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黄庭坚

老夫既戒酒不饮,遇宴集,独醒其旁。坐客欲得小词,援笔为赋。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无处遮拦。杯行到手莫留残,不道月斜人散。


【注释】①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黔州之后。②韩愈曾有“断送一生惟有酒”“破除万事无过酒”的诗句。③远山横黛:指眉毛。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断送”两句化用韩愈诗句,写自己未饮酒,显示出词人寂寞无聊之感。
B.“花病”句写群花凋零,好似--个病躯瘦弱之人,残春之景令人感伤。
C.“杯行”句正面写宴饮之乐,表达了词人及时行乐的旷达胸怀。
D.全词无一个“酒”字,但却几乎句句都不离酒,情感抒发自然流畅。
2.上阕“远山横黛蘸秋波,不饮旁人笑我”两句在语言上颇具特点,请简要赏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十五夜月(其一)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①此诗是诗人避乱蜀中、流浪到夔州时所作。②折大刀与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的传说相关。③直:通“特”,“简直”的意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借象征团圆的月亮和吴刚的传说,抒发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
B.诗人想象吴刚攀上柱树望到天高地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C.诗人远望,水路尽是茫茫的霜雪,阻断了他回乡的路,内心又增添了愁怨。
D.“见羽毛”“数秋毫”极写圆月之明亮,以此寄托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
2.请赏析“转蓬行地远”这句诗。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乙未元日用前韵书怀,今年五十矣

范成大

浮生四十九俱非,楼上行藏与愿违。

纵有百年今过半,别无三策但当归。

定中久已安心竟,饱外何须食肉飞

若使一丘并一壑,还乡曲调尽依稀。


注释:①“楼上行藏”,用三国志刘备责备许汜语:“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如吾欲卧百尺楼上,卧君子地,何但上下床之间耶?”。②饱外何须食肉飞,化用曹操评吕布语:“饥则为用,饱则扬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楼上行藏”用刘备责备许汜的典故,表达自己抱负远大,但深感事与愿违,所谓“四十九俱非”,是牢骚语,“违愿”才是实质。
B.颔联所谓“别无三策”,实际上是慨叹自己生性耿直,不懂得那些钻营谋私之术;所谓“但当归”,也就是迫于环境,不得不归了。
C.颈联说“久已安心竟”,说明诗人此时已经完全摆脱了生活的愁苦,内心平静如水,可以无欲无求的度过一生了。
D.这首诗的一大艺术特色是用典,全诗紧扣题目中的“书怀”抒发情感,诗人的情感变化是这首诗的主线。
2.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0-11-01更新 | 1112次组卷 | 5卷引用:热点06 古代诗歌阅读训练-2022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07-08更新 | 11142次组卷 | 32卷引用:专题05 诗歌鉴赏-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9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5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问题。

水调歌头 游泳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两句词里,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变化之快?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采用了什么手法?意思是什么?
2020-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1 沁园春·长沙(核心素养练习)-《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知识讲学(统编版必修上册)》
6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南宋)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①杨炎正,南宋抗金志士。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既实写景物,又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乐景衬哀情,以此反衬愁怀。
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D.词的下片感叹身世飘零,怀才不遇,因而产生归隐田园的念头,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03-10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3月第01期(专题4)- 《新题速递·语文》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门饮

时彦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注]香鸭:鸭形香炉。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用概括而简练的字句,再现边地广阔荒寒及气候变化多端的情景。
B.星斗横斜、灯芯结花,熏炉散雾,烛泪凝冰,这些充分衬托了词人的相思之情。
C.上阕描写白天、晚上、室内外之景,主要是为了引出下阕词人对亲人的回忆。
D.结尾没写别后相思,而以对方望归的迫切和重逢时的喜悦作结,别出心裁。
2.本词笔法刚柔相间,情景兼美,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0-02-05更新 | 531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古诗文强化练
2019高一·浙江·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贺新郎·兵后寓吴

(南宋)蒋捷

深阁帘垂绣。记家人、软语灯边,笑涡红透。万叠城头哀怨角,吹落霜花满袖。影厮伴、东奔西走。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

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趁未发、且尝村酒。醉探枵囊毛锥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

【注】①公元1275年冬,元兵占领了词人的家乡及常州、苏州一带。次年春,又攻占临安。这首词作于1276年秋,词人流寓吴门(苏州)一带。②阜:土山。③枵(xiāo):空。④毛锥:泛称笔。

1.下阕“叹浮云”一句中的“浮云”“苍狗”意味着________;“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应,但摇手”一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
2.这首词上阕的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2019-11-03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语文021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忆对”三句是回忆以前那个花好月圆的中秋节情景:天晴风静,皓月当空,桂花飘香,饮酒乐甚,心情非常舒畅。
B.“今宵”三句,写今夜无月的情景,但词人并未直接写出,而是说今晚饮酒还是和以前一样的,但云雨却打湿了纱窗。
C.“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词人浓墨重彩地勾画出花月掩映酒杯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
D.“浑欲”三句说词人因不见明月而忧愁,真想乘风上天去问个究竟,为什么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呢?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想问也问不成。
2.全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019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困难(0.1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问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冷,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帝王正式宫殿以外的宫室。


作者在此首词中抒发了哪些感慨?请分条概括并简要分析。
2019-04-29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3日 《每日一题》必修4-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