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刘和州戏赠

白居易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①本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诗人任苏州刺史之时,是赠与刘禹锡之作。②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酬刘和州戏赠》诗首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种梅花的地点和棵数;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写诗人打算观察梅花生长的情况,“点检”还包含着观赏梅花风姿的意味。
B.品读《酬刘和州戏赠》的诗意,不禁让读者想到了《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的诗句,二者都以种植香花香草等美好的花草植物来表达自己高洁的追求。
C.《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诗人表明自己与刘禹锡相互赏识,却因命运弄人,两人二十三年未曾重逢,这次重逢更要把酒言欢,刘禹锡也用诗句“二十三年弃置身”对此做了回应。
D.这两首诗都是诗人写给好友刘禹锡的赠诗。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两人政见相合,在诗歌创作中也惺惺相惜,成为好友,在诗坛上前者被称为“诗豪”,后者被称为“诗魔”。
2.这两首诗歌都蕴含了诗人对好友深厚动人的情谊,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曾用“一味真朴,不假妆点”来评价白居易的诗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022-06-04更新 | 4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贵阳市一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1)《将进酒》是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创作的古体诗。(2)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
1.关于这首诗,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起兴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挟天风裹海雨而来之势,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全篇诗情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于“万古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诗人消极颓唐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D.《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地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感情。
2.你从诗中哪些内容看到了诗人狂放的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22-10-15更新 | 38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永遇乐•投老空山

辛弃疾

(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时欲作亲旧报书,纸笔偶为大风吹去,末章因及之。)

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何日成阴,吾年有几,似见儿孙晚。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凄断。想当年良辰已恨,夜阑酒空人散。

停云高处,谁知老子,万事不关心眼。梦觉东窗,聊复尔耳,起欲题书简。霎时风怒,倒翻笔砚,天也只教吾懒。又何事,催诗雨急,片云斗暗。


【注】①投老,将老,临老。②政,通“正”。尔,如此,这般。③停云,停云堂,是词人在铅山居所的西北隐湖山上修建的一处建筑,按陶渊明诗意,取名为“停云”。陶渊明的《停云》诗为思念亲友而作。④催诗雨,杜甫诗中有“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主要抒发了由新种杉松和修书未成而引起的感慨,表现了词人此时的处境和复杂的心情。
B.“政尔堪叹”,词人感慨自己将来恐怕看不到杉松成荫,更感叹繁华和欢娱多么令人留恋。
C.“万事不关心眼”,词人想要归隐后不再理会闲事,欲以超然物外的态度来摆脱内心的挣扎。
D.词人梦醒后,起身欲给亲友写信。片刻间狂风怒号,倒翻纸笔;又突然片云昏暗,急雨催诗。
2.这首词思想情感丰富,词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进,江海寄余生。


【注】①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②东坡,在湖北黄州古城东,苏轼在此筑雪堂五间。③縠(hú)纹,比喻水波细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他回家时仿佛已是三更时分。
B.家童早已睡熟,鼾声如雷,苏轼反复敲门而无回应,他只好独自倾听江声。
C.苏轼感慨身在宦途,身不由己,但他依然想要忘却烦恼,专心于建功立业。
D.苏轼静夜沉思,豁然有悟,他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大自然中。
2.这首词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表达的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均阳舟中夜赋

陈与义

游子不能寐,船头语轻波。

开窗望两律,烟树何其多。

晴江涵万象,夜半光荡摩。

客愁弥世路,秋气入天河。

汝洛尘未销,几人不负戈。


【注】这首诗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八月。时金兵南下,中原大乱,形势危急。陈与义饱经兵乱流离之苦,离开均阳时作此诗抒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交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写游子因战乱漂泊他乡,夜不能寐,独坐船头向诗人诉说内心忧愁。
B.“开窗”以下四句写诗人打开窗户望见的树木、江河、月光等景象,为下文的抒情进行张目和蓄势。
C.第七句写漂泊在外的游子怀乡的愁思充满了人世间的道路,第八句写秋色好像进入了银河,写出了秋色之重。
D.“客愁”以下四句以抒情为主,诗人受景物的触发而浩然长吟,伤时的感慨、失意的怅叹融二为一。
2.学者左继红说:“陈与义的诗篇不论写景还是抒情,往往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结合本诗,试分析此观点。
2022-08-16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即寄和州刘使君

张籍 〔唐代〕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送邢桂州

王维 〔唐代〕

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②赭圻:山岭名。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赤岸:山名。在江苏六合东南。③击汰:击水。扬舲:开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诗首句开门见山,既叙述了与刘禹锡的离别之情,也惊叹于他的折贬宦途。
B.张诗颔联展开想象,送客看花,皆极写诗人之闲,不宜闲而闲,意在言外矣。
C.张诗“诗情”“有谁听”,表现对友人诗歌艺术的高度赞赏与无人赏识的同情。
D.王诗尾联化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友人为官清廉、造福百姓的劝勉与期望。
2.前人评张籍“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一句与王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文,分析其异同。
2022-05-02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4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庚子荐饥(其三)

戴复古[注]

饿走抛家舍,纵横死路岐。

有天不雨粟,无地可埋尸。

劫数惨如此,吾曹忍见之。

官司行赈恤,不过是文移。


[注]戴复古,南宋诗人。字式之,自号石屏,一生仕途失意,长期浪游江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南宋庚子年间连续发生饥荒,流民充斥,殍死盈路,诗人有感于灾情写下这首诗。
B.诗歌的前半部分侧重写饥民抛家离舍、饿死郊野的凄惨景象,历历在目,触动人心。
C.诗歌的后半部分揭露了官府虚伪应付的罪行,笔锋犀利。其中五、六两句有反诘意味。
D.全诗综合运用白描、用典、对比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角度深化主题,语言有感染力。
2.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杜甫诗歌风神,请谈谈这一特点在本诗中的体现。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村老

陆游

强健如翁举世稀,夜深容我叩门扉。

大儿叱犊戴星出,稚子捕鱼乘月归。

骨肉团栾无远别,比邻假贷不相违。

人间可羡惟农亩,又见秋灯照捣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用夸张手法写村老之强健,他至夜深仍精神很好,可与诗人款谈。
B.颔联叙事:村老长子勤于耕种,披星而出;幼子外出捕鱼,乘月而归。
C.颈联上句承上,写村老一家骨肉团聚,无须远别;下句转写其与邻里的关系。
D.全诗语言平易,情韵悠然,描绘了一幅温馨的乡村野老生活画卷。
2.“村老”的生活有哪些可羡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当有空难发生,事故调查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找到飞机上的黑匣子。这个长度半米左右的小盒子里保存着飞机失事前最后的信息,是判断事故原因最直接的证据。

黑匣子包括两套仪器:一套是飞行数据记录器(FDR),能实时记录飞机的飞行参数,飞机的速度、高度、航向、推力、加速度等重要数据都包含在内,记录时间范围是最近的25小时。另一套是驾驶舱通话记录器(CVR),飞行开始后,仪器上的四条音轨就开始分别记录飞行员与航空管制员的通话,正、副驾驶员之间的对话,机组员对乘客的广播,以及驾驶舱内各种声音(引擎声、警报声)。记录的时间约2小时,录满后会自动倒带从头录起。

在分秒必争的事故问责中,寻找黑匣子的过程显得过于漫长。而且黑匣子并非无坚不摧,可能被爆炸摧毁,被海水泡坏,甚至可能像马航MH370的黑匣子那样不知所终。那么,为什么不把黑匣子数据实时同步到云端,方便调查人员快速提取呢?黑匣子数据能不能实时云同步?

比起发明黑匣子的年代,如今的通信技术已经大大发展,飞机上都能连上Wi-Fi了。我们还能从网上看到东航客机最后一段时间的速度和高度数据,这些信息已经实现了实时共享。但是,要让黑匣子实现所有数据云同步,没那么简单。

黑匣子最主要的任务是保存数据,其他方面的性能很差,无法搭载实现数据同步所需的操作环境。在过去几十年中,存储技术有了极大的提升。早先的黑匣子配备的是磁盘,如今大部分飞机都用上了固态飞行数据记录器(SSFDR)。

为了抵抗强大的物理冲击,黑匣子不能使用一般的硬盘、SD卡这些大容量存储设备。实际上,黑匣子的数据存储能力还不到一般笔记本电脑的百分之一,它通常只有14G的存储空间来保管所有的系统文件,无法执行运算等任务。

其次,在硬件方面,黑匣子的重量、尺寸、能耗都有严格的限制。

黑匣子的设计要求它能够用有限的电量运作足够长的时间。黑匣子配备独立的电源,以确保在飞机发生异常的时候记录仪器能够继续工作;一旦黑匣子落水,这个电源还要维持水下定位信标工作至少30天。这样一来,黑匣子内部仪器的能耗就要尽可能降低,加装一个数据发射模块实在太费电了。

最后,同步保存这么关键的数据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网络环境,但目前飞机上的网络还做不到。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如果你用过飞机上的Wi-Fi,你会发现它网速慢,连接也不稳定。飞机上的Wi-Fi主要依靠两种技术接入互联网,分别是地面的基站网络和天上的卫星网络。卫星的位置、地形、天气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网络的稳定。然而黑匣子需要确保数据记录连续、完整,无论飞机上的Wi-Fi,还是无线电、雷达、卫星电话等系统,都无法做到这点。

此外,还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实时同步每一台飞机的海量数据并无必要。

当前的民航系统已经能够实时监控飞机的速度、高度等数据,飞机也能通过卫星电话与地面沟通重要信息;但如果把所有飞机的详细飞行数据、驾驶舱对话这样的信息都实时同步,数据量就太大了,对管理也没有帮助。

(摘编自玛雅蓝《黑匣子这么重要,为什么数据不能云同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机失事后,找“黑匣子”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它能为调查组判断事故原因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B.黑匣子约半米,有驾驶舱通话记录器和飞行数据记录器两套仪器,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储存数据。
C.驾驶舱通话记录器的音轨能记录舱内的声音,记录时间约2小时,时满后由机组人员倒带从头录。
D.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一些信息实现了实时共享,你能在飞机上连Wi-Fi,但连接性差,网速慢。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飞行数据记录器记录内容包含飞机的速度、推力等数据,记录时间范围为25小时。
B.黑匣子配备由以前的磁盘到现在的固态飞行数据记录器,得益于存储技术的提升。
C.黑匣子具有超强的抵抗性能,哪怕飞机在失事后损毁解体,黑匣子仍旧完好无损。
D.水下定位信标工作需独立的电源维持,无限的电量是黑匣子电源配备的一大优势。
3.目前,黑匣子的所有数据为什么不能实时同步到云端?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归雁两首(其一)

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注】①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衡山的回雁峰。②瞻:往上看,往前看。③浪语:妄说,乱说。④故山:比喻家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用“万里”和“衡阳雁”写向南漂泊路途之远,为大雁的北归作了铺垫。
B.第五、六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动静结合地表现出大雁北归途中急切的心情。
C.诗人系在大雁脚上的书信里没有什么妄说乱言,字里行间都是自己的一片衷情。
D.最后一句诗人将自己的万种愁绪遥寄于想象中故乡的山薇,这是作者的虚笔。
2.全诗塑遣了大雁怎样的形象?有何寓意?
2022-11-02更新 | 327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蓝天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