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时代,“媒介素养”已不仅仅是对媒体人的一种素养要求,更是网民在互联网世界的必备能力之一。“媒介素养”是指大众能解读媒体、思辨媒体、欣赏媒体,进而利用媒体来发声,重新建立社区的媒体文化品位,并了解公民的传播权利和责任。有学者也曾指出,它更像是一个囊括人们综合能力的“大帐篷”,更强调人们在接受信息时的信息检索、识别、组织以及利用能力。

媒介素养不高的网民,往往被“刻板印象”和“标签符号”主导思维,影响他们对事实判断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思维定势和头脑中的偏见。只要接受到的信息符合他们的情绪需要,他们便很容易选择“相信”,并且进一步制造“舆论”,推动“事实”的发酵。比如国内舆论习惯热议“老人碰瓷”,老人在很多网民心中就有了“坏人”的“刻板印象”。至于信息源是否权威,或者事实是否完整,这些要素统统被忽略。

事实和真相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非“因我们需要”的存在。从主观认知上来讲,我们要勇于接受与自己已有认知不匹配的事实,事实就是客观证据,而非与自身道德价值观相吻合的论据。从技术层面来讲,不妨以美国新闻工作者所著的《真相》一书中的“六问”为判断标准:1.我碰到的是什么新闻内容?2.我得到的信息是完整的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3.信息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4.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5.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6.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稍微夸张地说,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崛起的时代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每个网民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我们比以往更容易获取信息,却未必容易看见真相。如果没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哪怕我们24小时在线,也未必能看出信息“漏洞”。尽可能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一个专业的信息捕捉者,才不会被舆论绑架,也避免自己在情绪“过山车”上颠簸。

(取材于陈方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2016年,“后真相”一词因入选《牛津词典》年度英文词汇而备受关注。所谓“后真相”,是指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与客观事实相比,个人的情感和信念更能影响舆论的走向。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使信息传播日益直观化、去中心化,受众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不明真相甚至不问是非,这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古语云:“谣言止于智者。”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要做“智者”,显然较为困难。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发式增长和无限传播,使受众的认知能力局限和知识盲点暴露无遗。同时,群体心理学和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行为、观点往往会对个体成员施加压力,从而强化其从众行为。受网络压力的影响,网民往往没有能力也不愿详尽调查某一热点事件背后的真相,而是习惯于遵从群体的感性判断,宣泄对热点事件的情绪。这也使网络谣言的传播有机可乘。

解决网络谣言问题,一种思路是从技术层面入手。网络技术虽然助长了谣言传播,但也为核实信息、阻断谣言传播提供了手段。例如,对于虚假新闻这种典型的网络谣言表现形式,脸谱公司表示,将在德国推广虚假新闻过滤工具。这样,网络用户就能向相关机构举报可疑新闻,一经核实确认,疑似虚假新闻就会被标注为“有争议”新闻。这将使虚假新闻出现的频率大幅降低,网络用户在试图分享该类新闻时也会收到警示。由于这类技术对于过滤虚假新闻、阻断网络谣言传播具有积极作用,将来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技术过滤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减缓网络谣言的蔓延,但我们还需追问的是,为什么一些人不再对事实感兴趣,而只愿追随个人感受?其实,一些网络谣言之所以能够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迎合了部分网民的心理。换言之,虽然网络谣言的内容是虚假的,但它的传播反映了部分网民的心理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心理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谣言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在多元价值、多元利益、多元诉求相互碰撞的今天,我们既要靠技术解决网络谣言传播问题,又要着力解决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铲除网络谣言传播的社会土壤。

(取材于解冰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媒介素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媒介素养是媒体人和网民在互联网世界都应该具备的综合能力。
B.媒介素养专指人们对媒体信息的解读、思辨等全方位接收能力。
C.媒介素养不高的网民对事实的判断会被思维定式和偏见所影响。
D.媒介素养不高的网民容易相信并传播符合他们情绪需要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舆论走向会完全受制于个人的情感和信念。
B.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发式增长让受众不可能成为辨别谣言的“智者”。
C.虚假新闻过滤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阻断网络谣言传播有一定作用。
D.网络谣言能够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是因为它迎合了网民的心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民应尽可能地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保持独立思考能力。
B.两则材料中提到的“技术层面”的内容和作用均不同。
C.网络谣言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而能够造成较大影响。
D.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要铲除网络谣言的社会土壤。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铿锵有力、重若千钧,激起广泛共鸣。

一段段风云激荡的革命历史,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不仅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更标定了我们“向何处去”的精神路标。文艺界应以更加多样的艺术形式,以更加丰富的文艺作品,展现红色故事、激活红色血脉,是让更多人发现历史、传承精神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张砥《用厚重的作品传扬共和国的红色》)

材料二:

当被问及“你对我国革命历史传统的认识程度如何”时,约七成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认识较肤浅。如此低的认知率凸显我们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式存在问题,“蜻蜓点水”般的传播难以撼动人心。要使革命传统教育在当今时代继续焕发光彩,大学教师必须要转换思维,与学生主动交流,与生活紧密结合,其时效性才能真正提升。互联网乱象丛生,然而,教育工作者并未对此作出及时有效的回应。在以大学生为主体,革命传统教育为客体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对于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而言,既是无处不在的挑战,更是迎面而来的机遇,迫切期待政府、社会、行业、高校、个体等各方用实际行动去回应。

(摘编自檀江林、王帅《自媒体时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现状与对策探析》)

材料三:

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实践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与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要充分阐释红色文化的内涵,讲好红色文化故事。

通过查证史料、寻访革命遗址、访谈老红军老战士等方式,抢救性记录革命历史事件,让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意义非凡的历史事件、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红色歌谣、红色经典书籍、红色影视剧等,已成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

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人们在历史的发生地触摸历史、感知历史;充分利用声光电技术,重现当年的革命情景,以震撼的力量发挥影响作用;通过举行学术研讨会或英雄事迹报告会,增强红色文化传播力;开辟红色旅游线路,提升讲解质量,打造传播文化自信主战场;邀请老红军、老战士等走进校园,让青年学生接受心灵洗礼,激发“忆光荣传统,当红色传人”的热情。

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以启蒙式、启迪式的教育方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教材,让青年一代的纯洁心灵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思想和品德受到锤炼。

(摘编自2018年11月22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

从2017年9月1日的秋季学期起,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审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将在全国所有地区初始年级投入使用。在强化革命传统教育方面,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如《纪念白求恩》等文章。教材中既有叙写老一辈革命领袖的文章,也有描绘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以及记录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的篇章,还有鲁迅等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历史教材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涉及老一辈革命家40多位;完整介绍了中国抗战14年的史实。道德与法治教材讲述了革命领袖、英雄人物等具有代表性的内容,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中新网2019年8月28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让更多人发现历史,传承精神,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用丰富的形式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讲述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B.自媒体对革命传统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自媒体时代,对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应以大学生为客体,革命传统教育为主体。
C.革命传统的教育要重点关注广大青少年,要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修养。
D.新版语文教材加大了革命传统篇目的比重,像历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一样都强化了革命传统教育内容。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是(     
A.材料二揭示了当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缺失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变现状的多种对策。
B.中国革命实践创造了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C.教育部统编的语文教材收录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这样可能会冲淡语文的文学属性。
D.新修订的教材突出了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弥补了旧教材在文化传承上的不足,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讲好红色文化故事办法的一项是(     
A.太原市万柏林区兴华小学组织开展“童心向党·党的故事我来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班会。
B.《穿越时光,这是我保家卫国的样子》H5(互联网超文本标记语言)作品,在同一时刻让上亿人一起重温了人民军队的历史。
C.毛泽东在长征取得胜利时写下了《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等著名诗文。
D.内图大学孔子学院在内图大学校礼堂举办“我的中国故事”有奖征文比赛颁奖典礼。
2023-09-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受到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因素、农业生产成本、国际市场环境等国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带来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水土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市场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必备资源如何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民减负,取消农业税并给予农业生产补贴,粮农的账面收入确实提高了;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因而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提高。

国内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存在诸如重大疫情、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这些事故直接影响粮食价格,成为粮食的不安全因素。国际上,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国际粮食投机商操纵市场,恶意抬高粮食价格;发达国家对农业高额补贴,压低了国际粮食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人力物力大大减少,由此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摘编自田海霞李艳华《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9.10.24,有删改)

材料二: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特殊时期倡导粮食节约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有利于夯实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座。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增至2.65亿;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历史性冲击”。这表明粮食安全在眼下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增加,叠加极端天气影响,使得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持续承压。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人只有时刻对粮食安全保持一种危机意识,个体力量方能汇聚成流,进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增强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定力。而这最终惠及的是国民长远福祉。

(摘编自新京报《杜结“舌尖上的浪费”,绷紧粮食安全之弦》2020.08.12,有删改)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攻克粮食生产的“卡脖子”技术,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保障粮食安全,就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在于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要创新经营方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

(摘编自人民日报《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2021.01.02.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加剧产生了一系列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成为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B.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政策,提高了粮农的账面收入,但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致使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改观。
C.新冠病毒的流行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全球粮食市场,这表明,粮食危机不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问题,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D.我们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保障国家粮食的稳定供应,“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国内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食品安全到国际投机商操纵市场、高额农业补贴,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粮食价格,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B.国际粮价低了,农业的收益减少了,各国就会大大减少粮食生产中人力物力的投入,最终导致粮食减产,诱发“粮荒”。
C.增产与减损,是确保粮食安全双重保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节流”层面减少粮食浪费,就是为粮食安全上好一重保险。
D.新冠病毒流行的特殊时期,只要时刻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细水长流危机意识,个体力量就能汇聚成流,进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冲击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的经营主体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
B.2019年5月份,干旱灾害共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64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1亿元。
C.近年来,欧美国家用大量粮食和农作物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影响了粮食生产,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抬高粮价。
D.2006年国家废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2020年开始农民还可以领取农业支持补贴、农机补贴、养殖补贴。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打开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很容易就能在视频播放页面找到“倍速播放”选项。倍速播放指在不改变原视频基本制式的基础上,由用户自行选择加速或者减速的播放行为。调查显示,在18-40岁年龄段的受访者中,使用倍速观看视频的网友接近七成,倍速播放已经成为年轻观众网络追剧的“标配”。这一收视行为不仅体现当下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艺接受特点,也折射出媒介发展对艺术创新的技术驱动。

不过,观众对影视作品进行倍速播放是有选择的。“为什么年轻人看剧用倍速”话题曾经登上微博热搜。倍速播放不仅能够让观众在有限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剧,而且对白和音乐的轻微“变形”也会营造出陌生感和新鲜感,让观众觉得更加有趣。不过,当面对品质好剧时,观众不但不会选择“加速”,反而会再次或多次观看。作品中那些意蕴丰富的视听语言、饱含深情的台词、直击人心的表演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交相辉映,形成强烈的感染力,让观众一再品味。

可以说,倍速播放显示出观众艺术欣赏的个性化需求,而流媒体技术为这种个性化提供了调试和选择的可能。在新媒体终端尚未普及时,录像机、VCD机或DVD机播放已经具备了快进或快退的功能,但彼时的倍速播放操作并不便利,观赏效果也不甚理想,很难形成潮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输速度不断提高,上网看剧越来越便捷,倍速播放的实现也越来越容易。

人们在视频网站观看文艺作品时,什么作品常被“倍速”、哪些环节容易被“倍速”等信息都会被精准捕捉并反馈给播放平台,成为内容分析、产品定位的参考数据。在这个意义上说,倍速播放还能反哺艺术创作,促进艺术品质的提升和艺术表现的优化,激发艺术形式的调整升级。为了适配当下人们的收看习惯,一些视频网站和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尝试,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有的播放平台将时长两三个小时的故事切割成若干短小精悍的单元,对剧作结构进行不同于传统影视长片的重新剪辑,让观众可以一览剧作精华。

在媒介革新过程中,创作者为赢回“播放时间”、赢得观众做出了各类有益尝试。相信只要坚守价值立场、尊重艺术规律,视听艺术将在与观众的良性互动中不断“进化”,新型艺术或将由此诞生,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摘编自刘洋《探索适应新媒介的艺术表现形式》,2021723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相较于娱乐消遣内容的倍速播放,由于网课的用户近年来越来越多,尤其受到疫情影响,大量青少年每天固定开始通过视频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那么,增加了倍速功能的学习视频到底会对知识吸收的效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更值得关注。

2017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的、单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他们评估了54名医学院的学生在以1.5倍速度和正常速度观看视频课程后,平均考试成绩是否会有显著差异。过去有研究认为,语速较快的视频课程更能提升学习者的主观表现,因为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习者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这项研究结果却显示,1.5倍的速度下学生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比正常速度更差,客观测试成绩低了10分左右。这可能是因为,视频播放速度会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和认知过程,速度较慢时,学习者心理压力低,因此学习效果较好。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确切的科学定论。同样是在2017年,日本的一项关于课程录像回放速度的效果分析研究中,科研人员让学生以正常速度、1.5倍速和2倍速看教学视频。同样是立即组织考试。结果却发现,他们在1.5倍速情况下的注意力最集中,而且考试成绩明显也是最好的。今年,中文核心期刊《现代教育技术》也发表了MOOC视频播放速度对认知加工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区分了有字幕和无字幕的情况。结果显示,在有字幕的时候,视频播放速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无字幕时,1.25倍速时的学习效果要优于1.0倍速。而当速度增加到1.5倍速时,过快的视频播放速度影响了学习者的信息加工,学习效果最差。研究人员还通过对被测试者眼动行为的监测,发现在1.25倍速时紧凑的信息节奏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分配更自如,认知加工最为流畅。因此,他们认为适当加快播放速度有利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但速度过快则会对学习者的认知加工起到负面影响。

事实上,这些实验结论间的相互争议,和实验设计本身存在局限有关。长期从事大脑认知功能研究的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葆明解释,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除了要考虑视频播放速度的因素,还有视频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曾经有倍速播放的习惯、被测试者的年龄等等。这些重要的变量在实验中都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我们很难得到一个标准答案。但他也表示,这些研究为视频制作时信息量的控制和播放速度的选择还是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在视频学习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学习者进行有效学习。

(摘编自胡珉琦《“倍速播救”,赢了时间?》,20201015日《中国科学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倍速播放”选项已然是各大互联网视频平台的标配。它能让用户自行选择观看视频时的快慢速度。
B.倍速播放是观众艺术欣赏个性化需求的产物,它离不开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
C.肯塔基大学的试验和同年度日本的试验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能证明视频播放速度影响着学习效果。
D.李葆明教授评价日本、美国及MOOC的研究设计不科学,因为影响学习效果的不只是播放速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了解热门影视作品,那么倍速播放将是唯一的选择,因为你同时还能够体会到陌生的音乐。
B.观众收看品质好剧时并不会选择倍速播放,反而会一再品味,而这些收视数据将被播放平台精准捕捉,成为重要依据。
C.根据肯塔基大学的研究结果,1.5倍速度播放时,语速快,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大,因而影响了其对新材料的即时记忆效果。
D.从MOOC的实验结果看,视频播放有字幕时,视频的播放速度对人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无字幕时影响显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倍速播放的相关理念的一项是(     
A.美国一些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多年来一直会把歌曲和内容提高5%速度播放,以便留出更多时间投放广告。
B.中学生收看网课时可以1.5倍速度播放视频,但到了关键处正常播放,特别难懂的地方重复播放。
C.如果出于新奇性就可以用倍速方式,随便看看;而对于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影视作品,就可以按其原速品味。
D.倍速播放实际是个体对原作进行了再度创作,特别是电影和音乐,其节奏的快慢本身就代表了一种独特韵味。
2022-11-29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②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④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摘自《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1.下列对于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是说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不知筛选、甄别,只会“转发”“点赞”,就不会独立思考了。
B.第③段认为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但也要接受立竿见影,流于表面的现象和一看可知的结论。
C.第⑤段是说网络只是改变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我们要着力于思考习惯的养成。
D.第⑥段是说只要人们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人类智慧就能真正保持增长,人类文明就一定能取得进步。
2.下列关于文章论点或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题目提出否定式观点,第①段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出论点。
B.文章的第③段、第④段和第⑤段,使用的是相同的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
C.人不能甘为“信息传播者”,引用叔本华的话是证明每个人都能成为思考者。
D.结尾引用名言,发出呼吁的目的是希望人们勤于思考,克服思想懒惰。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做法属于“独立思考”的一项是(     
A.读到心灵鸡汤、励志美文时,不假思索立即转发。
B.依据“点击”“点赞”的数量决定自己的阅读内容。
C.喜欢看电视,尤其是热衷于观看娱乐性的节目。
D.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候,特别注重系统性积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劳动教育?如何扎实开展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做出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准确理解、贯彻这一意见,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大要点。

新时代教育使命,首先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中国教育的宗旨之一是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强调要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在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则应当有更为自觉、水平更高的教育安排。因此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强调劳动教育理所当然。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新时代教育使命,另外一个重要内涵是指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中国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在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全新历史阶段,没有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引领,人们极易在丰裕的物质生活中迷失。与此同时,人们的“优势需要”也已经越来越聚焦于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劳动对彰显人在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中的主体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学生理解并获得积极的人生意义,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比如:脑力劳动的比重空前增加,服务性劳动在CDP中的占比已经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性无与伦比,复合型劳动已成为最为日常的劳动形态……因此站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就显得十分重要。一方面,我们不能简单重复20世纪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时期对于劳动及劳动教育概念的理解,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学工学农”的教育,而对脑力劳动、消费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的重要性熟视无睹;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简单否定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的重要性。《意见》强调“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政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在这个意义上具有教育实践的针对性。

此外,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深刻理解劳动形态的演变,一定要与劳动精神的坚守相统一,人类历史川流不息,劳动形态会一直演变下去。但是无论形态如何改变,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理从未改变。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一定要准确把握这一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

劳动教育工作和其他教育工作一样,都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事业,都离不开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如《意见》规定的中小学每周不少于一课时劳动教育课),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也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比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艺术、体育,甚至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又比如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劳动教育只有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此外,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胜利。当代社会的少子化人口结构又使得今天的教育对象有着特别突出的个性或自主性。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摘编自檀传宝《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材料二: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热爱劳动是做人、立身、安家、兴邦的根本。正是依靠着劳动和节俭,人们生产和积累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支撑起个人、家庭和国家的发展成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然历经艰难曲折,但是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首先靠的就是热爱劳动这个传家宝。

也许有人认为,勤劳是小生产时代人们不得已的无奈之举,现在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实现了生产现代化,用不着再像以往那样热爱劳动了。这话不对。无论什么社会,怎么现代化,人们都不能不进行劳动,热爱劳动永远是人类的美德。诚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简单的体力劳动会越来越少。但是,第一,人类的体力劳动永远不会完全消失,无论多么高明的电脑、机器,也离不了人的两只手,两只眼,两只脚,离不开人的身体的参与;第二,人类的脑力劳动也是劳动,有时可能是更加艰巨的劳动。研发精密仪器、宇宙飞船、先人的石器、青铜器,比起锄头和铁锤来,只是劳动形式的改变,而所需要的劳动一点也不少,甚至可能更复杂,更艰巨。不必说无限的宇宙空间,无穷的生命奥秘,需要我们进行科学探索,任何创新,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其他的什么创新,都是劳动的结果,都要有热爱劳动的品德才能实现。就是日常进行的工农业生产,哪一天、哪一步又离得开生产劳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这是一点也不错的。

(摘编自陈瑛《爱劳动是第一美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培养有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的,但是这需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来实现。
B.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人们更需要健康的劳动价值观的引领,才不至于在丰裕的物质生活中迷失。
C.新的时代,人类劳动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脑力劳动、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复合型劳动等劳动形态占有重要地位。
D.研发精密仪器、宇宙飞船等脑力劳动与锻造石器、青铜器、锄头、铁锤等体力劳动相比,只是劳动形式的改变,其结果都是劳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人类历史的推进演变,即使劳动形态会一直演变下去,也不会改变“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这一真理。
B.20世纪将劳动教育等同于“学工学农”的教育,是对劳动及劳动教育概念的错误理解。其实,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重要。
C.专设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他学科中也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有着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
D.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达,实现了生产现代化,人们的简单体力劳动越来越少,但是,热爱劳动仍然是人类社会的美德。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说:“使人愉快的劳动,能医治心灵的创伤。
B.清仁宗曾言:“农夫不勤则无食;桑妇不勤则无衣;士大夫不勤则无以保家。”
C.《墨子·非命下》:“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D.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022-11-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手艺自古以来就是乡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工业文明前,过日子的吃穿用度大多有赖双手劳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手艺塑造了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就地取材,量材为用,施以工艺,制作器物,满足日常所需,也积极发展副业生产。如费孝通指出的:“凡是有特殊原料的乡村,总是附带着有制造该种原料的乡村工业。靠河边有竹林的地方,有造纸和织篾器的工业;有陶土的地方,就有瓷器的工业;宜于植桑养蚕的地方,有缫丝、织绸的工业。”乡村手艺成为经济生产的组成部分。

经受过工业化冲击,乡村手艺因文化产业、创意经济重新振兴,其文化价值、生态价值进一步凸显,与电子商务、旅游结合,成为乡村经济新增长点。据统计,目前我国73%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存在乡村。2020年,在淘宝上年成交额过亿的14个非遗产业带,近一半位于县级及以下地区,乡村手艺是其中重要板块。电子商务消弭了空间距离与信息不对称,中西部地区保存较好的乡村手艺优势被激发,“除江苏宜兴(紫砂壶)、浙江龙泉(宝剑)、福建德化(瓷器)、安徽泾县(宣纸)等传统手工艺产品重镇,大多数传统手工艺淘宝村分布于中西部省份”,中西部地区乡村手艺文化赋能作用开始显现。如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绿松石工艺、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清水镇清水村铜器铸造工艺等,都带动生产,造福当地居民生活。

乡村手艺在慢生活、新文创、国货国潮及电子商务综合助力下,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产生新的文化创意。制作银器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制作唐三彩的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制作社火道具的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霍庄等,一系列特色手艺村获得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艺作为乡村文化IP打造上,目前需从工艺品生产加工终端向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延伸,形成全线产品和乡村文化IP生态链。如乡村手艺IP标识打造,需发掘梳理传统手艺世代相传历史,明确其地方独特性,发掘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内容和样式,打造符合当代语境、有血有肉的匠人形象,实现物出有故、见物见人,产生认同感和吸引力。又如乡村手艺衍生品布局,需加强环境氛围等特色场域建设,围绕乡村手艺开发文创旅游、美食、主题民宿等。可加强乡村手艺IP形象相关的农副产品、礼品等设计销售,带动乡村相关产业发展,构建乡村手艺产业生态,形成自身循环系统,使乡村手艺作为文化创意发挥赋能作用,促进乡村农产品、手工产品、旅游等相互带动,发展互联网带动下的乡村手艺新经济。

(摘编自《人民日报》潘鲁生《守望乡土润泽生活》)

材料二:

日前,抖音在江西景德镇正式发布“看见手艺”扶持计划,扶持对象包括国家认定的“大师”级手艺人,也包括大量普通的传统手艺人和创新型手艺人。根据该计划,抖音将利用短视频直播和平台优势,通过流量扶持、费用优惠、官方培训、专属运营活动、直播基地服务等多项举措,助力传统手工艺传播发展。

手艺也称“传统工艺”,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

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但随着工业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批量生产、价格低廉、种类繁多的工艺制品大量挤占传统手工艺品的市场,不少传统工艺由此衰落甚至失传。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以切实可行的方式“看见”传统工艺,大力扶持支持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已是当务之急。

此次抖音发布“看见手艺”扶持计划,切中了传统工艺亟待支持和保障、亟须被更多人“看见”的现实。而短视频和电商平台参与扶持传统手艺,本身也得益于手艺天生具有适合视频和直播传播的特点——不仅可以精确展现作品细节,还可以直播作品制作过程,高清大屏的沉浸式体验,让观众更加真实可感。诚如专家所说,“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文化价值既体现在产品的形态设计上,也体现在制作过程和工艺历史等背后的故事里。”

(摘编自郭海英《以什么方式更好地“看见”手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村生活中就地取材发展的副业多是费孝通认为的“有该原料的乡村工业”。
B.尽管乡村手艺源远流长,其传承却在各种工艺制品的巨大冲击下不容乐观。
C.乡村手艺本身蕴含的文化和生态价值,使得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得以重新振兴。
D.围绕乡村手艺开发文创旅游、美食、主题民宿等属于其衍生品布局的具体实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商打破了空间距离限制和信息封闭的现实,使得中西部乡村手艺优势被激发。
B.工艺品生产加工产业的发展,对形成全线产品和乡村文化IP生态链意义重大。
C.手艺具有传统特质,一部分原因在于其包含较强的历史传承和民族风格特点。
D.凭借抖音的扶持计划对传统工艺的助力,有可能更好地了解手艺人群体。
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一、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乡村手艺与电子商务等结合成为乡村经济增长点。
B.乡村手艺适应新的消费需求,产生新的文化创意。
C.乡村手艺生产有助于重建村落生产生活互助传统。
D.乡村手艺亟待支持和保障,并被更多人“看见”。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反倒沦为配角。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该读本共 238 页,配有图画 212 幅,几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热衷于图像解读。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正像林白所言: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大众化了,因而扩大了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漫画化。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不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此类读物被大量通俗化,改造成图画本,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的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代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否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乃至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文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固定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向。我以为,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代,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导的地位;从文化活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入文学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身,也暗藏着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一言以蔽之,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的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摘编自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材料二:

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与叙述对象几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图像是叙述对象的镜像投射,文字是对叙述对象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化表达。正是由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这些天差地别,许多人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看作势同水火,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字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形象性,它内隐着建构客观世界精神的。图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联系,古时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述就很好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文学语言在叙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尽管文学深层次中的审美意义、情感内涵还无法通过图像进行完美演绎,但是文学语言图像化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读者对文学意蕴和情感的体会。图像具有极强的情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过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多以心灵的体悟为主,这从感知渠道来看属于单边的审美感悟。而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它内在的属性决定了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其进行认知和体味。因为语言的图像化意味着以感官来触摸文学深层次的灵魂,以眼、耳、鼻、口、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有形来觉察无形,这势必会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的感悟。

(摘编自杜更胜《读图时代文学的蜕变之语言图像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流行图文书中图像数量增加,或许可以推断出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沦为配角,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发生转变。
B.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著作庸俗化。
C.插图大量涌入文学作品,搅乱了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内在文脉,可能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
D.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能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的特点,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的感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任何时代,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都会大大增强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B.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验。
C.公众倾向于读图的快感,冷落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会使图像“霸权”加剧,文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D.在读图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多角度、多感官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和体味,从而使鉴赏活动越来越少地使用单边的审美感悟。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B.精美的图画艺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C.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长避短。
D.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封面,以一个现代人立于窗外的影子表达打开洋场社会一扇窗子的寓意。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传统戏曲作为文化遗产,其得以传承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规模的观众群体并能维持其相对稳定。其中关键,则在于能够不断获得“新观众”。所谓“新观众”,是指戏曲观众群体中的后来者。区别“新”“老”的依据,是观众进入群体先后而非实际年龄。现实的戏曲观众群体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已具有十年以上看戏经历者大有人在,而中老年人在退休后才开始接触戏曲者也绝非少数。

对于戏曲观众来源,一直存在着一个认识误区,就是以为“年轻人”和传统之间似乎有着天然隔阂。正是基于这一认知,戏曲专业领域从政策到实践层面对年轻人给予特别重视。1995年11月,上海京剧院带着《智取威虎山》等四个剧目赴京展演,开始了持续二十余年的“京剧走向青年”活动,并很快从“走向青年”到“走进校园”。而进入的“校园”,也由大学到中学再到小学,直至“从娃娃抓起”——对象的“年轻”程度和文化程度越来越低,在实践上形成对观众争夺的提前和下沉。由于这些“走向”与“走进”的基本策略,是“改变以适应”而非“坚守而吸引”,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对民族戏曲自身信心的缺乏。因此,活动开始未久,就有评论指出,“普及京剧应当重视保护民族文化特征,应当帮助青年人调整自己的文化结构,走近京剧,走近传统;而不是京剧改变自己走向青年”。

从本质上看,传统戏曲之所以能够吸引观众,最根本原因在于其富含的中华历史文明积淀、传统文化精神以及民族审美价值。由此,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的广大人群,才会超越年龄、性别、职业等界线成为传统戏曲的忠实观众。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大量年轻人。事实上,无论哪个历史阶段,主动选择传统戏曲的年轻人都并非罕见。

在时代转型关键点上,传统戏曲由于其传统文化代表样式特性,每被置于新旧冲突前沿。而年轻人则往往被赋予传统文化否定者的形象,处于对传统的叛逆和对立氛围之中。然而,即便当时环境如此,仍有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张厚载,已然是一个资深戏曲评论家了,坚持为当时以京剧为代表的“旧剧”辩护。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风气趋于追求时尚,传统戏曲虽回到舞台,却又很快陷入低谷。然而,仍有不少年轻人被恢复上演的传统戏所吸引。虽然剧场演出低迷,但各地票房却颇为活跃,其中不乏年轻人的身影。1991年,天津举办“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评选出“京剧十大名票”,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就占了四名,最小的仅21岁,参赛演出的内容全部都是纯正的传统戏。这些年轻人从“新观众”变成“老观众”,从接受者逐步变成传承者和传播者。正是传统戏曲的自身文化魅力和精神内涵真正吸引了他们,使他们身处时尚的社会大潮中,却对传统戏曲文化形成了坚定的自信。

近年来,随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力度提升,尤其是网络传播迅猛发展,包括传统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空间。由此而吸引更多“新规众”走进传统戏曲,并非意料之外。互联网为传统戏曲发展带来了巨大空间,也为追求传统戏曲的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当下,网络传播已进入自媒体时代。传统戏曲传播范围和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大量演出资料被发掘、分享,许多过去相对罕见的历史资料成为入门教材。另外,随着各种批评和争论的加剧、深入,还引发了更多对传统戏曲固有看法的反思,客观上促进了传统戏曲理论建设。而这一切,都极大促进了年轻人的加入。

取材于《人民论坛网》2022.3

材料二

12月1日,某平台发布《2021非遗戏剧数据报告》(以下称“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非遗戏剧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1倍。90后、00后观众占比超50%。

截至2021年11月,某平台实现覆盖98.83%国家级非遗戏剧项目,非遗戏剧视频累计播放600亿次,累计获赞22亿次。

报告显示,依据相关视频数和获赞量数据,非遗戏剧前五依次是黄梅戏、京剧、豫剧、越剧、秦腔。其中,黄梅戏相关视频累计获赞2.38亿,远超其他剧种位列榜首。非遗戏剧中的濒危剧种潮剧、扬剧、闽剧和华阴老腔等也收获较多关注。而最受网友欢迎的非遗剧目有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小锌店》,豫剧《朝阳沟》《打金枝》《穆桂英挂帅》《花木兰》,越剧《红楼梦》《梁祝》以及京剧《沙家浜》。

虽然去剧场看大戏对年轻人来说时间成本较高。但随着短视频时代来临,欣赏传统戏剧的门槛大大降低。那么,都是谁在某平台看戏剧?

报告显示,90后、00后已经成为某平台听非遗戏剧的主力,占总观众的52%。70后观众仅占10%。其中,河南网友观看非遗戏剧52.31亿次,成为过去一年最爱听戏的网友群体。广西网友和云南网友观看量增长208%,成为过去一年听戏兴趣增长最快的网友群体。

报告显示,许多戏剧类视频呈现出很强的“跨界”“混搭”特征,戏剧与国风歌曲、变装、漫画、说唱、书法等经常混搭出现。如由5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京剧专业的00后女孩——老旦边靖婷、程派青衣杨淅、梅派青衣朱佳音、荀派花旦朱鹮、花旦程校展——组成的“上戏416女团”就是凭借一曲京腔翻唱的《赤伶》受到网友关注。至今五人某平台账号累计获赞2000多万,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戏剧年轻化方面的更多可能。

取材于《广州日报》2021.12

1.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文化遗产的传统戏曲传承和延续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不断获得“新观众”。
B.所谓“新观众”是指戏曲观众群体中的青年群体,特别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
C.互联网为传统戏曲带来发展空间的同时,也为追求传统戏曲的青年提供了舞台。
D.去剧场看大戏对年轻人来说成本较高,所以更多的年轻人利用短视频欣赏戏剧。
2.下列对材料中的图表和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30多年前天津就举办评选“京剧十大名票”的活动,最年轻的名票才20多岁。
B.2021年11月之前,在某平台非遗戏剧视频共播放600亿次,共获赞22亿次。
C.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间,90后和00后观看非遗戏剧的次数占总数的一半多。
D.河南、广西和云南的网友是过去一年间最爱听戏和兴趣增长最快的网友群体。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后青年对传统戏剧的做法是(     
A.身处新旧冲突的前沿,出于对传统的叛逆,为以京剧为代表的“旧剧”辩护。
B.虽然剧场演出低迷,但被恢复上演的传统戏所吸引,积极参加各地票房的活动。
C.参加中国京剧票友赛,参赛演出纯正传统戏,成为传统戏曲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D.将戏剧与国风歌曲、变装、漫画、说唱、书法混搭,呈现“跨界”“混搭”特征。
2022-05-2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二模(总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网络社交平台实行匿名化(化名)表达,这就像人戴了而具,不再有现实空间的群体压力,更容易进行激进性、攻击性表达。一些网民为了博取眼球,大量使用侮辱性语言,甚至动不动就上升到民族、国家高度。对网暴言论需要综合治理,但这些年来各种对策收效有限,主要原因是强制力不够。随着互联网监管进入深水区,加强立法,用刚性手段促进网络空间的规范治理是必要的。

第一,在价值取向上,未来立法应当确立网络言论有边界的理念。言论自由是网络空间的基本原则,但权利的行使不能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言论自由不允许挑战国家的基本价值观。

第二,在治理模式上,未来立法应当确立治理权下沉的思路,由平台承担主要治理责任。未来应建立平台管用户,政府管平台的双层监管模式。

第三,在责任导向上,未来立法应当强化对网暴言论者的溯源治理。网暴言论日益加重的主要原因,是违法成本为零。必须强化对网暴言论的责任追究制度,少数情节严重的,应当按照侮辱、诽谤罪处理。

网暴现象的背后,正是旧制度与新问题的冲突。治理网暴言论,我们需要从网络空间的仇恨、极端、暴力等言论日益加剧的大视野出发,及时出台立法,强化各方责任。只有法律加持,才能建立一个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井然有序的网络空间秩序,才能让互联网真正成为为人民谋福利的工具。

(摘录高艳东《用法律手段遏制网暴言论》)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暴力虽现出新特征。首先在行动上,由此前发表主观评价衍变为违法的人肉搜索。其次,网络暴力与各种所谓文化结合,例如饭圈文化,表现为不问是非曲直、不顾法律道德,立场先行带节奏、第三,持续性和覆盖面愈演愈烈。例如此次刘学州事件,就是由一二家媒体点燃后跨全平台‘引爆’

在这种情况下,夹杂着网络暴力的社会热点事件在其形成与发酵中,其传播节点从网民变成了媒体、UGC(用户生产内容,例如自媒体)等。尤其是一些博主不顾真相,通过造谣等激发网友同理心、调动网友情绪。就如食腐肉的秃鹰一般,每天盘旋找寻血腥味,一拥而上。不明真相的网友则陷入了乌合之众的集体无意识。

(光明网20220127

材料三

近期,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指导性案例、女子取快递被造谣自诉转公诉案位列其中。这起案件中,被害人因被诽谤、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遭遇社会性死亡,曾一度引发公众热议、检察机关为什么要将刑事自诉转为公诉?

全国政协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在两会期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网络诽谤传播广、危害大、影响恶劣,被害人面临举证难、维权难、通过自诉很难实现权利救济,更无法通过自诉有效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公益诉讼就是保护公共利,20177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正式确立以来,公益诉讼法定版图一直在积极、稳安拓展、公益诉讼剑指网络安全,就是要向社会释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信号。

(取材于中新社对最高检副检察长张雪樵的专访)

材料四

网络暴力现象原因调查(摘自网络)

1.下列情况不符合材料一所说的刚性手段规范治理网络空间的做法的一项是(     
A.北京冬奥会赛事期间,互联网上一些不文明行为严重影响观赛氛围,多家平台重拳出击,封禁了一批极端账号,严厉打击了网络暴力、网络造谣等行为。
B.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件自诉转公诉,最终法院分别以诽谤罪判处被告人郎某某、何某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C.刘学州自杀事件发生后,其中关联到的校园欺凌、网络暴力、儿童拐卖等情节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刘艳呼吁加强困境儿童的保护工作。
D.2018年德国出台了《网络执行法》,要求社交网络平台履行严格的治理义务,为敦促其履行治理义务,对违法的平台最高可处5000万欧元的罚金。
2.下面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互联网监管进入深水区,我国应及时出台相关的网络社交法,防止网络空间成为不法言论的大染缸。
B.用刚性手段促进网络空间的规范治理,就要在责任导向上,建立双层监管模式,让平台承担主要治理责任。
C.“网络暴力”呈现出新特征,其一是与各种所谓“文化”结合,例如“饭圈文化”,不问是非曲直、不顾法律道德,立场先行“带节奏”。
D.公益诉讼剑指网络安全,向社会释放“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信号,是公益诉讼与时俱进,不断扩大覆盖面的一个缩影。
3.根据材料,下列对网络暴力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分析都合理的一项是(     
①网络社交平台实行匿名化(化名)表达       ②一些网民为了得到别人关注
③言论自由是网络空间的基本原则       ④持续性和覆盖面愈演愈烈
⑤一些网民道德规范缺失       ⑥从众心理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⑥
2022-05-1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一)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