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5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滩上的沙子是白的,中午的太阳烤热了它,它再烤小草、瓜秧和人。西瓜田里什么都懒洋洋的,瓜叶儿蔫蔫地垂下来;西瓜因为有秧子牵住,也只得昏昏欲睡地躺在地垄里。两个看瓜的老头脾气不一样:老六哥躺在草铺的凉席上凉快,徐宝册却偏偏愿在中午的瓜地里走走、看看。徐宝册个子矮矮的,身子很粗,裸露的皮肤都是黑红色的,只穿了条黑绸布镶白腰的半长裤子,没有腰带,将白腰儿绾个疙瘩。他老是笑着看西瓜的模样儿倒像在端量睡熟的孩子的脑壳。他有时弯腰拍一拍西瓜,有时伸脚给瓜根堆压上一些沙土。白沙子可真够热的了,徐宝册赤脚走下来,被烙了一路。这种烙法谁也受不了的,大约芦青河两岸只有他一个人将此当成一种享受。

一阵徐徐的南风从槐林里吹过来。徐宝册笑眯眯地仰起头来,舒服得了不得。槐林就在瓜田的南边,墨绿一片,深不见底,那风就从林子深处涌来,是它蓄成的一股凉气。徐宝册看了一会儿林子,突然厌烦地哼了一声。他并不十分需要这片林子,他又不怕热。倒是那林子时常藏下一两个瓜贼,给他送来好多麻烦。那树林子摇啊摇啊,谁也不敢说现在的树荫下就一定没躺个瓜贼

1.下列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和文中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们请示我如何处理,我答复他们:立刻把孩子送到指挥所来。
B.她长得不坏,招人喜欢;她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这些是他看重的。
C.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
D.鲁迅评《红楼梦》说:“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都是真的人物。”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那树林子摇动着,说不定现在的树荫下就躺个瓜贼。”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截至26日8时30分,经过各方共同努力,②重庆森林火灾现场各处明火已被全部扑灭,工作全面转入清理看守,无人员伤亡和重要设施损失

今年重庆森林火灾非比寻常,发生频繁,处置困难。③特别是高温少雨的天气、山高坡陡的地形,加大了扑灭难度。当家园遭遇威胁、同胞置身危难时,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人们(A),选择向火而行,传递出英雄的胆略和气概。当晚,来自(B)的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以及志愿者们,拧成一股绳,顶着极端高温逆行向前,誓要将这“魔鬼”打退,守护家园。在灾难面前,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每个中国人身上都有英雄气,都是了不起的平凡英雄。

重庆市民“赴汤蹈火”的集体表达,给现代应急管理提供了一个样本化的案例,也提供了有关政府如何组织抢险、市民如何参与救援、政府和社会如何良性互动的反思契机。

人类社会发展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史。人们在大自然中接受各种考验,在灾害中积累教训,也在沉重的代价中反思得失,④凝[níng]结经验,学会防患于未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防范自然灾害逐渐衍生为应急管理学科,在危化品泄漏、爆炸现场,⑤在面临自然山体和建筑物崩塌、垮落时,及时保护、疏散民众,让无关人员远离现场,是抢险救援的刚性要求和前置条件。救灾现场,警戒线一拉,“无关人员”被疏散隔离,⑥现场管控就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是,在灾害安全可控的环境里,有序地让民众参与抢险救援,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公共话题。灾难面前,人人都不能(C)。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⑦让市民参与[]救灾,让火情火灾同时成为消防普及课、救灾实训课,对应急管理教育有着启发意义。

1.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划线的文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句中的“截至”和第⑥句中的“立竿见影”写法正确,无错别字。
B.第②句有语病,在“清理看守”后面需要加上“阶段”。
C.第③句和第⑤句中顿号均使用正确,并且都表示并列关系。
D.第④句中的“凝”和第⑦句中的“与”读音标注正确。
2023-09-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跨时代现实题材剧《胡同》热播引发热议。①剧作落脚于一个四合院中的充满亲情护佑的几家人相互之间的情谊为日常对象,可以堪称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予以高度肯定,【甲】称其以小见大,尺幅千里。

②《胡同》以三段式的巧妙结构串联起祖孙三代积极投身祖国建设与发展、奉献青春与热血的故事。该剧分为三个时代篇章,选取三个代表性的年代,讲述了一家三代三位女性从居委会的开创、发展到发扬,始终秉持为人民服务之初心的故事。

演员排兵布阵上的【乙】别出心裁成为《胡同》一大创新。人气明星自带流量,表演生动有活力,为新剧赚足眼球。此外,《胡同》还吸引了吴刚等十余位演技派加盟,老戏骨们将剧中人物演得【丙】惟妙惟肖。《胡同》以京腔京韵书写生活烟火,胡同串子”“得嘞”“您受累了,这些话听来京味十足。【丁】抖空竹的,拉洋片儿的,变戏法的等等构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剖面,尽展瑰丽多姿的文化传承和蓬勃生命力。

1.对文中画横线处的判断和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句末的句号放在下引号外。
B.【乙】处成语“别出心裁”使用正确。
C.【丙】处成语使用有误,应改为“栩栩如生”。
D.【丁】处标点使用有误,应将句中的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①有两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②是个长句,请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小心翼翼地穿过乱石杂草和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博喻,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就运用博喻的手法,请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其构成及艺术效果。
3.文中三个加点的“呢”后面的标点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原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          )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兴建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且是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入理解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都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B.深入理解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都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而不是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C.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因为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而不是获得了僵死的知识。
D.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下列各句中双引号与画线处“散心消遣”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这里有丰富的藏书,且全部开架。
B.说起私,我们就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
C.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
D.于是我们很可以想象同意权力的范围可以小到“关门”的程度。
2023-09-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东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6 . 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类植物,亿万年以来都以“内卷”的姿态顽强地生长于高山密林中,展现着无限的生命活力。它们深沉、浓郁,充满遗世独立般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令人们“蕨”对折服。

①蕨类植物即使具有不同于有花植物的古朴气息,大家仍不能轻易辨认出它们的身份。②在进化的道路上,大自然赋予了蕨类一项无独有偶的特征,即犹如问号般卷曲的幼叶。③这一特征使得我们无论来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山野,只要看到有植物举着大大的问号,这时便不妨大胆地说:“你就是蕨类”。④随着叶片的伸长,这些小拳头会逐渐慢慢地舒展开,“摇身一变”成为形态各异的叶片。⑤这种卷曲的幼叶由于其美妙的几何构造时常登上各大杂志的封面,几乎成为了蕨类植物的重要身份象征。蕨类植物的拳卷叶(幼叶)不仅能吃,还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蕨类植物靠着高颜值与独特的气质,成为花店与不少花艺师青睐的叶材。书房、餐厅、阳台……无论身处何处,哪怕简简单单的一盆蕨,其摆放不必过于讲究,只需随心生长, A

蕨,这些从岁月长河中走来的绿色精灵,它们在人类生活的角落里, B ,用最静谧的方式见证文明的发展与时代的更迭。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泛滥;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银。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能否改为“只见云气氤氲来,弥漫于文殊院,清凉台,飞升过东海门,西海门,飘拂于北海宾馆,白鹅岭。”请从语义的角度加以分析。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一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请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在阐述对象时,使用了不同风格的语言,请联系文本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023-09-06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播春管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打赢打好这一仗,对于夺取夏粮乃至全年粮食丰收意义重大。目前,夏季粮油生产基础总体较好,但也面临苗情复杂田管任务重、粮食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等问题。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把重农抓粮的各项措施抓得更紧、落得更实。

,今年在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中,面积产量和种植结构权重将加大;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协调提前下拨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搞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有利于提振信心,增强底气,托举粮安

从长远看,保障大国粮食安全,,关键还是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基础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就要把靠天吃饭的耕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稳产田,将丰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处;把木犁耙”“铁把式换作金扁担,让更多金种子破土而出。惟其如此,才能把中国饭碗装得更满,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稳固大国粮仓增添不竭动力。

粮食,国计民生的基石,国家安全的底线。,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放眼广袤田畴,新的丰收正在生根发芽。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金种子”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B.至如梁、柱、枋、檩、门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不可缺少的构件和因素。
C.他平日里喜欢占点小便宜,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小聪明”还是少点的好。
D.古人对写文章要求“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2.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8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

一条狗在背后叫起来了。

我傲慢地回顾,叱咤说:吠!住口!你这势利的狗!

嘻嘻!他笑了,还接着说,不敢,愧不如人呢。

什么!?我气愤了,觉得这是一个极端的侮辱。

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还不知道分别布和绸;还不知道分别官和民:还不知道分别主和奴;还不知道……

我逃走了。且慢!我们再谈谈。……他在后面大声挽留。

我一径逃走,尽力地走,直到逃出梦境,躺在自己的床上。

(摘自鲁迅《狗的驳诘》)

1.语言文字运用I(还有学生在考试时无法集中或容易分散注意力)和Ⅱ中画横线句子,都有“还”,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2.文中画横线部分,如果改写成“我惭愧,我终于还不知道分别铜和银、布和绸、官和民、主和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有两处使用省略号的句子,请分别分析省略号在语境中的作用。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上文中“麒麟”后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嘎——”,突然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B.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C.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D.据说这是稀世之宝——一种难得的良药。
2023-09-06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近年来,我国快递发展深潜设备,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如今的“奋斗者号”,它们就像不断走向深海的战士,为我们探寻着大洋深处的奥秘。
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奋斗者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好香的菜,一一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C.“时代楷模”张桂梅无私奉献,改变了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的现状。
D.外国地摊上的书,到国内摇身一变成为“传世经典”,真是贻笑大方。
2023-09-06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