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4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女成年时要行冠礼,戴上表示已经成人的帽子,而“弱冠”就是还没有成年。
B.“释褐”通常是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有时也指新考中的进士被授予官职。
C.“人爵”是与天爵相对而言的,它是指尘世人们所封的爵位,例如国君所赐的公、侯等。
D.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为海所环抱,因而称国境以内为“海内”,国境以外为海外。
2021-11-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拜”是表授予官职一类的字,“迁、转、徙”是表调动官职一类的字,“摄”是表代理官职的字。
B.古代纪年方法大致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等,文中“乾德三年”应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
C.古人往往有名有字,“字”是男子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所起的。名和字的称呼不可随意,谦称自己称字,尊称他人称名。
D.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应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2021-11-20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

叶梦得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拼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注】①此词为作者退居太湖边的卞山时所作。②东山老:东晋名臣谢安,曾隐居东山,故名。他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淝水之战的总指挥。③胡沙:“胡尘”,指代北方各民族发动的战争。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窗”两句,写花木掩映的山屋、倾仄的小路,幽雅的景物衬托主人公的品格。
B.“拼却鬓双华”句,意为毕生奋斗,终于赢得光华似锦的晚年。
C.上片三层,先写一景,再设一问一答,一波三折,如三叠之瀑,曲尽回荡之美。
D.论者以为,叶梦得词风格颇似苏轼,而这首词从风格看也确实应属于“豪放词”。
2021-11-20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ò)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A.首句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2021-11-20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
B.微服是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口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
C.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2021-11-2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封建时代由于先辈有功而给予子孙免罪的权利。“封妻荫子”的“荫”就是这意思。
B.宰相:文中是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也可以泛指高级执政者。
C.右:古代很多官职有左右之分,左右的地位不同时期多有变化。右有“上”之意,如“位在廉颇之右”。
D.告身:古代委任官职的凭信。类似后代的委任状。“以文书治天下”是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特征。
2021-11-20更新 | 5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②《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B.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①大王来何操?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021-11-20更新 | 5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8 . 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封建时代因父祖有功勋或担任官职而推恩给予子孙入学、受封或任官的权利。
B.路,是仿照唐代的“道”而置,初为监察区,后转为行政区,相当于明清的省。
C.金鼓,是古代交战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金”用以进众,“鼓”用以止众。
D.河神,又称河伯,是古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后来其它河流的神也成河神。
2021-11-20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下省: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后来隋朝和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三省六部制,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三省之一。
B.丁……忧:丁忧是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具体说来,是朝廷官员的父母亲去世,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必须回到祖籍守丧二十七个月。
C.《晋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D.薨:古时不同朝代不同级别的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唐书·百官制》:“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死称“薨”。
2021-11-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10 .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
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
C.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
D.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之统称。
2021-11-20更新 | 59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定时练习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