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5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孔子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他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只要缴相当的学费就收,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用的。孔子是个的人,他的讲学是多方面的。他讲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而在于养成。他在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之外,更注重人格的修养。他说为人要有真性情,要有同情心,能够,此所谓”“”“忠恕,这样的人才配去干政治,为国家服务。

1.请在文中画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标点使用不当且存在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
B.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用的。
C.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这些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用的。
D.收来的学生,一律教他们读“诗”“书”等古籍,并教他们礼、乐等功课,从前是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的。
今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繁花》对上海话的引入不仅表现在方言词语、句式的点缀,更倾向于营造沪语氛围,呈现江南语态的气韵。比如写梅瑞接触了老板阿宝后,决意与沪生分手,二人对话如下:

梅瑞说,我与沪生的关系,告一个段落,可以吧。

沪生说,跟四川路男朋友,预备结婚了。

梅瑞摇手说,我想静一静。

沪生不响。

梅瑞说,以后,我做沪生的妹妹,可以吧。

沪生说,可以。

梅瑞说,妹妹对哥哥,可以讲一点想法吧。

沪生说,可以的……

梅瑞的寥寥数句,是娇嗔嗲语,是幽怨婉转,是欲言又止,是有礼有节表明心意;而被拒的沪生也自然意会,不响的静场处理,婉曲意深。在《繁花》中作者使用了千次以上某某不响的形式,紧张又舒缓地表达出人与人之间有节制的微妙关系,而这种需要延时揣摩的内在语义,正是作者所营造的美中带刺、柔中含韧的江南语态独特的腔调与味道,上海的城市记忆、世相风俗,上海人的典型形象都在作者创造的方言语码中得到了复生。正如作家张辛欣所言,《繁花》具有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之文体

1.上文引自小说《繁花》的对话中,梅瑞对沪生的称谓,从直呼对方名字到称其为“哥哥”,产生了微妙的“弦外之音”。请简析该段对话中称谓转换产生的独特效果。   
2.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米考伯先生的事,虽然渡过了最危急的关头,但是由于过去有张“契据”什么的,所以依然还有纠葛。   (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B.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鲁迅《祝福》)
C.(这些带工)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   (夏衍《包身工》)
D.(林黛玉)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   “嗳哟”了一声。   (曹雪芹《红楼梦》)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提到“大摆筵席”,人们总会想到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贵族们分坐分食。中国的分餐制是何时走向合餐制的呢?南北朝时,北方游牧民族带着高椅南下,也带来了他们双足垂放的坐姿和围坐一炉进餐的习惯。[甲]宋代,出现了“白席人”——即《东京梦华录》里帮主人安排座次、劝酒劝菜的职业人。到了明清,为尽地主之谊,与客人同桌共食形成制式,合餐制建构出了“共同体认同感”的饮食文化功能。

[乙]清康熙年间,来华的传教士南怀仁在《御览西方要记》中首次介绍西方分餐制:“每人各有空盘一具以接,专用不共盘,避不洁也。”[丙]相比合餐,分餐确实能够降低(不能完全避免)某些疾病的传播风险。因此,每当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提倡分餐的呼声就会高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分餐制的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遗憾的是,目前分餐制的推行依然步履蹒跚,这恐怕跟上千年积淀下来的社会习俗和饮食文化有莫大关系。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觥筹交错B.建构C.再度D.步履蹒跚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
今日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鲁迅笔下“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不蹈袭前人成法,不断追求新变,其对音乐之贡献____________。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此时文坛较活跃的是建安文人团体的核心人物——“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他们不仅促成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____________。曹操于____________之际,不废吟咏,他填写的乐府诗如《蒿里行》《短歌行》等在当时就众口相传,风靡一时。曹操基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兼以宏伟之想象,对乐府诗的体制进行了大胆革新,发壮心,抒豪情,表现出尚实精神与通达作风。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历经1800年的岁月流转,清商乐依然____________。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容小觑   风生水起   厉兵秣马   流光溢彩
B.不容小觑   声名鹊起   戎马倥偬   熠熠生辉
C.非同小可   风生水起   戎马倥偬   流光溢彩
D.非同小可   声名鹊起   厉兵秣马   熠熠生辉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增强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B.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与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C.通过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中国音乐史的走向乃至清商乐的形成,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D.曹操对汉乐府的改造,拓宽了乐府音乐的创作领域并增强了其艺术表现力,这对清商乐的形成乃至中国音乐史的走向,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三曹”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在莎莉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小海伦终于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
7日内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综合素养评价语文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绘画至晚明,苏州的文脉渐渐势弱,流转至两个地区——南京与上海。董其昌于文人山水画中_____,一时之间,以他为首的松江派占据了统治地位。而南京则在金陵画派的_____之下,直至清中期。唯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进一步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明清之际,朝代易帜,_____,一大批文人画家纷纷遁迹于山林之间,恪守着大明朝汉族正统的意志,形成了遗民画家的艺术群体。其中有出家为僧的八大山人与石涛,为中国绘画增添了异彩。展览场地的一幅《游鱼图》,为八大山人的作品。画上大面积的留白,一尾瘦鱼游弋于上部。鱼脊由一笔绘出,贯穿头尾。鱼眼一笔圈成椭圆形,靠近上眼眶处以重墨点睛,是八大山人早期标志性的白眼向人的画法。下方几抹水草,两条小鱼,突出了上方瘦鱼的_____之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另辟蹊径     统摄     天崩地裂     孤傲B.别具匠心     统摄     地动山摇     高傲
C.另辟蹊径     统制     地动山摇     孤傲D.别具匠心     统制     天崩地裂     高傲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唯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进一步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
B.只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进一步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
C.唯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承接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进一步完善了大写意花鸟画风。
D.只有绍兴的徐渭,独抒性灵,进一步承接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完善了苏州陈淳的写意花卉。
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李时珍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C.你现没有资格和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7日内更新 | 370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纪录片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探访特色美食,展现地域文化;通过航空拍摄的方式展示万里山河美景,带你踏上诗意之旅;聚焦稀世文物身上所诠释的工匠精神……

移动传播时代,纪录片主动拥抱数字科技,微纪录片、交互式纪录片等新形式应运而生,以节奏明快、信息密集、细节突出等特点打动观众。此外,纪录片还与其他视听节目融合,出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等跨界类型。无论哪一种纪录片,真实始终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相较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历,纪录片带来的感受更加丰富,也更具美学价值。画面细节考究,旁白精炼恰当,精心设置的影音元素,往往能给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注重用声音营造现场感,电锯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与影像结合,将文物修复的现场环境、修复师的工作状态传达给观众。

纪录片的情节不能预先编排,人物角色不能提前设计,生活情境难以预测,有价值的素材稍纵即逝。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录片呈现什么样的情境、选取什么样的素材,传递出创作者的深刻思考,绝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搬运工

纪录片让人们更好地观察世界,理解自己。记录者的镜头收近一些,能感受一草一木的盛衰荣枯;镜头拉远一些,可阐释历史大势的潮落潮起。纪录片带我们穿过时光,跨越山河,也鼓励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拥抱人生。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加点词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D.“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2.请用以“纪录片”为开头的一个长单句概括文段内容。不超过50个字。
3.改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文构成一组句式整齐、简洁流畅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2024-06-18更新 | 305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雪芹故居坐落于国家植物园(北园)的东部。“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在曹雪芹故居门前,有三棵古槐树,据说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们就像是 ②       。北京历史上也素有“先安宅、后植槐”这样的民俗。

曹雪芹纪念馆门前的三棵古槐,名气最大的一棵是东面的“歪脖槐”,它的“造型”很奇特,伸向北京城的方向。多年来,曹雪芹故居外的三棵古槐一直在这里守护着这一方水土。

曹雪芹书箱盖上有两丛茂密的兰花,还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拙笔写兰”“芹溪处士”“并蒂花呈瑞,同心友谊真。一拳顽石下,时得露华新。”等字样。右下角刻着“拙笔写兰”。还有两句题刻:“清香沁诗脾,花国第一芳。”左面书箱盖的背面,用章草写着“为芳卿编织纹样所拟诀语稿本”等这样的五行书目,是曹雪芹的亲笔题词。

1.下列句子中双引号的用法同文中“它的“造型”很奇特”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B.她的手指好像会“跳舞”一样。
C.“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已经流传了两千年。
D.那个有“素质”的人正在随地吐痰。
2.请补充完整文中横线处的比喻句,使整段文意完整连贯。
3.曹雪芹写的“拙笔写兰”或者“清香沁诗脾,花国第一芳”,让你联想到了《红楼梦》中的哪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2024-06-1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风里早含着燥热,胖人身体给炎风吹干了,蒙上一层汗结的盐霜,仿佛刚在巴勒斯坦的死海里洗过澡。毕竟是清晨,人的兴致还没给太阳晒萎,烘懒,说话做事都很起劲。那几个新派到安南或中国租界当警察的法国人,正围了那年轻善撒娇的犹太女人在闲聊。俾斯麦曾说过,法国公使大使的特点,就是一句外国话不会讲。这几位警察并不懂德文,居然传情达意,引得犹太女人咯咯笑,比他们的外交官强多了。这女人的漂亮丈夫,在旁顾而乐之,因为他几天来,香烟、啤酒、柠檬水沾光了不少。红海已过,不怕热极引火,所以等一会甲板上零星果皮、纸片、瓶塞之外,香烟头定又遍处皆是。法国人的思想是有名地清楚,他们的文章也明白干净,但是他们的做事,A无不混乱、肮脏、喧哗,但看这船上的乱糟糟。这船,倚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玷污了人气的一小方水面,B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

1.如果去掉文中两个重叠形式“咯咯”“糟糟”,语意上各自会有何不同?
2.请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AB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顿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024-06-15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琴姐……觉慧说了这两个字又止住,马上换了坚决的语调说:没有了,接着又加了一句:我希望你们两个早点到上海来。

你路上要好生保重啊!觉民说罢,便跟着张惠如、黄存仁两人上岸去了。

他们立在岸上,他立在船头。他跟他们对望着,彼此不住地挥手。

船开始动了。它慢慢地从岸边退去。它在转弯。岸上的人影渐渐地变小,忽然一转眼就完全不见了。觉慧立在船头,眼睛里还留着他们的影子,仿佛他们还在向他招手。他觉得眼光有点模糊,便伸手揩了一下眼睛。然而等他取下手来,他们的影子已经找不到了。

他们,他的哥哥和他的两个朋友就这样不留痕迹地消失了。先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他再也看不见他们。他的眼睛所触到的,是一片清莹的水,一些山影和一些树影。三个舟子在那里一面摇橹,一面唱山歌。

一种新的感情渐渐地抓住了他,他不知道究竟是快乐还是悲伤。但是他清清楚楚地知道他离开家了。他的眼前是连接不断的绿水。这水只是不停地向前面流去,它会把他载到一个未知的大城市去。在那里新的一切正在生长。那里有一个新的运动,有广大的群众,还有他的几个通过信而未见面的热情的年轻朋友。

1.文中划横线部分用句号比用逗号更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2.文中加点的词语是否可删去?请说明理由。
3.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句式特点及表达效果。
2024-06-15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6年盛夏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我们换上迷彩服、长筒靴,每人一把伞。天正降大雨,我们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正走着,我们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领路的刘局长说这是一条河,问要不要钻过去看一看。我说水是山的魂,哪能不看?林子太密,我们只好收起伞,任雨水洗面,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 比如庐山上、西湖边的那许多诗词、题刻,在自然女神看来无异于公园里常见到的废纸、烟头。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被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私语。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使语意表达更通顺。
2.将“哪能不看?”中的问号改为句号,表意上有什么不同?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2024-06-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