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事而慎于言(敏捷)     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B.君子于义(知晓,明白)     人皆有不人之心(忍受)
C.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恻隐之心(哀痛,怜悯)
D.天下仁焉(归顺)     恶得不禁恶而爱(鼓励)
2020-09-27更新 | 12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上·全国·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之成而实五石                 树:栽种
B.能不龟手                       一:一样
C.凿户牖以为室,其无          当:当作
D.埏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2020-09-18更新 | 105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9-20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     互:交互
B.必其根本 固:使……稳固
C.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交往共事
D.各地势,钩心斗角   抱:抱住,动词
2020-09-18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19-20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是一种论文文体。《六国论》、《过秦论》等。《六国论》是一篇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的议论散文。
B.“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C.“书”是古代特有的一种文体。它以书信的形式,可叙事,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
D.“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它是科举考试中用于回答命题者的问题并表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2020-09-18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19-20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思厥先祖父
B.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所操之多异故也
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2020-09-18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19-20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又欲肆西封                    ②吾还也
③若不阙秦,将取之          用亡郑以陪邻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2020-08-05更新 | 29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       如其礼乐,以君子(等待)
B.批大郤,大窾(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       沛公则车骑(放弃,丢下)
C.吏民,封府库(登记)       而夕设版焉(成功)
D.素留侯张良(友善、交好)       又欲其西封(延伸、扩张)
2020-05-14更新 | 168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8 .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葡萄月令》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结构散漫、随意,全篇以十二月份为基本框架、以葡萄的生长为基本线索,来组织文字。“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一般特征,但本文将这一特征推向了极致。
B.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诗人控诉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北方到南方,勾勒了三幅饥馑流亡图。画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是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化身,既有现实性,又有典型性。
C.《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一部以表现西方现代人在沉重的精神压迫下,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的现状为创作动机的西方现代小说。
D.《听听那冷雨》围绕着春雨,创造了一种既朦胧又明丽,既沉郁又旷达的独特的意境,意象众多,“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
2020-05-1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古代用孟、仲、季表示每季三个月份的顺序,孟表示每季的第一个月,仲表示每季的第二个月,季表示每季的最后一个月(即第三个月),如孟春指春季的第一个月。
B.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C.《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它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D.“伏惟”是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中的“趋庭”是指快步走过庭院,表示对长辈的恭敬。
2020-05-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日,既望是农历每月的十六日,朔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是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B.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C.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谷除指粟等谷类作物外,还是粮食的统称,如“五谷杂粮”。
D.对于皇帝的称谓,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法,有的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有的用年号来称呼,如“宣德”“康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