城”,说明了大板井的悠久历史以及对建水城的重要意义。
C.作者强调人与井的关系是感激和敬畏,而人与自来水的关系是契约,从中可以明确看出作者对当下契约文明的反对。
D.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手法,如将井水与自来水作比较,将建水人对井水的信任与导游对苏轼老家井水的怀疑作比较,使主题更加明确,引人深思。
E.作者用一部电影中的场景来写水井干涸带来的绝望,他认为破坏环境,环境恶化使井越来越少,使人们丧失了对世界万物的信任。
2.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4.你如何理解倒数第二段中“黑暗是什么?是送水的人不再来了”这句话。
5.作者结尾说“品着‘信’的滋味”,“信”包含多重含义,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2023-01-0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杨炎正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不抵抗政策,他的卓越才能、远大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无语问西风”,谓所问出之于心而不宣之于口。所问者西风,有与上句的“斜日”同一寓意,均是虚写景物,点明时间。这两句是对仗。
B.“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C.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问:谁是国中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绝望。
D.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愁”?请简要赏析。
(3)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来的“红学”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而《红楼梦》作为经典名著,我们的阅读和研究更应该着眼于文学本身,更应该立足于小说的社会背景、情节故事和人物命运。对《红楼梦》进行重新审视和思考,认识《红楼梦》的意义不仅仅是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不仅仅是“有情之天下”以及对个体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而且是存在于多重世界和生命历程之中,存在于观照现实生活之中,这是超越种族和国度的。《红楼梦》中有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红楼梦》还写了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

(摘编自成中英《<红楼梦>的世界、人生和艺术》)

材料二:

《红楼梦》的诞生,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可借鉴的艺术典范。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世界文学史领域里,它达到了高峰。《红楼梦》的创作登峰造极、出神入化、浑朴天成。小说中表现出的唯物观、辩证论、发展论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也是客观的。

《红楼梦》成书迄今已200多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红楼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数十种续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国,感动了不同民族的读者。

《红楼梦》即梦断红楼、梦逝红楼之意,《红楼梦》的创作以贾、史、王、薛(谐音理解为假、死、亡、血)四大封建贵族大家庭为背景,叙写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曹雪芹试从时代精神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角度切入,把握当时的历史发展的主线与脉络,达到了对艺术性、文学性、思想性协调统一的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红楼梦》融政、经、文、艺、史、哲、理、法、医、社会、建筑、音乐绘画、舞蹈、戏剧、孔儒、李道、释佛、玄学以及伦理于一炉,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可以说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产物,是中国18世纪中叶封建社会的大百科全书。《红楼梦》不是“死”的小说,而是有时代精神活跃其间的“活”的化身。

“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东方三大显学。红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谓三教九流、五花八门、一览无余。

(摘编自李海林《<红楼梦>赏析》)

材料三:

《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许多人把《红楼梦》摆在床头,每天晚上睡前读一段,若有所悟,每次感觉都那么不同。

许多人会问《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林语堂说:最喜欢探春,最不喜欢妙玉。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反复看了二三十次《红楼梦》,我不敢回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

探春是贾政的女儿、宝玉的妹妹。她的母亲赵姨娘,一个丫头出身的妾。因为卑微的出身,赵姨娘似乎总是愤愤不平,嫉妒他人,总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她也把这委屈转化成报复他人的恶毒言语或行为,连自己亲生的女儿探春,也不例外。探春聪明,大器,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她努力为自己的生命开创出不同于母亲的格局。她处事公正不徇私,曾经在短时间内代理王熙凤管理家务,有条不紊,兴利除弊,展现了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林语堂一定喜欢探春,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

但是妙玉呢?妙玉是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的女儿,因为家道败落,不得不出家为尼,她寄养在贾家的寺庙中,看来是修行,心中却积压着不可说的郁浊的苦闷。妙玉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她孤芳自赏,这样的性格,即使在今日,恐怕也很难有朋友,在世俗社会,总是招人嫌怨。我们能够“不喜欢”妙玉吗?我们能够嘲笑妙玉吗?

《红楼梦》的作者,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红楼梦》的作者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

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关心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他对任何生命形式,都没有“不喜欢”,都没有恨,包括地位卑微的丫头、仆人。在他的心目中,她们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对象,都是可以被欣赏的。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多读几次《红楼梦》,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会再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

(摘编自《蒋勋说<红楼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红学”是东方三大显学之一,其研究都集中在人物、医药、法律、饮食、服饰、园林等等微观方面。
B.《红楼梦》是中国最重要的小说之一,在中国古典小说乃至在世界文学史领域里都达到了高峰,所以它不仅感动了中国人,而且也得到其他民族的重视与喜爱。
C.《红楼梦》是可以读一辈子的,因为我们不只是在读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我们也是在阅读自己的人生。
D.《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妙玉。小说中的妙玉家道败落,出家为尼,孤芳自赏,心中积压着郁浊的苦闷。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的意义存在于生活世界、艺术世界和哲学世界三重世界之中,还存在于希望、烦恼和无奈失落三个生命历程之中。
B.《红楼梦》的内容包罗万象,既是思想小说,又是社会、经济、政治小说,读者可以从中各取所需。
C.《红楼梦》呈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作者引领我们理解每一种生命不同的处境,去悲悯和包容。
D.宝玉关心每一个人,对谁都没有恨,对丫头、仆人也尊重、欣赏,这体现了宝玉善良、顺从的性格。
3.对于林语堂最喜欢探春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探春聪明,大器,处事公正不徇私,展现出精明干练的管理才能。
B.她极力想摆脱母亲卑贱的出身牵连,努力和母亲保持着距离以表现出不同于母亲的思想格局和高度。
C.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重视个人突破环境限制的解放能力。
D.探春的形象符合林语堂的思想取向,探春是林语堂尊崇的生命典型。
2022-04-13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得以持续增强,而以文化旅游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也得以迅速崛起。文化旅游1.0时代主要依托的是老祖宗留下的资源,文物发掘、遗迹保护、古建修复、文化恢复是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文化旅游2.0时代不以有限资源而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无中生有、变废为宝是主要特征,文旅产业的智造业属性得以彰显,不断迭代成为必然的选择,永远建不完的迪士尼即是文化旅游2.0的典型代表。值得高兴的是,国内一些优秀的文旅企业,如无锡灵山、华强方特、宋城演艺、华夏文旅等也已经初步建立起以创意和科技为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文化旅游2.0时代的先行者。可以说,未来,谁拥有了创意和科技创新能力,谁就是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

(摘编自肖建勇《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

材料二:

大众旅游的旅游者并不是历史学者、文化学者,也不都期望以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恢弘的历史长卷。所以,在依据资源本身的文化类型进行产品组合时,应考虑到资源的功能性转换,使整个线路切合场景活动特点和旅游者的审美习惯,否则就可能脱离市场。毫无疑问。文化旅游产品应该具备相应的主题。主题越鲜明,越典型集中,越富层次感,就越有利于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旅游是一段时间有限、场景集中的经历与体验。旅游者在有限的时空中获得文化旅游的体验和感知,因此,文化旅游产品就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去展现文化,才算是选位得当。文化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观赏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介入和文化参与活动。崇尚参与和亲身感受是现代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有必要研究为旅游者提供亲身感受和亲自参与的机会的有效措施,以便旅游者进入体验旅游目的地文化的角色当中。

(摘编自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

材料三:

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活动内容的文化性需求不断提高,以感知异域文化特色、体验异域文化氛围为目的个性化旅游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目的也从单一的观光活动向更富于知识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因此,选择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要结合区域特色、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以及业态的发展趋势,开发出特点鲜明且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但是,由于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很多城市开始竞相开展文化旅游,这其中出现了效仿现象,更有甚者,为了文化旅游利益而争夺历史文化发源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原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让历史文化遗产沦为金钱的附庸,那文化旅游也就失去了意义,更无特色可言。

(摘编自桑彬彬、黄敏《我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材料四:

(摘编自《20162022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持续增强,一方面促使文化旅游迅速崛起,一方面推进大众旅游和全域旅游稳步发展。
B.文旅企业如果想要成为文化旅游2.0时代的赢家,就必然要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和核心竞争力。
C.从材料四的旅游主题类型选择来看,50.7%的中国在线自由行用户偏好文化体验游,以21~40岁中青年群体为主。
D.文化旅游产品越能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设计和展示,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也就越能切合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靠传统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并非新型旅游业态最主要的开发形式,未来的文旅产业更彰显其智造业的属性。
B.挖掘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不能以开发旅游业作为唯一的目的,否则将使文化旅游缺乏魅力。
C.要让旅游者在一定文化场景中获得深刻丰富的体验和感知,必须用典型、形象、通俗、有趣的形式展现文化。
D.大众旅游的旅游者注重观光游览,而历史学者、文化学者则都期望借助旅游来“阅读”中国文化这部历史长卷。
3.从全文可知,面对中国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下列解决发展问题的途径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合区域特色,使文化旅游产品具备相应主题,杜绝效仿,避免重复。
B.结合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开发具有体验性、创意性的文化旅游产品。
C.结合业态的发展趋势,以无限创意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做到“无中生有、变废为宝”。
D.旅游从业者应该对当地旅游产品亲自感受和亲自参与,从而制定措施以利于旅游者深度游览和体验。
2022-04-09更新 | 192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

材料一

在上海陆家嘴一栋写字楼一层的快餐厅,白领胡晓璐用自助点餐机完成点餐,选择支付方式时,屏幕上除了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付款等选项外,还有一个“刷脸”选项。“只用对着屏幕上方的摄像头看一眼,然后再输入绑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完成支付,感觉挺新鲜的。”胡晓璐说。

不只是连锁餐厅,上海市民郭先生在一家服装店购物付款时也发现,收银台除了此前经常能见到的扫码枪,还有一台类似于iPad的设备,通过摄像头扫描面部信息,郭先生也快速完成支付。

2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去年底,支付宝推出刷脸支付产品“蜻蜓”。今年3月,微信刷脸支付设备“青蛙”正式上线,刷脸支付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除了大超市、连锁餐厅,不少中小商户都收到了来自支付宝和微信两家的“诚意邀请”。上海闵行区一家餐馆负责人朱先生对记者说,最近一-段时间,支付宝、微信两家推广刷脸支付的工作人员已多次上门推销。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甚至已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材料二

尽管平台力推,消费者和商家也展现出足够的好奇心,但采访中发现,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有待检验。

“扫码支付很麻烦吗?”在上海静安区一家便利店,面对记者提出的刷脸支付的问题,刚刚买了一杯咖啡并扫码完成支付的徐先生如此反问。徐先生说,他购买了该便利店的会员资格,付款时一方面需要扫描App积分,另一方面,一些优惠券也需要扫码才能使用, 所以他并不会选择刷脸方式进行支付。

在上海虹口的一家连锁咖啡店,记者看到,收银台上的刷脸支付设备黑着屏幕,无法正常使用。“坏了两天了,还没有人来修。”收银员说,和二维码扫码收款相比,刷脸收款设备故障率高。该收银员还表示,高峰期,刷脸支付慢、效率低。“有刷脸支付的时间,三笔扫码支付都完成了。”

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密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在互联网领域,并以此作为交易支付的认证,风险是有的。”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峰表示,刷脸支付的基本原理是将终端服务器采集到的信息与云端信息进行比对,看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则不仅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也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材料三

针对刷脸支付,监管部门也在加快顶层设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 2021年)》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借助密码识别、隐私计算、数据标签、模式识别等技术,利用专用口令、“无感”活体检测等实现交易验证,突破1: N人脸辨识支付应用性能瓶颈,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实现支付工具安全与便捷的统一。

“就个人信息保护来说,用户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尽管目前已有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但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谈剑峰表示,任何一项技术都有它适合的应用场景,不能一味滥用科技。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不能仅仅凭借面部信息等生物特征进行单一验证,而应结合着传统密码等方式,进行多重认证。

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企业应该对采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存储,也需要企业明确和规范用户信息使用的目的和范围,避免消费者信息被过度使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在金融科技领域,创新走在监管前面是常有的事,这需要监管部门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

(摘编自新华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刷脸这一新支付方式也暴露了利用率低、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等问题,能否被市场接受还是个未知数。
B.019年以来,刷脸支付迅速升温。随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上将会出现“零成本”安装刷脸硬件设备的情况。
C.业内人士表示,刷脸相较于指纹、扫码,优势在于去掉了手机这一介质,但介质的缺失,也意味着人脸信息利用变得更加容易。
D.如果云端生物数据库发生信息泄露,不会给账户安全带来风险,但会造成具有唯一性的个人生物信息外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个人敏感信息、生物信息等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专家建议尽快通过立法予以明确。
B.监管部门要及时跟踪创新以及创新带来的问题,对监管机制进行更新和强化,要不断鼓励扶持创新。
C.在用作支付认证时,专家建议最好能将人的生物特征与传统密码等方式相结合,进行多重认证。
D.业内人士认为刷脸支付既要便利,更要安全,这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监管。
3.下列不属于“刷脸支付还需过好几道关”的原因的一项是(     
A.故障率高、高峰期支付慢导致的设备利用率较低。
B.用户体验尚且有待完善。
C.存在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D.监管机制停滞落后,使得设备维护面临重重障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