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论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选段。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②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③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


下列各项中,对所选语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孟子看来,君子应当把“仁”保存在心里,把“礼”保存在心里。
B.孔子认为,仁就在自己的身心上。修养仁德,既在于自己,更在于别人。
C.在孟子看来,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有所不同。
D.孟子认为,君子践仁存礼,是一个基于仁和礼的人,是懂得爱与敬的人。
2020-06-1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材料,完成各题。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论语·述而》)

朱熹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

钱穆《论语新解》:述,传述旧闻。作,创始义,亦制作义。如周公制礼作乐,兼此二义。孔子有德无位,故但述而不作。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朱熹与钱穆对“述而不作”的理解。
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孔子的“述而不作”的看法。
2020-06-1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选文,回答各题。

【甲】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①必闻,在家②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乙】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注释:①邦:诸侯国。②家:大夫封地。
(1)孔子认为什么是“达”,什么是“闻”。
(2)孔子认为士不达之时,该如何做呢?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1.文中的“凤鸟至”和“河出图”象征_____________
2.联系所学,说说孔子发出这两声感叹的原因有哪些。
2020-05-0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返校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然叹曰:“吾与点也。”

(选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国以礼                  由也
B.六七十                 且知
C.五六十                 会同
D.率而对曰             
2.下列对文言句式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
B.“浴乎沂”是状语后置句。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是定语后置句。
D.“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句中“端”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一个有抱负,但性格比较鲁莽的人。
B.从“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冉有是一个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的人。
C.从“非口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公西华是一个谦恭有礼,娴于辞令的人。
D.从“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曾皙是一个洒脱、只追求个人享受而没有理想的人。
2020-04-27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

材料二: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1.材料二中“执其两端”的“两端”并非指两个极端,而是指各种不同意见,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见。
2.从中庸思想来看,材料一中孔子所恶之人与子贡所恶之人,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2020-04-27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山水联盟返校检测语文试题
2020·浙江·模拟预测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材料二: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忠”是指______,“恕”是指______
2.“圣”与“仁”的区别是什么?孔子为什么说“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
2020-04-13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语文开学摸底考试卷03(浙江专用)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论语子路》)

材料二: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曰:“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 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左传成公二年》)


【注】①孙桓子:卫国国君。②曲县:即“曲悬”,周礼规定,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繁缨: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依礼制,曲县和繁缨只有诸侯才能使用。③名以出信:名位与实际相符以显示诚信。
1.写出出自材料一中的一个成语。
2.这两则材料均体现了儒家的何种思想?并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儒家重视该思想的原因。
2020-04-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②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

③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1.上述《论语》选段和《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文”“质”各指什么?
2.比较二者在“文”“质”关系上观点的异同。
2020-04-02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线上)考试语文试题
10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加之以师旅(侵略) ②比及三年(等到) ③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 ④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 ⑤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 ⑥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⑦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
⑧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①③⑥⑦D.②④⑤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