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弃疾(1140-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

辛弃疾

西江水,道似西江人泪。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

会君难,别君易。草草不如人意。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李。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吹千骑

对梅花更消一醉。看明年调鼎风味。老病自怜憔悴。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

【注】①绣衣茸:这里指官服。②承明:这里指任中央官职。③东方鼓吹千骑: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女夸其丈夫,其中有“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句。④调鼎风味:殷高祖曾以调味为喻,说傅说做宰相,其作用如同调味的盐和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伤心烟树如荠”一句将“树”喻为“荠”,形象地表现了树木的形态。
B.钱仲耕在地方任职多年,政绩卓著,词人认为钱仲耕应该有更好的发展。
C.下片化用典故,并交代词人的身体状况,表明词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
D.这首送别词不受辛词粗犷豪迈风格的束缚,用笔细腻,有风流蕴藉之妙。
2.这首送别词是如何抒发离愁别绪的?请简要分析。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青天好。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注]①朱晦庵,即大儒朱熹;即世:指去世。②子云:西汉学者扬雄的字。③玄经,扬雄的哲学著作。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桌案上摆放着几卷书,不是庄子的就是老子的,暗示作者熟读老庄且有所领悟。
B.“忘言”出自《庄子》,“得意而忘言”即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
C.“今朝梅雨霁,青天好”,写雨后初晴,自然地过渡到下阕对浪迹山林的描写。
D.“一壑一丘”运用借喻的修辞,代指自己退隐山林之后的生活环境。
(2)朱熹去世,作者的感情十分复杂,请结合这首词分析作者抒发了对朱熹的哪些感情。
3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形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入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感慨不等于悲观,梦中醒来“眼前万里江山”,看似闲愁实则旷远雄劲。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辛弃疾

一丘壑。老子风流占却。茅檐上、松月桂云,脉脉石泉逗山脚。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终须是、邓禹1辈人,锦绣麻霞坐黄阁2。 长歌自深酌。看天阔鸢飞,渊静鱼跃。西风黄菊芗3喷薄。怅日暮云合,佳人何处,纫兰结佩带杜若。入江海曾约。 遇合。事难托。莫击磬门前,荷蒉人过,仰天大笑冠簪落。待说与穷达,不须疑著。古来贤者,进亦乐,退亦乐。


注释:【1】邓禹:东汉中兴名将,佐刘秀称帝,二十四岁即官拜大司徒。【2】黄阁:借指宰相官署。【3】芗:同“香”。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丘壑”两句,写词人占尽一丘一壑之景,意态风流。
B.“鸢飞”“鱼跃”既可看作现实景象,也可视为内心幻象。
C.“西风”一句,营造出一种秋风肃杀、菊花败落的氛围。
D.“遇合”一词,意为能遇到知人善任的伯乐,获得重用。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句用一“逗”字,写出了山泉灵动活泼的情态。
B.词人以兰、杜若等香草自喻,突显自己虚怀若谷的品性。
C.“莫击磬门前”一句,词人用典故表达自己不想求仕之心。
D.本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词人形象不尽相同。
3.本词结尾句说“进亦乐,退亦乐”,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进亦忧,退亦忧”。请结合本词和《岳阳楼记》结尾段内容,分别谈谈你对辛弃疾之“乐”与范仲淹之“忧”的理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鹤鸣亭

辛弃疾

林下萧然一秃翁,斜阳扶杖对西风。

功名此去心如水,富贵由来色是空。

便好洗心依佛祖,不妨强笑伴儿童。

客来闲说那堪听,且喜新来耳渐聋。

1.下列对这首诗解释及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林下即山林田野,借指退隐的地方。秃翁即秃发之翁、老翁,是诗人自谓。
B.斜阳寓意宋王朝日薄西山,“扶杖对西风”包含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C.在佛教中,有形之万物为色,其为因缘所生,本非实物,故称为“色空”。
D.洗心意为洗却一切尘心,与上句中“色是空”和后面的“佛祖”语义相联。
2.诗人“耳渐聋”,为什么却说“且喜”?全诗写出诗人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辛弃疾在淳熙十二年(1185)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下列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中的实景,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这里已经长时间断了“烟火”;蝙蝠翻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眼中所见。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C.下片抒写词人心理活动和无限感慨。动物猖獗,秋风凉薄,不能安然人睡,浮想联翩,焦急万分,怎不更加衰老呢?
D.本词语言平淡,纯用白描,笔墨干练,真切自然,别具一格,生动感人。
2.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7 . 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用“千古”修饰“江山”,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蕴涵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B.“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既赞美历史上的孙权,更为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而深表遗憾。
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一句,以韩侂胄草率出兵遭到惨败的历史教训,警告刘义隆切勿草率出兵。
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的故事,含蓄地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2020-07-16更新 | 62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婆,人道是、清光更多。


吕叔潜:作者志同道合之友。姮蛾: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在中秋之夜,联想到与月亮有关的神话,“飞镜”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金波”描绘了月下波光粼粼的水面。
B.“被白发”表达了词人白发已多、功业无成的慨叹,“欺人奈何”以质问的方式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痛苦。
C.词的下片,词人想象自己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强烈地表现了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的理想。
D.全词想象丰富,把超现实的奇思妙想与现实中的思想矛盾结合起来,体现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瑰丽激昂的优秀词章。
9 .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题“代人赋”,所代之人不详,但从词的描写中可以推测,这是一位思妇,即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
B.开头两句展现的景象神态毕现地村托出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柳塘新绿”,这令人倍感温柔的景色减却了思妇心中的离愁。
C.“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日头”一句以婉曲的方式来强调“离恨”之伤人,指出“离恨”是“人间有白头”的祸根。
D.辛弃疾虽是豪放词人,但这首词却写思妇的离愁别恨,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在风格上比较特别,是一首优美婉约词。
2.辛弃疾的这首词表面上虽然是“代人赋”,实则“别有怀抱”。请结合词中最后两句加以赏析。
10 . 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②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①庵:茅屋。②归来:指作者淳熙八年冬遭弹劾落职,闲居上饶带湖。
A.饥鼠绕床觅食,蝙蝠围灯翻飞,这番破败景象说明王氏茅屋已经久无人居。
B.绕床饥鼠,翻飞蝙蝠,交加风雨,扰得词人难眠,只好对着破窗自言自语。
C.好容易入梦,却梦见自己奔驰于塞北江南,归来后头发已花白的人生经历。
D.虽然从秋夜梦境醒来,但词人精神状态仍留梦境,故云“眼前万里江山”。
2020-05-1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