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2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电脑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电子出版物等。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互动性、成本低的优势,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巨大冲击。

媒体的命运取决于它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和所起到的作用。如果纸质媒体的功能完全被其他媒体替代,它将无法生存;如果纸质媒体能够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有的功能,就有存在的价值。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可以看成完全不同的两种阅读方式。稳定的空间感,逻辑严密、线索清晰、便于记忆和思考,是纸质媒体阅读的优势;新媒体的阅读者更多的是一种信息的快速获取,记忆和思考退居次要地位。从这个意义上看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关系,就不是一个取代另一个的单向演变,而是一种阅读方式与另一种阅读方式的区别。两种阅读方式的不同,也给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带来了长期竞争共存的空间。

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新媒体实现了高密度的信息储存,单位信息存储成本低,可以方便地实现大量信息的自动化处理,使得部分编辑工作为机器所替代,极大地降低了制作成本;电子信号的易复制性和快速传播性,使其发行成本低廉,使大范围信息传播免费或廉价提供成为可能。但从传播内容来看,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具有传统媒体的一般特征,和传统媒体没有质的区别。大部分内容源于传统媒体,最突出之处,也仅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计算机技术的加工,实现了声音、画面、文字的同时传播。可见新媒体在传播中所具有的纸质媒体难以实现的优势,主要源于其对先进的传播技术的应用。

传统媒体也有其自身的优势。由于长期经营,传统媒体有较为完善的办刊经验、采编队伍、作者队伍。在信息生产上,有完善的信息采集和筛选渠道,从业人员有能力从纷繁芜杂的海量信息中发现有价值信息,通过较高水平的劳动,更容易生产高价值信息。在有效信息筛选方面,纸质媒体从业人员专业,文化素质较高,深耕于本专业,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和社会经验,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信息的识别和筛选具有较高水平。纸质媒体可以充分利用这方面优势,以提高信息价值为中心,做好内容求精,打造核心竞争力。

新媒体的兴起给纸质媒体带来了巨大冲击,但也要看到,传统纸质媒体仍有坚固的消费者基础,不同的阅读需求使纸质媒体仍拥有相当的市场,两者将长期共存,相互竞争,并在竞争中相互促进与发展。

(摘编自陈焰《新媒体时代纸质媒体的发展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媒体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媒体形态,它既可以作为阅读载体,也可以为人们提供娱乐。
B.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阅读呈现方式有所不同,前者稳定的空间感和逻辑关联便于读者记忆和思考,后者便于快速获取信息。
C.新媒体产生于传统媒体之后,但在信息传播的数量速度、范围、内容和形式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媒体。
D.传统纸质媒体可以借助优质人力资源和专业管理经验,提高信息价值,做精信息内容,提升信息时代媒体竞争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储存制作发行三个方面分析低成本是新媒体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优势所在。
B.文章分别阐述了新媒体和传统纸质媒体的不同特点和优势,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传统纸质媒体的危机和出路。
C.文章从阅读的功能上分析了纸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与联系,突出了传统纸质媒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D.文章分析论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共生共存的观点,是按由浅入深,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层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纸质媒体在信息的采集和筛选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这一媒体的高品质内容和高层次受众,因而依然受到市场青睐。
B.新媒体与传统纸质媒体虽然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传播的信息内容和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功能与取向却基本相同。
C.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媒体成就了人们不同的阅读方式,而不同的阅读方式也为不同媒体带来了竞争与共存的空间。
D.新媒体因其功能不同而对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带来冲击,传统纸质媒体功能将被新媒体取代,现有的媒体形态也随之发生改变。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

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员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板说“比文化高的是你身上的那种特殊的东西”,强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子上”,他俩说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个人才干更重要。
B.强与外商谈判场面很有戏剧性,外商会说汉语,却还带着翻译,他想摆外商的架子,结果被强的外语攻势打掉了架子,改用母语谈。
C.强的母亲懂得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她使自己的儿子具有了那种“比文化高”的东西,因而强虽是高考落榜生,却得到了老板的敬重。
D.这篇小说立意新奇,强总是记者妈妈的教导“做好你自个儿的事”,赢得了人们一致的称赞。因为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所以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主人公外貌、心理都没有作描摹,连对话都用叙述人的语言来间接表达,去掉虚饰,只留本真,较好地表现了人性的美好。
B.小说善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如开头用本家哥与强进行对比,中间用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与强进行对比,使强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C.“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这一细节描写,对强的做法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D.小说以小见大,现实性强,主要突出了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这一主题,同时也歌颂了母亲的伟大。
3.“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一句,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中的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匠杨岳黄

凯歌

张老实给一瓢凉水呛死后,张家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好心人劝她说:“你还年轻,路长呢,寻思找个人家嫁了吧。”又说,崖畔上那个说书艺人叫憨憨儿的就好着呢!

憨憨儿其实并不憨,是多年前从陕北逃难过来的。那年河西大旱,一个说书的老艺人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小山村。刚进村,老艺人的头一歪,就不行了。大伙儿唏嘘着将老人埋在村西的半峁上。孩子哭天抢地。收拾起老人的一副行头,留在这个临近黄河的小山村。跟了老艺人的缘故,孩子会说些零散的段子,在这黄土纵横梁峁起伏的小山村,渐渐地成了一个角儿。

角儿憨憨儿说书真不含糊。

憨憨儿说杨家将,先喊声:“走――起――”一拨三弦琴,放开喉咙唱:“杨家儿郎今在此,千军万马杀上前――”那个气势,有万夫不当之勇,足将台下众人唬住。

又说岳家将。激越高亢处,起身离座,双目圆睁:“呔,兀术太子你听真,岳家将士数不清,尔敢扰我边疆欺我民,管叫你有来无回化烟云――”

台下一片叫好声。

这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不嫁他,嫁谁?

憨憨儿自从混上个媳妇,精神大振,每天晚上从田里一回来,就在门前摆开了阵势。怀里抱稳三弦琴、腿肚子上绑好甩板,再在琴头上拴一条一尺长的红绸带,山风一来,呼呼作响,引得乡亲们这儿圪蹴一片,那儿圪蹴一片,美滋滋的足可以胜过一大碗猪油拌高粱饭。

时间久了,大伙儿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连张家女人也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

憨憨儿说书有点儿不地道。

憨憨儿常常将书中的人物张冠李戴,要么就是朝代混淆,再要么,干脆胡说。

有听过城里梆子戏的,说,憨憨儿你瞎说哩,这段子不是这个样子的――

虎目圆睁,憨憨儿一撇手中的三弦说:“不是这个样子,你说是甚样子,你说――”

大伙儿不作声了。再说下去,胡侃的书也听不到了。

老人们心里明白:憨憨儿的爹离开的时候,憨憨儿还小,一个十来岁的娃子,能学来而今这个本事,已经很不错了!

地主少爷高茂财来听憨憨儿说书。高茂财进过省城的大学堂,听说还留过东洋。

“走――起――”憨憨儿一拨三弦琴,亮开嗓门说起了“杨家将”“岳家将”。

高茂财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品咂起来。

听着听着,高茂财忽然睁开眼睛说:“不对,金国四太子怎么变成了宋朝皇帝的孙子?宋朝皇帝打仗不行,可是一直给金国人称孙子的!”

憨憨儿不理不睬,依旧说自己的书。

再听。高茂财忽然破口大骂:“满嘴胡言!”

话音未落,那说书的甩板早被憨憨儿捋下,“嗖”的一声,愣愣地砸在了高茂财的嘴巴上。少爷的嘴立刻变成了一根猩红的大肥肠。

再看憨憨儿,横眉竖眼,倒握琴柄,随时准备扑过来。

真是个憨货!少爷疼得眼泪直流,大叫一声,与一群随从作猢狲散。

身后,憨憨儿的声音霸道又硬气:“伤天害理的鸟人,爷就让他们做孙子,咋个?”

1943年,鬼子兵占据了县城,烧杀抢掠。汉奸翻译高茂财宣读完《告良民书》,随即请镇上唯一的说书艺人憨憨儿上台助兴。高茂财咬着憨憨儿耳根子,恶狠狠地说,不能说你那狗屁“杨家将”“岳家将”,除非找死。

戏台上的憨憨儿一身干干净净的青色长衫,低着头笑眯眯地回应:咱只会说“杨家将”“岳家将”!

那就等死吧!高茂财瞥着憨憨儿的眼神又惊又怕,匆匆地下了台。

憨憨儿一声“走一一起一一”三弦琴轻轻一拨,一声铿锵又悠扬的陕北说书便向远处的沟沟峁峁飘去。行云流水,叫好声此起彼伏。一段《杨家将》说得人热血沸腾,激情高涨。当说到“杨家儿郎今在此,千军万马杀上前”的时候,前排的保长、伪军司令渐渐变了脸色。

高茂财上台喊:“够了,快下去!”

《杨家将》又起:“呔,兀术太子你听真,岳家将士数不清,尔敢扰我边疆欺我民,管叫你有来无回化烟云一一”

在众人的沸腾声中,高茂财与憨憨儿撕扯在一起。

日本人不傻,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鬼子队长哈哈大笑,竟然指着高茂财对憨憨儿说:“揍他!”

好咧!憨憨儿紧握三弦,鼓足力气,大喝一声,朝高茂财头上很劲砸去。

鬼子队长指着憨憨儿说:“你的,勇敢的,只要做皇军的良民,皇军让你天天说书!”

憨憨儿摇摇头,说:“咱可以跟着杨家将姓杨,也可以跟着岳家将姓岳,就是不能姓皇!”顿一顿又说:“要是真姓了皇,那也得是喝了半辈子的黄河水的黄!”

憨憨儿抡起剩下的一截琴杆,狠狠地甩向鬼子队长。这一击,惊涛骇浪。

鬼子的刺刀围了上来。哈哈大笑声中,憨憨儿喊:“能不能上一碗断头酒再死!哪儿有酒啊!”憨憨儿的女人跌跌撞撞地从人群里挤出来,递上一瓢凉水。憨憨儿深情又歉疚地看了一眼女人,闷头就喝,没想一口气上不来,呛死了。

鬼子投降后,村人集资为憨憨儿重新筑墓立碑。一切停当,却不知道碑上刻上什么名字好。憨憨儿的女人说:“就刻——书匠杨岳黄吧!”

憨憨儿的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书艺人憨憨儿无名无姓,自小逃荒到了小山村,因跟随老艺人会说些零散的段子,后来成为角儿,擅长说杨家将、岳家将,说书不含糊,有气势,有气场。
B.憨憨儿说书“不地道”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憨憨儿的爹离开人世时,憨憨儿还小,没学到多少说书本事;其二是憨憨儿依照自己的价值标准有意改动了剧本。
C.小说描写眼睛生动传神。写憨憨儿“双目圆睁”“虎目圆睁”“横眉竖眼”,表现了他刚强、倔强的性格;写高茂财“眼神又惊又怕”,表现了汉奸的色厉内荏。
D.小说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如“半峁”“这儿圪蹴一片,那儿圪蹴一片”,地域色彩鲜明。小说多用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有利于表现憨憨儿大义凛然的形象。
2.小说为什么反复叙写张家女人?
3.小说以“说书”为中心布局谋篇,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20-12-25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巡山

艾克拜尔·米吉提

①他看到了那对毡房穹顶般硕大的犄角,在那里纹丝不动。居然是在那并不险峻的山脊上。他极目望去,竟是一头岩羊卧在一块大圆石上。按说,那不该是岩羊歇脚之处。以它天生机敏,此时它应该有所动作才好。但是,不知怎的,貌似全然无知,一动不动。

②这引起了他足够的好奇。

③自从持枪证和猎枪一同被收缴,他再没有触及过岩羊的皮毛。岩羊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获它是要犯罪的。当然,在这天山深处,所有的野兽和动物都有保护等级。这一点,他心里了如指掌。

④这些年来,他只保留了一个习惯,每到初秋,都要到这山上走走,哪怕是看一眼那些野物。他自己将此称为巡山。现在山上的野物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成群的野猪会趁着夜色跑到牧人营盘附近,将草地翻拱一番兴冲冲地离去,压根不理会牧羊犬凶猛的吠声。肥嘟嘟的旱獭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昂然走过车路饮水上山。有一回走在山林里,不经意间一抬头在树杈上见到了狸猫,那家伙没有丝毫的怯意,两眼直视着自己,闪着幽幽的光。狼和狐狸他也常见。有一次,一只狼叼着一只黑花羊从公路旁高高的铁丝网上纵身腾跃而去,全然不顾飞驰的汽车,横切公路越过另一道铁丝网,在公路另一侧的草原上,朝着那条山梁奔去,估计它的窝就在那边,小狼崽们或许正在耐心等待它满载而归。

⑤他终于从山坳登上了山脊。那只岩羊还在,几乎在那个大圆石上一动不动。

⑥他有些迟疑。这是他此生见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情景。一只岩羊,居然还会等着他登上山脊。按说以岩羊的机警,早就应该逃之天天。

⑦他下了马,将坐骑用马绊子绊好,向着大圆石走去。

⑧岩羊依然没动。他的心有点缩紧——太奇怪了!真是匪夷所思!那只岩羊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

⑨山脊的风很强劲,呼啦啦地吹着,秋黄的草被风撩起一阵阵草浪簌簌作响。雪山上的雪线已经开始低垂。要不了多久,雪线也会覆盖到这座山脊。

⑩他环视了一下,对今天的奇景疑惑不解。

他决定攀上大圆石看个究竟。

他利利索索就攀上了大圆石。

13那岩羊还是没动。

14走近岩羊的刹那,他惊呆了。

15这是一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它根本意识不到人的走近,双眼蒙满了眵目糊,牙也掉尽,那一对毡房穹顶般的犄角尖,已经深深地长进后臀皮肉里了;

16他望着眼前这只老岩羊,一阵惊怵像电流般袭过周身。天哪,他想,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

17他将老岩羊双眼的眵目糊擦去,老岩羊却对他视而不见。

18他心疼极了。

19你怎么会老成这样,他在心里问这只老岩羊。

20难道没有哪只狼来成全你么?

21但是他又否决了自己。

22其实,他心里清楚,狼也只吃它该吃的那点活物。只不过是背负罪名而已。哈萨克人那句话说得好,狼的嘴吃了是血,没吃也是血。

23现在,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忍心就这样抛下这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而去。生命总该有个尽头。他为这只老岩羊祈祷。于是,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将长进后臀皮肉里的犄角尖拔出,面朝东方搁置好羊头,依然保持着它曾经的尊严。他把老岩羊的躯体肢解后放在大国石上,用枯草揩净手和折扣刀,上马离去。

24这时候,他看见天空中开始有秃鹫盘旋,还有几只乌鸦和喜鹊捷足先登,落在大圆石上开始争食老岩羊的肉。一个艰难的生命终于终结。

25下山的时候,他的心情多少有些缓了过来。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犄角的描写、对地形位置的介绍,以及对岩羊反常行为的关注,都说明“他”有着丰富的山居经验。
B.第④段对野猪、旱獭、狼、狐狸的描写,生动再现动物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说明禁捕后,动物与人和谐相处。
C.第⑨段是景物描写,山风劲吹,秋草枯黄,点明季节,预示冬天的来临,此时巡山表现他对这片山的由衷热爱。
D.“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是“他”对老岩羊顽强生命意志的咏叹,“不老”指老岩羊的精神内涵。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一次巡山经历,而到了关键的内心描写时就转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样处理有助于直接表达感情。
B.在描写“他”上山脊探老岩羊究竟时,几个短句独立成段,有助于强调“他”急切的心情和面对老岩羊时的惊怵与心疼。
C.小说以“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结尾,戛然而止,这种留白手法给读者思考的空间,有言止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D.小说的语言颇为质朴,“按说”“利利索索”“眵目糊”等方言独具地方特色,哈萨克人的谚语则简单而又富有生活哲理。
3.小说以岩羊的“纹丝不动”与“他”的步步靠近为主线,这样谋篇布局有何妙处?
4.对“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的做法,你怎样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从荒漠来

冯苓植

我爱荒漠,我爱骆驼,我差点成了个土莫沁!

公元一九五九年,我从大学毕业了,自愿申请到内蒙古西部的荒僻地区,分配到一所以治沙为主的林业学校当教员,开始涉足于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大沙漠,从此和荒漠结下了不解之缘。

就这样,海海漫漫的戈壁荒原就成了我的家,我开始和一些沉默的朋友打交道:牛马、羊、骆驼,还有那些沙原兔、沙原孤、沙原跳鼠,以及遍地乱蹿的沙原蜥蜴……

当然,我的老师还是那些奔放的牧马人、美丽纯真的牧羊姑娘,更重要的还有那些魁梧深沉的土莫沁——放驼人。

沙海周围的戈壁荒漠,统称为阿拉善草原,集中着全国近一半的骆驼。这些放驼人可称为戈壁滩上的骄子、茫茫瀚海上的水手。他们整日里驾驭着沙漠之舟,冒着烈日酷暑,在风沙的狂涛恶浪里来去无踪。我发现,他们话少,心中的牢骚更少,仿佛正因为这样,胸怀里才会为他人留出更多的地方。在墨绿色的骆驼刺丛旁,我虽然只能和他们挤在一顶小小的帐篷里,却觉得心里分外舒畅和坦荡。这其间,我还学会了一种特殊的晒衣方法。一件衬衣洗干净后,直接就摊开在明沙上,片刻就干了,一抖沙尘,即洁白无比。但我当时并不懂得沙子还有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

初到荒漠,我很幼稚,耐不得寂寞,也不甘心寂寞……

一开始,我骑马,从马背上摔下来;骑驴,让驴子掀翻在地;骑牛,又觉得有失身份。骆驼虽高,却很老实,而且背有双峰,抱一个、靠一个,跨在其间,其乐无穷。当时我年仅二十岁,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颇有骑士风度。

但有一次穿过沙漠去驮盐,这种风度就随着沙漠的温度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广袤的大漠,死寂的沙海。雄浑,静穆,板着个脸,总是给你一种颜色看:黄沙、黄沙、永远是灼热的黄沙。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把汹涌的波涛、排空的怒浪,刹那间凝固了起来,让它永远静止不动。浩浩渺渺,起伏不断,人在其间,顿时显得那么渺小,我感到自己只不过是一粒沙。

沙丘、沙丘,眼前总是走不断的沙丘!一个比个高,一个比一个陡。伙计,北京香山那鬼见愁算什么鬼见愁,来这儿试试,我跨在驼峰间在沙海里晃荡着,茫然间突然感到,骆驼才真正是大漠的主人!这大个子朋友要是一发脾气把我扔了,我将会陷入什么处境?天哪!一种恐惧感,使我的骑士风度霎时化为烟尘。我赶忙反过头来谦逊地对骆驼表示友好,捧着炒米请它吃,捧着咸盐让它舔,甚至有点拍马屁——不,不不!拍驼屁之嫌。

烈日炙烤,汗水刚刚流出来就蒸发掉了,身上只留下一层沙尘。太阳就像在贴着沙丘滚动,挨着你的嘴唇就撕掉层皮儿。舌干口燥,昏昏欲睡,驼峰变成了摇篮,骑士变成了婴儿。突然,我从驼峰间栽了下来,顺着高耸的沙脊飞流直下……好险!幸亏大漠的胸怀是柔软的,我虽然安然无恙,但心很惶恐。我望着沙丘上昂首屹立的骆驼,顿时产生了一种敬畏的心情,我一边往上爬,一边往下滑,还一边哀求地呼唤着:“等等我!等等我!……”

后来,我偶尔翻开历史,总觉得一页页上仿佛都有骆驼的足迹。是它们连起了举世闻名的古丝绸之路,但它们却永远保持着沉默,心甘情愿地呆在戈壁荒漠上,吃着带针刺的柴草。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话少了,却和沙原上那些土莫沁的心贴得更紧了,甚至自己也想做个放驼人。

就这样,在寂寥的荒原上,我又想起了写作,而且也试着动了笔。但是,我再不满足于捕捉沙漠里的各种奇幻景象,更不满足于猎取荒原上的各种奇风异俗。我看到了沙原人从深井里打水……

茫茫的戈壁荒原上是多么缺水啊!方圆几十里才能见到一眼井,而且是那么深,石头的井台上被井绳磨下了一道道深深的沟。据说过去打水是用马拽的,水斗子放下去了,猛地一鞭,骏马便拉着井绳跑去,跑啊,跑啊,跑出了老远,水斗子才从井里拉出来。但这水是清的、纯的、甘冽的。

我喝到了,久久地品尝过……

后来,我带着一身沙子,调回了这个地区的一个歌舞团从事写作,但茫茫的大漠仍在我的胸怀中延伸着。除了演出时来到这里,我还不断单独去探望那些土莫沁……我写了长篇小说《神秘的松布尔》,中篇小说《驼峰上的爱》《沉默的荒原》等等,写了沙原人、沙原驼,还有探索沙原奥秘的科学工作者。这一切都是沉默的沙原给我的。

我从荒漠来,还要回到荒漠去!我想念那浩浩渺渺的沙海,也想念那坦坦荡荡的荒漠,还有那些漫漫戈壁上丛生的沙蒿、沙柳、冬青、芨芨草和骆驼刺。我要回去,掘取那甘冽的清泉。

生活中更深的,也就更美!

啊!骆驼……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们整日里驾驭着沙漠之舟,冒着烈日酷暑,在风沙的狂涛恶浪里来去无踪”,这几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放驼人的生活状态。
B.本文除了写骆驼、牛、马、羊以外,还写到“沙原兔”和“沙嵩”等动植物,表明作者对荒漠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C.沙漠里的“特殊的晒衣方法”,使作者受到了教育,明白了沙子能够“净化人们心灵”,因而内心更加舒畅和坦荡。
D.“穿过沙漠去驮盐”时,灼热的黄沙、连绵不断的高陡沙丘,使作者真切地感受到沙漠的威力,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篇文章开篇不凡,前两个短句直抒胸臆,“我差点成了个土莫沁”,制造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高高在上,自我感觉良好,有骑士风度”“骑士风霎时化为烟尘”“骑士变成了婴儿”,语言活泼,风趣幽默。
C.“我带着一身沙子”,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带着《神秘的松布尔》等描写荒漠的作品调到了歌舞团。
D.“啊!骆驼……”照应开头,表达了对骆驼的赞美和无限崇敬的感情,省略号给读者留下了言犹未尽的感觉。
3.文中多次提到骆驼,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骆驼有哪些特点。
4.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我从荒漠来”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傻老汉

乌因

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世了。去年冬天,从镇上带回了一条瘸了腿的狗。 乌老汉日子紧巴,依旧分出一份口粮给狗。别人说他傻,他不辩解。

按照政策,乌老汉是铁打的建档立卡户。可是,他倔劲儿突然上来了,一天往村支书家里跑八九趟,还撂下一句狠话:死也不接贫困户的牌子。

“乌叔啊,这是好事啊,逢年过节,有免费大米白面,国家按月给补贴,入合作医疗不掏钱……”

“得了!老汉我,身体硬朗,流得起汗,吃得起饭,两亩水田的收成够了!有手有脚的,咋能拖累国家!”

“我的好乌叔,这是国家政策!精准扶贫,一个不落,您懂不?”

“我不贫,要扶你们扶别人去!”

“乌叔,您看您这脾气,您家那两间小瓦房,还能顶几年?您又这么大年龄了,没个儿女照应,这万一有个病啊,灾的,咋弄?这年头,没个十几万的存款,您敢生病?”

“我有钱!”乌老汉眼睛瞪得溜圆,斩截顿挫地道,“我——不——贫!”

说完,甩袖子就走。留下村支书,睁着眼,张着嘴,像只蛤蟆。蛤蟆喃喃道:“傻老汉。 ”

第二天,县扶贫办主任来村里巡察,点名要去乌老汉家。村支书欲言又止,硬着头皮带路。

一路上,乌鸦嘎嘎直叫。村支书心情很糟糕。

乌老汉的两间小瓦房,爬在一堆锃光瓦亮的高大房屋中间,分外扎眼。瞥到县领导皱眉,村支书的心情糟糕到了极致。

“五年前,乌老汉,一直在外要饭?”

“没有,没有,他说他在城里捡破烂儿,啊,对,叫拾荒…… ”

“这样一个可怜的老人,咱们得帮啊,”县领导没看村支书,扭头对着随行的副镇长说,“你们镇里,要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咱们当官的,不能只惦记头上的帽子,老百姓才是咱们的里子,没了里子,就脱掉帽子!”

“可是……”村支书刚要申辩,看到县领导蹙缩冷峻的眉毛,又硬生生把话吞了回去。

他其实想说,可是,乌老汉傻呀,到现在,也不当这个贫困户啊!

“乌叔,乌叔,您开个门,县领导来看您了!”村支书使劲打门。

房门紧闭。一只乌鸦在屋顶上嘎嘎叫两声,飞远了。天,瓦蓝瓦蓝。

“难不成,没在家?这个老头,就是闲不住……”村支书嘟囔道。 心里却没来由的一阵窃喜。

“要不换一家?”村支书狡黠地咧了咧嘴,道,“村东的刘大宝家,也是咱们村扶持的典型——”

这时,门后传来“沙沙呜呜”的声音……

“沙沙呜呜”,是乌老汉救回来的那条狗挠门、嘶叫的声音。

乌老汉死了。死于急性脑溢血。

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子,里面只有一样东西——汇款单。地址遍布十六个省市,收款人都是家境贫苦的孩子。

当听说汇款总额达到二十八万八的时候,村支书的嘴再次张得老大,像只蛤蟆。

唉呀,这个傻老汉,真傻,可是,他真的不贫啊……

村支书看着那两间低矮的黑瓦房,泪如雨下。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乌老汉70岁,无儿无女,老伴也早早去世了,日子紧巴”开头,交代乌老汉的基本情况,既引出下文“建档立卡户”的内容,也为他去世时无人及时发现做了铺垫。
B.文中两次出现“村支书张着嘴,像只蛤蟆”的描写,它们的表达效果是一样的,都写出了乌老汉言行出乎意料,让村支书吃惊的情状。
C.文章最后一段写村支书泪如雨下,表明村支书被老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他认为乌老汉是一个精神富足,品德高尚之人。
D.小说中有两次对“乌鸦”的描写,第一处的主要作用是烘托村支书心情,第二处的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暗示乌老汉的命运,这两处描写都起到了揭示文章主题的作用。
2.小说中的乌老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以“傻老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15-16高三上·湖北·期末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

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摘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评点”这一评论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评点”是中国文艺评论史上的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综合、直观、凝练是它的主要特征,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
B.“评点”关注的是作品本身,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有时也通过分析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较为简短,往往三言两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幽默,发人深省或引人会心一笑。
D.“评点”以原著为载体,是对原著的一种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如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评论方式,评论者以上传字幕的方式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评点,因字幕快速、密集而得名。
B.“弹幕”可以加强评论的互动性和评论的即时性,提高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提高观赏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
C.“弹幕”有利有弊,一些低劣的评论容易破坏作品本身的美感,更大的弊端是大量的弹幕会影响艺术观赏的完整性。
D.“弹幕”与传统的“评点”颇为相似,“弹幕”的流行使传统的“评点体”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得到复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文艺批评家。
B.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也是“文化搬运工”,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C.“弹幕”与互联网技术联系紧密,它介入的领域将更宽泛,最终或许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
D.文艺评论的作用重大,经过时间的沉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也可能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经典。
2020-12-05更新 | 24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届鄂豫晋冀陕高三上学期五省联考语文试卷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泪的骆驼

申平

冬天的沙漠,荒凉寂寥。

几个蒙古老乡正围着一头小骆驼说着什么。小骆驼看样子只有几个月大,瘦骨嶙峋,皮毛凌乱,估计它是个孤儿。这时候,有个壮汉牵了一头大骆驼走了过来。这是一匹巨驼,身材高大,背上双峰突起,头颅高昂。小驼一见,立刻冲了过去。它的眼睛里充满渴望,要不是有人抱住它,不知道它的速度会有多快。

但是,迎接它的却是愤怒的吼声,还有喷鼻摆头等表示强烈反感的动作。大驼好像在说:我不是你妈妈,赶快给我滚开!如果不是壮汉死命拉住缰绳,它也许会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家伙踏上几脚。

人们只好把小驼拉到一边去了。

这时,马头琴手从袋子里面拿出了马头琴,一个老人上前帮助他系上了一条蓝绸带。老人走到大驼身旁,把马头琴挂在它的驼峰上。大驼很不情愿,吼叫反抗,甚至回过头来 要把马头琴扯掉。谁都不明白,他们这是演的哪一出戏。

大漠空旷,冷风袭来,马头琴弦在风里发出轻柔的声响。大驼安静了一些,它仰起头来,东张西望,侧耳倾听,仿佛在寻找琴声的来源;它放开喉咙吼叫,好像在呼唤同伴的到来。

一位30多岁、身穿紫红色蒙古袍的漂亮少妇走到了大驼身过,她做了几个敬天敬地的动作,然后用手轻轻抚摸大驼的皮毛。老人也从驼峰上摘下马头零,把它交还给马头琴手。此时的小驼,被拴住了一条腿,正在远处挣扎哀鸣。它就像一个被人抛弃的孩子,在寒风之中哭泣。

少妇突然开口歌唱,其声悦耳悠扬,响遏行云。她边抚摸骆驼边唱,歌声在荒漠之中飘散开来。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但是你完全可以知道,她唱的歌曲首定和母爱有关,因为她的眼睛里充满柔情——这是一种善良母性特有的柔情,她正在把这种柔情通过自己的手指,通过自己的歌声,一点点地传达给眼前这头暴躁不安的骆驼。一会儿,马头琴也响了起来。琴声配合着歌声,弥漫挥洒,犹如春风吹过草原,又如阳光雨露洒满沙漠。

荒漠在聆听。老人和孩子在聆听。远处的骆驼在聆听。眼前的大驼当然也在聆听。天空湛蓝,云起云飞,大漠苍凉。一定是大驼内心之中最柔软的东西被触动了,唤醒了,它渐渐安静下来,目光开始变得柔和。

有人乘机推着小驼走了过来。小驼看着大驼,发出乞怜的叫声。大驼这次没有吼叫喷鼻,倒是小驼战战兢兢不敢靠前。少妇停止歌唱,亲自把小驼推到大驼腹下,让它去吸奶水。大驼回头看了一下,依然显得不大情愿。小驼吃了几口奶,大概找不到母亲的感觉,就又从大驼的腹下钻了出来。它甚至来到大驼眼前,再次发出哀怜的叫声。

少妇手抚大驼,继续歌唱。她的歌声更加温柔,她的目光更加纯净。马头琴继续响着,琴声穿越时空,刺破荒凉,伴着歌声直达人和动物的内心。大驼似乎被深深打动了,它的眼睛湿润了,口中发出呜咽之声;它垂下头来,嗅了几下小驼,好像在最后确认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的身旁,确认是否应该接受它,给它以无尽的母爱。

歌声继续响着。少妇轻柔地唱着,再次把小驼往大驼腹下送去。小驼的胆子好像大了,钻进去仰头吃了起来。母驼不动,任由它吸吮奶水,吱咂有声。歌声停了。少妇看着眼前 这对刚刚结识的母子,眼中充满欣慰,她缓缓转身离开。所有的人纷纷从骆驼身边走开。留下空间给这对通过歌声沟通相认的母子,人人脸上都挂满笑客。

马头琴继续响着。浑厚低沉的马头琴声在大漠里滚动着,飘荡着,犹如江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和动物的心弦。令人称奇的是,母驼眼中竟然泪水滚滚……

世界沉寂下来,沙漠不再荒凉,温暖笼罩天地。在明亮的天光之中,小驼继续吃奶,大驼温柔站立,人群静静观看。忽然一声欢呼,是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扑进了少妇的怀抱,少妇疼爱地摸着他的头。在那边,大驼也低下头去,亲昵地嗅着小驼的身体。人们纷纷起身离开,走向远处的蒙古包,那就是他们的家园。

几声驼鸣响起,不知什么时候,小驼竟然卧在了大驼的脚下。这显然是孩子找到母亲、重回母亲怀抱的特有动作,就像我们人类的动作一祥。

母驼轻轻呼唤,小驼站起身来,跟随它的新妈妈,走向沙漠,走向远方,去开始它们新的生活。

(摘自网络)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骆驼瘦骨嶙峋,皮毛凌乱,眼中充满渴望,意在暗示他需要母爱,需要被接纳,但这个愿望的满足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B.大骆驼对小骆驼的接近是愤怒的,因为这不是自己的孩子,心理排斥很容易理解。后来它接受了这个孩子,温馨的画面令人感动。
C.马头琴手把马头琴挂在它的驼峰上,马头琴弦在风里发出轻柔的声响,使母驼“安静了一些”,很显然,乐音的传递在母驼身上有了回应。
D.少妇温柔的歌声,和着马头琴乐音,穿越时空,刺破荒凉,直达大骆驼的内心,母驼眼睛湿润了,是因为小驼的气息,激发了它母性的潜能。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把叙事的重心放置于那个少妇的歌声和马头琴的和鸣,再配置独特的大漠背景,形成了一个唤醒母驼的场,极具艺术张力。
B.本文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母骆驼“垂下头来,嗅了几下小驼”,“垂”和“嗅” 的动作,说明母驼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开始接受这个小生命了。
C.作者开篇描墓大漠的荒凉寂寥,与后文“沙漠不再荒凉,温暖笼罩天地”,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凸显一个地方的环境会因人的参与而改变的主题。
D.本文以散文化的语言,描摹大漠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创造出一种地域之美,音乐之美,母性之美。这种母性之美,是人和动物一起展示的。
3.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时插入对大漠环境的描写,请赏析其作用。
4.小说以“流泪的骆驼”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赏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可有之物;杜甫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物;而李商隐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无有之物。他们在选取意象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他们为人、为诗的态度决定的。

陶渊明是一位平实质朴之中见深微高远的人。其为诗与为人一向以平实质朴为主,不喜炫奇立异。另外他又认为精神胜过物质,他诗中活跃着的,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而非实体,诗中表现事物也往往只是遗貌取神地书写。所以陶渊明诗中没有一句是刻意写景咏物的,他所写的孤云、飞鸟、松树、菊花都是他以精神体认之后的概念,绝非实有之个体。他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他把满怀激情托于他所选择的事物概念之中来表现。渊明心灵深微,志向高远,为人之态度却极其平实质朴。这正是他不取象于实有之个体,仅取象于可有事物之概念的缘故。

杜甫则不然,他最大的特点在于极其关注现实,以最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以最大的才能叙写现实。他所选取的事物,多为现实中实有之物,这原是不足为怪的事,只是杜甫同时又是感情最深厚、最真挚的诗人,他常常把自己强烈的感情投注于他所写的一切事物上,使之因诗人的感情与人格的投注而呈现出意象化的意味,所以他诗中的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情注物”,他注入的感情使事物意象化了。关注现实,从实物中取材,这是他的诗形成写实风格的缘故。

李商隐是形象化、意象化大师。陶、杜诗中的意象无论如何丰美,仍不过是自然而然的表现。读李商隐的诗,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在有意地制造意象、安排意象。有时李商隐所表现的,就是一片错综繁复的意象,与陶、杜叙述尚有理念可寻,意象为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情形完全不同。这是李商隐的先天禀赋、后天遭际和隐约幽微的表现方法造成的。唯有那些非现实的,又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那独特的幽微之情,所以李诗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缘情造物”。

章法上,这三位诗人的诗也各有不同:陶诗以“任真”为宗,表现于平叙的结构和流转、起伏的情感;杜诗是感性、理性兼济,杜甫纵使出于感性的联想做突然之转接,也依然不忘出于理性做先后之呼应;而李诗则往往将一些意象错综并举,有时在首尾略微做理性之提挈。句法上,陶诗多用平顺直叙的句法;杜诗有时只掌握感性重点,在句法上表现为颠倒或浓缩;李诗以理性之句法来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语。对杜甫的诗句,有时只要平顺地伸延或倒转就可弄懂。而李诗无论文法怎样合理,也依然不可具解。若说杜诗是文法上的难懂,则李诗就是本质上的难懂了。李诗在本质上只能以感性去体认,不能以理性去说明。

(摘编自叶嘉莹《从几首诗例谈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为人平实质朴,不喜炫奇立异,志向高远,他的这些特点对他创作诗歌产生了影响。
B.杜诗具有写实风格,这与杜甫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叙写现实、选择现实中实有之物入诗有关。
C.李商隐善于制造、安排意象,他“缘情造物”,以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表达情感。
D.陶诗和杜诗有些相同的特点,如遵循相同的叙述理念,自然而然地表现意象,情感饱满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诗中意象的特点与他们为人、为诗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B.第二段主体部分先论述因——陶渊明为人、为诗等方面的特点,再论述果——陶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
C.文章从杜甫关注现实和杜甫的感情深厚、真挚两方面论述杜诗中的形象与情意是“以情注物”关系的原因。
D.文章在论述李商隐诗中的意象的特点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效突出了李商隐诗中的意象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表现意象往往是遗貌取神地书写,诗中的很多意象不是实有个体,而是可有事物之概念。
B.杜甫在创作诗歌时,常将自己的感情与人格注入所选取的事物,使事物呈现出意象化的意味。
C.李诗以理性之句法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语,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导致读者只能以感性去体认。
D.陶诗多采用平叙的结构和平顺直叙的句法,这并不影响表现丰美的意象和流转、起伏的情感。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2.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11-13更新 | 330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成都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