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7 道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仁       而:如果
B.小人喻       于:在
C.不亦重       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D.“恕”乎       其:它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常用的纪年法包括: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隐公元年”;帝王年号纪年法,如“始元六年”;干支纪年法,如“岁在癸丑”。
B.“前四史”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它们都是纪传体断代史史书。
C.“诸子百家”是指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儒、道、墨三家影响最大;按古籍分类标准,儒家典籍归属经部,其他归属子部。
D.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这些作品运用楚地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地方色彩。
2024-02-10更新 | 300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语文试卷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水。木直中绳,𫐓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𫐓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为学

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            疾:劲疾。
B.君子非异也     生:同“性”,天性。
C.于鲁也传之     卒:死亡。
D.越明年                           明年:第二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青,取于蓝                                 鄙,有二僧
B.𫐓为轮                                               告富者
C.水为之,而寒                  贫者语富者曰
D.吾尝终日思矣                         僧富者不能至贫者至焉
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B.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C.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D.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劝学》一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用来比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胜过老师,后辈可以超过前辈。
B.《为学》一文以四川两个和尚去南海的故事为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事在人为”的道理。
C.《劝学》与《为学》都谈学习之道,前者强调了积累、坚持、专一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之重要,后者也认为主观努力才是关键。
D.《劝学》与《为学》两文的论证方法有异同,《劝学》以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为主,《为学》以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为主。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2022-03-11更新 | 392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又见荷塘月色

吴兆民

①今儿晚上,我终于来到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

②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年,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

③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根植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像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

④前面是石拱桥了。站在桥边向荷塘对面望去,近春园中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蓊蓊郁郁,白杨树最为高大。它的身影连同高处丛生的灌木被月光切割在塘水中,显得黝黑而错落。

⑤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左边是一列高高土坡,上面是密植的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不时瞟我一眼。

⑥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面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彩,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

⑦七十五年前那个夜晚,你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

⑧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围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

⑨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

⑩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作了否定性回答。可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永葆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七十五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回复我们人的本性的一剂良药。

⑪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先生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
B.第③段中,生动地描写了作者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等,均显得空灵而洒脱。
C.第⑩段中“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主要指的是自觉固守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
D.第⑪段中划线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某些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的行为深表遗憾。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开头运用比喻手法,借杨柳表达了作者对朱自清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充满浓浓的情思。
B.文章第⑦段主要采用呼告手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有利于作者委婉含蓄地抒发内心的情感。
C.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
D.本文与《荷塘月色》都是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侧重描绘荷塘景色,寓情于景,即景生情,托物言志;而本文侧重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以直接抒情、议论见长。
3.本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内容相关,但运用的写作技巧偏重不同,比如本文有意避开了朱文中的比喻和通感,在写景、抒情时突出运用了白描、对比手法,试结合文本赏析。
4.这篇散文以“又见荷塘月色”为题,有哪些丰富的含义?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念畜劣物终无所用(但)                         靡计不施,无济(最终)
B.市中游侠儿得佳者养之(笼子)               虽连城拱璧不也(比不上)
C.欲居之以为利,其直(认为……高)        成妻具资问(到)
D.民贴妇卖儿(每天)                                少年强之(本来)
2021-06-29更新 | 735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①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764),这时杜甫寓居在成都西郊浣花草堂。②徂:过去,逝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竹”“野”二字,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凉”字渲染出一派秋气。
B.“重露成涓滴”紧扣第一句“竹”这个意象。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中,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滴滴答答滚落下来。
C.本诗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虚实结合,最后两句抒情,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
D.诗中虽只写“夜”不写“倦”,但是诗中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寓情于景,味之无尽。
2.“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分析。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7 . 下面所列名著与相关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曹雪芹章回体黛玉葬花
B《后汉书》班固纪传体《苏武传》
C《左传》左丘明编年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孔雀东南飞》作者不详长篇抒情诗选自《玉台新咏》

A.AB.BC.CD.D
2023-02-05更新 | 46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刘姥姥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吝笔墨塑造的一位乡下老太太形象。第四十回写行酒令时,别人的行酒令颇有文采,而刘姥姥的行酒令是“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惹得众人捧腹。有人认为刘姥姥不识字没文化很正常;有人认为她虽然不识字,但她也不愚。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乡土中国》中的相关内容加以阐释。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要求作答。

念奴娇·海云四敛

【南宋】张孝祥

海云四敛,太清楼,极目一天秋色。明月飞来云雾尽,城郭山川历历。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云霓三弄,广寒宫殿长笛。

偏照紫府瑶台,香笼玉座,翠霭迷南北。天上人间凝望处,应有乘风归客。露滴金盘,凉生玉宇,满地新霜白。壶中清赏,画檐高挂虚碧。

【注释】①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他善诗文,尤工于词,其风格宏伟豪放,为“豪放派”代表作家之一。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用“酣眠”和“小睡”来拟写月光流照的情态,本词上片所写的月照之态正与“小睡”相符。
B.本词中的“城郭山川历历”与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都是写景物清晰可辨,但所借助的光照条件各不相同。
C.词人的想象驰骋天地,上片结尾虚写广寒宫内三弄笛音,良夜添意趣;下片结尾实写楼檐斜逸浮于天际,句中有画意。
D.本词所描绘的情境与词人《念奴娇·过洞庭》中所写的“表里俱澄澈”相类,且不单写景,也是词人理想人格的外显。
(2)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良夜悠悠,西风袅袅,银汉冰轮侧”。
(3)请指出词人借笔下之景表现了怎样的胸怀和情致?
2023-03-28更新 | 301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三期末模拟测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10 . 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狄更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作品多通过“小人物”的生活遭遇反映复杂的社会现实,代表作有《雾都孤儿》《双城记》《匹克威克外传》等。
B.高适,字达夫,晚唐杰出诗人,他与岑参的边塞诗代表了唐代边塞诗的最高成就。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较强。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忠”;他和韩愈共同领导了革新文坛创作的“古文运动”。
D.孙犁,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
2024-02-01更新 | 28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