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2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筑风格,是建筑的时代的、地方或民族的形式,就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它不只是雕饰的问题,而更基本的是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互相牵制着的,所以寻找民族形式的途径,要从基本的平面部署和结构方法上去寻找。而平面部署及结构方法之产生则是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和技术所决定的。

历史上民族形式的形成都不是有意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长期的演变而形成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艺术创造差不多都是不自觉的,一切都在不自觉中形成。每一座建筑物本身可能是一件很好的创作,但是事实上建筑物是不能脱离了环境而独善其身的。否则,每一个城市都可能成为一个千奇百怪的假古董摊,成为一个建筑奇装跳舞会。请看近来英美建筑杂志中多少优秀的作品,在它单独本身上的优秀作品,都是在高高的山崖上,葱幽的密林中,或是无人的沙漠上。这充分表明了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之失败,它经不起城市环境的考验,只好逃避现实,脱离群众,单独地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

19世纪以来日益发达的交通,把欧美的建筑病传染到中国来了,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长河中,中国人完全失掉了自信心,一切都是外国的好,养成了十足的殖民地心理。在艺术方面丧失了鉴别的能力,一切的标准都乱了。建筑师们对于本国的建筑毫无认识,把在外国学会的一套罗马式、文艺复兴式硬生生地搬到中国来。这还算是好的。至于无数的店铺,将原有壮丽的铺面拆掉,改做“洋式”门面,不能取得“洋式”的精华,只抓了一把渣滓,不是在旧基础上再取得营养,而是把自己的砸了又拿不到人家的好东西,彻底地表现了殖民地的性格。

现在那个时期已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始。我们从事于营建工作的人,既不能如古代的匠师们那样不自觉地做,又不能盲目地做宫殿式的仿古建筑,又不应该无条件地做洋式建筑。怎么办呢?我们唯有创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科学化的建筑首先就与大众化不能分离的。我们必须根据人民大众的需要,用最科学化的方法部署平面。次一步按我们所能得到的材料,用最经济、最坚固的结构方法将它建造起来。

建筑艺术和技术的传统又是与前两项分不开的。在平面的部署上,我们有特殊的民族传统。中国的房屋由极南至极北,由极东到极西,都是由许多座建筑物,四面围绕着一个院子而部署起来的。它最初的起源无疑的是生活的需要所形成。形成之后,它就影响到生活的习惯,成为一个传统。陈占祥先生分析中国建筑的部署,他说,每一所宅子都是一个小城,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大宅子。因为每一所宅子都是多数单座建筑配合组成的,四周绕以墙垣,是一个小规模的城市,而一个城市也是用同一原则组成的。这种平面部署就是我们基本民族形式之一重要成分。它是否仍适合于今日生活的需求?今日生活的需求可否用这个传统部署予以合理适当的解决?这是我们所要知道的。

(摘编自梁思成《建筑的民族形式》

材料二:

宋元时期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城,有着千年历史,境内古建筑星罗棋布。有关数据显示,福建泉州市共有1.3万余栋历史建筑普查线索,正式公布1199栋,挂牌保护的传统历史建筑669幢。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古建筑,让泉州古城更有古早味,今年以来,在积极推进申遗工作和向福建省政府报批《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背景下,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密结合古城保护规划设计实践,加快编制《泉州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进一步完善古城保护技术与实践方法,加强和提升泉州的古城保护工作。目前,编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形成《泉州古城传统建筑修缮技术导则(初稿)》。

中山路、西街,泉州人耳熟能详的古城街巷代表,节假日,是游客集中打卡的“网红点”,平日里,亦是泉州城人间烟火的温馨所在。编制过程中,结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中山路、西街等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空间研究为切入点,从战略,上对古城空间保护进行控制与引导,并对城市街道、绿化、广场、街景等公共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同时,围绕中山路(涂门街—钟楼)综合提升、八卦沟古城水系保护提升、小山丛竹公园及周边区域规划研究、通政巷、花巷等街巷规划提升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实践,对古城传统建筑的保护修缮提炼出涵盖形制、风貌、结构、功能、空间完善等各方面控制要素索引40余项,并逐一明确相应修缮要求。

(摘编自《让古城留住古早味   福建泉州编制古建筑修缮导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风格是建筑的整个表现,其形成是由时代、地方或民族这三个因素长期综合而成的,这三个因素是互相牵制的。
B.个人自由主义的建筑单独本身不乏优秀作品,其失败在于脱离环境,不能满足当时彼地的社会情形之下的生活需要。
C.19世纪以来,中国人在艺术方面完全丧失鉴别能力,养成了彻底的殖民地性格,表现在将欧美建筑的精华生搬硬套,完全吸收。
D.为了使拥有众多古建筑的泉州城更有古早味和积极推进申遗工作,泉州市完善保护技术,加强和提升古城保护工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设计建筑物必须考虑城市环境和生活需要,否则,即使建筑物本身再优秀,也只能是游离于城市体系的附属物。
B.19世纪以来中国建筑体现出的殖民地特点,与中国社会所处的特殊历史环境紧密相关,这表明了建筑具有时代性。
C.在平面的部署上,中国有特殊的民族传统,只要沿袭这一传统,我们就能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形式的建筑。
D.泉州城的中山路、西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以空间研究为切入点,十分契合泉州城的古建筑风格。
3.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标题新闻不符合梁思成观点的一项是(     
A.深圳南头古城修缮植入文化创意、数字展厅社区舞台等内容。
B.泉州崇武古城百年榕树被砍,因其根系深入城墙成安全隐患。
C.台州临海的桃渚古城,木工师傅采用传统手艺修复古宅。
D.西安耗资2亿重建阿房宫景区,终因交通不便而拆除。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
5.作为新时代的建筑师,怎样才能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2-10-30更新 | 177次组卷 | 1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蓝天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世间(节选)

梁晓声

马赛夏季的阳光将周蓉的脸晒成了古铜色,那是令大部分法国女性特别欣赏,令大部分法国男人着迷的一种肤色。

每天上班,她都要对着镜子仔细将头发盘起,绝不允许有一丝乱发。她那么认真不仅是出于爱美之心,也是职业使然。法国人对职业女性的仪表要求非常苛刻,着装打扮随便不但会令服务对象不悦,有时甚至会遭到理直气壮的投诉。周蓉很在乎自己作为职业女性能否给人以自信而美好的印象——确切地说,能否给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女人那种印象。

她很敏感于普通法国人怎么看中国人,更敏感普通法国女人怎么看中国女人,怎么看中国职业女性。她经常觉得,自己其实也是中国职业女性的形象使者。她也常常自嘲想法的可笑,有时又骄傲自己所吸引的目光,特别是法国女人的目光。法国人对青年的衣着很宽容,多数法国男女青年比较偏爱休闲装,穿休闲装上班司空见惯。但对三十五岁以上职业女性的衣着打扮,不论法国男人还是女人,都以相当挑剔的眼光看待。

走在街上,周蓉仍像当年是大美人儿时那样引起很高回头率,往往还是青年男女们的。不是因为她仍有多么美,而是因为她那略显忧郁又高傲的气质。她的神情经常略显忧郁,也是必然的。她内心高傲的理由却是,在近十二年里,她几乎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了。她头脑里吸收的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和见解,已非一般法国人所能相比。有时,她甚至会感到一种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孤独。

一次,在从马赛前往里昂的列车上,她碰巧与一位老先生并坐在一起。对方见她在读乔治·桑的小说集,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为什么读这样的书?”

那是她从旧书摊上以极少的钱买的。

她微笑着说:“有趣。”

于是,两人之间开始了热烈的对话——

“乔治·桑从没写过多么有趣的小说,她过时了!许多法国青年已经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了。”

“对于我,她并没有过时,我也不是法国青年。”

“但是,她的小说究竟有什么吸引您呢?”

“我觉得,她如同法国的一副假面具。法国以及法国文学,在古典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与现代派潮流的影响之间至今无所适从,这种矛盾心理最早反映在乔治·桑身上和她的小说中。她想做贵族客厅里的沙龙女王,又想做现代派的弄湖儿。她确定不了自己究竟应该怎样,便以奇装异服和荒唐行径来减压,捎带戏弄一下关注她的人。如今的世界也处于继承传统和迎合现代的矛盾之中,只不过世人已经麻木,不像乔治·桑那么敏感罢了。”

“您是哪国人?”

“中国人。”

“您怎么会是中国人呢?”

“我怎么不可以是中国人呢?”

“您肯定有一部分欧洲血统!我们法国的,或者英国的、德国的?丹麦的、希腊的?我想我猜对了,您的侧面具有一种希腊女性特有的美感……”

对方是位斯文的老先生,但强烈的好奇心使他的表现有些唐突。二○○一年,不论公费还是自费到法国的中国大陆人尚十分有限,能在马赛或里昂见到的则更少,这使普通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大抵是衣着刻板、反应迟钝、表情迷惘、唯唯诺诺,这些形象大多来自早期电视新闻画面和外国电影。中国女人则要么贫穷愚钝、可怜兮兮,要么是珠光宝气、俗不可耐。

法国老先生从没遇到过像周蓉那样气质不凡又有独立思想的中国女性。

“不,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人。我是大陆工人的女儿,一位农民的孙女。”周蓉有些不悦,感觉遇到了挑衅。

这时,列车停在了一个小站。老先生又腼腆地问:“最后一个问题,您是从事什么……”

“对不起,我该下车了。”周蓉干脆起身往车门走。

“请等一下……”对方追到了车门口,送给她一张自己的名片。

“我只不过希望与您联系……”

她已下车,车轮滚动了。

她低头一看名片,方知对方是一所大学的法国文学教授。她曾想主动联系他,心存几分也许会通过他在大学里谋到一个职位的闪念,但那念头随即很快打消。她对中国的思念强烈无比,归心似箭。

后来,那位法国文学教授的名片被她弄丢了。

每次面对镜子,她都会对镜中的自己感到无法言表的陌生——不仅因为曾经的一头乌发日渐银丝缕缕,眼角日渐细密的鱼尾纹,还因为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女性,恰恰是在近似于流亡国外的十二年里,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过去在国内,她当然也明白此点,但从未像在法国十二年里这么感受强烈。

(选自《人世间》下部第四章,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通过对着镜子整理头发这一细节塑造了周蓉一丝不苟、自尊自强的性格,与结尾形成照应。
B.周蓉十分注重仪表打扮,一方面是因为她爱美,另一方面是为了屈从法国人对职业女性的苛刻要求。
C.周蓉和老教授素不相识,虽然乔治·桑小说集引发了二人的对话,但他们对其作品的态度截然不同。
D.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以小见大,通过周蓉的经历展现中国知识女性旅居异国的生存困境。
2.小说中说周蓉“忧郁又高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小说插入周蓉与老教授之间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2022-10-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夏粮增产丰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背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是农业科技的保驾护航。从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挥镰割麦,到农机“长眼睛”“装大脑”,麦收速度不断刷新,乡亲们收麦方式的变化见证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会种地变成了“慧种地”,农民种粮挑上了“金扁担”,现代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从“望天收”的低产田升级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一季千斤,两季吨粮”,夯实了增产增收的基础。

根本性的改变还体现在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层面。过去种粮靠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如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抱团种粮,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助力粮食颗粒归仓,丰收变增收。小农户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容易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制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扶持小农户,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小农户,确保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掉队。放眼广袤田畴,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田间地头激发出澎湃动能,大国粮仓的根基越来越稳。

(摘编自常钦《夏粮再丰收,分量沉甸甸》)

材料二:

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队伍,既能为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等问题提供人才支撑,也将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

受益于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当前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机械化、智慧型新阶段。从会种地到“慧”种地,各种先进农业机械的普及,让如今的农业生产人力投入不断减少。但是,越是前端无人,越需要后端有“高”人。这些“高”人就是熟悉农业生产规律、熟练运用各种现代生产装备、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只有越来越多这样高素质的农民投身农业、投入粮食生产,农业才能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粮食安全也才更有保障。

2021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以及本土高素质农民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持续扩大。与此同时,高素质农民示范带动能力持续增强,目前超过六成的高素质农民为规模经营农户,约71.77%的高素质农民为周边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农产品销售支持,平均每人带动17户。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我国农村高素质农民队伍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农民老龄化、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相关培训机制尚不健全等因素制约,迫切需要从供需两端发力,创设有利于高素质农民队伍发展壮大的政策环境,建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培育机制,尽快提升高素质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进一步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智力基础。

(摘编自朱隽《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材料三:

雨过天晴,稻浪翻滚,在哈尔滨闺家岗农场,各种智能化装备,好似一个个卫士守护着稻田。“这里整个农场都是5G网络全覆盖的,我们通过5G网络实现农田全要素的数据采集。”黑龙江联通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智慧农业事业部总经理介绍,中国联通“大国粮仓”5G数字农场项目,将5G技术应用于北大荒集团农场,打通“人、地、机、物、环”生产作业全要素,贯穿“耕种管收”全环节。大雨过后,水位仪可自动检测水田的水位情况,通过自动调控,将流速降低。除此之外,农场里还有叶龄智能检测、安防摄像头、田间监测传感器、植保无人机、无人机巡回等5G智能设备,从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监测和管理。5G数字农场不仅做到了节能,还做到了降本增效。农场践行“双碳”目标,节约水、肥、药的施用量,通过无人化、精准化作业节约种子和人力成本,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实现每亩增加收益200元至300元。目前,5G数字农场已在北大荒集团5个农场进行数字化示范,共覆盖耕地2.3万亩。

(摘编自《黑龙江哈尔滨联通:5G数字农业,让农场更“慧”种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农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源于农业科技,科技是夏粮稳产增产的基础。
B.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建设高标准农田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C.虽然高素质农民队伍规模有所扩大,但其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依然需要提高。
D.应用先进技术,打通生产作业全要素为现代农业的节能、降本、增效提供了条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智慧型新阶段,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现在投入的人力越来越少。
B.小农户的发展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小农户具有现实性。
C.高素质农民不仅能自己熟练经营现代农业生产,还能对周边的农户起到带动作用。
D.北大荒集团农场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耕地管理,得益于中国联通研发的农场项目。
3.请根据材料概括应如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2-10-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诙谐书生形象在民间演艺中不断发展,形象的定型和传播借助了民间艺术的类型化特点。故事类型学研究指出,在民间故事中“变换的是角色的名称(以及他们的物品),不变的是他们的行动或功能”,这就使我们有可能根据角色的功能来研究故事。以元杂剧为例,形象设置往往依据其形象身份有所分工,不同形象类群具备不同的功能,女性往往是故事核心,功能上是被欺压、被侮辱的;权贵官员出场总是欺压百姓,是灾难的发动者;老年角色(父母或度婆)多为感情发展的障碍等等。

诙谐书生形象多出现在爱情戏中,起到配合和衬托的作用,逐步成为一种典型形象确立下来,为后世文学作品、市民文艺所不断效仿,甚至发展出专门的文人笑话。此类短小精悍的文人笑话成为文人创作进一步深化的基础,围绕书生的迂腐性格、浅薄才学和窘迫境遇,发展出不同的笑话类型。

首先是以读书人迂腐迷信为笑料,因文人所恪守的陈规与现实环境不相符而产生滑稽感。宋代陈正敏《遁斋闲览·谐噱》载有秀才“应举忌落字”的小故事。秀才犯忌落第,不喜用“落”字或音似,常以“安康”取代“安乐”,后派仆人看是否高中,仆人也只能回答“康了”。读书人饱读诗书,却受困于陈规,为避忌讳想尽办法,在人前求全体面,却暴露了虚弱本质,闹了笑话。第二类以读书人不学无术、死读书来制造笑料。《书低》载有一则书生趣事:秀才借用僧房读书,书童反复取来典籍给他,他却都抱怨过“低”,僧人以为是不满于经典,原来居然是嫌拿书当枕不够高。所谓的饱学之士悠哉混日子的窘态被拿来揶揄逗趣。第三类围绕书生的穷酸和爱面子。《咬饼》中,穷酸老师饥饿,用咬出个月亮来哄骗孩子的吃食,偏偏碰上不舍得食物的纯真孩童,师生抢饼,居然把孩子手指咬伤了。穷酸之窘态跃然纸上,妙趣横生。

从民间文艺到文学书写,诙谐书生形象逐步摆脱爱情戏中的角色定位,体现出更具文人特点的诙谐性格,为丰富叙事文学的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素材。明清文学谐谑之风盛行,文人搜索民间故事笑话加工润色或亲自创作,官场、市井、儒林无不可戏谑,笑话这类短篇叙事所勾勒的诙谐书生形象,几乎成为白话小说中文人形象的主要面貌。《儒林外史》中,有为宴请精打细算的胡三公子,宴请前买鸭子怕不够肥,拔下耳挖来戳戳鸭脯上的肉,掐了还把剩下的骨头装回家。西湖雅集,本是风雅之事,与胡三公子的寒酸小气相联系,让人忍俊不禁。还有尚在丁忧的范进去汤知县处打秋风,饭前各种忸怩作态,为遵制反复挑剔餐具,最终还是忍不住吃了个大虾元子,原先居丧守制的道学形象瞬间瓦解。

他们虽然有着各种性格弱点,却无一不是以诙谐可笑的面貌示人,喜剧性的塑造手法在成熟的叙事文学中蕴含着写作者更深的创作意图。但从形象发展轨迹看,构成形象最核心的“诙谐”意趣自形象生成时就已深植其中,借助民间文艺圈共享故事和形象类型的创作手法,完成了从口头传播的民间文艺向文人书写的书面文学传播发展的进程,最终成为稳定的文学形象类型。

(摘编自潘超青《论“诙谐书生”形象的生成、传播与文化构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类型化特点有助于诙谐书生形象在民间演艺中逐渐定型、传播和发展。
B.诙谐书生形象的定型并非一蹴而就,其经历了民间文艺、书面文学等阶段,为文人创作提供素材。
C.诙谐书生形象丰富了叙事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他们是白话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文人形象。
D.“诙谐”的意趣贯穿了诙谐书生形象发展的始终,这寄托着创作者包裹在喜剧背后的创作意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举元杂剧中女性、权贵官员、老年角色具有相对固定的不同功能的例子,意在证明民间艺术的形象设置是类型化的。
B.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文人笑话,以“首先”“第二类”“第三类”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证明诙谐书生形象有不同类型。
C.文章转述文人创作时,语言简洁,夹叙夹议,“妙趣横生”“忍俊不禁”等词语体现了作者对这些诙谐书生形象的态度。
D.文章通过胡三公子寒酸小气与西湖风雅的对比,范进忸怩作态与违反守制的对比,通过戏谑儒林凸显了明清文学的诙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窦娥冤》中各个形象自有其功能,如窦娥是故事的核心,功能上是被欺压的。
B.我们能够根据角色的功能来研究故事是建立在故事类型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
C.相较于爱情戏,诙谐书生形象在文学书写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都发生了变化。
D.诙谐书生形象各有其性格弱点,本文作者对他们诙谐可笑的面貌持嘲笑态度。
2022-10-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不敢和别人对视交流,一紧张脖子就发抖。”“平常别人看不出来,但实际上碰见个熟人,脑袋空白五秒,然后不知所措,最后掉头就跑,实在太近,就装作不认识和视力不好。”这些是一些“社恐人”真实的内心自白。

近日,“社恐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这一词条上了热搜。“社恐”的全称是“社交恐惧症”,当然,这并非指的是医学上的病症,而是用来描述一部分人见到陌生人,或者是不那么熟悉的人就紧张地说不出话、想躲避社交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关调查显示,自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持续攀升。社交恐惧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具体到一个人来说,如果这个人有“社交恐惧症”,那么他在和陌生人或者说不那么熟悉的人打交道时会陷入纠结。一方面,他需要与人的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他却惧怕这种沟通和交流。这种“自身的需要”和“内心的惧怕”之间的拉扯,让他们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虑”。

“社交恐惧”在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影响可能并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人多为同学、亲友,这也意味着社交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当这些年轻人开始工作、进入社会时,需要面临跟不同人沟通协作时,“社交恐惧”给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显性的负面影响,在新的社会语境下就会被放大。比如,就有不少人在网络上询问如何跟领导打招呼,如何跟同事相处等问题。“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一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交互”,因而,也就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

需要认识到的是,“社交恐惧症”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交恐惧症”只是一些人在社会语境变化下,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社交习惯,其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判断。放在如今的社会语境下,“社交恐惧症”似乎是一种年轻人的“时代病”,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当代社会生活规则的深刻变化。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在“熟人好办事”这一规则下,人们需要多参与社交来增加自己与社会的联系、便利自己的生活。

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由“熟人社会”进入了“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种既定的规则而非“人情社交”。可以说,人与人的社交不再依赖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规则。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变得没有那么迫切。

我们倒不必过度规训年轻人,让他们敢于社交、勇于社交,不妨多看看他们的成长环境,城市空间提供了某种更加个人化的行为模式。对社交的拒绝,其实也可以视为一种进步——年轻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即可实现自我满足。

当然,在可见的历史时空,社交依然是一种“刚需”。再多的恐惧,社交也终归是需要的。从“社交恐惧症”的这波网络讨论里,社会也应当有所省思。比如,人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社交模式?是繁文缛节还是畅快简单,是虚情假意还是直来直去?这些,恐怕是这个话题更宏观的公共意义。

(摘编自《潇湘晨报》《年轻人不爱社交了吗?》)

材料二:

真正符合医学诊断标准的“社恐”人群比例其实非常低。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言,大多数人的“社恐”并不是病,如今被泛化使用的“社恐”一词,更多时候是一种用来逃避现实社交的托词。

“社恐”真的是年轻人的“流行病”吗?步入数字化时代,身为互联网原住民,更习惯于线上表达的青年一代,固然可以依托网络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捷高效,并减少了令他们“恐惧”的真实社交,但这真的是一种好现象吗?线上“狂欢”、线下“沉默”,为什么不少年轻人会发出“数字化时代更友好却更孤独”的感叹?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汪晨波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社交恐惧症”本指一种精神障碍,有研究显示,“社恐”在人群中大约占比10%~15%,但真正确诊的只有2%甚至更少。简言之,绝大多数人并非真的患有“社恐”。

他认为,不少年轻人自称“社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来自他人的否定或批评高度敏感。尤其在12~24岁这一阶段,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特别在意来自他人的评价,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喜欢,害怕在人际交往中的失败。

“人天然地会对陌生情境感到恐惧,在现实中‘练习’得少、经历也少,容易产生‘社恐’的错觉。”在汪晨波看来,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更习惯于网上交流,他们参与的线下社交比上一代人更少,所以面对陌生场景,更容易紧张。其实,不止年轻人,汪晨波举例说,从偏远山村来到大城市,即便是深谙社交技巧的成年人,面对不熟悉的生活情境、社会规则等,也容易“社恐”。

(摘编自《文汇报》《“社恐”是年轻人的“流行病”?》)

材料三:

在围绕“社恐”的讨论中,不少网友提及,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恐”也更友好。比如,扫码点餐、网上买菜等应用场景的落地,开始逐渐代替日常生活中的陌生人交际,而发达的社交媒体和丰富的线上娱乐,也满足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交友、休闲、娱乐等多样的需求。

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客观上减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线上“狂欢”、线下“沉默”,可以说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常态”。但不少学者也同时观察到:虽然就通信方式、交友渠道、信息获取而言,现在都要比以往更发达,但不少年轻人的内心却愈发孤独。

一位社会学学者告诉记者,在疫情前,他曾做过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他原本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人都很愿意和他这个陌生人倾诉一番,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

为什么有的人会既“社恐”又孤独?出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与自我和解?对此,有学者在接受采访时也试图给出回答:人是社会性动物,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强大的内心世界,并同时在线下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支持,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或许才能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摘编自《文汇报》《真诚永远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材料四;

虽然“社恐”的标签在年轻人中十分流行,听上去这也算不上是件事儿,更像是一种自嘲,但不少大学教师关注到:在校园里,如何处理好社交问题,确实是青年学子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需要正确面对。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时常接到大学新生求助。有一则求助大意如下: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上课、吃饭时总是一个人,不像高中时一直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自己由于“社恐”心态作祟,难以交到新朋友,倍感困扰。

“假如你是‘社恐’,该如何融入新的环境,处理好与室友的关系?”杜素娟以这一场景举例。确实,随着暑假过半,不少准大学生将在下个月迈入校园、开启新的生活。相比过去大学宿舍的八人间,如今的“标配”一般是四人间,住得更宽敞,但人际关系问题比过去更加突出。

她分析,与从小适应集体生活的父辈不同,00后个性更鲜明、自我意识强烈,往往不愿意妥协、牺牲个人空间,在人际关系应对方面经验略显不足。

“部分学生确实存在一些社交能力欠缺,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历练,补上成长中的这一课。因为今后无论他们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学会与人合作、沟通都是必要的。”但杜素娟也同时强调,对于“社恐”,要做出区分。到底是勇敢拒绝“无效社交”,还是由于自身自信不足、恐惧与人交往——青年人学会正确看待社交的意义,找到适合自己、感到舒适的状态很重要。

“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环境,比‘乞讨’一份社交关系更加健康。年轻人不必过于焦虑短时期内对社交的不适应,更无需认为自己社交不活跃就是人生很失败。”杜素娟说。

(摘编自《文汇报》《社交不活跃不等于人生很失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持续升高,“社交恐惧”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的流行病。
B.当人们在“自身的需求”和“内心的恐惧”之间拉扯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陷入“社交焦虑”。
C.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需要去正视“社交恐惧症”是因为“社交恐惧”深刻地影响了人们与周围环境的“交互”。
D.经济形态的变化,社会规则的演进,让年轻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年轻人也就没有了与人打交道的需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既拥有丰富的虚拟世界和强大的内心,又能在线下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支持,就一定能够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
B.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更包容的社会氛围,貌似对“社交恐惧”更友好,但是很多年轻人的内心却更加孤独。
C.一位社会学学者在做关于城市独居青年孤独感的上门调查时,大多数人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所以很愿意向学者倾诉一番。
D.与“乞讨”一份社交关系相比,结交一两个气味相投的朋友,顺其自然地被群体接纳、融入关系更加健康。
3.青年人如果有“社交恐惧”该如何积极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传教士以外的西方译者为中国典籍的异域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以往的西方译者翻译中国文化典籍时,大多采取迎合译语读者的翻译策略,翻译过程中曲解、误译中国文化之处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古代经典文本的语言具有语义的浑圆性、语法的意合性和修辞的空灵性这三大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外国学习者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触及中华文化的内核。然而,典籍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向西方世界介绍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发展,让西方了解真正的中国。我们应当客观、公正地看待中国典籍翻译实践和接受之间的窘况与差距,从典籍翻译大家身上汲取翻译的智慧,获取前行的指导和力量。在这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英国籍)合译的与英国人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译本的比较,是一个值得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两个译本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三位译者皆因此获得巨大声誉,也同时掀起了翻译界此后对两种译本经久不息的对比研究热潮。在这过程中,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摘编自辛红娟《中国典籍“谁来译”》)

材料二:

翻译思想是决定译者翻译行为和翻译结果的主因,只有通过其翻译思想,读者才能理解其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策略,也才能对这些策略所产生的译文进行更客观的评价。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为证此言,举个背信弃“意”的例子。《红楼梦》第一回中,曹雪芹用了一个较长的段落交代自己的写作目的,并说明选用“甄士隐”和“贾雨村”作为人物姓名的缘由,为读者理解整部小说进行铺垫。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为了实现译本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的等值或者说最大程度的接近,霍克思将“忠实”的对象定位于篇章层面。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正是这样一件艺术性高超的临摹作品。

(摘编自党争胜《霍克思与杨宪益的翻译思想刍议》)

材料三:

从当下国际学界关于两百年《红楼梦》翻译史及诸种译本的研究来看,大多数学者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给予了充分的认可,学界就这两种译本的翻译技术性问题有着相当细致的讨论。然而我所感兴趣的不是翻译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这两位译家及两种译本的语言修辞、文化身份、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等问题。杨宪益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更注重推动英语贴着汉语文化观念的地面行走,所以杨译本不可遏制地透露出把中国文化传统及其风俗观念直输给西方读者的翻译立场,这也是杨译本失去西方英语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于杨译本,霍译本的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超越了汉语《红楼梦》的字面意义,而旨在探求汉英双语背后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的适应性。他使用西方本土读者谙熟且可以接受的地道的英语及其文化、风俗等观念,以此来创造性、补充性与生成性地重构《石头记》,从而完成了两种异质文化观念之间的转换生成。

(摘编自杨乃乔《(红楼梦)与The Story of the Stone——谈异质文化观念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翻译的创造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B.学界对杨译本和霍译本的比较并不在翻译的技术性层面,而主要集中在其翻译立场与翻译策略的差异性问题上。
C.现有汉学书目的统计表明中国学者作为典籍翻译主体的比例并不高,这与我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的时间相对较晚有关。
D.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到的障碍,让本土的翻译经验与西方翻译理论孰优孰劣成为一个学者们竞相讨论的问题。
3.评价一部中国典籍译本是否优秀,可以有哪些标准?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题目。

足迹

王愿坚

山背后突然腾起了雪雾,冷风推送着浓黑的乌云疾速飞来,遮得天昏地暗;风吹起的积雪,夹着大片雪花,劈头盖脸地打下来。远处的山峰,近处的断崖,都笼罩在雪帘雾障里,前面队伍刚踩出来的路又模糊不清了。

指导员曾昭良深深吸了口气,搀着病号又吃力地向前走去。

路,越来越难走了。曾昭良觉得自己的脑袋仿佛涨大了几倍,眼前迸散起一串串金星。两腿好像被积雪吸住了,足有千斤重,每挪一步都要积攒浑身的力气。特别难耐的是胸口,好像塞进了大团棉花,透不出气来。这时候,要是能够坐下来歇歇该有多好:可是不行。山顶空气稀薄,在身体衰弱又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只要一坐下,就再也起不来了

一步,两步……尽管走得很慢,雪路却终于一尺一尺地移到身后去了。约莫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奋斗,两个红军战士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的路。

可就在这一瞬间,曾昭良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只见在这不大的雪坪上,东一个、西一个地坐着好几个红军战士——他们已精疲力竭了。

曾昭良的心像被揪了一把,又紧又疼,他忙扶着病号站好,指着下山的路,嘱咐几句:然后踉跄地向一个坐着的战士走去,但已经迟了——那个同志的胸口已经和胸前的手榴弹一样冰冷。他把手榴弹袋取下来挂在肩上,又挪向旁边一个年轻的司号员。可是,就在他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的时候,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却噗地坐下了。

曾昭良焦急地跺了跺脚:“怎么办?”

像是回答他的问话似的,一只手伸了过来,挽住了小司号员的另一只胳膊。

曾昭良抹去眼角上的雪水,定睛看了看来人。这人穿一身普通的红军单军衣,只是面容有些特别:连鬓的胡须上挂着冰碴,堆着白雪,浓眉上沾满了雪花,看上去简直是神话里的老人。那双眼睛,那么和善、亲切又充满智慧——这是一双熟悉的眼睛,可是到底在哪里见过,曾昭良却想不起来了。

那人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过了一小会儿,才点头示意:“来!使劲!”

两人一齐用力,把小司号员搀了起来。

那人爱抚地扬起袖子,掸了掸司号员脸上、头上的积雪,然后转身,向着山项上的人们说道:“同志们,革命,需要我们往前走哇!”

声音不高,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顿时,坐下来的人们一齐向这人望过来,那一双双眼睛里都闪出兴奋和喜悦的光彩。人们低声传告着什么,有的在努力站起来,有的已经在别人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人们扛起了枪,挽起了臂膀,结成了一条人的长链,缓缓地向着山下移动了。

一个警卫员模样的人,扶着一个炊事员来到那人身边,低声说:“走吧,您身体不好。”那人轻轻拂去警卫员的手,没有应声。他默默地望山后,又望望曾昭良。突然,他把一只手搭到曾昭良的肩头上,问道:

“是党员吗?”

“是。”曾昭良回答。

“累了吧?

曾昭良望着那双亲切的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困难!”那人深深地喘了口气,“可是,要是不困难,要你,要我,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手抚胸前,喘息了几下,又向曾昭良靠近了些,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关切,“同志!——你看见了,这里需要留下一个人。”

“是,需要。”曾昭良应了声,思索着这话里的意思。

那人伸手摸了摸曾昭良身上的衣服,然后摸着自己身上,又打量着周围的人。曾昭良明白了:他大概是想给我找一点御寒的东西。

但是警卫员连忙打开皮包,把纸和铅笔递过来。

那人笑了笑,拿起铅笔,向着手上哈了口热气,然后飞快地写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曾昭良完全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庄严地立正,问道:“这命令是……”那人微微一笑,在命令的后面签上了三个大字。曾昭良看着这个所有红军战士都衷心敬爱的名字,浑身的血液都热起来了。

“是!周副主席!”曾昭良激动地接过命令,举手敬礼,并且庄严地复诵着:“不要停下,继续前进!”

“同志!”周副主席点了点头,“我们走的路,还很长很长。”他紧紧地握住了曾昭良的手,“好,你带走一批之后,把任务交给以下十个同志。”

说罢,他搀起了小司号员,向前走去。走了几步,他又回过头来,关切地嘱咐道:“同志,记住!千万不能停下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写了一位坚毅慈样、与战士同呼吸共命运的党的领导人形象:那双智慧亲切的眼睛与下文战士们听到声音很受鼓舞相呼应。
B.“深深地喘息着,显然也在积攒着力气”体现了环境的艰苦,表明人物身体不适,也表现出了周副主席在困境中坚强不屈的特点。
C.曾昭良刚刚抓住小司号员肩膀,那个被他扶上山来的病号又坐下了,这让他左右为难,陷入焦急状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引出了主要人物周副主席。
D.“不要停下”“千万不能停下啊”,小说写周副主席反复叮咛曾昭良,突出了曾昭良临危受命勇担当的革命精神。
2.小说画线部分为什么细致刻画曾昭良带着病号爬雪山时的痛苦感受?请结合文章简要赏析。
3.曾昭良和周副主席两个主要人物,哪一个是小说的主人公?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2022-10-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群希高级中学有限公司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把栏杆拍遍

梁衡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

辛弃疾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为了光复大业,他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不想部将叛变,耿京被杀。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此时,他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是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我们仍能从他的词中感受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他本来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南渡后却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

这是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时所作。此亭遥对古秦淮河,是历代文人墨客赏心雅兴之所,但辛弃疾在这里发出的却是一声悲怆的呼喊。他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的拍刀催马,驰骋沙场,但今天空有一身力,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

辛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辛弃疾南归后在一首《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着地去工作。40年间无论在何地何时任何职,甚至赋闲期间,他都不停地上书,不停地唠叨,一有机会还要真抓实干,练兵、筹款,整饬政务,时刻摆出一副要冲上前线的样子。你想,这能不让主和苟安的朝廷心烦?于是皇帝对他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

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菩萨蛮》)

他得的是心郁之病啊!他甚至自嘲自己的姓氏:

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千载家谱。得姓何年,细参辛字,一笑君听取。艰辛做就,悲辛滋味,总是辛酸辛苦。更十分,向人辛辣,椒桂捣残堪吐。世间应有,芳甘浓美,不到吾家门户。(《永遇乐》)

“艰辛”“悲辛”“辛酸”“辛辣”,真是五内俱焚。

南宋朝廷将他闲置了20年。辛弃疾在他的词中自我解嘲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这有点像宋仁宗说柳永:“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真的去浅斟低唱了,结果唱出一个纯粹的词人艺术家。辛与柳不同,他是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痛拍栏杆,大声议政的人。报国无门,他便到赣南修了一座带湖别墅,咀嚼自己的寂寞。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水调歌头》)

这真应了他的号:“稼轩”,要回乡种地了。一个正当壮年又阅历丰富、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却每天在山坡和水边踱步,与百姓聊一聊农桑收成之类的闲话,再对着飞鸟游鱼自言自语一番,真是“闲愁最苦”“脉脉此情谁诉”?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里,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见山,要言不烦地指出了辛弃疾独特的历史地位:“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
B.文章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主要围绕他的行伍经历、为官经历和心路历程来写的。
C.“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概括了辛弃疾忠心为国却屡遭排挤的原因。
D.文章通过塑造辛弃疾的形象特征,来揭示他由爱国词人成为爱国志士的过程及原因。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辛弃疾不同风格的词作串联起他的人生经历,凸显了辛弃疾的个性风采。
B.第三段中“钢刀利剑”和“羊毫软笔”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作者对辛弃疾的同情和惋惜。
C.文章引用辛弃疾的词作,调动读者已有的阅读经验,加深读者对词人生平操守的理解。
D.文章巧妙地把人物的自身命运、作品及读者的感受、评说融为一体,读来饶有兴味。
3.作者认为,辛词有别于其他诗人,别具特色,原文中具体指哪两个方面?
4.“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2022-10-15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丈夫

孙犁

今天是中秋节日,可是还有一场黑豆没打。上午,公公叫儿媳妇把场摊上,豆叶上满带着污泥,发着臭气。日本黑心鬼,偷偷放了堤,淹了老百姓,黑豆没长好,豆子是秕秋的。草不好,黄牛也瘦了。儿媳妇站在场里没精打采的。年景没有了,日子不好过,丈夫又没消息。去年,他还在近处,八月十三那天还抽空回家来看了看,她给他做了一件新棉袄,两个人欢天喜地。八月节,应该团圆团圆;她给他做了猪肉菜,很丰富。今年,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丈夫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吃过中午饭,她带着老二孩子,要去娘家看看,解解闷。孩子才七岁,在炮火里跟着跑了四五年了。

“还记得爹吗?”

“记得呀!”

“爹在哪里呢?”

“在铁道西啊!”

“在那里干什么?”

“打日本啊!”

娘笑了。丈夫在家就喜欢这个孩子,临走总嘱咐她好好教养着。娘儿俩说着,就到了娘家村里,本来只离着三四里地。

到家里,姥姥正坐在炕上。

“你看人家多么热闹,人家也都是养儿养女的。”姥姥说,嘴角却有些讥笑。“谁家?”女儿问。

“你婶子家。”

“热闹什么?”

“你大姐来了,他女婿也来了。”

“她女婿不是在这里当伪军?”

“现在人家敢出来了,三天一来,两天一来,来了就嘻嘻哈哈。”

姑娘想起她是和这个大姐一年出嫁的。她两个同岁,她大姐嫁了一个独生子,她也嫁了一个独生子。她大姐的女婿在绸缎店里当学徒,她的女婿在保定府上学。那年正月里,两个女婿来住丈人家,大姐的女婿好赌钱,整天在家里成局;自己的女婿好念书,整天在家里翻书本。她那时候还不高兴自己的女婿这么呆气,人家那么好玩,好说笑,街上的青年子弟都找人家去热闹,自己的女婿这么孤僻,整天没个人来,只有几个老头子称赞。

后来丈夫走了,很少家来,不在北平,就在上海。大姐的女婿却常来,穿得好,一来就住下,嘻嘻哈哈。她埋怨丈夫不家来,忘了她。可是丈夫并没有忘了她,有时家来,也很爱她,她生了一个小孩,丈夫也很喜欢,只是怨她不识字,知道的事少。

抗战了,丈夫立时参加了军队。把洋布衣服脱下来,换上粗布军装。两条裤腿,每天跑百八十里山路,也有了劲了。

“为什么你出去受罪?”

“抗日是受罪?你真糊涂透了。”

“可是为什么人家不出去?”

“谁?”

“大姐的女婿。”

“呸,呸,你怎么叫我和他比。”

渐渐,她也觉得丈夫不能和那个人比。村里人说自己的丈夫好,许多人找到家里,问东问西。许多同志、朋友来说说笑笑,她觉得很荣耀。日本鬼子烧杀,她觉得不打出去也没法子过。她大姐的丈夫的店铺叫日本鬼子抢了,他回到家来,后来跑到城里当了伪军。

自己的丈夫越来越忙,脸孔虽然黑了,看来,倒壮实了些。仗打得越紧,她越恨日本鬼子了,他也轻易不回家了。她守着孩子过日子,侍候着公公。上冬学,知道了一些事,其中就有她以前不知道的丈夫心里的事,现在才知道了些。她瞧不起她的大姐夫,这是个什么人呀!

今天,娘却提到了他。正提到了他,大姐就来了。大姐听说妹子来了,姐妹好几年不见面,来看望她。手里托着一包点心,身上穿着花丝葛,脸孔白又胖,挺着大肚子,乍一见面很亲热,大姐说:

“你家他爹可有信?”

“没有啊!”

“说起来,人家他有志气,抗日光荣,可是留下了这些孩子们。”大姐说着就拉过孩子,教孩子吃点心,问孩子:“你想爹吗?”

“想啊!”

“快叫娘把他叫回来。”

“叫回来,打日本吧!”孩子兴奋地说。

大姐立时没话说,脸也红红的,像块生猪肝。姥姥也笑了。“听说你女婿又来了。”

“早走了。”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有事。”大姐坐不住,告辞了出去。走到屋门口又回来,小声说:“大妹子,你家他爹回来,你顺便和他学学,就说俺家他爹是不得已,还想出来的。”说过就慌慌地走了。

姥姥说:

“看起这个来就不光荣,准是又有什么风声吓走了。”

天已经晚了,姑娘带着孩子回来。在路上,她看见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后来回头一看,那一小队人进了她娘家的村子。

大孩子正在村边等,见了娘就跑上来小声说:“大队长到咱家来了!”

“哪个大队长?”

“县游击大队长,黑脸大个子老李呀,娘忘了,去年和爹一块去拿过书,吃过羊肉饺子的。”

“说什么来?”

“有爹的信,爷正看哩。”

母子三人赶紧到了家里,公公正坐在场里碌碡上,带着花镜念信,见儿媳妇回来,就说:“信来得巧,今年的节我又过痛快了!”

媳妇当然更快活,快活了一晚上,竟连那圆圆的月亮也忘了看。

一九四二年中秋节记于阜平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鬼子从四月里翻天搅地”“一小队人背着枪走过去”,写出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特点,从字里行间可见抗日战争在紧张进行。
B.妻子在娘家和大姐的对话,从细节上展现了人物的情态,无论是妻子还是“姥姥”都不再羡慕大姐,人物的成长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感动人心。
C.“村里人说自己的丈夫好,许多人找到家里,问东问西。许多同志、朋友来说说笑,她觉得很荣耀。”“荣耀”揭示了她内心的虚荣。
D.小说题目虽为“丈夫”,但也写了女性的觉醒,小说中“她”具有“理解”“反思”能力,是一个逐渐变化的农村妇女形象。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的血腥、惨烈,作者的目的不是在纸上重复当时的中国读者已经难以承受的“残酷”,而是要用人民的坚韧、乐观、无私和美好来战胜“残酷”。
B.小说善用对比的手法,例如“大姐的女婿好赌钱”“自己的女婿好念书”,对比既揭示了人物性格,又暗含了作者的情感。
C.小说多次运用对话描写,例如“她”和儿子、和丈夫和大姐的对话等,对话的内容雅俗共赏,符合人物的特征。
D.本小说具有“诗性小说”的特点,我们学过的《百合花》也具备这个特点。
3.分析小说中“丈夫”的形象特点。
4.孙犁的小说具有“生活美”,“生活美”源于“生活的真实”,请简要分析本文包含哪些“生活的真实”。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风家训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可触及灵魂并涤荡心灵,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约束力,往往比正式制度更有力度,更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因此,以新时代的话语表达赋予传统家风以新的内涵,梳理和萃取其思想精华,推进传统家风的创造性转化,建设新时代的优良家风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我国各方面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优良家风家训的基本内容。要通过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与主流价值观的自觉维护,提高家庭中每一个人的修养,从而确保家风建设符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优良家风的基本内容,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活化,真正做到深入浅出,利于民众接受,推动每个人在家做到尊敬父母、知书达礼、讲求诚信,在社会上展现出遵纪守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品质。

一个和谐的家庭必定建立在家庭成员融洽的关系之上。从更为宽泛的角度来看,家庭的人性滋养还能让我们跳出小家庭的认识格局,置身于时代的进步当中。当每个人都能用仁爱温情去看待身边人、处理身边事的时候,社会的人际关系将更加融洽,由此带来“好家风促进好社风”的成果。正所谓“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当然,优良的家风还需要有一种约束机制与之互补,这就是责任。责任与感情并举的伦理规范应该是家庭伦理的基本准则,同样也是优良家风建设的基本准则。作为子女,我们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作为配偶,我们有尊重婚姻的责任;作为父母,我们有教养子女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要同社会成员守望相助,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作为国家的一分子,我们有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责任。责任是家风建设的基础,只有融入家庭责任的因素,树立“爱家”“担当”意识,承担起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建设好优良家风。

民主协商、和谐相处是优良家风建设的基本方式。传统社会的家风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对平等的追求则是近百年新家风嬗变的肇始。新时代的优良家风,要做到和谐相处,就必须做到民主平等,这既是对传统权威型家庭的超越,也是衔接新时代发展潮流的方向,真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保障家庭成员的民主平等表现在生活中相互关心,事务上积极支持,家庭教育上充分沟通,事关个体和家庭利益都要互相协商。当然民主并不等于是无条件的自由,要制定适当的家庭规范,约束家中的每个成员。

中国优秀的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不等于是古代的家风家训文化。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充分认识和发掘传统家风文化的现代价值,为建设与时俱进的新时代优良家风文化提供新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源泉。

(摘编自叶舟《涵养新时代的好家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风家训是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其道德约束力比正式制度更有力度。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具体化、生活化后,成为优良家风的基本内容,可以有利于民众接受。
C.家庭成员关系融洽不仅是家庭和谐的基础,还可促进时代的进步,使社会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D.新时代的优良家风,要做到和谐相处,凡事要充分沟通,相互协商,要有民主,也要有集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家风家训的意义谈起,然后提出论点:创造性地转化传统家风以建设新时代的优良家风文化。
B.文章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优良家风教育。
C.文章理论联系实际,认为只有承担起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建设好优良的家风文化。
D.文章先破后立,指出新时代的优良家风要做到和谐相处,就必须做到民主平等,并充分沟通协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主流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与主流价值观的自觉维护,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奠定基础。
B.优秀的传统家风家训不等于是古代的家风家训,但它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C.我们只有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才能真正做到爱父母、爱配偶、爱子女、爱社会、爱国家,
D.对传统家风家训进行批判、改造、扬弃和重建,是我们涵养新时代优良家风的坚实基础。
2022-10-1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