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化常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4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B.我国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站在车右之人往往陪乘或担任警卫,《鸿门宴》中的樊哙就是车右之人,也叫骖乘。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C.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元杂剧多是一本四折一楔子,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比如《窦娥冤》一文中的“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就是宫调。
D.在古汉语中,用作第二人称的敬称代词主要有“子”“君”“公”“卿”“阁下”“竖子”“足下”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敢以烦执事”的“敢”“执事”就是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2021-05-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泰始中,武帝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兖州举隆才堪良将。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佥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帝弗纳。隆立标简试。自旦至,得三千五百人,隆曰: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加秩各有差。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虏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若田者。成奚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B.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C.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D.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文中指门客,是古代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
B.泰始,是晋武帝年号。年号纪年法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C.申,指申时,古代十二个时辰之一,指凌晨一点至三点。
D.爵,指爵位。按典籍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晋代爵位有很多,如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隆既勇且义,赢得州人称赞。兖州刺史令狐愚犯罪被杀,无人敢替他收尸,马隆不但自己出钱给他举行殡葬仪式,还服丧三年。
B.马隆勇于担当,能够毛遂自荐。皇帝有西顾之忧,而朝臣们又都无言以对,马隆主动请命,后率勇士三千多人,与敌厮杀。
C.马隆亲历亲为,带兵自有一套。朝廷和地方兵力众多,可直接调用,马隆却自立标准,亲自选拔,不仅如此,还亲自采买武器。
D.马隆熟习军阵,并且善于巧制。马隆作战时曾根据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窄就制造木屋放在车上,边战斗边前进。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
②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
2021-05-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慎从吉字庆之,钱俶之婿也。为元帅府长史。归宋,历将作少监。从吉自归朝,居散秩几三十年,颇以文酒自娱,士大夫多与之游。景德初,上言求领事务,判刑部。颇留意法律,条上便宜,天下所奏成案率多纠驳。大中祥符初,改授卫尉卿,纠察在京刑狱,拜右谏议大夫,判吏部铨。初,选人试判多藉地而坐,从吉以公钱市莞席给之。临事敏速,勤心公家,所至务皦察,多请对陈事,上谓其无隐。

八年,改给事中,权知开封府。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张素豪族,质本养子,而证左明白,质贿于吏。从吉子大理寺丞锐时督运石塘河,往来咸平,为请于县宰,断复质刘姓,第令与卢同居。质洎卢迭为讼,县闻于府。从吉命户曹参军吕楷就县推问。卢兄文质又纳钱七十万于从吉长子大理寺丞钧,钧以其事白从吉,而隐其所受。即诏御史王奇、直史馆梁固鞫之。狱成,从吉坐削给事勒停。

又高清者,库部郎中士宏之子,景德中举进士,宰相寇准以弟之女妻之。寇氏卒,故相李沆家复婿之。历官以贿闻,颇恃姻援骄纵,被服如公侯家,以是欺蠹小民。知太康县,民有诣府诉家产者,清纳其贿,时已罢任,即逃居他所。锐尝就清贷白金七十两,清以多纳贿赂,事将败,求以为助。时方鞫卢氏狱,从吉请对,发其事,欲以自解。逮清等系狱,命比部员外郎刘宗吉、御史江仲甫劾之。清枉法当死,特杖脊黥面,配沙门岛。从吉坐首露在已发,当赎铜,特削谏议大夫。天禧三年,起为卫尉卿。明年,判登闻鼓院。坐与寇准善,以光禄卿致仕。未几卒,年七十。

(节选自《宋史·慎从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B.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C.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斌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D.既受命召/戒之曰/京府浩穰/凡事太速则误太/缓则滞惟/须酌中耳/请属一无所受/才数月/有咸平县民张妻卢氏/诉侄质被酒诟悖/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权知,即暂代之意;宋官员以临时差遣治事,官衔前带“知”字,为主持之意。
B.进士,唐宋时期沿袭隋朝设进士科。通过古代科举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
C.黥面,在脸上刺字、涂墨;本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后用为对犯人的刑罚。
D.致仕,原意是辞去官职,后用以指退休;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六十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慎从吉官场失意,常以文酒自娱。他曾当过元帅府长史,归附宋朝后,担任闲官将近三十年,常以诗文饮酒自娱,与许多士大夫玩在一起。
B.慎从吉为官务实,公事尽心尽力。他任职吏部时,买来草席让候选官员坐着考试;公事勤勉,务求明察,经常请求奏陈事情,受到皇上肯定。
C.慎从吉受到牵连,遭受勒令停职。卢氏诉侄一案中,他的两个儿子因各自接受一方贿赂使案件久拖不决;朝廷查明真相,他因此被勒令停职。
D.慎从吉坐失良机,终被削职赎罪。高清受贿之事将败露时,曾请求慎锐帮助;而他在审理卢氏一案中才坦白这件事,因此被削去谏议大夫。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张素豪族,质本养子,而证左明白,质贿于吏。
(2)历官以贿闻,颇恃姻援骄纵,被服如公侯家,以是欺蠹小民。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成者多,边粟不足给食,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孝景时,上郡以西旱,得输粟县官以除罪。卜式者,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是时汉方数使将击匈奴,卜式上书,愿输家之半县官助边。天子使使问式:“欲官乎?”式曰:“臣少牧,不习仕宦,不愿也。”使问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分争。式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顺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于人!无所欲言也。”使者曰:“苟如此,子何欲而然?”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于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具其言入以闻。天子以语丞相公孙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卜式持钱二十万予河南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人者籍,天子见下式名,识之,曰:“是固前而欲输其家半助边。”乃赐式外繇四百人。式又尽复予县官。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为郎,布衣腾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见其羊,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斥去,毋令败群。”上以式为奇,拜为缑氏令试之,缑氏便之。迁为成皋令,将漕最。上以为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南越反,齐相下式上书曰:“臣闻主忧臣辱。南越反,臣愿父子与齐习船者往死之。”天子下诏曰:“卜式虽躬耕牧,不以为利,有余辄助县官之用。今天下不幸有急,而式奋愿父子死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赐爵关内侯,金六十斤,田十顷。”

(选编自《史记·平淮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B.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C.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D.岁余会军/数出浑邪王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其明年/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景,是西汉皇帝刘启的谥号,皇帝的谥号是后人根据他生前的行为赋予的美称。
B.县官,旧称一县的行政长官,也可以指朝廷,西汉时常用县官来称代政府或皇帝。
C.外繇,戍边徭役,汉时戍边者由官府供给衣食杂用,不去者可每年出钱三百代役。
D.关内侯,指汉代军功爵级中高于大庶长低于彻侯的爵位,有封邑,可以收取租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式慷慨乐施,爱国无私。卜式欲捐一半家产被拒绝后,又捐钱给河南太守供给迁徙百姓,并将皇帝赏赐的四百外繇返还朝廷,最终得到皇帝的认可。
B.卜式忠厚朴实,高风亮节。卜式借钱给穷人,教导身边的人向善,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在当地较有威望,皇帝想要重用他,让他作为楷模让百姓学习。
C.卜式颇具才华,政绩斐然。卜式认为牧羊和治理百姓有相似之处,后来他做缑氏县令,得到了百姓的夸赞;被调为成皋县令,他负责的漕运考核最好。
D.卜式有勇有义,心怀天下。无论作为种田牧羊的普通百姓,还是官至齐王太傅,卜式始终关心国家大事;南越反叛时,他携子主动请缨,誓死卫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如此,子何欲而然?
(2)以时起居;恶者辄斥去,毋令败群。
5.国家需要钱资,卜式主动捐资,公孙弘为何阻止皇帝接纳?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
2021-05-18更新 | 295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七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较易(0.85) |
5 .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生孩六月,慈父   见:我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郎中:专职给人看病的人,医生,大夫
C.   至:最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辛苦:心酸悲苦
2021-05-14更新 | 100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十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以汝为洗马,何不择人?”纲曰:“臣非东宫得言者。”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大业末,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相府司录参军,封新昌县公,领选举。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腾状显言,王坐免。俄而复留,下危惴。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然犹贷诞也。

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后太子浸狎亡赖②,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太子为立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二十四》,有删减)


[注]① 何潘仁:在隋炀帝时因犯法逃亡,纠集亡命之徒,众至数万,自称总管。大业末年,何潘仁胁迫在鄠县隐居的李纲为义军长史。②亡赖:不务正业;不务正业的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B.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C.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D.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倡优:指古代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当中的优秀人才。
B.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冼马,为太子属官,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唐朝为太子掌管图籍。
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辞官回家。
D.印绶:印,印信,指古代各种印章;绶,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常借指官爵。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纲认为太子身边的臣子有所为也应有所不为。唐令则身为左庶子,在隋朝太子杨勇的宴会上又弹乐器又唱歌,李纲认为太子会因此受连累。
B.李纲善于抓住问题关键。面对隋文帝的痛斥,唯独李纲出来辩解,说过错不只在于太子。
C.李纲原则性很强。齐王李元吉身为并州总管纵容手下四处掠夺,百姓不堪其扰。李纲劝谏而不得,便向唐高祖李渊呈递奏表说明情况。
D.李纲因要辞去职务而被唐高祖斥骂。唐太子李建成接触不务正业的人后,开始猜疑朝廷。李纲多次劝谏无果,便提出辞职。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2)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令狐彰,京兆富平人也。彰倜傥有胆气,粗知文义,善弓矢,乃策名从军,事安禄山,以军功累迁至左卫员外郎将。

安禄山叛逆,彰感激忠义,思立名节,乃潜谋归顺。会中官杨万定监滑州军,彰遂募勇士善于水者,俾乘夜涉河,达表奏于万定,请以所管兵马及州县归顺,万定以闻。自禄山构逆,未有举州向化者,肃宗得彰表,大悦,赐书慰劳。思明遣所亲薛岌统精卒围攻之,彰乃明示三军,晓以逆顺,众心感附,溃围而出,遂以麾下随万定入朝。肃宗深奖之,礼甚优厚,拜御史中丞。及史朝义灭,封霍国公。

彰在职,以身励下,一志农战,内检军戎,外牧黎庶,法令严酷,人不敢犯。数年间,田畴大辟,库藏充积,岁奉王税及修贡献,未尝暂阙。时犬戎犯边,征兵防秋,彰遣属吏部统营伍,向二千余里,甲士三千人,率自赍粮,所过州县,不犯秋毫,识者称之。临终,手疏辞表,诫子以忠孝守节,又举能自代。上览表嗟悼久之,特下诏褒美。

子建,累转至右龙虎军使。德宗以泾原兵乱,出幸奉天,建方教射于军中,遂以四百人随驾后殿。贞元五年三月,以专杀不辜,德宗念旧勋,特容贷之。复陈诉,词甚虚罔,遂贬旋州,卒于贬所。

运为东都留守将逐贼出郊其日有劫转运绢于道者杜亚以运豪家子意其为之乃令亲事将武金鞫之。金笞棰运从者十余人,一人笞死,九人不胜考掠自诬,竟无赃状。既竟,以曾捕人于家,配流死于归州,众冤之。

通,元和中为宿州刺史。每与贼战,必虚张虏获,得贼数人,即为露布上之;如有败衄,即不敢上闻。十四年,征为右卫将军,制下,给事中崔植封还制书,言通前刺寿州失律,不宜遽加奖任。宪宗令宰相言通父有功于国,制命方行。长庆初,卒。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七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运/为东都留守/将逐贼出郊/其日/有劫转运绢于道者/杜亚以运豪家子意其为之/乃令亲事将武金鞫之/
B.运/为东都留守将/逐贼出郊/其日有劫转运绢于道者/杜亚以运豪家子/意其为之/乃令亲事将武金鞫之/
C.运/为东都留守/将逐贼出郊其日/有劫转运绢于道者/杜亚以运豪家子/意其为之/乃令亲事将武金鞫之/
D.运/为东都留守将/逐贼出郊/其日/有劫转运绢于道者/杜亚以运豪家子意其为之/乃令亲事将武金鞫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汉京畿行政区划名,为三辅即京畿地区三个职官所管辖的地区之一;后世也称京都为京兆。
B.策名即“策名委质”,是因仕宦而献身于朝廷之事的省说;也用以指报名参加科举考试或科试及第。
C.随驾,即随銮,指臣下随帝王出行;后殿,指行军时居队伍尾部。二者均属随侍皇帝的专用词语。
D.露布指不缄封的文书;也可指军旅文书,如特指晓谕、声讨等檄文,或泛指捷报、布告类的文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狐彰心存忠义,有胆有为。安禄山反叛后,他感奋激发于忠义名节,派人将归顺的奏章送达杨万定,又击溃史思明的围攻归附朝廷。
B.令狐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他以身作则,专心管理农战与百姓,整肃军务和法令;垦田、积贮、赋税、进贡和军队管理上成绩突出。
C.令狐彰的儿子品质有异,遭遇不同。建因有恶行而死在贬所,通有劣迹但没有受到相应惩罚,运因执法时捕人于家,最终死在归州。
D.令狐彰略知文章义理,但疏于教子。令狐通被授官遭到给事中崔植强烈反对,建、运为错误付出巨大代价,都是家教缺失带来的后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禄山构逆,未有举州向化者,肃宗得彰表,大悦,赐书慰劳。
(2)甲士三千人,率自赍粮,所过州县,不犯秋毫,识者称之。
2021-05-10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起家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累迁长史。亮临薨,上疏称羲之清贵有鉴裁。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

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时东土饥荒,羲之辄开仓振贷。然朝廷赋役繁重,吴会忧甚,羲之每上疏争之,事多见从。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

羲之称病去郡,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

年五十九卒,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节选自《晋书•第五十章》,有删减)


【注】①服食养性:服食,服用丹药,道家养生术之一。养性,道士修行的一种,静处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静虑,也称入静。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B.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C.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D.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子”与“从伯”中的“从”,表明是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身为司徒的王导是王羲之父亲的亲兄弟。
B.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不同于今天“兴家立业、发家”的意思。
C.兰亭: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及亲朋共40余人在此举办修禊集会,王羲之“微醉之中,振笔直遂”,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
D.老姥:老年妇女之意。而《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所言“便可白公姥”中的“姥”的意思则是母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华渐渐显示出来。年幼之时还很木讷寡言,而到了十三岁便得到周顗的高看,长大成人后也就成了太尉郗鉴的“东床快婿”。
B.王羲之比较矜持。朝廷中的公卿要员都很喜爱他的才华,想授予他侍中、吏部尚书、护军等官职,他都没有答应。
C.王羲之长于书法。起初王羲之的隶书被评论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但他的书法还是比不过庾翼、郗愔,到了暮年他的书法才更出色。
D.王羲之后来崇尚道家之为。他刚到浙江,就发现这里山水佳,名士多,便有终老于此的念头;称病辞官之后,又与东土人士尽享山水之乐,与道士一同采药炼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
(2)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2021-05-0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市普通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子雄,渤海蓚人也。祖伯贲,魏谏议大夫。父桃枝,东平太守。与乡人高仲密同归于周,官至冀州刺史

子雄少慷慨有壮志,弱冠从周武帝平齐,以功授帅都督。高祖作相,从韦孝宽破尉迟迥于相州,拜上开府,赐爵建昌县公。高祖受禅,为骠骑将军。伐陈之役,以功进位大将军,历郴、江二州刺史,并有能名。仁寿中,坐事免。汉王杨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素进子雄,授大将军,拜廉州刺史,驰至幽州,止传舍,招募得千余人。抗恃素贵,不时相见,子雄遣人谕之。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诣子雄所。子雄伏甲,请与相见,因擒抗。遂发幽州兵步骑三万,自井陉以讨谅。时谅遣大将军刘建略地燕、赵,正攻井陉,相遇于抱犊山下,力战,破之。迁幽州总管,寻征拜民部尚书。

子雄明辩有器干,帝甚任之。新罗尝遣使朝贡,子雄至朝堂与语,因问其冠制所由。其使者曰:“皮弁遗象,安有大国君子而不识皮弁也!”子雄因曰:“中国无礼,求诸四夷。”使者曰:“自至已来,此言之外,未见无礼。”宪司以子雄失词,奏劾其事,竟坐免。俄而复职,从幸江都。帝以仗卫不整,顾子雄部伍之。子雄立指麾,六军肃然。帝大悦曰:“公真武侯才也。”寻转右武侯大将军,后坐事除名。辽东之役,帝令从军自效,因从来护儿自东平将指沧海。会杨玄感反于黎阳,帝疑之,诏锁子雄送行在所。子雄杀使者,亡归玄感。玄感每请计于子雄,语在《玄感传》。及玄感败,伏诛,籍没其家。

(选自《隋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杨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
B.汉王杨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
C.汉王杨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
D.汉王杨谅之作乱也/炀帝将发幽州兵以讨之/时窦抗为幽州总管/帝恐其有二心/问可任者于杨素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官职名。又称刺使,秦时是监察之职,西汉中后期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B.受禅,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也叫禅让制。
C.幽州,古代行政区划。《尔雅》将古代汉族地区划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徐州、扬州、郑州、荆州、豫州、幽州和雍州。
D.中国,古代一般指中原地区,也可指京城和汉民族地区。文中指中原地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雄年轻时就胸怀大志,而且屡立战功,周武帝也因他战功卓著而多次授予他官职,在灭陈之后又授予他大将军之职,后又历任郴州、江州刺史。
B.李子雄有勇有谋,在平定汉王杨谅叛乱时,先是设伏兵擒拿了骄纵的幽州总管窦抗,然后才得以调集幽州兵马,最终在抱犊山下力克敌军。
C.李子雄明辨有才,深得皇帝信任,虽然因司法部门弹劾其在和朝鲜使臣谈话时失言被免职,但不久皇帝又重新启用了他。
D.李子雄一生宦海沉浮,屡次去职,又屡次被启用。在杨玄感叛乱时,李子雄遭到皇帝的猜忌,无奈之下逃归杨玄感,杨玄感兵败后,被杀抄家。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抗恃素贵,不时相见,子雄遣人谕之。后二日,抗从铁骑二千,来诣子雄所。
(2)会杨玄感反于黎阳,帝疑之,诏锁子雄送行在所。子雄杀使者,亡归玄感。
2021-04-2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梅河口市五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岳飞,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学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敢战士①,飞应募。从刘浩解东京围,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冰上。有枭将舞刀而前,飞斩之。

绍兴元年,张俊请飞同讨李成。时成将马进犯洪州,连营西山。飞请自为先锋,俊大喜。飞重铠跃马,潜出贼右,突其阵,所部从之。进大败,走筠州。飞抵城东。贼出城。飞布阵十五里,设伏,以红罗为帜,上刺“岳”字,选骑二百随帜而前。贼易其少,薄之,伏发,贼败走。

飞数见帝,论恢复之略,帝答曰:“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②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时洪皓在金国中,蜡书驰奏,以为金人所畏服者惟飞。诸首闻其死,酌酒相贺。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注】①敢战士:是民间招募的武者,非正规军。②背嵬(bèi wéi):亦作“背峞”,古代大将的亲随军。背嵬军是南宋岳飞统领的一支精锐骑兵部队。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B.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联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C.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D.有臣如此/顾复何忧/进止之机/朕不中制/又召至寝阁命之曰/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命节制光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古人称呼别人时一般称字,以表示礼貌和尊敬。
B.《左氏春秋》即《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出自《左传》。
C.“射”与礼、乐、御、书、数并称“六艺”,是始于周王朝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师说》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亦指此意。
D.“绍兴元年”和《琵琶行》中的“元和十年”使用的都是年号纪年法;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飞学习刻苦。小时候家境贫寒,他捡柴点燃当做蜡烛照明,通宵达旦的读书学习:学射箭,学会了教者的全部技艺,能左右开弓射箭。
B.岳飞英勇善战。在与马进的战斗中,他先是派部下攻入敌阵,大败敌军。后又在追击中设下伏兵,再次大败敌军。
C.岳飞志在报国。他多次朝见皇帝,谈论恢复中原的策略,后来又进军朱仙镇,与兀术对峙布阵,最终重创敌军,使兀术逃回汴京。
D.岳飞惨遭陷害。秦桧主持议和,金人把杀死岳飞作为议和的条件,秦桧也担心岳飞会阻止议和,祸及自身,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岳飞。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2)与敌相持于滑南,领百骑习兵冰上。
2021-04-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清蒲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