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 道试题
1 . 下列对《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表现“故都的秋”,作者重点抓住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景物进行细腻地描写,写出了故都的秋的特点。
B.作者不选择北平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如陶然亭的芦花之类,是因为这些著名风景是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吟咏北京秋天常用的题材,难以写出新意来。
C.朱自清先生把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荷塘月色”细分为“月色下的荷塘”与“荷塘上的月色”两部分。这样划分,使景物描写细腻传神。
D.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精心锤炼的。
2023-03-1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 . 下列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涉江采芙蓉》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诗歌《马嵬(其二)》写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死。既对玄宗迷恋女色,荒废朝政暗含指责,又对玄宗表示了深深的同情。
C.诗歌《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是指这一乐章以山崩地拆的气势开端,然后转为如怨如诉的温婉,忧伤情绪就在这温婉中绵延。
D.唐代著名词人温庭筠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表现了一个女子的孤独心情。
2023-03-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一会儿出现在水边,一会儿又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即。
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诗人矢志不渝地追求,强烈地感受到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
2023-01-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初高中衔接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4 .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琵琶行》是一首长篇抒情诗,作者运用了前后对比和相互映衬的手法将琵琶女精湛的演奏技艺与对身世的感慨结合,详写琵琶女而略写作者,详略结合,有力表现主题。
B.《短歌行》中,“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C.《登高》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在和朋友们一起游历了天姥山之后写的一首留赠给友人的诗歌,表达了自己不屈从于权贵的思想。
2023-01-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8-19高一·全国·单元测试
小阅读-课内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选项中,对诗词中表现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设问句,由写景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阙的抒情乐章。
B.《致云雀》中,作者将云雀比作诗人、少女、萤火虫、绿叶,使云雀更加美丽、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前。
C.《立在地球边放号》中,关于“力”的句子在诗中出现多次,全诗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描绘了太平洋的浪潮,吟唱了一曲惊心动魄的力的颂歌。
D.《红烛》在表现手法上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心中的情感。
2022-12-06更新 | 295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必修上册)
6 . 古人常用骏马寄托作者的情怀,唐诗宋词中常常闪现骏马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马作地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D.主人下马客再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022-11-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网上检测语文试题
7 . 面对短暂而又飞逝的生命时光,古人曾作过许多精妙的比喻,如曹操的那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D.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022-11-09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网上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西湖

苏辙

闭门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梦回。

行过闾阎争问讯,忽逢鱼鸟亦惊猜。

可怜举目非吾党,谁与开樽共一杯?

归去无言掩屏卧,古人时向梦中来。


【注】①苏辙:北宋文学家,晚年为避新旧党争之祸,辞去官职,筑室于颍昌(今河南许昌市东),自号“颍滨遗老”。②闾阎:指城市里巷。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用“十年久”“一梦回”表现诗人虽居颖昌十年,但因常闭门不出,如今到西湖游览算是完成了心愿。
B.五、六句采用反问句式,说自己举目无亲,没有同道之人,无人能与自己开怀畅饮。
C.本诗最后说“无言掩屏卧”,只能与古人为友聊以自慰,表现出诗人隐退多年后的孤独、寂寞和无奈之情。
D.本诗结构圆合,以“闭门”始,以“掩屏”终,语言自然淡泊,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2022-11-0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网上检测语文试题
9 . 下列对《哦,香雪》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叙写每天在台儿沟停留1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冲击,情节曲折多变,矛盾冲突却激烈,有散文化小说的特点。
B.“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大山如伟大的母亲一样养育着淳朴善良的山村儿女。
C.小说的基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但并不纤弱、单薄、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现实和时代深沉而严肃的思考。
D.作者选取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定位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以火车为依托展开故事,突出中心人物,构思精巧。
2022-11-09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网上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从仰视的角度写出了空中的壮阔景象,写出了诗人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
B.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
C.“无数”“无限”这些词语,写出了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威力的自然形象,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
D.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横跨两大洋的巨人,也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2022-11-09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网上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