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风筝、打太极拳……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历史文化,在场地、器材和活动组织等方面没有过高门槛,在内容、形式和观赏性等方面则有着的开发途径。如今,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为群众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供更多选择,可谓

让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要做好培育文章。通过群众的形式,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进家庭、进校园、进课堂,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一些地方,太极拳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学生利用体育课和课间操时间习练,自然而然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育精华。

让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要做好创新文章。结合现代体育的特点,融入科技智慧元素,能让传统体育项目的时代感更强,吸引力更大。在内蒙古,不少街道和社区将冰蹴球进旱地冰雪运动会的比赛现场,对阵双方用陆地仿真冰球代替传统石球、冰球,争相把它踢向场地中央圆心。改造升级,让这项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冰雪项目重新焕发生机。传统体育项目往往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普及程度和受欢迎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加强系统性搜寻、开发、整理,挖掘更多适宜开展的项目,也深入挖掘传统体育项目的更多内涵。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多处使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让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要做好“培育文章”。
B.在一些地方,“太极拳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
C.让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全民健身,要做好“创新文章”。
D.不少街道和社区将冰蹴球“踢”进旱地冰雪运动会的比赛现场。
2023-09-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湘大的四周没有高山,一眼望去的是些低矮而平级的丘陵,这里的人家,①不像喜欢抱团聚居的瑶村,而是三三两两,散开在各个山洼中,很多还是独门独户,房子基本都掩映在青林间,跟人捉迷藏似的。有时你在林子里转来转去,到了人家的屋前还不知道。突然间爆出的一声大吠,就会吓得你一跳。心魂甫定,你一边后退,一边与狗对吼,狗愈发来劲了,咆哮着追出来,几乎被咬到。主人这时会恰到好处地出来,喝住黄狗,然后笑着跟你打招呼。

站在稍高的地方放眼望去,是重重叠叠的苍翠,黛碧上的那一抹新绿,则像国画大师,醉酒后随意洒上去的笔墨。山坳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像几根新发芽的昂藤,不过得以青翠的山色为背景,一旦高出山脊,②就淡了,虚了,散了,飘渺了,与云天一色,再也看不见了。

山洼的荒塘里,白水的中央,则娇娇俏俏地擎几枝新荷,像是舞台上一群少女,在音乐响起之前摆出的一种造型。动心之处,似乎比柔柔弱弱的花更胜二三分。最奇的是,每口池塘的水面都俏立着这么一群精灵,难怪湘潭被人称作莲城。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重重登叠、娇娇俏俏、柔柔弱弱”,说说它们和“重叠、娇俏、柔弱”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几乎”,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他们用某种愿望替代了赤裸裸的现实,而这几乎是一种伪科学。
(2)狗愈发来劲了,咆哮着追出来,几乎被咬到。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日,当我赶到浙江师范大学报到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我在夜幕中拎着行李,跟随接我的师姐前往中文系宿舍楼。我们绕过灯火通明的教学楼,转入一条石子铺就的林间小道。月华如水,一阵风带来一股___________的清香。我忍不住叫出了声:好香啊!"师姐停住脚步说:这一片全是桂花树。”原来,是桂花树在月下静静开着花。虽然于我而言,这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但在这样的月色下,这样的晚风里,静静地站在桂花树下,我因___________而产生的孤独感似乎渐渐消散了。

校园草木茂盛。春天,楼前的紫藤花开得___________,我和同桌在紫藤花下看书,谈笑,花瓣拂过我们的头发和脸颊,香气弥漫在我们的身旁。紫藤花飘落的时候,蝴蝶兰开了,蓝幽幽的花开在我们的脚下,成片成片的。接着,所有的玫瑰像约好了似的,在校园的各处和你捉迷藏——去食堂的路上,去电影院的路上,去操场的路上,一不小心你就会发现它们的情影。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加点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噪门憋得尖尖的,发出“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
B.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
C.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D.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4 .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人类的大脑每时每刻都要接收到信号,但为什么我们不会感到“应不暇接”呢?因为     ①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忽略不重要的信息,譬如树叶轻柔的沙沙声,路边陌生人的讲话声;与此同时,     ②     ,譬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敲门声等等,因为这些信息关乎我们能否在复杂世界中正常运作甚至生存。

大脑的这种非凡的“筛选”功能是通过数十亿个能调节细胞间信号传输的具有相逆作用的突触组成的极为复杂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      ③     ,使人们忽略掉这部分信息;另一种则会加速信号传输,让我们就对这类信息做出反应。而这种“平衡行为”是在瞬间完成的,大脑高速运作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研究发现,大脑在抑制与兴奋之间的“接线员”,是一种大脑的常驻免疫细胞。这些细胞通过直接物理接触与抑制性突触相互作用,可以减少细胞之间的“连接点”,从而阻断信息的流动,就像“断电”了一样,大脑就不去理会相关的信息了。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语“接线员”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个“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鲁迅《拿来主义》)
B.它们相信它们的“宇宙”就由阴暗的池水和睡莲构成。(加来道雄《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C.“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林庚《说“木叶”》)
D.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羽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4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023-09-0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暑假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绝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这样的自由顶好是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1.句式的灵活使用可让文字表达更灵动优美。请从句式的角度对画横线句进行赏析。
2.使用标点与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绪,荡出不同的节奏。画波浪线的句子作者未使用任何标点可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
3.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纵容”的妙处。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当回家,我便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那感觉牢牢地贴在心口。家里的门是一种呵护。记得幼时,妈妈就常常唠叨,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当时,对这话总是似懂非懂,也就不屑一顾。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踏实感,坚守了几十年的精神依偎,却在偶然之间,被一缕细风轻轻颠覆。

风从窗口吹进,礼貌而轻柔。风是无意的,不应该对我有敌意,也不会给我带来什么痛苦,只是一种习惯。风一吹,我就掉过头,顺着那一习凉,把目光聚焦窗口。不仅发现了窗外的一切,还看到了一种悬空。树枝轻轻地向我招手,晃动的只是它纤细的指尖。

我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已经悬空在这个城市中。一幢楼房,撑起双臂,轻轻地把我高高举起。然后悬空放置,身不由己。两脚之下,华丽的实木地板,还有地板上的茶几、沙发、电视,都与我一样悬空着。我的心空荡荡的,仿佛一艘无法泊岸的船,飘忽在浩瀚的海面。天再蓝,离我太远,托起我的是我唯一的依靠——飘忽不定的水。在这个城市生存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被悬空的,面对黑洞洞的窗口,我找不到答案,孤独的身影,幻化成小孩的柔弱的手。

1.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与画线句子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的设想,还要栽树……
B.让人留恋的歌声响起,标志着这是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大年夜。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时期一种十分辛苦的劳作。
D.这位选评者把“含香之署”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2.文中有三个加点的重叠形式“牢牢”“常常”“轻轻”,说说它们和“牢”“常”“轻”相比,语意上各有什么不同。
2023-09-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五光十色,美丽动人,有红色的花,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各种物体都具有各自的色彩。可是,这些艳丽的颜色,。这说明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物体才呈现出色。那么,,各种物体会有不同的颜色呢?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只有被物体反射的光线,才能看到。某种物体具有什么样的颜色在我们看来,它就能反射什么颜色的光。白色的东西能够反射所有颜色的光线,因此看起来就是白色的;而黑色的东西却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线,没有光线反射回来,所以看起来就是黑色的了。太阳不仅给人们送来光明,。对于辐射热来说,黑色也是只吸收,不反射,而白色正好相反。

因此,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像白色、灰色、浅蓝、淡黄等,这些颜色能把大量的光线和辐射热反射掉,使人感到凉爽;冬季穿黑色和深蓝色的衣服最好,它们能够大量地吸收光和辐射热,人自然就感到暖和了。

1.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省略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妈妈一边拍着孩子,一边唱到:“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B.而馋嘴的孩子们有的则夜里趁各家锁门之机,去地里摘那香瓜来吃,去谁家院里将桃杏装在背心兜里回来分红……
C.“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上级……交给我的……任务。”
D.“可恶!然而……”四叔说。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3-09-0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电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风力发电机组由叶轮、机舱、塔筒等基础部件组成。①它的发电原理很简单:机组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轮旋转,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通过集电线路输送到风电场升压站,升压后再输送到电网,就可以变成千家万户使用的清洁风电了。

对风力发电来说, (1)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的确风速越大提供的电能就越多,但我们的风能转换器在风速达到一定数值时,会因为强度过大而损坏,而且事实上,发电量不取决于叶片转速。因为风力发电机机组中存在一个类似汽车变速箱的装置,比如变速箱挂到1档,那么即使叶片转速非常快②(相当于油门踩到底),但通过变速箱传动到发电机装置当中仍然是较为恒定的低速(相当于车子还是跑不快),有了这么个装置,也变相起到了保护作用。而在叶片恒定转速的情况下,叶片受力增加,功率就会增加,风机的叶片越大,功率越大,相应发电量就越多。

接着问题又来了,那风也不会乖乖听话,只往一个方向吹呀?不用担心,风力发电机的头部集成有传感器和偏航系统,一旦风向标与风速仪采集到风向与风速变化,偏航系统就会督促偏航电机调整机舱位置,使其平稳地对准风向,最大效率利用风能。

(2) ?大海广衰无垠,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海上风电发电利用小时数高、不占用土地、不消耗水资源,适宜大规模开发,发电效率普遍比陆上风电高出20%~40%。换句话说,潜力③“杠杠的”。实现碳达峰,风电大有可为。

1.请写出文中画波浪线的三处标点符号的作用。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为什么发展海上风电能够为实现碳达峰做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就在无定河旁边,听它日日夜夜的歌唱。据说,河走到哪里,它泛出的光泽,足以照耀你一生的岁月。年过,立春。硷畔底下只是一条小河,从石缝里流出来,温和、平静,但清冽。河水像一条细小的长蛇,冬季过后褪去冰层,亮出清澈见底的汩汩流水,像人体上的一根动脉血管,蠕动着,跳跃着,欢呼着。每个季节不会一样,只有在春天,它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流出很远很远,都是漫长地跋涉……

小河与另一条河交汇后,无论是保持清澈还是混浊,都不影响大河的澎湃汹涌。无定河吸纳了千河万溪,哪怕一滴水珠,从不厌倦地改变着自己最初的样子,成为黄土高原上生命的象征。春风吹过,土地需要人去耕耘,我梦中的庄稼长势正好,出土的声音,拔节的声音,抽穗的声音,成熟的声音,多么壮观啊!

这年的春天,我看着无定河冰面融化,冰凌堆叠着缓缓前行。春天,是个源头。一个人要找到归宿,还要经历多少次的仪式。与无定河一样,提炼、重构、流光溢彩地走向壮阔……

1.下列句子中画横线部分与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语句,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叶圣陶《苏州园林》
B.这据说是“征服中国的唯一方法”……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鲁迅《出卖灵魂的秘诀》
C.据说,时间是最好的医师,能慢慢治好了一切苦痛。对于瑞丰,这是有特效的……——老舍《四世同堂》
D.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赵宗成《观潮》
2.文中第一段“蠕动着,跳跃着,欢呼着”如改成“蠕动,跳跃,欢呼”,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三个逗号不能改成顿号,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风在耳边呼啸。我只露着两只眼睛,尖利的风,刀子一样刮过眼角,面前白色连着白色。这时开始盘旋进山。近处的山坡上整整齐齐地种着一排排黄绿色的松树苗,远处的山头飘着蓝色的雾霭,山上黑森森白茫茫,白的是雪,黑的也许就是参天大树了。公路上的厚雪被车轮碾压得光滑锃亮,像一条银带蜿蜒而上。

我们已经看不太清楚眼前的东西了,口罩里哈出的热气,使得眼圈四周布满了白霜,白霜像冰碴子一样磨着眼皮。我真害怕我的眼睛被冻僵,因为两只脚已经完全没有知觉了。我们像一个个白胡子老爷爷似的,互相看着好笑,却笑不动。因为,脸上的肌肉也被冻僵了。

汽车驶过一片河谷,两边的坡地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灌木。忽见一股清亮的山水,湍急地从上游冲下来,敲击着溪流两岸的薄冰,发出那么脆朗的叮咚声。岸边的水草都被白雪覆盖,水流便像是从雪中钻出来的,闪着蓝色的幽光……如此冰天雪地之中,怎么会有不冻的山泉?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疑惑不解。

1.下列句子中的“那么”与文中加点的“那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准这么,不准那么,谁要是犯了,就要受到处罚。
B.如果你认为这么办是可行的,那么咱们赶紧去办吧。
C.别看油菜花那么小,它们挤在一起,就是一派灿烂。
D.我虽然只见过他那么一两次,但对他的印象很深刻。
2.作为连词,“因为”后面一般不需要停顿,而文中画横线句中的“因为”后面使用了逗号。请分析这样处理的效果。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如此冰天雪地之中,竟会有不冻的山泉。”表达效果为什么不如原文好?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