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97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藉寇兵而盗粮                                   赍:送给
B.获楚、魏之师,地千里,至今治强     举:攻克
C.河海不细流,故能就其深                  择:选择,选取
D.却宾客以诸侯                                   业:使成就霸业
2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厚、语言质朴。
B.韩愈,字退之,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韩文公”。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人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C.《赤壁赋》中“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D.唐代以前的诗被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歌”“行”“吟”等体裁,如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近体诗可以分为律诗、绝句等,律诗如杜甫的《登高》,绝句如柳宗元的《江雪》。
2022-06-25更新 | 6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隐逸的诗人之宗,是我国西晋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开创的田园诗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
B.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辛弃疾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郭沫若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要求新式应具有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D.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从小就懂得让梨的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毛泽东同志常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这些诗也是现代诗歌。如《沁园春·长沙》就是现代诗歌。
B.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中调。
D.“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一首词的内容。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焉用亡郑陪邻/其无礼于晋
B.君知难也/吾还也
C.舍郑以为东道主/使烛之武见秦君
D.子亦有不利/用亡郑以陪邻
20-21高二上·山东·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莫学                            人之力不及此
B.死而后,不亦远乎?            学不可以
C.天下仁焉                            自牧荑,洵美且异
D.见不贤而内自                  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2021-10-30更新 | 10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所谓“志异”,是指记述离奇、怪诞的故事。
B.“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八位成就突出的散文家,除《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王安石外,还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曾巩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
C.《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19世纪末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作品,该作品成功地运用了幽默讽刺的手法。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道路的转折点,造成转折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封建统治。
2022-07-08更新 | 58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青白黄赤黑,东西中南北;五色的经纬,织出山与水。”2023央视兔年春晚,《满庭芳·国色》以曲为韵、以舞为语,织就出一场华美的视觉盛宴。“满庭芳”是词牌名,清徐筑《词苑丛谈》认为,该词牌取自唐柳宗元“满庭芳草积”的诗句,后代诸多文人都曾依此词牌写下(       )的诗句,苏轼在《满庭芳·蜗角虚名》中云:“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李清照在《满庭芳·小阁藏春》中写下:“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满庭芳·国色》分寻色、舞色、唱色三个段落,五种民族乐器与五种颜色、五位顶尖舞者相互对应、配合,将人间绝色吟之以曲,绘之以舞。桃红迎水袖、凝脂搭折扇、细叶载油伞、群青合翎子、沉香配宝剑……婀娜轻盈而又刚健有力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表明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凸显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节目将四十多种中国颜色的名称作为歌词配以国风旋律,让世界认识了那些充满独特东方审美情趣的中国色彩——苍烟落照、香炉紫烟、东方既白、藕丝秋半。世间至艳不过五彩,人间至美不过国色。这些色彩(       )了千年的审美和智慧,如沧海遗珠,在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变得更加(       )。

国色出圈,文化破壁。中华传统文化是无尽的宝藏,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技术完美结合,让青灯古卷重焕光彩,则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课题。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脍炙人口       凝结       熠熠生辉
B.名噪一时       凝聚       熠熠生辉
C.脍炙人口       凝结       琳琅满目
D.名噪一时       凝聚       琳琅满目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婀娜轻盈而又刚健有力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表明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诠释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B.刚健有力而又婀娜轻盈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C.刚健有力而又婀娜轻盈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表明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彰显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D.婀娜轻盈而又刚健有力的舞姿,动而不惊、静而不郁,体现了刚柔并济的中国艺术辩证法,诠释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
3.“世间至艳不过五彩”中的“五彩”泛指青、黄、赤、白、黑等颜色,下列与“五彩”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出自姚鼎的《登泰山记》,以“赤”描摹日出时的色彩
B.“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出自司马迁的《屈原列传》,以“白”来凸显屈原的品德高尚,
C.“满地黄花堆积”出自李清照的《声声慢》,“黄花”指菊花,菊花之“黄”正是秋日的色彩。
D.“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出自柳永的《扬州慢》,以“青青”写荠麦的长势旺盛,凸显扬州的繁华。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赋”“比”“兴”三大类。
B.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其继承了《诗经》所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讲究“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中有两首叙事诗被誉为“乐府双璧”,一首是《木兰诗》,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
C.《蜀道难》,作者李白,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是诗人在长安时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蜀道难”,属于古乐府旧题,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其他长短句,参差错落,如行云流水,一气贯注。
D.《阿Q正传》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这部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阿Q这一典型人物,特别是他的“精神胜利法”,暴露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揭示了民族衰败的根源,也揭示了普遍的人性弱点,体现了鲁迅深刻的启蒙思想。
10 .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蒲松龄,清代杰出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是其倾力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简明而生动地道出了其文学特点。
B.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剧作家、诗人。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等。
C.庄子是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其作品大量使用寓言,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论述哲学观点,《逍遥游》《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均出自他笔下。
D.《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为“十三经”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2022-07-06更新 | 5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