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注:①此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九月。这年陶渊明四十六岁,是他弃官彭泽令归田躬耕的第六年。②沮溺(nì):即长沮、桀溺,孔子遇到的“耦而耕”的隐者。借指避世隐士。
1.这首诗开篇四句,突出人生应以_____________为根本的思想。
2.前人评价说“陶公诗多转势,或数句一转,或一句一转,所以为佳”,本诗是怎样“转势”的?有什么艺术效果(作用)?
2022-04-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2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肴核既尽,杯盘狼藉B.则告诉不许
C.腹犹果然D.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2022-04-13更新 | 4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迷石记

潘敦

“当日地陷东南”——《红楼梦》第一回说到姑苏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徐家的东园便在阊门外的下塘,地阔池深,亭台相闻,前楼后厅,皆可醉客。古木奇花已然名贵,更名贵的是园中那几峰太湖奇石,堂侧土冈上斜卧的那一峰名唤“瑞云”,玲珑巧构,造化天工,相传那是北宋徽宗“花石纲”的遗物。当年佞臣朱勔在太湖鼋山岛上采得此石并一石座,以巨舟载之运往苏州,中途风浪大作,石座沉入湖底,等不及朱勔差人打捞,汴京城破,北宋国亡,奇峰险石皆随荒草埋没。白驹过隙,明代正德间这峰奇石归了国子监祭酒苏州人陈霁,石头从西山装船运去陈家在太湖边横泾的花园,中途风浪又作,这回轮到奇石沉湖。陈霁不甘心,雇人勘查水位,筑堤排水,费时费力,几个月后终于捞起了石头运进自家的园子,更为它取名“瑞云”,无限风光,皆在此峰。最是良景难耐,嘉靖年间陈家渐渐衰败,“瑞云”转手归了当过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的湖州人董份,石头又上船,又遇风,又沉湖!旧事重演要的无非是故技重施,几个月后水落石出,出水的不是“瑞云”,却是四百年前鼋山岛外沉湖的那件石座! 董份哪会甘心,再遣人入水搜寻,“瑞云”终是被捞了起来,拖进董府的园子里卧放二十多年,又随董家三小姐嫁回苏州,嫁到徐家。这回沿途顺利,石头平安进了东园,不过也有人说望见园子里奇石上方“每夜有光烛空”,想必不是凡物,凶吉未卜……当年东园的主人是徐泰时,徐老爷五十九岁那年才纳妾得子,儿子徐溶出生七个月后徐老爷过世。徐溶四十岁之前,东园里的“瑞云”一直是卧云,与人无犯,四十岁那年徐公子心血来潮偏要把“瑞云”竖起来,石头是竖起来了,等不到过年,徐公子归天了。

苏州作家蒋晖先生送我一册他去年出版的 《园林卷子》,写沧浪亭,写狮子林,写拙政园,还写了一些我不太熟悉的苏州园林旧迹,文笔清丽,文理清通。书里写“瑞云峰”的那一篇最好看,看了几遍看出我一身冷汗。十几年前念董先生 《从前》 里那篇“玉玲珑”,佛斯特说他找不到杂货店的老板,却看到一个留着辫子穿古装的中国老人对着他摇头微笑,念到那里我也惊出过一身冷汗。陈年故事多少会有点灵异,好像吸了天地日月之气的奇石,也许真和古玉一样通灵,三分是迷信,七分是迷恋,爱看故事的人都一样。

中国文人迷恋奇峰异石这件事说来也有些古怪,白居易、李后主、宋徽宗、米元章、苏东坡、米友仁、沈南田,各个都有好石之癖。好几年前我在上海的小拍卖行里买过一张晚清山东画家张士保画的三尺奇石,枯墨勾勒,皴法跳脱,画上落了长款:“此历下城东北隅秋柳园中石,石高一丈,有太湖之玲珑而兼英石之坚皱,苍润异常,敲之作铜声,真可爱也! 购之不得因图以归……”买不到自己画一张也好,多痴迷! 不过“恋石”这个特殊的症候似乎仅见于东方,翻遍欧洲的正史逸闻也翻不出哪位君王权贵的庭院中竖一峰“降龙”,又或哪位文坛巨匠的书斋里供一座“研山”的,伦敦巴黎纽约的美术馆里也看不到古典主义或者印象派的石头,也许这是黄种人才有的基因。

我迷奇石却与奇石没什么深缘,收过几峰,有新有旧,要的是书斋里的远山,案几上的丘壑。古人选石在“意”而不在“像”,米元章讲的“皱、瘦、漏、透”,苏东坡为他添上一个“丑”字,那是形意;白居易说:“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那是心意。奇石之美只可意会,不可具像,一像便俗,像人像树像动物都不行,像红烧肉尤俗! 像云像烟像落霞倒是可以,像无定像,还是不像。我常去的那几间古玩店里也有一些奇石清供,灵璧,英石居多,产地离上海最近的湖石和昆石反而少。昆石因昆山得名,石质白而多孔,近年所见多不盈掌,两年前我在古玩城二楼一间旺铺里见过一座一尺多高的昆石,莹白似雪,云崖倒挂,我嫌它入世未深,年纪轻了些,犹豫几天再去,别人抱走了! 东边日出西边雨,那天走出旺铺我一路闲逛,路过三楼一间冷摊瞥见橱窗里幽幽暗暗的一堆杂物间有一抹隐隐的青绿不太寻常,走近再看,是一枚孔雀石,大小如美人握拳,石皮温润,稠绿波生。石头阳面有几行铭文,隔着橱窗玻璃看不太清楚,我请老板取出石头移到灯下,是单刀刻的隶书,“景开八面,色润声清,娲皇补天,遗此片云”。真巧,《红楼梦》第一回说苏州阊门之前也说到这样一块石头:“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老板开价不贵,我稍稍议价顺利成交。我猜女娲补天遗下的那方顽石该是绿色的,和孔雀石一样绿,曹雪芹书里没有明说,他只说顽石被弃在青埂峰下,够了。

1.作者闲逛偶遇奇石的惊喜心情在文中划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
2.联系瑞云峰的传奇来历,分析作者那样安排文章结尾的用意。
3.文章题为“迷石记”,请联系全文,探究作者“迷石”的心理。
2022-04-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关于课内文言通假现象,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鼓瑟:“希”同“稀”,稀疏。/寇兵而赍盗粮:“藉”同“借”,借给。
B.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遂散六国之:“从”同“纵”,合纵。
C.亦反其本矣:“盖”同“概”,大概。/于寡妻:“刑”同“型”,榜样。
D.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同“途”,道路。/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5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用道德来训导百姓,用礼制来整治百姓,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会有很高的品格。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所以远方的人不来归服,就整顿文治教化来招抚他们,既然使他们来了,就要使他们安顿下来。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力量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D.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侍奉君主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羞辱;与朋友相交烦琐无度,就会遭到疏远。
2022-04-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6 .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我不是喜欢钱财才用羊换掉牛的,老百姓说我爱财也是理所当然的。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我用精神去和牛接触,却不用眼睛去看,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出与意外的变故。
D.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增加仇恨,在内自己削弱,而在外则在诸侯中结怨,想要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
2022-04-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项伯杀人,臣
A.吾老以及人之老B.素留侯张良
C.王者不却众庶,故能其德D.却宾客以诸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书

琦君

①从小到大,我上过那么多年学,后来又教书,天天生活不离书,和书打的交道最多,也读过很多本书,而母亲的书却是我怎么读也读不完的一本。

②母亲在忙完一天的煮饭,洗衣,喂猪、鸡、鸭之后,就会喊着我说:小春呀,去把妈的书拿来。

③我就会问:哪本书呀?

那本橡皮纸的。

⑤我就知道妈妈今儿晚上心里高兴,要在书房里陪伴我,就着一盏菜油灯光,给爸爸绣拖鞋面了。

⑥橡皮纸的书上没有一个字,实在是一本无字天书。里面夹的是红红绿绿彩色缤纷的丝线,白纸剪的朵朵花样。还有外婆给母亲绣的一双水绿缎子鞋面,没有做成鞋子,母亲就这么一直夹在书里,夹了将近十年。外婆早过世了,水绿缎子上绣的樱桃仍旧鲜红得可以摘来吃似的;一对小小的喜鹊,一只张着嘴,一只合着嘴。母亲告诉过我,那只张着嘴的是公的,合着嘴的是母的。喜鹊也跟人一样,男女性格有别。母亲每回翻开书,总先翻到夹得最厚的一页。对着一双喜鹊端详老半天,嘴角似笑非笑,眼神定定的,像在专心欣赏,又像在想什么心事。然后再翻到另一页,用心地选出丝线,绣起花来。好像这双鞋面上的喜鹊樱桃,是母亲永久的样本,她心里什么图案和颜色,都仿佛从这上面变化出来的。

⑦母亲为什么叫这本书为橡皮纸书呢?是因为书页的纸张又厚又硬,像树皮的颜色,也不知是什么材料做的,非常坚韧,再怎么翻也不会撕破,又可以防潮湿。母亲就给它一个新式的名称——橡皮纸。其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纸,是太外婆亲手裁订起来给外婆,外婆再传给母亲的。书页是双层对折,中间的夹层里,有时会夹着母亲心中的至宝,那就是父亲从北平的来信,这才是无字天书中真正的了。母亲当着我,从不抽出来重读,直到花儿绣累了,菜油灯花也微弱了,我背《论语》《孟子》背得伏在书桌上睡着了,她就会悄悄地抽出信来,和父亲隔着千山万水,低诉知心话。

⑧还有一本母亲喜爱的书,也是我记忆中非常深刻的,那就是怵目惊心《十殿阎王》。粗糙的黄标纸上,印着简单的图画。是阴间十座阎王殿里,面目狰狞的阎王、牛头马面,以及形形色色的鬼魂。依着他们在世为人的善恶,接受不同的奖赏与惩罚。惩罚的方式最恐怖,有上尖刀山、落油锅、被猛兽追扑等等。然后从一个圆圆的轮回中转出来,有升为大官或大富翁的,有变为乞丐的,也有降为猪狗、鸡鸭、蚊蝇的。母亲对这些图画好像百看不厌,有时指着它对我说:阴间与阳间的隔离,就只在一口气。活着还有这口气,就要做好人,行好事。母亲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不要扯谎,小心拔舌耕犁啊。”“拔舌耕犁也是这本书里的一幅图画,画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鬼,舌头被拉出来,刺一个窟窿,套着犁头由牛拉着耕田,是对说谎者最重的惩罚。所以她常拿来警告人。

母亲生活上离不了手的另一本书是黄历。她在床头小几抽屉里,厨房碗橱抽屉里,都各放一本。随时取出来翻查,看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日子的好坏,对母亲来说是太重要了。她万事细心,什么事都要图个吉利。买猪仔,修理牛栏猪栓,插秧、割稻都要拣好日子。腊月里做酒蒸糕更不用说了。只有母鸡孵出一窝小鸡来,由不得她拣在哪一天,但她也要看一下黄历。如果逢上大吉大利的好日子,她就好高兴,想着这一窝鸡就会一帆风顺地长大,如果不巧是个不太好的日子,她就会叫我格外当心走路,别踩到小鸡,在天井里要提防老鹰攫去。有一次,一只大老鹰飞扑下来,母亲放下锅铲,奔出来赶老鹰,还是被衔走了一只小鸡。母亲跑得太急,一不小心,脚踩着一只小鸡,把它的小翅膀踩断了。小鸡叫得好凄惨,母鸡在我们身边团团转,咯咯咯地悲鸣。母亲身子一歪,还差点摔了一跤。我扶她坐在长凳上,她手掌心里捧着受伤的小鸡,又后悔不该踩到它,又心痛被老鹰衔走的小鸡,眼泪一直地流,我也要哭了。

⑩黄历上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母亲背得滚瓜烂熟。每次翻开黄历,要查眼前这个节气在哪一天,她总是从头念起,一直念到当月的那个节气为止。我也跟着背: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但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年纪,就兴起一年容易又秋风的感慨。也许是因为八月里有个中秋节,诗里面形容中秋节月亮的句子那么多。中秋节是应当全家团圆的,而一年盼一年,父亲和大哥总是在北平迟迟不归。还有老师教过我诗经里的《蒹葭》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我当时觉得宛在水中央不大懂,而且有点滑稽。最喜欢的是头两句。白露为霜使我联想起鬓边霜,老师教过我那是比喻白发。我时常抬头看一下母亲的额角,是否已有鬓边霜了。

⑪《本草纲目》是母亲做学问的书,那里面那么多木字旁、草字头的字,母亲实在也认不得几个。但她总把它端端正正摆在床头几上,偶然翻一阵,说来也头头是道。其实都是外公这位山乡郎中口头传授给她的,母亲只知道出典都在这本书里就是了。

⑫母亲没有正式认过字,读过书,但在我心中,她却是博古通今的。

(选自《琦君散文》,有改动)

1.结合散文内容,概括母亲人物形象。
2.简析第⑥段中的“母亲绣花”细节。
3.本文结构精巧,双线并进,请赏析其艺术效果。
4.结尾第⑫段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理解。
2022-04-12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假 年

   章学诚

客有论学者,以谓书籍至后世而繁,人寿不能增加前古,是以人才不古若也。今所有书,如能五百年生,学者可无遗憾矣。计千年后,书必数倍于今,则亦当以千年之寿之,或传以为名言也。余谓此愚不知学之言也。必若所言,造物虽假之以五千年,而犹不达者也。

学问之于身心,犹饥寒之于衣食也;不饱暖慊其终身,而欲假年以穷天下之衣食,非愚则罔也。夫质大者所用不得小,质小者所资不待大,物各有极也。人亦一物也。鲲鹏之寿十亿,虽千年其犹稚也;蟪蛄不知春秋,期月其大耋也。人于天地之间,百年为期之物也。心知血气,足以周百年之给欲,而不可强致者也。

夫子十五志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人道之极也。人之学为圣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闻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长亦有志学之始与不逾矩之究竟也。其不能至于圣也,质之所限也,非年之所促也。颜子三十而夭,夫子曰:惜乎!吾见进也,未见其止也。盖痛其不足尽百年之究竟也。又曰:后生可畏,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不足畏。人生固有八十九十至百年者,今不待终其天年,而于四十五十,谓其不足畏者,亦约之以百年之生,度其心知血气之用,固可意计而得也。五十无闻,虽使更千百年,亦犹是也。

今不知为己,而骛博以炫人,天下闻见不可尽,而人之好尚不可同。以有尽之生,而逐无穷之闻见;以一人之身,而逐无端之好尚,尧、舜有所不能也。孟子曰:尧舜之智,而不物;尧舜之仁,不遍爱人。今以凡猥之资,而欲穷尧、舜之所不遍,且欲假天年于五百焉;幸而不可能也,如其能之,是妖孽而已矣。

族子廷枫曰:叔父每见学者,自言苦无记性,书卷过目辄忘,因自解其不学。叔父辄曰:‘君自不善学耳。果其善学,记性断无不足用之理。书卷浩如烟海,虽圣人犹不能尽。古人所以贵博者,正谓业必能专,而后可与言博耳。盖专则成家,成家已立矣。宇宙名物,有切己者,虽锱铢不遗;不切己者,虽泰山不顾。如此用心,虽极钝之资,未有不能记也。不知专业名家,而泛然求圣人之所不能尽,此愚公移山之智,而同斗筲之见也。’

(选自《文史通义》,有删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亦当以千年之寿                  副:相称,符合
B.期月其大耋                                大耋:生命消逝
C.而骛博以炫人                                骛博:追求渊博
D.尧舜之智,而不                      遍:通晓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寿不能增加前古                    月出东山之上
B.不饱暖慊其终身                       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吾见进也                                 还也
D.成家已立矣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先破后立,批驳“假如人借到年龄而长寿,都能够活到五百岁,就可以读遍天下所有的书”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是不懂得学习的愚人妄言。
B.将“鲲鹏”“蟪蛄”的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孔子对“颜回之死”惋惜悲痛的原因,并结合孟子对尧舜的评价,由此阐明学问对于人们身心的重要作用。
C.章学诚明确提出学者求学的目的是为充实自己,修身养性,而不是向人炫耀。他认为每个人都应当根据自己的资质条件选定不同学习内容,尽心尽性,才能身心有所获得。
D.《假年》一文用词既严肃又诙谐,令人自发深省,与作者一直强调的“读书养气之功,博古通经之要”治学态度互相印证。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人之学为圣者但有十倍百倍之功未闻待十倍百倍之年也一得之能一技之长亦有志学之始与不逾矩之究竟也。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心知血气,足以周百年之给欲,而不可强致者也。
(2)古人所以贵博者,正谓业必能专,而后可与言博耳。
2022-04-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据报道,成都、许昌、杭州等地已经开始为马路经济”“地摊经济松绑。成都设置了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许昌开放一批背街小巷,让商家在道牙以上区域经营。杭州开放了部分街道作为摊贩的经营场地。

而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表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多地试水,加国家层面为地摊经济释放更大发挥空间的信号,得到了各方点赞。网友们的反应,是民意的最好呈现。

为地摊经济松绑,首先是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这不仅包括直接提高疫情防控有效性,比如允许小店铺适度扩大经营范围、允许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可以有效降低疫情传播的可能。更长远地说,还包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地摊经济不是孤立因子,它连接着以就业为代表的大民生。这一杠杆用好了,可以发挥出撬动就业、保障民生的巨大能量,加快经济社会复苏。比如,成都靠地摊经济,已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

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和家庭。尤其对一些无稳定工作、无专业技能的城市低收入群体来说,地摊经济可以让经营者获得盈利,让消费者获得实惠和便利,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改善。

公共管理部门扭转观念,以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让地摊经济呈现好的一面,褪去不好的一面,才是更高水平的管理思维。这需要智慧,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做法。

一个深入人心的说法叫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一座现代文明城市,有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也应该容得下小小的一个摊点。一个有爱有活力的家园,应当是所有社会成员都有希望、有奔头的温馨所在。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搞活地摊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气》)

材料二:

(数据来源:百度搜索大数据)

材料三:

地摊经济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烟火气,也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个刻度与窗口。地摊经济往往是沿街为市,会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都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正是因为城市管理压力增大,各地才纷纷取缔了地摊经济。其实这是一种保守行为,不能因为地摊经济存在管理难度就搞一刀切,而是要注重引导规范。划定一定的范围,制定相关的标准,把地摊经济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推出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在不影响城市管理的前提下,让地摊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并存,这本身就是一道城市治理的大考题。

(摘编自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发挥地摊经济的就业蓄水池作用》)

1.下列有关“地摊经济”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据报道,全国各地已经为“地摊经济”松绑,体现了一种说法“城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B.一座现代文明城市,不仅有光鲜的高楼大厦,还应容得下 “地摊经济”,因为它可以让经营者获得盈利,获得实惠和便利,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改善。
C.地摊经济对城市环境卫生破坏的现象已经解决,因此,中央文明办已明确表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D.近一个月以来,90后和80后对“地摊经济”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半数以上的90后对地摊经济摆摊技巧的渴望最迫切。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各地纷纷取缔了地摊经济,主要原因是地摊经济往往是沿街为市,会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都带来了巨大压力,增加了城市管理的压力。
B.成都、许昌、杭州等地试水,加国家层面为地摊经济释放更大发挥空间的信号,得到了各方点赞。网友们的反应,体现了民意民心。
C.为地摊经济松绑,首先是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的需要。更长远地说,还包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为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
D.为了让地摊经济呈现好的一面,褪去不好的一面,公共管理部门已扭转观念,以精细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来应对问题,这是智慧的体现。
3.综合上述材料,该如何全方位努力,打造令人满意的“地摊经济”,请概括说明。
2022-04-1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