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论语·子路》

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包咸注:“徙义,见义则徙意而从之。”

(《论语·颜渊》)

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此话的精神实质可用上述材料中的“______”一词来概括。
2.结合上述材料,简析孔子对“信”的态度。
2021-03-0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材料三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论语·乡党》

材料四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①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论语·子张》


【注释】①孟庄子,鲁国大夫仲孙速。
1.材料一中孔子所说的“孝”不重__________ ,而重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谈谈儒家所倡导的“孝”的内涵。
2021-03-02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20-21高二上·浙江绍兴·期末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

材料二: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

1.材料一中的“长幼之节”指________,“大伦”指________。(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子路说“不仕无义”,孔子说“无道则隐”,请根据材料分析他们这么说的原因。
2021-02-13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02(浙江专用)
4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今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公冶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1.请解释划线部分“一以贯之”与“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夫子之道”的内涵,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其现实意义。
2021-01-19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第下学期限时练习语文(开学考)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18.7)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论语》15.7)


【注】①史鱼,春秋末年卫国的大夫史鳅,字子鱼。②矢:箭。③蘧伯玉,春秋末年卫国大夫,为人有贤名。
1.孔子和蘧伯玉的人生选择有何不同?
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蘧伯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面对纷扰的社会,蘧伯玉和丈人有何区别?孔子为何称赞蘧伯玉为君子?
2020-10-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之江教育评价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回答问题。

【甲】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①必闻,在家②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乙】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注释:①邦:诸侯国。②家:大夫封地。
1.孔子认为士不达之时,该如何做呢?
2.翻译句子“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020-10-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颜渊》)


注:①輗:牛车辕前面与车横木相接的插销。②軏:马车辕前面与车横木相接的插销。
1.两则材料分别从          的角度阐明了“信”的重要性。
2.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但孔子却说“去食”取信,两者是否矛盾?试作分析。
2020-09-2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基础测试语文学科试题
8 .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论语·雍也》)

②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注释:①居:居心。②行:做事。③大:同“太”。
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于“敬”和“简”关系的认识,并选择某一个领域(治国理政、文学艺术、科学研究等) ,联系实例谈谈你的思考。
2020-09-15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位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材料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1.“有朋自远方来”的“朋”这里泛指_________的人。“就有道而正焉”的“正”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请从材料二、三中概括孔子要求弟子所“学”的内容,并说说你对孔子的评价。
2020-09-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论语·雍也》)


【注】①居:居心。②行:做事。③大:同“太”。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________为本。“敬事”的意思是________
2.孔子认同“居敬而行简”优于“居简而行简”,试作分析。
2020-07-11更新 | 1682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回头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