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庄子(约前369-前28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庖丁解牛》节选)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共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节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B.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C.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D.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是春秋时蒙人,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C.“善哉!技盖至此乎?”中“盖”字的意思与《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中“盖”字的意思一致。
D.飧饔,古时指饭食。其中“飧”指早饭,“饔”是指晚饭。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告诉我们,这种“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无为境界并非原生的、天然的,而是经历了多年实践过程的。
B.作者描写了庖丁解牛场面时,以动作描写为主,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
C.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种树前后细心呵护所植之树,这是他成功的原因。文章由种树引申到理民,说明作者在有意识地寻求、探讨有关的政治方略。
D.柳宗元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刻画上吸取了《庄子》的写作手法。《庄子》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具有畸形残疾,有的则具有特异技能。柳宗元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5.《庖丁解牛》和《种树郭橐驼传》分别蕴含着怎样的“道”,请结合选文内容加以概括。
2023-06-16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技至此乎   盖:大概
C.大卻,导大窾   批:劈、击
D.謋然已解,如土   委:卸落、散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意思是名为“丁”的厨师,“庖”是职业,“丁”是名字。先秦古书常将职业放在人名前。
B.“文惠君”为谥号。“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给予的称号。
C.《桑林》,传说中商汤时代的乐曲名;《经首》相传为尧时乐曲《咸池》中的一章。
D.肯綮,“肯”指筋骨结合处;“綮”指附在骨上的肉。现在以“肯綮”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B.庖丁解牛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C.文章善用对比来说理,如将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后、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进行对比。
D.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的处世哲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2023-06-10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解释文中加点字。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B.以为莫己若者
C.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3.《庄子》常用故事说理,请联系课文内容,对这种说理方法进行评析。
2023-06-07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四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瓠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选自《庄子·养生主》)

文本二: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选自《庄子·达生》)

【注】①鐻:悬挂钟鼓的木架,形似虎,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动的图案。②齐:同,斋戒,素食洁身,排除杂念。③骨:同,乱,扰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B.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C.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D.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善,文中的意思是揩拭,与《劝学》中“善假于物也”的“善”字意思不同。
B.《庄子》,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又名《道德经》。
C.梓庆,指名为“庆”的木工,先秦古书常将职业放在人名前,如“弈秋”“师襄”等。
D.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它高一等的是“公”,比它低一等的是“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先后运用了三种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的对比。
B.文本一中,文惠君由“解牛之道”品悟出“养生之道”:人生在世,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强行,不妄为,这样才能保全自己。
C.文本二写了一位专技者梓庆的精修用心的过程,以喻与自然为一的道理,创作者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创作出出神入化的作品。
D.两篇选文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描写生动,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体现了庄子散文的主要艺术特色:采用寓言故事来说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5.两文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概括。
2023-06-02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嘻,善哉!技至此乎                                          盖:大概。
B.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击。
C.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                              委:卸落。
D.莫不                                                            中:合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庖丁文惠君解牛                                 为之四顾,之踌躇满志
B.今臣刀十九年矣                                 始臣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C.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立,为之四顾
D.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无厚人有间
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论理深刻透彻,层层相扣,逻辑严密。先说“所好者道也”,提纲挈领;然后具体分述解牛经过的三个阶段;最后,以“怵然为戒”说明要想获得自然之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还必须注意在关键地方小心谨慎,专心致志。
B.文章的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
C.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D.《庖丁解牛》阐明了庄子的养生之道。其主观意图是宣传消极处世的人生哲学,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避开矛盾;客观上却告诉人们,只要反复实践,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2)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2023-05-10更新 | 18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开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刀而藏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异乎三子者之(撰写)
B.方六七十,五六十(或者)
C.技至此乎(盖:同“盍”,何、怎么)
D.刀而藏之(善:揩拭)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B.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C.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兵车的数目来计算。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B.冠者:成年人,16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16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C.官知,是指感官之知。与“神遇”相对。庄子把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官知”属感知阶段,“神遇”属思维阶段。
D.肯綮,“肯”指附在骨上的肉;“綮”指筋骨结合处。现在以“肯綮”比喻要害或关键之处。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表达了孔子及其弟子各自的人生志向。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和蔼可亲,体现了一个教育家的风范。
B.整段文字表现出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C.寓言“庖丁解牛”写文惠君的话总共有两句:第一句是文惠君的赞叹,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二句借以点明题旨,说明“解牛”与“养生”的关系。
D.寓言“秦失吊丧”,表达了庄子的生死观:人虽应时而生,顺依而死,生死之大限是必然,死亡犹如解除倒悬之苦,但是人不应安于天理和常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2023-05-10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开元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选自《庄子·逍遥游》,有删改)

[注]①爝(juè)火:小火、火炬。②息,通。③庖人,泛指厨师。④藐,通,远。⑤瞽():盲人。⑥女,通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B.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C.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D.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于泽也”与“大破楚师于丹、淅”(《屈原列传》)两句中的“于”字含义不同。
B.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书中有不同说法,通常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
C.“吾以是狂而不信也”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D.“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与“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部分尧和许由的对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尧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自己能力不够、要把君位让给许由的原因。
B.文章第二段中的“神人”其中的两个特点是:美貌,“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生活上超凡脱俗,“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C.文章第三段,惠子使用比喻的手法,用葫芦大而无用形容自己的理论虽然宏大,但实际上毫无用处,从而对庄子的学说加以肯定。
D.文章第三段借助寓言,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有用和无用,说明了不能为物所滞,要把无用当作有用的道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
(2)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
5.许由拒绝尧禅让天下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牦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B.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C.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D.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放在姓氏后面,表示对人的尊称,如文中的“惠子”。
B.石,与“升”、“斗”、“钟”一样,都是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C.“夫子固拙于用大矣”中的“固”与“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意义相同。
D.“裂地而封之”中的“而”,与“卑身而伏”中的“而”用法不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人“善为不龟手之药”却“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庄子认为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其另有更大的价值。
B.野猫和黄鼠狼很灵活,擅长捕捉小动物。虽然牦牛连只老鼠都捕不到,但庄子却认为牦牛的价值更大。
C.面对惠子的言论庄子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给惠子讲故事,体现了庄子寓言说理且文风汪洋恣肆的特点。
D.在“五石之瓠”与“大樗之树”两个事例中,庄子与惠子所争论的是同一个焦点,表达的是各自的同一个观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2)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5.庄子在与惠子的两段争论中想阐述什么思想?请简要概括。
2023-05-01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文本一:

文王观于臧,见一丈人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廖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

(节选自《庄子·田子方》)

文本二: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泾流:无阻的水流。②涘:河岸。③河伯:河神。④若:海神的名字。⑤虚:同,指所居之处。⑥尾闾:泄海水之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B.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D.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丈人,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丈夫,古代可以指成年男子。
B.于是旦而属之大夫,其中“属”字与《琵琶行》:“名属教坊第—部。”的属含义一致。
C.北面,面向北。古代君主坐北面南,臣立在君对面,这里表示对臧丈人的尊重。
D.大方,指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或有专长的人,与“贻笑大方”中的“大方”意义相同。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2)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4.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庄子的主张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3-04-2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领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寐,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寐,子为赍粉夫。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

(选自《庄子·列御寇》,有删改)

【注】①刍,刍草。叔,通“菽”,大豆。②徵,通“征”,应验,可信。③之,代指外物。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B.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C.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D.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车百乘”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益”字含义不同。
B.闾,里巷,住处,也指户口编制单位,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文中是前者的意思。
C.“吾葬具岂不备邪”与“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备”字含义相同。
D.“在上为乌鸢食”与“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商得到车辆回到宋国后,就去嘲笑庄子,说庄子住在穷街陋巷,穷得靠织草鞋为生,饿得脖子干瘪,面黄肌瘦。
B.有人从宋王那得了十辆车子,就向庄子夸耀。庄子跟他讲了穷人得珠的故事,意在说明得车未必是件好事。
C.庄子拒绝弟子对他的厚葬,认为把天地当棺椁,把日月当双璧,把星星当珍珠,把万物当殉葬品,就是最好的葬礼。
D.神人可以顺应自然并得到验证,愚蠢的人往往被外物驱使,而自以为聪明的人还依靠他的偏见看待人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
(2)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
5.从文章叙述的几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