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盒子
B.思厥祖父(《六国论》)                                      原先
C.与可于陈州(《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去世
D.不所怙(《祭十二郎文》)                                   探望
2021-08-0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选项中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韩愈《祭十二郎文》)
翻译:(我)才得以怀着悲哀(向死者)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准备好应时的鲜美食品作祭品。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翻译:有人问:六国互相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而灭亡。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翻译:祸患常常是从微小的事物中积累起来的,智慧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沉溺的事物困扰。难道仅仅是因为宠幸伶人吗?
D.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翻译:如今的画家却是一节一节地画出竹子,一叶一叶地堆起来,(这样做)哪里还有完整的竹子呢?
2021-08-0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①则秦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②技经肯綮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天亡我,我何渡为?
④如吾衰者,其能久存乎?
⑤人知乐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⑤
2021-08-0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而不之(《阿房宫赋》)               见方山子两骑(《方山子传》)
B.贫则语之(《狱中杂记》)                    视而暮抚(《种树郭橐驼传》)
C.墙周庭(《项脊轩志》)                      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D.必手足,置老监(《狱中杂记》)               甚善,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2021-08-0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每暮,下管键(《狱中杂记》)                      与饮食之气相(《狱中杂记》)
B.戍卒叫,函谷(《阿房宫赋》 )                 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
C.嫂尝抚汝指吾言曰(《祭十二郎文》)        早缫绪,早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
D.及三年,可使有勇(《侍坐》)                  得软脚病,往往而剧(《祭十二郎文》)
2021-08-0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各句加点词均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夫夜呼,乱者应 ②客逾庖而
梁君臣之首            ④雨泽
⑤如会同,章甫        ⑥初不自
⑦忧劳可以            ⑧驼种树
⑨非有能茂之也        ⑩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A.①④⑤/②③/⑥⑧⑩/⑦⑨
B.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⑩
C.①④⑤/②⑥⑧/③/⑦⑨/⑩
D.①④⑩/②③⑤/⑥⑧/⑦⑨
2021-08-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下列关于《牡丹亭》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深受泰州学派影响的汤显祖在他的作品中展开了被压抑的个体想象空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讴歌了反对封建礼教和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B.西方戏剧往往极具“紧张性”,“三一律”的理论就很能体现这一特点;中国戏曲更强调“抒情性”,《牡丹亭》就是如此,其情节上缺少大起大落的戏剧性。
C.《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春闺幽怨都渗透在赏花的过程中,月夜春花与青春少女的情怀交融无间,这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同月亮的疏离很是不同。
D.《牡丹亭》既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展开想象进行虚构,同时又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生活,在艺术和主旨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2021-08-02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未可以信也                       而在吾侧也
B.呜呼!信然邪?其梦耶?     吾兄之盛德而夭
C.翻自喜                                然皆不足
D.方六七十,五六十               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021-08-02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八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列对句子的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②是乃仁术也。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⑤唯余马首是瞻。
⑥敢以烦执事。
⑦大王来何操?
⑧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⑨甚矣,汝之不惠!
⑩何由知吾可也?
A.①④⑥⑦⑩B.②⑥⑧⑨
C.①③⑤⑦⑩D.④⑥⑧⑩
2021-07-2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使子婴相,珍宝尽有之。
②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③百姓之不见保,不用恩焉。
④谁大王为此计者。
⑤约婚姻。
⑥军中无以乐。
⑦若属皆且所虏。
⑧我鱼肉,何辞为?
A.①⑤︱②③④⑧︱⑥︱⑦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
C.①︱②④︱③︱⑤︱⑥︱⑦︱⑧D.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2021-07-2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复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