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拿来主义(节选)

①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③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④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⑤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⑥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⑦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选自鲁迅《且介亭杂文》)

(乙)拿去主义

①“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②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交流”,就是“拿来”,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还没有考虑。这实际上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国是礼仪之邦,总不能光拿人家的啊!

③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实,这些同志未必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一些东西,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时了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将其说得一无是处。

④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中华儿女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了解中国的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职责。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开始对中国当代的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⑤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当代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绝不会青睐的。所以对于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易,“拿去”就困难了。

⑥正如一位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西方读者的口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的更强烈的兴趣。”“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

⑦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选自《文学报》1986年8月21日)

1.分析(甲)文中画线句的作用。
2.结合具体内容,简析(甲)(乙)两文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
3.请分析(甲)(乙)两文观点的异同之处。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到乡村去找生活和灵魂

熊培云

①这些年,南北西东,颠沛流离,因为学习、工作或旅行的缘故,我到过一些地方。然而能让我有望乡之痛的却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我在中国的乡村老家,另一个则是法国巴黎。除了在两地度过的难忘时光,想来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它们都流淌着一种从容、悠闲的乡村主义。而这种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或多或少,它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

②城市,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过关游戏场。游戏者不舍得放弃已经得到的,还要为新的奖励不断过关,任凭工作劳心劳力,永无闲暇,谁还有心思像梭罗那样去做一个林间流浪汉?梭罗把清晨的散步当作是对一天的祝福,然而失去森林的我们,散步却总是在失眠的夜晚,在自己的床上,从左侧到右侧,再从右侧到左侧,辗转反侧。及至白天,也很少享受散步的乐趣。人们似乎只能通过消费机器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他们抱怨平时锻炼得太少,然后打车去健身房,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

③总而言之,在顾此失彼的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单向度推进下,中国人是活得越来越不耐烦了。几代人建设一幢房屋的耐心没有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诗意没有了,责任心也没有了。谁需要大树,谁就花钱到别处去挖;谁需要乘凉,谁就买个电扇回家。在巴黎,我看到法国人会花几年时间为巴黎圣母院修葺外墙,若在中国,以中国人的“拆挪”本性,恨不得把它拆了重盖一个新的。

④农村本是最有条件慢条斯理地建设的。相较城里的快节奏,我所体会到的乡村生活原是另一番景象:当你行走于田野,这里上接天,下接地,中间是与你共生的万物。你不会因为老牛走得缓慢而焦急,也不必非得撵上一只奔跑的野狗以证明自己的速度与价值。走自己的路,让万物生长吧。当你把种子埋进地里,除了浇水施肥,你只需安心等待,而不必心急如焚地蹲在地里等待“第一桶金”。只要时间到了,它自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⑤然而,当前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与城市化,使乡村一点点沦陷。法国大革命的问题出在“你不要自由,我强迫你自由”,现在农村有一半问题则出在“你不要城市化,我强迫你城市化”。种种逼迫的背后,显然是人们控制了社会生长的速度,而不是由社会本身决定自己的生长。

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发生在欧洲的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据说,当年罗马军队带着葡萄种子到达位于高卢的博纳时,发现这里充沛的阳光与肥沃的砾石土地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于是他们便和当地农民一样,边种植葡萄边酿酒。谁知三年后,当军队要开拔时,有近半的士兵都留了下来,因为这里的葡萄美酒俘获了他们的心,他们宁可留下来当酒农也不愿意再去南征北战、拓展帝国的疆土了。为此,查理曼大帝后来还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军队经过博纳。甚至,在临终前,他还说过这样的话:“罗马帝国靠葡萄酒而昌盛,又因葡萄酒而毁于一旦。”难怪莎士比亚会借李尔王之口说出“罗马帝国征服世界,博纳征服罗马帝国”。

⑦应该看到,在这里征服罗马帝国的,不是博纳,而是生活。准确地说是平民的生活愿望征服了帝王的政治野心。在那样的年代,不跟随国王打仗算是“政治不正确”了。然而,这才是历史最真实的面貌--所有帝国终究会灰飞烟灭,只有生活亘古常新。

⑧必须保卫乡村,正如必须保卫社会。我在这里强调的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与乡镇精神。它们与所谓的主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甘心卷入狂飙突进的时代游戏。人在天地间,既不被物化,也不被概念化,不被异化为我们制造的工具的工具。

⑨是时候回答这些问题了:为什么农民战士盼望解甲归田?为什么华盛顿不愿当国王而愿意回到故乡的葡萄架下?为什么欧洲市民希望在乡下有第二住所?为什么美国总统愿意在休息日回到自家农场喂马?因为那里有一片可以让他们回归自由自在的土地、安宁生活的空间。如果说城市是躁动不安的婴儿,那么乡村就是一个可以供人类憩息的巨大摇篮。

⑩就像写在电影《云上的日子》里的古老寓言:如果你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了,你就要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悲哀的是,过去百年间,从革命到建设,从出乡村到城市化,急于赶路的我们,一次次走丢了自己的灵魂。而我,宁愿从中国有没有乡村来看我们有没有幸福,中国有没有未来。

(有删改)

1.第③段加点词语“单向度”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   
2.文章第6段叙写了发生在欧洲的一个故事,写这个故事有何作用?
3.对第⑩段画线句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多一份安闲洒脱,少一点急功近利。
B.仅仅为了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而疲于奔命,就会陷入精神的困境。
C.城市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过程,有时应停下脚步,享受沿途的风景。
D.重视物质与精神的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现代化。
4.近年来,乡村旅游刮起了“民宿风”。现代社会很多从乡村走出去的人,在回到家乡的时候,将城市化理念带回了乡村,设计打造了兼顾民俗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民宿客栈,受到了越来越多都市游客的青睐。用本文中的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以下选项中不适合的一项是(     
A.乡村主义,恰恰是现代化、城市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B.当前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与城市化,使乡村一点点沦陷。
C.需要保卫的乡村,并非地理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种乡村主义。
D.乡村主义可以医治由消费主义与成功学等催生的现代病与城市病。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2022-12-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如何读书——做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余英时

①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辩证》的序录中说: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

③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

④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

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缺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读书得见书中的缺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

⑥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早已为新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

⑦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

⑨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便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美国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社会,不变点新花样、新产品,便没有销路。学术界受此影响,因此也往往在旧东西上动点手脚,当作新创造品来推销,尤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然。不过大体而言,美国学术界还能维持一种实学的传统,不为新推销术所动。西方史学界毕竟还有严格的水准。他们还是要求研究生平平实实地去读书的。

⑩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相传的读书传统,一直到30年代都保持未变。我希望中国知识界至少有少数读书种子,能维持着认真读中国书的传统,彻底克服殖民地的心理。但是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

(有删减)

1.第⑨段中的加点词“兴风作浪”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只有“虚心”地读书,才能彼此相互印证并做到相悦以解。
B.读书到了一定的程度和境界后,才能发现书中的“缺缝”。
C.在成学之后,达成中西会通,就一定能够实现的最终目标。
D.读书的目的是寻求客观认识,不是为了“发前人所未发”。
3.下列表述与作者在全文中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中西方读书法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本质上是由于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来就是相通的。
B.专精读书法作为基础的工夫,必须要反复熟读;而博览读书法则务求广博,并不需要系统性地去精读。
C.读经典必要有谦虚的心态,这并非意味着古人都是对的,而是为了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
D.中国知识界必须克服并摆脱殖民地心态,也不能抱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才能真正领会读书的道理。
4.根据以下示例格式,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示例:本文首先____;随____;后接着____;其后____;然后____;最后____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文明的调停者——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定位

李泽厚

①全球化首先是由经济或物质生活带动的。全球化之所以不能抗拒或大势所趋不在于超级大国或跨国公司如何阴险毒辣和厉害,当然也有这些因素,但主要在于全球化能令大多数人生活有所改善。因为全球化是与工业化、现代化连在一起的,现代化使大多数人的整体生活素质有所提高尽管它也迅速地和极大地造成了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但两相比较,前者毕竟还是主要的。20年来的中国情况就是如此。

②我经常举欧盟的例子。欧洲本来是非常多事的地方,两次世界大战是在那个地方开始的,马克思号召的无产阶级国际革命指的也是那个地方。但是一百多年后,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却联合起来,排除了语言、文字、文化、宗教种种歧异和矛盾,通过全民投票,实现了经济上的多元统一,十分了不起。

③当然,历史总是在悲剧中行进,任何进步,总带来很多负面因素,如道德堕落、人心不古,如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物质生活的趋同,也带来精神生活的趋同,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将有所丧失,汉堡包、牛仔裤无处不在,电影压倒戏曲,流行音乐胜过古典音乐,如此等等。当然也不会全部丧失,特别是深层的东西,相反可以在全球化、现代化过程中创新,以保持自己的特色。

④例如,中国没有像犹太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便是中国文化的深层特色。中国的神明是非常世俗的,关帝、妈祖等都是由人而神的,没有那种唯我独尊的超验的绝对权威感。中国宗教信仰着眼于现阶段的幸福求神拜佛是为了家宅平安、消灾祛病,不只是拯救灵魂。对死后的期望,也是希望跟现世一样,从远古的冥器到今天的冥钞,都希望死者仍能享受现民的幸福。孔子不是神,梁武帝把佛教定为国教,唐代佛教地位很高,孔子在佛陀之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不像上帝或安拉、基督或先知,不可以降低一点地位。中国有烈士,有许多志士仁人慷慨捐躯、为民喋血,但大概很难有为关帝或孔子去自杀献身的,也许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了。

⑤有学者说,中国要现代化,非要学习基督教不可;也有学者说,要有伊斯兰教的殉教精神。我以为恰恰相反,注重现世生活、历史经验的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在缓和、解决全球化进程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在调停执着于一神教义的各宗教、文化的对抗和冲突中,也许能起某种积极作用,所以我曾说,与亨廷顿所说(注,指《文明的冲突》)相反,中国文明也许能担任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冲突中的调停者。当然,这要到未来中国文明的物质力量有了巨大增长之后。

⑥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变异性和坚韧性很注重人的主动性。天地人三才,人可以参天地化育,这在许多宗教是不可思议的,人怎么可以做上帝的事情呢?中国人很勤快,强调坚持不懈的韧性奋斗,即使在逆境中也相信只要努力,便可时来运转,所以重视经验的合理性,不依靠和强调超验的上帝或先验的理性,历史意识非常强。我想对这种深层文化的东西,应好好了解,对其优劣作一些分析。对中国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言,这是很好的思想资源,而且未来也能在全球化的国际文明中起某种作用。例如中国文化中的阴阳观念,既不同于波斯势不两立的阴暗善恶,也不同西方的矛盾、冲突,它强调的是矛盾互补。中国文化中人的地位很高,另一方面又非常尊重甚至崇拜自然,因而并不是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恰好是从神至高无上、以神为中心发展出来的,今天,将中国深层文化的这些观念应用到现实层面,例如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的问题上,在对待贫富分化问题上,等等,都非常有用。

⑦又如全球化问题,既为大势所趋,便应积极对待,但又要允许反对声音充分表达,以有益于及时处理各种危机和问题,允许两种力量、两种意见并存,作良好的互动,通过度的艺术取得平衡,以有益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不是依靠绝对的神明、先验的理性,而是从具体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合理性,即实用理性。它如能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便可以使中国在物质生产以及文化发展上不必步西方的后尘,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进而影响全世界。

1.第①段中加点词“大势所趋”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
2.简析第③段的作用。
3.根据文意做出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化造成贫富悬殊和各种异化需要均衡和调停。
B.欧盟是资产阶级、管理科研人才、知识分子联合起来全球化的结果。
C.中国深层文化特色决定了中国文明能担任其它文明的调停者。
D.中国人过分讲求实际效用可能影响了并调停着全球化的进程。
4.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022-11-2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大学附属东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思想的空间

①思想需要空间,这是我在多年阅读以后忽然领悟的道理。尽管孔夫子早已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叔本华也教导我们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但背名言是一回事,明晰其中的道理又是一回事。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真的感到了为信息所驱使、所淹没的苦恼。读也读不完的书,看也看不完的报,即使我们整天手不释卷,疲于奔命,依然欠下一屁股书债。望着日渐膨胀的书柜,总有几分莫名的惭愧和惆怅。虽说有些书本来是为了收藏的,但藏而不读的书正如存而不用的钞票,到底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种浪费呢?

②我们时时为此苦恼着。

③作为思想的载体,信息是无形的财富,是战略的资源。□

④如今的时代号称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便是在信息不甚发达的中国,每天也有两千多份报纸、上百种困书在印刷机上滚动,单是长篇小说,据说就已达到日产两部的速度。不要说读,哪怕翻一遍,恐怕也要加快速度才行。大大小小的电视台,更是如凶猛的怪兽,时时考验着我们抵御诱惑的能力。更不要说小小寰球正日益成为地球村,密密麻麻的因特网,打鱼似地将我们一网打尽,使我们只能在它既广大又狭小的空间里挣扎。久而久之,我们不再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而成为一只地道的网虫。

⑤信息时代造就了批量的信息傻瓜。他们无所不知,又一无所知。在电视机前打瞌睡、在报纸缝里觅趣闻,是这一代文化人常见的姿态。他们看起来倒也刻苦,但有点儿像伊索笔下那只犹豫不决的驴子,从一堆草料跑向另一堆草料,不知究竟先吃哪堆更好。不同的是,那只可怜的驴子最终死在选择的不确定上,而我们多半要死在无力消化上。或者说,我们的肉体虽然没有被信息撑死,但精神早已丧失,与死去又有多少差别呢?

⑥英国路透社下属的一家公司,对1300名欧洲各国的企业经理进行调查,有40%以上的被调查者承认,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他们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使他们的决策效率受到影响。调查人员认为,目前收集信息所耗费的成本已超过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据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测算,许多企业花费昂贵代价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只有7%真正派上了用场。仅在英国,由于信息过剩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每年就要浪费30000万个工作日,折算下来,相当于3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使得信息采集与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据统计,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的信息生产总和。汹涌而来的信息让人无所适从,信息上瘾与信息过剩现象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提供机会的同时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法国信息专家罗斯奈呼吁,要像节制午餐一样进行信息节食,使自己真正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它的俘虏。

⑧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想套用一句:未经思考的阅读是没有意义的。美国人从今年422日开始发起一周不看电视运动,迅速得到31个州的州长和美国医生协会、小学校长协会、教师联盟等团体的广泛声援。我以为,不仅电视可以适当拒绝,过多的低质量的报纸可以拒绝,甚至大量泛滥的普通书籍也完全可以拒绝。吾生而有涯,学无涯。怎能让思想和生命在低俗的阅读中消解和浪费?

⑨没有思想,就没有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给思想留下空间,就是给创造留下空间,就是给我们的未来留下希望。

1.第①段中作者“惭愧和惆怅”具体是指______
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③段方框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思想的屋宇如果被功名利禄的算计充斥
②但财富的巨大诱惑常常会让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过分膨胀的资源有时也会变成过重的负担
③结果大概也只能走到思想的反面
④当然失却了思考的余地
⑤思想的空间如果为各种杂多的信息霸占,使头脑和世事之间没有丝毫的距离
A.⑤④①③②B.①③②⑤④C.②①④⑤③D.②⑤③①④
3.下面对第⑤和第⑦段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息傻瓜”指有大量信息却不知何为有效信息,看似无所不知实则一无所知的人。
B.“文化人”有嘲讽意,是品味低俗“在电视机前打瞌睡、在报纸缝里觅趣闻”之人。
C.“犹豫不决的驴子”是指在多元信息选择面前无所适从、无力消化,精神沦丧之人。
D.“信息节食”指虽然身处信息爆炸时代,但不为所累,断然拒绝、超然局外的言行。
4.从议论逐层展开的角度,分析本文论证思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不论在什么时代,怎么读书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时下一些读书类短视频盛行,一批读书类IP走红,聚集起数以亿计的粉丝,俨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对此,各界看法不一。

②有人认为读书类短视频,形式灵活、趣味性强,节省了冗长的阅读时间,满足了自身的阅读需求,因而对读书类短视频趋之若鹜,坚持打卡,成为“忠粉”。网上,有人呼吁“不要把阅读固化到某种媒介形态上”,强调“短视频直播也是一种阅读”。批评者则认为这类短视频以“读书”之名行的是“娱乐”之实,算不上阅读。更有甚者,一些批评者直言短视频是“电子鸦片”,忧心于“它逐渐改变我们的大脑”。

③不论人们喜欢与否、是不是乐意接受,眼下短视频已经成为数以亿计网民的网络文化消费新宠,刷短视频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产和消费短视频的人群之广,短视频占据公众的闲暇时间之多,都超过传统的报刊书籍阅读。如果说,前些年有关阅读的方式之争,还在于阅读纸质书与电子书之争,今天则已然转化为阅读书籍和刷读书类短视频之争了。

④从积极的一面看,读书类短视频以读书为内容、以短视频为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引导更多人去打开一本本好书。与特殊年代书籍等文化资源的紧缺不同,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无比丰富、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书类短视频至少有两个作用:其一,推荐出好的书籍,免去了很多人的选择困难;其二,以分享读书心得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引导更多人读书。

⑤肯定读书类短视频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清醒认识到,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被动接受为特点的读书类短视频,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阅读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学习体验,一本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好书,其思想性、文学性、哲理性、思辨性等等,不是短短十多分钟,乃至一两分钟的视频所能浓缩得了的。况且短视频创作者本身的阅读理解也未必完全科学准确,我们只有真正认真读完一本书,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收获,才算得上是有效阅读。因此读书类短视频应该努力把人引流向读书本身,而非过度宣扬自身可以“让读书变得轻松有趣”。

⑥阅读当然会有乐趣、有故事性、有轻松的一面,但也一定有深刻、思辨、艰辛的一面,这就需要沉下心来、耐住性子、认真研究、刻苦思考。把刷读书类短视频的被动接受,与线下读懂一本本好书的主动吸收,以及阅读过后的分享讨论结合起来,才更有可能获得“与作家进行灵魂对话”的机会,进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的境界。

(摘自李思辉《读书类短视频能否引流向书籍阅读》)

文本二:

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阅读成为常态,上下班坐车、等人排队、出差途中,这些碎片化时间都可以成为阅读时间。一篇篇微信、一条条微博,一段段抖音小视频……每天花了大量时间阅读,仿佛天下事十之八九尽在我胸中。可这种泛化阅读并没有带来个人真正的成长,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感觉。

②这一方面与互联网的内容呈现特点有关,跳跃式的非线性阅读,使得人们的思维不断被分散,注意力很难聚焦于某一个主题,阅读变成浏览,知识的获取变成了简单的资讯检索。另一方面,眼球经济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不少内容生产者热衷于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所谓的爆款文章来吸引眼球,这些内容适合浅阅读,迎合了大众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阅读者的思辨能力却在逐渐退化。

③因此,在“形散”已经不可避免的时代,要想保证“神不散”,读者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就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阅读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不能碎片化,即要形成知识系统。因为没有目的的阅读,就如同没有购买需求的主妇进了大集市,熙熙攘攘,浮光掠影,茫然不知所措。

(摘自艾尤《信息过量时代,如何克服阅读焦虑》)

1.文本一中加点的“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在文中的意思是?
2.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②段中,批评者认为短视频会让人盲目追求轻松,从而思维退化。
B.文本一第⑤段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读书类短视频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的观点。
C.文本二没有用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而是侧重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D.文本一和文本二借用诗句或文学术语,使表达更为形象,论证更加有力。
3.能够根据本文一和文本二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读书类短视频盛行,这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彰显了时代的进步。
B.短视频已经成为网络文化消费新宠,传统的报刊书籍阅读方式必然遭到淘汰。
C.读书类短视频存在过度宣扬自身的问题,需要网信办等部门的制约和管理。
D.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并不能算得上有效阅读,也不能带给人真正的成长。
4.概括文本一的论证思路。
5.文本一第⑤段和文本二第③段都提到碎片化阅读,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在今天,我们为何偏爱真实?

②一个可能的回答是,它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胁,变得越来越稀缺。这种危机,既源自个人的选择,也是机构管控的结果。

③从个人层面来说,当代人趋于理性化,人格沦为可资利用的工具。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对人的社会行动有一个经典划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工具合理性行动,指通过理性计算设计最有效的手段,达成某种特定的实际目的;价值合理性行动则是指,关注行为本身的价值,而不顾条件、后果如何。两种理性并不对立。问题在于,工具理性在各个领域的全面扩张。本应该用其他标准衡量的事情,我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投入——产出比来评估。事物本身的价值被遮蔽,存在的意义只在于其有用性。

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曾描述他接触过的这样一类大学生:课上听讲极认真,点头、微笑,与他互动,课下也积极与他讨论所学内容,一来二去,赢得他的好感。后来,申请留学,请他帮忙写推荐信,他欣然同意。而此后,这个学生就再没出现过。钱理群这才发觉,那些点头、微笑全是投资。

⑤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人可能为了获利主动选择不真实。而当个人的人格从属商业逻辑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我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多地被迫选择不真实。

⑥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取代众多与机器互动的工作。按照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的说法,一个“人格市场”正在兴起:从前,工厂里的劳动力,用自己的时间、体力换取工资;如今,服务业中的雇员,不仅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还要出售自己的人格,以挣得薪水。在人格市场中,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种情绪状态,都成为可以且需要批量生产的商品。

⑦从空乘人员训练有素的微笑中,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确认了这一趋势,她称其为情感劳动。在入职培训中,空乘人员不仅要学习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感。如何感受和如何表达感受的规则,都由公司设定。受训者被反复规训,她们工作的稳定性与公司的营利都有赖于她们的笑脸。“笑容是你最大的资产,用好它。”因此,即便是面对乘客无理的要求、甚至是冒犯,她们也被迫要保持耐心和微笑。依靠情感劳动为生的人,他们的个人人格被公司征用,被程式化、标准化,且难以逃避。

⑧尽管就职业而言,并非所有工作都是情感劳动,但情感劳动的现象愈发普遍。换成我们今天熟悉的流行语来说,就是“被迫营业”。“营业”原本是个娱乐圈用语。一个正在营业的艺人必备的业务能力就是“表情管理”,他要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在镜头面前保持最美好的那一面。现在,“营业”一词被泛化,白领们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某种工作状态。比如,此前热议的“职场塑料五件套表情包”,几乎成了工作群的标配,尽管自己真实的感受可能并非和发出去的表情一致,甚至私下绝不会使用这些略显土味的表情,但为了显得友善热情,为了工作沟通顺畅,不得不频繁使用它们。

⑨情感商业化对真实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不是不想真实,而是常常无法真实。如果真实了,就可能被批评为“不职业”。很多人因而会自嘲是“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通过与职业角色疏离的方式,确认自我。

⑩一个事实是,在今天,我们的情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管理,无论是个人主动地利用自己的人格,还是机构有组织地管控员工的情感。而正如霍克希尔德所说的:“情感越是受到管理,那么,我们就越是看重未被管理的情感。”从杨超越到张雨绮,她们凭借“真实”圈粉无数,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她们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这里暂且不论)

1.解释第⑥段加点词“人格市场”在文中的含义。
2.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根据赖特•米尔斯的说法,人的一切都可成为“人格市场”里批量生成的商品。
B.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提出了情感劳动的概念,并批评其在空乘业中的存在。
C.“职场塑料五件套表情包”是白领们的“表情管理”,是他们工作能力的体现。
D.在情感商业化背景下,自嘲是“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是维护自我独立性的体现。
4.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们选择工具理性的根源是社会环境胁迫。
B.职场里真实会遭受批评是因为真实无效益。
C.未被管理的情感被看重说明人们厌恶虚伪。
D.个人主动选择损害真实是出于利己的动机。
5.职场人朋友圈有两大主题:今天真美好、奋斗勤加班。小左认为,这是职场人的“被迫营业”,表演了热爱生活、积极工作两部连续剧。小右认为,这只是普通人对日常生活的随手记录,没有必要想太多。请用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观点来评析小左和小右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灾难面前,文学不应该是什么?

沈杏培

①面对一场与病毒的战役,文学何为?当技术专家和社会管理者联合接手疫灾的治理时,文学知识分子并无太多技术优势。但是根据既往经验,在灾难面前我们的文学常常过于“饶舌”,这种文学常常是集体性的,而非个性的,是景观铺呈性的,而非人性体恤的,是外向型的,而非内省型的。

②1949年阿多诺提出了“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论断,在阿多诺看来,音乐、诗歌都曾充当着纳粹野蛮行径的帮凶,“如果音乐、诗歌这些文明的精华与大屠杀的野蛮行为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那么‘奥斯维辛之后’的我们依旧在那里低吟浅唱、写景抒情,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只能是欺骗、虚伪和野蛮。”

③英国作家布衣对阿多诺持理解态度,他这样解释这个命题:“我觉得他的意思是,诗,混杂着‘私人的自鸣得意的思索’,是无法找到语句表达奥斯维辛那机械化了的、没有灵魂的、大工业方式的残忍的。此外,诗歌是欢娱和美好的产物,因此,集体屠杀无法以诗歌表现。”同时,布衣指出了德国文艺界面对这一创伤主题存在的一些现象:几乎没有一部小说、戏剧或者电影直接表现种族灭绝;在德国,敢于直视奥斯维辛的文学并不走运;保罗·策兰在20世纪六十年代要求编辑把《死亡赋格》这首有着“诗意残忍”风格的奥斯维辛题材的诗作从诗集中删除。可见,面对苦难,面对死亡,面对种族的劫难和人性的失范,任何诗意都是不恰当的。

④那么,文学是否就此止步于灾难?世界文学史上不缺乏对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小说《瘟疫年纪事》书写的是17世纪中叶爆发于伦敦的黑死病,法国存在主义大师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则是以20世纪40年代一场席卷奥兰城的鼠疫灾难作为描写对象,葡萄牙若泽·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则叙写了失明症蔓延下的人类的脆弱和世界的失序。这些文本既是对人类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既是现实,也是预言,在艺术表现或是思想主题上都形成了不可磨灭的特色,成为灾难文学类型上的经典之作。

⑤完成于1947年的《鼠疫》一方面正面叙写鼠疫肆虐之下奥兰城的死亡惨景和“被困囚徒”的痛苦、无助、自救和反抗。另一方面,小说又专注探究与可怕疫灾进行抗争的人的精神生长,通过抗疫核心人物里厄医生,以及记事人塔鲁、小职员格朗、神父帕纳卡、羁留记者朗贝尔等人在逆境下的抗争、自省和精神碰撞,完整呈现人的精神变化轨迹。但小说却未强化这种英雄叙事,并不强行赋予人物产生这些正义行为的逻辑和动机,自觉祛除了英雄叙事上的套话式修辞和过于澎湃的激情,显示了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⑥写于2011年的《花冠病毒》是作家毕淑敏在“非典”之后的第八年完成的一部疫灾题材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熔铸了作家作为亲历者奔赴抗击非典一线的经历与感受,又发挥了作家在医学上的知识优势,叙事密实而富有激情,亦写实亦虚幻,亦想象亦隐喻。客观来看,这部小说并不缺故事——关于生死,关于抗争,关于情爱,不缺知识——小说中的医学术语和相关知识几乎可以形成一个《病毒与治疗手册》,也不缺人物——英雄人物林立,不畏危情……但从读者接受和评价来看,这部小说的口碑并不是太“理想”:比如过于刻意团圆的结尾,比如人物塑造上的善恶二元论,尤其是英雄人物的高大、正义、自我牺牲。

⑦灾难文学应该持守怎样的“叙事伦理”?灾难文学,不应充当喧闹的鼓手,而应是个体心灵的按摩师。惟其如此,这样的文学才是入心的,而不是媚俗的,才是审美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才是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才是必须的,而不是冗余的。

(有删改)

1.“饶舌”本指唠叨、多嘴。第①段中的“过于‘饶舌’”具体指当下灾难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
2.以下选项最不适合用来证明第⑦段划线句的是(       
A.诗圣杜甫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名句,借浩瀚的洞庭湖水表现对国家忧患、时局动荡的痛心。
B.清代诗人赵翼读元好问诗感慨“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揭示了灾难与文学的密切关系。
C.诗人朵渔在汶川地震后写下诗歌《今夜,写诗是轻浮的》,表达生命消逝的沉痛,反思艺术的苍白。
D.福建石雕艺术家林鸿坦写下诗歌《像春天一样活着》,表达对抗疫英雄李文亮医生的哀思与敬意。
3.不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死亡赋格》因其表现奥斯维辛题材,有着“诗意残忍”风格而被从诗集中删除。
B.《失明症漫记》表现现实,警示未来,是世界文学史上对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
C.叙事密实而富有激情,亦写实亦虚幻,亦想象亦隐喻的作品不是好的灾难文学。
D.文学并不止步于灾难,灾难文学也可以是入心的、审美的、真诚的、必须的。
4.加缪《鼠疫》的例子在文中两次出现,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例证,证明世界文学史上不缺乏对灾难书写的经典文本的观点。
B.指出灾难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主要原因是采用了与疫灾进行抗争的人的英雄叙事。
C.和下文毕淑敏的《花冠病毒》形成对比,指出灾难文学应该持守怎样的“叙事伦理”。
D.强调真正的艺术魅力是在叙事上避免套话式修辞和过于澎湃的激情。
5.第③段中用布衣的观点来阐释阿多诺提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理由。你认为阐释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
2022-11-03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谴责受害者是什么毛病

马薇薇

①安全是人类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要求。但是,为了获得安全感,我们却往往会以“谴责受害者”和“寻找替罪羊”的心态,使自己离真正的安全越来越远。

②什么叫“谴责受害者”?当不幸的事发生时,受害者本应得到我们无条件的同情。然而事实是,在礼貌地表示同情之后,我们往往会对他们产生一种复杂的负面情绪,觉得他们之所以受到伤害,应该也有罪有应得的一面。这种现象就叫做“谴责受害者”。

③最常见的就是每当爆出女生被侵犯的社会新闻,总会有人说:“唉,所以女生穿着打扮,真的要保守一点儿,不然太危险啦。”这些话,貌似苦口婆心,但是言外之意其实很明显——如果不是你穿着太暴露、晚上不回家、交友太随便,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④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拿放大镜对着受害者,非要从他们身上挑出点儿毛病才心安呢?其实,这不是因为冷血,而是因为恐惧。剑桥大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家法恩对此有一段精彩的自我剖析。本来,她的研究主题恰好就是人们对受害者的谴责心态,按理说她本人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种尴尬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当时,法恩刚生完小孩不久,推着婴儿车在家周围散步。在公园的长椅上,她遇到了一位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女性,看自己孩子的眼神很是感伤。聊起来才知道,后者刚经历丧子之痛。然而,在这位女士诉说伤心往事的时候,法恩坦承,她没有感同身受的悲伤,反而心里涌现出无数恐怖的指责——你这位妈妈,当时肯定哪里疏忽了,才导致孩子夭折。

⑤所以,同样是母亲,本来应该感同身受,但是法恩却不可遏制地表现出一种攻击心态,这是面对恐惧时自保的本能在作祟。这种恐惧感强烈到,即使一辈子都在研究这种心理现象的专家,也会在轮到自己的时候,表现出“谴责受害者”的态度。原因很简单,这是他们唯一能感到心安的方式,因为不能允许自己想到这是自己,或者家人和朋友也可能遇到的事情,所以他们就一定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出跟自己以及关心的人不一样的地方。

⑥“谴责受害者”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就会演变成“寻找替罪羊”,这在心理学上叫“替代性攻击”,也就是为了宣泄怒火,让无辜者受伤害。最常见的替代性攻击就是无缘无故乱发火,比如员工上班被老板骂,于是回家跟老婆吵架,老婆憋了火就打孩子,孩子去学校欺负比他弱小的同学,同学家长一生气就在办公室里骂自己的员工……负能量的传递,就是这样循环往复,无人幸免。

⑦当然,直接发火,还只是替代性攻击最低阶的表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其实也知道自己是鸡蛋里挑骨头,是因为在别的地方受了气,才会看什么都不顺眼。而更高级的替代性攻击,表面上更温和理性,实质上则更为可怕——因为它是通过貌似理性的方式彻底把无辜者妖魔化了。比如说,每当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美国右翼政客总喜欢在外国人身上找理由——为什么美国失业率那么高?一定是外国人把就业机会给抢走了。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多社会问题?都是因为外国人非法跑到我们这里来。只要稍有常识就能知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和社会问题,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原因。归咎于外国人,这个判断本身就很幼稚。但是,很多投票的美国公民就是愿意为这种说辞买账。因为只要找到凶手,只要知道该向谁生气,他们的痛苦就会下降。

⑧总之,人是一种需要找理由的生物。小孩在刚开始懂事时,不是总爱问“为什么”吗?他们可不接受“我不知道”这种严谨的说法。即使给他们一个非常胡扯的答案,也总比没有答案要好。事实上,大多数人问“为什么”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安心。而在面对不幸和痛苦的时候,我们对原因的渴求就会更加强烈,特别需要有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不幸的人会是自己。

⑨所以,心理辅导师在为患者解除心理痛苦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让他们坦然接受这个不幸运的事实。如果不能放下“寻找凶手”的心态,你的脑子里就会一直开启替代性攻击的雷达,就算找到一个可以宣泄情绪的对象,看似出了气,其实这个心结还是没解开。

⑩总之,人们需要安全感,远胜于需要事实。悲剧越严重,越有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越是容易去谴责受害者,寻找替罪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倾向,才能公平地对待受害者,并且不受情绪干扰地去思考——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

(有删改)

1.第②段加点的词语“罪有应得”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第③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典型的“谴责受害者心态”的事例使上文定义更易理解。
B.进一步探究“谴责受害者心态”这一负面情绪背后的实质。
C.形象化地阐述“谴责受害者心态”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危害。
D.直接为下文分析“谴责受害者心态”的原因及发展作铺垫。
3.下列对“替代性攻击”这一概念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替代性攻击”是谴责受害者思维发展的一种替代品。
B.“替代性攻击”本质上体现了人们对事件原因的探寻。
C.“替代性攻击”是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产生的心态。
D.“替代性攻击”的核心特征就是负能量循环往复传递。
4.分析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5.结合全文内容,对“究竟怎么做,才会使我们更安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
2022-10-31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进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10 .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这一两年,文学出圈和破圈被文学批评从业者作为议题频繁地提出来讨论。这些文学讨论建立在我们有一个假想的文学圈,我们也大致知道哪些人、哪些部分写作在圈内。这个文学圈,说穿了,不过是以传统文学期刊为中心的严肃文学——有时也替换为精英文学或者纯文学、雅文学的文学“朋友圈”。在很长时间里,这个文学朋友圈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学传统和谱系,有着自己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它是自足的、自洽的,甚至是排他的。因此,一方面,今天文学的出圈或破圈已经被替换成大众传媒推动的“注意力经济”。大众传媒有意识地培育符合他们规格的作家,遴选一些有故事的作家成为招徕读者的卖点;另一方面,更多写作者想象的所谓出圈和破圈,出的、破的这个圈可能连文学朋友圈都算不上——就像我们大多数人每天都在用微信转发各种文学消息,我们共同制造着我们文学朋友圈的繁荣,但似乎忽视一点,朋友圈就是朋友圈,朋友圈里虽然不都是真正意义的“朋友”,但至少都是通过添加好友才成为一个朋友圈的。因此,朋友圈的文学繁荣至多只是一个文学的小时代。

②毋庸讳言,五四新文学从一开始就在重建一个审美等级秩序,使得古典文学时代处在审美低位的小说得以翻盘到“上乘”。20世纪20年代,文学研究会宣言“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这意味着文学的新旧之别不仅仅在于白话和文言,新文学之新也是文学趣味意义上的有别于游戏和消遣的“严肃”。因此,新文学的排他性,在时间上选择了以新易旧;在共时性的空间上,则是避俗就雅,避游戏和消遣就严肃。新文学发端之初,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的想怎么说就怎么写,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的国民文学,而实践中形成的新文学圈无疑有所偏移,也收缩了很多。胡适和陈独秀,包括更早的梁启超,他们的文学理想落实在新民和启蒙,自然要诉诸通俗和平易的表达和传播。但观察五四新文学后来发展的路线图,即便我们说文学研究会形成的文学意义系统是“为人生”,但它的文学技术路径走的却是精英道路。及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我们现在坚守的文学圈大致已经圈定了。这就是一个相对于通俗和大众文学而圈出来的高雅、精英,也是纯且雅的文学圈。

③到这时候,应该看到的一个延续至今的基本事实是,因为国民的文学教育和审美启蒙接驳、接续不上,从五四新文学之初,客观上已经将绝大部分的文学市场和读者拱手让给被其排除的通俗文学,进而也很难兑现文学新民和启蒙的实用价值。可以这样说,预先设定了精英身份和文学理想,也设定了精英和大众的关系方式,才有所谓的出圈和破圈一说。我们很少听说通俗文学会提出圈和破圈的。所以,我们今天常常说的出圈的圈是特指的,而不是全部的文学。

④缘此,姑且承认我们假想的严肃文学圈代表着国民审美的金字塔。如果没有圈内自身冒犯性和革命性的审美涤新,吃的还是五四新文学的祖宗饭,那么,出了这样一个文学圈,并不能输送创造性的思想和审美,那么,出圈不过是一个自我想象的幻觉而已。因此,出圈和破圈,首先要做的不是虚造文学繁荣的幻象,而是汲取、拿来和学习,是面向世界敞开自己,是去重建文学和公共生活的关系,是持续有力的审美拓殖。这样,真有所谓的“圈”,也是有机的、开放的和创生的“圈”。破圈而出,也不只是觊觎和争夺没有圈进来的市场、读者和话语权,而是基于文学未来的实践性的国民文学教育和大众审美启蒙。在发微新审美的同时,启发新读者。

材料二:

①之所以要“破圈”,是因为圈层确实存在。这个“圈”,既是人际关系的圈子,也是媒介的圈子,更是舒适圈。在互联网传播范畴,传播媒介从“被时代”的纸媒时代转变到了“我时代”的融媒体时代,信息在传播和接受中其价值在不断被重构。传播土壤和传播路径较之纸媒时代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使碎片化、去中心化成为当前传播环境中的显著特征,个体围绕特定的兴趣爱好形成一个个封闭的圈层,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圈层的“信息茧房”效应,文学的普世价值被困在一个个透明的“信息泡沫”里,一不小心,就成了“信息飞沫”。

②“破圈”难,“出圈”更难。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受众早就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大众狂欢时代,如诗歌等文学的传播也容易被“泛娱乐化”思维所侵蚀。当我们盘点近两年诗歌“出圈”的热搜事件,一些“诗人”饱受争议,不断地消解着诗歌这门最古老的文学样式的深刻与文学价值,成为读图时代饭后谈资和娱乐消遣。对诗歌而言,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异化传播,在喧嚣过后,严重背离了读者和受众对诗歌固有的审美期待,在及时行乐的拟态环境中,诗人、诗歌和诗坛正被时代和受众所疏远和放逐。

③我们呼唤“破圈”,是当我们谈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能在城市森林的冰冷之中感受到海子充满神启式的灵悟,而不仅仅是被地产商引用为广告词时所代表的消费暗示。未来的文学创作,只有技术革命与文学自省共舞,才能让流量与质量齐飞,只有更好地构建“破圈”“出圈”之路,才能更好地提升广度、宽度、美度,走向更加辽阔的传播空间。

1.材料一第①段中的“注意力经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各项中,属于文学出圈的一项是(       
A.2006年,特立独行的“梨花体”诗歌引发了读者的广泛争议,甚至集体恶搞。
B.2019年,易烊千玺在社交媒体贴出班宇小说集《冬泳》封面,引发大众关注。
C.2020年,在薇娅的直播间,3万册麦家的《人生海海》在5秒内即宣告售罄。
D.2020年,《中华文学选刊》更名并转为推介关注现实人生的最新的精品小说。
3.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被出圈问题困扰的主要是以传统文学期刊为中心的文学圈。
B.文学朋友圈具有天然的排他性,因此不可能也没必要出圈。
C.五四期间形成的新文学圈是指向新民和启蒙的大众文学圈。
D.文学要能出圈的关键就在于争夺到更多的文学市场和读者。
4.请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文学出圈”认识上的不同。
5.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五四新文学运动无法在当时兑现文学新民和启蒙的实用价值的原因。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乡土中国·文字下乡》)

2022-09-20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